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枫叶知秋读经记
[打印本页]
作者:
枫叶红时420
时间:
2011-3-15 16:30
标题:
枫叶知秋读经记
我家秋秋每天都会利用坐车时间进行读经诵读。目前已背了《三字经》一大半,《弟子规》泛读,没有背诵,小学必背古诗已背诵47首。以前都是比较枯燥的理解记忆,我相信在这里通过向大家学习,也让孩子快乐的诵读起来。
作者:
枫叶红时420
时间:
2011-3-21 09:32
标题:
本周学经记录
本周利用周末放了陈琴朗诵的《小儿垂钓》、《江南春》、《望洞庭》、《乐游原》,孩子和老公听了这种读古诗方法,都很吃惊,毕竟我们都是第一次接触,有点好奇。还好,这些诗都已熟背在心,跟着节奏,儿子马上也装模作样的唱起来了。这周新学了王安石的名作《元日》、《泊船瓜洲》,因为两首诗都是写有关王安石变法革新,顺便给儿子讲了下当时的历史现状,孩子很感兴趣,几分钟两首诗都会背诵了,随后他还模仿陈琴的唱法唱了一通,不亦乐乎。遗憾的是目前为止我还没时间研究陈琴读诗的韵律,看来要加紧学习了。
作者:
枫叶红时420
时间:
2011-3-25 10:05
标题:
苏轼诗作欣赏背诵
本周继续学了了王安石晚年退出官场在江宁中山居住,在朋友湖阴先生杨毅家的墙壁上写的一首诗《书胡阴先生壁》,这首诗随写的很美,但读起来倒不是很上口,孩子背诵比平常任何一首用时较长。用了两天早上的各十分钟搞定。周三开始学习苏轼的诗作。首先还是给孩子讲解了苏轼的生平,孩子对苏轼的号东坡居士和他反对王安石变法以及他与其父其弟合称“三苏”很感兴趣,针对孩子的兴趣,正好进行了深入讲解。随后诵读了《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读起来朗朗上口,两遍就可以背诵了
作者:
枫叶红时420
时间:
2011-4-6 10:11
标题:
继续苏轼诗作欣赏背诵
继续学习了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孩子对“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超喜欢。因为喜欢也就很快记住整首诗了。第二天继续学习了《惠崇春江晓景》,因这首诗是苏轼为朋友北宋的一个和尚惠崇写的题画诗,图画精美,诗作上口,“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所以孩子朗读三遍也会背诵了。隔日先复习了前面这两首,然后继续学了苏轼的《题西林壁》,这首诗是作者游玩庐山后的总结,我也趁机给孩子讲了一下我游庐山后的感想,通过讲解,也同样增强了记忆。孩子说怎么白云山没有这种感觉的呢?通过我的解释,孩子说看来还是千姿百态的庐山美哦。同样在预定时间10分钟内背诵搞定。顺便简单讲解了一下南宋著名女诗人李清照的生平简介,明日继续学习李清照诗作,孩子和我都很期待。
作者:
枫叶红时420
时间:
2011-4-6 11:24
标题:
王老师读经的演讲
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hp?tid=80471&extra=page%3D1
真棒啊,坚持继续额努力
作者:
枫叶红时420
时间:
2011-4-7 15:17
标题:
朝代顺序表
今天和儿子背诗时,儿子专门询问了朝代的顺序,为了更好的和儿子共同学习,我查阅了相关资料,整理如下:
夏朝--约公元前22世纪-公元前17世纪
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
周朝--约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
秦朝--公元前221-元前206年秦王(赢政)统一六国,之后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25年,汉高祖(刘邦)->汉文帝->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
东汉--公元25-220年(汉光武帝)刘秀
三国--公元220-280 年刘备、曹操、孙权争夺天下
晋朝--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东晋
南北朝--公元386-581年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
唐朝--公元618-907年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
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
宋朝--公元960-1279 年,北宋宋太祖(赵匡胤)南宋(赵构)(公元1127-1279年)。
元朝--1271年-1368年,元世祖(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朱元璋即明太祖。
清朝--公元1644-1911年
速记口诀:
夏商和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列,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作者:
枫叶红时420
时间:
2011-4-12 09:48
标题:
本周学经记录
本周先复习了以前背诵的三字经前面部分。“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苟不教 性乃迁 教之道 贵以专
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
香九龄 能温席 孝于亲 所当执 融四岁 能让梨 弟于长 宜先知
首孝悌 次见闻 知某数 识某文 一而十 十而百 百而千 千而万
三才者 天地人 三光者 日月星 三纲者 君臣义 父子亲 夫妇顺
曰春夏 曰秋冬 此四时 运不穷 曰南北 曰西东 此四方 应乎中
曰水火 木金土 此五行 本乎数 曰仁义 礼智信 此五常 不容紊
稻粱菽 麦黍稷 此六谷 人所食 马牛羊 鸡犬豕 此六畜 人所饲
曰喜怒 曰哀惧 爱恶欲 七情欲 匏土革 木石金 丝与竹 乃八音
高曾祖 父而身 身而子 子而孙 自子孙 至玄曾 乃九族 人之伦
父子恩 夫妇从 兄则友 弟则恭 长幼序 友与朋 君则敬 臣则忠
此十义 人所同 凡训蒙 须讲究 详训诂 明句读 为学者 必有初
小学终 至四书 论语者 二十篇 群弟子 记善言 孟子者 七篇止
讲道德 说仁义 作中庸 子思笔 中不偏 庸不易 作大学 乃曾子
自修齐 至平治 孝经通 四书熟 如六经 始可读 诗书易 礼春秋
号六经 当讲求 有连山 有归藏 有周易 三易详 有典谟 有训诰
有誓命 书之奥 我周公 作周礼 著六官 存治体 大小戴 注礼记
述圣言 礼乐备 曰国风 曰雅颂 号四诗 当讽咏 诗既亡 春秋作
寓褒贬 别善恶 三传者 有公羊 有左氏 有谷梁 经既明 方读子
撮其要 记其事 五子者 有荀扬 文中子 及老庄 经子通 读诸史
考世系 知终始 自羲农 至黄帝 号三皇 居上世 唐有虞 号二帝
相揖逊 称盛世 唐有禹 商有汤 周文武 称三王 ”。继续学习了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名诗《夏日绝句》,孩子对这首诗表达的鲜明的人生准则,人活着就要做人中的豪杰,死也要成为鬼中的英雄赞叹不己。诗中写到项羽这个大英雄,孩子又滔滔不绝地讲项羽的英雄事迹。故因为喜爱,孩子也是很快理解了诗意,很快就完整背诵了。紧接着第二天学习陆游的诗,在学习之前,还是先给孩子讲了一下陆游的简介,对当时的历史(金人占领中原)简单进行了概述。而后理解记忆《示儿》、《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两首诗。
作者:
枫叶红时420
时间:
2011-4-12 10:04
标题:
自己鼓励自己,坚持啊,加油啊!
要坚持,自己鼓励自己,如今小学必背古诗快背完了,三字经也差不多了,现在该准备下一步学经的书籍了,《论语》、《庄子》、《弟子规》这些书我要先提前给自己补补课,这样才能带好孩子怎么学。当然,学习新的东西,最重要的是还不能忘记对已学过知识的复习。加油,相信会有更大的收获。
作者:
枫叶红时420
时间:
2011-4-14 09:55
标题:
学习南宋四大家之一---范成大诗作
范成大早年考取进士,在朝廷为官多年,后因与皇帝意见不合而罢官。他在1186年写了组诗,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组,每组12首,共60首。学习他写的夏日中两首,四时田园杂兴之一、之二。都是表达了对劳动人民勤劳的赞美。第一首“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比较押韵,又因为写了小孩也学着种瓜,符合孩子的心理,较短时间就理解背诵。第二首“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晴蜓蛱蝶飞。相对朗读起来较拗口,但意思还是挺好理解,背诵所花时间稍长。
作者:
枫叶红时420
时间:
2011-4-14 10:07
标题:
学习南宋四大家之一---杨万里诗作
杨万里诗作《小池》,孩子一年级课文已学,但对树阴照水爱晴柔,意思还不够理解,所以又讲解了一下。然后让孩子完整背诵了一遍。紧接着,让孩子回忆了我们曾学过的写西湖美景的诗,孩子马上说出了苏轼写的两首写西湖美景的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和《饮湖上初晴后雨》。看来孩子记忆力不错,回答的很棒。所以继而引出杨万里写的赞美西湖美景的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简单讲解了西湖南面有个净慈寺,西湖北面有个灵隐寺。然后讲解了诗意,效果也不错,在预定时间内也完成了记忆。而后复习了杜甫的《春夜喜雨》。
作者:
jssyccll
时间:
2011-4-14 14:23
跟我们的进度基本相同,但没有你们学的详细,没有给孩子讲讲关于诗人的故事,也从网上找点相关知识说过孩子听听
作者:
jssyccll
时间:
2011-4-14 14:24
一起坚持,
作者:
枫叶红时420
时间:
2011-4-18 10:44
标题:
回复 #12 jssyccll 的帖子
谢谢,我们一起努力吧
作者:
枫叶红时420
时间:
2011-4-18 11:07
标题:
朱熹诗作学习
正是周末,所以还是先把已背会的《三字经》复习了一遍,已会背的古诗60首全部过了一遍。接着学习朱熹诗作《春日》,还是先讲解了朱熹生平,以及朱熹创立的客观唯心论体系。告诉了孩子这是一首哲理诗,诗人借景树理,诗的字面意思孩子很快就能理解和背诵。但对所讲的道理还是不够明白,最后因时间关系先不讨论了,让孩子后续自己慢慢去体会吧
作者:
枫叶红时420
时间:
2011-4-18 11:28
标题:
关于唐宋八大家
今日孩子问及我为啥唐宋八大家中连李白都没有呢?我也很奇快哦 所以我就查了下: 所谓唐宋八大家,是指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他们的成就主要在散文方面,所以也称“唐宋散文八大家”,其文章不但震撼唐宋文坛, 而且是后世散文的楷模。 李白没赶上韩(愈)柳(宗元)兴起的运动,李白生于701,卒于762,他生活的年代是唐朝最为开放也最为光辉的年代,他比韩柳大了许多,他不属于晚唐以及宋代的八大家之一. 八大家基本上都是散文家以及政治家,李白是诗人,也仅仅是个诗人,他一辈子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政治地位,当然,他过于浪漫,也不能做个合格的政治家.
[
本帖最后由 枫叶红时420 于 2011-4-18 11:32 编辑
]
作者:
枫叶红时420
时间:
2011-4-18 14:59
标题:
南宋四大家
最近陆续学习了南宋四大家: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的诗作,唯独尤袤的诗作没学到,孩子向我提出了疑问,而我们要背的这本书上的确也没有尤袤的诗,所以今天查阅了一下资料。尤袤(一一二七~一一九四)字延之,自号遂初居士,无锡人。他的诗集已经散失,後人几次三番的搜辑,以“锡山尤氏丛刻”甲集里的“梁溪遗稿”算比较完备,当然也还有增补的余地。他那些流传下来的诗都很平常,用的词藻往往滥俗,实在赶不上杨、陆、范的作品。下面选的一首是他集里压卷之作。此外还有经杨万里称赏而保存的“寄友人”一联好句:“胸中襞积千般事,到得相逢一语无”。亲友久别重逢,要谈起来是话根儿剪不断的,可是千丝万绪,不知道拈起那一个话头儿才好,情意的充沛反造成了语言的窘涩。尤袤的两句把这种情景真切而又经济的传达出来了。全首诗已经失传,断句也因此埋没,直到它经过扩充和引申,变为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的“沉醉东风”:“不见时准备著千言万语……待伸拆,及至相逢,一语也无,刚则道个‘先生万福!’”彷佛一根折断的杨柳枝儿,给人捡起来,插在好泥土里,长成了一棵亭亭柳树。
尤袤在诗作
《淮民谣》中,描述了当时淮南人民的悲惨处境:
****“流离复流离,忍冻复忍饥;谁谓天地宽,一身****
****无所依。淮南丧乱后,安巢亦未久,死者积如麻,
****生者能几口?荒树日西斜,抚摩力不给,将奈此忧
****何?”
今日打算让儿子学习一下《淮民谣》
作者:
枫叶红时420
时间:
2011-4-19 11:24
标题:
4月19日学习林升诗作《题临安邸》
这是一首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的诗,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州,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建立南宋。但南宋小朝廷仍对外屈服投降,对内残害岳飞等爱国人士。孩子对我讲到岳飞被残害很有共鸣,马上向我讲述岳飞的故事。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朗读3遍后就可背诵了。所以还有了一点时间复习前面已背的。
作者:
枫叶红时420
时间:
2011-4-21 14:29
标题:
题临安邸------林升
《题临安邸》是南宋诗人林升创作的一首政治讽刺诗,该作品也是作者唯一的一首代表作。这首诗就是针对南宋苟且偷安的黑暗现实而作,它倾吐了郁结在广大人民心头的义愤,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诗很顺口,易于背诵。美丽的西湖大部分环山,重重叠叠的青山把西湖拥在怀里,一座座亭榭楼阁雕梁画栋,不计其数,西湖游船上轻歌曼舞日夜不歇。整日在西湖游山玩水,饮酒作乐,和煦的春风吹得这些游人昏昏欲睡,怎么还会记得丢失的北方领土,沦落的旧都!在他们眼里,杭州就是汴州,没什么两样。这是一首写在临安城一家旅店墙壁上的诗,是一首政治讽刺诗。《题临安邸》表现了当时的社会。 公元1126年,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梁,俘虏了徽宗、钦宗两个皇帝,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赵构逃到江南,在临安即位,史称南宋。南宋小朝廷并没有接受北宋亡国的惨痛教训而发愤图强,当政者不思收复中原失地,只求苟且偏安,对外屈膝投降,对内残酷迫害岳飞等爱国人士;政治上腐败无能,达官显贵一味纵情声色,寻欢作乐。孩子听我讲到岳飞很有共鸣。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作者:
枫叶红时420
时间:
2011-4-21 14:37
标题:
游园不值----叶绍翁
《游园不值》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名篇,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所见所感,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情景交融,脍炙人口。
应 怜 屐 齿 印 苍 苔 ,
小 扣 柴 扉 久 不 开 。
春 色 满 园 关 不 住 ,
一 枝 红 杏 出 墙 来 。
但孩子认为诗的前两句写得很拗口,后两句写得很美。今天的学习10分钟内没有完全背诵搞定,明天继续哦
作者:
枫叶红时420
时间:
2011-4-25 09:34
标题:
复习《题临安邸》------林升
继续复习林升的《题临安邸》,是南宋诗人林升创作的一首政治讽刺诗,该作品也是作者唯一的一首代表作。这首诗就是针对南宋苟且偷安的黑暗现实而作,它倾吐了郁结在广大人民心头的义愤,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
本帖最后由 枫叶红时420 于 2011-4-25 11:22 编辑
]
作者:
枫叶红时420
时间:
2011-4-25 11:14
标题:
复习《游园不值》----叶绍翁
继续复习了叶绍翁写的《游园不值》,这是一首七言绝句诗。诗的首句孩子说读起来有点拗口。但十分难得的是诗的后两句孩子马上领会运用了,并说“才华横溢关不住,秋秋棋艺出校来”。孩子以此句来形容秋秋的下棋技术在学校的水平。
[
本帖最后由 枫叶红时420 于 2011-4-25 11:24 编辑
]
作者:
枫叶红时420
时间:
2011-4-25 14:56
标题:
学习《乡村四月》翁卷
《乡村四月》是南宋诗人翁卷所做的诗,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春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 着重给孩子讲解了子规就是杜鹃鸟。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作者:
枫叶红时420
时间:
2011-4-27 10:34
标题:
儿子的滑板丢了----与读经
前几日儿子的滑板放在小区忘记拿回家,就再也找不回来了。儿子好心疼他心爱的滑板曾陪伴了他3个春秋哦i。当时是儿子5岁生日时买的。特别选的一个质量超好的,便于我们全家3口都可以使用。当时买完,儿子就在就近的广场练习滑,小孩的学习能力就是强,刚开始要我扶,20分钟后自己慢慢滑,90分钟后就轻车熟路快速滑行。后来孩子把我也教会了,遗憾的是孩子老爸也想试滑一下,结果重重的摔了一跤。但慢慢孩子老爸也会了,只是技术都没儿子好。这个滑板质量真是超好,无论从速度还是其他方面让孩子玩耍时和其他小朋友比,都是胜出一筹。当然我们也是都很爱惜和保养了。可是就这么丢了,儿子很想再买一个一摸一样的回来。可是对于费用的问题,我暂不同意。儿子想了几天后的上个周日,突然对我说,他一口气背诵70首古诗和三字经已背过的大半本,如果错误在三处以下,叫我奖励他一个新的滑板。介于儿子的诚心,我不得不答应。结果儿子真的背的很好,几乎没有什么错误,还把写西湖美景的几首一起背,还还归纳了王安石的诗哪些是反映他变法革新,和关键字眼“春风”,哪些诗是王安石晚年回到家乡没有做官时写得诗。等等这些让我非常吃惊,看来还真是早做好了准备的,让我这个做妈的再心疼银子也没办法拒绝给他奖励了。
作者:
枫叶红时420
时间:
2011-4-27 10:43
标题:
村居---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因孩子在课本中已经学过,所以我只是简单的再解释一下。.拂堤:形容杨柳枝条很长,下垂着,像 是抚摸着堤岸。醉:作动词用,即迷醉于。春烟:春天水泽、草木间蒸发的雾气。纸鸢:鸢:一种鹰;纸鸢即风筝。孩子却开心的说,还是妈妈讲得好,这些老师都没讲过。也不知孩子说的是真是假,美得我哦
作者:
枫叶红时420
时间:
2011-4-27 10:51
标题:
墨梅-----王冕
王冕一生爱好梅花,种梅、咏梅又工画梅。他曾在自己隐居的居所旁种梅千株,称为“梅花屋”。而说到“墨梅”,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呢,北宋时候,有一位叫仲仁的人,又名华光和尚,一日,他因月光映梅影于窗纸上而得到启发,创作了用浓浓淡淡的墨水晕染而成的所谓墨梅。所以“墨梅”其实就是用水墨画成的梅花。
王冕画过许多幅墨梅,画家不仅喜欢画画,还喜欢在画面空白处题上一首诗,几句话,以留下当时的心情感受。这首诗就是王冕留在其中的一幅墨梅画的诗。这首诗讲述的其实是自己的志趣,志向。这就是“诗言志”。
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预定时间搞定背诵,孩子提出“乾坤”的意思,我进行解释(“乾”即天,“坤”即地,“乾坤”即天地)
作者:
枫叶红时420
时间:
2011-4-29 21:47
标题:
五一休息休息
五一小长假哦,和孩子外出旅游,休息休息,复习复习。
作者:
Aia
时间:
2011-4-29 23:41
蛮有意思的方法,孩子一定很感兴趣。
作者:
枫叶红时420
时间:
2011-5-4 10:01
标题:
《石灰吟》和《竹石》
由于孩子对这两首诗莫名的超喜欢,我没做任何解释,只是对两首诗的作者生平进行了简要说明,奇怪的是孩子对这两首诗过目不忘啊,真是兴趣和喜欢是最好的老师。
石灰吟——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这是于谦16岁时的诗作。这首寓言体的诗,寓意深刻,借歌颂石灰来抒写自己的志向,热烈地表达了小诗人勇于献身的精神和坦荡高尚的胸怀。前两句写石灰的开采和煅烧,后两句写石灰的节操与志向。小诗人用托物寄意的手法,句句咏石灰,句句却是比人,以石灰的制作过程为线索,步步深入揭示了石灰的崇高品质,表达自己要和石灰一样,不怕艰难、不惜牺牲、坚守清白,决心在艰苦中磨练,坚守清白,准备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的不平凡抱负。
竹 石 ——(清)郑 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竹子抓住青山毫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千种磨难万种打击仍然坚韧挺拔,不管你刮的是什么风。从中也表现了诗人的那种铮铮铁骨,坚韧不拔不怕困难,受到打击决不动摇的高尚品质。同时也抒发了诗人爱国的情感。
作者:
枫叶红时420
时间:
2011-5-10 16:53
标题:
本周学经记录
本周陆续学习记忆了《所见》、《己亥杂诗》、《大风歌》、《长歌行》、《七步诗》、《回乡偶书》、《独坐敬亭山》。整个学习读诵记忆,孩子都表现很棒。就是在学习《七步诗》时,由于我这个妈妈才学疏浅,又被孩子问住了,孩子说,他觉得这首诗为啥要叫七步诗呢,他觉得这个题目不好,还说要给这首诗重新起个名字。当时我也搞不明白。后来我查阅了相关资料,才知道这个诗的题目含义深刻。诗歌典故是:典故出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曹植是曹操的三儿子,从小就才华出众,很受到父亲的疼爱。曹操死后,他的哥哥曹丕继承当上了曹操魏王,后篡位当了皇帝。因为曹植和曹熊(第五子)在曹操亡故时没来看望,曹丕便再追问他们俩。曹熊因为害怕,自杀了。而曹植则被押进朝廷。最终曹丕四兄弟的母亲卞氏开口求情,曹丕勉强便给了曹植一个机会,让他在七步之内脱口一首诗,否则杀无赦。曹植就作了这首七步诗。曹丕明白了曹植这首诗的道理:如果自己杀了曹植便会被世人耻笑,可是心中的贪念却依然让他理智不清,于是他将曹植软禁了起来,最终,曹植在哥哥的软禁下忧郁而死。
作者:
枫叶红时420
时间:
2011-5-17 09:28
标题:
5月17日本周学经记
本周学习记忆了《从军行》、《秋浦歌》、《月下独酌》、《竹里馆》。重点分析欣赏了李白的月下独酌》,《月下独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组诗。共四首。其中第一首最著名。这首诗写诗人在月夜花下独酌,无人亲近的冷落情景。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表现出由孤独到不孤独,再由不孤独到孤独的一种复杂感情。此诗充分表达了李白仙才旷达,物我之间无所容心的胸襟。构思新颖,想象奇妙,情致深婉,是李白抒情诗中别具神韵的佳作。酒与月,是李白一生须臾不曾离开的最忠实的伴侣,无论他走到哪里,身处何方,总会留下有关美酒与明月的兴会淋漓之作。如"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客中作》);如"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如"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如"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将进酒》)。通过这些脍炙人口的诗句,李白营造出一种独特的既不乏浪漫又带有些许悲凉的境界,而把这种酒月情结发挥到极致的,就是这首《月下独酌》了。
作者:
枫叶红时420
时间:
2011-5-27 09:36
标题:
5月27日近期学经记
前段时间由于去旅游,断了一个星期没学习。近期学了(闻官兵收河南河北)和(赠花卿)。由于中间断了几天,突然感觉记忆没有以前快,看来学东西还是连续性比较好。
作者:
枫叶红时420
时间:
2011-6-8 16:47
标题:
6月8日:近段时间学习记录
最近段时间陆续学习背诵了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孟浩然的《宿建德江》、温庭筠的《商山早行》、刘禹锡的《竹枝词》和《乌衣巷》。
《江南逢李龟年》诗是感伤世态炎凉的。李龟年是开元初年的著名歌手,常在贵族豪门歌唱。杜甫 少年时才华卓著,常出入于岐王李范和秘书监崔涤的门庭,得以欣赏李龟年的歌唱艺术。诗的开首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仅仅四句却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语极平淡,内涵却无限丰满。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宿建德江》是一首不以行人出发为背景,也不以船行途中为背景,而是以舟泊暮宿为背景抒发旅途愁思的诗。全诗淡而有味,含而不露;自然流出,风韵天成,颇有特色。
《商山早行》,黎明起床时,车马上的铃铎已叮当作响,出门的人踏上了旅途,还一心思念家乡。 鸡叫声很嘹亮,客栈沐浴着晓月的余辉,足迹凌乱,木板桥覆盖着早秋的寒霜。 枯败的槲叶,落满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照亮了驿站的泥墙。 因而想起昨夜梦见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野鸭正在明净的池塘嬉戏。
《竹枝词》 江边的杨柳青青,垂着绿色枝条,水面平静,忽然听到江面上情郎唱歌的声音。东边出着太阳,西边还下着雨,说是没有晴天吧,却还有晴的地方。这首诗孩子太小,意境孩子是无法理解的,只有记住慢慢体会了。
《乌衣巷》朱雀桥边冷落荒凉长满野草野花,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西斜。晋代时王导谢安两家的堂前紫燕,而今筑巢却飞入寻常老百姓之家。诗的意境孩子也是无法理解的,只有记住慢慢体会了
作者:
枫叶红时420
时间:
2011-6-20 10:41
标题:
6月20日,近期读诗记
一晃又过了半个月,最近孩子新学了《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寒食》、《秋夕》、杜牧的《赠别》、《望月怀远》、《登幽州台歌》。同时也对前面的诗词进行了复习。小学必背古诗100首,马上进入尾声了,下一步的学习是《论语》,现在已备好了论语的音频和书。现在周日在家,一家三口背诗比赛,孩子比我们强多了,得了第一,当然我也不错,第二,他老爸第三咯。
作者:
枫叶红时420
时间:
2011-6-28 09:20
标题:
6月28日近期读诗记录
很好,离期末考试还有2天,孩子把《小学必背古诗100首》全部背完,近一个星期背诵了《劝学》、《梅花》、《朝天子.用喇叭》、李商隐的《无题》、《一望二三里》、《暮江吟》、《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暑假开始学习《论语》,每周末复习巩固已学完的古诗和《三字经》。
作者:
枫叶红时420
时间:
2011-6-28 17:21
标题:
论语学习7月2日开始
7月2日孩子考试完,每天将会抽20分钟学习论语,为了带好孩子学习,从今天开始我得提前学了。
作者:
枫叶红时420
时间:
2011-7-5 11:11
标题:
7月5日论语学习
先放了一下那个北京大学教授朗诵的论语,结果孩子和他爸都不爱听,且强烈反对,被儿子在他爸指示下强行关闭。无奈只好放育灵童的MP3,放了三遍学而第一的前四,孩子提了很多问题,还好我做了功课,一一按照查阅的资料解释,特别是对“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的两种解释都进行了讲解。
作者:
枫叶红时420
时间:
2011-7-10 21:31
标题:
7月10日论语学习记
放暑假了,孩子在家,因做了一个小手术所以在家基本上是休息,还好,每天都听听论语MP3,现在已经很熟练的背诵学而第一的前十二了,现在不知为啥,孩子每天读时,都不愿意要我解释了,而且总是自己默读三五分钟,就说妈妈我OK了,就要求诵背给我听,既然孩子喜欢这样,那我更轻松了,只是我就偷懒了,我就不背了,以前背古诗、三字经,都是我和他一起背的。但为了提升自己,看来我还是得抽点时间加加油,不能老落在孩子后面。
作者:
枫叶红时420
时间:
2011-7-19 09:58
标题:
7月19日
近日把《论语》学而第一背完了,为政第二背了前两节,因为我最近上班比较忙,孩子放假在家,自己搞定的,回来检查背的还挺熟,但是就是进度较慢,每天只愿意被一点点。看了书上的介绍,应该越背进度越快的,可是我家的好像都是缓缓前进。每天他总是快快发一点点时间搞完我布置的学习任务就出去找朋友玩了,要么朋友来找他了,而且我任务还不能多,哪怕多一点点就抗议,看来我要去其他楼去取经了,如何能加快步伐啊?不然这本书要背到何年何月?可是我自己也有惰性,自己都没背下来,有时就被儿子呛住了,他一生气就对我说,你背一段试试?
作者:
枫叶红时420
时间:
2011-8-22 20:38
标题:
久违了,儿教
近一个月来,工作超忙,又加之家里又来了一老一少客人,还加放假在家的儿子,可是整天把我忙晕了,每天没有7个小时的睡眠,身体严重不行,所以晚上没来爬格子,实在抱歉。但孩子的读经学习还是如故一点都没拉下。每周都要复习一遍小学必背古诗100首(这是这学期放假前都背完的,每天读段弟子规一段,论语半章,三字经后半部分,加之复习三字经以前背过的。这一个月来,目前论语读到里仁第四,前面三章议会熟背,弟子规熟读到谨,前面已熟背,三字经背到彼无书,且知勉。大蒜这学期拿下弟子规,三字经和论语。
作者:
枫叶红时420
时间:
2011-9-18 11:08
标题:
记录停步,国学学习再继续
最近因为工作和网络的原因少有记录孩子国学学习情况,其实孩子的国学学习一天也没间断,目前三字经已拿下,弟子规搞在泛爱众,论语学在第五章,学习过程中有很多趣事,抽空我再来补记。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