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长长的路,慢慢地行——我和儿子的亲子共读时光 [打印本页]

作者: bluebirdfriend    时间: 2011-9-28 10:11
标题: 长长的路,慢慢地行——我和儿子的亲子共读时光

和儿子共读《图书馆狮子》

2011年9月27日

“妈妈,以后我再也不跟你一起看有这么多疑问的书了……迫不及待地想往下看,你又不给我往下看……”读完《图书馆狮子》,儿子笑着抱怨说。

“可是,每一本书都充满了疑问啊!”我笑着回答。

《图书馆狮子》真的是一本温情的书啊。

为什么图书管理为什么会出现一只狮子,其实作者最早的灵感是来自纽约市立公共图书馆门前的石狮子。跟中国的情形不同,美国的狮子守护的是知识的大门,而我们的狮子守护的是银行和官府。

当这个看起来凶猛的狮子走进图书馆,图书管理员马彬先生立刻向馆长麦小姐报告,企图阻止狮子的进入。麦小姐眼睛都不抬:“他违反规定了吗?”哈哈,多可爱的麦小姐啊,图书馆可没有任何与狮子有关的规定。

狮子跟孩子们一起,听完了第一本故事,听完了第二本故事,听完了第三本故事,他还要听故事,可是孩子们都陆陆续续走了,情急之下,他开始嗷嗷嗷大叫。

麦小姐走过来严肃地说:不许大叫,如果大叫就不能再来听故事了,只有遵守规定的狮子才受欢迎。

从此,狮子就成了图书馆的常客。大人们,孩子们,每天都盼望看到他毛茸茸的脑袋。

有一天,麦小姐要拿本书给狮子放回书架上,一不小心摔了下来。狮子跑去叫马彬先生,可是马彬先生不理解他的意图。这次,狮子又嗷嗷嗷大叫,并且在违反规定之后悄悄地离开了图书馆。马彬先生气坏了,跑去向麦小姐报告,才发现原来是因为麦小姐摔在了地上。

可是,从此以后狮子再也不来图书馆了。麦小姐不习惯,孩子们也不习惯。

终于,马彬先生找到了狮子,并且告诉他,图书馆出了个新规定,有时候可以违反规定,譬如要帮助受伤的朋友时……

经过暂别与误会,狮子又回到了孩子们中间,孩子们乐得跳起来,和他拥抱在一起,还有的乐得在地板上倒立。

原来,有时候,真的是可以违反规定的。

我和儿子由衷地喜欢这本书,是因为,我们由衷地喜欢麦小姐,喜欢书里那一排排摆满书的书架,喜欢那个故事阿姨给孩子们读书的场景,温馨而安宁,让人读了心生快乐。

也许你会说,这么简单的绘本,还有必要和孩子一起读吗?

读绘本,那少少的文字花的时间真的并不多,可是当我们依偎在一起,一起体味书中的幽默、温情、宁静时,那岂是可以形容的快乐!

所以,当孩子缠着你说“妈妈,给我读读书吧”的时候,赶紧答应他:好啊!

世界阅读日:图解《图书馆狮子》


作者: bluebirdfriend    时间: 2011-9-28 10:18

《佩泽提诺》PS《失落的一角》

9月28日

晚上,儿子做完罗塞塔,马上窝在沙发里看纳尼亚传奇,边看边说:“这是我的自由时间哦!”

我嘻皮笑脸地去央求他:“一会让妈妈给你读书好不好?”

他大方地说:“好吧好吧,等我看完这一章。”

其实已经有很久没有给他读书了。整整一个假期,他看彩乌鸦中文原创,看曹文轩,看国际大奖小说,都是自己在看,并极力向我推荐。当时我一直在为他的自主阅读窃喜。然后,我买了《绘本之力》,看到松居直先生说:绘本是大人给孩子读的书。然后,我开始为自己的行为惭愧。再然后,狠狠地下了一单,把新出的李欧·李奥尼的绘本和其他一些绘本搬了回来。(因为搬家还未能挣扎出箱子的书们啊,只好暂时冷落你们了)

上床时,儿子挑了《佩泽提诺》。

拿在手上,故意问他:“猜猜这本书的作者是谁?”

小子不屑地说:“《小黑鱼》的作者呗。”

“那你觉得这本书的风格跟哪本有点类似?”

“小蓝和小黄。都是用色块来讲故事的。”儿子说。

再故意卖个关子:“等会你再来说说,这个故事跟哪个故事有点类似。”

开始讲故事咯:佩泽提诺,也叫小P,小P是个小个子,他的朋友都是大个子。小P很郁闷,总觉得自己是别人的一小块儿。于是,他决定去寻找,他到底是谁的一小块儿……

“哈哈,想起来了,跟《失落的一角》有点象啊……”儿子高兴地笑起来。

对呀,不过,这两个故事也有区别哦,继续看看。

小P去问飞毛腿:我是你的一小块吗?飞毛腿说:如果我掉了一小块儿,我怎么还能跑这么快呢? 小P又去问大个子、游得快、山顶汉,最后问智多星,得到的回答都是:谁都没有掉一小块儿。 苦恼的小P在智多星的指点下到砰砰岛去寻找答案。砰砰岛空无一人。小P跌跌撞撞,一不小心,把自己摔成了很多小块儿。小P恍然大悟,原来,他不是谁的一小块,他也是由很多小块儿组成的。

听完故事,儿子分析说,《失落的一角》是一个圆去寻找他的一小块,《佩泽提诺》是一小块儿去找他的整体。圆最后找到了他失落的一角,可是他还是觉得原来的自己好。小P发现了自己不是谁的一小块儿,自己就是自己。

“可是,为什是么给他起“佩泽提诺”这样的名呢?”

“佩泽提诺是意大利‘小块儿’的音译呢。每个名字都有含义啊,就象平时爸爸叫你小宝,那就是你是爸爸妈妈的小宝贝的意思。”

突然心血来潮,要和儿子玩个模仿游戏:“儿子,我们也可以模仿这本书讲个故事哦。比如,一个不规则图形,他周围的都是规则图形,他觉得很纳闷,决定出去寻找答案……”

“然后,他遇到了一个圆形。他问圆形:问为什么你是圆的,我不是呢?圆形说:因为我就是一个圆啊!”儿子接着编。

然后,他又遇上了正方形、长方形、梯形……

可是,可是,儿子每次都说“因为我就是正方形啊”“因为我就是长方形啊”“因为我就是梯形啊” ……

不管怎么说,我们都不完美,可我们都是完整的自己。

关于《佩泽提诺》,还有好多好多可以说。

佩泽提诺:绘本大师李欧·李奥尼经典杰作


作者: 学而妈妈    时间: 2011-9-28 10:21
绘本,小孩子看了觉得又漂亮又有趣,大人看了能会心一笑。真是老少咸宜的书啊!
作者: 子川妈    时间: 2011-9-28 10:50
标题: 回复 #1 bluebirdfriend 的帖子
好久不见。 亲子共读记录写得真好。 《图书馆狮子》我家小子看过CBBC睡前故事视频,当时看了一遍又一遍的。谢谢你提醒,下次找书来和他一起读一读。
作者: 骆驼16    时间: 2011-9-28 10:56
我家儿也喜欢看绘本,也喜欢小黑鱼。最近在迷苏和的白马,凯迪和很大的一场雪。
作者: 子川妈    时间: 2011-9-28 10:58
标题: 回复 #4 子川妈 的帖子
对了,给《图书馆狮子》插画的凯文·霍克斯(Kevin Hawkes)还有一绘本,我发在了英语版,http://bbs.etjy.com/thread-227700-1-1.html。据15楼的冷茶说,已有中译本,叫《威斯利王国》。他的插画超赞的。
作者: snazkf    时间: 2011-9-28 11:02
图书馆狮子,给儿子听过几遍BBC的音频,儿子自己翻翻书跟着音频就过掉了. 听了楼主的介绍,真是有必要和儿子一起读几遍这本书. 感谢blue的介绍!
作者: bluebirdfriend    时间: 2011-9-29 09:18
标题: 旁观者讲述的故事:《南瓜汤》

旁观者讲述的故事:《南瓜汤》

929

fficeffice" />

《南瓜汤》,很简单的绘本,以优美的文、图和巧妙的节奏描绘了一个关于友情和分工合作的温馨幽默故事,但是却荣获英国格林威大奖年度最佳童书的称号。

在一幢非常古老的小白屋里住着鸭子、猫和松鼠。三个小动物每天一起做南瓜汤,其中猫负责切南瓜,鸭子负责加盐,松鼠负责搅汤,他们各司其职做出了世界上最好喝的汤。闲瑕时,猫还吹风笛、松鼠弹琴,鸭子唱歌,其乐融融。

有一天,鸭子不想再倒盐,而想搅汤。猫和松鼠不同意,三个好朋友吵了一架,鸭子离家出走了!

猫和松鼠等啊等,连等边抱怨鸭子。可是他们久等不见鸭子回来,开始着急,也发现缺了鸭子调味的汤再也没有原来的好喝了!于是它们到南瓜地里、树林里找鸭子,但都没找着,做了种种设想后垂头丧气地回到家里,却看见了离家的鸭子坐在凳子上。三个伙伴抱头大哭。

于是,工作又开始轮流进行,虽然鸭子搅汤的技术实在令人不敢恭维,但猫和松鼠还是很有义气地忍耐,一切仿佛又回归平静,直到鸭子想吹风笛……新的一轮争夺又开始了。

刚翻开这本书,儿子就象发现新大陆一样告诉我:“妈妈,你看,扉页上有两个虫子,这本书几乎每页都有这两个虫子!”

“哦?”我不禁汗颜。之前我已经看过两遍,却没发现这个细节。原来大人看的是字,而孩子欣赏的是画面啊。 “那为什么要有这两个虫子呢?主角不是猫、松鼠和鸭子三个而已吗?”

“他们是旁观者,负责讲述故事。”儿子下结论。

于是,这一次的阅读过程,成了儿子引导我发现旁观者,并且从旁观者的角度去观察的过程。

果然,这一个瓢虫、一个甲虫几乎无处不在。他们站在屋外的南瓜上,倾听三个好朋友演奏;他们在厨房看着鸭子踩上凳子上拿汤勺;他们目睹了鸭子离家出走,并悄悄尾随他;他们见证了猫和松鼠寻找鸭子的过程;最后,他们看着三个好朋友重归于好,并且,眼睁睁地看着因为鸭子想要吹风笛而再次引发的争吵……

果然是一个由旁观者讲述的故事啊。

读完书,关了灯,掩上门。突然听到儿子在里面喊:“妈妈,这个鸭子可真坏呀!”

嗯?

我又推开门:“为什么这么说呢?”

“鸭子抢了松鼠的工作,又离家出走,回来后猫和松鼠都让着他搅汤了,他还想要抢猫的风笛。”

“那你觉得猫和松鼠要不要让着他?”

“不要让了。再让的话,下次他还想要抢松鼠的琴!”

莞尔一笑。能够思考就是好事啊!

南瓜汤.jpg (37.16 KB, 下载次数: 3)

南瓜汤.jpg

作者: 学而妈妈    时间: 2011-9-29 09:41
“那你觉得猫和松鼠要不要让着他?” 这个问题把我难住了。真想马上拿到这本书看一看。
作者: 绝句    时间: 2011-9-29 14:37
谢谢分享src="http://bbs.etjy.com/images/smilies/handshake.gif"
作者: 你带来的幸福    时间: 2011-9-29 17:24
谢谢分享你和孩子的共读经历! 其实我也一直以为绘本就是让小家伙自己看的 所以我总是因为宝贝不好好看特意给他买的绘本而生气 现在真是发现自己错了 原谅我这个不负责任的家长
作者: 如果    时间: 2011-9-29 19:10
好可爱的狮子啊....
作者: 悠悠冉冉    时间: 2011-9-30 02:01
标题: 我从《南瓜汤》想到的
我们大人,和孩子一起读书的时候,从《南瓜汤》也一样会有所得。因为这本绘本恰好切中的是生命教育中人际关系的部分。 事实上,由于人际关系涉及人心,非常微妙,因此与他人建立关系是我们一生要做的功课。 旁观,看别人为小小的问题发生争端,常常会觉得他们很奇怪,这么小的事情,亏他们打得起来! 但,那些局内人呢?所以这次孩子发现这个旁观者的角度非常好,超出一些看事情,会发现事情很小,进退回旋,其实完全没必要针锋相对。所以孩子小时候多和朋友在一起玩闹,习得的其实是如何把握交往的分寸,拿捏进退的时机——在与家人朋友的互动中学习揣摩和他人相处的方法,就是他们成长中一件非常重要的事。 甚至误交损友,也是一次尝试,一种经历,对他们日后的生活,大有裨益。结交的手段高明,连小气、自私、蛮霸等等的人,都能和你相处得好,而你却并不是那样的人,那你这个人际关系,就算是处理得炉火纯青、游刃有余了。 回到绘本本身: 我们看那三个小动物住在一起,像不像兄弟姐妹或者学生宿舍里同屋的室友? 人和人之间,不管是基于血缘,还是基于其他,只要靠得近了,就容易发生冲突。而这些冲突,有时候也并非重要得了不得的原则性问题。 对陌生人,有些人会选择打骂(极端的甚至发生流血械斗暴力事件),有些人会选择退一步海阔天空。但不管怎么选择,陌生人的交往蜻蜓点水,不可能带来长期的影响。 但,对自己人呢?对亲近的人呢? 有些人也是打起来、闹起来 有些人则是默默走开,放弃一段关系 有些人选择积极有效的沟通 有些人选择相互妥协,互相尊重 也有些人选择收敛自己,包容接纳 不同的选择,后果就不同。 另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我们从绘本可以看到,三个小动物的生活本来蛮温馨和乐的,但,当其中的一个人——鸭子——对现实感到不满了,情况就发生变化啦! 一个人的变化导致其他人的变化,很多事都变了。。。 这个时候,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想问题,坚持自己的原则,还是同时也站到对方的角度去看看问题,发现彼此分歧存在的原因在哪里,往往就会成为你人际交往成败的分水岭。 孩子小的时候多和朋友泡在一起,就会敏锐的发现这些问题,在实践中学会处理这些问题,以后长大了,哪怕是做销售呢,也能跟客户迅速熟悉起来甚至变成朋友。 这本书通常是放在小学高年级和孩子讨论的——讨论其中人际相处的观点。 当然,跟孩子共读,只要孩子喜欢故事,再早些也没有问题。不过孩子心智尚未成熟的话,可能只会看到故事热闹,道理就未必会主动去想了。——但他们长大之后,其中有些孩子就会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而我想,我们做父母的,如果有意识的在合适的时机,借助绘本故事,引导孩子去想这些问题,他们从中得到的就会更多些。原创书评,转载请注明出处 [ 本帖最后由 悠悠冉冉 于 2011-9-30 07:39 编辑 ]
作者: huishi_ning    时间: 2011-9-30 14:09
"读绘本,那少少的文字花的时间真的并不多,可是当我们依偎在一起,一起体味书中的幽默、温情、宁静时,那岂是可以形容的快乐!"所以,当孩子缠着你说“妈妈,给我读读书吧”的时候,赶紧答应他:好啊!" 深有同感,这种快乐,很温馨,很难忘.多少年之后回忆起来仍禁不住笑容溢满……
作者: huishi_ning    时间: 2011-9-30 14:33
以前和儿子读绘本,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以后也应该多引导他思考一些问题,举一反三,收获更多的知识和乐趣。跟大家学习了。
作者: bluebirdfriend    时间: 2011-9-30 15:41
标题: 回复 #13 悠悠冉冉 的帖子
关于这个话题,后来我和儿子还有一次讨论。儿子坚持说不能让给鸭子,“不能因为他小就一直忍心让他。” 我说:“如果他又离家出走了呢?” “那就让他走好了。等他回来我们再互相道歉。”儿子说。 他又补充:“你不是说过吗,不能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 我一位心理咨询师的朋友说,不管让和不让,都是孩子当下观念的一种反映。如果让,大家轮着体验也没什么;如果不让,那也是一个孩子保护自己领地(东西)的正常反应。
作者: bluebirdfriend    时间: 2011-9-30 15:43
标题: 台风之夜乱读书:无敌小剑侠跳跳周

台风之夜乱读书:无敌小剑侠跳跳周

930

台风“纳莎”逼了过来。从29日早晨开始,一阵阵狂风拍打着窗户、拍打着树枝……发出声声怒吼。依稀记起好多年前的小时候,也感受着同样强度的台风。离开多年再回来,竟然觉得这样的体验如此新鲜。

晚上接到老师的电话,通知从30日起全市的中小学都放假。儿子在卫生间里高兴地蹦了起来,边跳边问我:“妈妈,你放假吗?”

因为第二天不用上课,他甚是放松。做完作业,我给他读了巴金的《海上升明月》。然后练了琴,又跟着爸爸写了毛笔字,还做了十分钟罗塞塔,终于心满意足地上床了。

上床前挑的绘本是《鞋匠和10个小精灵》,作者: ()林水穗 / ()冈田昌子,改编于格林童话。同样的是日本人改编自格林童话的还有《狼和七只小羊》。我一直很诧异,日本绘本的风格是如此清新细腻。从儿童之友的《拔萝卜》到鼠小弟、14只老鼠、古利古拉……画面都清新干净,故事温馨、恬静,人物刻画栩栩如生、形态各异。有一种略嫌夸张的说法:日本“绘本”的发展,从基础上保证了人才和发展。不过这也许并非虚言。它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孩子们看绘本,有助于激发想象力和好奇心,提高对读书和学习的兴趣。

鞋匠和10个小精灵》故事很简单,我们纯粹是把它当作图画来细细欣赏,欣赏那灵动的线条勾画出的活泼可爱,神情各异的小精灵。fficeffice" />

看完这本书,儿子意犹未尽,要求再读一本。这次挑的居然是无敌小剑侠跳跳周:金字塔里的大冒险!

我禁不住呻吟:“能不能自己看?能不能不要我读?”

小子竟然威胁我:“你不是说,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我要求读书,你就一定会读给我听吗?”

读这本书,相当有难度啊!又读又唱又叫!

跳跳周是个让妈妈头疼的小淘气,他最喜欢钻进壁橱,化身无敌小剑侠跳跳利奥,跟着“卷饼帮”的吉娃娃们四处去冒险。他们上到火星,下到金字塔神秘地宫,经历了一段又一段的奇幻旅程……

今次,跳跳周钻进壁橱,去了金字塔,遭遇了猫尸木乃伊,自己也差点成了木乃伊……

儿子听得哈哈大笑,边笑边在床上打滚,在他看来,跳跳周就是他的知己啊,喜欢蹦,喜欢跳,喜欢冒险,喜欢恶作剧。只不过,跳跳周的妈妈是一个包容的妈妈,不但总能在他害怕时给予温暖的怀抱,还能在他捣乱时,用耐心和宽容,给他的天性和幻想一片广阔的天地。而他的妈妈则会对他瞪眼:“安静点!”

也许,不少孩子都像跳跳周一样,天性爱玩爱闹、调皮捣蛋,也会有一个张扬幻想的壁橱。现代教育观点认为,玩和幻想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的权利。与孩子的天性合作,给他们释放幻想、张扬自我、发挥个性的空间,对孩子未来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书中的跳跳周是幸运的,在您家里,有没有这样一个调皮捣蛋的跳跳周? 在您家里,有没有这样一个给孩子安放幻想的小壁橱?

无敌小剑侠跳跳周.jpg (137.18 KB, 下载次数: 0)

无敌小剑侠跳跳周.jpg

作者: seaphoenix    时间: 2011-9-30 20:00
用心的妈妈,儿子快9岁了,现在都是自己读书,真怀念他缠着我给他读书的时光,后悔没给他多读些经典的英文绘本。
作者: V3V    时间: 2011-10-6 22:34
好佩服,你的语言表达能力征服你儿子。。。。这么大了还能和你一起绘本共读真好。
作者: 沙漠银狐    时间: 2011-10-7 17:12
收下!感谢分享
作者: kangyimama    时间: 2011-10-8 21:49
标题: 赞一个
喜欢你和儿子读书的温馨场景,更喜欢你和儿子共享之后的文字感悟!
作者: bluebirdfriend    时间: 2011-10-9 09:31

我再也不看这本书了:《轮子上的麦小麦》

109

fficeffice" />

长假七天,一直都秋雨绵绵,出门简直是受罪,所以有四天是在外公家度过的,儿子和表哥表妹们玩了个不亦乐乎,每天晚上都玩到深夜。

唯一不变的是,睡前依然要看书。长假七天,啃了几本中文原创彩乌鸦,包括《想当海盗的兔子》、《小绿人》、《阁楼上的精灵》、《轮子上的麦小麦》。很羞愧地说,我只和他共读了最后一本。我给他读过其中两章,其他的都是我们各看各的。

昨晚看完《轮子上的麦小麦》,小子一脸悲伤,躺在床上半天不吭声。然后,宣布:“我以后再也不看这本书了!”

“为什么呢?”

“太让人伤心了。”他仍然沉浸于故事里,沉浸在麦小麦离开麦家的悲伤里,沉浸在麦小麦不是苏月芊亲生女儿的悲伤里。真是个感性的孩子啊。

“你觉得,麦小麦应不应该去陪她的亲生妈妈呢?”我搂着他,轻声问。

“应该。她妈妈快要死了。”儿子说。

“那你觉得,她妈妈有没有做错?”

“她妈妈不应该丢下麦小麦。妈妈本来就不应该丢开自己的孩子。”儿子说。

想了一会,他又坚定地说:“妈妈,以后我不会丢下你不管的。”

很感动。贴着暖暖的小身子,想起很多很多他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那是一种幸福。

感伤了几分钟,小子又拿起《乌凤和赤莲》埋头看了起来。我却陷入了沉思。

关于亲生不亲生,也许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比较敏感的问题吧。每次表妹来家里,儿子看到爸爸对表妹的喜爱,偶尔会露出很委屈的表情,有几次甚至在爸爸呵斥他之后嘟嘟囔囔地说:“好象表妹才是你们亲生的!”就这个问题,曾经与孩子爸讨论过,可孩子爸坚持“严父慈母”,对儿子非常严格,无语啊!

《轮子上的麦小麦》内容简介

麦小麦和麦小叶都不明白,什么父母要把家安在车轮子上,下停地把家搬到这搬到那。直到后来发现一个老是跟踪她们的女人——原来.不停地搬家是为了躲她.可这个瘦弱苍白的女人又会给他们家带来什么威胁呢?

其实,有些秘密孩子还是不要知道的好,比如哪个孩子不是妈妈亲生的,可是,就好像是鱼的腥味逗引着猫的嗅觉一样,慢慢长大的女孩以她们敏感纤细的心一点一点地接近真相,同时也撩开了生活的一个角,她们明白了爱是那么的无私、博大、美好,可有的时候也会让人感到无奈和困惑。

轮子上的麦小麦.jpg (30.63 KB, 下载次数: 0)

轮子上的麦小麦.jpg

作者: bluebirdfriend    时间: 2011-10-10 10:57

穿越历险记:班班的梦fficeffice" />

1010

不讨喜的灰色、铅笔素描线条……

《班班的梦》,第一眼让我想到的是《勇敢者的游戏》、《造梦的雨果》。

果然,作者克里斯·范奥尔伯格就是《勇敢者的游戏》、《极地特快》、《两只坏蚂蚁》的作者,被寓为“迷样气氛的营造者”,也可称得上“资深凯迪克金奖获得者”了。

然而,书里运用温暖的炭笔素描层次丰富,恰当地制造着光影效果,勾勒出人物的细腻动态和微妙的内心变化,给人一种看默片的感觉——这一点,与《造梦的雨果》何其相似!

班班做了一个梦。他当时正在准备第二天的地理考试,复习世界上伟大的地标建筑那部分,可是雨点打在窗上有节奏的敲击声令他昏昏欲睡。就在班班不知不觉睡着了的时候,一股洪水冲过来,把他的家连着地基裹挟而起,带着他做了一次环游世界的漂流。班班亲眼见到了那些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而就在不久以前它们还只是书本上的图片呢。

在梦里,世界一片汪洋,班班游历了自由女神像、大本钟、比萨斜塔、帕特农神庙、中国长城、狮身人面像、泰姬陵、总统山等著名的地理标识。在埃及狮身人面像前,他还和玛格丽特相遇(好吧,我承认,我没看出玛格丽特在哪里,可是儿子一眼就看出来了)……

对于这样的梦,儿子充满了兴趣,絮絮叨叨地翻出《勇敢者的游戏》重看,又念着要找《在森林里》。他说,这些都是有趣的梦!在梦里,上山入地、飞檐走壁,无所不能。

想起更小的他,每回想要什么玩具,总是迂回曲折地暗示我:“妈妈,昨晚我梦到你给我买了啥啥,我高兴坏了……”爸爸埋怨他睡觉不老实,老是踢被子,他解释说:“我梦到我在打竞技!”

我总是想,梦境是现实的反映吧。对某样事物有渴求、对某个地方有向往,都会直接在梦境里呈现,要不为啥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呢?而对于孩子来说,梦,更是他们对这个世界的一种想象和探讨。没有跟儿子说过“庄周梦蝶”,尽管也读过郝广才的绘本,可这个问题就象一个绕口令啊,只会让孩子更困惑。在他们小的时候,对世界始终保持着一种清明的好奇和希冀,不是更好么?

班班的梦1.jpg (107.31 KB, 下载次数: 0)

班班的梦1.jpg

作者: 学而妈妈    时间: 2011-10-10 11:15
你,你,你,勾起了我的购书欲,这么好的书,我都想亲自读一读 干脆你发起,团购绘本吧
作者: 学而妈妈    时间: 2011-10-10 11:29

原帖由 悠悠冉冉 于 2011-9-29 18:01 发表 src="http://bbs.etjy.com/images/common/back.gif" 我们大人,和孩子一起读书的时候,从《南瓜汤》也一样会有所得。因为这本绘本恰好切中的是生命教育中人际关系的部分。事实上,由于人际关系涉及人心,非常微妙,因此与他人建立关系是我们一生要做的功课。旁 ...

听完这个故事,我是真的迷惑了。如果是我,该如何处理呢?是做出最好的汤要紧,还是坚持规则要紧,抑或维持良好的关系要紧?这样的书,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经历,看到以后会有不同的想法吧?


作者: bluebirdfriend    时间: 2011-10-11 08:57

做一个枕头需要什么fficeffice" />

1011

儿子赖床,磨磨叽叽地滚来滚去,还非逼着我读点什么给他当闹钟。于是顺手拿起床头的《日有所诵》,把昨晚念过的《需要什么》又读了一次。

做一张桌子,

需要木头;

要有木头,

需要大树;

要种大树,

需要种子;

要有种子,

需要果实;

要有果实,

需要花朵;

做一张桌子,

需要花一朵。

这是《洋葱头历险记》作者贾尼·罗大里写的一首儿童诗歌。朗朗上口,循环反复,昨晚读了两遍就能背诵了。

没想到儿子很喜欢,在被窝里还要求我再读一次,并且、并且嬉皮笑脸地接口:要有花朵,需要妈妈;要有妈妈,需要外婆……哈哈哈,做一张桌子需要外婆!

然后,又嬉皮笑脸地胡诌:我要睡觉,需要枕头;做一个枕头,需要棉花;要有棉花,需要种子;要有种子;需要有棉花;要有棉花,需要种子……没完没了。

他禁不住自己在床上大笑。我心里倒是打了小九九:晚上得让他仿写仿写!


作者: luxuefeng    时间: 2011-10-11 10:28
以前忽视了,谢谢你们的提醒!
作者: 用心对你    时间: 2011-10-20 10:34
楼主文笔很好,很有思想。src="http://bbs.etjy.com/images/smilies/smile.gif"
作者: ljwaric    时间: 2011-10-21 21:14
挺有意思,顶一下
作者: yixin10    时间: 2011-10-22 21:59
儿子一周二,总喜欢撕书。给他买了本《我不知道我是谁》和《阿文的小毯子》,小家伙一页一页的撕,不知道啥时候他才爱听故事。
作者: bluebirdfriend    时间: 2011-10-26 14:17

寻求认同:自己的颜色

对于三年级的儿子来说,绘本的文字已经太简单了,他已经捧着厚厚的字书自行阅读。但每个晚上,尤其是他吃夜宵没法腾出手来翻书时,总是要求我给他读一本。对我来说,读绘本是省事又省力的活儿,间或在读的当儿还可以小小地走一下神,发一下呆。

那天晚上,我选的是《自己的颜色》。

在我看来,李欧·李奥尼的《自己的颜色》、《鱼就是鱼》都是同样的主题:如何认识自我。

在和儿子的共读此书的过程中,儿子用自己的想法诠释了这个主题。

变色龙很苦恼,因为他没有自己的颜色,他的颜色是别人的,他很苦恼。他好想有自己的颜色啊,像别的动物一样:鹦鹉是绿色的,金鱼是红色的,大象是灰色的,小猪是粉红色的。只有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真苦恼。于是他想办法,想啊想啊,终于想出一个好办法来——一直呆在叶子上不挪窝儿,那么就永远是绿色的啦。呵呵,真是个好办法,可是秋天来了,树叶黄了,冬天来了,叶子掉了。变色龙的办法没有成功。他又苦恼了。直到他遇上了另一只变色龙,才找到真正的解决之道:他们俩呆着一起,虽然仍然要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但他们的颜色始终是一样的……

儿子说:变色龙还真是够苦恼的。可是他这么瞎折腾干嘛呢,变色龙就是变色龙,如果他也有了自己的颜色了,还叫变色龙吗?

我吃一惊。之前我一直认为,这本书告诉我们的是,如何在寻觅的过程中确认自己的身份。

儿子又说:就象猪是粉红色的,树叶是绿色的,我们中国人是黄色的一样,如果我是黑人,我一定会受到同学的鄙视。我宁愿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这样才有朋友。

最后又叹了叹:还算好的啦,他总算找到了另一个变色龙,和他一起变色,不然,还真够郁闷的。

我突然想,变色龙苦恼的是他的颜色吗?恐怕不是,苦恼的应该是他的孤独吧?所以到最后虽然颜色还是会变,但因为找到了自己的同类,所以“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就象孩子一样,有时候会希望自己与众不同,但心里又强烈地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群体的吸引力应该远远大于个体吧?在群体里,他得到的是别人的认可,然后,从别人的评价中提高自我认同感。

呵呵,这样的绘本,简单吗?

自己的颜色.jpg (19.03 KB, 下载次数: 0)

自己的颜色.jpg

作者: Xieno    时间: 2011-11-10 08:45
原帖由 yixin10 于 2011-10-22 21:59 发表 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return true;} else {window.open(this.src);}\"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border=\"0\"> 儿子一周二,总喜欢撕书。给他买了本《我不知道我是谁》和《阿文的小毯子》,小家伙一页一页的撕,不知道啥时候他才爱听故事。
孩子还小啊,才一岁,可以先买点纸板书,或者布书,让孩子可以玩。《我不知道我是谁》这样的书,至少也要3岁了再读给孩子听,差不多。孩子现在撕书的行为,是他在探索世界。你可以拿卫生纸给他撕,不必拿那么贵的绘本,太浪费了。开个玩笑哈。普通的书还是晚点再给孩子看比较好。这个年龄,多带孩子在家门外走走,看看世界,什么都是新的,对孩子都是好的,不必局限于书。
作者: 浏浏妈妈    时间: 2011-11-10 15:18
好棒的妈妈啊,向你学习,多给孩子读书。
作者: 童童ma咪    时间: 2011-11-10 22:14
非常棒的亲子阅读记录! 相信有这样一位妈妈,有这样浓浓的书香熏陶,你儿子的人生一定快乐幸福! 请继续和我们分享,谢谢:)
作者: 童童ma咪    时间: 2011-11-14 22:49
顶起来。 最近又读了什么好书?
作者: mumu9897    时间: 2012-9-25 23:21
原来我给孩子看的书还是太少了啊
作者: mumu9897    时间: 2012-9-25 23:22
原来我给孩子看的书还是太少了啊
作者: jjyylin2004    时间: 2012-9-26 08:44
以后也要向楼主学习,多引导孩子读书。
作者: 小小轩    时间: 2012-10-19 10:14
向LZ学习,坚持每天给孩子读绘本。
作者: 你带来的幸福    时间: 2012-12-8 17:13

期待blue斑斑继续更新哦

跟着你的书单买了好几本了呢src="http://bbs.etjy.com/images/smilies/lol.gif" 屯滴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