art1. 培养孩子勇于“表现自我” 服从性高又听话的孩子,虽然受到大人的称赞,但相对也可能造成孩子的“乖孩子症候群”产生,自己真正想做的、想说的,都无法通透表达,将来长大虽然已有自己的思想,但碍于长期无法表达自己,而内外在不平衡。与其教孩子顺从,不如教孩子表达想法,做自己的主人。 制造让孩子能够坦率表达想法的环境 当孩子上了幼稚园,开始团体生活时,会发现有的孩子,即使自己的东西被抢夺占有,也不知如何表达愤怒而产生挫折;或者,平时在家“水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王子、公主,一旦接触团体生活,没有了妈妈就近“体察心意”,也不知如何表达自己的需求而手足无措。无法将自己的感受传达给他人的孩子,总是如此压抑无助,渐渐的,也就失去信心。 因此,平常在家里就该制造让孩子“率直坦言勇于表达自己”的环境,给孩子无畏无惧、畅所欲言的勇气,父母不但能了解孩子内心想法,也增加孩子的勇气与说话能力;其次再从孩子的说话中判断,给予正确的教导。 记得,“听孩子说话,比让孩子听你的话还重要”! 孩子发问的无聊问题也不漠视 切勿因为孩子年纪还小,所问的问题很无聊或没意义,就给予漠视或不回答,常常得不到答案无法满足好奇心的孩子,长期下来只会造成“思考萎缩”,对他人、不信任或对自己失去信心。 若孩子拥有“即使被嘲笑也敢说”的勇气,这得归功于父母们平时对于孩子问不停的“?什么”都能耐心回答,这不但让孩子信心与智力增强,长大后还更能“不耻下问”的发挥在做学问上。 自己的意见常被听纳,孩子就能更积极的表达自己的主张。 不介入孩子之间的争吵 孩子的吵架,是积极表达自我的方式之一。不过,这里并非鼓励孩子去吵架,而是指吵架的方式,是孩子对外表达内心反映的方式之一。 实际上,不敢跟人吵架,连主张都尚未表明就先妥协的孩子,倾向所谓“乖孩子症候群”,为了表现的好,反而不容易真正爱自己,自信心也比较低落,总是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等负面认知。 因此,与其教孩子“不可以吵架”、“吵架的是坏孩子”等观念,不如给孩子吵架的空间与机会,让孩子从与别人的摩擦中,学着认识自己与他人之间的不同想法。 所以,别轻易介入孩子们的吵架吧。 总之,年龄越小的孩子,就更该让他们体验各种各样不同事物的经验,比长期上同一种补习才艺,还能刺激他们的多元发展,并且因为视野的开拓而更有自信。 <font color="#ff6347">
art2.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所谓有独立性,是指孩子能自己思考判断来行动。会自己整理玩具的摆放,自己安排游戏的方式等,除培养独立性以外,也有助于创意力的发展。 ·让孩子尽情的玩 ·给孩子分配任务 ·给孩子冒险的机会 ·给孩子决定权 ·告诉孩子如何表达自己的意思 ·自信的父母造就自信的孩子 相信自己的孩子而不随波逐流的父母,通常本身的观念健康也有自信,唯有父母本身的态度如此,才有可能教育出有自信心的孩子,因为父母的身教影响,永远是直接反应给孩子的。小蜜蜂妈+-->引用:小蜜蜂妈 好文章,我也有同感.我儿子四岁半,平时也挺娇气且小小的判逆劲头就冒出了,前一段时间我很费脑筋地想,怎么让他能选择我的意见呢.我发现把他假装作为一个小大人给些责任或者说任务放到他肩上时,他就会很负责地去做.比如出去散步时,他东跑西跳大马路上,让我为他的安全担心,我会说,前面有好多坑和洞,谁来带妈妈走,要不妈妈会不小心跌倒的.他马上跑回来,很有责任感的说:"妈妈,我牵你走,要小心哟,注意不能踏进洞里喔".这让我偷偷地笑着并感动着.天凉了,晚上他不想盖被子,我会说"小蜜蜂今晚帮助妈妈盖被子喔,不然妈妈会着凉的."他马上很负责地让我先睡下,帮我拉好被子,自己去关灯然后睡在我旁边盖好他自己的被子.培养他的自信心,让他有责任感,这是我慢慢感悟到的.不能在孩子面前太强悍.
|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