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转:把孩子关在门外以后 [打印本页]

作者: 空山泠雨    时间: 2011-1-3 10:14
标题: 转:把孩子关在门外以后
刚到美国的第二天,我就迫不有待地去逛街。在一个百货商场里,我刚转过一个衣服架子,看到一位成年男子蹲在那里,两手抓着一个小女孩的两只小胳膊,正在讲:
  “爸爸不是跟你说过,小孩子在商店里不许……
   小女孩眼泪汪汪的,一副不太情愿挨训,却也知道自己错了的表情,大概刚才做了什么不该做的事吧。我没有往下细听,可是对美国父母及时管教子女的举动倒是印象深刻。而且,即使在这种时侯,他们也注意让开通道,不妨碍其他顾客行走和购物。

  在美国住了一段时间,我确实发现大多数儿童既活泼又有礼貌。我就留了心,注意看他们日常的生活表现。有一天,我路过一个小学门口,正赶上小学生们放学往外走。有一个男孩子,看见妈妈来接,立刻向妈妈跑过去,腿上像装了弹簧似的。可是他在人群里这么一跑,很容易撞到其他人,尤其是比他小的孩子。男孩子的母亲见状马上摆手,告诉他不要跑。孩子来到了她眼前,她竟两手虚推,示意孩子退到刚才起跑的地方。“大步走,大步走过来。”母亲强调着。直到孩子照母亲说的重新做了一遍,母子二人这才有说笑地上路回家。整个过程没有喝斥,也没有任何人监督,俩人做得自觉自愿,都表现得非常克制和耐心。母亲就这样心平气和地向孩子传授了一个重要的道理:在任何地方,都要遵守秩序,在任何时侯,都要有公德心。
  这些父母教子有方,那么有没有不肯顺从的孩子呢?不用问,一定是有的,我就见过这么一桩事。
  一个冬天的早晨,我因为要搭公司一位女同事的车,所以稍早一点出门,先乘了一小段公车,然后又步行到女同事家去。那天天气很冷,虽然我从车站走到住宅区里的同事家门口,顶多才10分钟,可我觉得身子都快冻僵了。
  他们家已经给我留了门。女同事还在梳洗,她7岁的儿子已在桌边吃早点,她的丈夫正在厨房里忙着。我知道他有一家自己的
企业,是个很能干、同时又很顾家的男人。他先很随和地向我打了个招呼,然后顺手给我倒了杯咖啡,让我随便坐,稍等了一会儿。
  这时侯,他们4岁半的小女儿梅格跑进厨房来,四肢并用地爬上椅子,开始吃她的早餐。  

她穿着一条夏天穿的泡泡纱小裙子,整个人看上去漂漂亮亮的。
她的父亲看见了,就问:“你怎么穿这条裙子呀?
小女儿说:“我要穿。

“妈妈知道吗?

“我要穿。

我找了个地方坐下,把眼睛“放”在一本杂志上,耳朵可听着他们父女对话。

父亲很有耐心地坐在孩子身边旁边:“今天很冷,不能穿这么薄的裙子去学校。
“为什么不能?

“这是夏天的衣服。

“妈妈也穿裙子。

“妈妈穿的是冬天的裙子。要穿裙子可以,去换一件暖和的再来。

“我不。

“外面很冷呢!

“我不怕。

“……去换衣服。而且出门时还要穿你的厚大衣。

“不要穿大衣……

“……听话……

“我就穿这个。

“梅格!

“不嘛……

  父亲还在轻声慢语地劝,小梅格先不耐烦了,她“当啷”一声把勺子摔在碗里。

  我突然觉得不对劲,抬眼一看,只见那父亲已经站起来,把梅格横抱在手里。
  “你不是说不怕冷吗,那么你去试试看!


  说着,他一脚踢开后门,把小女孩杵在台阶下,回来就插了门。看来他也动了怒。小女孩尖叫着扑到门上,因为进不了屋,她又急又怕,就大声地哭喊起来。

  我惊得把杂志丢出老远。我知道父母管教孩子的时侯,外人最好不要插嘴。可是天啊,她这么小,那光着小胳膊小腿,在这么个大冬天的露天地里,可是要冻坏的呀。
  孩子的父亲向我表示抱歉,告诉我不必紧张,同时,也制止了我去放梅格进入房间的冲动。
  这时,我的女同事衣冠不整地跑出来。那父亲黑着脸不说话,还是她儿子前前后后地讲了一遍经过。女同事在了解情况后,拿了一条大浴巾,然后安静地等在一边。
  门外孩子的哭声已经低下去了。那父亲去打开了门,女同事过去用毛巾包住她。小丫头又冷又怕,已经面青唇白,软软地由母亲抱着回房间里重新沐浴换衣。别看她小,但很显然,她明白母亲爱她,这一次却并不支持她,所以,她虽然有意躲避父亲,却也没有向母亲再撒娇。
  孩子的父亲身子僵僵地在屋子里走来走去,胡乱拿一件什么东西,又挪个地方放下。看得出来,他更心疼孩子 ,只是没有表露罢了。
  到了这会儿,我才喘过一口气,可就是不知说什么好。
  后来,女同事坚持照常由父亲送两个别孩子去学校。她自己则按原计划,与我一道去开会。
一路上,大概为了缓和气氛。她讲了好多父女俩的趣事。我呢,似听非听的。
  我在想,如果换了我,看到孩子穿得少,一定没有耐心细细告诉她哪件是冬天的衣服,哪件该穿,哪件不该穿,那么孩子下次肯定还是分不清。我也许会自己拿件厚衣服,强行给孩子换上。那时,孩子照样还是要哭这么一场,可是哭过了,却不一定知道为什么。但是真让我把孩子推到冰天雪地里冻这么一遭,自问又是难办到。
  说实话,我最佩服的还是我的这个女同事。她作为母亲,能够如此镇静,并不容易。如果她一时冲动,斥责丈夫,或径自去打开门,她的孩子们很可能在下一次就变得更加骄横,有恃无恐。而她无言地站在丈夫一边,坚持对就是对,错就是错,真是需要有几分“定力”才行呢!

  我就这么胡思乱想地过了一天。
  后来呢,并没有看见那小女孩生病发烧。
  再后来呢,那小女孩比任何时候都“黏”爸爸。他们一起玩球,一起做游戏,一起吃冷饮,而且高高兴兴逢人便说:“I am Dady′s little girl(我是爸爸的小女孩)!”
作者: linlin124    时间: 2011-1-3 10:22
国外对老人的环境并不是很好,在我们中国人看来,但也许那是他们的文化,老人一般都去了敬老院,没有要子女照顾的传统,在我们看来,似乎孝道方面有所缺失。但教育小孩方面,老人不加参与却是优于我们的。
作者: 空山泠雨    时间: 2011-1-7 10:51
原帖由 linlin124 于 2011-1-3 10:22 发表
国外对老人的环境并不是很好,在我们中国人看来,但也许那是他们的文化,老人一般都去了敬老院,没有要子女照顾的传统,在我们看来,似乎孝道方面有所缺失。但教育小孩方面,老人不加参与却是优于我们的。

中国古代,老人也很少干涉小孩子的教育的。
作者: linlin124    时间: 2011-1-7 11:03
  看来是现在这几年特有的现象。我总结下来,主要是由于历史时代的原因,这一代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也没有培养起自己的兴趣,物质方面年轻时比较匮乏。所以退休以后自然把重心都放在儿孙身上,并竭力想达到物质方面一定的水准,确实也不能怪他们,是有时代原因的,人总是很难突破大环境的局限。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