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转载)过早智力开发的恶果 [打印本页]

作者: 荷香儿    时间: 2011-5-4 15:29
标题: (转载)过早智力开发的恶果
     科学研究表明,孩子成长的前四年,要发展出一生50%的学习能力,构建主要的学习途径,以后的学习就是以此为基础的。但是,这部分最关键的学习能力,不是通过学习认字和数学这些抽象知识培养出来的。
  人类已经进化了几百万年,在时间的长河中,人类从最早的语言、绘画到象形文字,再到文字,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这是人类发展的必然规律。孩子的学习也是一样,从他自发的涂鸦、绘画,再发展到学习文字和算术这些抽象的东西,也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人为的早期智力开发,并不能提高孩子的智商
  现在很多早期智力开发所依据的理论基础,大都是上个世纪的研究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长期追踪观察和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有最新研究结果表明,人为的早期智力开发,并不能取得提高智商的预期效果。
  2007年,美国社会学家发表最新的研究结果认为:“人为的干预可以在短期内把智商提高七八分,但是当人为干预消失后,这些被提高的智商基本上会降回来。”
  2007年8月华盛顿大学公布研究结果,“小小爱因斯坦”系列对孩子的智力成长有负面作用;8~16个月的孩子,每天看1个小时此类DVD,其掌握词汇的能力就会降低17%。
  美国心理学家对“以学习知识为主导”和“以社会交往为主导”的学前班进行比较研究,得出结论:在5岁时,前者比后者培养出来的孩子认识更多的数字和单词,但是到了6岁,这一优势就消失了,与此同时,在学习热情和创造力上,后一组孩子具有明显优势。
  过早让孩子学习抽象知识的危害
  影响孩子自主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建立。
  我们知道,一个孩子学习的好坏,有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就是能否主动积极地思考。思考能力的形成,并不是通过知识性学习来获得的。孩子从一出生,就通过感受身边的世界开始了自主学习,在感知世界的过程中,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思考能力。
  每个孩子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过早认识文字和数字这样抽象的符号,他的注意力就会更多地集中在这些抽象的事物上,不会更好地去了解和感知身边的世界,不仅不能感受到很多真实美好的事物,更有可能缺少理解、归纳和判断的主动性和能力。
  孩子只有具备了丰富的感觉经验、获得形成清晰概念的能力之后,才能具备正确判断的基础,理解事物内在的联系。当孩子还没有足够的理解能力时,让他过早地学习知识,他当时虽然记住了,但是根本吸收不了。这就好比,我们给小树浇水,可是,我们浇的这种水,根本不能被树根吸收,然后,水多了就要溢出来。如果给孩子灌输的知识太多,他不仅吸收不了,还会产生厌学情绪。
  阻碍孩子认识真实的世界。
  孩子天生就会对身边的世界充满好奇,他会尽自己的可能去探索和发现周围的事物。当孩子还没有对真实世界具备足够的观察和体验时,如果过早地进行抽象知识学习,会把孩子的注意力人为地转向对抽象符号的关注,从而丧失很多在真实世界中的体验和思考。
  如果反过来,让孩子经过对实物的充分体验后,他会自然而然地上升到对符号和抽象思维的理解和认知,而且孩子整体的思维体系,在前几年中已经得到很好的发展,这样孩子就能够结合身边的实际去展开学习,是孩子发自内心的需要,兴趣高、效果好。
  我认识一个孩子,2岁就学习了数学和文字。这个孩子不管在哪里,他的注意力总是停留在数学符号和文字上。走在路上,他只看路牌和公共汽车上的数字和站名,在小区玩耍,只看健身器械使用说明上的文字和数字,几乎不关注其他的事情。在这个孩子画的画中,只有数字,没有其他的内容,他的思维已经被抽象的内容束缚住了。后来,那位妈妈认识到孩子的问题后,每个周末都带他去没有抽象符号和文字的郊外,只为了能让孩子不被文字和数字吸引,更多地去体会真实的事物。
  过早的智力学习,会影响孩子其他能力的正常发展。
  孩子的各种能力需要并行发展。由于孩子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过于强调某方面的能力,其他方面的能力就得不到很好的发展。过早进行智力学习,孩子的其他能力,比如音乐才能、运动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方面的发展,都会受到影响和损害。
  孩子在4岁以前,需要完成包括:感官、语言、大动作和细微动作、秩序、社会规范等很多方面的探索和学习,孩子要学习的东西其实是很多的,也是至关重要的,而这些需要在真正属于他们的“游戏”中去学。
  实际感觉经验不足,会带来情感方面的问题。
  孩子出生到这个世界以后,他需要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来认识世界,然后,通过这些自身的感受,积累感觉经验,形成最初的理解和认识;在今后的日子里,随着外界给他的信息越来越多,他会再不断去调整。
  欲速则不达——家长急于让孩子提前学习抽象知识,还有一个代价,就是损失了培养做人的潜在素质,如:好奇、热情、开放、灵活、想象力、创造力和朝气等等这些天性。如果在童年时期,孩子没有机会发展这些素质,那么长大后若要重新培养这些素质,就很难了,会事倍功半。
  在抽象学习之前,孩子需要充分接触真实的世界,通过大量的游戏和运动,来发展他们的感觉器官、大脑以及运动系统的协调。提前的抽象学习可能造成孩子感觉经验缺失,这将破坏人类天性中的爱、兴趣、好奇心和同情,从而可能会导致冷淡、孤僻、漠不关心、迟钝、
  缺少同情心和麻木不仁。
  过早的读写算活动,会影响孩子的正常发育。
  尽管这些知识性学习的过程,可以设计得很有趣,但是,抽象的智力学习本身,是一种高度复杂的活动,会导致孩子心理上的紧张,需要消耗孩子很多内在的能量,直接影响到孩子的身体和心理上的正常发育。
  正常的孩子也会常常得病,比如感冒,这是孩子建立自身免疫力的一个过程,但是,孩子会很快痊愈,而且病愈之后会更加强壮。相比之下,智力开发过早的孩子,由于内在能量被大量消耗,会更加容易感染疾病,身体素质更差,心理上也更加脆弱。
  

作者: 荷香儿    时间: 2011-5-5 16:43
这段时间我也一直在想应该怎样对宝宝进行早教呢,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我自己觉得还是从身边做起,让他每天看三次百科卡,多让宝宝接触大自然每天到小区里散步游戏,多和宝宝做游戏,每天听听爱和乐。不知道大家又是怎么样进行早教的呢。
作者: gardeniay    时间: 2011-9-14 12:53
受教了,其实心态比智力更重要阿
作者: 你带来的幸福    时间: 2011-9-14 14:40
有点道理
但是还是要进行早教的,只不过要循序渐进,不要单纯的填鸭式教学教育
作者: gh42    时间: 2011-9-14 14:44
其实适当的智力开发还是需要的,因为适当的智力开发可以培养孩子对书本等一定的兴趣,但是主次一定要分清,智力开发只是一个辅助手段,而且在孩子每天的时间中应该只占有很短的一段时间。
作者: a66    时间: 2011-9-16 09:17
怎样教育孩子,开发孩子智力是一门学问
作者: 荷香儿    时间: 2011-9-16 11:28
现在宝宝一岁了,对于早教我还是蛮头疼的,很多时候自己的教育都没有一个清晰的思路,现在就是每天晚上睡觉前和他一起看书,讲故事给他听,让他听听古典音乐和儿歌。
作者: one2three    时间: 2011-9-20 01:33
有点道理吧,讲到底还是身教比什么都好,良好的生活习惯。长大肯定有帮助。至于老是要小孩成材,我没听过爱因斯坦从小就早教。哈哈。
作者: 超级老爸    时间: 2011-9-20 12:29
原帖由 荷香儿 于 2011-5-4 15:29 发表
     科学研究表明,孩子成长的前四年,要发展出一生50%的学习能力,构建主要的学习途径,以后的学习就是以此为基础的。但是,这部分最关键的学习能力,不是通过学习认字和数学这些抽象知识培养出来的。
  人 ...


小品一则:
    某日某君步出深山,来到都市,烈日炎炎,看到市场里有绿皮西瓜,听说可以消暑。便买来大吃,没听说还要吐籽,结果吃得太猛,还打了个大喷嚏,结果胃里、鼻子里,都是西瓜籽,非常狼狈。去医院洗胃、掏鼻子花了1万人民币。
    某君便得一结论:西瓜不能吃,还引用科学、经典加以论证。

   奇怪的是,竟然有一些人,也开始有些信了。
作者: 高格格    时间: 2011-9-21 04:13
严重同意文中的观点,这是早教应该特别注意的地方。
希望我不要在自己孩子的身上范类似的错误。
作者: rachellei    时间: 2011-9-26 17:10
同意,小孩要在玩中认识世界,不能把世界直接介绍给他们。
作者: 荷香儿    时间: 2011-11-24 17:40
前段时间有给孩子每天看早教卡每天三次,看了一段时间我就拿出2,3张来问:哪个是老虎?他指出来了,然后我问:哪头是狮子?指不出来,然后我又问:哪头是老虎?指错了。看来宝宝还是乱指的,但是平时生活中的 物品和他说过2,3次再问他一般都能很快指出来,我发现宝宝这个阶段对图画这些平面图形还是不太容易接受呢。不知道你们的宝宝有没有这个现象呢?谢谢分享!
作者: bluby    时间: 2011-11-24 19:37
早教应该是提供更多有利的条件让孩子自然成长。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