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始,我們是保持著一星期一課的進度,而目前則維持著一課半近兩課前後。每天五句(一個軌道),而因為CD 是以正常速度錄製,為了讓孩子聽清楚每一個聲音,我們最早期的操作方式是,首先找出當天要讀的五句的軌道,按「播放鍵」,由帶讀CD讀第一遍,再按下「暫停鍵」,讓孩子聽自己的語調跟念第一遍。再按「播放鍵」,聽CD讀第二遍,又按下「暫停鍵」,讓孩子自讀第二遍。同時也按下「重複鍵」使同一個軌道來回重複五次,如此則每一個句子,每天可聽十遍,讀十遍。孩子聽不清楚的音或誤差太大,我會稍作提示。其他的時間則重複播放當日課程的軌道給予耳根不斷的刺激。第二天除了複習昨日的五句外,另再增加新的五句,操作方法同前一天。第三天亦如此,以此類推。等到十五句都讀過後,則改用示範朗讀CD重複讓孩子一直連聽十五句。如此進行到第五、第六課時,我很驚訝的發現慧行已幾乎可以我聽、我說,準確無誤的捕捉(catch)到字與字、句與句之間的音調與語調(intonation),他反過來會以英式發音來糾正我的美式發音。那一段時間,他每天自得其樂的胡言亂語玩「語言遊戲」。有一段時間,他每天會重複問我,”Have you ever taken a trip to Holland before?”(常語舉要第19課內容)我總是答,” No,not yet!”問煩了,因為我們是素食者,我也會突然考他,”Do you eat meat at breakfast,lunch,or dinner?’’他直覺的回答,”
I am a vegetarian. I don`t eat any meat.” (常語舉要第13課內容)而我又問,”Really?”他更理直氣壯的答,”Yeah!”更有趣的是坐上爸爸的車,繫好安全帶,他總是會補上一句,”Fasten your seat belts;We are landing in New York.” (常語舉要第15課內容)。諸如此類種種,令我們看在眼裡,笑在心理。
此時儘管我們不斷提醒孩子英文很重要,遲早要用到,早學習早輕鬆,孩子似乎一直體會不出其實用性。為了讓英文成為孩子生活的一部份,一生的朋友,我們家裝了第四台,開始讓慧行試看(Let`s Talk in English)的節目,碰巧今年元月份開始,整個課程內容重新編排過,而因為曾帶慧行參加幾次「空中英語教室」辦的”Kids`Rally”,於是他對節目中的老師都很熟悉,孩子很快為其豐富有趣的內容所吸引,近五個月下來,每天看「公視說英語」成為全家生活中不可缺的一部份。
而此時,讀經方面,因為加重了看字「讀」音的動作,讓孩子難免有壓力,但因有「大家說英語」給他作紓解,孩子也欣然的度過了。一段時間下來,慧行已可以辨認出不少出現頻繁的單字。而為了讓孩子更有效率的完成拼讀的練習,我會為新的單字先做「音節分解」的工作以方便孩子拼讀。例:「堅持」一意的英文單字分解成per | se | ve | rance (出現於常語舉要第27課)如此一者可避免孩子一見到較長的單字而心生恐懼找理由拒讀。二者可培養對英文造字的組織力及拼音的辨識力。必要的話,我會重複再重複的提醒孩子某些特定的發音規則。例如:ce念【s】- peace,ph念【f】- telephone。而慧行就在這樣重複提醒、自然記憶的學習下,培養了些許的看字讀音的能力。
而就在當時,慧行的英文學習工具,小型CD音響出了一點小問題。長久以來重複使用的「暫停鍵」發生故障,宣告退休。這個因緣迫使慧行的學習方式不得不做了改變。我讓他跟著帶讀CD,聽一遍跟讀一遍,來回重複三次後就關掉CD,讓他自己讀,一個句子就重複讀五遍,五遍過後,再讀下一個句子重複五遍。以此類推,休息時間照常播放朗讀CD。或許孩子也覺醒到CD發生故障,不可再一味的依賴它,遇到不熟悉的字,總看他努力的自己拼讀,直擠不出來了,我才會伸出援手。進行了一段時間,這種意外得來的方法讓孩子進步神速,直可謂「因禍得福」。此時除了「英文常語舉要」,孩子可以未聽CD,看字拼讀一部份外,起初跟著課文朗讀CD讀「大家說英語」雜誌內每日課文內容總是結結巴巴的情形,如今只要看過教學節目、理解內容,聽過幾遍課文朗讀,第二天可以自己七成完整的將課文連讀帶動作的表演朗讀出來。「大家說英語」只是做為培養慧行聽力與朗讀能力的教材,我沒有要求他背。「英文常語舉要」一段時間的讀經訓練下來,在「大家說英語」每天不同會話情節中,得到了最好的成果驗收。我也很驚訝的發現以往出門見到的英文招牌已由視而不見變成勇於拼讀,餐廳大門上以往的「營業中」的牌子已轉讀成”To Run Business”,吃到布丁時,很有文化的告訴爸爸,”The proof of the pudding is in the eating.”(意:「以驗為資」常語舉要第25課內容),在圖書館看到「削足適履」的典故,會告訴我這就是 ”You take more care of your shoe than your foot. ” (常語舉要第29課內容)孩子由半年前的「語言遊戲」轉換到如今的「引經據典」,證實了兒童英文讀經教育理論是正確的。慧行自己立志將來要到美國開播一個「Let`s Talk in Chinese」(大家說中文)的電視節目。孩子能有這個國際觀,我們感到很欣慰。一路堅持下來是對的。
我畢業於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院,獲得中英雙語教育碩士學位,擁有紐約中英雙語教育執照(K to 12),致力於中英雙語雙文化兒童教育,也就是研究中國兒童如何高倍速的「科學方法」,同時優質地掌握中、英文的聽、說、讀、寫能力。大學中有一句話,一直是我教育孩子的座右銘: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自從在晨曦陪讀之後,深感讀經頗符合「科學方法」。不但能高倍速提昇兒童學習各種語言的語文能力,而且還能提高兒童的文化認知和比較層次,培養出有世界觀的國際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