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智子疑邻 [打印本页]

作者: jujubaobao    时间: 2011-5-5 22:07
标题: 智子疑邻
智子疑邻作者:方晓       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智子疑邻
    红楼的人名,有些暗藏深意,比如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四姐妹(原应叹息),比如甄士隐(真事隐去)、贾雨村(假语存焉),也有随事而起,比如霍启(祸起)、冯渊(逢冤),也有调笑世人,比如詹光(沾光)、单聘仁(擅骗人),好比章荭在青钱阵内,那些四柱、二柱、五分、四文的名字。
    走火入魔之后,就要把一切人名,归于谐音,深挖含义。比如贾政,归于假正经,不知从何想来?更有甚者,步步索引,采用测字、对应、计算三法,加之中世界僧侣讨论一个针尖上可以站几个天使的坚韧,连史书不载、小说无证的人都能考证出来,自圆其说,还有什么不能的?比如附会袭人为花贱人、龙衣人,还有什么“偃旗息鼓,攻人于不及觉曰袭”之意,未免有智子疑邻之诮。
    ①《吾国吾民》,林语堂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90年②《林语堂散文经典全编》,九州出版社1998年4
    凡是喜欢的,坏事也有不得已的一面,凡是厌恶的,好事也是口蜜腹剑、暗藏杀机。
    喜欢宝钗的,说机带双敲是宝、黛惹的祸,怪不得宝钗发怒;不喜欢的,便说宝钗无端生事,臊了无辜的丫头。
    喜欢黛玉的,说送宫花是周瑞家的错了礼,怨不得黛玉动气;不喜欢的,便说周瑞家的无非是顺路,黛玉太尖刻,太伤人。
    鸳鸯安慰了司棋,顺路来望候凤姐,没什么大不了的,可赵姨娘顺道去看黛玉,就成了虚伪。
    晴雯拿着一丈青戳坠儿的手,喜欢晴雯的强调这是坠儿偷了镯子,晴雯怒其不争,厌恶晴雯的就指出晴雯暴虐胜凤姐。
    宝袭初试,喜欢袭人的强调是宝玉强迫袭人“同领警幻所训云雨之事”,厌恶袭人的强调袭人“含羞笑问”及“掩面伏身而笑”在先。
    好比演义里面这头一个劝降的说“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那厢一个死守的说“烈女不更二夫,忠臣不事二主”,这样的文字官司,打一万年也没结果,其实郎情妾意,一个巴掌哪里拍得响?
    纵然是强作解人,依然希望尽可能回归文本,采用无罪推定的方式来相对公平地讨论和评论红楼人物和事件。只要作者没有明写或者没有明显的暗示,譬如天香楼事件,我们就不能假定它确实发生过。同样,作者没有明示袭人告密、宝钗嫁祸,那么我们也就不能假定它确实发生过,以此类推。
    每一个事件有两面,正面效果,负面影响;每一个人也有两面,正面和颜悦色,背面青面獠牙。
    湘云心直口快,全无城府,说话从不顾忌会不会得罪人;晴雯行得正,坐得直,然而容不得半点渣滓,拿住不争气的就往死里整;黛玉心思细腻,未免多愁善感,哀伤过度;宝钗处事冷静,未免令人觉得冷漠。
    《金刚经》云:“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
    要理解红楼的人物,必要从各人性格之眼,看各人行为举止。如此,方能透过行为看到各人的内心,理解人物的动机。
********************************************************************************************


    呵,理解红楼人物如是,理解身边的形形色色人等,不也如此?
作者: davidzsguo    时间: 2011-5-9 16:24
呵,理解红楼人物如是,理解身边的形形色色人等,不也如此?
作者: shopping66200    时间: 2011-5-16 17:52
纯粹灌水
顺便支持
作者: xvjianting    时间: 2011-5-29 07:49
灌水灌水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