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袁鸿林:侯相如来访引起的思考
[打印本页]
作者:
huge57
时间:
2010-10-7 10:40
标题:
袁鸿林:侯相如来访引起的思考
国庆长假期间,侯相如老师先是给我打电话,后来又来到义乌面晤。我们两个私塾先生一见如故,也随意聊了很多。
侯老师说到他的“挑战书”,不太满意一些媒体只截取关于应试的一面而忽略他的素质教育部分。媒体的报道常有“因需而取”的片面做法,对此,我是身同此感。很高兴,侯老师授权在我的博客上公开他“挑战书”的原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15364b10100ll7q.html
)这样,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到全貌——虽然是那么简简单单的几百字。
我曾说过:“一个公校的老师为了自己孩子的教育,只好辞去公校的教职来教自己的孩子,而等他将孩子送入高校后,他又以正式下挑战书的方式,来挑战公校的教育——这才是这一案例的真正亮点!因此,我当然会支持侯先生的挑战。”(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15364b10100krf0.html
)
看了侯相如父子应对媒体的录像,感觉媒体仍然是那么肤浅,比如说,指责家塾违反义务制教育法。在我看来,义务制教育法,其法律精神只是保障每个适龄少年儿童应有受教育的最低保障,犹如生活最低保障一样的意思。侯先生教子,15岁能进入大学,超前普通孩子三年,事实本身已经说明(就按体制的应试标准来说)侯老师已给孩子比学校更好的教育了!义务制教育法,从法理上就不应该阻碍对更好教育的追求,否则,它会走向其立法精神的反面——成为一部阻碍教育创新和变革的恶法!
实际上很多教育部门,对民间教育的创新实践予以封杀,正是挥着义务教育的大旗。然而,改革的历史告诉我们,农村的经济变革,在当时也是违法违规的,所幸的是未被当时的法规所枪毙,否则,哪有今日的改革成果?一部改革的历史,章章节节,都明明书写着对既成各种法律规章制度的突破和变革。关键要看变革是否有它的合情合理、以及社会实践上的正面成效。灵敏而有良知的媒体,应该从这样的角度来报道和讨论,这样才会对社会引起积极的思考和引导。
杨东平先生近来有一个很好的说法:“放眼世界,古往今来,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家和教育创新,从不是来自政府规划或批准,而是来自薪火相传的教育家的理想,来自实际的社会需求,来自生生不息的草根力量。今天,我们特别需要认识“学在民间”的传统,相信 “学在民间”的伟大力量。对“学在民间”的信心,也是对成长中的公民社会的信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2471c80100ja4v.html
)侯相如老师的教子实践正是“民间”“草根”教育的变革一例。看侯老师的“挑战书”,显然会对侯老师的教育理想留下印象,但对比老谋深算的教育体制,却显得那么幼稚真诚,现有的教育体制会容忍他的教育理想存在吗?!
对此,我们的媒体又会说些什么呢?我们每个有孩子的家长又会如何想呢?东方卫视曾邀约我们做一个讨论节目,但确定的日期,一改再改……可能不便说也不好说吧?
[
本帖最后由 huge57 于 2010-10-7 10:55 编辑
]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