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你的孩子使用字典吗 [打印本页]

作者: zty1122bb    时间: 2010-12-10 14:42
标题: 你的孩子使用字典吗
作为学习者,学会查字典是小学生的必修课。然而,落实到实际学习中,使用字典则好像是另一回事。以下是人教网的一篇旧文,但对家庭语文辅导还是有些启发的,这不仅仅是对小孩子。
==============================================================
[原创]你的学生有查阅《新华字典》的习惯吗?
作者 落地麦
前两天连续听了十节参赛课,发觉没有一个老师要求学生上课带《新华字典》。觉得挺好奇,回学校后有作了一个简要调查。没想到我身边的老师也是如此,有感而发,写了如下的点滴思考: 这一次参加名师班活动,连续两天,一共听了十节参赛课。因为是参赛性质的选拔课,为了维护参赛选手的公平竞争,组织者规定所有选手都上指定课文的第一课时。年轻教师们的课,充满了青春的活力,有许多令我耳目一新的奇招,收获不少。但是连续听了十节第一课时的生动教学,我惊奇的发觉一个特别奇怪的现象——课堂学习,见不到学生使用《新华字典》的影子。字典公公哪去啦?众所周知,《新华字典》是语文学习的必备工具,也是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的最具权威的工具书。这十节参赛课上的都是第一课时,生字新词的教学是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安常理说,《新华字典》是必不可少的。虽然不少老师在教学生字新词的时候,能够巧妙的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进行教学,但是有好几次几个学生对一个生字的读音和一个新词的词义理解发生差异的时候,都是通过老师的权威来个一锤定音。虽然那几个被老师一口否认的同学心存不甘,可又无可奈何。如果当时老师能够引导学生查一查字典,也许大家都能心悦诚服。这次上课的都是五年级和三年级的学生,都具备了查字典的能力。课堂上不但没有见到学生查阅《新华字典》的学习行为,就连《新华字典》的影子都没有见到。整整十节课,居然没有一个学生带了《新华字典》来上课。当我就这种现象和身边的老师交流的时候,大家都说:可以理解,这是参赛课,公开课,没有时间给学生查字典。查字典真的很费时吗?的确费时,有时候为了查一个字要花上好几分钟,看起来的确是浪费时间。但是,我们仔细想一想,查字典为什么费时呢?还不就是因为学生平时查字典查得太少。查字典是一个学生最基本的学习能力,正是因为小学生缺乏查字典的能力,还没有养成遇到生字新词要查字典的习惯,难道我们的教师还能因为展示自己的全新理念,而置培养学生最基本的学习能力与不顾吗?更何况在很多时候,《新华字典》能够帮助我们解决许多课堂内发生的一些意想不到的难题与困惑。事后,我回到学校又作了“小学语文课堂《新华字典》使用情况的简要调查”,结果发现,五个班级,没有一个语文老师明确要求过学生上语文课必须准备好字典,学生遇上生字能够主动查字典的不到百分之三十,甚之个别班级书包和课桌里找不出《新华字典》的学生多达百分之六十多。《新华字典》这一座知识宝库,在我们小学语文的课堂里丢进了“被遗忘的角落”,这是不争的事实。如今,不要说一所普通学校的普通班级的普通语文教师缺乏“字典意识”,放眼全国各地形形色色的名师们的公开教学,有哪一堂课能见到《新华字典》的影子呢?反正查字典是人人都会的事情,是课外阅读的事情,犯不着在这宝贵的四十分钟内再来安排查字典的训练。以教师的权威取代《新华字典》的权威,可以说是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大家都习以为常的做法,简便,高效,何乐而不为?其实,查字典不应该成为一项人为的训练,它实实在在是学生独立学习的一种原本的需要。也就是说,学生在初读课文,或者课外阅读,独立学习时,遇上了没有把握的生字新词,他首先就应该想到的是借助《新华字典》来解决问题,而不是依赖老师和同学来帮忙。这应该成为学生的一种独立学习习惯——查字典的习惯。学生查字典的目的难道就仅仅是为了得到一个权威的答案?得到答案仅仅是一个显性目的,在这个显性目的背后,还隐含着培养学生查字典的习惯,掌握相应的查字典的方法,提高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形成扎实认真的学习态度,等等等等。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新课程倡导的三维教学目标,其实并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虽然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查字典不再列入考试的内容”,但是,我依然坚持要求每个同学至少自备一部《新华字典》,而且强调课前准备必须将《新华字典》和语文书、课堂笔记本整齐的放置于桌面上。课前我有个习惯——就是要仔细检查学生的课前准备是否到位,如果发现哪个学生没有准备字典,了解情况后,会及时提醒他到隔壁班级的同学哪里去借,并要他保证下一节语文课不能再次出现类似情况。如果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遇上了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争议,假如能够通过查字典来解决的,即使对正确答案我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也绝不会把我的标准答案强行塞给学生,一律通过查字典弄清楚。因为我知道,听我的案,和自己查字典的来的答案,表面上看结果是一样,但实际上学习的效果是有着天壤之别的。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标准的答案,更重要的是需要这个学习的过程,只有这个学习的过程才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养成了查字典的好习惯,对他的识字能力和学习态度都能产生积极的影响。查字典虽然不考了,但并不是说查字典不重要了,相反,查字典的重要性升级了,它不应该成为需要借助考试来进行教学的内容,而应该是人人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学习能力。我不相信,一个课内遇到生字不会查字典的学生,他在课外阅读的时候会去主动查字典;我也不相信,一个不喜欢查字典的学生,他的语文能力会有出色的表现;我更不相信,一个遇上生字不查字典胡猜瞎蒙的学生,他的语文学习态度会是端正的。查字典既是学生学习的需要,更是学生成长的需要。欢迎大家就此话题,说几句真心话。

[ 本帖最后由 zty1122bb 于 2010-12-10 14:43 编辑 ]
作者: 极冰酷热    时间: 2010-12-10 14:59
这是个问题啊。好在我孩子会折腾字典的。新华字典都读过两遍了,还继续看第三遍。
作者: 璇璇    时间: 2010-12-10 15:08
字典是学习语文必备的工具书。不但孩子要会用,大人也要有查字典的习惯。
作者: sunbaby020123    时间: 2010-12-10 16:35
我家小人用字典的,查字典的速度很快,反正比我快

他们小学好似从一年级就要求每个小朋友要准备一本新华字典,每天都要带去学校的。一直到现在三年级,预习的要求还是每个生词要求查字典组词的。所以,我们还另外配一本《小学生组词造句词典》
作者: zty1122bb    时间: 2010-12-15 14:17
其实我更想说明的是,孩子是否通过字典去获得新知,是否在试着利用学习工具去探索,去DISCOVERY。
记得前不久,在同一位好友闲聊时,他曾不无遗憾地说过:他的女儿非常聪明,学习成绩也蛮不错,但是就是缺乏主动探索的精神。对此,我想过很久,联想到我的两个孩子,其实也有类此情况。记得小时候,第一个1000米游泳是初一自己定的目标并实现的,第一个自行车100公里旅行是初三毕业自己偷偷计划并完成的,现在的孩子们呢。
我们作为家长,提供给孩子的实在是太丰富了,从形式到内容到路径,一切都尽可能的采取最佳方案。但这样做是否也有危险,孩子会不会反而失去了自我学习的动力,缺乏自主发展的精神。
上星期有关上海市中学生荣获世界经合组织能力测试第一的报道,让我有些乐不起来。会不会我们的孩子只是类此于袁隆平培育的超级稻米见效于一季,而不是真正能够经得住岁月风雨的百年之物。
毅力、专研的精神才真正难能可贵。
作者: 木棉花开了    时间: 2011-1-18 14:24
孩子上二年级时,每次预习课文时,都是他自己查字典预习生字词的。
作者: yy21    时间: 2011-1-24 14:53
孩子上一年级,学校没有要求,他自己主动提出要给他买一本属于他自己的字典,非常高兴地满足了孩子的愿望,记得当时还在坛子里发帖咨询买什么类型的字典好。一个学期下来,当初新新的字典已变了模样,书脊已经脱落了,成色已经只有八成新了。暗自高兴,说明字典没有成为孩子书包里的装饰,小家伙经常有事没事地翻看字典玩,从字典里寻找他感兴趣的东西。有一次做组字的练习,他考我“孖”字念什么,我答不上来,他自豪地告诉我,这个字念zi,还可以念ma。都念一声。我翻看字典,果真如此!问他是不是爸爸专门教过他?儿子自豪地回答:“我自己翻字典学的!”让我们的孩子爱上字典,让字典与孩子为伴吧。
作者: davidzsguo    时间: 2011-1-29 12:50
字典是必备的工具,只是孩子有时候直接问家长而不是查字典。
作者: kingno    时间: 2011-2-10 12:28
呵呵,当然,字典是最好的老师嘛!
作者: xvjianting    时间: 2011-5-27 17:42
不但孩子要会用,大人也要有查字典的习惯
作者: WSCL    时间: 2011-6-21 12:19
小孩一年级,但课堂上没要求字典,有一次小孩问一个字的意思,大人是知道意思,但表达上肯定不规范,为防止误导,就新买了字典,教小孩自己查意思,管他学校用不用呢,总没坏处!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