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转贴一位妈妈所说的话,检视我自己、我的亲朋的现在和当下 [打印本页]

作者: 悠悠冉冉    时间: 2011-10-7 10:57
标题: 转贴一位妈妈所说的话,检视我自己、我的亲朋的现在和当下
她在国外的华人论坛上曾经很红。

我很久都沒来这里了,不过,很谢谢大家的一直以来的对我的一些关心,甚至把我与虎媽來相比。所以,我自然不忘记这里啊,偶尔地路过、走过,便一定不会错过地要说几句。就孩子的教育而言,我其实也是一直在学习和修正和加深对这一个领域的不断的理解和认识。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这不容置疑和无可厚非。至于孩子将成为什么样的人才,其实主要在于孩子的不同的天分和潜能;而作为家长,或迟或早地都会意识到,我们是无法完全按照自己的模式和意志去强加和规定孩子的未来的。这就好像你若硬要一个玩体操的孩子去拼短跑的话,那他无论如何是跑不过那些爆发力强、频率高和步幅大的短跑选手的。同样的道理,我不觉得每一个孩子非得上名校不可。你将来又不打算作顶尖大学的教授,或名医、名律师的话,你干嘛非要往名校里挤呢?若没上了名校,就表示没前途?那么,在实际工作中,是你的牌子重要,还是你的能力重要?

我看到,我们的父母,很为孩子着急,急到一个地步,不给孩子成长的机会,不给孩子绕圈儿的机会,不给孩子跌倒的机会。我们的眼睛只单单地盯著名校,“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于是,因着这些短视的思想,有多少的父母孩子,其实都活在这心里的痛苦、压力、挣扎、沮丧当中,无法得释放。在这个统一的模式底下,孩子心理饱受伤害。那些因各种原因暂时“落后”的孩子们,深深地怀疑自己的能力,充满自卑感和在困难面前轻易地放弃。因着父母和华人圈的里外夹攻,这些孩子得了“软骨病”,not able to get back up and move on quickly ... 而那些暂时“跑在前面” 的孩子,就没有问题么?有哇,在这些人中闲,充满争竞比较,因着暂时的“成功”会骄傲和自以为是,又因着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会嫉妒和自卑。是的,他们活着也累,也不健康。骄傲和自卑,本来就是一对孪生兄弟。

我能理解,很多时候,我们家长也“无奈”,大人孩子都身置于这个旋涡当中,无法自拔。我们盲目地随众、跟大流,想着反正上名校也不会hurt我的孩子,为啥不上呢?结果,挤呀挤的,挤进去了名校,代价付得太大。话说回来,真进了名校,又怎么样呢?多少咱华人的子女“英雄豪杰”地进去,又“英雄豪杰”地在里面能成气候么?有没有华人孩子在里面仍然各方面杰出的呢?有,但是,不多。倒是很多白人的孩子,进去的时候看似不如我们的“实力”强,但是,他们很有后劲。所以,今天,我看到一些名校越来越限制华人的学生的招生名额时,我明白其中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不要怪人家在“种族歧视”我们,其实,我们教育孩子的短视和应试思想,某种意义上,也让我们自食其果。

Relax,放轻松!孩子既然是你生命中的最宝贵的礼物和产业,就请以感恩的心,来珍视他在你生命中的存在。他活着的目的,决不是为了来满足我们的骄傲,或者我们的意愿。当我的孩子还小的时候,那时,当我意识到这一点的时候,我就常常跟他讲:“I love you no matter who you are and who you will be. ”当他比赛成功的时候,我这样讲;当他比赛失败的时候,我也是这样讲。This is very important since this kind of attitude made me feel relaxed and at peace, and not to push my child too hard. On the other hand, he didn't feel that much pressure from me, was able to get back to his feet quickly, and moved forward through determination and hard work.

没有任何一件事情,是容易做的。很多时候,我们看到别人的孩子取得怎样怎样的成果时,却常忽略这些孩子们的对理想的充满热情地追求与不懈努力。这个暑假,因为急性气胸的手术,我儿子住院一个星期。我开他的玩笑:“这是你大学三年来第一次度vacation啊 - 这么多年来,第一次的vacation,你居然是在医院里度过的”。你也许猜想,这几年来,他都做了什么;对不起,我不便说。你也许觉得他这样的人生不值得;可是,看到他这么地enjoy他所追求的,作为母亲,我能说什么?

还有,在我看来,不管你上名校或不上名校,这不是一个根本的问题。问题是,我们要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这才是重点。有一次,我跟孩子聊天,我说他不容易,能跟上那么好的一个导师。结果,他的回答让我惊讶,也让我感动。他说,他跟着他的导师三年了,学到的最大的功课,就是谦卑。这个回答,想不到吧?他的导师是著名的基因遗传领域里面的诺贝尔奖获奖者。当人们谈论他的时候,很多人第一句话,不是说他这人多有智慧,而是说,“He is nice”. 他穿戴很普通,总是穿着运动鞋,背着双肩书包。走在校园里,迎面和他擦肩而过时, 据说,若事先不知道他是谁的话,没人敢相信这是一个这么有名的人。他的办公室里,没有任何的奖杯证书等,只有书架、书桌和计算机,使得人第一次去他办公室的时候,会误以为走错了门,进到了一个普通的staff的办公室里面了。在他给博士生上课的时候,讲他曾经做过并得诺贝尔奖的科研成果时,他从来不说“我那个时候是这么这么做的。。。”,而是说,“那个时候,有人是这么做的。。。”。一个人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不是他的所做,而是他的所是`;真的谦卑,让人亨通一生。

很多话想说,不知从何说起。人都说,条条大路通罗马,我却在想,真的么,我们真的相信,有许多条路,可以殊途同归、通向罗马?若是的话,究竟应该是怎样的人,能行在通向罗马的路上?

作者: 悠悠冉冉    时间: 2011-10-7 12:04
转贴这个,其实是有感而发。

昨天和亲戚吃饭,席间有个MM提到,如果不把自己的儿子送进名校,她妈妈就饶不了她。

这话虽说是玩笑,但也的确说明了一个问题:我们很多人都把眼光盯在名校上了。

但我有个经验,所有人都看好的东西,往往算不得是好东西——至少不是最好的东西。
作者: 果行育德    时间: 2011-10-7 16:29
西西妈,很红的妈妈,她现在说这话,还不得被砸晕
作者: 如果    时间: 2011-10-8 08:39
原帖由 果行育德 于 2011-10-7 16:29 发表
西西妈,很红的妈妈,她现在说这话,还不得被砸晕

听果行这意思,看来这贴主曾经是虎妈?而且卓有成效?
作者: liu_haoyu    时间: 2011-10-8 09:59
平常心,平常心,说着容易做起来真难啊。
作者: javanaise    时间: 2011-10-8 10:27
标题: 回复 #1 悠悠冉冉 的帖子
这些道理俺很同意,可是从这位妈妈口中出出来,就不那么有说服力了。俺是看出来了,这位妈妈不仅儿子上的是名校,还是顶尖的名校。
作者: V3V    时间: 2011-10-8 10:47
谢谢转贴,学习一下。
作者: aabbxx    时间: 2011-10-8 11:37
楼主真是很用心,帖子真值得我拜读
作者: 果行育德    时间: 2011-10-8 12:38
标题: 回复 #4 如果 的帖子
如果聪明呀,猜着啦,人家以前算是push得最有经验手段的妈妈,娃儿进了耶鲁(应该没记错校名),爬藤高手。这会子写出这么一篇,不知多少人在码砖呢,那个地儿可不吃政治正确这套
作者: 新叶    时间: 2011-10-8 13:09
很想看她push的过程
作者: 榴琏    时间: 2011-10-8 13:28
怎样才能在REX的情况下, 小孩子还有后劲呢?这位妈妈平日在怎样做呢?
作者: 悠悠冉冉    时间: 2011-10-8 13:33
标题: 回复 #6 javanaise 的帖子
呵,是啊。你说得对。

其实我也一样,也想我儿子上名校呢。——天下的父母,谁不想孩子的人生煊赫灿烂呢?

只是,为了上名校要做的那些事,到底是不是适合他,他为此要付出多少,我现在更看重。

这位说话的妈妈,她自己到底是怎么做的,我还真是不知道。
只从她说的“很谢谢大家的一直以来的对我的一些关心,甚至把我与虎媽來相比”,这句话,似乎说明,她的作为和虎妈有得一比,只是这个比,是50步与100步比,还是彻底的相反的比,就不清楚了。

我说过的一个要孩子从小习惯第一的妈妈,她的做法想必很多人也觉得和虎妈有得比呢。
只是我们外人看他们,那就总是隔了一层。

还记得看过这里有同学提到,有些妈妈高明的有技巧的灌,恰好孩子又是肯配合的类型,就一直这么上去了,我们旁观者也不太会觉得这孩子是灌出来的。
说不定这位妈妈,也是如此?
作者: davidzsguo    时间: 2011-10-8 14:12
名校和工作的贵贱有着天然的联系吧。在国外,特别是在美国,工作贵贱可能不明显,但是在中国,这个太明显。所以不去挤名校的父母和孩子很少。
作者: 疯狂的小豆子    时间: 2011-10-8 17:35
人都是这样的,在名校中觉得这不重要,上车的抱怨车太挤,没上来的抱怨为什么上不来。国内当不上小官的一心想当,当让又容易抑郁了。
    一个人从没有追求过上进,再谈什么放松,有什么意义?从没有抓到过东西,如何谈放弃。只有得到,才存在放弃的问题。
作者: victorpen    时间: 2011-10-8 22:15
有些小孩
天生就有读书的天份

其它小孩
就是陪着它们在读书

各位家长
是不是这样 ?
作者: 悠悠冉冉    时间: 2011-10-9 00:45
原帖由 davidzsguo 于 2011-10-8 14:12 发表
名校和工作的贵贱有着天然的联系吧。在国外,特别是在美国,工作贵贱可能不明显,但是在中国,这个太明显。所以不去挤名校的父母和孩子很少。



其实我身边的人,有名校毕业而工作很好的,但也有很多(甚至更多——也正常,因为非名校的群体数量更大)不但不是名校毕业,而且甚至连大学都没上过的。

我没法举出太具体的细节的例子,因为涉及了别人的隐私。但我可以很负责任的说一句:名校只是进入工作岗位的敲门砖,进了门之后,这个名校学历就不再有用了。

如果一定要说这个敲门砖多么重要,我还想说:敲门砖多的是呢,何必一定是名校?
超女快男也是敲门砖啊。
诚恳踏实的做一些事,无意间给人知道了,那也是敲门砖啊。
……

陪孩子去参加网球大师杯外围的活动时,看到赛场上捡球的球童,大的十四五,小的也许就是十二三。这,难道就不可以成为他们的一个机会么?
生活里的机会太多了,关键是,你要能把握得到。
而抉择取舍的能力、实施的能力,恐怕就不是名校能带给你的了。

作者: ddmaomi    时间: 2011-10-9 00:57
标题: 回复 #15 victorpen 的帖子
来复习。感慨颇多。

[ 本帖最后由 ddmaomi 于 2011-10-10 04:08 编辑 ]
作者: 如果    时间: 2011-10-9 08:03
原帖由 新叶 于 2011-10-8 13:09 发表
很想看她push的过程


同感。

PUSH,是我最短缺的。
作者: 蓝田    时间: 2011-10-9 08:58
“在他给博士生上课的时候,讲他曾经做过并得诺贝尔奖的科研成果时,他从来不说“我那个时候是这么这么做的。。。”,而是说,“那个时候,有人是这么做的。。。”。一个人的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不是他的所做,而是他的所是`;真的谦卑,让人亨通一生。”

这句话,今天我学习到了。
我也经常对孩子说“我那时怎么怎么……”

多谢楼主转这么好的贴子。
作者: 小晴天    时间: 2011-10-9 21:09
非常好的帖子
引人深思
作者: pascal    时间: 2011-10-10 17:31
在当前情况下,父母难以协助孩子找到方向,因为父母也生活在这个大环境下......

  语言作为交流的媒介,是非常的重要,拓宽了眼界后,再找方向就易得多。
作者: 昕昕妈咪    时间: 2011-11-28 12:45
谢谢楼主分享这篇文章。西西妈写的真好。我觉得确实要学习谦卑。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