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昀的国学诵读(6岁) [打印本页]

作者: xly2004    时间: 2010-9-8 11:57
标题: 昀的国学诵读(6岁)
开贴记录孩子的国学诵读。

先说说我们与国学诵读之缘。

作者: xly2004    时间: 2010-9-8 12:08
标题: 谢谢引我们入国学之门的双双大姨
自儿两岁多起,便跟着我懒懒散散地背了十多篇长长短短的古文。之所以懒懒散散,皆归因于家人时不时的反对声,以及我自己对于让儿背诵的疑惑。

因为懒散,所以并不指望儿能如何如何,所以才收获了喜出望外。儿三岁左右时,外公带儿出外游玩。回家后,外公兴奋地对大家说:“我们在人造湖边玩,他要走石墩,我牵着他从湖这边走到那边,来来回回几次。他突然停下来,指着水里的倒影说‘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此后,在公园喂鱼,他会念叨:“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晚饭后到河边散步,他会指着波光粼粼的水面:“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我很享受这一时,那一刹儿带给我的惊喜。虽不甚准确,但背诵的成效已初显。

今年九月(2008年),幼儿园里来了对双胞胎兄弟。到12月10日,偶然与双胞胎兄弟的大姨闲聊,得知这对小兄弟自两岁起开始指读《大学》、《中庸》,现在小双正学《论语》。家里订了《幼儿画报》,兄弟俩自己看,识字量早够他们自己阅读了。学英语和钢琴时,老师一看,让其先试听一、两次课;其他孩子的家长急了,四岁多的孩子坐得住么,该不会捣乱吧。几次课下来,其他的家长上课时不看自己的孩子了,转眼盯着这对兄弟—— 他们学得快,总是抢着答题。详细向大姨讨教了如何教,教多少等等我能想到的细枝末节。小兄弟的大姨还叮嘱,一定不要让孩子有压力;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于是,自12月11日起教儿经。之前都是我念给他听,让他记诵,不曾让他指读------ 手指着字,一字一字读出来。说时容易,做时,有点儿难—— 因为我求好心切,狠不得让儿即刻赶上双双兄弟两年的学习量。高扬起鞭子,把儿朝前赶......呵呵,现在我们已经度过了那段焦躁期。

坚持到今天不过20多天,却发现实施指读之前着实低估了孩子的潜能。 实施指读之前,一篇三、四百字的文章,让他在一个月内熟背,还常常自问选定的文章会不会太长?毕竟才三四岁的孩子。而现在20多天的时间,能熟背约1200字,熟读尚不能熟背的约600字。这还只是刚开始的20几天,以后会更快,因为他现在已比20天前快了一倍。这种速度当是得益于自两岁多便开始的反复听及记诵吧...... 当然,愈读愈轻松的另一个原因是,认识的字愈来愈多。


在指读的过程中,儿会停下,告诉我他的“发现”:“妈妈,‘牛’下面加一笔就是‘生’;‘是’去掉这一笔就成了‘足’......”

书读千遍,其意自现。就这么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地读下去。像家庭早教说的:通过经典的熏陶,培养孩子优秀的品格,博大的胸怀。

谢谢引我们入国学之门的双双大姨。
作者: xly2004    时间: 2010-9-8 12:16
重读这篇时才发现,我远远没有做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作者: menghuan    时间: 2010-9-8 20:12
其实我觉得很少有人能做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时不时的总想看看自己的付出是不是有了回报,也算正常,只要这种要求不是很过就成。别把要求回报当成压力就是正常的。
作者: xly2004    时间: 2010-9-11 02:03
标题: 春花姐的鼓励,是我们国学诵读的转折点。
第一本国学经典,读的是老子。

刚开始,每天也就2、3行,读10遍。温水煮青蛙,渐渐地,量也就上去了,但也只是2天读1遍,第3天不读,如此循环,就怕孩子读多了受不了。

现在想来最后悔的是:其一,当时耐心不足(现在耐心也不够);其二,要求孩子指读正确。指丢了,我就会着急上火;其三,总以为已带读10遍20遍了,孩子就该会自己读了。当他卡壳儿时,跟孩子较上了劲儿,要求他从会读的地方开始顺下来,靠“嘴顺”来过渡卡壳的字。其实,这就给孩子施加了压力。后来请教大姨,她说:不会读立刻告诉他,重复多了自然会读了,没必要在这上面浪费时间。

跟春花姐短信交流后,从今年05.10.开始了老子的整本诵读。选择周六读第一遍,到下周二时,速度就上来了。暑假里最多的时候读到一天4遍。每遍用时25到30分钟。我要是跟孩子一起读,就会有上气不接下气的感觉了。现在上学了,只能是有时间就读,没时间就算了。重点放在了易经上。


暑假里通读时,每遍读错的地方最多时有8、9处,最少时只错2处。于是贪心的妈妈就以每遍读错的地方不能超出2处为标准来要求孩子。直到有一天,儿突然对我说:“妈妈,我现在读老子比刚开始好了。原来我读一章都要错20个地方。”我这才想起了我们分章读老子的那段日子,心里真是一惊。是啊,刚开始诵读时,读一章都曾有用时40多分钟的时候呢,读得那个磕巴呀(现在想想,有那40多分钟让孩子自己读一遍的时间,还不如由我领读20来遍的效果好呢)……  现在50-60分钟都可以从头至尾读两遍了,81章才错89处,妈妈怎么就不知足呢?真的是祸莫大于不知足啊,妈妈的不知足,迟早会让孩子远离经典的。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儿诵读老子时,几乎不再出错了。真是:功到自然成! 不过,还是常常指丢,嘴里读的内容已翻页了,他却忘记了翻页:因为儿的双眼忙着呢,又要兼顾指读,又忙着玩弄手、脚、椅子,乃至地板上的头发丝。直到感觉到我严肃的目光时,他才急惶惶地去找读到哪里了。找到了,就会对我报以 ;找不到,就耸着肩,摊开双手以示无奈。常看到好多读经的孩子清楚地知道某个字出自哪一章,我儿却是哪一句出自哪一章都糊涂着呢。

[ 本帖最后由 xly2004 于 2010-9-11 02:40 编辑 ]
作者: xly2004    时间: 2010-9-11 02:21
大概在09年4月,开始了论语和易经。一天一页,读一周。比蜗牛还慢吧!到09年7月份暑假时主攻易经。论语停了。

今年4月起,渐次过渡到8天1遍易经、4天1遍易经,正打算进行两天1遍易经时,听取了春花姐的建议:1天1遍易经,1遍老子。这时已是8月21日了。


9月入学,时间尚处于混乱中。不知道先顾哪头?国学和Bible都舍不得放下。


翻看了一年级的课本,感觉每天花这么多时间呆在学校......


现在才一年级,随着年级的递增,属于自己的时间更是递减。


再最后羡慕一次那些可以呆家里诵读的孩子们。

作者: xly2004    时间: 2010-9-15 15:53
上学后,时间有限。希望每日都读老子、周易、Bible,还想看点Avatar,每日锻炼1小时……



重点到底放在哪头---- 国学 or Bible ?



考虑了很久,在保证锻炼的情况下,每日的诵读以周易为主。( 越俎代庖了!)



其它的根据每天的时间穿插点儿。

作者: ynyn136    时间: 2010-9-15 22:48
刚刚接触经典阅读,不知道是不是起步晚了(快六岁了),孩子表现得心不在焉,甚至没读几句就说要睡觉了,不知道如何坚持下去。

[ 本帖最后由 ynyn136 于 2010-9-15 22:50 编辑 ]
作者: 湘叶    时间: 2010-9-17 09:45
我孩子没那么大,暂时没什么经验,但我想如果宝宝不喜欢读,不如就妈妈或者爸爸读,能带动他,引起他的注意就好
作者: xly2004    时间: 2010-9-19 10:12
标题: 回复 #8 ynyn136 的帖子
只要坚持,什么时候开始都不嫌晚的,妈妈一定要坚持。还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读法。如果现在放弃了,几年之后再回头看时,会后悔吧。

说起诵读,我就会想起“ 温水煮青蛙 ”的故事。

我们刚开始读时,量很少,就2、3行,10遍也用不了10分钟的。他还没啥感觉就读完了。从一开始读时读不了10分钟到现在可以一气读1个小时了。您别着急,就给他来个“温水煮青蛙”,一点一点地升温(加量),慢慢就达到您要求的量了。6岁的孩子,“温度”可以稍微升的快一点,

如果孩子说想睡了,就让他睡,然后播放碟片给他听。但坚持每天读,开始的量以孩子不反感太多为度,表扬他今天比昨天读的内容多一行。每天(或隔天)都多读那么一行两行的。慢慢就习惯了。

孩子上学了吧?
作者: xly2004    时间: 2010-9-19 11:51
坚持每天一遍周易,搞得时间紧张兮兮的。

有时候想,两天一遍吧。临到第二天孩子一开口读,又改变了主意:还是一天一遍吧。又想,问问孩子吧。可是……拖了几天也没问出口,如果孩子的答案和我的希望不一致呢?

一天一遍还是两天一遍? 一、二年级学业不重作业不多,这个时候不加紧读,往后还能有多少时间啊?这事儿,我能让儿做主么?这事儿,属于该管还是不该管啊?---- 目前为止,归我管。


从孩子开学到现在,都觉着心里闷闷的,噎得慌。

到底哪些该管、哪些不该管?

读经是要管的、吃零食是要管的、起床睡觉的时间是要管的、家庭作业的完成是要管的、坐姿要管、用眼要管、握笔的姿势要管……

从孩子早起到晚上入睡,能放手让他自我管理、自己做主的事和时间实在不多啊。





作者: xly2004    时间: 2010-9-19 13:09
转自春花姐给oye妈妈的回复:

只要这样有口无心地读下去(这个意思就是让孩子随便读,只要张开口看着书读就行),记忆力还会越来越强。这里的玄机在于遍数多、量大,不在于是不是认真地读了几遍,如果没有大量,认真呀、专心呀这些都是没有用的或者说是用处很小的,当然,认真、专心也不是错,只是不要在这上面太下功夫了,这是不必管的部分,或者说是不必管太严的部份,有也可没有也可,而张口看着书读是必管的部分,至于孩子读错了呢,您就提醒,想不起来了呢,您也提醒,不管多少遍地提醒,都不要发火、不要着急,这样做就对了。

作者: 春花    时间: 2010-9-19 13:12
标题: 回复 #11 xly2004 的帖子
读经是要管的

吃零食有时要管,有时可以睁一眼闭一眼吧?

让宝以为妈不知道独自窍喜,其实老妈早知道了?

也可以把零食当读经的奖品呢?

起床睡觉的时间当然要管,只要上学就要面对这个问题。

家庭作业只要求快速而不管他做得好坏,这样就不难了吧?

坐姿要管、用眼当然要管,这两样我就没把孩子管好,以至于现在

坐姿不正,眼睛近视(当然近视的原因是由很小的时候玩电脑造成的,这是我终身后悔的事)。

握笔还要管?不是有老师管吗?白天一天在上学老师都管了什么了?

孩子做主的事可多着呢

凡是他能理解的,都是他能做主的

比如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

比如吃什么样的冰淇淋

比如读什么绘本不读什么绘本

比如玩这个玩具不玩那个玩具

比如。。。。。。
===========================
上学之后再坚持每天读一遍《易经》可能有些困难,我想您就保证每天读一个小时,读多少是多少吧,上学的孩子每天能读这个量就不错了,周六周日多读一些,我建议您周五晚上把学校的作业做完,周六周日两天每天都读一遍《易经》、一遍《老子》这样就可以了,假期时再多读。或者是您能和老师搞好关系,每天下午不去上学,这样就可以多读了,又不会让孩子太累,我觉得现在的小学都在浪费孩子的时间,一点用都没有还占用了全天的时间。(这样说好像太绝对了,是用处太少了)。
作者: xly2004    时间: 2010-9-19 13:34
标题: 回复 #13 春花 的帖子
嘿嘿!有点儿乐了:您分配给儿管的都是些芝麻小事……

现在的老师要管的,和从前的老师要管的,都不同了。晚上看孩子握笔的姿势,真让人头疼。下午接了儿就问问:老师教不教正确的握笔姿势?如果发现小朋友姿势不正确,老师有纠正吗?他们班有40个孩子。老师管不过来也能理解。

我太贪心了,老惦记着一天一遍易经呢。


我现在是想起来了就给儿念一句:这些书是要读一辈子的。
作者: xly2004    时间: 2010-9-19 13:39
我的烦恼:

“只要这样有口无心地读下去(这个意思就是让孩子随便读,只要张开口看着书读就行),记忆力还会越来越强。这里的玄机在于遍数多、量大,不在于是不是认真地读了几遍,如果没有大量,认真呀、专心呀这些都是没有用的或者说是用处很小的,当然,认真、专心也不是错,只是不要在这上面太下功夫了,这是“不必管”的部分,或者说是不必管太严的部份,有也可没有也可,而“张口看着书读”是必管的部分,至于孩子读错了呢,您就提醒,想不起来了呢,您也提醒,不管多少遍地提醒,都不要发火、不要着急,这样做就对了。”------ 姐啊,您说的都很清楚明了,我也一再叮嘱自己,可当我面对孩子的时候就……这几天老按捺不住,不断地提醒孩子:大声点儿、大声点儿……他的声音小得像蚊子,唉!




春花姐的回复:


小得像蚊子也没关系,您只要能听着就行,如果听不着就笑着说:妈妈听不着了,孩子感受到的是愉悦的心情就会越来越体谅您了。

作者: xly2004    时间: 2010-9-19 14:52
我的问题:1.

姐,又想到一个问题:关于  “张口看着书读”是必管的部分。

儿是张口在读,可他嘴里的和他眼睛看的页面内容不一致:嘴上都读到后面了,书页还停留在前面没翻呢。他指丢,少则几行,多则3、4页。我该怎么管呢? 任由他指丢,等他想不起下文了,才猴急地去找读哪儿了?



春花姐的回复:

这是很正常地呀,所有的孩子都是这样的,您可以睁一眼闭一眼不管孩子,但您要仔细看书,孩子不对的时候提醒他,让他自己找再接上就行了。您看着书的目的就是别落什么内容,这样是读书的真实功力。



2.
他自己要是找不着、接不上呢?  直接告诉他? 一般我就跟他较上劲儿了:叫你好好指着读嘛,指丢了吧?



春花姐的回复:

直接告诉他,不必较劲,或者说:我相信宝宝自己能找着,试试找找,找不着妈妈再告诉你。这样不过就是费点时间而已,不必心急火撩的,反正就是以正面的引导为好。

作者: 九百里    时间: 2010-9-19 21:23
你说的一天读一遍[易经],难道是六十四卦都过一遍?
我家丫头也正好读一年级也在读[易经],现在刚刚读泰卦十一----------------随卦第十七,我们是六七卦连读的,会背诵了再进入下个.
我感觉是背[易经]比背[老子]难度要大多了.就光前面十个卦,我女儿花了差不多一个多月的时间
至于你说的,好动和没有点到位,我女儿也是同样的毛病.没有办法,每个人的性格不一样,我自己小时候也一样的好动
作者: xly2004    时间: 2010-9-20 17:54
标题: 回复 #17 九百里 的帖子
“光前面十个卦,我女儿花了差不多一个多月的时间”     ----  看得我眼珠子都要掉下来了!你女儿记忆力很强哦!我们易经已读了一年多了,只是读。从没奢望他背的。你们几岁开始经典的?

正打算2天1遍易经。64卦+系辞、说卦传、序卦传、杂卦传。四海版的。
作者: 九百里    时间: 2010-9-20 21:05
我们读经大概有一年三,四个月时间,已经背完了[论语]和[老子]。女儿的记忆,我自己认为很是一般,绝对不是天资很聪慧的小孩,而且是相当的好动,有时候忍不住动手打,但无济于事一切照旧。目前还真看不出读经能对女儿的好动有多大的制止作用,就纯粹当着记忆和语感的培养。我真的佩服论坛里的一些小孩会活学活用了。我女儿很是懵懂,我自己有时候都觉得她的智力比同年的小孩似乎要小一岁样的。也许她是郭靖那样大智若愚的人当然这是我的一相情愿,假如真是那样的人只要多下功夫未尝不可练成绝世武功。
看到论坛里有人说他们的小孩读[易经]是越读越喜欢,而且似乎都开启了慧根,我真是太羡慕了。也有的人说读了[易经]好象数学学起来都很简单了,真的有那么的神奇吗?
你给你家小孩整本的读,我倒是佩服你家小孩了。虽然我们已经背完了[论语]也经常的在复习[论语],可是我最多是叫我女儿半本一次的复习,从来还没有叫她二十篇一次性读完过。我怕她没有那样的耐心。
你这样给她整本的读效果怎么样?其实让小孩读经对大人来讲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不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且还相当的耗精力。中文的还好,英文的真是难煞我了。英语我们是按照王财贵教授讲的,选了[仲夏夜之梦]。从读经以来我们的英文都在断断续续的给她读,到现在才读到38页。这个英文读经我现在都不知道该不该继续坚持下去了。英语的我女儿根本是不愿意指读。英语里的每句话都是我先查好读音,再跟CD学好,然后带女儿读,她稍微会了,我又怕我的土口音影响了她,于是又马上叫她跟CD读。哪有象王教授所说的‘跟她读’那样的简单。我现在都想放弃[仲夏夜之梦],它里面有许多的单词居然字典里都查不到,可见有多么的生僻。我现在想给女儿读新概念,可是这个[仲夏夜之梦]我们又花了那么多的时间而且最难的开头我们都走过来了,现在放弃似乎有点可惜。但是现在最现实的就是,读新概念绝对有利于她以后小学,中学英语,而这个[仲夏夜之梦]究竟有多大的作用现在是个未知数。且照我现在的速度要读完它,那最起码还要两三年时间。要花这么多的时间我想想都恐怖。读这个英经对女儿的单词认知量一点用都没有,因为她根本就不愿意指读。但对她的语感我想应该还是有点作用的。我只能这样安慰自己了。
你小孩的英语是怎么进行的?
作者: xly2004    时间: 2010-9-22 01:13
我们读经大概有一年三,四个月时间,已经背完了[论语]和[老子]。-------------------

  看来不光是我啊:妈妈总是不知足的!一年余的时间背了论语老子易经前十卦!小学一年级的语文,她轻松得很吧?



看到论坛里有人说他们的小孩读[易经]是越读越喜欢,而且似乎都开启了慧根,我真是太羡慕了。也有的人说读了[易经]好象数学学起来都很简单了,真的有那么的神奇吗?--------------------

没发言权。您说的这两项我们都没经历过。对于数学,孩子倒是很有兴趣。现在才一年级,数学本来就简单,看不出来易经的作用。



你这样给她整本的读效果怎么样?---------------------------------------------

他喜欢读完了画 正 字。有成就感。通读,我想,容易保持孩子对书的内容的整体感。孩子自己体会不到有啥效果。我也是刚体会到通读的这一好处。

分篇读易经时,内容上孤立、零散,感觉易经好长,不知道何时能读完。刚开始通读时,心急火燎的。现在,感觉一次读完一本上册或下册,不是那么路漫漫了,有时候觉着怎么这么快就读完了。现在我的感觉是:我们的易经读“薄”了,不是说我们全理解而薄了,只是指读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读完了。就像我们第一次去某处,折腾来折腾去终于到了目的地,只感觉这个地方好远。后来多去几次,慢慢就觉着没那么远了:看着一座座熟悉的建筑,心里很明晰走过了这一栋楼,再转个弯,再……就到了。再多去几次以后,还会想:以前怎么就觉得那么远呢?其实比起某某地方还挺近的呢。通读,差不多,就这感觉吧。

我自己通读论语有20多遍了。起初,也是读得磕巴,心急。从昨天起,突然感觉读懂了很多地方,原来读着连句子都理不顺的段落竟然一下子明了了。今儿读时,就读得慢了,感觉论语被我读“厚”了,很多读懂了的段落,想再思量品味一番,就会回头再反复读几遍。

一会儿薄一会儿厚的,晕了没?




其实让小孩读经对大人来讲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我还真没觉着痛苦。这是我从出生到现在坚持得最好的一件事。只是,我需切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英语的我女儿根本是不愿意指读-------------------------------------------------------------

对此,我也是走过弯路的。贴一段以前的记录:

“指读英语和汉字完全两码事!当初开始指读汉字时并没觉着有什么困难,一字一音,边读边指,就这么简单。我根本没有意识到英语里的二音节、三音节、多音节字会给孩子带来多么大的困惑!儿自动遵循汉字的习惯,一音对应一个单词,我若指出不是这种对应关系,他就会很不耐烦。再则,指读的部分儿已经背得很流利了,指头所指和口中所念完全对不上号(口里的速度多快啊,要求指读,口里的速度就会慢下来,一慢就不知哪儿跟哪儿了)。结果可想而知:我们的指读停滞不前。”

一开始,英语的指读,最好您指。慢慢过渡到你们同时指。学过Phonics后,对指读也有帮助。


你小孩的英语是怎么进行的?-----------------------------------------------

我们的英语具体怎么进行的,都记在亲子阅读楼里了。欢迎去坐坐。

[ 本帖最后由 xly2004 于 2010-9-22 01:16 编辑 ]
作者: xly2004    时间: 2010-9-24 23:27
中秋放假3天,抓紧时间读、抓紧时间玩儿。

儿很乖,放假这几天会问:“老子读几遍啊?”(唉,为什么儿主动问我要读几遍,我就会评价他乖呢?如果他不想读,我会嫌他不乖?)

儿读老子,跟豌豆滚楼梯似的……

等待,易经的量变 -→ 质变。
作者: 春花    时间: 2010-9-25 15:07
原帖由 九百里 于 2010-9-20 21:05 发表
我们读经大概有一年三,四个月时间,已经背完了[论语][老子]。女儿的记忆,我自己认为很是一般,绝对不是天资很聪慧的小孩,而且是相当的好动,有时候忍不住动手打,但无济于事一切照旧。目前还真看不出读经能对女儿的好动有多大的制止作用,就纯粹当着记忆和语感的培养。我真的佩服论坛里的一些小孩会活学活用了。我女儿很是懵懂,我自己有时候都觉得她的智力比同年的小孩似乎要小一岁样的。也许她是郭靖那样大智若愚的人当然这是我的一相情愿,假如真是那样的人只要多下功夫未尝不可练成绝世武功。
不知道您的孩子读了多少遍才背完了《论语》和《老子》?要读着读着,自然而然地背下来为好,我自己观察过小孩子,一般情况下,只要开口读,不要要求其它,《论语》读过120----150遍就可以试着背了,基本上提醒一些都能背下来,但我不建议孩子们背,我建议就读300遍为止,这样,再笨的孩子都能背下来了,聪明和一般的孩子读这些遍数会更聪明,笨孩子读这些遍四书以后,也会变得很聪明,然后再一星期复习一遍的话,大概会一生不忘,不必去猜测孩子是笨的还是聪明的,是大智若愚的还是小时了了的,用读这一法就可练出绝世之武功,再者活学活用了这也不必太关心,您只要绵密地做,孩子总有“活用”的一天,但是不能“活学”的,学习其实都是要扎扎实实的“死学”,以后才可能“活用”,有的人用的早,有的人用的晚,这是不必太着急的,着急的是在孩子可以大量吸收的时期,怎样让孩子能高兴地、愉悦地吸收进去,这才是我们为人父母的本份所在。再者好动的问题,我们常说读经可以培养孩子的静定能力,那是怎样培养的呢?以我自己的经验,是这样的,孩子的生命力旺盛,都是很好动的,好动是很容易的,现在的大人又有几个能静下来呢?当然这不单单指身体的静,更主要的是指心灵的宁静与淡定(这个词比较时髦,呵呵),动是不大需要培养的,很少有孩子不会动,而能静下来却是很难的,所以有各种方法,我觉得读经也算是其中一法,而读经又很综合,不但能练出静定,还涵蕴其它许多功能,那怎么读才能静得下来呢?我的体会是:只有大量才能真正地对静定起作用,至少一天两、三个小时以上吧,而要想大量呢,就要放下一些我们以前的所知障,就是一些严格的要求了,比如字正腔圆了,比如正襟危坐了,比如专心了。。。。这些不是不重要,而也是要大量地读、读熟了以后才可以慢慢做到的,就是本末的次序,大学云: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父母要仔细体会我们学会语言的过程,我们对孩子是不是很严?孩子说错了说对了说奶话了我们是怎样对待孩子的?同理,读经教育也是一样,就是让孩子说经典嘛,天天跟孩子说,天天让孩子听,尽最大努力让孩子学说经典,能要求就要求,一遍遍地正面告诉孩子而不烦,多以愉悦地心鼓励孩子读,我想如果这样,没有哪个孩子是不愿意读的。


你给你家小孩整本的读,我倒是佩服你家小孩了。虽然我们已经背完了[论语]也经常的在复习[论语],可是我最多是叫我女儿半本一次的复习,从来还没有叫她二十篇一次性读完过。我怕她没有那样的耐心。
分篇读熟了以后,再整本读,其实是很愉悦的,大概分篇读完三十遍后,再整体读十遍左右,就好了,这不是小孩子的问题,而是大人的问题,大人就是这样以自己的主观的想像而障碍了孩子,子曰:力不足着,中道而废,今汝画。您要暗示自己:孩子一定有这样的耐心,然后您会发现,孩子比自己强多了,暗示的效应是非常好的,而像您现在的想法,虽存在心里,其实孩子也是能感受到的,并且孩子还没做就觉得自己不行了,可能一辈子都觉得自己不行,呵呵。

请您看看我写的“中文读经方法”与“英文读经方法”好吗?在“春花的读经生活”里,这样好像有点王婆卖瓜了,不过我是真的替您的孩子着急的,见谅。
作者: 艺如雨薇    时间: 2010-9-25 15:30
这几天一直反复看春花姐的帖子,还有回帖,真是受益非浅,我和孩子读经一定坚持下去,谢谢大姐
作者: xly2004    时间: 2010-9-29 16:38
标题: 贴回来,方便学习
  我们的老子是他自己拿书读了。但易经还是我们一起读的(一起读。不是我读一句他重复一句),只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读完计划的量。他自己读的话,就没读老子时那么行云流水了,但也不卡,只是会读得慢一些(他会每读完几句就眼睛东看看西瞧瞧、伸个懒腰……不会像读老子那样,一口气就读下去了)。

我就在想,是继续这样一起读(读完计划的量)? 还是让他自己一个人读(能读多少算多少)?或是我们继续一起读到100遍,才让他自己读?

这几种安排法,时间都是不变的,只是读的内容的多少不同。我们一起读,是想他在同样多的时间内能多重复几遍。他一个人读,同样的时间,读的量就少了。

您看呢?很想听听您的看法。





春花姐的回复:


  

我建议您让他自己读,不定时间,定量,但是这个定量您先测量一下您和儿子一起读的时候每天的量是多少,就定那个量,那么孩子就不会磨蹭了,等他读的熟了以后,您感觉他和读老子一样行云流水了,就每天一遍即可。

现在的量我想大概定在每天半遍,周六周日各一遍,稳定一段时间不要变,别急着加量,那样孩子就会有反感,这个量读到寒假就应该蛮好了,一但计划定了,就不要老是修改,如果还能剩时间就让孩子痛快点玩玩,别老是贪心不足的给孩子养成好习惯:做事时不拖拉、不磨蹭,这需要妈妈的坚决与自信,该干什么时就没得商量,完成计划内的内容后,也要心甘情愿地让孩子玩,开心地陪孩子玩。不能到后来看到孩子读快了,有剩余时间了又加,那样孩子他也会耍心眼慢慢读的,呵呵。

不过,等他读得特别熟了,一般在150遍以后的时候,往往会忘了时间,这时您也不要提醒他。

作者: xly2004    时间: 2010-9-29 16:48
试着调整:从我们齐读到儿自己读。

春花姐提醒得很及时:

有多出的时间要让孩子好好玩(这更有利于培养孩子做事的效率),不能贪心又利用这多出来的时间加量。

我就是这种贪心的妈妈。一直的心理都是:反正这是读得熟了,省出来的时间,也没占用孩子其它时间,正好利用起来再……
作者: helen-trisa    时间: 2010-9-30 08:02
我贪心的欲望就遭到孩子的强烈反抗,正想“小样,还治不了你”时,幸得提醒,侥幸啊
作者: xly2004    时间: 2010-9-30 14:18
今儿自己读。

昨儿就告诉儿了。事到临头时,还是小伤心了一会儿。

边读边嘟囔:“我还不熟……”  其实,读得算流利了,也不怎么“卡”。

儿的问题在于,每一个彖曰、象曰、初九、六二 ……什么的,他都要顿一顿,尤其卦与卦之间,更要“稍息”片刻。象乾卦第一坤卦第二,彖曰、象曰中的内容比较长,听起来反而更舒服,因为中间停顿的间隔比较长。

一个小时,只完成了 乾卦第一 到 无妄卦第二十五。今天的计划是乾卦第一至损卦第四十一。

作者: xly2004    时间: 2010-10-1 10:55
昨天的计划没完成。

在时间不延长的情况下,儿自己读不完我们齐读的量。目前,没有多出来的时间,可以奖励给他玩。

今天从大畜卦第二十六 到 益卦第四十二。




作者: xly2004    时间: 2010-10-8 18:11
原以为国庆大假可以多读的……

父母的意见不统一,结果,能保持平常的量就不错了。


作者: 春花    时间: 2010-10-9 08:03
标题: 回复 #29 xly2004 的帖子
父母的意见不统一是很正常的,何止是父母,只要做事,就会有不同的意见,如果不做事,就不会有任何烦恼,所以,妹妹千万不要着急,日子是一天一天过的,每天都在尽力就行了,心中有目标尽力去实现,所谓“心诚求之”“尽人事”,这样就可心安理得了,缺憾就可以还诸天地了,如果没有尽力,那是要有遗憾的。
作者: xly2004    时间: 2010-10-11 13:23
现在的量我想大概定在每天半遍,周六周日各一遍,稳定一段时间不要变,别急着加量......



现在每天半遍都做不到。

四海版,上册读完要2小时;今天,前半本节省了5分钟。

下册就开始磕巴了,越往后越磕巴。读完下册要4小时10分左右。

每天用一个小时来读的话,另加周日读一遍,一周也就2遍。

那些想诵读经典的,可以上、也可以不上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尽量呆家里读吧。

到我们这个时候,想大量都不行了。在我们家,不上学是绝不可能的。上半天,都属做梦。就这样每天读点儿,都有反对声:孩子太辛苦了;既然上学了,赶上学校的功课就行了;家里的学习可以停了。

[ 本帖最后由 xly2004 于 2010-10-11 13:48 编辑 ]
作者: 春花    时间: 2010-10-11 16:19
标题: 回复 #31 xly2004 的帖子
不要这么悲伤了,一周两遍也是了不起的量了,只要坚持,会越来越快的,您就沉下心来让孩子读一年《易经》,看看是什么样?敢吗?
作者: xly2004    时间: 2010-10-15 12:58
标题: 回复 #32 春花 的帖子
其实不是敢不敢,而是有没有信心的问题。

之前看这个那个孩子读完好多书了,就猴急地上新书。现在反复看您的贴、不断的短信咨询,心是越来越定了。不再去羡慕其他孩子读完多少部书了。只要依据自己的时间多读遍数即可。终于厘清了一件事:目前,我们要关注的不是读完了几部书,而是于反复诵读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读书能力。

想起朱熹关于诵读的话:凡读书,须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读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用您的诵读经验,分解来看:

“凡读书,须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 不作强制要求。只要输入正确,遍数到了,自然符合上述要求。

“只要多读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 老实大量的必然结果。读书能力、机械记忆力随之形成。因为诵读的内容选择了国学经典,最终的收获亦不会仅仅局限于读书能力、记忆能力的形成。

修正我对儿的态度,踏踏实实多读遍数。

只要开口读,不管读成啥样,都要笑眯眯地鼓励,都要知足。






[ 本帖最后由 xly2004 于 2010-10-15 13:21 编辑 ]
作者: xly2004    时间: 2010-10-15 13:06
不要这么悲伤了,一周两遍也是了不起的量了



是啊,一周两遍也是了不起的量了。

我怎么就不能以您这种积极的心态、知足的心态来处事啊?

怎样才能让儿拥有这种积极的知足的心态啊?
作者: 春花    时间: 2010-10-15 13:08
标题: 回复 #33 xly2004 的帖子
说得太好了,只是字太小了,能不能编辑一下把字放大点?
作者: dhr    时间: 2010-10-15 13:32
是呀!我是粘贴下来看的呢!非常认同“目前,我们要关注的不是读完了几部书,而是于反复诵读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读书能力。”一起加油喽!
作者: xly2004    时间: 2010-10-19 15:26

最近读易经上册,减少了误读率,减少了不该停的停顿时间,用时约1小时30分。

下册还没啥大的进展。因为我们一直是用滚雪球的方式读,所以前面部分比后面熟多了。想多花时间在下册上。


从上周起,每周的今天放学后要参加学校的活动。

比正常放学时间晚了近一个半小时。

上周仔细问过儿活动的内容。照这个内容和所花的时间来看

无奈,儿喜欢。
作者: xly2004    时间: 2010-11-3 12:56
这段时间状态都不太好,起起伏伏的。很累。

春花姐的话贴这里,提醒自己:


如果您的脾气还那么急,就读不完了。

别急,刚开始孩子会读得磕磕巴巴的,也会很慢,这时您要耐心等待,

10遍左右,那个小坎就过去了,不到10遍,您急也是没用的。



刚刚贴完,再读N遍,莫名其妙地,泪就在打转儿了……


作者: xly2004    时间: 2010-11-3 13:13
修正我对儿的态度



说时容易,做时难。


细细思、点点忆。

做时难,只难在一点,根本的一点:一味地求速度。

不求速度。不求速度。不求速度。

耳畔猛然响起:

无欲速无欲速无欲速

------- 读了几十遍了,现在,算是有了真真切切的体会。


读书,

不要给自己负担,

不要给孩子负担。

天天读,就可以了。

无欲速 的态度来读书,

书的味道才出来。


作者: xly2004    时间: 2010-11-6 14:19
专攻周易。


今天上午,突然地,就是一个意外。

上册读完,一小时零七分。

下册,两小时不到。

轻轻松松。


表面上,尽量尽量表现得无欲速。内心里,是 愿望上的耐心 和 难以遏制的焦急 的抗衡。


遍数不够,急也没用。姐说的。事实就在眼前。





作者: Avatarfly    时间: 2010-11-6 14:40
一遍要这么长时间啊。我们二年级,哪有这么多时间呢? 看着就怕。
作者: xly2004    时间: 2010-11-11 14:25
想想初时通读完周易需要的时间,心里那个急啊。像我们这种在有限的时间内想要大量诵读的话,唯有提高效率啊。这种速度,令人心焦,令人愁


这种急,以破坏性的方式表现出来,结果只有一个:让孩子慢上加慢


姐的一句话,让我又惊又惧又伤心。猛的一个急刹车,停下来反思


孩子的意外表现,又让我想起姐的另一句话:孩子是活的,孩子每天都在进步。之前的心焦,全然因为我把当时的诵读速度看成一成不变的了,全然忘却了孩子每天都在进步,只不过这种量变暂时不足以引起质变罢了。看看这几天的诵读势头,3天完成一遍是毫无问题的,而且离2天一遍也不太远了。这还只是我表面上的平静带来的效果,如果我是表里如一的、长久的平和安宁呢?姐还说,妈妈的心和孩子的心是相通的,希望孩子感受到我表里如一的、长久的平和安宁。妈妈的心态太重要了


看了姐在其他帖里的留言:该强迫的要强迫,不该强迫的不要强迫。孩子读得慢读得卡,是不该强迫的,是强迫了也没用的


以后的日子里,以表里如一的、长久的平和安宁来陪伴孩子诵读

作者: xly2004    时间: 2010-11-26 21:49
儿在每日的诵读中不断地进步着

这几天的诵读,最快时,上册用时55分钟,下册用时1小时10分----专攻易经的成效?与本月初比, !!!

可是,可是,多出点时间复习老子时,错误不断啊。主要表现在:常常串句,这一串啊,就串到易经的字句里了…… 还好,用时没超过33分钟。以前最快时只要25分钟。不过,考虑到在连连出错的情况下,能这样就…… 以后再加新书,会串成啥样啊

从十二月起,恢复英语的地位


[ 本帖最后由 xly2004 于 2010-11-26 21:56 编辑 ]
作者: xly2004    时间: 2010-11-26 22:05
书桌上放个小闹钟。儿也会计时了

坐下来,会随口说大概几点几点该完成某事:读完易经上册、下册,读完语文、写完作业……

如果眼见着预定的时间快到了,自己却不能完成预定的任务,就会着急。不过,知道着急也是好事:孩子开始有时间观念啦。这一学年,咱抓效率和质量
作者: xly2004    时间: 2010-12-16 12:41

国学诵读两年!(2008.12.11.----2010.12.10.)

作者: xly2004    时间: 2010-12-16 12:43

昨天,上册45分钟。平均55分钟左右。

最近下册,61分钟左右。


从一开始的定时不定量(只读1小时),逐渐过渡到定量不定时(只读1册),到现在定时定量(1小时完成1册)。快要实现多出的时间由孩子自己支配的幸福生活了。 昨天,45分钟完成时,儿左手 ,屁股扭扭,整个人洋溢着由内而外的快乐!
作者: xly2004    时间: 2010-12-16 12:59

老子,每周两遍。之前曾出现过的问题少了,速度也恢复了

当儿诵读的速度相对快时,也是他出错更少、坐姿更端正的时候,有时候我感觉是 越快越好。同时,基本没有抠鼻子揉眼睛等等小动作了。可能是因为速度上来了,注意力更集中吧。

越来越有信心了!


作者: helen-trisa    时间: 2010-12-16 12:59
首先祝贺读经2年,厉害啊!我家才读了不到7个月,遥望两年以后的事,有无限的畅想,

其次我家明年上学,有前辈指引,太幸福了

坚持,加油,我们在后面追啊
作者: helen-trisa    时间: 2010-12-16 13:27
“多难都要坚持” 别吓唬我啊!

我们正在做的事,往大了说是“继承、弘扬传统文化”,

(我就是这么对韵说的,中国自己的文化精华中国人不会,日本人却精通,太不像话了!)

往小了说是“培养孩子的素质”,

是不是神圣感油然而生?

既然大目标正确,就别有太多压力了,

快点,慢点行,多点,少点可以,

平常心,平常心
作者: xly2004    时间: 2010-12-16 13:36
标题: 回复 #49 helen-trisa 的帖子
  千万别被吓到哦!

难,是对父母而言的。 对我而言,是 能不能抗过家里些微的异议、能不能平心静气地对待孩子的诵读、如何安排调整时间、如何取舍……

对孩子而言,是没有半点难的。韵还小,您怎么要求,她就会逐渐照做的。
作者: xly2004    时间: 2010-12-20 12:18

抓紧时间,悄悄地多读了:
12.18.(周六):两遍(多一遍)
12.19.(周日):一遍半(多半遍)


连续有三四个星期了,儿读着读着,脸上会浮现微笑,持续5、6秒。不过,并不是每次读都会微笑。为了不打扰他,没有在他诵读时插问:为什么笑? 等到读完再问,他又不知道自己曾笑过了。

想着都美

专心指读、面带微笑的儿……


作者: xly2004    时间: 2010-12-20 12:47

读到今天,领会最深的是春花姐的一句话:只要孩子开口读,其他的要求可以缓一缓,再缓一缓。

初始,要做到这句话真是不易呢,一麻袋的要求啊。


单看读书的姿势:坐着、站着、跪着、手舞足蹈、练拳(背不下去了,才猴急地找)……这个时候没少在心里念经:“有读就好、有读就好……”  

等到儿读熟了,他开始“分心”,留意到妈妈的要求,渐渐按照这要求去做。在读熟之前,他还真是忙不过来。那会儿的要求是左耳进右耳出,我没少说:“ 跟你说过多少遍了!!!”

提要求时,也是一段时间内只关注一个要求。做到了,再提一项要求。看似 缓,实则 快。

缓到现在,我们已经做到了:定时定量、坐姿端正。现在的要求又多一项:又快又好。

作者: 洋洋宝贝    时间: 2010-12-20 15:52
真叫人羡慕呀,我的孩子从2008年10月开始读。一直在读经幼儿园也读的,后来在家读。每天专门读经,到目前也只读了论语,老子,大学,孟子学了一半。论语忘了一半,现在每周复习。我只要求他读顺就可以了。我也老是因为读书和孩子生气,看了楼主的读经日记,再一次反醒。是呀,孩子一直在进步!!
作者: xly2004    时间: 2010-12-21 15:01
从春花姐的楼搬回来:



小学阶段,学校的功课要抓到什么程度呢? ...


以我现在的感觉,小学的语文英语就让孩子自己随便好了,跟着学校的要求,不必多做,完成即可。数学就把计算能力练好这是需要父母关注一下的,也是上初中高中乃至于一生都有用的,要允许孩子犯错误,把错误犯在家里,然后孩子上学校后就是表现了,那样他就很有成就感,因为现在一般的老师都不大允许孩子犯错误,计算能力好了,再加上有读经的功夫,应用题他会自学的,到时鼓励孩子自学应用题就行了。

假期作业最好让孩子三天之内(就是越快越好)快速做完,然后一个假期就好好读经,每天加半个小时的计算题,我建议您这个假期想办法把《论语》最少读完30遍左右,英经也每天读一个小时,当然要安排好时间,效率高点,给孩子一下午左右的痛快的玩的时间,以后孩子会乐意过这样的假期,这样一个假期孩子的进步就是巨大的。

作者: WINGOO    时间: 2010-12-21 15:24
标题: 走过的路
我重新爬了一遍,昀的开始自读通读的时候用了45天,时间减了一半。
从2小时-不到一小时

60天从2小时-45分钟;


您的路我也走一遍:)

[ 本帖最后由 WINGOO 于 2010-12-21 15:25 编辑 ]
作者: xly2004    时间: 2010-12-24 13:13
姐的建议,搬回来。


昨天下午看到这个,就在一直想怎么安排,我想时间是一定的,那一定就会有取舍,上面我的提议让您假期把《论语》读完30遍,也是因为着急想让您把四书读完,因为《论语》《孟子》首先读完三百遍的话,孩子的变化是可见的,那样一方面您就可以应对周围人的质疑,二是孩子本身的成就感也非常强,对学校的学习也很有利,下一步再读《易经》时困难就小了。

看来还是我急了,一个假期,是不可能安排这么多的,昀的《易经》刚读出感觉与兴趣,最好还是别读别的了,所幸孩子才一年级,妈妈又绝对能读下去,《论语》以后也会读得很好,所以我想来想去,还是想给一下建议,但是具体的还是您自己拿主意:

上午:读两遍《易经》一遍《老子》如果一开始读不完,就保证一上午读四个小时即可,中间只休息五分钟至十分钟,休息时间长了不好,不要以为这样读孩子很累,不是的,恰恰相反,这样连续读,孩子才会读出感觉,才会越来越觉得不累,也才会越来越有自信、越强大,孩子的耐力会越来越好。

下午:睡觉休息玩,最好做一些户外运动

晚上:一小时英语。

数学暂时不加可以,因为越晚学越事半功倍,孩子现在如果能跟得上学校的课程就可以了。书法您自己再想想用什么时间加,或怎么加。


作者: xly2004    时间: 2010-12-24 13:19
标题: 回复 #55 WINGOO 的帖子

还有比我更急的妈妈呢!

昀已6岁9月了,齐才3岁7月。

对比齐,想想我们3岁7月时…

作者: alinasmama    时间: 2010-12-24 13:44
Alina读经还不到一个月,真的只是听经和读经了,背还没有,不准备专门背,相信读的遍数多了自然能出口成章,寒假加强学习,最后抓她的英语教育
作者: 小花妈    时间: 2010-12-27 11:16
我们也六岁多,最近要读《论语》,来学习了。
作者: xly2004    时间: 2011-1-1 00:00

诵读时,有一处老出错。儿快读到这里了,就提醒他一句:“注意哦,这儿又要错!”
儿听罢,双手叉腰,撅嘴道:“我辛辛苦苦地读,才练成这样子。你为啥要说‘这里又要错’呢?”  言之有理啊



易经读到今天(2010.12.31.),怎么也弄不明白,为什么一个句子,能连续读错4、5遍。儿的眼睛长来干嘛的呀?出现这种情况,儿会伤心的:浪费时间了。

今天,读:“言天下之至啧……”,儿指着字连读4遍:“言天下之啧”,读完第4遍,一听我说还是读错了,一头就扑到书上,含糊地哭着嚷嚷:“我怎么这么倒霉啊!”
(是啊,我也想不明白你为什么这么倒霉:一个字一个字指着读,你都能连续4遍漏掉“至”!)

旋即,儿抬起头,用衣袖抹去眼泪,左手攥紧小拳头:“浪费了时间,千万不要哭啊,求求我自己了!”



说到“求求我自己了”,想起:
有一次,跟儿提:“求人不如求己。孔夫子都说了:‘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儿小声接一句:“妈妈,我还小呀……”

[ 本帖最后由 xly2004 于 2011-1-1 00:15 编辑 ]
作者: xly2004    时间: 2011-1-10 11:41
转自春花姐 [转帖]要善于等待----王财贵教授回复夏薇老师

一,读经是愈早是愈好的,所以到了小学已经嫌慢了,但在不得已中,一二年级是最好的时机了,一定要专心致志于一二年级的推广,才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二,若能分年段成班,当然是好。但机缘未熟,需要混龄时,也可以。一时之间,低年级跟不上高年级的现象,就如同一个一两岁的孩子,读不出比较长的整个句子一样,在此时,如老师以为他能力不够,就教他三字经一类的东西,以为他可以跟得好读得全而自喜,则孩子的进步速度可能被延缓了。如果教论语或大学,句子参差错落,或短或长,孩子一时之间,短句跟得上,长句跟不上,但日子一久(约三两个月),他渐渐跟得上了,则见其能力一下提高起来--不是能力一下提高起来,乃是这三两个月来,天天默默地逐步在提高,尚未表现出来而已。我们大人往往就只知看结果,不知酝酿已在暗中进行也。所谓变化变化,变者化之渐,化者变之成,吾人于不可只观其顿化,而不识其渐变也
所以,不得已时,让小孩子和大孩子一起读经,是可以的--不只是可以,或许是最佳的选择

不过,大人的心态要对正,大孩子念得全,小孩子念不全,没关系都说好,多鼓励,不可以有嫌弃的脸色,更不可以要求责备。我们看天下父母对其婴儿,父母平时在婴儿面前的讲话都是正常的讲,在婴儿面前走路,都是正常的走,这是婴儿到后来能正常讲话和走路的最大关键,如果父母因为家中有婴儿,于是家庭对话都故意用儿语,走路都故意歪歪倒倒,那婴儿将来就不健全了。但这时父母听婴儿说话没说全,不会责纠正他重讲一遍非得要把话讲清楚才罢休;看婴儿走路跌倒,不会责罚他叫他再来一次非得走好才甘心。为什么我们大人能容忍婴儿说话不全走路跌倒呢?因为大人们知道再过一段时间就自然好了,那为什么我们大人不能等待一个孩子的读经,再过一段时间就自然读好了呢

有人说,如果小孩跟不上,他会挫折,其实小孩表现好不好,他是不在乎的,在乎的是大人。往往因为大人的在乎,才打击了小孩纯真的心灵了

如果老师教学,都能像父母对婴儿般地只给他最正常的状态,不要急,善于等待,教育的问题会改善很多

请试着放松一点有念也说很好,没念也说很好,念得稍好,就称赞有加甚至就摸摸他们,抱抱他们,一天到晚和小孩一样,笑咪咪的




贴回来,随时提醒自己。



[ 本帖最后由 xly2004 于 2011-1-17 10:43 编辑 ]
作者: xly2004    时间: 2011-1-13 10:03

进入考前复习两周了。

没有停下诵读以备考。期末考和每个单元结束后的测验是一样的,只是检测的范围大些。

遵循往日的时间表完成每日的诵读。

下周考完就寒假了。

好好计划一番,与儿商量着办吧。

希望他玩得好学得好。


作者: xly2004    时间: 2011-1-13 10:21

看到齐妈的话,突然担心起来。

希望儿把期末考当平时的测试,长此下去,

唯一的、严重弊端:不重视任何考试???


作者: menghuan    时间: 2011-1-13 10:48
不重视考试也是不可能的。随着年龄的增长,必定会加深对考试的认识和重视。所以,不必担心。
作者: xly2004    时间: 2011-1-14 12:51
谢谢tracylin2002hk mayavati 版。

欧阳询楷书弟子规

赵孟頫·道德经
小楷书道德经
苏轼书《醉翁亭记》

先订了这些,看哪些适合描。

这个寒假,不作要求,只玩着描点真迹。

[ 本帖最后由 xly2004 于 2011-1-14 21:13 编辑 ]
作者: menghuan    时间: 2011-1-14 13:43
喜欢你订的这几本书,不知道是什么样子的,收到后能否描绘一下?我主要想知道是硬笔还是毛笔?是不是有一张透明的纸覆在上面的那种?
作者: xly2004    时间: 2011-1-14 13:47

您请移步,到这里看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3aa3d70100hgcj.html  M版的博。

多亏了tracylin2002hk 的推荐啊,在她楼里寻来的宝。

作者: zhgm127    时间: 2011-1-14 15:07
孩子同龄,寒假如何安排?希望宝贝们能过一个快乐、充实的假期!
作者: xly2004    时间: 2011-1-14 15:22

我们初步只安排了易经、论语、英语。

书法划入玩耍一类。
作者: xly2004    时间: 2011-1-14 21:07

字帖可以多买几种。

练习的时候,是不是应该选定某个人的字习练啊?


作者: xly2004    时间: 2011-1-17 14:14

这几日,上册平均70分钟   (咋啦?)

下册55分钟。

作者: WINGOO    时间: 2011-1-17 14:24
我字帖也买了一堆
据说,如果想练出个啥就是多看贴,然后盯着一个人的帖练。

没实践过
作者: xly2004    时间: 2011-1-19 09:20

因为天冷吧,渐渐由指读过渡为视读了。
作者: 春花    时间: 2011-1-19 09:38
不知道您看没看过“王财贵教授讲书法”,共12集,土豆上有。在百度上搜一下就可以找到。
作者: xly2004    时间: 2011-1-19 10:36
标题: 回复 #71 xly2004 的帖子
姐的回复:

这种反复是很正常的,到某一个阶段后,会停滞不前,再说速度也不是唯一衡量的标准,别急,您就安下心来好好读几年(至少三年),静观其变。
作者: xly2004    时间: 2011-1-19 11:51

昨天,开始了论语。

在源妈的指点下,买了繁体竖排拼音版。

问儿:你用新的还是用原来那本?
儿:   新的。


今天,又问他:你用哪本?
儿:    新的。


还以为他会排斥,结果顺利得很。倒是我还要点时间来习惯。


作者: xly2004    时间: 2011-1-20 21:10

论语,换不换成简体字的版本呢?

四、五个月没读论语了,拿了繁体版,儿倒不怵。

优哉游哉…… 微扭着脖(拼音是竖排的),一个一个读拼音。
作者: 猪仔妈    时间: 2011-1-21 00:09
繁体版坚持下来就好了。说来惭愧,我认识不了几个繁体字,刚开始读台湾版的易经时,完全读不了呢,因为拼音也不是我们的拼音,完全是半天书。读久了现在好多了。想问问昀妈,昀易经分篇读时,一天读多少量啊?猪仔现在每天顶多一卦30遍,完全自己读,好愁啊,啥时才能读完?
作者: xly2004    时间: 2011-1-21 21:03
标题: 回复 #78 猪仔妈 的帖子

分篇读时,一天最多最多不超过40分钟。( 没春花姐的指点啊)

每天都: 复习+新内容;复习自己读,新内容带读。

累积最多的读了25遍;最少的(下册)读了12遍。

这些遍数不是一天读完的,是加上滚雪球复习时的遍数的。

滚着雪球边复习边进新,直到全部读完至少12遍。然后开始8天1遍、4天1遍。正打算2天1遍时,姐说1天1遍,就带着儿开始了1天1遍的通读。直到去年09.30.,才放手让儿自己通读

作者: xly2004    时间: 2011-1-21 21:21

2011.01.18. 听读整本。
     01.19. 学而第一、为政第二。
     01.20. 学而第一 至 雍也第六。
     01.21. 述而第七 至 乡党第十。

只读上午,下午玩耍。时间不够……

书法一次也没玩过(读完上午,就出门了)。

挤占!
现在不挤不占,以后上哪儿找挤占的机会啊?

可是 ……




[ 本帖最后由 xly2004 于 2011-1-21 21:25 编辑 ]
作者: WINGOO    时间: 2011-1-21 21:39
标题: 回复 #79 xly2004 的帖子
我咋看晕了,易经要是现在重读怎么读是最好啊?

分篇30遍?分篇10遍?之后通读?
一定要说最好的方案

留着给齐用哈。。。。
作者: xly2004    时间: 2011-1-21 21:43
标题: 回复 #81 WINGOO 的帖子

不晕不晕,那是从前的读法。

如果你已经全部读完,就直接通读吧。

我们论语已丢了4、5个月了,现在还是直接通读了


[ 本帖最后由 xly2004 于 2011-1-21 21:45 编辑 ]
作者: xly2004    时间: 2011-1-24 12:02
标题: 春花姐回复 #80 xly2004 的帖子

不知不觉又走入贪心的泥潭……

姐的回复,贴出来,重点提醒:


别太贪心了,

每天一上午加晚上一个小时,

就不要再加内容了。







[ 本帖最后由 xly2004 于 2011-1-24 12:06 编辑 ]
作者: xly2004    时间: 2011-1-24 12:17

上午的量已完成了。

在姐姐的提醒下,吃完午饭,就出门。

不挤不占----不贪心的感觉,真好!

作者: xly2004    时间: 2011-1-24 12:52
春花姐楼里搬回来:



眼睛是懒汉,手是好汉,干活累不死人,都是被吓死了。


……所以我觉得在吸收年龄,“心”就要“一门深入”在“吸收”上。

作者: xly2004    时间: 2011-1-26 22:05

01.22. 先进第十一 至 宪问第十四。
01.24. 卫灵公第十五 至 微子第十八。
01.25. 子张第十九、尧曰第二十。完成第一遍读。
         学而第一 至 八佾第三。
01.26. 里仁第四 至 泰伯第八。



作者: xly2004    时间: 2011-1-26 22:41

期末考,语文97.5。 看拼音写字错一个;句号的位置错一个。

全班59%的同学语文满分。

这点和儿爸意见一致:

不看分数(四年级前);考前复习在校内。

作者: menghuan    时间: 2011-1-27 08:45
59%的同学满分,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昊昊他们班语文一个满分都没有,第一名也才99分,差距啊。
作者: xly2004    时间: 2011-1-27 09:37


今晨,易上册80分钟!!!
自一月中旬以来,越来越蜗牛。
有这么浪费时间的吗!

技穷!
立刻重读!
又快又好,吐字清晰地读。
45分钟完成。

有比重读,更好的办法么?




作者: xly2004    时间: 2011-1-28 12:58

读上册时,又是那种可爱的、会心的微笑。

下册时,又笑起来。

毅然打断了儿:为什么笑?

儿不看我,继续指读,还是那样的笑:好玩儿呗。

什么好玩儿?

:读书。

读完,逗他:这么好玩儿,下午我们在家就这么玩儿吧!

哈哈,小嘴一撅,头摇得像只拨浪鼓!


*********
今天,是年前按计划诵读的最后一天。

从明天起,只能是逮着点儿机会就读点儿了。
作者: xly2004    时间: 2011-1-31 13:34
01.27. 泰伯第八 至 先进第十一。
01.28. 颜渊第十二。
01.29. 子路第十三。听读整本一遍。
01.30. 听读整本一遍。
01.31. 听读整本一遍。

易经减半。

这几天的诵读,比我的期望值强很多了。

明天起,全休。




作者: menghuan    时间: 2011-1-31 21:57
你们读经的速度超快啊。将你加为学习的榜样,不一定赶得上,但至少是个努力的方向,呵呵。
作者: 新叶    时间: 2011-2-4 11:34
来拜年了,新年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作者: WINGOO    时间: 2011-2-4 15:57
标题: 拜年
刚刚看到有宝还在坚持读经,我们纯吃,纯玩,一点没读,汗的厉害;

来此楼,发现没更,忐忑的小心脏平静多啦。

祝新年阖家福贵安康。。。。。。
作者: milkrabbit    时间: 2011-2-6 23:07
虽然是初四了,仍然来拜个年,新年快乐!
作者: tracylin2002hk    时间: 2011-2-7 08:59
来拜个年,新年快乐!
作者: yangj99    时间: 2011-2-7 21:57
我女儿现在五岁半,已读了《大学》、《中庸》、《论语》,每晚只读半个小时,已有两年时间,但始终背不下来, 我只要求她不依靠MP3,自己将一整篇读下来就可以读下一篇,不知这样指导是否可行。
作者: oye妈妈    时间: 2011-2-7 23:19
新年快乐~~~~~~~
作者: xly2004    时间: 2011-2-8 20:29

02.04.  宪问第十四

过年期间,国学就逮着这点点时间。

明儿起恢复诵读。

下周开学了。有点沮丧:很短很短的寒假。




作者: xly2004    时间: 2011-2-14 12:08

02.09. 论语跟读一遍。
02.10. 论语跟读一遍。
02.11. 论语跟读一遍。
02.12. 论语跟读一遍。


易经: 上册从02.09.用时 80分钟,到今天02.14.用时55分钟。
        下册从02.09.用时105分钟,到今天02.14.用时59分钟。

想想,不管孩子读得怎样(快也好、慢也好,读对也好、读错也好,指对也好、指丢也好……),只要他读了,就该被鼓励被欣赏。绝对绝对不该给他嫌弃不满的脸色啊。

孩子读书,总是受鼓励、总能感受到父母的喜悦之情,即使现在读的过程中有这不好那不好,终有一天能归于好吧。纵然还是有这不好那不好,至少是快乐地读着,毫无包袱地读着的。如果总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被批评、嫌弃,这书怕是难有读好的一天了。

我常常为孩子读书一事生气烦恼:瞧瞧02.09.诵读易经花的时间!
我也常常看着孩子诵读而欣喜并内疚:他读得这么多了,读得这么好了,而我还在挑他的刺儿!读书是不该被挑剔的!


我陪着儿诵读,儿陪着我养性。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