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一年级小学童的困惑 [打印本页]

作者: qdylz    时间: 2010-11-21 22:59
标题: 一年级小学童的困惑
困惑之一    加法还是减法 ?

儿子今年上一年级,刚开始的一个月,数学方面没有看出有什么弱点,但是学了减法以后,尤其是接触了应用题,问题开始暴露了。

最突出的是这样的问题,买苹果和香蕉一共花了9元,卖苹果花了6元,买香蕉花了几元?

儿子的答案是这样的,3元,因为6+3=9,如果写算式就是6+3=9。结果无疑是正确的,但是算式就有问题了。

期中考试后的家长会上,数学老师也指出了这是目前一年级学生的普遍问题,并用了一个名词“逆向思维”,即目前的孩子们普遍逆向思维偏弱。

老师指导孩子的方法就是列出算式后检查一下,最后的得数与题目的问题不一致就是算式错了。例如,上面的题目,如果算式是6+3=9,问题是买香蕉花了几元?买香蕉花9元显然不对,应该把算式改成减法。

现在我儿子还是停留在列算式-检查-发现错误-修改的阶段,这类的问题做了不少,不能一步到位,直接写出减法。

这,难道是一年级小学童必须要经历的困惑?

[ 本帖最后由 qdylz 于 2010-11-30 09:36 编辑 ]
作者: qdylz    时间: 2010-11-22 11:35
这个问题的产生,关键还是拆分的概念没有完全掌握。

如果画一个拆分组合图,孩子肯定知道10可以分成2和8,2和8组合起来就是10。分开是减,合起来是加。

上帖的苹果香蕉问题,其实也是一个拆分组合问题,如果问香蕉苹果总共多少钱就是组合,一定是加法;如果知道总数求其中一种多少钱就是拆分,要用减法。

但是这个问题怎么做才能和拆分组合的概念结合起来,让一个小孩子彻底明白呢?
作者: jymm222    时间: 2010-11-22 13:39
其中一个彻底明白的方法:长大。

暗自认为,楼主的孩子这样解法,数理上没有问题。不过是个格式问题。长大就记得格式了
作者: oye妈妈    时间: 2010-11-22 14:11
出现这样的问题可能是老师没有把减法的概念讲解清楚,减法实际上就是加法的逆运算,老师说孩子没学会逆向思维,实际上老师这种说法是不对。 这不是逆向思维的问题,是孩子概念不清的问题。应着重给孩子讲解互逆运算的的关系,如何判别,要给孩子举些实际生活的例子,便于孩子理解。
作者: luning20001    时间: 2010-11-23 13:50
咦,我儿子也上一年级,好像还没遇到这样的问题呢。我看他算式列的还算明白,以后注意一下。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10-11-23 14:02
对于这样的问题,我认为还是趁早解决的好。

数学学习,严谨是第一位的,思维是第二位的。虽然说思维没问题,但是这样太不严谨了。
作者: jymm222    时间: 2010-11-23 15:41
#4和#6说的对,我收回#3的念头 ,严谨是好习惯,习惯该从小培养.
作者: bucy    时间: 2010-11-23 19:05
标题: 回复 #7 jymm222 的帖子
我倒支持JY的观点。对于1年级的孩子,6+3=9已经算是理解题意了,是否写成9-6=3我觉得并不重要。孩子学数学有一个过程,理解(语文)、熟练(练习)、掌握。想什么概念都一步到位,要求太高了吧?
作者: hutianyang    时间: 2010-11-23 19:15
好像是有的孩子出现这种问题。我仔细回忆了下,儿子一年级貌似也出现过,但是时间段很短,短到我要仔细回忆才想起,好像是这样的。
作者: 漂亮的小汽车    时间: 2010-11-23 23:30
我儿子没出现过这样的问题。

如果你告诉他,等号后面的是答案,(    )=3,让他把前面的过程写出来。

家庭教育,以乐为主,思维到了,是重要的,
严谨的事情,我一向是留给老师的。
作者: qdylz    时间: 2010-11-24 00:07
感谢大家的回复!                                                                  

这两天忙得没顾上检查儿子是否会了,

如果还是不会,我会参考你们的意见考虑一个适合的方法的。
作者: wangakai    时间: 2010-11-24 09:50
昨天给申申做的百花思维11上面,就有一个数字的逆向思维问题,等会贴过来。

百花思维11数字的逆向思维
有若干桔子,小明吃了3个,妈妈又买来2个,还剩下5个,问原来有几个桔子?有几个画几个圈。
已知小猫现在的位置,是它由原来位置向左移三格而来的,问它原来的位置在哪?还有诸如上移右移这些形式。

[ 本帖最后由 wangakai 于 2010-11-24 09:52 编辑 ]
作者: qdylz    时间: 2010-11-25 11:17
昨天送儿子上学的路上,我随意问了一下:“我手里有5元钱,买糖果花了2元。应该找回来几元?”

儿子回答:“3元。因为2+3=5。”

“加法还是减法?”

“哎呀,爸爸你别问了,整天问这种问题,你烦不烦?”

我只好就此打住。看来真得换种问法了。

12楼的逆向思维问题很好,回家试试看。
作者: qdylz    时间: 2010-11-25 11:33
标题: 困惑之二 口算问题很难啊
对于口算问题,我一直觉得还不急。

在期中考试结束后的家长会上,老师提出年底要举行全年级的口算大赛,这才回家正式演练了一次。

20道10以内的加减,10道连加连减,共30道题,最快的100多秒,最慢的270多秒。

慢的主要是在几个题上面卡住,因为不能一下子得出答案,慢慢计算耽误了很多时间,又是一个数计算达到半分钟。

连着连了几天,发现相同的题目做过了以后,速度总体来说有些提升,个别的速度还慢了下来,甚至比第一次算还慢。

目前刚刚练了五、六次,看来口算训练还是道路漫漫啊。

[ 本帖最后由 qdylz 于 2010-11-30 09:37 编辑 ]
作者: qdylz    时间: 2010-11-30 09:45
按照老师的要求,我们现在基本每天都练,但是计时、限时明显让孩子感到紧张,每到一个数字不能脱口而出时就显出很烦躁的样子,速度也相应降下来。往往是一个地方卡了壳,后面的几乎不是真实水平了,一见就会的题目也要考虑半天,最后一看成绩很差就不想再练了。唉我们现在已经进入了恶性循环。
作者: qdylz    时间: 2010-11-30 09:48
现在对于加法减法的问题是否理解还不清楚,发下来的数学试卷这类问题都对了。

这两天实在是顾不上检查,一是因为忙,二是口算影响了孩子的情绪,不想再问他了。
作者: xinxinv    时间: 2010-11-30 12:14
儿子一年级时也遇到过这类问题,后来老师提示先判断是求整体还是一部分,判断用加或减法,然后再计算。之后基本上没再有过同类问题出现
作者: xly2004    时间: 2010-12-1 15:37
今年暑假时,问儿:妈妈给你10元钱,你买了一碗水饺(5元一碗,他5岁多就可以自己去店里买来吃了,但不会算账),阿姨要找给你多少钱?

儿连 找 ,是啥意思都不懂!直接问儿10-5=? 能回答。向上面那样绕一绕,就糊涂了。

后来,他买水饺时,我都跟着。每次都尝试:给你10元,买了一碗水饺,阿姨收了你几元? 你还剩几元? (他喜欢吃水饺)

到现在,没有问题了。啥时候过关的,也没留意。从暑假到现在,还是有好几个月了哈。
作者: xly2004    时间: 2010-12-1 15:39
儿的老师要求:不能学哑巴数学。

当孩子糊涂时,让他把数学用语言说出来。我试过两次,这两次都很有效。在他糊涂时,一叙述就清醒了。
作者: bucy    时间: 2010-12-3 09:55
标题: 回复 #15 qdylz 的帖子
感觉不能给孩子太大压力。
作者: qdylz    时间: 2010-12-3 10:21
标题: 回复 #20 bucy 的帖子
最近这两天不再练了,老师通知今天下午举行口算大赛,总共练了不到十次,管他呢。

昨晚跟儿子说好,不管比赛成绩如何,回头不计时间慢慢练习,因为口算不是为了比赛的,是为了提高学习成绩的。
作者: bucy    时间: 2010-12-3 20:50
标题: 回复 #21 qdylz 的帖子
对,学习不能功利性心太强。一点没有也不可能。
作者: 小桥流水    时间: 2010-12-3 22:01
我很同意17楼的意见。就告诉孩子看是求整体,还是求部分,问题是求整体就用加,求部分就用减。一年级你就跟他讲逆运算,会把孩子搞晕的。
作者: qdylz    时间: 2010-12-4 23:30
这几天口算成绩的记录情况

22页23页24页25页26页27页28页29页30页31页32页33页总用时30题用时每题用时
11月16日94 105 199 100 3.32
11月18日97 95 192 96 3.20
11月20日63 64 222 156 505 126 4.21
56 105 121 156 240 102 780 130 4.33
11月21日74 84 95 106 122 133 614 102 3.41
11月22日82 67 129 97 152 527 105 3.52
11月23日67 144 101 146 138 279 875 146 4.86
11月24日76 80 97 167 123 246 789 132 4.38
11月27日70 103 73 140 78 129 593 99 3.29
11月28日62 63 97 109 122 215 668 111 3.71
11月29日53 51 76 96 75 110 461 77 2.56
11月30日62 77 166 114 298 294 1011 169 5.62
12月1日95 175 270 135 4.50
12月4日50 497455 62 290 58 1.93

作者: 橙子花    时间: 2010-12-5 01:17
楼主真是细心呢,我家的宝也是一年级,也出现过你说的问题,告诉她等号后的数得是问题问的数,好像好一点。口算有时会让她做做,也会限时,但没有像你这样系统的统计,学习了。
作者: qdylz    时间: 2010-12-9 09:19
看到儿子练口算有时会卡壳,在一道题目上浪费好多时间,我想了几个办法
1、把卡壳的题目纪录下来,专门训练,熟能生巧。
2、干脆把口算停下来,以后不再练了。
3、换一种方法练习,想办法引导孩子的兴趣。

第一种方法,跟目前的方法差不多,孩子会有所抵触;第二种方法,停下来,也许孩子高兴,但孩子的计算能力有可能成为数学的一个软肋,我当年也是吃过计算不熟练的亏的。只有选择第三种了,孩子感兴趣的方法可真不好想啊。
作者: houyuqiu    时间: 2010-12-9 12:48
我女儿也有这方面的困惑.
作者: bucy    时间: 2010-12-9 16:40
标题: 回复 #26 qdylz 的帖子
该放下的是家长。
作者: qdylz    时间: 2010-12-9 23:08
今天晚上我借鉴了风中白杨的方法,七岁小儿暑假两月扑克牌连加攻破23秒 ,和孩子玩扑克。

从扑克里抽出1-10的两种花色,我拿一种,儿子拿一种,打乱次序后一张张加起来。

第一局我先来,故意慢慢悠悠的加到了84秒,儿子竟达到了2分钟。

儿子输了就不干了,第二局只好我自己玩,每拿起一张牌故意想上半天,130秒。儿子边玩悠悠球便耻笑我,我故意激他:“有本事在跟我比,我第一局已经赢你了”。“在家里妈妈是第一,我是第二,哈哈,你是第三,最慢的一个”。儿子终于中了我的激将法:“你都130秒还好意思说第二,看我的”,我开始计时,105秒完成。

一人赢一局,我提出第三局决胜,儿子看到了胜利的希望,欣然接受挑战。不出意料,他又赢了。我101秒,他80多妙。

我们约定明晚再战,看来儿子已经上钩了。

[ 本帖最后由 qdylz 于 2010-12-9 23:12 编辑 ]
作者: qdylz    时间: 2010-12-11 09:56
昨晚又按楼上的方法训练了一次,前两局我都输。儿子跑去向妈妈汇报战果,我才发现失算,我应该赢一局的,让他2:0结束战斗,不是少算了一次吗?
作者: xly2004    时间: 2010-12-12 20:18
标题: 回复 #29 qdylz 的帖子
你们也是小一,但看您用了两组1~10的扑克,早超出了这学期数学的计算内容了。请问,孩子怎么越过逢10进位这道坎啊?我们目前的口算也就局限于20以内。
作者: qdylz    时间: 2010-12-12 20:40
标题: 回复 #31 xly2004 的帖子
我们数学启蒙很早了,他是有基础的。只是不熟练而已。

两年前就有我的老帖:儿子学算术
作者: qdylz    时间: 2010-12-12 20:40
刚才我们又练了一次扑克。
今天儿子先开始,他选黑桃1-10,我选方块。第一局他88秒,我107。
第二局他79,我很想赢他,但又怕赢得太多,不再跟我玩了,还是90多秒。

相比训练次数,我觉得他的自信心更加重要,要是不小心呵护,恐怕一次机会也没了。

[ 本帖最后由 qdylz 于 2010-12-12 22:06 编辑 ]
作者: qdylz    时间: 2010-12-13 22:51
标题: 困惑之三---倍数关系
今晚没有打扑克,整整一个晚上我们在讨论数学强帖中的船长年龄问题。

只不过人物换成了表姐、表弟和他,最后来看,倍数的问题还没有弄清楚,没法继续讲。

所以出现了第三个困惑-倍数关系(分数关系)。

看来以后吃水果的时候要特别注意了。
作者: 一年级二班    时间: 2010-12-14 16:31
我孩子也是一年级的小学生,参加过第一次考试后,我就开始让他口算练习,从没间断过;每天不少于60题(采用西师版的口算卡),每30题从开始的5分钟左右到现在的2分多钟,正确率还是比较高,但我认为效果不是很好,每题4秒多钟,也不知道有没有更好的建议,谢谢
作者: rainbowy    时间: 2010-12-15 09:44
这种玩扑克法我们没有玩过,晚上试试

我们是这样玩扑克的:4种花色1-10全要(我们现在练10以内速度,如果20以内的话,可以全要),我和孩子摸牌。然后同时出一张,看谁先说出它们的和(差),谁就把牌赢去。最后谁赢得牌多谁就胜利了。刚开始可以故意让一让,家长慢点说。
作者: qdylz    时间: 2010-12-21 14:12
标题: 回复 #36 rainbowy 的帖子
你们的玩法不错,学习一下。
作者: qdylz    时间: 2010-12-24 13:26
标题: 回复 #36 rainbowy 的帖子
昨晚玩了两种花色的1-10,儿子还是比较喜欢,因为两局他都赢了。

但又一个问题,两张牌进位加法可以玩,减法只能是玩10以内的了。存在着加减法不同步的问题,不知道你们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作者: wangakai    时间: 2010-12-24 14:11
标题: 回复 #38 qdylz 的帖子
估计大多数孩子都存在这个问题,加法是顺数,对孩子来说,是从小就被训练的,容易,而减法呢,是倒数,倒数在生活中用得很少,就稍为有点难度了,以后,下楼梯(或其他的有等级的地方),从大数往小数数,应该减法就会有所加强。
作者: wangakai    时间: 2010-12-24 14:14
原来楼主是一位爸爸,看贴不仔细,该罚。
作者: yaleboy    时间: 2010-12-24 15:02
标题: 回复 #1 qdylz 的帖子
我认为是你/老师没将”算术”的概念/演算过程跟小朋友说清楚。

小儿在理解以上的问题是用”代数”去思考,在儿子上小一前, 我是这样给儿子说明的:

算式通常是: A + B = C; “=”两边的数目是相等, 所以可以有以下的组合出现:

B = C - A
A = C - B

小儿会问 B = C - A是怎样(演变)出来?

步骤一:        A + B = C;
步骤二:        A + B - A = C – A (等号左右两边各减”A”)
步骤三:        B = C - A

至于 A = C - B是怎样(演变)出来?
步骤一:        A + B = C;
步骤二:        A + B - B = C – B (等号左右两边各减”B”)
步骤三:        A = C – B

重温的时候, 可以用动物代替英文字, 这样小朋友便会更加有兴趣去学习算术了!

对相”背诵式”的算术, “理解式”算术过程比较繁复, 但学懂这个方法之后, 但儿子已经可以自由演算不同的加减乘除数了!

但大前题是要父母去衡量自己小朋友是否有足够的(代数)理解的能力?
作者: qdylz    时间: 2010-12-24 23:10
今晚和儿子一起玩了倍数和分数,2的3倍就是3个2,也就是6

6的1/3就是把6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

2×3=6,6×1/3=2或6÷3=2

顺便讲了逆运算,乘法和除法是逆运算,

又举了2+3=5和5-3=2互为逆运算,

儿子听得云里雾里的

楼上的方法有点方程的味道,很好,有时间可以借鉴一下
作者: bucy    时间: 2010-12-24 23:46
原帖由 yaleboy 于 2010-12-24 15:02 发表
我认为是你/老师没将”算术”的概念/演算过程跟小朋友说清楚。

小儿在理解以上的问题是用”代数”去思考,在儿子上小一前, 我是这样给儿子说明的:

算式通常是: A + B = C; “=”两边的数目是相等, 所以可 ...


这种讲法和初一(我们当年)的教材讲法是一样的啊。解一元一次方程都是先讲方程的运算,等式两端加减乘除同量或等量,等式成立。
我倒觉得不必太早给孩子讲这些。小学是练应用题的时候。
作者: bucy    时间: 2010-12-25 00:08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qdylz2010-12-24 23:53金钱+10提前植入方程思维,也许不是坏事
qdylz2010-12-24 23:53威望+10提前植入方程思维,也许不是坏事


以前方程是初中才讲的。如果太早引人方程思维,可能孩子不太愿意用算术思维解应用题了(因为方程更好解)。而算术解复杂应用题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数学基本功,在小学阶段重点还是培养这方面的思维能力比较好。高年级的时候,学有余力才导入方程会比较好一些。
作者: wangakai    时间: 2010-12-25 15:03
我赞成bucy的做法,方程思维还是稍后一点引入较好。
对于如何为孩子讲解:2+3=5和5-3=2互为逆运算,
我觉得,可以参照旺旺上那贴的做法,用天平或跷跷板来讲解。
拿10个同样重的物体,先分成三堆:2个一堆(为下面讲述方便,称为A)、3个一堆(B)、5个一堆(C),
然后在天平的左边放上A、B,右边放上C,现在是天平是平衡的,符合2+3=5;
再从左边拿走B,左边就剩下2了,那右边要如何处理才能让天平保持平衡呢,先拿走一个试试看,不行,再拿一个,还不行,直到拿走3个才行,这不就是5-3吗
如果孩子还不能理解,那就一个一个再往上加,多重复几次,我想,孩子应该会理解了吧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10-12-25 17:05
方程一直都是4,5年级介入的,不顾哦我也不赞成过早过度使用方程,简单植入可以,如果认为应为以后要学方程,用数学解法就不必掌握,这就很杯具了
作者: yaleboy    时间: 2010-12-26 00:08
标题: 回复 #43 bucy 的帖子
我亦同意bucy, 可能纯粹是小儿个人的问题, 并不是大多数小朋友都一样, 因见到楼主发这个贴子, 所以分享小儿刚上小一的情况

小儿第一年幼儿班(三岁)已经玩了天秤游戏, 四岁学懂1-9乘数口诀及理解, 五岁学代数的初形, 今年学校是学校小一奥数代表队.外出补数学亦因为速度快过其它同龄小朋友, 结果版补习中心叫停学半年, 要出年年头才可以学乘除; 现在唯有在家里自学11-19乘数表.

就实话, 这样对学习的渴求及接受能力, 不是每个小朋友都可以应付得来的, 自问自己当年年幼时亦未必做得到, 可是他却对数学乐此不疲.

有一天他问我Trillion是多小个”零”? “光年”是样计算? 对这突然的发问, 我哑口无言了……
作者: bucy    时间: 2010-12-26 01:09
原帖由 yaleboy 于 2010-12-26 00:08 发表
我亦同意bucy, 可能纯粹是小儿个人的问题, 并不是大多数小朋友都一样, 因见到楼主发这个贴子, 所以分享小儿刚上小一的情况

小儿第一年幼儿班(三岁)已经玩了天秤游戏, 四岁学懂1-9乘数口诀及理解, 五岁学代数 ...


这论坛真是藏龙卧虎,一个比一个厉害。YALEBOY是否也可开个贴分享一下育儿经验?你孩子数学太超前了!
作者: 漂亮的小汽车    时间: 2010-12-26 15:32
sos ,
I can't input in Chinese.
who can tell me why?
作者: KXYSWCL    时间: 2010-12-26 18:34
标题: 回复 #35 一年级二班 的帖子
我家孩子根本就坐不住板凳,甭说60题了,20道题就完不成。困惑
作者: qdylz    时间: 2010-12-27 22:27
今晚回来和儿子边吃水果边讨论倍数的问题。我说是几倍儿子老说成大几倍,我用水果告诉儿子这两个不一样,我拿了4个橘子,儿子手里1个,跟他解释了半天,我的是他的4倍,但是比他多3倍。不知道他懂了没有,不敢再讲倍数了。

那就说说分数吧。把一个分成两块,每块就是1/2。儿子问我3/6等于几?我顺手拿了一个橘子,到厨房切成6块,让儿子数了数,拿出其中一块说这是一个橘子的1/6,拿2块就说是2/6,拿3块问儿子是几分之几?儿子回答3/6。一手拿3块尽量并在一起,儿子说是一半,我说也是1/2。儿子问为什么3/6=1/2?一想这涉及到约分和除法,只好打住。

我们玩了分数的加法。1/6+5/6=?儿子回答是6,因为是6块。我及时纠正。
1/2+1/2=?  1。1/3+2/3=? 1。1/6+2/6=? 3/6,也是一半,为什么3/6等于一半?
又来了,只好打住。
作者: 蚂蚁爱豆    时间: 2010-12-28 10:32
好像对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老师专门强调过要家长配合孩子训练一下
作者: janejia    时间: 2010-12-29 14:15
原帖由 oye妈妈 于 2010-11-22 14:11 发表
出现这样的问题可能是老师没有把减法的概念讲解清楚,减法实际上就是加法的逆运算,老师说孩子没学会逆向思维,实际上老师这种说法是不对。 这不是逆向思维的问题,是孩子概念不清的问题。应着重给孩子讲解互逆 ...


有道理!孩子还是没有完全理解概念问题。
作者: 小地主    时间: 2010-12-30 15:59
请问你是怎么得到百花思维的,感觉你前面所说的题挺意思的,如果可以麻烦给上传一份,谢谢。
作者: jjyylin2004    时间: 2010-12-30 19:54
要多训练,我家闺女大班都会了。
作者: jjyylin2004    时间: 2010-12-30 20:41
继续发帖,挣钱,呵呵。
作者: sle23    时间: 2010-12-31 05:57
我觉得孩子是没有太明白解这种减法题目的方法。我儿子在没有上学前会用减法做,但是在学校学了近两个月的加法后再学减法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
作者: wangyuhuacathy    时间: 2010-12-31 08:41
标题: 回复 #51 qdylz 的帖子
学习了,我们二年级还没有正式讲过分数,但我会像你这样给他正式引人,二年级不知道会不会好理解一些,呵呵!
作者: qdylz    时间: 2011-1-3 15:26
今天早上儿子无意中翻出了以前我们俩讨论数学的一张纸,”爸爸我考考你,你听着。“

”1+3+5+7=几乘几?等于几?“     ” 等于4×4=16“

”那1+3+5+7+9呢?“     ”等于5×5,也就是5的平方,25“我故意使用了平方这个词语。

”那1+3+5+7+9+11呢?“     ”等于6×6,也就是6的平方,36“

”那1+3+5+7+9+11+13呢?“     ”等于7×7,也就是7的平方,49“

........

”那1+3+5+7+......+19呢?“     ”等于10×10,也就是10的平方,100“

儿子一直没有问平方什么意思,我也没管他。
作者: dinglj_baby    时间: 2011-3-3 14:32
这数学问题还真是不太好讲,就快要上学了,我都紧张了
作者: 榴琏    时间: 2011-3-4 17:07
我家也是一年级, 类似的问题也出现过, 现在还在出现。
我就笑她, 16个鸡蛋, 吃了9个, 还剩几个?列式是7+9=16,
作者: 榴琏    时间: 2011-3-4 17:07
qdylz 你快快更新
作者: zhgm127    时间: 2011-3-5 10:01
孩子也是一年级,出现的困惑大同小异,只是我还没给孩子正式灌输倍数、分数等概念。向你学习了,期待更新。
作者: elinadingding    时间: 2011-3-14 15:14
现在的孩子普遍厉害,我们家长会做题未必会教,尤其奥数这个东西。一起跟着楼主学习。
作者: 颢哲妈妈    时间: 2011-3-18 16:06
现在的孩子上学,家长累,孩子更累
作者: mlzw    时间: 2011-3-18 22:46
我儿子也出现过这种情况,开始也觉得很无奈
作者: qdylz    时间: 2011-3-24 09:29
原帖由 榴琏 于 2011-3-4 17:07 发表
qdylz 你快快更新


不是我不更新,这楼的题目是困惑,因为最近比较忙,还没有注意到儿子数学方面的困惑。
作者: 榴琏    时间: 2011-3-24 12:03
对了, 请问qdylz, 最近女儿考试, 有二道方位问题, 我是弄不懂,第一题 1.青蛙2.小猫3.小熊4.小狗5.小兔
第二题是1.小明2.小华3.小芳

一 问小熊在小狗的(  )边, 小猫在小熊的(  ) 边,
二 问小明在小华的(   )边.小芳在小华的(  ) 边.

两个的对照物为什么不一样. 第一题答案是以我们为参照物.
第二题是里面的小华为参照.
作者: qdylz    时间: 2011-3-24 12:22
标题: 回复 #68 榴琏 的帖子
前面后面还是左边右边?

我觉得参照物都是一样的,第一问参照物分别是小狗、小熊

第二问是小华

到底是前面后面还是左边右边应该看课本上怎么讲的

教材版本不一样

我们用的是青岛版
作者: 榴琏    时间: 2011-3-24 12:27
答案是
一 问小熊在小狗的(右  )边, 小猫在小熊的( 左 ) 边,
二 问小明在小华的( 右  )边.小芳在小华的(左  ) 边.

我们是人教版的, 不是版本的问题
作者: 榴琏    时间: 2011-3-24 12:39
我以前好像在这里看到类似的问题, 不过可能没看懂, 忘记了. 答案没问题 找来找去找不到
作者: 榴琏    时间: 2011-3-24 12:45
qdylz对不起, 我打错字了, 第一问答案都是左边
作者: qdylz    时间: 2011-4-6 21:46
标题: 第五个困惑,审题不仔细
今晚做作业,有一道题是:小涵和小明到教室后,发现里边有29名同学,现在教室里一共多少名同学?

儿子写的是:31-29=2。我以为又回到了上学期的第一个困惑,加减法混淆。一询问,儿子竟然说:我以为是29个书包呢,如果是29个书包,那不说明29个同学都出去了吗?

晕,原来是看错题目了。
作者: ammys    时间: 2011-6-23 13:54
标题: 口算问题
一开始,数学老师让练口算,我还不理解,女儿对口算也很抵触,后来几次测验,女儿的计算能力很差,成绩不理想。后来我想了想,练习口算,第一:提高小孩对数字的敏感度;第二:提高小孩高度的专注力。
作者: hello098    时间: 2011-7-6 23:31
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小孩子没理解到出这个题目的大人的意图和规则。很多数学题解法很多,但你如果期望小孩用哪种,最好提前说明,比如要求用减法。然后再告诉他大人还有一个规则,为什么要用减法,因为要求等于号后面的才是答案,如果用加法就不能满足这个要求,只能用减法
作者: huayin    时间: 2011-9-19 10:18
扑克牌的方法,没有试过,回家试试。孩子上学可真累呀!
作者: kl924195671    时间: 2011-11-7 16:12
没有今年上小学的数学贴啊?
作者: annazou    时间: 2014-4-21 20:02
学习,我家孩正在上一年级,也碰到这种问题
作者: ysj72    时间: 2014-5-12 08:47
我家宝宝也是,我只能静待花开了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