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Cissy的数学日记(小学四年级) [打印本页]

作者: 等待花开    时间: 2010-12-7 17:04
标题: Cissy的数学日记(小学四年级)
Cissy 回到家,脆生生地喊了一声妈妈我做作业去了,然后把自己关进房间。

我旖旎而进,为了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最近孩子做作业前我会让孩子估计做题时间,然后记录实际时间 ,加以比较,让孩子把握做题速度和学会时间管理。

一页纸两面,题目密密麻麻,我粗略估计要40分钟。

“20分钟就够了,这部分我学的特别扎实“扬起笑脸做开花状,然后开始奋笔疾书。

……

30分钟后走出房间” 做完了,题目有点简单,重复的题太多,简直浪费时间。“那口气似乎这些题目都是小菜一碟,不屑一顾。

我们学的是青岛版五四分制的数学课本,最近在学习小数的除法。

”不用检查了?“

”不用,检查也是那个样。“言下之意,似乎胜券在握。

好吧, 那么妈妈来看看到底结果如何。

口算部分:
0.2x0.4=0.8
72÷0.9=8
2.0x5=1.0
计算部分: 3.92÷1.4=2.6
应用题部分:列算式正确,可是7.56÷1.2=63

老毛病啦,粗心导致计算能力差,直接影响了分数。记忆中好像数学考试满分的不多,总会有这样那样的小问题,而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计算问题。

我该如何引导,或者说采取什么措施,能让孩子提高计算能力呢?

题海战术似乎不可取,那样会增加孩子的负担,把数学简单的归结为做题,长期下去肯定会影响学习的积极性。

但是不做题又找不到其他有效的途径。

粗心, 粗心, 这个困扰了我三年的问题,现在依然笼罩在我们的四年级。
作者: xinxinv    时间: 2010-12-7 18:44
我们也是小四,这边也是小学五年制。 孩子的问题也是一样,我家小子也是粗心,现在学的是多位数乘除法,总是在计算结果中,不是多个零就是少个零呢.
作者: 等待花开    时间: 2010-12-8 16:39
爬在网上搜了半天,也看了各个论坛关于数学的论述,似乎都说小学阶段更应该重视的是数学思维,建立了数学思维,初高中阶段才会更有发展动力。

这点我同意, 可是现在孩子的计算已经明显地阻碍孩子成绩的提高,每每发下卷子来,都高呼,真冤啊,我再认真一下或者再检查一下就可以得100分了。可喊过冤过之后,依然故我。

苦口婆心的说教看不到效果,还是想具体措施来改正吧。

每天18:30--19:00,半个小时或者更短,视完成情况和正确率而定,来做20道口算题,5道计算题,3道应用题。

20分钟之后,3.14x2=3.28; 0.4x0.5=2; 3.8÷7=5.4

把错题认认真真地抄在错题本上,给自己分析了原因:基本功不扎实,粗心。

呵呵,看样子对自己还是有清醒的认识的。

明天继续,看看会不会有进步。
作者: xinxinv    时间: 2010-12-8 17:27
我们学的是教科版的小学数学,还没会到小数的乘除法。不过粗心是孩子们的共性,慢慢来吧,尤其是男孩子。
作者: 极冰酷热    时间: 2010-12-8 19:40
唉。孩子就是这样的。不过四年级还这样是得抓紧改掉这毛病才好。
作者: qdylz    时间: 2010-12-9 08:53
原帖由 等待花开 于 2010-12-8 16:39 发表
爬在网上搜了半天,也看了各个论坛关于数学的论述,似乎都说小学阶段更应该重视的是数学思维,建立了数学思维,初高中阶段才会更有发展动力。

这点我同意, 可是现在孩子的计算已经明显地阻碍孩子成绩的提高 ...


计算影响学习成绩,不仅仅是小学,中学也一样。

中学的有些填空、选择一类的题目,思路很简单,如果计算不准确,可能失分很多。

看来计算还是要训练。
作者: oye妈妈    时间: 2010-12-9 10:22
儿子学校的老师每天布置5道很简单的计算题,主要是训练计算速度,培训孩子数感,很多题孩子都不用打草稿,口算的正确率几乎是百分之百。我觉得老师的方法不错,现在孩子不仅计算准确率高,而且在做数字谜之类题时,明显感觉很快,很多时候是凭感觉而不是试算。
作者: 等待花开    时间: 2010-12-9 17:11
2010.12.08

今天晚上照例出20道口算题,5道计算题,3道应用题。

口算题错误:25÷5=5, 25÷0.5=5, 25÷0.05=25

把这几道题另列出来,用列式计算,结果全对。之所以口算错误,我觉得不仅仅是粗心的原因了,肯定是基本概念不理解。可是如何用简单的方法讲解出其中的原理,又想不出头绪。

想当年我从来没接触过奥数,可一直对数学保持高昂的兴趣,多难的代数题都能给想出来。 可现在要用深入浅出的方法讲出来,就有点力不从心了。 记住第二天到论坛问问各位专家们。

计算题:结果全对。只是其中有一题,19.8-(19.8-6.5)不是用简便方法,而是一步一步算的,看来对减法的结合律应用的还不好。

应用题,保管员要把2.2千克草籽放进小玻璃瓶中保存,每个小玻璃瓶最多只能盛0.35千克,准备6个这样的小瓶够吗?鼓励孩子用多种方法解题。用乘法很顺利的解出,可是想不出别的办法。 提示,用除法。还是不明所以。 拿出实物来演示,做恍然大悟状。 然后再出了几道类似的题,用到除法解题的时候还是有点磕磕绊绊。

孩子的数学在学校的成绩一直在90以上,我看成绩还过得去,就放任孩子不管。最近的几次考试,因为计算能力的缺失,考到85左右,才引起我的重视。现在看来缺失的不仅仅是计算能力,还有分析问题的能力。

我这个做妈妈的,失职的地方很多,小时候没有想办法培养孩子爱上数学,现在没有能力给孩子深入浅出的解题方法,看到论坛上妈妈们的付出,真是深感惭愧。

孩子今天的状态,有孩子的过失,更是家长的不负责任造成的。

允许我自责10分钟……
作者: 等待花开    时间: 2010-12-9 17:27
一位数学老师兼有智慧的家长:Whxiebx 如是说:

数学,还要在生活中教,和应用,这是最容易懂的。
数学的目的就是把复杂的事弄简单,所以一定要从简去教,这时一般都是教的原理,浅显易懂!

真理啊!!

我这一点做的很不好,可能最近看到孩子的问题有点急躁的原因,都是到了6点半的时候,就严肃地说:到了学习数学的时间了,然后就是冷冰冰的口算计算题目。平时也很少联系生活来讲解一些数学知识,把数学和生活割裂开来,造成现在,尤其是最近,孩子有点惧怕数学。

由我这样一个不懂数学之美的家长来督促孩子的数学,会不会更加破坏孩子对数学的兴致?

如何来针对孩子的个性执行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确实是做家长的必备功课。

继续摸索,继续摸索……
作者: 吊兰4    时间: 2010-12-9 21:23
我家孩子今年也是四年级学的是现代小学数学,和你家孩子有同样的毛病,我总结的原因是不熟练,熟练了就不会错,经常自己针对他出些简单的计算。

作者: 等待花开    时间: 2010-12-11 15:45
今天孩子说了一句话,心里很难受。

她说:妈妈,我讨厌数学。

之前就有点模糊的感觉,觉得她对数学不感兴趣。这从她每次做作业的次序可以看出来,数学都是排在最后。每天的数学预习也都是在我千催万催之下才进行。对数学浅尝辄止,拒绝课本以外的知识。 她学校里的成绩其实还算可以,我一直以为她最多只能算是不喜欢,没有尝到解题的乐趣,可是,她竟然明确地说:不喜欢。

可是为什么就会讨厌了呢?

数学就是出题做题,不像语文可以任意看课外书,也不像英语可以看原版影片。学校里老师就是讲题,你在家就出题,烦透了。

回顾一下, 确实如她所说,学校里老师只是完成教学任务而已,估计对孩子数学兴趣的引导很少。我之前对她的学习基本上是无为而治的,认为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所以不陪做作业,不检查作业,很少监督复习预习,孩子碰到问题,让孩子自己去想办法。这一方面可能培养了孩子的学习独立性,可另一方面,由于没有很好的跟进监督,孩子偷懒或者疏忽没有把问题彻底的解决,导致数学成绩有所下滑。意识到了问题,一时想不出好的办法,就只会出题训练孩子的反应速度,从而导致了孩子的厌烦心理。

欲速则不达,切忌,切记。

试着给孩子出一点一二年级的奥数题,让她自己动脑筋想出来,尝到胜利的喜悦,看看能不能因此激发出数学兴趣来。
作者: 等待花开    时间: 2010-12-13 12:48
2010.12.12

今天晚上照例做了5道题,其中错误一题:(9.2+13.8÷2.3)x2.5=(9.2+6)x2.5=9.8x2.5=24.5

我刚检查的时候,也以为这道题对了。但是就是一闪念间,觉得哪里不对劲,再仔细一看,原来问题出在这里: 9.2+6=9.8

不动声色地把试卷还给Cissy, 让她再检查一遍,5分钟过后,说都对啊。

再检查,3分钟后,貌似无辜地说:我都检查了每个步骤,就是对啊。

3遍过后,我只好给她点出来,这道题错了。

“可是妈妈,四则运算里面就是应该先乘除后加减啊,算完括号里面的再算外面的。”还是没有检查出来。

“里面肯定有一个错误,你再仔细看看。”

这下子终于看出来了,拍了一下头,说我把6看成0.6了。

这就是问题的所在了。 自以为对,被告知有错误却检查不出来。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整体把握对,可是其中的一个小细节都导致了整个的错误。而且这样的错误屡屡发生。过后每每懊悔, 可是错误依旧。

基本知识不扎实?学习习惯不好?注意力缺失?心眼手不能统一?……

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纠正?

有没有数学老师或者专家可以支招? 谢谢啦
作者: 等待花开    时间: 2010-12-14 09:10
今天的口算改为心算,由我出题,Cissy直接给出答案。

发现结果很受她的状态影响,今天可能心情好的缘故,或者注意力集中了,50道题,全部都对,并且速度很快。

随后的计算题也全部都对。计算题的思路也很广阔,让我不由得刮目相看。

今天下了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路滑风大,放学以后,Cissy却执意不让姥爷去接,一个人背着大书包顶着4,5级的北风走回家。 给了我和她爸爸极大的意外和惊喜。所以,拥抱了她,表扬了她。并且破天荒地允许她吃晚饭的时候看英文原版片《小魔法师》。

心情好了, 一切就都顺利了, 是不是呢?

晚上七点,准时去打乒乓球,把她爸爸杀地落花流水,呵呵。

(备注:今日起,我开始执行锻炼计划,但愿能坚持下去。 )
作者: judyhjq    时间: 2010-12-14 15:05
这么厉害呀,四年级都学小数运算啦,我们那个也是四年级,一说小数计算,就叫开了,说还没学呢。向你们学习!
作者: 等待花开    时间: 2010-12-15 16:28
今天继续风雪天气,Cissy居然又自己一个人顶着风雪回家了。

老公说,Cissy不娇气,有潜力。呵呵, 在爸爸眼里, 女儿什么都是好的。 一丁点的举动都会被放大数倍,然后跟优点潜力扯上关系。 不过真的, 孩子长大了。 不是当年的那个娇气的小女孩了。

计算题竞赛了,说考了85分,最高分不过93分, 试卷老师收上去了, 没看到具体错在什么地方。 不过Cissy继续她的事后诸葛亮:妈妈, 如果我再细心点,就可以考100分啦。 但是呢~结果呢~

今天晚上的计算题又错了一道: 0.98x98=0.98x(100-2)=0.98x100-0.98=97.02, 她自己总结的原因是计算题不熟练, 但是我感觉还是对乘法分配律理解的不透彻。

拿出棋子,0.98不好表示,就用两个棋子表示一组吧。

2x98表示什么啊

表示98个2相加。

2个棋子一组,98组相加,挨个加起来是不是很麻烦?

对。

那可不可以先凑整,100组……

妈妈,多加了可是要减掉的。

呵呵, 是的, 要减去2,可是这里的2是表示2个, 还是2组呢?

妈妈, 我明白了。

好, 再出5道题,全对。

妈妈, 你这样说比老师讲的清楚多了。

嗯,以后有关这样的计算题,不会再错了吧。

不会了,妈妈, 这次刻我脑子里了。

呵呵, 但愿,但愿。
作者: 等待花开    时间: 2010-12-17 11:46
2010.12.16

最近发现Cissy应用题的思路比较广泛,看到题目总想用两种以上的思路解出来,也可能是最近我鼓励她一题多解有关系。

这几天我的心态也改变了很多, 以前看到孩子做错题,总是归罪于孩子头上,没从自身分析原因。 这几天在数学园地看到很多家长对孩子数学的点拨,深感自己做的远远不够。 以前总觉得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 也一直尽力在向孩子灌输这个观念,现在知道了,孩子成长的路上, 不管在生活上, 还是学习上, 都需要父母的帮助。 不管什么学科,都应该从生活中来, 向生活中去。因为父母的经历比较多,所以经常有意无意地向孩子灌输一些概念是必要的,至少,应该引起孩子的兴趣。

Cissy这几天对数学不那么反感了,以前一看到我拿出题来,就开始噘嘴,现在似乎也知道了每天10-20分钟的数学学习是必须的,再加上做完题后可以打乒乓球,也就可以很快的做完题目,虽然还是有错误,但是毕竟在进步。

今天发现四则运算还有点问题,做题之前,让她回顾一下做题的顺序,也很快的说了出来。 可是开始做的时候, 还是出了问题: (25.2÷3.6+3x15.2)÷7.8=(7+3x15.2)÷7.8=(10x15.2)÷7.8=152÷7.8……。 有没有一种比较好的方法来理解顺序呢?

另外, 粗心依然存在, 18.4x3=552, 让其检查而不自知。
作者: 等待花开    时间: 2010-12-17 13:53
在超级版主jiangying的帖子里,http://bbs.etjy.com/thread-214522-1-1.html, 发现了一些真知灼见, 深以为是,摘录在这里:

在人们的学习和生活实践中,经常要和各种各样的数打交道,经常有意识地将一些现象与数量建立起联系,这就是数感

新课标对年级的划分是人为的,而数学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实其他学科也是)。某些条件下完全可以跳出年级划分的框架。

孩子数学思维的培养应该跳出年级的框架,全方位的在生活中培养。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数学学的是规律,孩子学数学就是学如何总结和应用这些规律

多多培养孩子的地图感觉和空间思维

四年级左右开始接触分数和小数,孩子对数的思维跳出离散数的框架,进入连续量阶段,分数的引入,有理数也就完备了,再引入开方和圆周率等无理数,连续量概念形成,直线数轴可以覆盖所有的连续数。常说:“四年级是一个坎”,从数学上来说,这个坎就是连续量的理解。

小学数学的难点是应用题,初中数学的难点是几何证明和因式分解

从孩子数学思维发展的角度来看,因式分解是数量结合达到变量思维的极致,几何证明是数形结合达到变量思维的极致。初中是学校教育中从常量到变量转换的分水岭,数学思维落后的孩子会在这里大幅掉队。

  小学阶段的未知数使用还局限于方程这个万能钥匙,严格的来说,方程的未知数仍然是常量。谁先掌握变量思维,谁就在数学学习中掌握主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小学阶段慢慢给孩子侵浸植入变量思维,是孩子中学阶段理科能够轻松学习的关键所在。
作者: 等待花开    时间: 2010-12-17 14:12
由论坛跟踪到了Jiangying超版的博客,简直像发现了一个宝藏,感叹洋洋之所以如此厉害,父母的引导功不可没啊

Cissy碰到不懂的问题也经常问我们,我们经常就直奔主题了,而没有问问她自己都做了哪些尝试,难免会养成她偷懒不爱动脑筋的坏习惯。

Jiangying 做的就很好, 他如是说:(转自: http://blog.sina.com.cn/u/1234332977

所以当孩子问的问题,我们也不懂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做:
  1.问孩子有什么思路,做过什么尝试。
  2.要求孩子把思路和尝试写出来。
  3.要求孩子以后问问题的时候,不能光问问题,必须主动的把做过的努力汇报出来。

  长期坚持这样做,孩子的理科学习能力应该会有很大提高吧。
作者: 等待花开    时间: 2010-12-21 13:19
这几天把各种运算定律都启发Cissy推理了一遍,再碰到有关运算定律的计算题,基本不出错。

但是掌握运算规律, 不等于不犯粗心错误。

398+99=398+(100-1)=398+100-99=399

汗颜啊,无语。
作者: 等待花开    时间: 2010-12-22 08:55
昨天单元测试了,考了99.5分,一道应用题的单位忘打括号,扣掉0.5分。

看得出来Cissy很高兴, 对丢掉的0.5分颇不以为然。

及时表扬了孩子,肯定了她的进步。 同时指出,数学是一门很严谨的学科,一点小错误都可能铸成大错。 0.5分虽然不多, 可是能看出一个人粗心大意的学习习惯。 妈妈不是苛求必须得100分,可是会做的题一定要100%全对,不能有丁点儿的差错。

期末考试在即,老师要求家长督促学生做好复习工作。 英语语文都不必担心,担心的仍旧是数学。Cissy的数学解题思路现在很清晰,可能会影响成绩的有可能会是粗心,某些章节基础知识理解不透。

教科书上的练习题都是经典,所以决定和孩子一起把课后练习题过一遍,另外,通过颠乒乓球让她把心绪稳定下来。

睡觉之前,Cissy突然说:妈妈, 其实我觉得数学挺简单的。

呵呵,一次成绩好难不成就觉得自己已经改正了粗心的缺点? 小妮子,你需要提高的地方还多着呢,看看论坛上这些牛孩子,差距不是一般的大啊……

咽下这些话,我吻了吻她,给她一个鼓励的笑容。

一切都会越来越好。
作者: candyxiao020    时间: 2010-12-22 11:20
看了你家的,心情好多了,看来这么大的孩子,粗心的毛病真是一模一样。我之前为她的粗心纠结很久,一直没找到克服的办法。现在都想开了,或许等她再长大一点会好吧?
作者: 婧珂妈    时间: 2010-12-23 13:44
我家孩子也是四年级,上个学期我发现孩子也存在粗心的现象,但我们总理解孩子的粗心是不认真,或者没好好看,但我仔细观察了下我女儿发现是数学能力的问题,于是我采用了一些方法来训练我女儿,这学期来看,类似看错抄错的问题越来越少,我的做法是这样的,供楼主参考:1.就是专门找一套试卷读题,不要求做题,但我会记下孩子的错读率,连同那些计算也要读。
2.强化孩子的抄写数字能力,自己做一张数字表,从两位数到8位数的不等,要求孩子把数字记下后再抄写,每天写5分钟,也给孩子计时。
3.加强孩子的应用题的学习,孩子的奥数学得很轻松,但每次都是孩子做的时候,我在黑板上做,我们比速度,做得快的要讲题,当然我只是偶尔快,所以孩子很有成就感,觉得自己比大人都厉害。
4.对于公式,定律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题没有多做,只做错题。

[ 本帖最后由 婧珂妈 于 2010-12-23 13:46 编辑 ]
作者: 等待花开    时间: 2010-12-24 17:03
今天想起在论坛里看到的诱导孩子爱上数学的帖子,虽然对我们来说,已经有点晚了。还是忍不住拿出来“测试”一番。

一个船长带着20只鸭子和30鸡去航行,问船长多大?

问题刚出来,Cissy就笑开了。妈妈, 你出的这叫题吗?

就冲这一笑,我的心里也乐开了花,多好的孩子啊,这证明咱也不是那种死读书的书呆子。

好, 那再出一题。

一个船长带着20只鸭子和30鸡去航行,请问船上多少条腿?

好像已经意识到会有陷阱,小心翼翼地问:妈妈, 是人腿还是动物腿?

都算。

妈妈,鸡鸭里面有没有一条腿的?

没有,都双肢健全,头脑简单的那种。

妈妈,那,那船长不是独腿吧。

嘿嘿, 小妮子,想的真周到。

不是,就是腿瘸了点。

嘿嘿,腿瘸了也叫腿。

没问题了吧? 一共多少条腿?

还有问题,妈妈,如果这船长拄着拐杖呢?算不算腿?

思维不是一般的广阔啊,拐杖怎么能算是腿?

怎么不算,一个谜语说,小时候两条腿,大了三条腿……

好, 好,拐杖不算腿。人腿,鸡鸭腿,独腿,瘸腿,拐杖腿,没有别的可能了吧。

妈妈, 如果这个船长根本就走不了路, 他是爬着走路的,那胳膊算不算腿啊……

彻底晕倒,这, 这还算是数学问题吗?
作者: 等待花开    时间: 2010-12-27 16:32
这星期的作业, 可以看出Cissy对乘法因数增大对积的影响和除法商不变原理混淆。

两个数的商是15,被除数和除数分别增大到原来的10倍,那么商是(   )

孩子一开始填是原来的100倍。

拿到题就知道孩子混淆了概念,不动声色地说再检查一下。

一会儿出来了,改成了1500。

开始有暗火涌动,拼命压住,当个妈妈真不容易哇,默念,修养,修养,生气的时候不能对孩子说话……

又折回房间,10分钟还没动静。我推门而入,发现人家正没事人似的在玩芭比呢~

Cissy, 先检查完再玩。

知道了,妈妈。就一会儿。

一会儿,也就是5分钟之后, 我再次推门而入,仍然坐在一堆芭比里面,没有起身的意思。

火气终于喷薄而出,@#¥%……%%%¥¥……&

小人儿对我的怒火也许已经见怪不怪了,奇怪的看了我一眼,平静地改成15,然后把试卷举到我面前,啪一个军礼:“请首长过目,保证以后不犯此类错误。”

这样的孩子, 除了苦笑,还能做什么呢
作者: 漂亮的小汽车    时间: 2010-12-27 18:13
原帖由 等待花开 于 2010-12-24 17:03 发表
今天想起在论坛里看到的诱导孩子爱上数学的帖子,虽然对我们来说,已经有点晚了。还是忍不住拿出来“测试”一番。

一个船长带着20只鸭子和30鸡去航行,问船长多大?

问题刚出来,Cissy就笑开了。妈妈,  ...


孩子大了,心眼就多了。
咱那个傻乎乎的。
作者: chenximother    时间: 2010-12-27 19:12
乘法因数增大对积的影响和除法商不变原理  和小数的学习  我们家西西现在五年级学的内容啊

也会粗心 ,错误很多
作者: qdylz    时间: 2010-12-27 22:51
标题: 回复 #23 等待花开 的帖子
Cissy理解成脑筋急转弯了,所以才会很贫嘴。

以前看黄全愈的《素质教育在美国》,好像美国的学生在课堂上就是这样和老师讨论的。问问你家的Cissy敢不敢和老师这样?
作者: 等待花开    时间: 2010-12-28 16:39
晚上健身的时候,跟会所老板聊起来,才知道他的儿子高中毕业后去了美国上大学。

以前一直觉得高中毕业去美国上大学离自己很遥远,应该发生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事,没想到就在自己身边,还是如此成功的榜样。

男孩如今在美国一所公立大学数学系学习,当时考SAT的时候,数学是考了满分的。他的父亲说以后也不一定要学习数学,只是用满分的成绩申请奖学金比较容易。

他说SAT的数学考试,只要你能看懂题目,其实很简单,大概相当于国内的初中毕业水平。 题目里没有需要你死记硬背的东西,假设这个题需要用到勾股定理,在题目中会明确地表示出来;假设题目中需要用到一个复杂的计算,类似于256x58÷(16+29),会直接在旁边标注答案。 一句话, 不考死东西,但是会考一些类似于发散思维的题目,比如书上10只鸟,开枪打死一只鸟,还剩几只鸟之类的题目。

Cissy当时在旁边,听了耶了一声,妈妈,我要去美国,我要去考SAT.

估计国内的孩子大多对美国的教育都持向往态度,Cissy每每看“Good luck, charlie" "Wiszards"的时候,都感叹:美国的孩子多幸福啊,你看人家都不用考试的。

孩子啊,等你真的考出去了,就会发现, 美国的大学,正是刻苦学习的时候,一点也不比国内的高中轻松哦。 到那时,你是不是又会羡慕国内大学生的逍遥自在?

再说,即使要考SAT, 也需些时日。

现在最关键的,还是打好基础再说。到时,出国还是不出国,我们也可以一样从容。
作者: 等待花开    时间: 2010-12-29 17:16
虽然现在还没开始学几何,但为避免我当年的前车之鉴----多难的代数都可以解出来,但唯独对几何部分一筹莫展---准备培养Cissy的空间立体感,从折纸开始。

小的时候也陪孩子折过一些小东西,但那时多半是我一步一步地演示给她。现在鼓励她自己看图自己来完成。

因了小时候的那两下子,Cissy开始对折纸是不屑一顾的,妈妈,我会叠很多东西呢,一边说一边麻利地叠出来千纸鹤,钢琴,教堂等,虽然不是很精致,但也像模像样。

都会这么多了啊,那我们今天来叠一只小猫吧。 我翻出书来, 把小猫这一张指给她看。

粗粗地看了一眼,嗯, 简单,开始动手。 好似看到她在做数学题的影子。

慢着,这里折一条线,是随便折的吗?有没有什么规定?

哦, 好像折下来后和正方形的对角线对齐。 哎呀,反正能折出来就是了。

做数学题的时候, 也是这般地急躁吧。

慢慢来,要做就把它做好。

速度开始慢下来,可能是小孩子看图比较直观的原因,我还在研究到底应该怎么折呢,Cissy早就噌噌地超出了我好几步。

多聪明的孩子啊,妈妈从小动手能力就不行,那时连最简单的纸袋都不会折呢。60%的真话,40%的自谦。果然,被灌了一大壶迷魂汤,小人儿更是得意了,嗖嗖地继续折。

越来越复杂了,终于, 妈妈,这里我不会了。 你教我。

妈妈上好几步还没过关呢,哪有能力教你这一步?你再研究一下。

那我不做了,等你做到这里的时候再教我。 做数学题时的不爱动脑筋也显露出来,习惯于别人“喂”,而不是主动找“食”吃。

胡萝卜,甜枣,迷魂汤轮番上阵,小人扭扭捏捏地继续往下折。
……

啊哦,我想出来了,这样再翻过来不就行了吗?小人儿终于欢呼雀跃起来。

心里暗暗松一口气,体会到自己钻研成功的乐趣,进而扩展到数学及其他学科的学习,再顺便为以后的几何做准备,这就是为娘的良苦用心啊
作者: 盛胜利    时间: 2011-11-16 12:11
原帖由 等待花开 于 2010-12-17 14:12 发表
由论坛跟踪到了Jiangying超版的博客,简直像发现了一个宝藏,感叹洋洋之所以如此厉害,父母的引导功不可没啊

Cissy碰到不懂的问题也经常问我们,我们经常就直奔主题了,而没有问问她自己都做了哪些尝试,难免 ...

这简直是防止四海而皆准的道理啊。可惜我经常也是直奔主题啦
作者: hutianyang    时间: 2012-1-8 15:31
这个等待花开就是在成长档案里面我熟悉的那个花开吗?

好长时间没见你写帖子了?

今天才发现这个数学贴,难道又不写了?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