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转帖] 林朝阳小提琴教学与演奏心得
[打印本页]
作者:
家有一宝2009
时间:
2010-10-16 10:18
标题:
[转帖] 林朝阳小提琴教学与演奏心得
在练习时的大多数情况下,演奏的效果要最饱满、表情要最丰富、身体要最
[
重
]
地轻松。
揉音应该是扩散那个音
,
而不是掐住它。要像按摩,揉音不是为了捏住
,
是为了放松、把它揉松了。
[
走得慢
]
是左手的秘诀。
检验
:
你左边捏多少
,
就证明你右边需要给左边多少自然的重量,而维持这种重量的不间断输出,是解放左边系统并做到持续放松的唯一可能性。
情绪不要带到技术里来,情绪是导致肌肉紧张的因素,肌肉不要情绪化。
弓子的
[
弓长
]
就像是飞机的跑道 如果一开始过快
,
那么飞机到后面就跑不起来,就要刹车了,于是力量不能贯穿一个上下弓的循环。运弓的问题大都出在这里:弓子没有了,还练什么?
右边系统不要在姿态上高于左边系统。
不是你在拉琴
,
而是你的力量与平衡在互动
,
想象海水来回反弹作用的力量。
左右借力使力,是拉琴的关键。
不会借力使力的人拉琴没有语气。
蓄力是基础。
如果肩有一点紧,那就死了。
两边可以轮换着借力使力。
右手想办法放出力,左手接它,来回换,左手是岸,力应该感受到被接住。
为什么好的厨师要用很重的刀子
?
那不是用重的刀子去切肉
,
那是用刀子在肉上面划。
像游泳一样 手(份量)要往下放才能浮起来。
琴是靠右手运动来稳定,不是靠左手来
[
持
]
,这好比自行车是靠
[
骑
]
来稳定一样的。
右手把分量给左手
,
右手躺在左手上来回蹭,粘在左手上面
,
不是粘在琴上。
就跟拉手风琴一样来回推
,
不要僵住自己。
一指好比是两米个子的人 二指是
1
米
8
,三指是一米
3
、
4
,那四指还不到一米。如果你要求四个手指在演奏时比例平均
,
就要根据第四指的能力来做,才能平均。
右边是四个手指的事情
,
和胳膊没有关系。汽车是靠方向盘开车
,
不是靠你来搬动。你的两只手只需要护住方向盘
,
车子随时可以移动
,
跟身体没有关系。手臂是你的车身,手指是你的方向盘。
和弦的演奏是轻触,然后从轻到重、越拉越沉然后借力回来。
若想要跳得更高
,
你要蹲得更低。要直着给力
,
不是横着给。
要把琴托起来
,
你不托就损失了一半。如果没有想着要一级一级的托得住不同的分量
,
你放有什么用
?
那不就压死了吗。
秤砣永远低于你要放的东西,右肩是秤砣,琴是秤。
不变应万变,用平衡关系,重利关系来应付所有的问题。
左手是你的称
,
你要不断去称你的右手放了多少。
再放松一点
,
尽量懒。
每天要练习的是左右手的关系。
干嘛做事情那么急
?
换把干嘛那么快
?
换把时右边不要减少重量
,
勇敢地瘫上去。
不要被它
(
左手四个手指
)
绕晕了
,
它给你制造了很多麻烦、它是最不重要的
,
不要被四个手指迷惑。
[
感觉
]
是往前横向倾泄的,不要停滞。音乐之所以往前走
,
它的感情、感觉、是前倾的。
[
十度
]
宁可要大的不准
,
不要小的不准。
节奏的有趣,在于它们的不同而形成的对比,要刻意地去感觉这种不同中的味道,把节奏的味道用演奏告诉别人。
不要顾手的感觉,去顾那个点的感觉,两只手无时无刻在跟随接触点,两边的力气交汇在这个点上
.
怎样都能平衡
,
但是点是稳的就好。演奏有三个点,左手里一个,右手里一个,琴上一个。
演奏中任何瞬间的力量停滞
,
就像是心脏突然不跳了
,
那就糟了。
揉音是最自然的东西
,
它几乎是波浪
,
但不是频率
,
把它砌成瓦一样排列,那就糟了。
拉琴时越到弓尖段越是潜水
,
弓根是浮在水面中。
有一天你突然告诉我,你拉琴像艺人了
,
那就好了,像军人了,那就糟了。
我宁愿看你弓子拉不完
,
而声音是极饱满的
,
而不愿看你拉过了。为什么克莱斯勒拉不到弓头
?
因为他足可以用小弓子把那些表情都做完了
,
当需要时你偶尔拉全弓
,
那将是非常精彩的瞬间的对比。
渐变行走的是什么生物
?---
蜈蚣
,
它像人一样行走吗
?
它总是渐变行走
,
所以它是最稳的
,
所以蜈蚣是杰出的行走生物
.
现在的机器人有四支脚
,
而你有四个角,比两支好吗!你看见蜈蚣走的时候它的运动速度快还是慢?它有那么多脚
,
大卡车为什么用那么多轮子
?
那样稳极了。
手风琴要呼啦呼啦的拉,那关系是一只手两只手
?
两只手
!
前提是什么
?
相互作用力的关系。你光按那些键盘和按钮它会出声音吗
?
一切都是从两只手的力量关系来的。永远不要光从右手找
,
是左右手。
弓子不是拿在手里
,
不是控制
,
而是像手风琴一样,双手引导你的风箱。
跑是要花力气的对不对
?
哪种跑是最省力的
?
平地跑?上坡跑?下坡跑
?
你现在像是原地跑
,
所以声音是死的、原地不动的。
怎么样声音才不会停滞
?
你弓根拉出去
,
弓尖回来应该花更大的力气。
一个曲子从拉第一个音开始
,
力量就是在不断地放弃出来,从身体里
[
放弃
]
到琴上。
不要每个音都努力
,
要为了下一个瞬间储备。
河水为什么流到下一个地方去
?
当你
[
现在
]
的东西多出来的时候
,
你的下一个东西(声音)自然会有。
不要左右互相让
,
要互相主动。
不要禁锢在一个架子里拉
,
不要那个脚手架
,
对技术的理解是对技术结构以及它的运动的理解。想办法在运动中去托住活的结构,而不是建立死的脚手架。什么地方是最不需要架子的
?---
弓根。弓根尽量放松
,
要像我们教小孩子走路
,
不是先给它规定一个死的姿势。
右手的秘诀就是把多个事情变成一个一整套的。
你如果在这个速度里做不到所有的要求
,
那就意味着你无权在这个速度里面拉
,
你要把速度定在你能做到所有要求的前提下练习。
拉琴最重要的是什么
?--
客观
!
客观是一种力量
,
比一切的力量都大
,
客观是一种巨大的力量。为什么有的人站在一千人面前腿会发抖
?
为什么有的人能够在一千人面前拉琴
?
是因为他客观。如果你认为自己的问题太多解决不完
,
那是因为你不客观
,
你没有办法驾御自己了。
你去用晾衣服的架子
,
架子短了
,
你换一个大的
,
要还是短了
,
就换一个最长的。那你就要用这个最长的,不要回到短的。这是演奏时对身体尺度的感觉,宽宏大量。
你每天吃三顿饭
,
假如每顿饭我给你两碗米饭一大盘菜
,
你每天都吃到最后会憋住。吃进去的东西一定要消耗掉,你需要运动
(
上半弓
),
为什么需要运动
?
因为需要把你的能量先消耗掉再重新补充
,
吃饭是补充能量,拉弓运力也是在既有的能量里消耗并补充,消耗和补充都在上半弓的往返中完成,而弓根是休息的段落。
揉音是要跨越音准和节奏的
,
它是模糊音准和节奏的缝隙的,就象两块砖之间的缝,需要腻子填补的道理。
揉音就像是一个力量的源泉
,
它就像风一样。如果你的船开始启航了
,
有波浪撞在船上。音乐的运动犹如乘风破浪,你不能让风停止。
你需要把你的演奏内容的尺度放大。金字塔宏伟吗
?
它有什么
?
我把一个模型放在那儿
,
你会震撼吗
?
金字塔既没有种树更没有园林
,
只有巨石和周边的沙漠
,
但是它的尺寸大极了。音乐里首先讲究的是尺度,技术的尺度,感情的尺度。
不论处理多么大或多么小的尺寸
,
自己要永远是一个局外人
,
站出来听
.
要像在下一盘棋,作为一个局外人。如果我是棋盘上的棋
,
那我一会到这儿一会到那儿
,
我累死了,要站在外面布置。一个国家和另一个国家打仗
,
他看地图。即使你站在宇宙中
,
观念也是一样的,
[
我
]
大于全局,才有全局观。
音准,必须要带有它的高度感
,
这好比大自然里的高度感。这就像声乐一样
,
在一个音进行到某个高度前
,
应该事先把自己的心气提高到这一高度。
在声乐里,控制音高位置的感觉,要略高过你应该演唱的音高
,
你就会觉得很轻松。所谓
[
翻越
]
峰顶,如果我们刚刚好跟峰顶一样高
,
你就没法登上去了。
总的来讲,演奏的状态、用力的状态,总是要略微多一点
,
要先富裕,然后再把它松下来
,
就会达到很轻松很悠闲了
,
就能唱的很嘹亮。
要学会像声乐家一样,事先把自己将演奏的音放在一个心理的高度之上,然后把不同的高度连接起来,于是我们就像在画图的时候看见的,先把许多点(峰值)的位置确定下来,然后在峰值间连上线,我们就会看到一座山的边缘线,这就是旋律啊。
作者:
lisaping
时间:
2010-10-16 11:03
好呀好呀,学习学习.
作者:
willma
时间:
2010-10-16 18:36
有些说得很到位!谢谢分享。学习中。。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