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毕业班男孩的数学记录 [打印本页]

作者: 小桥流水    时间: 2010-11-25 22:39
标题: 毕业班男孩的数学记录
响应斑竹的号召,再此开贴。
    不懂数学到底要怎么记录,反正当作是自娱自乐吧,另外,开个数学帖,看能不能把孩子学数学的兴趣提高点。
    孩子的学习效率比较低,再一个,每天英语,语文,时间一瓜分,数学的时间实在是有限。低年级的时候有断断续续做点奥数,都是在家自学。后来停了两年,一来是没时间,再者是因为看到很多言论,说孩子到初中,逻辑思维优势就会显现,所以干脆就彻底放下了。今年是毕业班,再者,孩子的数学退步很多。再不做,看来是不行了。
     言归正传,今天孩子学习“牛吃草问题”,做了三道习题,一道融会贯通。他做数学比较被动。我目前用的练习是“优等生数学”,不是真正的奥数,比奥数相对简单一些。都是以前一次性买了好几个版本,但都在睡觉。今年翻出来,准备每天做点。现在做的这本还是五年级的内容。 ,一共就68个练习,目前做了50个了,做完之后再换个版本。

[ 本帖最后由 小桥流水 于 2010-11-25 22:43 编辑 ]
作者: oye妈妈    时间: 2010-11-25 23:17
很好,终于有大孩子开帖了,你们毕业班,我们五年级,我们要紧跟在你们后面学经验。在读经方面学习了你们很多好的经验,现在在数学方面又有经验可学了。
作者: zhouqing    时间: 2010-11-26 08:24
我们也六年级,数学思维感觉明显不行,没见过的题型基本不会,真急啊。也来学习了。
作者: sunxian128    时间: 2010-11-26 09:03
我家也是六年级,毕业班了,先来学习,然后自己开贴去。
作者: ww_dm    时间: 2010-11-26 10:26
怎么之前没看到这么多六年级的哦,太好了,找到这么多同龄的伙伴!
作者: 小桥流水    时间: 2010-11-26 20:56
总的来说,儿子还是怕做数学,能躲就躲。 ,今天晚上,看《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周五的晚上,孩子比较放松,基本都有让他看看电影,看看课外书之类的。看完之后,我说,都开数学帖了,咱得坚持做哈,让我每天有点内容记。他开始说,《猫头鹰王国》我就差几页了,先让我看完吧。我让步了。等他看完了,我说,现在应该做了吧,他又说,我先读读经吧,读完经再做。哎,无语。
   我家儿子属于那种知难而退类型。一道题,如果5分钟他没头绪出来,他就会告诉你说:老妈,条件不够,不能做。或者,题目出错了。 。我摸透他的花花肠子。有时,我就会一副凶神恶煞地样子,告诉他,没做出来别想睡觉,然后,看都不看他一眼。他就又会坐过去,现在开始认真做,过个几分钟又嬉皮笑脸地说:咳,其实很简单。分析他怕做的原因,一来是实在不爱动脑筋,二来呢,计算大老粗,经常是方法对了,但计算可以把他搞得晕头转向。一道题反反复复,所以就越发不想做。 ,这也是我平时太不重视计算的结果。现在开始尝苦果了。
   另外,我觉得这数学的日记还真不好做。因为题目常要画图,可这图到底要怎么打上去呢?
作者: 小桥流水    时间: 2010-11-26 22:07
昨天有道数学题,卡了他快一个小时。说“快,中,慢三辆车同时同地出发,沿同一条公路去追赶前面一骑车人,这三辆车分别用了6分,10分,12分追上了骑车人。已知快,慢车的速度分别为每小时24千米和每小时19千米。求中速度车的速度。”这道题说起来是不难理解的,但是,里面的计算对儿子这样的人来说,很晕。因为,他不是那么容易观察到细节,比如单位的变化,你没提醒他,他就没注意到了。所以,思路是对了,但算就把他搞晕了。所以昨晚就把读经的时间给花掉了。
    期盼着,孩子能慢慢体验到做这种思维体操的乐趣,变被动为主动。
作者: 小桥流水    时间: 2010-11-29 13:16
数学的进度缓慢地进行着,但所幸,每天都有做2到3道。这两天的内容都是计算比较烦琐,可把他绕的,绕得我都想放弃了。每道题都要做很久,还算不对,拿到我这,要我指出 哪步错了。真是郁闷。
   仔细观察,发现他计算也许是做太少了,数感太差了,我觉得我小时候,像1到20的平方是要背出来的,还有一些常规的,满100,满1000的乘法。我想,也让他背背大九九口诀,看能不能提高他计算的速度。
作者: xinxinv    时间: 2010-11-30 23:11
我们0起点学奥数,跟着小哥哥后面学习。
作者: 准星    时间: 2010-12-1 08:58
我们也是六年级,做题也是找自己会的,遇到难题绕开,跟楼主着学经验。
作者: lisading    时间: 2010-12-1 09:54
学习了,我家小女现在看起来有点弱,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开始好起来。我想慢慢给她渗透,但好象不愿意做,每天回家的路上,我想给她出道题,她马上说,妈,我不想听,我要听故事。我正在想办法,让她喜欢做数学题。
作者: 小桥流水    时间: 2010-12-1 23:19
今天连拉带拽,做了2道题。
   两个整数A、B的最大公约数是C,最小公倍数是D,并且已知C既不为1,也不等于A或B,如果C+D=187,则A+B是多少?之所以说连拉带拽是因为提醒太多,我不停地提醒,告诉你这个条件有什么目的。如果不提醒,让他独立完成,不懂他要花多少时间。觉得这孩子怎么就那么不爱动脑筋呢,我觉得很多孩子,一定要做出来才罢休,可儿子才不呢,他一看到没头绪了,思维就开始走出题外,转来转去。或者可能在想,过一会老妈就会来告诉我的。
    前天做了一题,“从一张长2002毫米,宽847毫米的长方形纸片上,剪下一个边长尽可能大的正方形,如果剩下的不是正方形,那么在剩下的纸片再剪下一个边长尽可能大的正方形,按照上面的方法不断重复,最后得到的正方形边长为多少。
   他开始一看这题目就嚷,没法做。说,剪到最后不是会剪到无穷小,然后我们画图,画了图就很好理解了,剪几次之后,就会成为一个长是宽的3倍的正方形。这种方法他会理解。但实际上,这题有更简单的解法,就是求2002和847的最大公约数。但儿子就始终不理解,为什么是求他们的最大公约数呢,我也不懂是怎么解释。
作者: oye妈妈    时间: 2010-12-2 11:31
标题: 回复 #12 小桥流水 的帖子
第一题:A+B=119
第二题:最后得到的正方形边长为77毫米

这个答案对吗?
作者: candyxiao020    时间: 2010-12-2 11:37
数学不容易,跟在大孩子后面学习。
作者: 小桥流水    时间: 2010-12-2 21:19
有四个正整数,它们当中任意两个数之和是2的倍数,任意三个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四个正整数的和最小是多少?
   本题有点摸不着头脑,我这本书,只有得数,没解题过程。答案是40,期望各位高手妈妈指点迷津。
作者: oye妈妈    时间: 2010-12-2 21:53
标题: 回复 #15 小桥流水 的帖子
这四个数要么都是奇数,要么都是偶数,因为只有这样才可能得到其中任意两个数的和都是2的倍数。

要使任意三个数的和是3的倍数,就要使这四个数后一个数与前一个数之间的差是2和3的公倍数,因为要求的和为最小,所以取最小公倍数6, 即当四个数都是奇数时为:1、7、13、19,当四个数都是偶数时为:2、8、14、20

要使这四个数的和尽可能小,比较全奇数时和全偶数时最小数列的和的大小就可以了。
由于1+7+13+19=40,2+8+14+20=44

所以满足条件的四个数分别是1、7、13、19

[ 本帖最后由 oye妈妈 于 2010-12-2 22:03 编辑 ]
作者: 小桥流水    时间: 2010-12-3 21:31
  今天的奥数做得比较顺利,但还是有一题不大明白,我试试能不能把图打出来。
  看来图是打不出来了。题目是这样说的。“将自然数1、2、4、……如图排列,我们把2、4、7、11、16……都称为拐角数,问第60个拐角数是几?
   (这题,今天已经做出来了。实际就是一个等差序列,用高斯定律做出来。)
(1+60)*60/2+1=1831

[ 本帖最后由 小桥流水 于 2010-12-6 21:22 编辑 ]
作者: 小桥流水    时间: 2010-12-5 21:32
孩子做奥数还是躲着呢,昨天推三阻四,终于是一题都没做。我想他大概心里暗自高兴吧。
     今天还在躲,晚上让我盯着做了2个练习。
     有一道题,我们空着,题目的意思,我也不大明白。
    说“某公共汽车从起点站开往终点站,中途共13个停车站,如果这辆公共汽车从起点开出,除终点站外,每一站上车的乘客中,正好在以后的每一站有一位乘客下车,那么为使每位乘客都有座位,这辆公共汽车上至少应有多少个座位?
(答案是56个)


[ 本帖最后由 小桥流水 于 2010-12-5 21:35 编辑 ]
作者: oye妈妈    时间: 2010-12-6 09:29
标题: 回复 #18 小桥流水 的帖子
起点,中间13站,终点


起点站必须上车14个人才能保证后面的13个中途站和最后一个站都有一个人下车,

同样接下的一站必须上13人,依次分别上12、11、10、9、8、7、6、5、4、3、2、1,最后一站不上人;

而下车的人分别为0、1、2、3、4、5、6、7、8、9、10、11、12、13、14;

那么每站的人增加的人数分别为14、12、10、8、6、4、2、0、-2等,第8站上7人,下7人----+0人,也就是说含起点站在内第8站开始车上的人开始减少,即第8站人最多,多少人呢,就是从第一站开始的变化14+12+10+8+6+4+2=56
作者: 小桥流水    时间: 2010-12-6 21:30
今天做了个简便计算的练习,看起来很简单,让他独立去做,结果,三道举一反三的题,一道融会贯通,居然做了1个小时。比如:3又5分之三,跟3.6按理说,应该是一下就应该反应到是一样的.可他就东看西看,老半天才反应出来.看出头绪之后,计算又老不认真,错一步,后头就又得做无用功了.
作者: 小桥流水    时间: 2010-12-10 18:38
这两天,儿子的数学坚持得不错。现在换了个版本,仍然做5年级的内容。现在这版本似乎比前本更简单。上一本,历时一年多的时间,总算做完,当然主要是妈妈没重视。奥数基本撇开了。这两天做约数和倍数的内容。比较简单,但计算烦琐,有点绕。
作者: 小桥流水    时间: 2010-12-13 22:08
今天做了认识分数的两个练习,题目比较简单。做起来还是比较顺利,但耗时还是很多。我在一个房间上网,他做2个练习,这2个练习算很简单的,按理说半小时是绝对做完的。可是他仍然是花了一个来小时。我走进去看一下,课外书就摆在边上。他是趁我不注意就偷看一下。我看到有的家长把奥数是说得深入浅出,而且特别地有趣。可能是我的表达有问题吧,儿子始终觉得数学没多大的劲头。虽然,你叫他做,也不会太讨厌,但绝对不会主动去做的。我问:你每做出一道难题,难道不觉得很有成就感,很满足吗?他说:我有点成就感。 ,那语气听起来怎么就那么怪呢,好象是在敷衍。
作者: 小桥流水    时间: 2010-12-14 12:36
自打开始做数学以来,英语基本没动了,我觉得孩子在学英语的过程是很开心的,读经也不错,他也挺喜欢,就这数学他比较被动。如果再不把他扭过来,我觉得到初中不大妙,所以接下去的时间,可能会偏向数学。
    晚上的时间,我觉得儿子比较幸运的是,他的老师比较开明,不是那种眼睛就盯着分数的人。他晚上的作业基本是很少的。从四年级以来,回家没写过生字,回家就预习和做一本课外老师规定的类似练习册类的。这本也是老师选好的,内容很简单。所以做起来是很快的。数学的作业就更少了,基本十几,二十分钟就搞定的。平时他的作业基本是1小时以内的。到了周末要写作文就比较晕。不过,我觉得孩子这段时间以来,更懂事了,效率是提高了许多。读经和英语的效率不错。但数学的效率有待提高。

[ 本帖最后由 小桥流水 于 2010-12-14 13:42 编辑 ]
作者: 小桥流水    时间: 2010-12-14 20:27
今天的数学,被一题卡住。   
     一个分数,如果分子加上16,分母减去166,那么约分后是3/4;如果分子加上124,分母加上340,那么约分后是1/2,求原分数是多少?
    觉得这题如果用初中的二元一次方程做,很好做,但用小学的方法,没想出来怎么做。

作者: 漂亮的小汽车    时间: 2010-12-14 23:02
从3/4往回变,再变到1/2
分子变化为-16+124=108
分母变化为166+340=506
如果分子变化108,分母增加144,则原分数约分后不变,
但由于增加了362(506-144),约分后变为1/2
3/4变成3/6(1/2转为3/6,目的分子相同,分母变化一目了然)分母增加了1/2即362,则3/4时分母为724
由于加上144后,才变成724,原分母为580
分子为580/4/3=435
原分数分子为435-16=419
分母为580+166=746
作者: 小桥流水    时间: 2010-12-15 18:35
标题: 回复 #25 漂亮的小汽车 的帖子
还是没看明白。
   
今天跟儿子聊天,我说,你今年的数学老师,看起来不错。很老练,作业又少。他说,恩,真的,进入六年级以来,发现作业越来越少了。老师大概是把下学期的轻松预支给我们吧。说起来,现在的孩子还真是很不好教。去年的数学老师教这个班,她说他不懂怎么熬过来的。她教得很认真,但学生不买她的账。中午布置作业,是学生深恶痛绝的。有空闲就尽量去上数学课。结果,她越带学生越逆反,越是不做。整个班级搞得乱糟糟。这个班的孩子,适应了带她们四年的数学老师。喜欢她的模式。以前的那个数学老师,学生回家作业是极少的,中午从来没作业。上课又天马行空,非常幽默。今年这个老师,儿子是比较喜欢的。但这个班的孩子班风已经变坏,老师说,她想把他们扭过来,也扭得很累。

[ 本帖最后由 小桥流水 于 2010-12-15 19:06 编辑 ]
作者: oye妈妈    时间: 2010-12-15 19:27
原帖由 小桥流水 于 2010-12-15 18:35 发表
还是没看明白。
   
今天跟儿子聊天,我说,你今年的数学老师,看起来不错。很老练,作业又少。他说,恩,真的,进入六年级以来,发现作业越来越少了。老师大概是把下学期的轻松预支给我们吧。说起来,现在 ...


漂亮的小汽车写得有点简略,多写些步骤看得就清楚了。

从3/4约分前变到原分数再变到1/2约分前,
分子上要减去16再加上124,相当于一共加了124-16=108
分母上要加上166再加上340,相当于一共加了166+340=506
如果按照3/4的比例来加,
即分子加108,分母加108/3*4=144,那么得到的分数约分后应该还是3/4,现在多加了506-144=362,得到的分数约分后是1/2.
从3/4变到1/2=3/6,分子不变的情况下,分母从4变到6,要变到原来的3/2,即比原来多1/2,
所以3/4约分前的分母加了144以后应该是362/(1/2)=724,
所以3/4约分前的分母应该是724-144=580
那么3/4约分前的分子应该是580/4*3=435
所以原分数的分母为:580+166=746
原分数的分子为:435-16=419
原分数为:419/746
作者: 小桥流水    时间: 2010-12-16 21:06
今天做了分数大小的比较。往常是让他自己看例题,自己做练习,不懂的来问。今天,我是例题先自己讲给他听,速度快多了。因为,我在讲,他没办法开小差,这样效率就提高了,看来,以后还是要例题由我来说。
    今天的题目,理解起来不难,还是计算比较烦琐,刚好,今天老师布置了10道计算,就用这个凑数了,儿子说,他太不合算了,这可比10道计算花脑子。
    上面那题,我拉他过来看小汽车和oye妈妈的解答,他瞄了几眼,说,太复杂了,还是算了吧. ,得等他心情好时,再让他做.
作者: 小桥流水    时间: 2010-12-18 22:47
今天有一题:
   快,中,慢三辆汽车同时从A地出发到B地去,出发后6分钟,快车超过了一名长跑运动员,过两分钟后中车也超过去了.又过了2分钟,慢车也超过去了.已知快车每分钟行驶1000米,中车每分钟行驶800米,求慢车的速度.
   答案是:[800*(6+2)-1000*6]\2=200米
   大家觉得这答案正确吗?我觉得这应该只是求出了运动员的速度.慢车的速度要接着做:6000+200*4=6800米,这是全程,再用6800*(6+2+2)=680米
  到底是我错了,还是答案有误呢?
作者: 小桥流水    时间: 2010-12-23 12:22
这两天主要是做行程问题。每天做个2,3道题。不难,只是比平时的数学提高一点点。下午,学校放假,他在家休息。我布置他把相遇问题这个练习中,剩下的6题做完。傍晚回家,实际我并没报多大希望。因为,他不完成我布置的作业是常态。我布置是我的习惯,我问他做完了吗?我很自然地说,没做完。等我来到书桌,居然给了我个惊喜,他都做完了。 ,马上改完,错了一道,还不错了,大大地表扬了一下。
    在我们这个小地方,做奥数并没成风气,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在家自学。以前学校的老师有人带奥数,近2年开始禁止,儿子从来没去老师家学过,断断续续在家有做一点,有一搭没一搭的,没有养成习惯。在县里的奥数比赛中,他基本保持在5到10名之间。从三年级开始有比赛,他参加3次。成绩就在这之间。在我看来,他拿这成绩是很侥幸的。 ,因为,我看到这年段里有几个厉害的,看得出来,他们很喜欢奥数,以做数学为乐趣,像这样的孩子就能学得进去。而我家的,说起来,我觉得他的思维也还不错。但是,他却对数学没大兴趣。他觉得做数学不好玩。我觉得可能跟我这师傅有很大关系。因为自己知识的局限性,我没办法把数学连成系统的知识,我觉得我讲个例题就一个例题,没有把他的知识串联起来。有时,我很想把数学的那种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让他学会。但我讲的方法,发现他还不是很明了 。他说他有时候听得很晕。幸好,他也没嫌弃我这蹩脚的师傅。

[ 本帖最后由 小桥流水 于 2010-12-23 18:51 编辑 ]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10-12-25 23:47
小桥流水,建议你试着让孩子给你讲例题,如果他讲得清楚明白,其实后面的题只要看看会不会就可以了,没必要花时间去都做。
作者: 小桥流水    时间: 2010-12-27 12:24
这2天主要做计算。我也想尝试让孩子给我讲例题,但看孩子每次没什么兴趣,他做数学很被动,我得连哄带骗的。有的例题他明白了,但我觉得如果没稍微做几道题,怕他记不住。
作者: 漂亮的小汽车    时间: 2010-12-27 18:09
妈妈,都得是全才。
任重
作者: 小桥流水    时间: 2010-12-27 22:30
晚上做了几道几何题,求阴影部分面积.需要做几条辅助线.辅助线,孩子是在我的提示下画出来的.开始他没什么方向,我提示他,为什么告诉这条件,会有什么目的呢?辅助线画出来之后,就做出来了.
作者: 小桥流水    时间: 2010-12-28 11:59
今天听儿子的数学老师说了一件事,想来又觉得很好笑。说,前几天的一节数学课上,老师在讲课,儿子照例又管不住自己了,在那砸砸忽忽,老师非常生气,就让他去上课。老师讲的内容是圆锥的体积。是下学期的内容。儿子居然真的上去了。并且跟老师说:教参给他看一下。 (我真不知道,他怎么也会知道要看教参 ),然后就开始讲了。讲完之后,老师问学生:听懂了吗 ?有十几个人举手了。他没跟我说过这事,但凡坏事,他是能瞒则瞒,不会主动告诉我的。中午回家,我问他,你怎么跟其他同学讲清楚,圆锥的体积就是圆柱的1/3。他说,我搞懂了,很多人没搞懂,我就叫他们,不知道的自己回家做做实验。 ,我说,那就是你表达不够清楚,所以别人会听不懂。对他进行了一番思想教育,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但我也知道,没用,习惯养成之后,真的很难改了。
作者: 等待花开    时间: 2010-12-28 16:46
很棒的儿子啊,

敢于在同学们面前讲课, 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更何况还是讲下学期的内容。

我也在慢慢锻炼孩子给我讲题,用精确地语言解释清楚自己的解题思路。相信孩子会慢慢走上正轨的。

一起加油:)
作者: 小桥流水    时间: 2010-12-29 12:38
我发现自打在这记日记以后,儿子的计算好象好挺多了。他昨天得意地对我说:我们数学老师有没向你报告我这段时间的丰功伟绩。我说没有。他说,这段时间,学习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非常烦琐。他的正确率n高.
    我想,主要是因为这段每天都有坚持做点数学.自然更有感觉.
作者: 小桥流水    时间: 2011-1-2 18:20
上周都没做奥数。因为,期末作业量开始大了点。加上前两星期,上了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儿子的作业没有及时跟上,花了一周的时间总算是补上去了。下周,可以接着做点奥数了。奥数,这段时间我也与她有了比较亲密的接触。我觉得奥数很好玩,很有趣。只是,要让儿子有这种感觉,估计还需一段比较漫长的时间。目前,他还没有这样的感觉。
作者: ww_dm    时间: 2011-1-5 14:44
标题: 回复 #35 小桥流水 的帖子
我家儿子有一次被英语老师搞上讲台,他说:
让我讲是吧,嗯 ~,好吧,那个什么~,同学们,下课!


[ 本帖最后由 ww_dm 于 2011-1-5 14:48 编辑 ]
作者: 小桥流水    时间: 2011-1-8 08:19
这周,我盘点了一下,一个星期就做了一个练习。 ,我们做的内容,难度跟oye他们家做的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哦.我发现,我家的拐一道弯还行,两道以上他就跑人了.
    本来,书上接下来的内容是求阴影部分的面积,这内容确实是挺难的,有的要做几条辅助线,而且里面的内容有的要用到初中的知识.我琢磨着,这内容他肯定头大,不爱做.就对他说.这章内容挺难,我们先跳过去吧.结果他是欢呼雀跃.大叫"妈妈太好了".听得我拔凉拔凉的,好歹也看看是什么题啊. ,他倒大言不惭,声称他是"知难而退".老妈都说难,那就不需要看了.

[ 本帖最后由 小桥流水 于 2011-1-8 08:32 编辑 ]
作者: 小桥流水    时间: 2011-1-19 22:09
好久都没记了,真是愧对了版版奖励的金币。昨天考完试了,今天开始做了几题数学。把前面落下的求阴影部分的面积的内容拿出来做。还好,跌跌撞撞地做了几题。主要是辅助线,他没什么方向,不大懂得要怎么加辅助线。
作者: 小桥流水    时间: 2011-1-25 10:30
这两天,终于把求阴影部分面积的那章练习做完了,倒不像我想象的那么难,但有一道还没做出来,可惜的是,我不会画图,没办法向各位请教了。
   看了孩子期末的试卷,卷子很简单,都是平时做过的。但儿子是马大哈, ,看错一题,另外一题是这样的:一个长方形,长8厘米,宽5厘米,在长方形里画个最大的半圆,周长是多少。他做错了。回家之后,我没跟他讲什么,马上出了这题让他做,他又做对了。 ,这孩子就这样,数学考试,他很难考高分了。幸好这次计算还没扣分,倒是难得了。
    寒假,计划把五年级下的部分做完,上已经做得差不多了。发现我不是个有耐心的妈妈,他做奥数的时候,我好象很会骂他,搞得他越发讨厌数学了,每次骂完他,我又很后悔,知道自己做得不对。
作者: 小桥流水    时间: 2011-1-31 08:06
昨天,做了几道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有道题我觉得用方程解是很好做,但用算术解,有点说不清楚。
题目是这样的:学校食堂运进大米和面粉共750千克,当用去大米的1/3和面粉的3/5时,还剩420千克,运来面粉多少千克?
作者: sunxian128    时间: 2011-2-1 22:09
750-420=330
750×1/3=250
330-250=80
3/5-1/3=4/15
80÷4/15=300……面粉
作者: 小桥流水    时间: 2011-2-2 15:25
我发现,儿子用方程解很弱,他不大会用,也不爱用.什么原因呢?我估计是不大懂得从条件里找等式.算术解,他也总是分步列式,不爱用综合式,真是有点奇怪.我发现,他数学方面的悟性没有语文和英语方面的悟性好.不懂以后会不会改变. .希望,13岁以后,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能够提高.
作者: delicacycy    时间: 2011-2-3 18:32
经验楼啊!关注!谢谢!
作者: oye妈妈    时间: 2011-2-3 20:37
新年快乐!愿新的一年里,论坛里的孩子更上一层楼!
作者: sunxian128    时间: 2011-2-3 21:37
750-420=330
750×1/3=250【是指看成大米用了三分之一,面粉也用了三分之一】
330-250=80    【(大米用了三分之一,面粉用了五分之三)和(大米用了三分之一,面粉用了三分之一)的差额为80】
3/5-1/3=4/15【面粉的五分之三和面粉的三分之一就差十五分之四】
80÷4/15=300……面粉

这题是阳阳做的,我是用方程解的。阳阳是这样向我阐述的,我这样写了,不知道有没有说清楚意思。
作者: 小桥流水    时间: 2011-2-10 22:48
今天做了一个练习,有关浓度问题,题目不难,但计算都是百分数的计算。他头很大。这本练习,原本计划年前完成的,现在看来,开学前能完成就不错了。假期就要结束了,可是作文才写了几篇,老师布置15篇,还差得远呢。
作者: sunxian128    时间: 2011-2-11 09:05
小桥流水,我今天把这题放偶们的小升初群里讨论了,大家有方法给我,我把它贴出来,你看下,好不?
作者: sunxian128    时间: 2011-2-11 09:05
第一种解法:假设大米和面粉都用去了1\3, 则剩下的重量应该是:750×2÷3=500(千克)但实际上剩下420千克, 相差了500-420=80(千克) 即为面粉的(3/5-1/3) 得面粉的重量为:80÷(3/5-1/3)=300(千克) 答:运来面粉300千克。
作者: sunxian128    时间: 2011-2-11 09:07
第二种解法:画图
330包含了1/3的大米和3/5的面粉,乘以3以后,就包含了整个大米和9/5的面粉;就是说,990里面有整个分量的大米和9份的面粉,比原先的750多了4份面粉,那多出来的重量就是4份面粉的重量啊!

[ 本帖最后由 sunxian128 于 2011-2-11 09:28 编辑 ]

未命名.jpg (384.43 KB, 下载次数: 0)

未命名.jpg

作者: sunxian128    时间: 2011-2-11 09:13
第三种解法:420/2*3=630,(720-630)/2*5=300(面粉)
作者: zhangjia99    时间: 2011-2-14 20:42
我女儿也六年级了,奥数也一直在学校学。我发现她做关于浓度的题目时也老出错,她倒不是由于百分数的计算,她还是有些不懂浓度的意思。总是一会对一会错的。其实这个浓度中有个溶质的量是固定不变了。但她一直不是很理解这个概念。不知你们是否也有这个问题?
作者: 小桥流水    时间: 2011-3-2 12:39
自己一偷懒,帖子就不懂去哪捞了。
  觉得还是不能偷懒,做点就记录一下,对孩子,对自己都是个促进。
  开学以来,做得很少,断断续续做了几道,数阵图,抽屉原理。这学期,数学老师又换了。 ,孩子能不能适应,心理有点担心。频繁地换老师真是糟糕。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