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欢度国庆】跟孩子玩躲家里
[打印本页]
作者:
悠悠冉冉
时间:
2011-10-9 02:06
标题:
【欢度国庆】跟孩子玩躲家里
十一
十一就玩了一段时间的躲家里,哪儿都没去。
中间和亲戚吃了吃饭,就昏昏然陶陶然,日子都过去了。
终于,大师杯比赛来了,AKS组织活动,我们就跟着去玩啦。
晒片片:
作者:
悠悠冉冉
时间:
2011-10-9 11:55
青春已过
2011-10-9 09:44
威望
+25
你的十一也太简单了:)
青春已过
2011-10-9 09:44
金钱
+25
你的十一也太简单了:)
呵呵,虽然简单,但的确休息了,休整了,心情还不错,挺棒的。
继续上片片:
世界排名第20位的选手,来和孩子们对局:
对局的另外一方——一个孩子:
作者:
悠悠冉冉
时间:
2011-10-9 11:56
标题:
我很不满意的一幕,发生了:
作者:
悠悠冉冉
时间:
2011-10-9 20:51
先说说我满意的事吧:
大师杯来了,我们本来是不知情也不关心的。但孩子参加的那个运动俱乐部发了邮件邀请参加相关的活动,我们知道了,发现活动内容有趣,就很高兴的报名了(活动对会员免费)。
大师杯本身是有各种商业赞助的,我们参加的这个活动当然也有特别的赞助商了。想必大家在我随手拍的照片里也看到了。就是某个孩子很喜欢吃的巧克力的牌子。
现场那里,签到,发T恤、帽子、带领孩子进行court tour,家长自行前往活动现场,顺便也可以随意观看各个场地的比赛。我在一楼拍了我看的一场比赛的照片,说不定有中文名字的那个——我拍的那个——是个比较有名的选手,不过我是一概不认识的。
我们先到孩子们的活动场地,当然啦,广告是铺天盖地的,我们这个活动的广告最大,最耀目。XX儿童日啊。
前一拨的孩子都戴着红领巾呢,大概是国内学校的。孩子人数比较多,把网球场隔成半场又半场,孩子们排队,轮流拿着小球拍和教练(志愿者)对打。
然后,主持人(问题就出在他身上,后文再说。当然,我想他是无心的,应该是没经验的缘故)宣布结束,让孩子排队领巧克力(活动赞助商的宣传品)。
之后,第二拨的孩子也进来了。
接下来,来了全世界排名第二十的网球选手,奥地利人(被主持人翻译成澳大利亚人,丢人啊。。。现场的外国人都知道他翻译错了
),访问、与教练表演赛、与孩子对练。。。
这样近距离的接近“知名”选手,孩子们都很激动。我儿子虽然跟我们不说,今天跟外教聊天的时候可是兴致勃勃的说了“有个排名第20的选手”云云。
到这位选手离开的时候,问题出现了。。。
作者:
你带来的幸福
时间:
2011-10-9 21:35
期待后续啊
赶快说。。。
作者:
如果
时间:
2011-10-10 08:15
运动真好。
作者:
ygf666
时间:
2011-10-12 23:56
文章没写完啊。本想投你一票的,等等。
作者:
rainboww
时间:
2011-10-13 10:21
没有了吗??
正等着呢,
作者:
悠悠冉冉
时间:
2011-10-13 11:28
有空就来,接着写。
上次说到那个选手离开,主持人就招呼孩子一起去拍照。
拍个照其实也没啥,不过他招呼的方式,让人不敢恭维。
——太想造成热闹的效果,而不管孩子对自己和别人的控制能力、风险预估,直接就是一声召唤:大家来和我们的嘉宾一起,拍个照吧!
于是大大小小的孩子一窝蜂的,都奔上前去。
突然,一个女孩子倒在了地上。
我可能无意识的发出了一声尖叫,倒把我自己给吓了一跳——真是揪心啊,那么多孩子,踩伤了可怎么办?
眼睁睁的看着那孩子倒在地上两三分钟没爬起来,我离得又远,心里真是难受。
还好,后来那孩子终于起来了,可能也没有发生什么大事,这个拍照总算是有惊无险。
但接下来,选手走了,又发生了发巧克力的事。
拍照已经出现问题了,按说,发巧克力的时候就该先让孩子排排队,再按顺序进行,也就好了。
结果又是一窝蜂。
主持人一声“发巧克力喽”,孩子自然兴奋的围了上去。。。
这次的踩踏事件要严重些。尤其是,孩子的年龄差距还很大,有些孩子十几岁了,有的才不过三四岁。三四岁的又被挤倒了,又抢不到吃的,自然就哇哇大哭起来了。
最后场地上,几个小孩子在哇哇大哭,挤翻的巧克力箱子散了架,地上还掉了一些散的,踩坏了的没人要,没踩坏的,还有几个孩子在捡。。。朋友一眼看到我们的孩子,仨孩子裤兜里塞着,嘴巴里吃着,手上还在剥。。。
这天不但是运动日,简直成“巧克力节日”了
作者:
悠悠冉冉
时间:
2011-10-13 11:31
更让我觉得不可思议的,是这之后
其实不想写,不想煽动某种情绪,但我看了那种场面的确觉得不舒服。
而且,实际上,那些外国的父母,也不是很舒服。
作者:
悠悠冉冉
时间:
2011-10-13 11:38
孩子们抢完巧克力——或者是工作人员不让他们继续抢之后——主持人开始让他们排队了。
排队的方式呢,是喊:中国小孩在这边,外国孩子在那边。
这倒也没什么,这也算是一种分类方式吧,虽然分得不是很清楚。好在没有太多的褒贬。
但接下来的话就让我有点不能忍受了。
清清楚楚听到他的声音:中国孩子不要混到外国孩子里面来
我心里这个火儿,腾的就冒起来了。什么叫“混”!!!
我忍。。。
我离得远,眼睛看不清,据看清楚了的朋友说,中国孩子是一人一根有夹心的巧克力棒,外国小孩是一人一小盒纯巧克力。是不是区别对待?我没看清楚,不敢说。但那个话我听清楚了,感觉非常非常难受。
作者:
悠悠冉冉
时间:
2011-10-13 11:41
外国家长也不喜欢这种区别对待的方式,我知道。因为当时发生的一些事,也是她们跟我说,我才知道的。
我们中国人,自己对自己人,怎么会这样?
是他的经验不足,还是?
作者:
悠悠冉冉
时间:
2011-10-13 11:45
算啦,事情发生了,我心里不舒服一下,在这里说说,也就过了。
后来那个主持人也走啦,孩子的俱乐部开始组织他们玩游戏,才是那天真正的重点,也是最让孩子开心的事。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