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跟我说,班上的语文科代表选了某某人,具体是不是叫科代表不是很清楚,反正就类似语文学科负责的,现在不懂还是不是我们以前的叫法。他觉得很失望,因为,他觉得他语文很好的。我说,老师没选你,有老师的想法,你语文有实力当的,加油吧。不管怎样,会有这样的想法,说明还是有一定上进心的,老妈已经挺满足了。实际老师如果知道他做事的底细,是不会放心让他当班干部的,但是,我也希望,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会慢慢改正缺点。而这,需要妈妈的鼓励和帮助。
,我希望他初中慢慢养成这习惯。好不容易拿来给我看了,我看了一下,写的原因都是:计算不认真,或者审题不认真,笼统地很。我说,应该把你错的知识点写出来,而不是这样写。但他已经非常不耐烦了,就算了,明天再跟他说。
,数学作业,每次来都错误百出,
,看来这家伙的数学真成问题,他也不是不会,为这,都吵很多次了。做数学是从来不拿草稿,翘起脚来,心根本静不下来,等改完看错了很多,老妈花火了,拿去订正,很不情愿拿出草稿,非常不情愿地做。英语没看他读一下,总说太简单。兴趣在哪呢,对历史,地理,生物,他倒很喜欢。我买的知识手册,他倒天天去看。我说,你看哪也很好,但得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初中生了,得学会规划时间。但他又会极端不耐烦地说,知道了。
,国庆过后,马上月考,看他那德行,我们跟他打赌,说,如果考了班上第一,我跟他老爸每人奖励他100元,如果没有,他得每人付50元给我们。他居然很高兴地同意了,都不懂哪来的自信。我告诉他,奖惩分明 的,输了要付钱的。家有初中生,觉得父母真不是那么好当的。
。这种排名的方式,针对他还是挺好的,看能不能激起他的上进心。初中跟小学不一样了,科目多,没花时间下去,是不行的。
,我说,是不是你自己也在那说呢。他不说话了。我说,先管住自己吧,其实,我听老师说了,他自己是最爱讲话的,隔着一张桌子还能跟别人说。他自己一个人坐最后面的最角落,只有前和右的同学,老师还得安排安静的女生在他边上。我也是没招,叫儿子思考,其实自己还要思考,得怎么才能让他静下心来。
,我可看不出第一桌有那么可爱哦。他说,你不知道,我坐了几年,坐出感情了。我喜欢第一桌。我说,你可真是火箭速度哦,直接从最后到第一哦。还一个人坐吗。他说,是啊。我说,占住天时,地利,你可得好好把握,提高课堂效率哦。他说,我知道,我会好好把握。我同学的女儿跟他同班,是个乖乖女,每次有什么都会给她妈妈汇报。说了很多儿子在课堂上的笑话。多亏了她,我可以从侧面了解到他在校的情况。儿子回来,是断然不说的。比如,军训教官罚他背大胖子之类的。回来问他,他不然就不耐烦地说,没有啊,不然就轻描淡写,好像没那回事。

,他说,不能老让别人去适应他。得让他适应初中的环境。
,依我对他的了解,不是那么容易。他对学习是有兴趣的,但对玩和搞怪更有兴趣。我也常幻想着,他哪天会突然开窍,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在他不懂事的这段时间,我就是想方设法,别让他把知识点落下。庆幸的是,我觉得他是有进步了,初中以来,有比以前更懂事点。希望,他一天比一天有进步就好了。
,出来读了大概20分钟,这20分钟是很认真的,我还暗想,总算开始了。可是,他马上又开始了,说,要准备明天的笔,东选西选,说要准备最好写的。反正就看到他来回穿梭。之后就说,他今天要早点睡觉,上床了。等我晃过尽来,去他房间看看,还在看《奥秘》。晕菜,一晚上就这样昏昏沉沉地过去了。
我说,这素材也太大众了吧。小学5年级就写过这篇。他说“我是新锅炒旧饭”。不过,对他考场上写出来的作文,我的期望值不高。因为语文考试,要写的字多,他的速度慢,每次考试,时间都很紧张。在那紧张的时间里,他是想不出什么好素材的。写人记事的作文,他好像老写不好。
当然也可以倒序相加再除2。
。我也知道,这是他最大的问题。数学老师说,有时,班上有他,会把气氛带起来,但有时,会搞得很歪。书本,练习册经常没带。
,初中之后,我已不检查文具,书本了。再要我天天查,也不可能了。回家,我问他,听说,书本常没准备好,是吗?他立马不屑地说,哪有经常,偶尔而已。对自己的错误,他总是轻描淡写。在培养他习惯的这条路上,我的担子还很重哦。有时觉得,别人养育孩子似乎没我这么累,有时觉得身心疲惫。但有时也觉得,陪着孩子慢慢走大,很幸福。酸甜苦辣,儿子丰富了我的人生。
。
,我心想,很好啊,可以让你尽量少跟他说话。
,非常非常郁闷。
。 听他这样说,我就觉得,他真的还是个孩子,说话还像个很小的孩子呢,跟他的个子不大相符。他的举动真的是很幼稚,他晚上跟我说,昨天,上课前看到历史老师嘴巴在不停地动。今天,他就问历史老师,昨天在吃什么?老师告诉他,在吃青橄榄。我听了哭笑不得,这也好问,是不是很可笑。
,妈妈也开始转变。儿子是以原学校第四名的成绩进入这所初中,在班上是第二,与第一相差1分。而当初小升初的那场考试,儿子花在书本上的时间不多,因为我们这升初中没有择校,所以对那场考试,并不是很重视。他在六年级下学期,仍然是把大量的时间花在课外的东西上。但到初中就受益了。比如,史地生,他读得很轻松,我想这和他小时候看的大量的课外书,纪录片是很有关系的。所以,妈妈始终是觉得他成绩上升的空间还是挺大的,对他的期望值比较高。但是妈妈没有考虑到,他是很浮躁的孩子,很多知识,对他来说,掌握了,但考试也未必就能拿到分,初中科目又多,心如果不静,是很难拿到很好的成绩的。年段的最高分,经常是680多,基本是不扣分的。这对儿子来说太难太难了。他每次听说人家考680都不屑地说,不可能,都是加卷面分加出来的吧。
我们这一个年级大概是500个学生,分数会这么高,我想应该是考卷很简单。我看其他地方的考试,学生的分不会这么高,这主要是取决于老师的卷子的难易度,我们这是老师自己出的卷子。四次考试,头尾2次在班上都是第一,在年段第一次是排第十,这次不懂多少,可能也差不多这位置。中间2次,一次是第四,年段17,第三次未知。而头尾2次的考试,意义却是大不一样,第一次,是因为新鲜,所以他上课,可能会比较认真,老师全是新的,而且男老师居多。男老师上课比较风趣,他每天似乎都是很兴奋的。第二次考试,他开始,习以为常了,状况开始出来了。陆续有老师说:话多,上课很不守纪律。浮躁,自以为是,上课常没带书,作业开始漏做,不按时交。所以,月考,名次在年段就掉了7名。第二次考完,就开家长会,我开完家长会就在走廊上发呆,心情很复杂地走出学校。不是因为名次掉了几名,是因为,孩子身上的缺点,不尽快纠正,往后的问题会越大。妈妈要做的最大的功课是,如何让孩子主动读书,而不是被动读书,帮妈妈读书,看妈妈不在,就乘机玩一下,觉得很有成就感。那段时间是我最纠结的日子。觉得放手让他自己学迫在眉睫,但是又很不放心。我开始不看他的作业,除数学之外。我就抓2个环节,复习和作业。开始做作业之前,我说先复习今天的课程。大概半小时不到。然后,做作业。做完作业,自己对着答案改。第三次月考,他的政治和语文考差了。他说,政治他根本没读,凭着感觉答题。但之后,我发现他对政治特别上心,说明他自己也会吸取教训的。我也开始反省自己,平时,是不是自己说太多了,其实,当我们不说的时候,孩子自己摔倒了,他也会觉得疼的,下次,他也会吸取教训避免摔倒。但这感觉是初中才有,以前在小学,他不会做到。一个可能是因为年龄小。另一个小学没排名,刺激不到他。在初中,每次排名,我想孩子不会无动于衷的。第四次考试,妈妈觉得自己很轻松了。我每天就坐在他身后看无声的连续剧。他背对着我。虽然,他仍然是每天想方设法躲进厕所最少半小时,还有,喜欢边吃东西边做作业。但我不说了,这就是他的状态,也许这也是他学习的方式。我只能旁敲侧击,让他在其他的时间里效率高点。期末考试,生物和地理是提前了1个多星期考完的。我不懂学校为什么这么做。儿子告诉我生物考了100分。而地理,他就说,成绩没出来。一个多星期,问他还说,老师没说。其实我很纳闷,我觉得不可能啊,怎么这么久还没出来。一直到最后全部的考试成绩都出来了,儿子才告诉我,说,他早就知道地理成绩,但地理这次没考好,才88分,往常他地理没下过90.他说,他不想我刺激他,影响后面的考试。那一刻,我突然觉得儿子长大了很多。
。开学快2周了。就上周而言,我们过得很不愉快。可能是我和他都没进入状态。寒假松散了,突然走上正轨。都有点拐不过弯来,这2天有点顺过来了。
,该改变的其实是自己。儿子的确是有很多缺点,但成长是需要时间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而我总是想很快地把孩子塑造成妈妈心目中的好孩子。所以,妈妈郁闷,茫然……现在,我比较会去体会孩子的心,他还是以前的他,可是当你自己的观点转变之后,缺点就不会那么可恶了。慢慢来,沟通,平稳度过孩子的青春期,现在我觉得儿子越来越可爱了。虽然,仍然上课时爱说话,作业也常不按时完成,但他成绩还是很优秀的。当然,妈妈不是放纵他的坏习惯,我会跟他说,这是坏习惯,跟你很久了,我们一起来改正,妈妈会尽量帮助你。学习已经很辛苦了,我希望他其他时候能开心点。这段时间我想得最多的还是数学,主要是想建立起他对数学的兴趣。现在还好,我让他晚上花5分钟时间给我讲讲第二天的数学,坚持了3天,他做练习明显正确率提高了。5分钟不长,但他起码得先备课,他才能跟我说清楚,因为妈妈这学生挺笨的,有的问题,我听不明白,会反复问他,问到我听明白了。
其他挺好,每天还是坚持看课外书,听百家讲坛。周末看原版电影。只是习惯不好,我说做完作业再看,可他仍然是东拖西拖,逮住机会就看书,所以作业有时就漏做,有次还被老师逮住,罚抄课文。
,高年级之后,开始让他看名家的散文。大量的积累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当然,光有这还不够,还需要孩子的观察,写作文还有一定的技巧。观察是有意无意地渗透吧,比如看到树叶落地,我会问他,你有什么感觉。他说:萧条。看到一篇好文章,会让他一起来看,我会故意很纳闷,这样的文章为什么就那么感人,人家都很喜欢读呢。引导他思考,怎么写文章会让人感觉很好。一,二年级时候,我每周都带着他去郊游吧,和我几个同学,都带着孩子,孩子也都差不多大。他玩得很痛快,这是积累他生活的素材。三年级之后,每个暑假带他出去旅游,长他的见识,让他视野开阔些。做了这么多准备,他愁是不愁写了,选好材之后,他能比较顺畅地写下去。但选材目前还是比较薄弱。思维比较窄,我也不懂怎么启发,让他把思维打开。但是没关系,我觉得只要他不断积累,慢慢内化,厚积会薄发。|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