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的行动代号——发掘精华,精华重现。
此前发过一个帖子:支持儿教,请上儿教的新浪博客,欢迎加好友、加关注
经过几天的试运行,发现博客界面很干净清爽,和儿教清淡冷静的风格很搭。
儿教这么多年,多少精华帖、多少故事,有些不时被人顶起,有些却年深日久,渐渐湮没在坛子版面之下。
请所有坛友,新注册的朋友也好,一直混迹潜水的朋友也好,踊跃自荐及推荐这些被层层掩盖的精华帖(如有被版主漏过没加精的好帖子也请推荐,任何时候加精都不迟)。
任何版,任何人,任何内容——仅限讨论,资源帖不对外推荐。
有些精华内容并不见得在帖子一楼,而是在讨论中渐渐凸显出来的。所以此次推荐并不局限于主题帖。
请在这个帖子回帖,贴出自荐和推荐的帖子链接及推荐理由。
如果你推荐的内容散见于某个帖子的诸多楼层,系多人讨论总结所得,请先将这些楼层记录下来,然后到此回帖,说明这些楼层集中讨论了哪个话题,让你觉得值得推荐。
本楼任何自荐、推荐,均可获得加分(回帖分值10)。
若你的自荐、推荐被本论坛博客编辑(已有人选,拟议中)采纳,该楼将会得到额外加分(分值15-25不等)。
由于我们所有的博客内容均为论坛讨论帖(新旧不论),因而所有对外公布,均须获得帖子作者的授权。我们会在博客内容之上说明博文真实作者,并添加版权声明。
版权声明格式如下:作者XX(本博文版权属于儿童教育论坛XX,并受法律保护。除非博客正文中另有声明,没有作者本人的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转载或使用整体或任何部分的内容。)
具体可参考儿教博客第一个对外推荐的精华帖:孩子的世界,真不好懂(说说女儿班上那些事儿)(节选)。
另外,论坛将在热心会员中招募服务团队的后援团,负责加分和审核通过新会员、指导答疑等诸多活动。所以新人不用着急,很快你们就会得到论坛更多的支持和引导,让你们进入论坛之后,很快就找到自己真正需要的、感兴趣的版块,尽可能顺利的融入。
再加一句:本论坛服务团队正在积极商讨改版事宜,近期论坛公告版每一两天都会出台一些新公告,欢迎所有同学关注这个有时冷清的版块。谢谢大家的支持,大家多参与,混坛体验会更好。
请勿灌水。灌水可去谈天说地版,发点笑话(选择标准为:儿童可理解,且不会被误导)也可以,随便唠叨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也可以。
本楼灌水,评分助理可以第一次扣分5,第二次扣分10,下不保底。
- 亲子共读俱乐部开楼帖——9岁大童学英语
http://bbs.etjy.com/thread-176491-1-1.html
对高年级的孩子帮助很大,资源丰富,在孩子学习上的安排,资源的采集利用,指点得清晰明了,经常偷师!赞一个!!!
[ 本帖最后由 亮子妈妈 于 2011-8-30 19:15 编辑 ]推荐精华贴,怎能少得了元元妈妈的双子塔呢。
http://bbs.etjy.com/thread-126182-1-1.html
http://bbs.etjy.com/thread-197188-1-1.html
推荐理由:论坛不容错过的经验楼,方法科学,容易实践,连续几年的经验和方法描述,可以看到一个优秀孩子的成长轨迹。
而且元元妈妈深具人格魅力,论坛众多高手都有发言,整个帖子的气氛让人读起来也非常愉悦,是一种享受。
[ 本帖最后由 weiwei54 于 2011-8-31 22:37 编辑 ]想来推荐精品帖子,结果看到楼上的帖子,点进去,就好一个逛。。。。总算回来了。
俺要推荐一个精品楼:
http://bbs.etjy.com/thread-189624-20-1.html,音乐版里鼎鼎妈妈的音乐楼:鼎鼎学琴。在音乐中成长。
鼎鼎妈妈用充满智慧的语言,讲述了鼎鼎学琴的经过,还有视频,还有老师的对钢琴课的讲解,增加了家长和孩子对于音乐的理解。楼里关于音乐的介绍,也让琴童的家长受益匪浅。
[ 本帖最后由 enshoken 于 2011-9-2 14:34 编辑 ]儿教的博客何不取名“儿童教育 博客”,这样被baidugoogle到的命中率更高。
另外,反对轻易减分,你看15楼同学,刚注册,就被击了一棒。其实人家什么都还不懂,无知者无过啊,提醒一下就行了。希望发扬儿教待人宽厚、管理人性化的传统。这也许是我对儿教深怀感情的最主要的原因。 和谐社会,和谐儿教。
至于儿教的精华贴,隆重元妈HLP525的双子楼:http://bbs.etjy.com/thread-126182-1-1.html http://bbs.etjy.com/thread-197188-1-1.html 她是儿教里面对英语教育看法观点我认可得最多的。所以尽管Weiwei已经提及了,这样精华多多的楼再次提及强调一下也不为过。
我强烈推荐bluebirdfriend的亲子阅读贴《长长的路,慢慢地行——我和儿子的亲子共读时光》,看后感觉余韵未绝 src="./images/smilies/smile.gif" border=0 smilieid="1">
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hp?tid=235936&pid=4071344&page=1&extra=
[ 本帖最后由 学而妈妈 于 2011-9-29 01:39 编辑 ]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hp?tid=236172&page=1#pid4074414
这篇也是好文,如果作者同意,推荐发到儿教博客。
如何让孩子不受欺负 http://bbs.etjy.com/thread-64714-1-1.html
很受益,如何培养一个自信、乐观、豁达、勇敢的孩子
http://bbs.etjy.com/thread-237388-1-1.html 美国老师怎样教数学
中国的数学重视‘算式技巧’,美国的数学重视‘数学思维’,细细看完这个贴,思路清晰了
再感叹一下,为什么二个国家的差距这么大啊
[ 本帖最后由 我是花园 于 2011-10-28 22:26 编辑 ]因为我购买了中文版本的神奇校车的前三辑,我在自己看的过程中,就感觉很多地方,读着不合逻辑,不够通顺。我都没办法完全按中文来给孩子念。 所以我就在论坛里找到了很多的英文版本。再把英文抄到书上。在抄写的过程中,我就发现,翻译中确实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我会整理整理,把我所知道的错误,发布上来。也欢迎各位家长,一起来给中文的神奇校车来找茬。 毕竟孩子们都很喜欢这套书,但是如果我们天天给孩子读的是错误的内容,不合逻辑的内容,岂不是很可惜?
亲子阅读要从娃娃抓起。 什么是亲子阅读呢,我理解的含义就是由父母和孩子一起互动、阅读,父母读给孩子听。 阅读期间什么最重要?我觉得过程最重要:让孩子享受到父母的浓浓的爱意,增进亲子关系。 阅读期间什么最不要看重什么?最不要看重的就是:读了这本书让孩子学到什么知识、懂得了什么道理、认识了多少字。。。。。。 特别是家有小宝宝的亲子阅读,功利性不要太强了这点太重要了,给孩子纯粹的开心,他就会慢慢的热爱上阅读,热爱上书籍,把阅读当成和玩乐一样的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 慢慢的,总有一天,你会发现,尽管你从不作要求,可是你的小宝宝却在无意中学会了很多,明白了很多。 亲子阅读不是用来让孩子“学习的”,而是用最优秀的童书丰富孩子的童年,滋润引导孩子的心灵,让孩子快乐开心。 什么年龄读什么,怎么读,我们儿教的亲子版有不少这方面的贴,另外有些不错的网站也可供参考:比如红泥巴,小书房,好孩子网亲子阅读版 对零岁起点的小宝宝阅读启蒙书,我觉得可以分以下类: 一、儿歌,童诗 对二岁以内的孩子,我个人觉得儿歌的阅读很重要,简单通俗,很容易在现实生活中场景重现,曾听说有妈妈为了孩子居然背了几百首儿歌,以至于碰到任何场景都能脱口而出相应的儿歌了,真是佩服啊!如此这般,对孩子的理解能力,语言能力提高绝对是大有益处的。 这类书我买过不少,下面列出儿子特别喜欢,曾精读过的: 《365夜儿歌》、人教的《儿童诗诵读精华》、金子美玲的《向着明亮那方》、湖北少儿鲁兵的《下巴上的洞洞》,还有配图精美的浙江少儿的儿歌,童谣300首之类(已送人了) 读得多的结果就是,儿子语言能力发展一直很不错,一岁前会说话,一岁三个月会说长句子,而且居然也能做点很不错的儿歌了可惜到二岁半后儿子兴趣转移,不再喜欢儿歌童谣了。 二、 绘本类 这才是重头戏,是家里童书中开支最大的一项。也是我的最爱,光原版绘本就有三百多本吧,中文的更多了,没统计。每天没事就上当当或淘宝去淘淘绘本成了我的 业余最大爱好。 建议新手妈妈们人手一本:彭懿《图画书:阅读与经典》 现在优秀的低幼绘本太多了,性价比很高,建议人手一套的是《幸福的种子》(当当没了,淘宝上有)。我儿子读过的很喜欢的低幼类很多,原版的,引进版的都不少,就不列了。 选书原则基本是:图够不够漂亮,故事够不够有趣好玩。至于那本书有没启发性、教育性、知识性等我是完全不作考虑的。所以,听闻有的家长觉得绘本太贵所以只 好精挑细选——纯粹只是好玩的,孩子从故事中学不到什么,得不到启发的绘本就不买了。这就跟我的思路完全不一致,阅读就是让孩子快乐嘛,孩子能从书籍中得 到快乐了就是我的心愿。比如《小泥人》这本书,我在书店很少看到有家长愿意买的,尽管翻看的孩子们都喜欢,我听到的家长们通常的道理是:1。你都多大了, 还看这么小宝宝的书?(想买书的孩子四岁)2。这本书没几个字,光图有啥看的?(有位家长认为看书就是看字,对图非常不屑)3。这故事没啥意思啊,几页就 翻完了,还是买童话书去吧(有位家长不把孩子的需求爱好当会事,尽管他的孩子苦苦哀求) 每每碰到这种情况我都很想告诉那些家长,书是买来给孩子看的,孩子喜欢就行了,稍微尊重点孩子的爱好选择,行吗?
到现在,在可可三年半的人生岁月中,上早教已经两年半。 每次,我都很喜欢和可可去上课。在我坚信那些课程对孩子的情商或者智商发育有好处的前提下,我自己也觉得课程安排得挺有意思。不管上什么,每次我都玩得不亦乐于,甚至于,比可可还高兴。 最近,每次上课前,可可很爱用不同的话表达同样一个意思: 第一次,他对外公说:“我不想去上课,但是我还是要去。” 第二次,他对爷爷说:“我能不能不去上课?”当答案是否定的时候,他又说:“好吧,我还是去吧。” 第三次,在早教公司的楼下停车场,他对我说:“我多不想去上课啊。” 我不得不警觉了。 难道,他真的这么不喜欢上课吗?
自荐:牛魔王(2004.10)的漫漫中文读书之路,一起讨论识字、阅读、表达、写作的方法!
论坛中关于英语学习的讨论非常多,对母语中文的学习讨论可是少之又少,汉语的学习是其他任何学习的基础,强烈推荐。作者根据7岁孩子的学习、阅读、写作经验,总结探讨0~7岁的阅读、识字、培养写作等诸多问题。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