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oumanlin+-->引用:zhoumanlin 铃木教学法英文叫SUZUKI METHOD,它现在已经推广到小提琴,钢琴,大提琴,长笛等乐器的学习上。全世界发达国家都有很多他的学校。最近我在网上看到一本他写的书 <font color="#ff8533">《莫扎特教育风暴》 ,其实和台湾人翻译的“培养神童的教育”内容一模一样,只是翻译者不同。希望对有意培养孩子学琴的家长有所启发和指导。 http://book.263.net/20040805/4441.html
zhoumanlin+-->引用:zhoumanlin 铃木教学法英文叫SUZUKI METHOD,它现在已经推广到小提琴,钢琴,大提琴,长笛等乐器的学习上。全世界发达国家都有很多他的学校。最近我在网上看到一本他写的书 <font color="#ff8533">《莫扎特教育风暴》 ,其实和台湾人翻译的“培养神童的教育”内容一模一样,只是翻译者不同。希望对有意培养孩子学琴的家长有所启发和指导。 http://book.263.net/20040805/4441.html
szanny+-->引用:szanny 是个好东东,谢谢zhoumanlin! 但是对于俺这样的乐盲妈妈可怎么办呢?真希望能有机构的支持啊!
rainbow+-->引用:rainbow 我觉得在中国要两岁多的孩子学琴还是很困难。我们家的宝贝从两岁开始就老嚷着要我买小提琴给他,我也看过一点铃木的书,也做好准备买两把琴辛苦点陪孩子学琴。可一打听,人家都只收四岁的学生。中国没有铃木的学校,那些老师一听这么小的孩子学琴都说太超前了。有一个听我说了铃木就说很感谢我的提议,说我是第一个向她提出铃木教学法的,她说铃木教学法在中国也很难实行,因为这里的家长没有几个会和孩子一起学琴。她说两岁多的孩子学琴一定要集体学用玩的心态学才有效(我记得同同妈也说过三岁前不适合单独练琴)。但如果只有我们家一个孩子在那里学就会坚持不下去。我还得去找一些愿意学琴的小朋友和家长一起参加学琴班,这工程也太浩大了。最后她叫我等孩子三岁再来。不过我觉得中国的老师也难以领会到铃木的真谛。 三岁前的早教最大的收获是孩子对什么都感兴趣学,从画画、音乐到科学知识等等都主动索求。不过这样子妈妈的也很累。如果不是孩子提出来,我并没想让孩子学琴(说实在并不想他做什么艺术家),那个小提琴老师也说得对:“学琴是很枯燥很辛苦的事情。”我把老师这话问孩子:“这么辛苦你怕不怕?”他说:“不怕,杰杰要学。”有一次和孩子看到一个正在学琴的小学生在给老师批评,我的孩子盯着那个老师批评了很久,我说:“你看,姐姐拉得不好老师会批评的。你还学吗?”他说:“不怕,要学。”
小宝他妈+-->引用:小宝他妈 我家小宝倒是3岁半跟着一个不批评孩子的少年宫老师学了两年,手型都不纠正。小宝学了两年我就给他停了。老师忙着赚钱少年宫教完还要教家里,结果跟她学的越长的学生倒霉,想考一级都不成!
rainbow+-->引用:rainbow 我们都关心同同妈预产期什么时候啊?多休息才是。
rainbow+-->引用:rainbow 同同妈,给你下面这段文字也许有用: 杰杰在妈妈肚子里最喜欢听的不是小提琴,他最喜欢听的三首曲子我都记录了下来:《降E大调圆号协奏曲第三号三乐章》、《A大调黑管五重奏1乐章》、《C大调双簧管协奏曲3乐章》。这三首曲子是我通过让杰杰听了将近30首莫扎特的曲子然后根据他的反应挑出来的。胎儿期的杰杰每次听到这三首曲子就会很轻快的在妈妈肚子里轻轻地、柔柔地“游泳”。当时很奇怪怎么他喜欢的都是木管乐器?现在回想起来,也许是木管乐器的音频更能穿过子宫引起震动。后来给杰杰放乐器的幻灯,当看到长笛、单簧管、双簧管的时候,杰杰每听一种乐器的声音就尖叫,小一点的时候看到他尖叫问他喜欢还是不喜欢?他总是不回答妈妈的。让妈妈觉得他的反应好奇怪。因为幻灯里双簧管的声音刚好是节选自《C大调双簧管协奏曲3乐章》里面的一段曲子,终于有一天杰杰看双簧管又尖叫的时候,妈妈又问他:“你喜欢双簧管?还是不喜欢双簧管?”杰杰想了一会儿说:“喜欢双簧管。”原来他的尖叫是喜欢的表达方式。我想杰杰这么激烈的反应也许是想起了胎儿时候的记忆。出生后的杰杰对小提琴的兴趣大于管乐器,我想是因为环境改变后能听到更多更广的声音可以有更多的选择的缘故。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