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4岁齐,读经法。。。学琴摸索 [打印本页]

作者: WINGOO    时间: 2011-5-17 07:03
标题: 4岁齐,读经法。。。学琴摸索
月底齐满4周岁了,一年前开始读经,一年来深感读经的好处。
原本是个大白丁,几乎没进行过早教

现在,1年下来;
1.中文,论语150遍;孟子公孙丑上;可以自己指读(现在还很慢)
2.英文,HOLY BIBLE JOHN1-7分篇30遍左右(8000字),目前1在尝试背诵中,背诵的同时偶尔指读;

感谢小润妈(和众大宝的妈妈,都是练过琴的)不是她们来经版,刺激到我,我都忘了还得学琴
感谢子仁妈,我拍着脑子想经法学琴,无敌的子仁妈妈很快支持了很多资料
感谢新叶,不是前阵子看到新叶问听音乐用啥,我也忘了还有一套很不错的音响系统在睡觉;
感谢磐妈,让我这个冲动莽撞的人用脑子想想读经的事儿
感谢小贝妈妈,毛毛妈妈,昀妈,轩儿妈妈,端妈,乔妈,顺妈,猪仔妈妈还有N多妈妈的鼓励和支持;


感谢源妈,齐的中英读经路上一路相伴
感谢明妈,让我感受差距差距,还是差距,所以要更努力
感谢馨儿妈,她的相伴和宽慰让我更有动力前行。。。。。

最后感谢春花前辈,为啥感谢,经版的妈妈都知道

琴楼开在经版,有点滑天下之大稽
主要是怕被外面的口水和砖淹S,拍S,

齐在经版成长,每次的艰难都在众前辈的扶持下顺利通关,
(虽然,过了一关还有另外一关在不远处等着。。。)
好歹进步了

希望学琴路上也能同样幸运


谢谢大家容齐的琴楼也赖在这里

PS:

http://bbs.etjy.com/thread-208603-70-1.html
读经和学琴的讨论;
我的提问在1037楼,
前辈回复在1046楼;
子仁妈妈回复中间:)

[ 本帖最后由 WINGOO 于 2011-5-17 10:27 编辑 ]
作者: slowdays    时间: 2011-5-17 07:09
坐上齐家的沙发喽!
作者: zhenzhen2100    时间: 2011-5-17 08:35
看着齐成长,祝福ing
感谢齐和齐妈,让我们也有了前进的动力和方向
作者: 毛毛2006    时间: 2011-5-17 08:53
一起加油啊~我们在学小汤~
作者: 新叶    时间: 2011-5-17 09:06
目前我在给儿子放古典音乐,只买了巴赫的10CD的和4CD的平均律。前者玩的时候听,后者才到货,确实如田妈所说可以在读经的时候听。中国古典音乐就买了响山集。和以前刚放中文读经不同,这些放了他都很喜欢。静静地听,一点不捣乱。只是妈妈要补一补古典音乐知识,暑假想先报一个班妈妈学学,下半年计划买个钢琴(对于工薪的我们,老公有了挣钱的压力),这是我目前古典音乐方面所做的,相比较齐妈,我要低效很多哈。
作者: 卓颖妈妈    时间: 2011-5-17 09:55
齐这么棒!我家的都四岁多了,还差得远远的。这个过程是怎么走过来的?孩子闹情绪是怎么应付的呢?
作者: zhangjp_jj    时间: 2011-5-17 10:04
小孩子们真好,这些对于我们起步晚的大孩子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祝福!
作者: WINGOO    时间: 2011-5-17 10:31
标题: 钢琴的目标
齐没考级要求,学习N年之后,希望他能

1.弹好肖邦练习曲(这个程度好坏比较难说,不同的练习曲难易程度也不同,那么以我听的舒服吧,哈哈)
2.能弹巴赫平均律(这个,不敢要求“好”,据大师们说弹好平均律是一辈子的事情)

相关功课做了一些,陆续更新在这里
作者: WINGOO    时间: 2011-5-17 10:34
标题: 20110517
下午去上一次课,一般的老师,
让齐先有个感觉。

早上,7点一过,齐在娘的练琴声中醒来;
(BS一下自己,只学了一点点简单的,还忘光了)

曲子刚好是上周上体验课时老师弹的
MARY的小绵羊;
齐能唱出唱名;

今天让他在键盘上找1,2,3;
把琴抗来太明智了!论语课间休息我们2个坐着找键来着。。。
作者: WINGOO    时间: 2011-5-17 11:12
标题: 肖邦练习曲的排序 --转
op.10, 6 《催眠练习曲》自命名  

op.25, 1 《牧笛练习曲》  

op.25, 2 《拌蒜练习曲》自命名  

op.10, 9 《暗渠练习曲》自命名  

op.25, 9 《蝴蝶练习曲》  

op.25, 7 《群钟练习曲》自命名  

op.10, 5 《黑键练习曲》  

op.10, 3 《离别练习曲》
  

op.10, 7 《波浪练习曲》自命名  

op.25, 8 《六度练习曲》自命名  

op.10, 2 《蚂蚁爬树练习曲》自命名

op.25, 3 《跳马练习曲》自命名  

op.25, 5 《打嗝练习曲》自命名  

op.10, 4 《斗牛练习曲》自命名  

op.10,11 《竖琴练习曲》  

op.10,10 《群山练习曲》自命名  

op.25,12 《大海练习曲》  

op.10,12 《革命练习曲》  

op.10, 8 《滑翔机练习曲》自命名  

op.25, 4 《跳驴练习曲》自命名  

op.10, 1 《逃亡圣咏练习曲》  

op.25, 6 《三度练习曲》自命名

op.25,10 《轰炸练习曲》自命名  

op.25,11 《冬风练习曲》 /《枯叶练习曲》

---------------------------------------------------------------

希望齐以后能弹的红色粗体标出;哈哈,一直以为黑键超难的,没想到还在离别前面:)

小齐齐你要加油!娘等着你弹琴听叻。。。。。

[ 本帖最后由 WINGOO 于 2011-5-17 11:15 编辑 ]
作者: WINGOO    时间: 2011-5-17 11:26
标题: 经法的考虑
我想经法首先是精选教材,辅以重复练习;
300-500遍吧?

背谱,像背中英经一样吧?
也许不同,再摸索。。。。

听,肯定是很重要啦!
作者: tracylin2002hk    时间: 2011-5-17 11:40
一起加油啊~子仁也是在學琴..
作者: fanguoyun    时间: 2011-5-17 12:04
原帖由 WINGOO 于 2011-5-17 11:12 发表
op.10, 6 《催眠练习曲》自命名  

op.25, 1 《牧笛练习曲》  

op.25, 2 《拌蒜练习曲》自命名  

op.10, 9 《暗渠练习曲》自命名  

op.25, 9 《蝴蝶练习曲》  

op.25, 7 《群钟练习曲》自命名  
...

能简单介绍一下,这个曲单吗?是从简单到难的排序吗?
惭愧中……顺顺学钢琴也快一年了,顺妈除了顺顺学过的内容知道外,还是一个乐盲呀!
真得感谢齐妈呀!我就跟着你学习了……
另:顺顺学到小汤3了。
作者: WINGOO    时间: 2011-5-17 13:46
标题: 回复 #12 fanguoyun 的帖子
回顺妈:

这个单子从易到难,是一个钢琴老师的排序,
也许有人觉得不一样也可能滴。

顺很棒哦。都学了一年了。。。
作者: wydabendan    时间: 2011-5-17 13:50
原帖由 WINGOO 于 2011-5-17 11:26 发表
我想经法首先是精选教材,辅以重复练习;
300-500遍吧?

背谱,像背中英经一样吧?
也许不同,再摸索。。。。

听,肯定是很重要啦!


前期的音乐基础知识,指法,这些齐妈怎么教,自己教吗,还是老师教?老师教的话,用什么教材呀?

哈,一切的一切都等待齐和她的超级妈妈来给我们答案,希望几年后齐妈在上海开一个钢琴早教班,

我和馨儿第一个来报名。
作者: WINGOO    时间: 2011-5-17 14:00
标题: 老师功课中。。。。
想找个铃木老师,费尽周折,钢琴老师狠多铃木的钢琴老师是稀有动物。

现在的想法是找个上音的学生也行,只要她肯教,能教;
有了这个思路,我一同狂找,还没下落。。

上周去雅马哈上过2次体验课,他们的课最后有一个环节是老师演奏,
小朋友欣赏,
一个师大还是师范毕业的老师,打动了我
我承认,一双普通的手无法波动我的心弦

老师弹得很有感染力,
如果没有更好的选择,会给齐报名跟大班的课,
150/节,跟一对一老师的价格相当了

雅马哈自己也有一套体系,
如果4岁不跟大班,之后的提高班一般孩子是跟不上的

老师都是专业(至少音教系)毕业,
经过考核
不过课程内容比较小狗小猫

不知道是不是读经的缘故,
此类内容我都比较排斥
但是无疑对小孩子更有吸引力

今天下午是琴行的老师,一对一;
之所以选琴行,是因为不像在家里,
感觉独行

琴行琴房有10个,不算很大,
但是齐可以看到,练琴的哥哥姐姐很多

老师感觉也是看缘分
好在我们没有专业方面的需求

我想要的老师是
1.弹琴能打动我;
2.能教孩子唱谱;
3.热爱音乐,最好有音乐史方面的修养
4.能够使用铃木的教材;

比较忽略的是对孩子的方式方法,
其实也很重要;
好比送到专业的好的读经学校
一年好背十几万字,在家就不太行;

最后无论是选的哪个老师,
读谱,背谱,像读经一样的学习每日都会加入
曲目功课中。。。。
作者: 毛毛2006    时间: 2011-5-17 14:05
练琴手型也很重要~
不得不感叹,齐妈你很强大~
毛毛练琴,我很随意就找了一个离家近得,根本没有考虑那么多,呵呵~
作者: WINGOO    时间: 2011-5-17 14:07
标题: 怎么教?
我一直认为电脑可以教五线谱,或者一个什么小玩意(琴行看到的)
感觉电子的东西应该很准

昨天,跟调律的师傅聊起;
他说还是钢琴好,其他东西音色是不同的;
另外报了个冷门,
说他们调律的师傅不怕练钢琴的,
哪怕马友友的琴,他们去调调,人家也听不出准不准的
调律好的琴音准95%—96%
说调律的最怕遇到练小提琴的,
看我那么在意音准,
师傅说,那你孩子练个半年去练小提琴;

哈哈哈
小提琴俺也有一把,没练过的老古董;
小时候在上海上幼儿园,妈妈找了老师,
只记得老师要让站好,
后来就离开上海了

难道是命中注定的轮回嘛?
我好像比较难忍受小提琴联系的声音呃。。
看缘分。。。
作者: WINGOO    时间: 2011-5-17 14:14
标题: 兴趣是老师
齐的论语楼和BIBLE楼,我是流水
加疑问大集合,
我是被牵着向前,

琴楼,不知道会不会让我主动向前;

可笑的是,没有经楼,我可能坚持不了读经;
现在觉得没有琴楼,我是不是坚持不了练琴;
为了坚持,也要盖楼

我是个太冲动,有太不会坚持的人
有热情,没毅力;
还好有无敌的儿教
有大家的同行。。。。。
作者: 猪仔妈    时间: 2011-5-17 14:14
齐妈,上海没有铃木的学校吗?怎么最后没选呢?

    齐同时进行那么多的话,时间够吗?
作者: 猪仔妈    时间: 2011-5-17 14:16
孟母堂的小提琴老师不是铃木的大弟子吗?您在上海,可以找找啊。
作者: WINGOO    时间: 2011-5-17 14:18
标题: 回猪仔妈
几乎可以负责人滴说,铃木大陆正宗的老师(认证过的)好像只有1名;
(也许有外籍哈,那不算)

偌大的上海,真的没有铃木钢琴老师呃;
听说小提琴老师有,
但是估计是用铃木教材而已

回头我再去打听。。。
作者: fanguoyun    时间: 2011-5-17 14:36
顺顺三岁的时候学习一段时间的小提琴。之后因为顺顺太小,不肯练,还有读经就给她停了。
我也想让顺学小提琴哦!
我有个舅舅就是什么乐器都会玩,小提琴和钢琴都是他的强项。看来回家的时候要去向他讨教一翻了。
原帖由 WINGOO 于 2011-5-17 14:07 发表
我一直认为电脑可以教五线谱,或者一个什么小玩意(琴行看到的)
感觉电子的东西应该很准

昨天,跟调律的师傅聊起;
他说还是钢琴好,其他东西音色是不同的;
另外报了个冷门,
说他们调律的师傅不怕练钢 ...

作者: bwwdxs    时间: 2011-5-17 15:38
齐妈你太强了,咱只顾跟在后面取经了。

和你有同感,盖楼在儿教真好,不用上西天去咯。
作者: WINGOO    时间: 2011-5-17 21:53
标题: 小星星
今天老师是上师大一硕士,
看了一眼教材,说太难,孩子没法学,
我只能说人家孩子2岁就用这个,
还好老师知道铃木
最后在我的强烈要求下,
终于同意用铃木教材;

老师边教边说,铃木上来就是这个吗?
你确定这个是第一册嘛?这是小星星的变奏呃
十六分音符。。。
我说是,据功课结果,铃木的孩子第一课都是小星星;

上课齐低头不语,老师跟齐说 了半天,人家就是不语;
更别说动了;
僵持了5分钟,老师说她出去1分钟,让我跟齐沟通一下

老师刚走,齐就迫不及待按键;
然后问我,老师为啥坐这么近?


没上过小课的娃啊!
之后还顺利

周四约了一上音的老师;
如果2个都好,就每周2次课
(好像铃木开始就是要求每周2-3次的,
期待无敌子仁妈妈帮忙确认

齐,你先跟蝌蚪混个眼熟哈
作者: 磐·墨    时间: 2011-5-18 12:41
再过一年墨要学小提琴了,我还没开始做功课。铃木离我们家好远,我不会开车,所以可能还是随便给她找个老师。
我其实也受不了小提琴刚学的时候练习的声音,所以当年磐想试小提琴是被我坚决拒绝了,可惜妹妹意志比他坚定,不是我能否决的。

我没跟老师学过任何音乐方面的东西,但绝对音高还不错,当时送磐去学吉它,挑了把吉它调了弦,老师过来校音,说颇准,不信我没有学过。磐就不行,钢琴学了十个月,吉它学了一年多了,前不久换新琴,新琴弦松,跑了整度音他都听不出来。估计他遗传了他爸爸的,唱歌跑调跑到我汗毛直竖。
作者: WINGOO    时间: 2011-5-18 18:58
标题: 20110518
之前齐可能在幼儿园里学过几个蝌蚪?

反正现在要从头来,
今天给他打了谱,花了我NNN小时;
好在搞出来了。
还打了一个节奏,打算启蒙一下。

搜到一些铃木老师的Q&A;
意外搜到几个表格,拉回来一看
100个星星,200个像飞行棋一样的回字格;
练一遍涂掉一个。遍数遍数,似曾相识哈

另外,好像很多老师都是要求背谱;
全本背谱,有个宝说其中一曲(似乎是比较难背的,N个宝背不下来)
不给毕业(1册1毕业)


我一急,就张罗着给齐打谱了
4节一页
作者: tracylin2002hk    时间: 2011-5-18 21:31
标题: 回复 #24 WINGOO 的帖子
齐媽,你可是全球首創鈐木加讀經,請多多詳細記錄,讓我們多學習.我己問了我學鈐木的朋友,她之後會回復
作者: WINGOO    时间: 2011-5-19 06:20
标题: 读。。。。
我承认我中了读经的魔,
啥事都想“读”一下能解决不?

这几天爷爷在家,齐就想着玩。
昨天琴上根本没去,莫说练了,好在我练了
(像不像我不管他读不读,自己每天读孟子啊?)

我想那先唱谱,开始齐也不肯开口
(安慰自己,比英经肯定花的时间少吧?)

到晚上,终于跟着我哼哼了。。。

不是说一通百通嘛?齐现在就是通关。
打算就这样通下去,慢就慢点
常鼓励自己,1年前的齐和现在的齐还是不一样的嘛
所以,坚持。。。。

也记住读英经时暂停掉,
现在第二轮才发现原本一点都不输出的
其实他记得,
所以,放弃是多么可惜

我不是一个有耐心的妈妈
绝对缺乏耐心,对重复深恶痛绝。。。
跟重复的错误势不两立
其实,如果耐心纠错,或者从开始时就要求齐不错,
现在没这么折腾
改改,我一定改改。。。。。
作者: 音乐涤荡心灵    时间: 2011-5-19 10:49
标题: 教材为教学服务
跟着这个妈妈学了很多!谢谢,督促专业的钢琴老师不断地学习!

铃木教材在国内的确少有使用,但是所有的老师都会愿意试试!日本与中国一衣带水,文化有相通之处,对孩子的早教比中国走的早,研究的深些,孩子的潜力无限,日本人更有坚持不懈挖掘潜力的执着!所以有第一课就是十六分音符的教材,不奇怪,之后的《The Honeybee》,《Cuckoo》,《Lightly Row》,......安排并不按照现有惯常体系编排!是不适合中国孩子,只有试过才知道。

人类尚在进化过程中,谁说钢琴一定要这样学或那样学?!
作者: bale    时间: 2011-5-19 13:41
齐妈,最近忙搬家好久没上来了,你这种方法据我原来的电子琴老师讲是可行的,我原来的这位老师在全国电子琴大赛中指导的学生屡获大奖,因为每天至少要练1.5小时以上的琴才能跟上,所以只好放弃了。她说过这样一句话供您参考“其实找一个经典的曲子反复练,达到熟练的效果也是一样的,只是这样做孩子容易厌烦”。
您找的铃木的资料还能分享一下,我家的识谱要加强。
作者: WINGOO    时间: 2011-5-19 14:06
标题: 第二次试课前
今天试课老师是上音音教系的,据说在考研。。
不知道情况是否属实

齐很难坐到琴凳上来,很难想象,这个样子一周一回如何交代?

习惯性要求遍数;齐在小星星的鼓励下,
练一遍得一个红色星星;唱一遍得一个绿色星星;
(内容是第1,2小节而已)
折腾了半天,16颗(不是那么准啦!)
(参考中英经,应该记住了吧?

钢琴曲他倒是记着听,早上提醒我放音乐给他
作者: WINGOO    时间: 2011-5-19 14:18
标题: 大广播。。。小班课
大广播,
上海的读经同时学琴的宝,
有愿意一起铃木的嘛?
铃木要求有小班课呐。。。

我们几个孩子可以一起上课,一起读论语嘛!
每周一次,哈哈哈
我是不是太会做梦。。。
作者: 毛毛2006    时间: 2011-5-19 15:25
标题: 回复 #33 WINGOO 的帖子
铃木太另类了,而且一点也不懂。
现在我们还是按照流行的一套慢慢来。
作者: tracylin2002hk    时间: 2011-5-19 15:39
齐媽,我如果住在上海,一定參加,可惜在香港..支持你
作者: WINGOO    时间: 2011-5-20 05:24
铃木不另类啦!在国外是主流选择之一:)尤其小提琴教学。

最近很火的虎妈也是铃木法啦
作者: WINGOO    时间: 2011-5-20 12:33
标题: 20110520
要不是现在齐中英经似乎让人觉得小子蛮进步,
我非得被他昨天上课的表现雷S。

老师,上音在读硕士,
齐不知道是害羞还是多动?
上课开始,就开始踢小凳子,踢了20分钟;
老师跟上次那个不同,教了1,2,3,4,5;

按部就班,非得齐说出每个是什么,在哪里
齐就是不配合
最后不是老师出门,是我出门(我想也许齐只对着老师会好点?)
30分钟的课,我刚出门,老师也出来了,
说课结束了

齐问我,今天怎么弹这么少啊,
我说你踢凳子时间过叻。。。

教铃木教材看来大部分老师都可以,
但这些老师感觉是教钢琴;
(先不说专业技能如何)

打算把齐扔到音乐中心去,
那里的老师感觉是教音乐;
毕竟是严格删选过的;

小算盘是,进去之后能否找个老师授小课呐?


------------------------------------------------
网上看到欧洲某国也是没铃木老师,
家长在家DIY。
我是不是自己去学,也回来DIY呐?
看到有些孩子第一册学了3年也有的(不过是小提琴)
如果我努力,学我第一册不用一年吧?
反正进度慢,铃木小课如果实现不了,
就音乐中心的8组课代替

做了卡,闪闪;
做了一套教拍子的;

小星星变奏A(1-2)红星11;绿星15;
(我忠实滴记录遍数 哈哈哈)
作者: 毛毛2006    时间: 2011-5-20 12:48
原帖由 WINGOO 于 2011-5-20 05:24 发表
铃木不另类啦!在国外是主流选择之一:)尤其小提琴教学。

最近很火的虎妈也是铃木法啦


这个虎妈对待小人的这一套太厉害了。
她的两个女儿确实钢琴弹得不错,不过有人也质疑了这个真得算成功嘛。当然和铃木法无关。
用什么方法都可以让孩子进入钢琴的神殿,也可以永远进不了~,
齐妈妈很执着~
作者: WINGOO    时间: 2011-5-20 13:06
标题: 关于谱
五 背譜演奏

幼童不需看譜直到技術形成,學習的過程中由父母親幫忙修正音符,指法,藉備譜的過程專心注意拉琴的姿勢,並且訓練好耳朵的聽音能力。

六 認譜教學

認譜,在鈴木鎮一的觀念中,應該是稍後的活動,例如兒童三歲開始學琴,至少應該是學習小提琴兩三年後的事。 鈴木鎮一強調 「認譜是兒童學習的一種聯想過程, 過程中兒童必須對照他拉出的音因和譜上的音符」 (Kendall, 1973, p. 10). 開始認譜後,兒童仍需背譜演奏,才能不因認譜而分心技巧的專注學習。

-------------------------------
这么看来,怪我没跟老师沟通好,第一个老师很自然符合;第二个老师属于传统路线;
现在看谱,让我感觉颇像指读。

哈哈哈

[ 本帖最后由 WINGOO 于 2011-5-20 13:08 编辑 ]
作者: fanguoyun    时间: 2011-5-20 13:49
我不太懂也瞎掺和一下。
这种方法可行,可能一开始对于没有基础的孩子来说,有点难,容易有挫败感,为了避免挫败感,就得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
而这个过程我认为比一开始读经还在困难些。
顺顺学小汤3,一开始老师要求学《拜厄》,《拜厄》开始的曲子很枯燥,主要是针对练手型的。手型练习一直贯串在整个学琴的过程中。
我们的路子,走的是从易向难。我不想让学琴占去很多的时间。
原帖由 bale 于 2011-5-19 13:41 发表
齐妈,最近忙搬家好久没上来了,你这种方法据我原来的电子琴老师讲是可行的,我原来的这位老师在全国电子琴大赛中指导的学生屡获大奖,因为每天至少要练1.5小时以上的琴才能跟上,所以只好放弃了。她说过这样一 ...

作者: fanguoyun    时间: 2011-5-20 13:57
从您第一次上课描述看,齐应该是害羞。
我的这边的钢琴课都是一对一上课的,钢琴课一对多怎么教啊?不是很浪费时间吗?
以前上的小提琴课是小班授课,感觉同样是浪费时间,一节课下来,老师指导自己孩子的时间不超过5分钟。
原帖由 WINGOO 于 2011-5-20 12:33 发表
要不是现在齐中英经似乎让人觉得小子蛮进步,
我非得被他昨天上课的表现雷S。

老师,上音在读硕士,
齐不知道是害羞还是多动?
上课开始,就开始踢小凳子,踢了20分钟;
老师跟上次那个不同,教了1,2,3, ...

作者: fanguoyun    时间: 2011-5-20 13:59
关于这个俺信命
原帖由 毛毛2006 于 2011-5-20 12:48 发表


这个虎妈对待小人的这一套太厉害了。
她的两个女儿确实钢琴弹得不错,不过有人也质疑了这个真得算成功嘛。当然和铃木法无关。
用什么方法都可以让孩子进入钢琴的神殿,也可以永远进不了~,
齐妈妈很执着~

作者: tracylin2002hk    时间: 2011-5-20 13:59
訓練好耳朵的聽音能力是鈐木很重視,听CD,GROUP LESSON,父母的參與
我朋友會寫一個她的小小心得,她們只學了半年,會轉鈐木是因傳統的方式不適合她的小孩,現在她的小孩很享受彈琴
作者: tracylin2002hk    时间: 2011-5-20 14:12
以下是有關鈐木教學法的理論

(意念源自 <<當代四大音樂教學法>> 復文圖書出版)

鈐木主張才能音樂教育, 所謂才能, 並非只培育天才兒童, 而是指深藏每個孩子的內在潛能. 而這種潛能教育, 即如母語教育, 故有關鈐木音樂教育的哲學思想基礎, 可以形容為母語哲學 -- 根據學母語給我們的有關潛能開發的啟示.

1. 母語的學習不曾有失敗的例子: 語言這麼複雜卻每一個正常發展的兒童都會學會, 音樂也應該如此

2. 母語的學習是運用環境來教學的: 整個環境都是孩子的老師, 美好的音樂環境就具有美好的音樂才能的孩子. 所以學音樂不應在教室, 而是在家中

3. 母語的能力由不斷聽開始: 嬰兒也要聽一整年的說話, 才開始吐出第一個字, 學習經由不斷聽, 模仿和重複而得來的. 如果孩子從來沒有在學樂器前聽過那種音樂, 一開始就對著琴 (或其他樂器), 就有違了學習的規則.

4. 母語學習是孩子能力來決定進度的, 有些孩子未足歲可以說單字, 有些過一歲, 有些則差不多兩歲. 而音樂教育同樣不能由老師決定何時學懂什麼, 考什麼, 那會揠苗助長

5. 母語能力在快樂的環境下所培養出來的: 沒有爸媽教孩子說話時打罵孩子, 或過份要求他要說什麼, 不會因為不能說什麼而罵他, 而是講到新字而讚他. 所以學母語的過程是自然愉快的, 那為什麼要令學樂器會是痛苦的??

6. 母語是由小能力累積成大能力: 學語言也是由單音, 成詞, 成字組合, 再成句子, 音樂的成就也是如此.

那我們可以做什麼發掘孩子的音樂潛能呢 ? 試看看以下鈐木的主長是否值得參考.

1. 多播放cd給孩子聽, 讓美好的音樂成為生活一部份. 不要怕孩子聽不懂古典音樂這麼高深的東西, 語言也是這麼高深的東西, 但他就是從不斷聽中學會的.

2. 掌握孩子學習的兩大關鍵 -- 模仿與重複. 正如之前所述, 0-6歲的學習不怕重複的沉悶的. 老師不停重複演奏, 小孩模仿, 而不是看著譜學彈奏, 再經過重複的模仿, 模仿力和學習力便跟著進步.

3. 由聽覺來引導孩子學習 -- 學一首樂曲前, 先讓孩子聽熟曲子, 先用感官體驗, 再後認知和概念化.

4. 要求父母一同上課 -- 媽媽先學, 孩子看到媽媽奏出好音樂, 自然想去學.

5. 注意音色品質: 不管是拉奏, 吹奏或彈奏, 都應養成仔細聽聲音, 並進一步自我要求.

6. 提供高品質的學習教材:選出優質的樂曲, 民謠, 童謠, 名家作品等,為了提升孩子的品味.

7. 製造亙相觀摩的機會: 團體上課, 適當競爭, 讓小朋友聚首一堂, 共同上課等, 都可以令小朋友亙相觀摩.

8. 鼓勵背譜彈奏: 開始時可能有點難, 但習慣了卻會變得自然的一件事. 自小學習有這種習慣, 當曲子越來越難, 就會變得容易.背誦後才能專心彈奏出好音樂.

9. 充份掌握上課的時間及充實上課內容: 上課時間應包括視譜練, 技巧練習, 彈奏曲復習及預習. 上課不應是單是老師聽聽學生有沒有彈錯音.
作者: tracylin2002hk    时间: 2011-5-20 14:22
學習鈴木教學法~我究竟怎樣學,學了甚麼,在教甚麼?
在這兒我想交代一下我在澳洲學鈴木教學法其實學了甚麼,又在那邊完成了甚麼作業才有能力教授鈴木,讓在學鈴木鋼琴的學生家長更加清楚我在做甚麼。(因為課堂上和傳統的學習方法有點不同,同樣是學音樂,但是學法有點不同)

首先,我們要上總共超過12小時的lecture,去了解鈴木教學法的理念,課後要再看參考書,寫一篇1000字關於鈴木教學理念的論文。

在那一年的學習中,我們每星期會到教授家裡學習兩小時。教授會逐一將教材上所有歌曲講解。講解的時候十分詳細,會細心將每首歌的學習重點,技巧重點,教的步驟,甚至是哪一個小節會容易出問題的地方也會講解。教授將多年的心血都傳授給我們,例如學生何時才應該雙手開始彈 Honey Bee 也會教我們。我每次都帶了錄音機將內容錄下然後做筆記,將重點記住。筆記也是功課的一部份,到最後也要交。

除了聽課之外,我們每一個老師在課堂的下半部份要輪流彈奏鈴木的曲目,要確保我們的技巧是正確無誤。雖然我們每一位上鈴木的老師的鋼琴技術已經有一定程度,但是我們還是要像學生一樣從基本學起,也是這樣,我可以改過以前的陃習。

課程的另一個部份就是要觀課。我覺得從觀課所學得是最多。觀課的要求很高。最少要有10 小時,我觀了超過四個老師,十次的課,其實是很多的。觀課之後還要交報告,將觀課的得著寫下。

課程到完結之前,我要到教授家裡作一次演奏,將鈴木Book 1-Book 4的Graduation pieces 彈奏作評估,教授會評審我彈奏的節奏,音色,樂感是否達到可以示範給學生的水平。

到獲得初級資格之前,我們還要Keep 教學日記,寫教案,錄影。

鈴木教學是十分嚴謹的,不能隨便去購買一本鈴木教材教學生就自稱為用鈴木教學法。希望鈴木家長們現在會對我的背景和學習經歷更了解。
作者: tracylin2002hk    时间: 2011-5-20 14:24
Suzuki's teaching philosophy~Listening. Listen, listen and listen!
和讀經方法一樣..哈

問大家一個問題,繪畫是一項視覺的藝術;那音樂是一項甚麼類型的藝術?

沒有人不知道,音樂是一項聽覺的藝術。

問題就在這兒了。有沒有發覺我們把很多時間放在閱譜,讀拍子和手型訓練上,就好像只是教學生操作一件樂器,而忽略了教音樂的最重要一點~就是音樂自己本身!

學習語言要學得好,首先就是要多聽純正的語音。既然語言尚且如此,學習音樂豈何不聆聽呢?

每一個學習鈴木鋼琴的學生都有一隻CD,這隻CD收錄了他們所要學習的曲目。學生未學習怎樣彈奏以先已經將這些樂曲的旋律記熟,孩子對這些樂曲已有概念。於是學習彈琴的目的是要學怎樣用自己的手指去再創造這些音樂。

鈴木鎮一要求學生經常地聽CD,或者是一些好的音樂,因為每一次學生聽進去的,不單只是旋律,還有旋律的高低起伏,節奏的變化,情感,強弱等,所以他們慢慢會吸收了這些音樂的表達,到後來,他們可以建立自己的情感表達系統,這些都是發是內心,而不是老師強加上去的。

鈴木鎮一相信,音樂感就是這樣培育的,所以他相信人人都有學習音樂的能力,而這樣聆聽去配合器樂教學,學生的學習才不會忘了最終的目的~聲音的藝術。我希望自己是一個音樂老師,而不是一個教操作鋼琴的老師。
作者: tracylin2002hk    时间: 2011-5-20 14:29
在澳洲學習鋼琴教學法一年,影響我最深的不是俢讀大學碩士的課程,而是於大學畢業後參加的鈴木鋼琴課程。我發覺,學習鋼琴是一項很靠示範的學科,太過理論性對我們沒有甚麼幫助,但是自從我上了鈴木鋼琴課程,從資深的猶太裔鋼琴教師身上學會怎樣使學習鋼琴變得有趣味。那時我們差不多每星期都會去她的家中學習,一班大約有八至九位鈴木教師。課堂中老師會將鈴木鋼琴系列的樂曲逐一分析,並親自示範教法。從分析和示範一首首樂曲之中,我們慢慢掌握了教學的方法。我覺得自己有機會成為一份子很幸運,因為在香港根本就沒有機會接觸這一類的教學法。

她叫Nehama。 在她的鋼琴Studio 裡,你不難發現她有多不勝數的顏色筆和小道具,她很會善用小道具去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當你放在琴鍵上的手又扁又平的時候,她會拿出一個單車的氣泵,為你的手泵泵氣!又會用比賽的模式去引導小朋友去重覆彈奏正確的樂句。我那隻會吃扁平手指的怪獸布偶也是從中偷師的!

最近,我卻發明了一項我認為很得小朋友受落的一套方法,就是音樂停止魔法。

你看,聽上去就覺得很有趣,是嗎?其實,初學鋼琴的時候,左右手需要慢慢學習協調,有時音樂會變得不流暢,但是人總是心急的,只會不停地重覆錯處,而不是糾正錯誤,又或者,老師有時會略過這些不流暢的地方,容許小朋友由一開始就彈不流暢,每一首所學的歌曲都是只有七成彈得對。難怪當他們要上台表演時,總不能好流暢地彈好一首歌。因為他們慣了彈錯。

我們的教法就是要小朋友學會一首歌都學得全面,完整,不會有錯。方法其實只得一個,就是正確的方法和不斷練習。最難的地方是如何令小朋友不會厭惡,還要愛上練習。

於是,音樂魔法就出現了!我要小朋友處理一些較複雜的樂句的時候,不容許他們因為技巧複雜而使樂句停頓。她的困難就是雙手和腦子於短時間內未能消化樂句和轉位。於是,我索性讓他們停下來。我會跟他們說,現在我們用音樂魔法,當彈到要轉位的地方時,讓時間停頓。然後他們要思考下一個手位的位置。清楚之後,解除魔法,讓音樂繼續。之後,我會跟他們說,用魔法的數量慢慢降低,直至不需要停止魔法都可以流暢地彈好樂曲。她真的做到!

其實這只是一個很普通的練習竅門,但是經過我包裝後,就變得很好玩。音樂停止魔法比其他玩具還要有趣,就是這樣我的學生一邊使用魔法,一邊享受她不斷練習之後的成果!
作者: tracylin2002hk    时间: 2011-5-20 14:37
在澳洲每一次觀老師教琴時,都會被啟發.我不會忘記她們的教學.

今次我想分享的是,就是第二課鋼琴課,我們便已可以教學生不同的調性.

調性在學習古典音樂中的重要性無可致疑,但是我們的觀念覺得,這是很難的槳理,要學生有理解能力才明白,所以往往很遲才開始教不同的調性.

今次有趣的體験,打破了一些傳統觀念,令課堂變得很有意思.

事緣,四歲半的學生初初學鋼琴,我教他彈 Mary Had  a Little Lamb.(這是一首引子,讓學生覺得頭一課己經有歌仔彈,而不是叮叮噹噹中央c就算)通常我會教學生先彈黑鍵,因為它們容易辨忍.

學生很快己跟到了頭兩句,他急不及待地重複地彈奏,顯然很興奮,還很想立即學好全首歌,但我認他有可能會混淆,並覺得讓他下一堂學會讓他更期待,所以決定下次再教.(就好似大人追劇的心理^^)

想著完成今課之際,學生自己好奇地在白色鍵F音地試彈旋律.於是我趁機叫他自己找找看,看看那些音符可以變成 Mary Had a Little Lamb 的旋律,結果,小男孩就算不懂甚麼叫調性,便已懂得在F position可以彈到Mary Had a Little Lamb,但是在 A position就不對勁了。

音樂課其實是可以很有創意的。:)

我覺得鈴木教學法其中一個跟傳統教學法的分別是鈴木強調每一個課堂只教一個學習重點.

老師要留意學生的進程,從他認識的領域小心翼翼地帶領他到更進深的學習領域.

作為曾於香港受教育的我,也試過填鴨式學習方法.總然之,於課堂的時間內把最多的知識盡塞學生.務求在最短的時間內學到最多的東西.

如果學生是跟傳統教程學習,或者是要趕考試的話,就算多唔願意我也要迫學生.(萬分無奈~)但是我還是盡量將重點帶出.

在這樣急促的學習模式學習,有時他們未必真的吸收得好.

鈴木的理念就不一樣了.他強調學習音樂和學習語言一様,要按步就班,先學單字,才學詞語,學好詞語,才學短句,學好短句,才學句子,每一個步驟都很清晰.父母教導一歲的孩子不可能同一時間教懂他讀字又認字.甚至又要寫字造句,對於小朋友來説,這是太多了.這就顯出初學的幼兒要又看譜又彈琴的不足,就是在一開始學生便要應付解碼(閲譜)和動作的學習,其實是不容易應付的.

在實綫方面,鈴木的學生在一開始只學一個重點,如正確地用微曲的手指彈音.我們不會迫他立即學會一首歌.當他做到後,才再加多一個重點,如兩隻手指正確地操作.這樣學習的話,以後也不用勞氣地提他曲手指.

既然技巧的學習已經這麼豐富,所以學鈴木的學生都先學好技巧,才看譜,就像小孩先學好發音,才學認字一様.

如果每次的學習圍繞一個重點的話,學習目標會變得更淸晰,質量會更好.相反,若每次都太多重點,學習便不能聚焦.

所以,換句話說,這是重質而不重量的學習法.
作者: tracylin2002hk    时间: 2011-5-20 14:46
耐心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ExMjA2NjQ=.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E4MjUzOTI=.html
钢琴家韦丹文谈国内盲目练琴的现状
简介:陈达早年师从中央音乐学院李其芳教授习琴,1987年赴日“铃木才能教育研究院”学习铃木教学法,并任东京索菲亚音乐学校钢琴老师 ...
作者: tracylin2002hk    时间: 2011-5-20 14:52
中国铃木教学法教育协会www.suzukimethod.org.cn
铃木音乐教学法对钢琴教学的启示
    20世纪中叶,日本著名音乐教育家铃木镇一创造了“铃木音乐教学法”。笔者通过对铃木音乐教学法的学习,认为要提高钢琴教学水平,就必须从以下几点做起,这样才能教学相长。
  首先,鼓励学习的热情,激发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动力的源泉,在钢琴教学中,老师如果对学生提出太多的要求,可能会使学生感到要达到老师的标准很难,从而产生心理障碍,变得缺乏信心。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明确的目标,让他们能为这个小目标的实现而付出努力,当最终实现这个目标的时候,会使他们获得一种成就感,同时也能激发他们的信心。
  其次,培养倾听的习惯,建立良好的乐感。铃木教学法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强调学生多听,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觉。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确声音的概念,要有丰富的声音想象力,只有声音质地的改变才能真正体现出音乐内容的变化。每次上课,教师要给学生放一些视听资料,在视听有关资料的同时引导学生努力听自己的演奏。除了相互细听和彼此评价外,还要让学生把自己的弹奏进行录音,然后同音像资料上的演奏做对比,找出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在欣赏过程中,学生不仅得到了技术要领上的启发,同时丰富了音乐的想象力,对声音的辨识度有所提高以及对音像所包含的不同的色彩有了听觉的感知,更增强了对音乐作品的表现能力。
  再次,持之以恒的精神,科学的练习方法。铃木教学法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要求学习者进行大量坚持不懈的、反复的练习。在钢琴学习中,练琴就是学生提高和进步的过程,这就必须有一个科学的练习方法,并且在此基础上培养形成良好的练琴习惯。笔者在教学的过程中,主要是从以下两方面尝试的:第一是精确地读谱。只有正确地读谱,才能为良好的弹奏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可以少走很多不必要的弯路,节省“有限”的时间。第二是有效地练习方法。铃木教学法要求学习者要进行反复大量的练习。
  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发现,有些学生在经过反复练习后,乐曲还是练不熟,这是为什么呢?笔者认为,是因为学生只是在盲目地追求遍数积累,这样的练习是没有任何作用的,也不能达到练习的效果。倘若要真正达到相应效果,首先是在准确读谱的前提下,先分手、再双手然后把乐曲分段进行反复多次的慢速练习。对于复调音乐作品,仅仅分手练习还不够,还要进行分声部练习,要针对自己弹奏过程中最棘手的地方、最容易停顿的地方有目的地加强训练。其次,在练习时,一定要先慢速练习,再快速练习,这样循序渐进反复练习。慢练是音乐快速弹奏的基础,只有在慢速练习的过程中,我们才可以集中注意力做到一方面细致准确地读谱,另一方面耐心体会弹奏的技术动作。最后,在弹奏乐曲时,通过看谱和背谱这样反复练习,达到完美表现音乐的目的。坚持按照这种科学的方法练琴,持之以恒,让它成为良好的练琴习惯,同时也培养学习者具有坚韧不拔的毅力与吃苦耐劳、不畏困难的精神。
  铃木的教学理念并不是培养专门的钢琴演奏人才,而是在教学生如何使用钢琴这门乐器表达音乐的过程中,培养其音乐素养,健全其人格品质
作者: WINGOO    时间: 2011-5-20 14:56
标题: TO:子仁妈妈
我一直以为周广仁是铃木忽悠

发现我错了
作者: 毛毛2006    时间: 2011-5-20 15:10
概括一下,铃木是不是一开始不教谱子,先听,听会 了再弹。
是这个意思吗?
另外铃木法对老师和家长要求很高,
上海有这种专业的铃木法老师吗~
谢谢扫盲,虽然不打算用这种方法学,但是还想了解一下,呵呵~
作者: tracylin2002hk    时间: 2011-5-20 22:25
《虎妈战歌》电子书·第一部分 第13节:良性循环(1)

第一部分 第13节:良性循环(1)

    6良性循环

    为什么索菲娅3岁开始练钢琴,7岁获奖?在千难万难的“开头”,许多西方父母都会选择放弃。然而中国父母却会在一开始,就不给孩子选择“不努力”的机会。

    索菲娅的前三个钢琴教师,都不太适合她。

    第一位老师是个俄罗斯老太太,她叫埃莉娜,是我们的邻居。她穿着样式老旧的裙子,过膝的长筒袜;在授课时,从头至尾都面无表情,好像她把整个世界的悲哀都一肩扛了。她来我家做家庭教师,仿佛就是为了自己练习一个小时钢琴,而索菲娅和我只是傻傻地坐在长沙发上听她弹奏,并感受莫名的苦闷和折磨。第一次课结束时,我觉得自己很崩溃,而索菲娅则一直在玩她的纸娃娃。我不敢告诉埃莉娜她无法胜任钢琴教师的工作,担心她会伤心流泪。我只是告诉她,我们盼望着她下一次的钢琴课,到时候我会跟她联络。

    我们尝试的第二位钢琴老师,是一个奇怪的小个子。此人一头短发,戴着圆圆的金边眼镜,曾经在军队里服役,名为“MJ”。MJ总是穿着西装、打着领结,从外表你很难判断其性别,而我却喜欢这种朴实的风格。头一次见面,MJ就告诉我们,索菲娅天生就是块学音乐的料。然而不幸的是,三个星期后的一天,我们像往常一样到MJ的家里去上课,而MJ却从人间蒸发了。我们只看到那所房子里摆着截然不同的家具,住着完全陌生的人。

    第三位教师理查德是个说话轻声细语、臀部丰满、好玩爵士乐的男人。他说他有个两岁的女儿。首次谋面,他就大侃特侃活在当下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及时行乐,给索菲娅和我好好地上了一课。不像其他比较传统的老师会按部就班地授课,他说他不屑于使用别人撰写的教材;他强调即兴的发挥和自我的表现。理查德认为音乐里没有什么法则需要遵循,只要跟着感觉走,就无人有权对你作出评判;而那些商业化的运作和你死我活的所谓竞赛,已经毁灭了钢琴的世界。

    可怜的家伙—我猜他根本就没有做钢琴教师的能力。

    作为中国移民家的大女儿,我没有时间来临时拼凑或编造自己的法则。我要维护家庭的名誉,要为一天天衰老的父母赢得骄傲和自尊。我喜欢明确的目标,看到通向成功的确定无疑的路!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十分欣赏铃木钢琴教学法。它有7本书,每个人都必须从第一册开始入门;每本书都有10至15首曲子,练习者要循序渐进地逐一练习。而孩子们刻苦地投入练习,为的是每星期都能学习新的曲子。如果一首曲子就要练好几个星期,甚至好几个月,他们就会感到厌烦而放弃练习。不管怎么说,至少有一些孩子通过学习铃木的教材,琴艺就是提高得比别人更快—孩子们如果勤学苦练,就会4岁的比6岁的厉害,6岁的比16岁的更牛。

    制造“音乐神童”,铃木教学系统名声在外。

    发生在索菲娅身上的故事,验证了铃木钢琴教学法的传奇。那时候,索菲娅才5岁,师从铃木钢琴教学法知名教师米歇尔。米歇尔在纽黑文一个被称为社区音乐学校的地方,拥有一间庞大的钢琴工作室。在那里,她以极大的耐心和敏锐的慧眼,发现了索菲娅。她不仅赞赏索菲娅在音乐方面的天赋,而且让索菲娅爱上了钢琴。

第一部分 第14节:良性循环(2)

    铃木钢琴教学法简直就像是为索菲娅量身定做的。她学得很快,并能够自觉地在课后留下来,专心致志地延长练习的时间,这说明索菲娅已经从中国文化在教育孩子方面的优势中获益。而学校里大多数西方学生的父母,都对孩子们来这里练琴抱着宽松和放纵的态度。我记得有个叫奥布里的女孩,长期以来,她每天竟然只练习一分钟,而那时她已经7岁了。有的孩子练琴是有偿的—大杯的圣代冰激凌,或者大盒的乐高牌拼装玩具。许多学生还以种种借口逃避练习,即便是在授课的日子里也常常缺席。

    铃木钢琴教学法最显著的特征,是希望家长也能旁听每一次的音乐课,这样才有利于督促孩子们平时在家里的练习。这就是说,索菲娅上钢琴课,从头至尾我都得 “陪读”。于是,我也受到了音乐的熏陶。小时候,我也要上钢琴课,但是我的父母没有钱聘请优秀的老师,因此,我只能接受一位邻居的指导。授课期间,他还要时不时地主持特百惠家用塑料制品公司的聚会。跟着索菲娅的老师,我得以恶补了许多音乐的理论和相关的历史知识。

    因为我的陪伴,索菲娅每天至少练琴90分钟,周末也不间断。在那些上课的日子里,我们练习的时间就会翻倍。我帮助索菲娅记住了她学过的所有东西,甚至包括那些老师不曾传授的内容。而我,没有给过索菲娅一分钱的奖励。我想,这也是我们之所以能够沿着铃木钢琴教学法的阶梯拾级而上的根本原因。

    其他学生的父母将练习目标定为一年完成一本书,而我们从第一册—星星变奏曲(TwinkleVariations)入门;3个月后,索菲娅就开始弹奏第二册—舒曼钢琴曲(Schumann);6个月后,她进阶第三册——由克莱门特创作的小奏鸣曲(Sonatina)。而我依然感觉进度缓慢。

    现在,我该把自己心知肚明的事实挑明了。我知道,有我这样的母亲,其实索菲娅常常并不开心。在我督促索菲娅练琴的日子里,她记得我有3句口头禅:

    1.天哪,你怎么弹得越来越糟糕!

    2.快点儿,我数三下,你就得找准音调!

    3.如果下次你再弹错一个音符,我就要把你所有毛茸茸的小动物扔到火里化为灰烬!

    现在回想起来,这些“杀气腾腾”的督战方式似乎有点儿过激,但它们的确十分奏效。索菲娅和我,真是一对天生默契的母女组合。我意志坚定认准的事情会“一根筋走到头”,而索菲娅则显得成熟、耐心,富有同理心—这些我本应具有却一直缺失的优秀品质。她相信妈妈知道,对她来说什么是最好的选择。即便我有时大发雷霆或出口伤人,她也会原谅我。

    7岁那年,索菲娅在当地的钢琴比赛中,以一曲由挪威作曲家爱德华?格里格创作的《蝴蝶》(Butterfly),赢得了她的第一块奖牌。《蝴蝶》是格里格 66首抒情乐曲中的一首,其中每个细小的片段,都意在唤起听众独特别致的心绪和海阔天空的想象,表现出蝴蝶轻盈的翩翩之态和欢快舒畅的情趣。只有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刻苦的演练,才有可能达到如此美丽的意境。

    中国父母深知这样的道理:成为行家里手的过程,其实毫无乐趣可言。要掌握任何高超的技艺,必须付出艰苦的努力。而孩子们从本性来讲,绝不会爱好努力。因此,一开始就不给他们选择“不努力”的机会,便显得至关重要。

    孩子的反抗对父母的韧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万事总是开头难,在千难万难的“开头”,许多西方父母都会选择放弃。然而,如果应用得当,中国父母的教子策略会带来良性循环。要想走向卓越,就得坚持不懈地练习、练习、再练习;而美国父母则不欣赏机械的重复。其实,不管是弹奏钢琴还是演算数学,一旦孩子展现了杰出的天赋,就会得到赞扬、钦佩和满足。这将为他们的人生奠定自信的基石,并令艰苦卓绝、了无情趣的活动变得充满乐趣。这样的良性循环,使父母更容易引导孩子们登上更加努力的新台阶。

    在获奖者的音乐会上,当我看着索菲娅灵巧的手指,像蝴蝶的翅膀一样在琴键上上下翻飞、跃动,我克制住内心的自豪、欢欣和憧憬。我迫不及待地期待着明天的来临——明天,我要和索菲娅一起,加倍地努力,朝着音乐的广阔天地大踏步迈进……

http://www.sbkk8.cn/lizhishu/humazhange/
作者: tracylin2002hk    时间: 2011-5-20 22:37
www.suzukimethod.org.tw
鈴木音樂教學

伍鴻沂

屏東師院音教系副教授

鈴木音樂教學,原稱為才能教育,是日本鈴木鎮一發展的一種獨特教學法。首先,鈴木鎮一將這教學法應用在小提琴教學,後來被引介到美國,得到很大的迴響, 並陸續被應用到其他樂器或其他學門,例如鋼琴或長笛教學,以及曾被嘗試應用到數學的教學。當今,世界各地很多關心音樂教學的教師們,對這一種教學法充滿興趣。 以下本文就鈴木音樂教學發展背景,理論基礎,教學理念,以及鈴木教學在一般音樂教學的應用,

分項簡介:

發展背景

鈴木鎮一(Shinichi Suzuki 1898-1998) 出身於日本音樂世家,父親擁有當時日本最大的小提琴製造工廠。 他二十三歲留學德國,跟隨克林葛(Karl Klinger)學習小提琴,無論是小提琴的演奏技巧或對音樂的態度,都深受克林葛影響。後來,他返回日本和兄弟組弦樂四重奏到處演奏,並且從事小提琴教學。 根據幾年的教學經驗,他發現了學習和環境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也體會出年齡和學習小提琴的關係,領悟了音樂和語言妙不可分的關聯。 1958年他在日本東京發表了母語學習的概念,他在"才能教育"書中,表示音樂教育只是手段,高超人格和偉大理想的培育,才是音樂教育的最後目標。 他主張以音樂啟發兒童單純的心靈,透過音樂培養兒童偉大的情操和人生的理想,創造人類更完美的下一代,為人類謀福祉 (Suzuki,1969;Kendall,1973) 。 鈴木鎮一透過音樂教學實踐其理想,強調才能不是天生的,才能須經由後天培育, 以正確的教育方法,優良的師資,配合適當的學習年齡,良好的學習環境,共同成就才能教育的理想。鈴木鎮一並發現人類學習語言的天賦能力,是一種典型的學習模式,稱之為"母語教學法"。 不只在日本很多學生因鈴木鎮一而及早受到音樂栽培,1964 年,鈴木鎮一帶領十位小朋友受邀在美國全美音樂教師協會演出,引起重視隨之興起一股鈴木教學法風潮,在美國陸續有鈴木提琴教學的推廣機構,嘉惠學子不可細數。在日本,至

1966止,就約有120位鈴木小提琴教師和6000小提琴學生分散在各地。 鈴木鎮一不但創造了學習小提琴的新模式,打破了演自歐洲傳統的小提琴學習方式。

鈴木音樂教學的理論基礎

鈴木音樂教學法,無法以簡單的文字敘述清楚,幸好鈴木鎮一在才能教育中提到了許多值得重視的概念,由這些概念我們可窺知其理論基礎,例如,愛的口號、才能不是天生的、沒有失敗的學習、學習自零歲起、能講話就能學音樂、強調父母親在子女學習樂器過程中角色的重要性,以下簡要的摘其精要( 洪萬隆, 民83).

一.才能並非天賦論

鈴木鎮一所指的才能,並不是一般人所說的"天才",而是教育理論的一種"行為"而已,例如走路、跑步、寫字等…。 他認為人類唯一的天賦是學習的本能。 人類如果能把握這一天賦,充份的加以發展,學習任何東西應該都可達到相當的水準以上。音樂能力也是人類及有待開發的能力之一,只要父母用心安排,老師費心指導,人人都可學好音樂,有希望成為音樂家。

鈴木認為如果一位父母都能注意到每位兒童的本能,而且能提供一理想的環境,所有的兒童都將獲得並且發展出一系列非常突出能力,這理論適用於全世界的兒童,沒有例外 (Suzuki,1981)。 他並舉例,生在熱帶的兒童,送到寒帶去生長,照樣會產生禦寒能力; 生在台灣的兒童,送到美國生長,英語就成了他的母語。 例子就證明人類的能力係由於環境培育,而非天生俱來,所以鈴木強調人是環境之子。

二.母語式的教學

鈴木因為和他的侄子生活在一起一陣子而頓悟語言學習,他的教學法也被稱為母語教學法。他認為音樂和語言一樣,都是人和人溝通方法之一,語言這麼複雜的系統人人都可學會,音樂也一樣可以學好。 語言的學習的過程,先聽很長的一段時間,然後模仿或反應說出簡單的音來,再發展成詞或句子,進度緩慢,並經過反覆的練習,得到父母的鼓勵,再繼續更進一步練習,這一理論成了他音樂教學的重要哲學基礎之一。

三.教育自零歲起

鈴木先生在他的"才能教育自零歲起"書中極力主張學習要愈早愈好,幼兒的階段影響一生深遠。 他認為學習應該是自出生的那天起,而不是自上學的第一天。根據人類經驗的原則,舊經驗幫助新學習,及早學習可提供豐富的經驗,做為新學習的基礎。

四.沒有失敗的教育

鈴木先生問:"您見過生理上沒缺陷而學不會說話的嗎?"。 語言的學習如此複雜,都沒有失敗的例子,其他的學習當然也不會失敗,可見只有失敗的教學或老師,沒有失敗的學生。

五.能力滋養能力

鈴木鎮一認為,新的能力是由舊的能力累積發展而來的,所以他在小提琴教學中,要求學生經常要反覆練習舊曲子,藉此不僅增強已有的技術,同時也產生新的能力,這和教育理論中的練習理論不謀而合。

鈴木鎮一的教學理念

鈴木鎮一推廣小提琴教學,鼓勵兒童的母親參與學習,協助兒童學習; 運用母語學習的自然方法,欣賞音樂,反覆聽唱熟悉旋律後,才進入樂器練習。 學習小提琴採團體的上課方式和個別上課交互並用,減輕兒童心理的負擔,鼓勵樂於在團體中表現自我,從合奏中分享同伴的成果,學習協調群我關係的成長; 不斷的復習舊的曲子,溫故以知新; 小提琴音色美音的不斷追求,是鈴木鎮一不斷強調的重點。 鈴木鎮一的教學不只適用於小提琴教學, 他所著"才能教育"書中提到的原則,都可適用其它的學習。 鈴木鎮一進一步的提出五個重點,代表他的教學理想(Kendall,1966, p.8):

一. 人是環境之子

二. 學習越早越好

三. 練習越多越好

四. 學習環境要好

五. 教學法要更好

事實上鈴木音樂教學理念無法以三言兩語簡而畢之,教師必須相當了解鈴木音樂教學理念或相關概念的人,才能加以應用。Kendall(1973) 提出十點的要領描述鈴木音樂教學的特色如下:

一 才能教育應當及早開始三歲的小孩即可學習小提琴,但是在開始學小提琴前,應當先聽很多的音樂, 然後參觀別人拉奏小提琴,引起動機,並嘗試使用紙造玩具小提琴,然後才讓他們接觸小提琴樂器。

二 讓兒童聆聽音樂

幼童學習音樂的過程要如同學習語言一樣,經常反覆的聆聽音樂,熟悉” 音樂的語言”,學習才會生動有趣。

三 父母親陪同學習

個別課家長要一起出席,幫忙筆記,學習調音,並幫兒童了解剛開始學習的各種難處,如夾琴,持弓等姿勢,家長在家就是小提琴輔導老師。

四 父母親應陪同小孩每天練習.

父母應鼓勵兒童練習而非強迫他們,尤其是舊的曲子,要不斷的複習。 重複練習就如同講話一樣,天天需要用到第一天所學會的用詞。

五 背譜演奏

幼童不需看譜直到技術形成,學習的過程中由父母親幫忙修正音符,指法,藉備譜的過程專心注意拉琴的姿勢,並且訓練好耳朵的聽音能力。

六 認譜教學

認譜,在鈴木鎮一的觀念中,應該是稍後的活動,例如兒童三歲開始學琴,至少應該是學習小提琴兩三年後的事。 鈴木鎮一強調 「認譜是兒童學習的一種聯想過程, 過程中兒童必須對照他拉出的音因和譜上的音符」 (Kendall, 1973, p. 10). 開始認譜後,兒童仍需背譜演奏,才能不因認譜而分心技巧的專注學習。

七 完整的課程

鈴木的教學所有的學生,即使能力不同也要經過完整相同的教材練學。 雖然有的學生學習進度比較快,但是所有的學生都被要求學習這些,以方便學生們一起合奏。另外,鈴木鎮一還編了移把位和音階練習以供程度已超過十冊以上的學生,鈴木鎮一不認為學生必須太早接受機械式的音階訓練。

八. 精選教材

鈴木鎮一編了十本的小提琴教本, 曲目包含他自己的創作曲,以及自巴洛克時期以來大作曲家旋律明顯的小曲子,包括韋瓦第(Vivaldi) 巴赫(Bach) 韓德爾(Handel),賽茲(Sitze) 等西方音樂的精品,除了樂譜之外也含有錄音帶供學生聆聽。

九. 合作而非競爭的學習方式

鈴木音樂教學鼓勵學生合作學習,而不競爭,年學得較多或年長的學生,應幫助年紀較小的。學生和學生,父母和學生,教師和學生之間永遠保持正向積極的鼓勵態度。

十. 遊戲的學習方式

鈴木音樂教學除了提供很多基本的練習方法,包括節奏,右手、左手等技術練習之外,還引用遊戲的觀念,應在練習上,例如,邊走路邊拉琴,配合韻律活動拉琴,站在椅子上表演…等活動,以增強兒童練習的興趣。

鈴木音樂教學在一般音樂教學的應用如文前所言,鈴木音樂教學不但應用在小提琴的教學,其他樂器教學或其他科目的教學,也多少受到影響。尤其是在美國,學校的音樂課程,除了一般的音樂教育之外,仍有樂器的課程,例如,室內管樂隊,室外管樂隊,弦樂團,合唱團… 都受到鈴木音樂教學觀念相當程度的影響。 然而根據 Kendall 指出, 在美國部份學校鈴木教學失敗的原因如下:

(一) 學習過程沒有使用唱片供兒童聽音樂,

(二) 學習進度太快,未能按部就班照指定教材確實練習,

(三) 父母親支持不夠,

(四) 在未能正確的養成拉琴習慣前太早讀譜,以至於分心無法練好基本動作,

(五) 疏忽於教師、學生與家長之間的關係對學習的影響。

我國義務教育中小學音樂,分為特殊音樂教育(音樂班)和一般音樂教育,在特殊音樂教育系統,是為音樂專才培育,大多數學生已提早開始學習樂器,並在教師、父母的要求下不斷的練習。 一般而言,年紀越小的兒童學習音樂,越需要家長的支持,同時學習過程也需要嚴謹的教材和進度,此外,因為需要大量的練習,兒童更需要家長及教師的鼓勵,學習效果才顯著並持續進步。至於應用鈴木教學在一般音樂教育上,賴美鈴(黃政傑編,民85)提到應用鈴木音樂理念到一般音樂教學的五個重點

(一)家長參與,

(二) 鼓勵兒童聆聽音樂,

(三) 反覆加強練習,

(四) 遊戲化的教學,以及

(五)注重個別差異, 皆適用於一般音樂教學。

筆者認為, 鈴木教學最可貴的是藉由音樂教學為愛的手段培育新的下一代,把傳統樂器教學著重訓練的方式,引導為人性的啟發,適性的培育方式,以下僅就鈴木音樂觀念和教學原則的應用分述:

一. 以愛為出發,相信人人皆可學音樂。父母一旦了解鈴木教學的精神,他們一定會懷著無限的希望教育子女。 教師們一旦了解鈴木教學的精神,教育子弟一定能有教無類。一般音樂教學,著重的是音樂涵養與基本能力,不需具備天才式的超人能力。 父母,教師都具備相同的觀念,能熱愛兒童,喜愛兒童教學,音樂教育的第一步就成功了一大半。 能夠以愛出發,學習氣氛愉快,才能引起兒童真正的喜好,然後進行更深一層的教學。

二.按部就班, 循序漸進.

任何學習都要求循序漸進,由簡而繁進而產生學習遷移,邁向既廣又深的學習結果。鈴木的教學進度要求,正可作為參考,教師了解按部就班的教學進度,教學自然能有系統,教材的選擇自然不但能顧及多數學生,也能想到少數學生的程度,尊重個別差異。 尤其當教師了解母語學習的精隨後,對兒童學習的進度,會更有耐心的去配合兒童的發展期待漸進的學習成果。一般音樂教育,學校老師要能靈活的跳開進度的束緮,配合學生的程度彈性的選用教材。

三.正向積極的鼓勵

學習的增強原則,常涵蓋各種不同的方法,鈴木教學法建議教師永遠採用正向積極的方法鼓勵學生學習。我國的教育文化自古以來深受 「嚴師出高徒」, 「不打不成器」,「君子不重則不威」… 等觀念影響,師生互動方式一向責難過於鼓勵,很不適合一般音樂教學。 教師們正好可思索並引用鈴木對音樂教學的態度來鼓勵學生們,引導學生享受音樂的樂趣。

四. 聆聽音樂

聆聽音樂本身就是一種學習,經由聆聽音樂的過程,兒童習得音樂的基本要素及培養了對音樂的感覺。聽得多才有可能唱得好、彈得順, 合奏感覺才能對, 進一步的,能欣賞才能創作,聽音樂可以說是音樂學習活動最重要一環。

五.趣味的學習

對大部份的小學生而言,在戶外玩耍遠比在室內學音樂要來得有趣多了,教師如能正視這現象,就了解應該想盡辦法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無論是上課的氣氛,學習的過程,或是學習的方法,都得盡可能趣味化,學生才願意繼續學習。

六.反覆練習

一般音樂教學仍需要注重練習, 經過反覆的練習,音樂的技能才能熟練,無論歌唱,讀譜,樂器演奏,皆需要靠不斷的練習,以達熟能生巧的境界,進而產生新的技能或更深的音樂體會,此一練習原則,可以適用到任何一項的音樂教學。

七. 樂器教學的應用

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後,直笛仍是小學階段的主要樂器,這一樂器經濟實用,簡單易學,人人可以擁有,如能充分的應用鈴木教學的原則,小學生可以很自然的接受,不但能學得很有興趣而且很有成果。學校指定以外的其他任何樂器,也可以引用鈴木教學的原則學習,成功的例子已不少。有的老師和家長常擔心孩子或學生不會看譜能否學樂器? 疑惑是否一定要先學鋼琴才能學其他樂器? 沒有音感能否開始學樂器? 如果她們能深刻的了解鈴木教學,這些擔心和憂慮都是多餘不是嗎?

結語

鈴木教學發展自日本,風形於美國,過去幾十年並沒有在我國掀起大的旋風,誠屬可惜,因為鈴木教學的基礎哲理簡易,發展卻是無窮盡,值得參考引用,唯以往受制於師資訓練不足推廣不易,當前國內有不少人對這一教學法非常熱愛,有關鈴木教學的討論著作不斷的出現,鈴木教學活動在社會上也推動得很蓬勃,不久的將來成果指日可待,相信這一教學法不但對我國的小提琴教學有幫助,對一般的音樂教學也會有很大的助益。

參 考 資 料

伍鴻沂(民83). 從國小藝能科教學探溯世界著名音樂教育的理念。 高市文教, 51, 頁50-56。

洪萬隆 (民83). 鈴木小提琴教學法. 高雄, 復文圖書出版社.

陳藍谷審定, 思勤譯(1999). 愛的才能教育. 台北, 藝神文化有限公司.

陳藍谷審定, 黃素英譯(1999). 愛的生活---才能教育的源流. 台北, 藝神文化有限公司.

賴美玲(民85)。鈴木教學法,輯於(黃政傑編), 音樂科教學法(一), 頁,99-111。 台北, 師大師苑有限

公司。

Suzuki , S. (1969). Nurtured by love. OH: A Senzay publications.

Suzuki , S. (1981). Ability development from age zero. Tokyo: Senzay.

Kendall, J. D. (1973). The Suzuki violin method in american music education. N.W.

Washington, D.C.: MENC.

Aber, M. (1998). My teacher, Dr. Shinichi Suzuki. American Suzuki Journal, 26(4), 25-26

Cook, C. A. (1970). Suzuki education in action. New York, Exposition Press.

Grilli, S (1998). Bringing up the delicacy of the ear. American Suzuki Journal, 26(4), 30-

33.

Hermann, E. (Ed, McSpadden, J). (1998). Shinichi Suzuki: A biographical sketch. American

Suzuki Journal, 26(2), 1-5.

Scott, L. (1998). The Suzuki method in the public schools: A formula for success. American

Suzuki Journal, 48(1), 108-111.

Barber, B. (1993).Traditional & Suzuki teaching : A comparison. American Suzuki Journal,

22(1), 33-39.
Starr, W. (1976). The Suzuki violinist. Tennessee, Knoxville: Kingston Ellis Press
作者: 磐·墨    时间: 2011-5-22 01:43
看来我要开始给墨打基础听小提琴了。

她对小提琴的热爱和执着常让我们觉得她上一世应该是个小提琴演奏者。今天磐学校有个mini concert,三十个表演的孩子。弹钢琴的人居多,大概有三四个拉小提琴的,和磐唯一一个弹吉它的。表演钢琴的时候,墨要么就自己趴桌上画画,要么就到处游走,但如果是表演的小提琴,她就立刻站在那里,摆出拉琴的姿势,假装持弓的右手还有模有样地拉来拉去。
作者: tracylin2002hk    时间: 2011-5-23 10:08
.  教材就用铃木一种嘛,有么有辅助教材呐?So far, as I know we only use Suzuki books.
2。每天一般要练多久,第一册学了多久?The teachers suggested 15mins a day. We have learnt The Suzuki piano for 8 months, not yet finished book 1, only halfway of it. But it really depends on how fast your child can perform well on Suzuki technical skills.

3.木法说给孩子听教材的,是老师弹教材还是教材现成的CD? The pieces of music from the book have been recorded to the cd.



Well, I hope my answers will help you out.
作者: xly2004    时间: 2011-5-23 12:25

视频:什么时候是学琴好时机


视频:什么样的人适合弹钢琴


视频:教师如何纠正学生错误





参考哈。



[ 本帖最后由 xly2004 于 2011-5-23 14:53 编辑 ]
作者: WINGOO    时间: 2011-5-23 23:22
标题: 20110523
原本打算小课不上了,直接上音乐中心的课,
计划不如变化快。

明天还得去上课。
先上一阵子,跟琴键、蝌蚪混个眼熟。

这几天,齐在我的鼓励下,每日都弹几下
弹、唱累计50遍

一半是1,2小节,一半是1-4小节;

要不师大的老师给齐做老师,
上音的老师给我做老师?

------------------------------------
不是音乐学院哈,我笔误,音乐中心

[ 本帖最后由 WINGOO 于 2011-5-24 21:08 编辑 ]
作者: WINGOO    时间: 2011-5-24 21:19
标题: 20110524 第二次课
老师今天表扬齐了,说他进入比较快;
第一指关节能立

知道齐是读经的宝,
还对他有点另眼相看的意思
老师对教材的配合度也很高,
齐在她那里还比较放松;
除了刚开始上课时害羞之外;
课上弹,唱都配合了几次;
很不错。

相比那个音乐学院的老师,
齐基本上是傻坐了半小时;
所以,学教育和学音乐的人还是不一样
我也不再纠结老师是不是上音的了
小课先上着吧。。。

金陵路上琴行一家挨着一家,齐跟着我逛琴行,
有琴有音乐齐就欢喜
想找个古琴老师教吟诵,未果。。

之后吃吃喝喝,回家快8点了
作者: wydabendan    时间: 2011-5-25 14:43
原帖由 WINGOO 于 2011-5-24 21:19 发表
老师今天表扬齐了,说他进入比较快;
第一指关节能立

知道齐是读经的宝,
还对他有点另眼相看的意思
老师对教材的配合度也很高,
齐在她那里还比较放松;
除了刚开始上课时害羞之外;
课上弹,唱都配合 ...


齐妈,馨儿还没有开始学琴,所以我也没有仔细看铃木教学法到底是如何的,所以问几个

外行人才会问的问题

1 .铃木教学法要不要学习基础知识的,要不要识五线谱的呀?

2.我在广州到发现了一个号称是用铃木教学法命名的培训机构,但因为对铃木教学法一无所知,

所以想问你一下像我这种外行,如果去试听一节课,该从哪方面去了解呀。
作者: WINGOO    时间: 2011-5-25 21:29
标题: 回复 #60 wydabendan 的帖子
馨儿妈,据目前功课结果回答您的问题

1.铃木不提倡上来就识谱,认为要先掌握技术(好比先学会说话),识谱(认字);
翻译到读经就是先跟读,再指读啦!

2.试听课,我的体会是看自己感觉,最主要老师跟孩子互动嘛?

铃木法与用铃木教材还是差距很大;
但是铃木法里老师也千差万别的;

我的想法是,最好能像读经一样学琴;但是会背砸S吧;
那么退而其次,铃木法,据说几十年风靡北美;老师接受不了读经,但也许能接受铃木;

虎妈出书之后,我现在看到很多妈妈在问,
哪里有学铃木滴?
哈哈哈。。。
作者: WINGOO    时间: 2011-5-25 21:45
标题: 效率效率
看动每日15分钟练琴,老师还反映好;
呵呵,我这个效率还是要提高;

齐的慢慢慢一部分是性格原因,
一部分是我安排的不好

不过初期肯定会慢些。

从香港定了一个SONY的录音笔,老师人很好(第二次课主动问带了没,还没到)
第一次试课沟通之后,就表示愿意给齐录教材和示范
(我不记得在哪里看到一个钢琴老师每次上课之后给孩子弹一段名曲,对老师也提出了“过分”要求)

其实音乐学院的老师也同意用铃木教材,但是好像沟通和试课之后,
师范的老师互动好很多;


私心是,读经我已严肃,上音老师跟我有的一比;
钢琴本来就是陶冶滴,要不走走温柔路线吧?


铃木第一册最后一曲Mustte我很喜欢啊
真是安宁

[ 本帖最后由 WINGOO 于 2011-5-25 21:51 编辑 ]
作者: WINGOO    时间: 2011-5-31 07:38
标题: 20110531 4周岁了
今天齐的生日,要回课。

这周,齐都没有好好摸琴,奶奶在家,忙着天伦
我自己倒是每天练会,把喜爱的曲子练的差不多了。

4周生日,我想来想去想不出要给齐什么生日礼物
安慰我自己说,我的重心落在他的习惯调整上
4岁了,应该长大了,习惯的培养也是很好的礼物

变成小童,
之前幼童的种种放纵要慢慢收回,
有一点点规矩,
母子都需要时间适应;

这个小童,我不太容易再接受他生活中没样子,
虽然都是小事,比方说吃饭不能躺在椅子上,
比方说做事情太拖拉;
这些看似小毛病,不归位,很难想象成人后会有多大负面影响;

当然也会直接影响他各方面的学习;
可能我是个太有危机感的人,
缺少西方父母那种宽容和鼓励;
希望也能和孩子一起成长

我育儿随缺少计划,但相信缘分;
邂逅和偶得一直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对于天上掉下来的馅饼,我还比较能一口咬住,
这其中包括读经和练琴……

学习众妈妈之后,其他的输入也得跟上,
这方面,我是弱项
新的成长中,希望也能翻开自己的一页,
如果,孩子能够超越自己,
家长如何不能?如果真的不能,至少我愿意去尝试
作者: junning7475    时间: 2011-5-31 18:46
这个琴楼太专业了,齐妈你太厉害了,中文\英文\钢琴,一个都没拉下啊,还都很专业
作者: WINGOO    时间: 2011-5-31 22:20
标题: 20110531 回课记录
齐在上课前还跟行政老师聊天,
一上课,不吭声了。

我做足了思想准备,
之前也告诉老师今天生日,之前预热,
爷爷奶奶轮着来

最后还是我坐在边上一起弹,
他开始启动

右手不错,左手单独不肯,
直接上双手,
双手没练几次,听着节奏不错,
小节直接的连接马马虎虎

毫无手型可谈
在家我一说手型,人家就罢工

老师很认真,因为我提议每次给齐听现场曲子,
老师特意带了巴赫初级教程,
说给孩子听,不能弹错,弹了2曲
每次,齐都是用特崇拜的眼神看着。。。

和老师讨论了一下巴赫和肖邦;
老师从小是被她的老师要求弹巴赫滴;
所以她自己也喜欢弹巴赫;(听着不错哦!)
说现在她的学生反映,巴赫难弹;肖邦容易
(乌拉拉拉。。。。。肖邦容易是吗?)
好期待哦 。。。。

老师说弹巴赫训练孩子的逻辑思维;
双手各管各旋律,旋律有N个;
而肖邦是有主旋律;
差不多是这个意思,原话忘ing。。。

齐这么害羞是不是需要每周再加一次课,
让他跟老师更熟些?
作者: WINGOO    时间: 2011-6-1 14:57
标题: 转 巴赫初级钢琴曲第11首摩塞塔舞曲
齐老师这周给齐演示的小巴赫其中一首,百了一下
备忘在这里
-----------------------------------------------------------------------------------

巴赫初级钢琴曲第11首:(摩塞塔舞曲)
先简单介绍一下题材:
    摩塞塔舞曲又称为穆赛特舞曲或者风笛舞曲。穆赛特是法国的一种小巧的风笛,带有一个皮囊,演奏时放在腋下鼓气。这种乐曲在低音部中往往有一两个始终不变的音,它们使音乐显得恬静并有田园风情。
乐曲分三个声部:
    值得注意的是左手低声部一直有一个G音持续着,在整首乐曲里若隐若现,但是不能敷衍,相反为了它能一直持续并且沉稳,得沉下去弹。
    因为有个持续音,那么左手技术问题来了:怎样把低声部的G音站的稳,又不会让手变僵呢?
    奶牛老师的方法是:把G音分别和中声部里对应的音断奏着弹,以第1~5小节为例,左手可以这么弹:so-si,so-la,so-si,so-do,so-re……一对一对的弹,目的是为了找到手指的重心。然后再连起来弹,在中声部里的音变化的时候,重心也一次随着转移。先缓慢的练习,然后再逐步提速。这样练习以后,不仅不会把G音弹断了,而且手腕也不会僵硬。
    如果有更好的方法,请各位不吝赐教!
    右手旋律并不复杂,但是要注意断句,呼吸。分句最后一个音不要弹的太短,否则就太活泼了。音量的控制乐谱上有较详细的标识。
    第二部分的左手中声部,出现了E音,旋律的幅度比第一部分略大。可以在E音上略突出一点,或者稍滞后一点弹。最后三小节的中声部有休止符,必须休止。这样既能把整体音量降下来,而且也不会影响到右手弹奏D音。
作者: wynnzhang    时间: 2011-6-1 16:01
太厉害了,齐妈,才几个月没有上来,齐跟齐妈的速度是刘翔式的速度,进步太快了!

要抓紧学习了!
作者: wynnzhang    时间: 2011-6-1 16:04
还有那个很火的虎妈,能否给个链接让我看一下,太久没在坛子里混了,已经OUT了!

谢谢!
作者: WINGOO    时间: 2011-6-1 21:50
标题: 再转 小巴赫
无意中百到的,觉得很好,
我要讲给齐听;
-----------------------------
小朋友,你们知道童年的巴赫是怎么学音乐的吗?巴赫10岁时父母先后去世,开始跟比他大14岁的哥哥学琴。哥哥有一份管风琴大师帕赫贝尔的乐谱,巴赫非常喜欢,可是哥哥嫌巴赫年龄小,不让学。于是巴赫趁哥哥睡觉的机会,偷偷地把乐谱找出来,在昏暗的光线下,连抄了一百八十多个夜晚,终于抄完了厚厚的一大本。巴赫成年后结婚生子,开始教他的妻子和孩子学琴。巴赫的妻子安娜,把巴赫教她弹的教材和乐曲,自己抄在一个小本子。上,这个本子就成了我们今天的《巴赫初级钢琴曲集》,又称《小巴赫》。

  在这本《初级钢琴曲集》里,有的是巴赫自己创作的,有的是他改编的,还有的是别人写的。

      让我们再回到古代这一个话题。说到古代的音乐,必定是从某一个人的吟唱开始,然后发展到有两个人或更多人的齐唱、对唱,再发展到重唱、合唱;使声部越来越多,音响越来越富。巴赫就把这种多声部音乐提炼成为复调音乐,并且把复调音乐发展到了顶峰。简单地说,复调音乐就是每一个声部都是一条旋律,即使伴奏,也是旋律。而巴赫的《初级钢琴曲集》就像一把开启复调音乐殿堂的金钥匙,进入了那个殿堂,就开始从最简易的最好听的复调音乐学起,再慢慢加深程度。这样我们就会逐渐懂,为什么巴赫的作品被人们称为音乐的“圣经”,为什么贝多芬称赞巴赫:“他不是小溪,而是大海”了。



全部的内容
----------------
一引语

     小朋友,首先问大家几个小问题:你喜欢弹钢琴吗?你喜欢弹巴赫的作品吗?第一个问题大部分小朋友都会回答“喜欢”,而第二个问题可能有的小朋友喜欢,有的就不喜欢了。

     小朋友想要学钢琴时,老师往往会先考考他们的表演才能。他们有的唱歌,有的跳舞,还有的朗诵古诗:“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有的小朋友能背好多首呢。这些古诗都是古典文学的精华,将来对你们的学习、工作、生活都会产生莫大的好处。亲爱的小朋友,巴赫的钢琴作品就是音乐里的古文、古诗!
二 巴罗克时期的键盘乐器和乐谱

      让我们先从那个时代的乐器说起。在音乐史上称巴赫前后的时代为“巴罗克时期”,大约在1600年至1750年间。巴赫出生在1685年,那时候还没有钢琴呢。第一台钢琴诞生于1710年前后,当时还真有人请巴赫试试新-发明的钢琴。初创期的钢琴,音量小、音域窄。更没有延音踏板,就像可怜的丑小鸭,送给巴赫,巴赫都没要。事实上,被人称为管风琴之王的巴赫,他的键盘音乐作品,主要是为管风琴和大键琴(又称“羽键琴”或“拨弦古钢琴”)而作的。在首都北京、上海和一些大城市的大音乐厅或大教堂里,还可以看到管风琴,而大键琴就几?-见不到了。不过在高级一些的电子琴上,我们可以听到它们的声音,把电子琴的“音色”设置为管风琴或大键琴,然后就可以弹上一曲巴赫的钢琴小曲,同样好听,尽管欣赏。

      再说当年的乐谱,一方面由于记谱法还不完善,另一方面是印刷业也不发达,所以人们使用的大部分都是手抄本。小朋友,你们知道童年的巴赫是怎么学音乐的吗?巴赫10岁时父母先后去世,开始跟比他大14岁的哥哥学琴。哥哥有一份管风琴大师帕赫贝尔的乐谱,巴赫非常喜欢,可是哥哥嫌巴赫年龄小,不让学。于是巴赫趁哥哥睡觉的机会,偷偷地把乐谱找出来,在昏暗的光线下,连抄了一百八十多个夜晚,终于抄完了厚厚的一大本。巴赫成年后结婚生子,开始教他的妻子和孩子学琴。巴赫的妻子安娜,把巴赫教她弹的教材和乐曲,自己抄在一个小本子。上,这个本子就成了我们今天的《巴赫初级钢琴曲集》,又称《小巴赫》。
三《巴赫初级钢琴曲集》音乐的复调牲和流行牲
      在这本《初级钢琴曲集》里,有的是巴赫自己创作的,有的是他改编的,还有的是别人写的。

      让我们再回到古代这一个话题。说到古代的音乐,必定是从某一个人的吟唱开始,然后发展到有两个人或更多人的齐唱、对唱,再发展到重唱、合唱;使声部越来越多,音响越来越富。巴赫就把这种多声部音乐提炼成为复调音乐,并且把复调音乐发展到了顶峰。简单地说,复调音乐就是每一个声部都是一条旋律,即使伴奏,也是旋律。而巴赫的《初级钢琴曲集》就像一把开启复调音乐殿堂的金钥匙,进入了那个殿堂,就开始从最简易的最好听的复调音乐学起,再慢慢加深程度。这样我们就会逐渐懂,为什么巴赫的作品被人们称为音乐的“圣经”,为什么贝多芬称赞巴赫:“他不是小溪,而是大海”了。

      时代变了,流行音乐也跟着变了。想知道三百年前的流行音乐是什么吗?是欧洲各国的流行舞蹈和民间音乐,它们全在巴赫的《初级钢琴曲集》里呢。那时无论在皇宫还是在广场,哪怕在大街小巷,处处回响着小步舞曲、波兰舞曲、风笛等各式各样的音乐。甚至到了今天,即使没学过钢琴,许多人仍然对《初级钢琴曲集》的第一首小步舞曲“似曾相识”呢。
四《初级钢琴曲集》的舞曲题材及其特色
1.  在《初级钢琴曲集》的28首小曲中,当年流行的小步舞曲就占了1 1首,那时的小步舞几乎人人都会跳。然而毕竟时过三百多年,现在的人都不知道。那么小步舞曲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小步舞曲原先只是法国乡村的民间舞蹈,后来在法国皇家宫廷星期,。
2.《初级钢琴曲集》中有4首波罗涅兹舞曲,由于起源亍渡兰.昕以又称为“波兰舞曲”。虽然也是3拍子的舞蹈,然而节奏却铿锵有力,舞姿潇洒英武、稍快,其中既有田园的情调,又充满风趣逗乐的特点,所以很好听。
3.曲集中还有4首加伏特舞曲。那是一种起源于法国乡村的4拍子舞曲,音乐却是从第三拍进的。音乐活泼、稍快,其中既有田园的情调,又充满风趣逗乐的特点,所以很好听。
4.曲集中有3首小型的进行曲,都不是巴赫自己写的(前两首是巴赫的儿子菲利普写的,后一首作者不详),巴赫选用作教材,是为了训练学生掌握准确的节奏和有力的音响等弹奏能力:小弱友都知道鼓号队吧,弹奏进行曲,就要像鼓号队那样,吹号敲鼓,列队前进。
5.曲集中还有2首摩塞塔舞曲。摩塞塔是什么?就是风笛,在某些场合吹奏的是舞曲,在更多场合是在队列行进时吹奏进行曲。看到下面的照片了吗?吹奏者嘴里吹气,把气灌进皮口袋,再用手臂和手肘挤压皮袋,使气流通过大小管子里的黄片而发音。手按音孔的管子发的是旋律音,其余两管子发的是固定的伴奏低音。
6.曲集中另外的布列舞曲、萨拉班得舞曲、诙谐曲和序曲各一首。

     布列舞曲源于法国,是一种轻快活泼的2拍子舞蹈。弹奏时,手指要灵活,因为速度很快,而且总是在跳跃。

     与其相反发的是发源于西班牙的萨拉班德舞曲,速度很慢的3拍子舞曲,几乎是葬礼进行曲。其实也差不多,因为“萨拉班德”的含义正是“神圣的行进”,为纪念耶稣受难而举行的游行。
谐谑曲在字面上是“诙谐、戏谑”的意思,实际上只要把音乐表现得轻松愉快就可以了。

     有趣的是,通常“序曲”的位置应该在最前面,而在《巴赫初级钢琴曲集》里,却被编书者放到最后去了。也许因为此曲比较长和比较难吧。这首序曲的曲式确实稍稍复杂一些,属于回旋曲式,即A—B—A—C—A—D—A的曲式。小朋友能自己按回旋曲的结构要求
划分乐段吗?如果会划分的话,练琴时就方便了,不必浪费时间老是从头弹到尾,只要弹A、B、C、D这4段就行啦
结束语

     如果有小朋友说他热爱文学,可就是不喜欢古诗,那么大家就会怀疑他是不是真的热爱文学了。因为一些喜爱文学的小朋友,都从学习古诗开始。在音乐世界里,巴赫《初级钢琴曲集》的每一首小曲,都像是一首朗朗上口的精致的古诗。亲爱的小朋友,如果你真的热爱音乐,就让我们从学习巴赫的《初级钢琴曲集》开始吧!
作者: tracylin2002hk    时间: 2011-6-1 22:45
子仁的教會幼稚園還有管风琴..
作者: WINGOO    时间: 2011-6-4 22:01
标题: 小巴赫音频
http://www.likapaul.com/pianolife/perform/bachmain.htm

备忘一下,多谢动爸
作者: WINGOO    时间: 2011-6-4 22:31
标题: 谱子的版本
第一次听说,巴赫的好谱子;原典版就是Urtext。

我对演奏版本比较挑剔,
却从来不知道原来还有谱子一说

相同的谱子也能弹出不同的音乐效果来吧?
平均律4,5个版本听下来,就听不惯席夫版,要听古尔德版;

肖邦的那几曲练习曲,尤其是OP10.3;不管是不是名家,
反正一听,马上就有选择;

是不是弹的人更重要,而谱子相对次要吖?
不知道不知道不知道
娃娃还在小星星,离那些还早
作者: WINGOO    时间: 2011-6-7 19:26
标题: 20110607 小星星变奏曲C
今天回课,这周练唱了50次左右;
老师评价节奏好,双手协调性很好;

今天演示是一个DUKE什么,德彪西的?录了,名字不知道。
另外一曲是贝多芬的土耳其进行曲;

齐上课时窜来跳去,把老师吓到了

中间教新曲时,不太积极;
老师说弹3遍,老师奖励一曲;
齐马上坐好,弹完;
随后崇拜滴看着老师。。。。

呵呵
老师希望教五线谱,说音乐构架在节奏和音符上的;
没有音符,后面的曲子根本无法教
作者: 端妈    时间: 2011-6-8 23:32
真厉害呀,齐妈的琴楼也起这么高了,一篇篇看下来,我真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呀

这钢琴我还是远远看着吧,实在是自己一丁点音乐细胞都没哦

所以也从来没想过让端端学啥乐器,障碍了孩子

来楼里看看齐弹琴,我的心情也蛮愉快的
作者: WINGOO    时间: 2011-6-14 21:48
标题: 20110614 回课 加教材
今天为止,总共上来4次课,
把星星变奏曲学完了

晚饭后,齐爸建议齐弹琴给大家听;
大概是因为今天老师表扬了齐,
他自己感觉很好

好好弹了几曲给我们听
全家的心情都是相当愉快
老师建议加一个教材,-快乐钢琴基础教程
据说学这个教材的以后视奏很强
另外,老师又说要锻炼脑子,
左右手要弹不一样的

我理解她说的不一样是指左右各管各声部
而不仅仅是伴奏吧?
作者: WINGOO    时间: 2011-6-16 19:21
标题: 20110616 表演
齐这几天都给我们表演,
回课时老师总是问前面复习没
我都是说没

这周要是问。。。呵呵

现在4首,让齐随便选一首表演一下
他弹的乐呵呵的,我们听的也乐呵呵的
我们特别喜欢他边唱遍弹
可爱的同音陪着美妙的音乐


因为都是小星星,齐很不满足
让我教下面一曲,反正也不难
作者: WINGOO    时间: 2011-6-16 19:34
刚刚齐爸看见我更楼,吃了一惊,
说你摊子铺的真大,开始写学琴的了;
然后带着儿子溜去了。。。

我哑然,埋头更楼,难得有空,
琴楼,早开了嘛!
现在才知道啊?
哈哈哈

羞愧一下,摊子确实比较大,
3岁开了国学又开英文,4岁开琴楼
还有啥东西会用读经法呐?
不会5岁脑子发热又造啥楼吧?
造就造呗,这世道钱不值钱啊,能造楼还不赶紧?!

小声对自己说,
1,2不过3,千万不能浪费论坛资源
哈哈哈
作者: WINGOO    时间: 2011-6-19 00:13
标题: 20110618 抢书
无意中发现京东搞活动,每刷一次订单,
都有1,2本变成没货
有个订单从800直减到400;
还好我下掉了
11点半之后就彻底堵车了

最后发现齐的教材忘买
哈哈哈
堵车堵车堵车,最终还是没抢到。

大家强到了没?
作者: WINGOO    时间: 2011-6-19 09:10
标题: 20110619 弹唱
齐这周对老师没教的新曲有极大的兴趣,
让我教他,很主动!练唱都很多。
可能比前几首都多些。

每天让他去表演一个,都还蛮爽气的
有时候我弹,他唱 童音很可爱!
弹唱我都算遍数
后面曲子变难,就得他自己遍弹遍唱了
我肯定弹不出那么多

最近读经休息或者饭前饭后都能听到他的琴声或者歌声
相当意外
作者: WINGOO    时间: 2011-6-21 18:43
标题: 20110621 新教材
加的新教材,上来就是黑键。
在G大调上弹曲子

齐因为对新内容有好奇,愣是不弹回课内容。
老师又演示了2曲,教新曲
之后齐总算是把练得很好的曲子弹了

作业一堆。
哈哈哈
作者: wydabendan    时间: 2011-6-22 13:02
不好意思,打错字,是学啥是啥。。。。
作者: WINGOO    时间: 2011-6-23 19:22
标题: 20110623 曲子都会学会了
今天比较意外,本周的作业多,
4条新曲子;
曲子跟以前不同,左右手的,
怎么就会了呐?

今天手指感觉很好,仗着他对琴兴趣浓厚,
我说,要是指型再不对,不让弹了,
齐手指一下立起来了

督促我自己要多练,不然齐的进度上来
立马就不能示范啦。。。
作者: kaola886    时间: 2011-6-28 09:06
读经的过程真的是“挺痛苦的”,用“去科技馆”为奖励,每天和儿子斗智斗勇。哎
作者: WINGOO    时间: 2011-6-28 11:37
标题: 20110628 回课日
这周弹的不太多,要练的曲子也忒多了
我们主要练了2曲;

手指比以前有了大进步,提醒时能立着;
但不提醒仍然趴着。呵呵

希望齐上课不要呆坐哈

上周末带他去音乐学院溜了圈;
齐看到有人在礼堂试琴,
站着不会动了;

去琴行,看到有人练架子鼓,
又不会动了
我忙完,四下寻找,人家还趴在门口静心观望
作者: WINGOO    时间: 2011-6-30 21:08
标题: 20110630 突击
周末要出门,不能练琴,刚才突击练习。

齐的第一曲左右手弹不同的,
不知道能否一周配成功。哈哈。

让齐弹左手,我配右手。
或者反一下。
还不错

下午睡觉醒来,
齐无意识滴哼哼巴赫初级里的第一条小步舞曲。
晚饭时问他,他说不知道滴
作者: WINGOO    时间: 2011-7-4 21:33
标题: 20110704 明天第8次课
日子很快嘛!已经上了7次课了?

这周出去了3天,没琴可练。
第一次左手打拍子,齐比较好奇
很想学,
我想集中注意力学一下
前8节左右手配的蛮好了

老师布置的其他曲子几乎没练
好像练好一曲蛮花时间的
难道我们真的很慢很低效嘛
完全做不到15分钟搞定之类的

打算搞个节拍器回来
作者: WINGOO    时间: 2011-7-5 21:08
标题: 20110705 NO.8受到表扬
估计老师只教了左手,而齐是双手弹
还弹的不错

老师想齐的能力不错?
一下教了很多
教到最后一节,齐跑了
估计是被吓跑的

在家我是2小节一教;弹好了再4小节连弹;
再8小节连弹;
老师10分钟里教了8小节,
齐是要被吓跑了。哈哈哈
课后老师郑重滴表扬了一下齐

上这个课,齐最喜欢的是老师的演奏,
老师通常会边弹边跟齐说点啥
不知道有几个老师能接受我这个无理的要求;
反正每次齐都有巴赫听;
今天是巴赫的一曲奏鸣曲和圣桑的天鹅;

每次老师弹的时候,齐几乎都是眼睛也不眨
2眼死盯着键盘;
老师弹好,齐就那种无限崇拜的目光。。
我看着真是觉得感动。
作者: WINGOO    时间: 2011-7-5 23:11
标题: 主动性
这个学琴,齐真的挺主动的。
即便是我要他练遍数,他也很配合滴。

回来2天,左右手硬是练了50遍;
不知不觉中滴,有时候还要自己要求滴
想不通啊,N个为什么在我的脑子里

为啥读论语没这么主动涅?

钢琴估计是他的大玩具;
还有人教他怎么玩;
所以。。。。就

真希望能保持下去啊

前几天咨询了个音乐学院的老师,问,到底一曲练几遍算可以啦
人家回答我无语,越多越好。。。。。。。。。
吖?

这样也好,省的像论语那样搞错遍数的数量级
好比马拉松,明明是42公里,误以为是5公里就到站了
可以收获了,跑到发现,光有个篮子,里面几个没熟的小果子
AND边走还边掉,AND涩嘴 AND到家手里很可能漏光了
没果子了
要知道跑完马拉松才有果子拿,
谁还会傻不拉几跑了5公里就去吃啊
哈哈哈

这样也好哈,不然要知道是马拉松,
没准我不敢进来了
现在是上了贼船了

我再想是不是有必要每曲都做单子来记录遍数呐
作者: WINGOO    时间: 2011-7-13 21:35
标题: 2011.0712 N0.9 表现很好
第9节课,弹得还可以,
在老师那里弹得一遍一点没错。

老师很高兴,让我录下来给朋友听。
回家我想录一遍好点的,齐就是这里疙瘩一下那里疙瘩一下

哼哼。。。

下条曲子,齐会唱了,所以,老师教了一遍,
齐就能弹,老师很意外,把一条曲子16节全教光了

我自己是完全没时间练琴;现在还能弹给他听听;
再后面的就要靠他自己了

感觉这辈子没这么忙过
从早上7点-晚上9点,时间都不是我自己的

作者: WINGOO    时间: 2011-7-16 10:48
标题: 铃木1册 CUCKOO
录了好几次,才录到一个勉强的。
跟读论语一样哈,一点都不精准

大家凑合听听;
土豆咋整又忘了,能听不?


http://www.tudou.com/v/cLP_ufyCtis/v.swf
作者: WINGOO    时间: 2011-7-17 12:51
标题: 20110717 学琴刚好2个月
重新又调了一次琴,还达不到我要的效果,
但有好转。
调音师说新琴声音才会很干净。
否则总是会有些杂音出来,音已经准了。
我竖着耳朵验收,师傅说我挑剔。
呵呵。。。要是这么听,演奏琴也被我听出杂音来。
据说这琴已经很不错了。

好吧。折腾了一上午。
既然调准了,就让齐学下辨音。
对我而言又是苦差事。
自己音准极差,根本听不出音准,
对杂音极其敏感。。。。。

回顾一下2个月齐学的曲子
粗略数了一下,也十几首了。
齐比较喜欢弹儿童钢琴教材,弹的时候也极少错。
什么时候想弹就弹。
我看看孩子2个手都忙的,看不出难易。

铃木的弹着弹着会出错。
老师们都说上来就学铃木不行,跨度大,难度提升快。
现在的还蛮简单的,后面的的确变难。
八成铃木还是对某方面要求稍高点。
也许出错也正常?

自己1个月前练熟了最后一曲,昨天重新弹,
发现竟然一点也不会了
估计遍数不到,跟娃娃的论语一样,
忘光了。。

都说读过捡起来很快,好似未必,
反正那曲子,我一时半会检不起来。
安慰自己,娃娃比我强。
复习很重要,齐已经再说有一曲不太弹的忘了。。。

看着渐难的曲子,最近都在鼓励齐不会的、新学的要多练。
之前,娃娃见到难的就跑远了。
昨天我说那曲子我一点不会弹了问齐,咋办?
娃娃很肯定滴说,多练啊!
作者: xvjianting    时间: 2011-7-17 13:41
真是很不错哦
作者: WINGOO    时间: 2011-7-19 19:23
标题: 20110719 NO.10 表现超好
今天回课,表现超出想象。

最近一直给齐灌输一堆道理,之前实在讲的太少。
估计以前是空白太多,所以进步明显。

昨晚,实在熬不过他的努力
我答应右手弹的好,教下左手打拍子。
齐上午练了一会,下午回课。
很认真的左右手都弹了。

老师比较意外,随即。。。
1-16小节的左右手配都要求练掉。
齐很配合滴学完
(没跑掉已经很意外了,那么认真,太意外了)

另外又教小曲子N条;下次要回。
嘿嘿。。有点难了

那个德国的啥节拍器今天到了,买的MINI的。
声音很舒服,小点好带
希望他的忽快乎慢问题能有所改善

今天是去上课之后表现最好的一次了,
课后受到我极大表扬。

继续努力哦。。。。
作者: WINGOO    时间: 2011-7-26 22:12
标题: 20110726 NO。11课
上次回课之后,我压力蛮大,
主要是觉得齐只学了右手,应该配不了双手。
然后齐又跑掉。。
这周每日练琴分成2次,每次半小时左右

齐练琴基本跟读经一样,练琴可以很好,但是磨时间。
这种担心在周四周五是完全解除,
娃娃这次左右手配的比上周还熟练些
主要这次是全曲一起练得,
小节之间的停顿少

回课老师很满意(老师想是左右配了几小节,齐弹了全曲)
随即,再次郑重表扬娃娃;要求娃娃自弹自唱(齐的弱项)
下条曲子,我又预先教了左右手
(本意是让齐配合老师上课,不要畏难)
老师惊喜之余,直接要求双手配
看来,这周我又得忐忑上了。。。

配不出来,就下周再复习吧
希望能多练练唱
加油哦

PS:
动爸不知道为啥一直不来更琴楼?
巴赫进行的怎么样了呐?
作者: WINGOO    时间: 2011-7-27 06:04
标题: 铃木第一册,LIGHTLY ROW
齐爷爷奶奶想听齐弹琴,博里折腾不出来。
放这里


http://www.tudou.com/v/HCDtSoGUHe8/&rpid=79115098/v.swf

[ 本帖最后由 WINGOO 于 2011-7-27 06:06 编辑 ]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