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答深圳黶女士。 [打印本页]

作者: 成都思奇    时间: 2004-11-1 21:49
标题: 答深圳黶女士。
對於黃女士的問題,我簡略的回答一下:
閃示卡一般分百科卡,圓點卡,字卡和英文卡。
閃示卡需要注意的要點:
1,要從最簡單的圓點卡,字卡開始閃,其餘類別的卡可以穿插。
2,坐姿和握卡姿勢要正確,和孩子的距離最好為30釐米。
3,注意卡的型號和規格。(閃示卡為28*28的正方形白色卡片,圖片為18*18,建議不要用電腦PPT。)
4,一組閃示卡每天最好給孩子閃三次,每次練習15分鐘左右,每張卡閃示時間不低於0.8秒、不超過1秒。(不同年齡的孩子,根據他們的接受能力,有不同的閃示卡内容。不同内容所需的閃示時間也略有不同。)
5,在閃示過程中,盡量減少環境和自身行爲帶給孩子的刺激,盡量少分散他的注意力。
6,不要過分閃示,根據孩子年齡和進度適當使用。
7,卡片應從最簡單的圖形形狀開始。
作者: dawnch    时间: 2004-11-1 23:32
建議不要用電腦PPT,
能说说道理吗?
作者: 小win    时间: 2004-11-2 08:34
其实在实际的操作中,挺难做到完全符合doman的要求的,例如我儿子,刚1岁,跟本就坐不定,还要抢卡,所以我现在打算用电脑来试一下,毕竟换一下方式,应该也是有效果的吧。。
作者: Cat    时间: 2004-11-2 10:05
dawnch+-->引用:dawnch 建議不要用電腦PPT,能说说道理吗?
同问。为什么不能用电脑呢?是仅仅从视力的原因考虑吗?如果是孩子大一点,用液晶屏可以尽量保护。而且时间只是几分钟而已。比起孩子看电视的时间要少的多呢。电脑可以保证速度,家长准备起来方便。最大的优点是环保,要是都用doman标准的纸,得浪费多少纸资源啊,还是给孩子留些树吧。
作者: 小聪妈    时间: 2004-11-2 10:38
谢谢您的解答,我还想请教一下:
   1、您说一次可闪15分钟左右,是否是可以闪完点卡、再闪字卡、之后再闪百科卡,否则一次只闪点卡的话,孩子会厌倦的。
   2、每个卡片是不是一定要闪到15次,也就是说,无论一天闪多少次,只要达到每张卡15次的标准就可以了。
   3、您说一天闪三次,这和杜曼的书有些差异,例如杜曼要求点卡每天2组,每组3次,即一天光闪点卡就需6次,再加上字卡及百科卡,如象我这样的在职妈妈,我觉得一天就靠晚上的时间最多能闪上4次,所以我现在的办法是先闪5张点卡,再闪5--8张字卡,字卡是先作出家制书,然后把书上的字抽出来教,但保证每张卡用15次,这样做是否妥当?
作者: 成都思奇    时间: 2004-11-2 21:08
抱歉:請看下個回復
作者: 成都思奇    时间: 2004-11-2 21:09
就以上家長提出來的問題我做個簡約的回答
1、爲何不建議用電腦PPT
原因:七田真先生說的很明白,他教育的關鍵是心靈教育,這裡主要的是心與心的交流,ESP的心靈感應能力存在于親子和師生閒,通過平靜的愛心去教孩子這才是精髓所在,如果使用電腦則形似神喪。
2、關於15分鐘
15分鐘大概是我沒有寫清導致大家的誤解,這裡說的15分鐘是指,從孩子每次開始平靜下來能集中精力,到精力分散的過程時間。在此期間要近況把閃卡、教具操作等教學任務完成。
3、關於閃卡的次數
基本上每天3次,每次可以是1-5組每組中間可有少量休息及和孩子對話時間以安撫孩子的情緒,每組建議10張左右,但根據不同孩子的年齡及個體狀況,組數有所區別
4、每張閃卡次數
每張閃卡持續不應拘泥,應根據個體區分,一些孩子記憶力先天較強這次數相應減少,閃卡原則上每組每天更新其中部分,長期不使用的閃卡偶爾穿插其中復習,儅三個月后檢測孩子依然對該閃卡準確記憶時即表示該卡教學圓滿完成。

提醒家長,不論閃卡及其他方式教學,七田真先生強調的重點均是愛心,耐心的心靈交流。無論如何父母不應孩子的不是適應不理解而在自身心理產生煩躁焦慮。更不可表露于表情。父母子女閒的心靈感應式現實存在的他們可以感受到這種不安。
作者: yzly    时间: 2004-11-2 21:52
成都思奇+-->引用:成都思奇
1、爲何不建議用電腦PPT
原因:七田真先生說的很明白,他教育的關鍵是心靈教育,這裡主要的是心與心的交流,ESP的心靈感應能力存在于親子和師生閒,通過平靜的愛心去教孩子這才是精髓所在,如果使用電腦則形似神喪。
我觉得用电脑闪时也是抱着孩子闪的,而且每次闪完都大声称赞、亲他,不存在缺少爱心的问题。闪卡、电脑都只是道具,没有什么不同。
作者: dawnch    时间: 2004-11-2 23:38
很想知道记忆链接,也就是把那种一张纸上面有五十张小图画用故事串起来的方法,与闪卡在功效上有什么不同?
还是针对不同年龄的孩子?

谢谢!
作者: 成都思奇    时间: 2004-11-3 01:02
yzly+-->引用:yzly 我觉得用电脑闪时也是抱着孩子闪的,而且每次闪完都大声称赞、亲他,不存在缺少爱心的问题。闪卡、电脑都只是道具,没有什么不同。

愛心是有感應卻無:)
作者: 藤妈咪    时间: 2004-11-3 11:13
这种心灵感应说对于从小接受唯物主义教育,又远离宗教信仰的中国妈妈来说,很难做到。

这种理论也很不错,应当是发展了的杜曼教学方法?我们期待更加详细、具体的实施指导。谢谢!
作者: baby100    时间: 2004-11-3 11:26
成都思奇+-->引用:成都思奇 愛心是有感應卻無:)
是感应,你这句话让我才开窍。原先有人主张不用电脑,说缺乏亲子交流。当时我还想亲子交流也不差这么一会儿。现在学习和感应相联系,但这个东东不好体会呀。是只要用爱心和用心去给孩子进行闪卡,就有感应吗?凭自己的经验,人和人感情好并且相处时间长,偶尔自己心里想的对方能感觉到,是说的这种感应吗?感应用在孩子闪卡学习上,怎么能让孩子每次或者经常的和妈妈有感应呀?是做田七真的想像训练达到吗?现在当妈真不容易呀,学习各种方面的教学方法,现在开始琢磨感应了。
作者: xmlee    时间: 2004-11-3 12:42
成都思奇+-->引用:成都思奇 4、每張閃卡次數每張閃卡持續不應拘泥,應根據個體區分,一些孩子記憶力先天較強這次數相應減少,閃卡原則上每組每天更新其中部分,長期不使用的閃卡偶爾穿插其中復習,儅三個月后檢測孩子依然對該閃卡準確記憶時即表示該卡教學圓滿完成。
三个月就要进行测试,不是不主张测试吗?而且还要“準確記憶”,我的孩子前面闪的卡有很多,可以说大部分都不记得,是不是要重来,闪卡难道不是对大脑起到一个促进作用吗?一定要记住才算通过吗?三个月的时间是不是太短了,我还预备三年呢?能否请您解释一下,谢谢了。
作者: Cat    时间: 2004-11-3 12:58
成都思奇+-->引用:成都思奇 愛心是有感應卻無:)
那是不是妈妈手捧着电脑就像拿着卡片一样给孩子看电脑就有“感应”了呢?不好意思,实在是不懂。
作者: dawnch    时间: 2004-11-3 15:30
Cat:
我已经懂了。
从感应角度来看,看电脑与看卡片确实是不一样的。这种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您自己慢慢感应感应?
看电脑,无论是抱着孩子还是怎么的,当然可以避免忽略与孩子交流的缺点,但仍是与用卡片不一样滴。
作者: wsliping    时间: 2004-11-3 16:07
制卡片虽然麻烦一点,可是觉得感应是有道理的,所以还是麻烦点好
作者: cissy666    时间: 2006-9-6 06:13
thanks all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