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圣雄甘地
大部分的事,都可以用一个简单的理由来说明,只是那个简单的理由通常难以传达事情的全貌。戴维决定整天不说话的原因,简单来说,就是因为一本他最近读的书。
瞧,这理由够简单、够清楚吧?但事情可没这么单纯。
现在,就来多说一点来龙去脉。
戴维要和一位同学合作发表一篇关于印度的报告,是那种不需要长篇大论,只要五分钟就可以解决的报告。报告的内容大概就是有关印度的历史、地理、政治、产业、文化和人民的简单介绍。
跟戴维合作的同学,就是琳西·
柏奇斯。这两个人对于被分在同一组都感到十二万分的倒霉。要知道,雷克顿小学五年级的男生和女生处得很不好,不过现在还不是说这个的时候。
即使戴维和琳西得一起发表这篇报告,两人却一致同意,没有一起准备的必要。于是他们把这几个主题分成两半,各自准备自己的部分。
戴维算是个好学生,他找到两本关于印度的书,从图书馆里借了出来。但他可没把那两本书彻头彻尾读完,毕竟他还没厉害到那种地步,只是读了书里的一些章节而已。
这两本书中最让戴维感兴趣的部分,就是印度如何脱离英国,成为一个独立、自由的国家,这看起来有点像美国独立的过程。
而在印度独立的故事中,又有一个人让戴维特别感兴趣,那就是圣雄甘地。
戴维对甘地的成就大感惊奇。这样一个骨瘦如柴的矮小男子,竟然可以凭一己之力将整个英国军队逐出印度,而且没有使用武器或暴力。甘地用来对抗英国的是思想和语言。多么不可思议啊,但这却是真实发生过的事。
在其中一本书里,戴维读到这样一段话:
多年来,甘地维持着一周当中有一天不说话的习惯,甘地相信这样可以帮助他理清思绪。
戴维在星期四下午念到这一小段话,然后在星期天晚上准备口头报告时又看了一次。他忍不住开始想象一整天不说一句话,会是怎么样的情景。甚至,他开始想象如果自己也一整天不说话,脑袋瓜会不会变得更清醒一点。
事实上,戴维对“理清思绪”所代表的意义有些纳闷。光是靠不开口说话这么简单的方法,就能改变一个人的思考方式吗?虽然在甘地身上似乎很有用,可是用在一个新泽西州的普通小孩身上,会有什么效果?
不说话可以让人……变聪明吗?会不会从此就能搞懂数学的分数或小数?如果思绪变得更清楚,是不是一眼就可以看出英文句子里的副词,再也不必去猜了?那运动项目又会表现得如何?思绪更清楚,就会成为更强的棒球选手吗?
这些问题问得真好!
所以,戴维决定要将自己的嘴巴拉上拉链,亲自试试看。
保持沉默对戴维来说很难吗?答对了!超级困难,尤其是在一开始的时候。比方说等校车时,当他的一群好友热烈讨论着喷射机队为什么会输给爱国者队,他却得闭嘴。不过戴维很快就学会怎样表达意见,他点头或微笑、皱眉头或耸耸肩,有时摇摇头或竖起大拇指、跟朋友击掌,甚至手往外套口袋一插再别过头去。不靠说话真的也行得通。到他坐上校车往学校去时,戴维已经可以不发一语却照样很自在。
尊敬的黄老师,尊敬的各位家长朋友:
承蒙黄老师厚爱,在今天的家长会上对如何指导孩子写作文谈一点心得体会。在黄老师和各位家长面前班门弄斧,讲得不对的地方请黄老师和各位家长朋友给予指正。
“秋风习习的掠过我的耳边,她轻轻的告诉我,秋天来了!”这是我女儿吴子宜二年级开学的第一个作文《秋天来了》。我一直都认为我女儿的作文不优秀,但是我喜欢欣赏她的文字。
一年级的时候,女儿刚刚学完拼音,我就给她买了日记簿,上面彩喷上她喜欢的卡通画,然后写上《我的第一本书》,孩子开始了用拼音书写自己的第一本书,记录自己想说的话;于是孩子写出了她人生的第一本书,第二本书,第三本。今年暑假,58天的假期,女儿写了56个作文日记,工工整整的完成了她的第三本书!
一年级开始,因为孩子知识量较小,要求她用拼音写日记。同时,每天都有固定格式的口述日记,由孩子口述,我来记录。日记固定6个方面的内容是“天气、看、听、做、想、收获”比如在2007年3月27日的日记女儿是这样写的:
天气:今天天气真暖和,太阳公公笑了,春天真的来了!
看:看到了小花、小草、小树都发芽了。
听:早上我家门口的缅桂树上有好多的小鸟在唱歌,真好听!
做:我做了一个小风车,我写的字被评上了“你真棒”。
想:我真的想做个好学生!
收获:我写的字被贴出来展览,我真高兴!
这样的固定口述日记一直写到一年级暑假开始才结束。
自从孩子开始了作文,我就给孩子在新浪网上建了个博客,把她的作文都放到了她自己的博客里面,让人评说。有段时间,看评论成了女儿每天必须的事,通过朋友、网友的评论,孩子热情就更高,对作文兴趣就更浓厚。(我们二(四)班有很多用心的爸爸妈妈,据我所知像赵博睿也建了个博客,女儿也常上去看赵博睿的文章)
对如何引导孩子写作文,我的心得有以下几点:
一、多看书。我的责任是帮助孩子选择看什么书。这很重要。多阅读能增强孩子对文学的爱好。通过阅读,能使孩子在博览群书后感悟到表达方法,积累到的辞藻句式。有些作品,我还要帮助孩子了解作者的经历,写作的过程,写作的特点,写作的背景。虽然她不一定理解,但是日积月累总是有所感悟。现在我女儿先后看了《床边的小豆豆》《上过月球的兔子》《绿野仙踪》《爱丽丝梦游仙境》《月亮的味道》《猜猜我有多爱你》等等名著。我们家规定,每星期必须去一次书店(一般都是星期天晚上)一次图书馆(一般是星期六下午1:00-3:00,有时去看书,有时去做作业),每月至少在当当网上买一次书,一次购书5-8本(一般孩子的4本,大人的4本)。同时要让她学会词语搬家,语文课文里学的词语干什么?明确告诉她学了就是在作文中用的。平时多留意孩子语文教材里的词语,在孩子写作文时提醒她用上几个合适的。久而久之,她就会形成习惯。我女儿那篇《秋天来了》我就要求她必须用上黄老师在一次作业里要求写的20个关于秋天的词语里面的3个。
二、多读书。从小就要给孩子读书。我要求女儿必须是大声朗读,读的时候应该感情丰富,包括语调和语气。加大孩子文学知识面。特别注意给孩子读些古文和散文。重点句子要求她要背诵。这个学期,学校没有给孩子们订阅课外阅读课本,我就到互联网上寻找,给孩子挑了一本《日有所诵。二年级》,每天晚上洗漱后读2篇,读完后闭上眼睛想一想,重要篇目要求背诵。
三、多观察。没有生活就没有文章。我们应该引导孩子察社会、观察自然、观察事物。让孩子从中体验到生活的乐趣。这样才能写出好的作文。虽然不能事事观察,但要学会让孩子多观察事物,产生联想。教给孩子用眼睛捕捉生活的点滴细节,用耳朵聆听万事万物的声音,用手触摸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用鼻子嗅出各种气味,用舌头品尝各种味道,用心灵品味四季更替喜怒哀乐人情冷暖。
四、多讲解。对好的文章,自己先学习,把文章的结构、中心思想、写作方法等讲给孩子听。在去年中秋节,我们全家吃了晚饭到龙江公园玩耍,回来后我就找了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和女儿一起欣赏,一起回忆龙江公园的荷塘。我觉得,会欣赏,能模仿也很重要。
五、多指导。孩子往往在写作上不会写开头。我告诉女儿,文章的开头是千变万化的,没有规定模式。只要符合提要就行。开头要简明,不要俗套。文章结构要理清。结尾要出彩。孩子毕竟是孩子,女儿每星期写作文、周记,我都会事先和她商量,先听她的想法,再指导她“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写” 给他一个小小的框架,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干了什么事,对这件事有什么想法。因为孩子一般不会起头,这样,有了大概的结构,不怕一件事讲不清楚了。孩子打完草稿后,先让她自己读几遍,让她自己修改,然后再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和她一起修改。
六、多学习。看看别人是怎样写作文的,有什么值得学习的经验和方法。这样可以得到帮助和提高,不要闭关自守,堵塞思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这方面我主要是给孩子定了2本杂志《快乐作文低年级版》和《简妙作文》有时间的时候就让她看看读读,对孩子启发也很大。
七、多鼓励。孩子需要老师和家长的鼓励。在写作上,我会认真对待孩子写的每一篇文章,哪怕很差很差,我也会认认真真给她一个评语。看到孩子的进步,特别是对孩子在作文中的好句子,应当及时表扬,给她以信心。还有就是千万要鼓励写长,千万要避免写短。因为小学阶段还不是写精、写短的时候,也不是要求详略得当,主次分明的时候。我对女儿的要求一般是老师要求150字,我就把字数提高到200字,上星期老师让写合作的作文,女儿就写出近500字。只要她作文写得很长,就要大大表扬,罗罗嗦嗦也没有关系。为什么要鼓励写长呢?我觉得因为无论大人还是小孩,作文的一个通病就是:无话可说。小时候不练习写长,长大后连短也是写不好的。也就是说,长是短的基础,先练写长,后练写短。短就是精,我想孩子才二年级,是没有能力做到精的。如何指导女儿写长?举例说,女儿一年级写日写“今天我很高兴”,我就可以提醒她:今天是个什么日子呀?今天天气如何呀?为什么高兴呀?“很高兴”是个什么感觉呀?采取这样的办法,引导她写长。
最后一点,时时为孩子留一份心! 我在看书读报的时候,总是为女儿留心哪些知识说给她听,她能理解,对她有帮助,怎样把我认为重要的东西用她能理解的语言说给她听。现在互联网很方便,我为女儿做了两个资料夹一个语文资料,一个数学资料,把平时看到的,女儿有用的注意搜集和打印下来,再整理装订,使女儿宜查好找,很多词语很多好句,女儿就是从资料夹里面学到的。其实,只要我们用一点点心,就能为我们的孩子托展出很大的天空!
玉不琢不成器,我知道我的孩子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点和问题。我一直坚信,教育是学校和家庭双方的配合和行为,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家长。作文提倡的是我手写我心,只有培养孩子从小善于思考,让思考者不断地去思考,从书本中思考从生活中思考,投入地思考,动情地思考,用心地思考,记录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作文还难吗?
谢谢大家!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