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家庭教育是生根教育
[打印本页]
作者:
听语漫步
时间:
2011-2-27 19:14
标题:
家庭教育是生根教育
家庭教育如同一棵大树的根,她的成长是潜移默化的。从播下的种子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根的成长发育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和谐的家庭环境如同肥沃的土壤,时时给予孩子成长必备的养料。 家庭教育的根到底是什么呢?健康的身心,良好的性格,优良的品德,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各种能力的培养与锻炼等等。这些都不是闭门造车能培养出来的,也不是哪个培训班能立竿见影的。
如果家长的眼光只盯在了三岁认识了多少字,会说了多少英语,钢琴,英语考了多少级,奥数获得了什么奖,忽略了其他方面的发展,只能满足家长一时的虚荣心,而影响了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往往错过了这个关键期之后,是根本无法弥补的。尤其是亲情培养不是学校教育能够获得的。当你把宝宝送到幼儿园,学校住校的时候,孩子注定要失去一生中最要的一课——亲情。
案例一:和心雨同龄的一个女孩,从两岁开始学习钢琴。因为平时很少有室外活动,这孩子的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一年级的一个周末,我们在院里跳绳,因为心雨一次能连续跳七八十个,而这个孩子根本无法连续跳绳,而她妈妈还要教她跳花样。因此她的爸爸当众连打带骂的把孩子闹哭了:你怎么那么笨啊,看看心雨怎么跳得那么好。我告诉她爸爸:你们平时哪有时间出来玩啊,这也不能怪孩子,心雨每天都出来玩的。不能这么比较的。二年级的一次周末,听这孩子说在学舞蹈。我和另外一个妈妈请她为我们表演一个,她到是没有拒绝,但是很明显,动作笨拙,四肢无法协调。此时钢琴考到了三级,和五岁开始学钢琴的孩子一样的级别。舞蹈只坚持了半年左右。这孩子平时在学校也不是个受欢迎的孩子,和其他孩子在一起玩的时候喜欢耍赖,一切以自我为中心。
案例二:另外一个和心雨同龄的孩子,上学的时候比心雨晚了一年,住校。因为学校担心孩子安全,室外活动很少,春节前听说这孩子因为下楼梯把胳膊摔骨折了。因为室外活动少,灵活性和应急反应能力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造成的。
案例三:和心雨同龄,三年级的时候听奶奶说,她妈妈很后悔让她住校,本身性格就很内向,现在在家跟家里人说话也很少,胆子更小了。她妈妈建议弟妹千万不要让孩子住校,等孩子大一些再住校。因为很多问题孩子自己无法解决,又不能得到及时的指导,对性格影响很大。
案例四:多年前发生在上海的一个故事。一个女高中生家里父母开公司,有钱。从幼儿园开始住校一直到爸爸妈妈开车出了车祸,爸爸去世,妈妈头被撞坏。这个女孩趁着妈妈住院的时机,和爷爷奶奶把家里的钱转移。妈妈知道后跟女儿说:先用这笔钱给妈妈治病,等妈妈病治好了,咱们再赚钱。这女孩斩钉截铁的说:你凭什么用我爸爸留给我出国的钱看你的病。妈妈很伤心:你白眼狼,我白养活你这么多年。女孩理直气壮的回答:我长这么大你给过我什么?你除了给钱把我送到幼儿园,学校住校,你连母爱都没有给过我。我第一次来月经的时候,自己不会弄,被同学嘲笑,你在哪?
今年冬天在圆明园观鸟,看到了一些盛开的梅花。遗憾的是我们走到近前的时候,却发现这些花是假的,人为装上去的塑料花。可想而知在含苞待放的季节里,给她捆绑上一些塑料花,势必会伤害到含苞欲放的花朵,真正到了开花的季节,相信花朵一定是所剩无几了。
孩子成长的过程是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根深叶茂,根深蒂固。如果在这个过程中,父母时不常的把根刨出来展示给别人看,或者是给孩子安装上各种漂亮的假肢,只是为了满足个人的虚荣心,势必会伤到正在成长的根系与花朵。这样的根怎么可能成长为参天大树,也是无法枝繁叶茂的。如何经得起风雨,见得起彩虹。早开的花必定早谢。
作者:
李元旦
时间:
2011-2-28 09:30
说得很好。
孩子的成长是多方面的。做人比做事重要。
作者:
nickddchen
时间:
2011-2-28 10:56
顶!也经常在思考我们父母到底最需要给孩子的是什么?
作者:
freesunny99
时间:
2011-2-28 11:07
说得好,孩子成长的过程是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
作者:
janejia
时间:
2011-2-28 11:37
观念很好,赞一个,家长们都应该关注与考虑这个问题。我们究竟给了孩子怎样一个成长环境,一味的满足与现代的社会竞争与考试,一味满足家长之间相互攀比的虚荣心。
作者:
漂亮的小汽车
时间:
2011-3-6 18:29
健康的身心,良好的性格,优良的品德,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各种能力的培养与锻炼
看似纷繁复杂,很难面面俱到
但只要家长用心观察,不断学习,一定可以做到协调综合发展。
智商与情商发展两不误。
作者:
niceness
时间:
2011-3-6 19:15
说得真好!感觉论坛很少有这样的精辟新贴了,楼主给我们带来了这么精彩的感悟,不能错过!
作者:
davidzsguo
时间:
2011-3-6 21:10
嗯,协调很难啊。谢谢分享了
作者:
754579752
时间:
2011-3-7 08:47
说得好!。
现代社会,家庭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盲目地认为将孩子送进学校和各种培训班就是接受的完整的教育,真是大错特错。但是周围这样的家长为数不少。
作者:
谦益妈妈
时间:
2011-3-7 16:02
我儿子在进入小学之前从没读过什么培训班,每天只是疯玩,可也没觉得他的平衡感有多强,上小学后还不会跳绳更不会踢键。
我朋友的儿子也一般大,小学选择了住校,我看到的却是越来越优秀,尤其是懂事,天天给他妈打电话,担心他妈一个人在家是否会闷,担心他妈会生病。而我朋友对儿子也是越来越有耐心。我认为这是个双赢的结果。
在我看来任何事情都没有绝对的,只有适合与不适合。
作者:
绿绿
时间:
2011-3-10 16:11
心雨妈妈说的太好了,不能为满足家长自己的虚荣心而剥夺孩子的幸福,这样失去的会比得到的多.
作者:
shengxsetjy
时间:
2011-3-13 20:26
心雨妈妈所言极是。
希望看到此帖的家长都能够认真反思一下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投入了多少。
不要一味地把孩子送进各种培训班,逃避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责任。
作者:
盛胜利
时间:
2011-3-15 17:20
标题:
回复 #1 听语漫步 的帖子
说的真好。我觉得我们现在的家庭生活是在为学校和培训班打工,似乎没有正真的生活,有什么办法喃?纠结啊
作者:
LZsidney
时间:
2011-3-24 14:56
很多时候都是父母的虚荣心在作怪,小孩好的表现往往是家长作秀的一个亮点
作者:
温暖的心2010
时间:
2011-3-25 11:41
妈妈的爱会带给宝宝安全感, 这对性格的成长很重要. 性格情商的培养比知识的灌输重要的多.
作者:
金驰摩托
时间:
2011-3-28 19:45
标题:
心痛
顶 我们做父母的应该多看看
作者:
xxbzh
时间:
2011-3-29 11:58
标题:
回复 #1 听语漫步 的帖子
个人感觉这几个例子都不太成立。很多时候,同样的家庭环境,孩子的表现差异还是很大的。一母生九子,九子各别。所以,因材施教最好。每个孩子有自己的好恶和长处,家长只要帮助孩子发现他们自己真正的兴趣点就算成功了。
人格,我觉得很难塑造,几近天成。但是价值观可以言传身教,输入积极的人生哲学,可以让孩子在今后的成长岁月中感受快乐。
不会跳绳多半是和孩子先天的协调性有关,我觉得遗传天分是主要的,我儿子小的时候就不大擅长跳绳,天天在外面玩也一样不会,同班有个同学很快就会跳双摇了。那个孩子明显运动能力就比较强,但也许他的想象力不如我儿子。
第二个例子是意外事故,并不一定就和孩子灵活性和应急反应能力有关。
住校,大概不适合绝大多数孩子,但也有一些孩子,因为住校锻炼独立性,各方面都因此更优秀。
作者:
startfromzero
时间:
2011-9-15 13:36
很赞同你的思想,谢谢你的文章
作者:
demitri
时间:
2012-1-31 17:28
谢谢听语的心得
作者:
benben96
时间:
2012-2-5 16:42
小学一年级,没上辅导班。某天睡前,孩子问:妈妈,我不会跳绳,怎么办?
我说,我们慢慢学吧。结果,他连晃绳都还不会。但是,上小学前,让他到游泳池里泡着,他倒是学会了游水(只能说游水,因为没有规则的游泳姿势。)
住我对面房的同龄孩子,踢爬跑跳,样样都是孩子群里最棒的,他的父亲是体育学院毕业的。我们家的孩子无论怎么样努力也赶不上那个孩子。然后,我及时告诉我的孩子:“每个孩子都不一样,不要用自己和短处跟别人的长处作比较。你们班上,有人唱歌很棒,有人弹琴很好,有人跑步很快,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因为,刘翔跨栏能得世界第一,但是,跳水他会比不上郭晶晶了。
每个孩子都不一样。
至于幼儿住校的问题。这个可能会让孩子感觉患得患失……但是,如果能遇上非常爱孩子的老师,也是可以弥补孩子成长中的缺失。
作者:
Jerry0309
时间:
2014-11-3 14:16
是啊,尊重孩子的内在成长规律,不要让孩子成为满足家长虚荣心的工具
作者:
wojiabaobao_200
时间:
2014-11-19 19:35
说得真好,学习啦!!!!
作者:
chenmin1980
时间:
2016-5-19 15:23
同意楼主的观点,现在的社会较浮躁,总想着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是却没有考虑这是不是孩子要的,孩子开不开心!
作者:
lgy69
时间:
2016-5-25 22:27
好帖,谢谢分享
作者:
chenyome
时间:
2016-7-19 13:09
谢谢分享
作者:
海浪帆1
时间:
2016-9-3 20:41
说得好,孩子成长的过程是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