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小学生为什么应从适合青少年和成人的教材学起? [打印本页]

作者: gztfgztfgztf    时间: 2010-9-5 00:09
标题: 小学生为什么应从适合青少年和成人的教材学起?
现在我教女儿用的英语教材是:Face2face,有六本书,适合自学,也适合 青少年和成人,从5月份学起,以前学过新概念英语,学习第二册前48课,那个也很大人化的,最好老的,说说经典也行,我觉得一步到位最好,现在已学完前三册,正在学第四册,学完就达到B1的水平了,同时继续学习剑桥英语水平考试的KET,PET,FCE 这个系列的用书有三本书,学完一册,就用这个考试,现学KET级的,同时学习剑桥英语词汇这个系列的书也不错,也同时在学。
这个暑假,学完了FACE2FACE pre-int 中低级的,KET考试用书,剑桥英语词汇中级一大半,计划9月份学完FACE2FACE 中级 B1水平,PET级的,剑桥英语词汇中级。每周三课/剑桥英语中级词汇共:3500个词汇,已学完2500。还有1000词汇,有人说这个速度太快了,也没有时间。

[ 本帖最后由 gztfgztfgztf 于 2010-9-5 01:20 编辑 ]
作者: gztfgztfgztf    时间: 2010-9-5 00:18
早上,半小时时间,听以前学过的听力,中午吃饭时当背景音乐听后面要学的课的听力,到1时到1时40分,学习词汇课,7到8时半,开始学习完整的课文,周六和周日一般学习8小时,平均每周学习时间23小时左右,一册书的学时在60-80小时之间,3周多一点就可以学完,词汇书中国有引进版,但没有光盘,网上有,很方便的,学习的效率也高。
作者: gztfgztfgztf    时间: 2010-9-5 00:23
听力的问题用了半年时间用4321法听了240本1-2年级SCOTT FORESMAN Reading Street 有声读物,这样听力,阅读,单词,复述,记忆力都提高了,自学能力也提高了,

[ 本帖最后由 gztfgztfgztf 于 2010-9-5 02:12 编辑 ]
作者: gztfgztfgztf    时间: 2010-9-5 00:25
4321法是听4次,看3次,现听2次,复达1次,大量的听力和阅读,解决可理解的输入,
作者: gztfgztfgztf    时间: 2010-9-5 00:29
学习技能要合符1。突击原则,2。量的原则。3。简单原则,4。重复原则,5。兴趣原则。6。模仿原则。这是杜子华英语成功学的六大原则,同时也是学习任何技能的必由之路。
作者: gztfgztfgztf    时间: 2010-9-5 00:35
其实英语最重要的是:单词和语法。表现在输入方面是听力和阅读,输出是说和写。听力和阅读相比,听力更加重要,使用率比阅读高,阅读次之,再次是说和写,一般3000-5000词量就够了,雅思这是这个要求。但听力和阅读,特别是阅读要翻倍。
作者: gztfgztfgztf    时间: 2010-9-5 00:37
根据现在的进度,如果再用二年的时间可以考剑桥通用5级FCE,相当于雅思5-6.5年,或相当于大学4-6级,这时候小学刚毕业。
作者: gztfgztfgztf    时间: 2010-9-5 00:38
成名要早,学习英语也要早。
作者: gztfgztfgztf    时间: 2010-9-5 00:50
说以许多,为什么要一步到位,只是想用4年时间完成11年学习英语任务,其余时间就做用英语这个工具了解世界。有人喜欢欢背新概念,特别是第一册,第二册,新概念英语也是一个成年人的教材。最大的特点是语法,第12课轮一次,其缺点很明显:1。现在学习英语单用图解法和主题法学习,学语法用多练,因为是技能。有一本书剑法语法,又简单又多练,学习单词也用剑桥单词,解决使用,效率比光背强多了,
作者: gztfgztfgztf    时间: 2010-9-5 00:52
解决了语法,就解愉了说和写不会出错,听力和阅读正确理解。
作者: gztfgztfgztf    时间: 2010-9-5 00:59
单词正确运用和语法运用是一种技能,也应用技能的获得和提高的规律,那个六大原则。新概念第二册也没有口语继续学习,作文和练习和口语和单词过于不足,由于有以上的不足,所以没有继续学下去。
作者: gztfgztfgztf    时间: 2010-9-5 01:07
为什么是FACE2FACE,因为这套教材有个CD—ROM 光盘,有大量的练习和音频和视频,还用自测考试,书后面是图解式的单词和语法。学习用书里还有大量的练习,还用学习的课后练习。
作者: gztfgztfgztf    时间: 2010-9-5 01:13
为什么是剑桥英语词汇和语法系列。因为学得快,记得牢,是世界的畅销书,左边是讲解,右边是练习,还有大量的卡通。学到的单词和语法分级易懂易学,而且还有光盘,方便自学。
作者: gztfgztfgztf    时间: 2010-9-5 01:19
这套书有不足吗?又如何解快呢,回贴到100,我再讲。
作者: dtxxm    时间: 2010-9-5 08:02
听楼主这么一说我觉得我的速度还很慢 是不是要再快点呢
作者: gztfgztfgztf    时间: 2010-9-5 09:42
许多家长喜欢泛听,泛读,前一时间,也和大家一样,到处下载,现在我的想法不一样了,首先要精通两三套教材,因为每个教材的侧重点不一样,这是量的原则和先精后泛。但不要死扣,听说读写平行就行了,同时要运用突击的原则,在听说读写,重点的突击。每个时期不一样的,开始是听力,然后是阅读,这样就有效果了。听力就这样过关了。记单词也是这样,效果最好的是运用图解法和主题法学,如图解词典,我手头上就有光是图解词典多达十多种,相当一部份是多媒体,合适自学。家长的作用是,传,帮,带。即选教材,教学习方法给孩子。余下的事就是按计划进行就是了。

[ 本帖最后由 gztfgztfgztf 于 2010-9-5 09:44 编辑 ]
作者: CICICHENG    时间: 2010-9-5 09:47
真是神速;请问楼主家孩子多大呀?

周末要学8个小时?

4321法没尝试过;学着试一试.
作者: gztfgztfgztf    时间: 2010-9-5 09:55
刚上四年级,9岁多。
作者: wishuhappy    时间: 2010-9-5 09:59
确实是没啥时间, 四年级了, 感觉时间更少了。
作者: gztfgztfgztf    时间: 2010-9-5 10:05
的确是这样,刚开学,作业不重,赶快好好利用开学头一二个月。
作者: gztfgztfgztf    时间: 2010-9-5 10:14
4321法效果很好的,光听力就重复6次,阅读就重复3次,还用复述1次,大量重复可理解的输入。
作者: abcxm    时间: 2010-9-5 10:15
留个爪印,持续关注。。。。
作者: gztfgztfgztf    时间: 2010-9-5 10:22
现在是突击单词,是这样学习的,有一个主题如衣服,还有衣服的图片,开始是听一句话,有这个单词的。再听一个对话或一个人自白,有上述单词的。阅读单词的用法如搭配、单词在情景运用。这样音形义都有了,听力和阅读和词法都学过,不容易忘记,拼写是边听边写边读,重复二到三次。
作者: fhsong    时间: 2010-9-5 10:22
这好像是个广告帖,软文广告
作者: gztfgztfgztf    时间: 2010-9-5 10:25
图解式词典不错,但有一个不好的地方,有的只是单词,有的加上句型,但没有用法。
作者: shunshunshun    时间: 2010-9-5 10:33
楼主的方法不错,但“有一个主题如衣服,还有衣服的图片,开始是听一句话,有这个单词的。再听一个对话或一个人自白,有上述单词的。阅读单词的用法如搭配、单词在情景运用。这样音形义都有了,听力和阅读和词法都学过,不容易忘记,拼写是边听边写边读,重复二到三次”资料比较难以汇总,有现成的吗
作者: gztfgztfgztf    时间: 2010-9-5 10:37
唉,真是不识好人心。
作者: gztfgztfgztf    时间: 2010-9-5 10:38
所有的东西都可以免费下载的啊,只是告知一个事实,想让家长节约大量金钱和时间和精力。
作者: gztfgztfgztf    时间: 2010-9-5 10:43
我在此花了许多时间和金钱和精力,包括上网下载国外的教材,比较,购买国内的教材比较,包括引进版的,包括教训和经验,光在网上购买打印金钱用了许多,寻找的精力和时间就更加多了。
作者: gztfgztfgztf    时间: 2010-9-5 10:50
有现成的,要综合。国内没有一个出版商做这个的,到书店看看,大都是老式词典ABCDE罗列,没有静下心来做学问,做精品的,用这样的教材教得好自已的女儿吗?合符学习英语的规律吗?
作者: gztfgztfgztf    时间: 2010-9-5 11:00
小儿从今年5月份突击单词,A1,A2级即2000个单词分级,已在七月学完,B1,B2级学到55课/80课(共3500个),C1,C2级的计划在明年初学完,B2(剑桥通用五级FCE相当开幕5.0-6.5所须的词汇量),C1 C2(相于6.5-9分所需词汇量)共8000多个。 期间学习face2face(前三册,正在学中级B1水平,这个星期学到第4课/共12课,首次做练习的正确率大于80 和 剑桥初级语法 和 KET教程(用暑假一个星期的就学完),在学习Face2face时,基本没有多少不认识的单词。
作者: gztfgztfgztf    时间: 2010-9-5 11:14
由于小儿在学校英语比较出色,家长大都在外上兴趣班,只有小儿在家自学,在家长会上班主任请本人讲一下学习经验,公开我的方法,免费赠给了一些家长,我觉得许多家长热衷课堂应试,学的是课堂英语,也就是说在学习知识,没有学习技能的方法学习英语,会造成后劲不足,因为以后的功课多了,就跟不进了。做练习时,我问为什么做完形填空时这样做的,小儿说只有填上这个感觉对,对这就是英语思维的一部份了,
作者: gztfgztfgztf    时间: 2010-9-5 11:19
我还找到一套活用语法(共三级),多媒体教学习,不是为学语法而学,不是为应试而话的,先练习,然后是教做在口语用如何正确用的,对话形式先填完形,别人说一句,你说一话,录音,再比较,这样,口语练成了,正确的运用也会了,写作也是这样教做写的。。。。。。
作者: secretgarden114    时间: 2010-9-5 11:31
原帖由 gztfgztfgztf 于 2010-9-5 00:18 发表
早上,半小时时间,听以前学过的听力,中午吃饭时当背景音乐听后面要学的课的听力,到1时到1时40分,学习词汇课,7到8时半,开始学习完整的课文,周六和周日一般学习8小时,平均每周学习时间23小时左右,一册书 ...

教材已经是成人化,毫无趣味可言,用儿子的话说是不好玩儿,再加上周六和周日一般学习8小时,平均每周学习时间23小时左右,这种学习强度也太吓人了,试问一般孩子是绝对做不到这一点的。想一想自己当年考试,猛背单词也不过是这个强度,结果呢,最后还是把这些辛苦背下来的单词还给老师了。
这种学习方法也比较枯燥,听力材料还是课文内容,真没意思。我们还是看原版动画,听好玩儿的故事,顺便再学一学教材比较好,教材一定要好玩儿的,不要成人化的,我们不求学英文一步到位,只要孩子有兴趣就好。人生还长着呢,学个外语急什么呀。
作者: secretgarden114    时间: 2010-9-5 11:36
原帖由 gztfgztfgztf 于 2010-9-5 00:29 发表
学习技能要合符1。突击原则,2。量的原则。3。简单原则,4。重复原则,5。兴趣原则。6。模仿原则。这是杜子华英语成功学的六大原则,同时也是学习任何技能的必由之路。

把这六大原则的顺序倒过来倒是不错,兴趣原则,模仿原则,重复原则,简单原则,量的原则,最好不要突击原则,最后这个原则最容易伤害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作者: bell_ks    时间: 2010-9-5 12:22
这好像是个广告帖,软文广告....

呵呵...同感...

成名要趁早,学英语要趁早..

呵呵....小学刚毕业,考雅思,做什么? 为成名? 做钟琬婷?  呵呵...
作者: 苹果我爱    时间: 2010-9-5 12:31
大体看完一遍,觉得一头雾水。不知道楼主让孩子这么学习英语为的是什么。有什么样的目标?

喜欢爱学习的孩子,更喜欢有自己的思想的孩子。只要是孩子,就不会这么喜欢这种强度的学习吧?

英语,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不是全部。这样的学习强度,好吓人啊。。
作者: Garycaichi    时间: 2010-9-5 13:05
阅读全文后,给人的感觉是楼主是在吹捧自己或者孩子而不是特意为了传授经验。这是我看后的第一感觉,不是特意攻击楼主,如有得罪,请见谅!
作者: bulbul    时间: 2010-9-5 14:08
请问lz的孩子现在多大,英语目前是啥基础?

能详细介绍一下背景吗?

供我们学习和参考?


多谢
作者: gztfgztfgztf    时间: 2010-9-5 14:24
如果那一位觉得工作是一种幸福,天天早上早起晚归,我觉得你境界很高。
作者: gztfgztfgztf    时间: 2010-9-5 14:27
英语为什么要早,因为12岁前学习完是最佳的,杜子华英语成功学说过,兴趣原则是最后的,深以为然,你上班加班无工资是觉得很高兴,为兴趣吗?不过是为了可怜的那份工资,把精力和时间卖给人家罢了。
作者: gztfgztfgztf    时间: 2010-9-5 14:28
每天早起晚归,还要看上司的脸色,是为了兴趣吗?
作者: gztfgztfgztf    时间: 2010-9-5 14:31
早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在最合适学习的时候做合适的事,赶早学习是有个比较优势,不要求高多少,永远比同龄有优势就行了。
作者: gztfgztfgztf    时间: 2010-9-5 14:35
学习一门外语时间是:1000小时到10000小时,如何用最短的时间学到手那是真本事。最佳时期:7-12岁前。而不是到了研究生要继续还在学英语,早做什么去了?
作者: gztfgztfgztf    时间: 2010-9-5 14:39
钟家长是我值得学习的,但有些具体的做法,没有讲清楚。如钟家长和小女精读三四套教材,有具体说吗,如何记单词和语法和写作的方法有讲具体吗?
作者: gztfgztfgztf    时间: 2010-9-5 15:00
现在很多成人在想有什么可以不用做事,或又好玩,钱又多的工作?
现在和许多小孩人一样,不用努力学习,或者天天玩,不用学习,一样拿高分一样。
学生的角色是学习,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简单的道理是一样,将来当我小儿在亨受英语带来的快乐时,那时可以有许多的故事或精彩电影,世界另一扇门为其而开时,别人的小孩开始两倍或多倍时间和精力开始“快乐”学习?
晚了。。。。晚了。。。。
作者: zku010219    时间: 2010-9-5 15:22
请问楼主,您女儿如何记单词讲具体好吗?看的单词书是什么书?
作者: gztfgztfgztf    时间: 2010-9-5 15:35
英语在用系列中的-剑桥初级中级高级英语词汇,有中文版的,还有是英文版的,建议两本都买,还有两本是练习,但买这个出版社引进时是没有光盘同是引进过来的。这时你可以在百度或谷歌 找一个光盘下载,如果想省钱,把那本PDF电子书也下载,这就是所说的免费。具体的方便见前面。
作者: dtxxm    时间: 2010-9-5 15:44
楼主最好先介绍一下孩子的基本情况,我等好有个参照

觉得楼主的说法还是有道理的,咱也是想赶早“学完“,特别是语言这东东,越早越好,没听说过晚学好的,不过早也不提倡早到娘胎里去。

咱也是干着急,就是不知如何才能”操快刀“,快刀手可不是好做的,得向楼主学习呢
作者: gztfgztfgztf    时间: 2010-9-5 15:54
从2年级开始,小孩开始是学新概念第一册,后来是第二册,学到第48课,也是要听,读,背,小孩子不喜欢。我有比较全的资料,如四个版本的学习讲解资料等,学习机,MP3。
作者: gztfgztfgztf    时间: 2010-9-5 15:57
今年4月份,偶然的机会我找到一系列牛津和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的比较新的书.相比之下,这个1967年出的新概念英语无论在理念和教学方法上都过时了。
作者: gztfgztfgztf    时间: 2010-9-5 15:58
对了,小女现在是4年级。
作者: gztfgztfgztf    时间: 2010-9-5 16:01
学的词汇冷僻以及听力和口语没有进一步深造,电子邮件和信件写作,“学以致用”的欧洲语言框架要求建立起来的六级A1,A2,B1,B2,C1,C2等没有涉及。
作者: gztfgztfgztf    时间: 2010-9-5 16:08
学完48课后,我觉得听力没有进步,用SF有声读物进行听力的突破。用了半年时间,效果很好,但有一个问题,单词量偏小,于是找来剑桥词汇扩大词汇量,一下子大致听懂原版电影(无字幕)。
作者: gztfgztfgztf    时间: 2010-9-5 16:12
新概念英语,听,说,读,写已跟不是时代,40多年了,还用这个教材,大家静心想一想。
从今年5月份开始系统学习F2F这个教材和继续学习中级词汇,用什么测量这个英语能力,于是用剑桥英语KET PET FCE 考试进午听说读写进行客观的考评。
这短短数个月时间,我感到有个质的飞跃。

[ 本帖最后由 gztfgztfgztf 于 2010-9-5 22:05 编辑 ]
作者: gztfgztfgztf    时间: 2010-9-5 16:15
如果基础比较差的,我觉得用牛津let go 是很好的,用半年到一年时间学完,再上这个F2F,或者 total englsih 引进版叫大学通识英语。对这套教材,我知道比较晚。
作者: 好多    时间: 2010-9-5 20:47
说到本质的东西了。

方法这东西,不怕多,兼听则明。

广告也是信息嘛,一定要“踩”吗?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欢迎楼主继续。

[ 本帖最后由 好多 于 2010-9-5 21:00 编辑 ]
作者: gztfgztfgztf    时间: 2010-9-5 21:48
谢谢你的肯定,还用一套书叫 new english file 牛津英语教程,与let‘s go 学习的风格比较象的。这些资源在网上可以免费下载,为什么好,因为免费和齐全,效果好,多媒体软件,适合自学,学到的是纯正的英式英语和发音,还有视频,上面还可以做练习,错了可以再做,效果特别好,特别有个语法银行和词汇银行,学起来比较象图解词典。转应试剑桥通用五级时特别顺。还有一套教材,迟些再说。
作者: gztfgztfgztf    时间: 2010-9-5 21:50
A 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 for Languages: Learning, Teaching, Assessment,简称CEF,一般翻译做"欧洲语言教学共同纲领",也有人翻译成"欧洲语言学习、教学、评估共同参考框架"。
该标准是由欧洲委员会制订并于2001年正式公布,2003年修订出版。该框架就是欧盟各国外语教学和评估的标准,旨在为欧洲语言教学的课程设计、大纲制订、语言测试和教材编纂提供一个共同的基础和参考。该标准详细地描述了语言学习者进行有效交流时所必须掌握的技能和达到的标准。

1、CEF的语言能力分级标准

CEF将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分成三等,共六个级别:
一等:Basic User初级使用者(A),包括入门级(A1)和基础级(A2);
二等:Independent User独立使用者(B),包括进阶级(B1)和高阶级(B2);
三等:Proficient User熟练使用者(C),包括流利运用级(C1)和精通级(C2)。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六个级别并不是各自封闭的,我们还可以根据每一等的标准在其基础上继续细分。它只是一个标准框架,是可修改和可扩展的。

2、CEF的语言能力描述和语言交际活动

CEF将语言能力分为"一般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前者包括知识、技能、个性、学习能力等;后者包括语言学能力、社会语言学能力和语用能力三方面。

CEF以行动为导向(Action Oriented),它把语言交际活动分为"语言理解"、"语言产出"和"互动",强调通过现实的语言交流来实现交际任务。

3、CEF的语言运用环境和语言交际策略

CEF将语言突出为一种交流的工具,注重语言的社会效用,它把语言运用的环境分成了4个方面:个人交际环境、公共场合的交际环境、工作环境和教育环境。CEF十分强调语言运用环境,因为语言是帮助学习者在特定的环境下完成特定的交际任务。

CEF提出了三大交际策略:①在理解过程中寻找线索并进行推断;②在互动环境中,参与讨论、合作、辩论、演讲等;③在语言表达活动中,采取计划、补偿、监控等策略。

4、语言测试与评估,CEF等级与托福、雅思、托业成绩对照表

CEF根据其三等六级制定了详细的测试与评估标准,具体描述了学习者应该在语言的听说读写上所应该达到的标准,从而建立起与标准化考试证书一一对应的评估体系。

CEF与托福、雅思、托业英语能力测试计分标准对照表


CEF等级 托福机考 托福笔考 雅思 托业
A1入门级Breakthrough 无 无 无 无
A2基础级Waystage 390+ 90+ 3.0+ 350+
B1进阶级Threshold 457+ 137+ 4.0+ 550+
B2高阶级Vantage 527+ 197+ 5.5+ 750+
C1流利级Effective Operational Proficiency 560+ 220+ 6.5+ 880+
C2精通级Mastery 630+ 267+ 7.5+ 950+

[ 本帖最后由 gztfgztfgztf 于 2010-9-5 22:08 编辑 ]
作者: gztfgztfgztf    时间: 2010-9-5 21:52
应按应试要求学,考听说读写,对应的是剑桥通用考试和雅思,英式应试教育,比较客观,和权威,认可度也高!

[ 本帖最后由 gztfgztfgztf 于 2010-9-5 22:07 编辑 ]
作者: gztfgztfgztf    时间: 2010-9-5 21:56
englsih in mind 这套教材有引进版,叫剑桥英语青少年版,不合适自学,高教出版社出版,2009引进,
作者: gztfgztfgztf    时间: 2010-9-5 22:00
有套朗文当代newcuttingedge,这套买回来后发觉不是最新版的,退回来了,同时没有引进多媒体光盘。
作者: gztfgztfgztf    时间: 2010-9-5 22:01
有套叫搏流英语的,也是引进版,但因为没有多媒体光盘,也退货了。

[ 本帖最后由 gztfgztfgztf 于 2010-9-5 22:10 编辑 ]
作者: gztfgztfgztf    时间: 2010-9-5 22:14
C2




能轻松自在理解任何谈话或篇章。




能撷取任何谈话或文本资料的精随,并重新有条理地陈述其论点。




能在任何情况下,就任何主题自然、流畅、而且精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能区分复杂情境里的各种细微语义




   C1  




能理解不同主题的较长篇章,撮取隐含文意。




能流畅、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能在社交、学术、与专业领域达到适切并有效的沟通。




能就复杂主题写出组织严谨、文意清晰、内容详细、前后连贯的篇章




       B2




能理解复杂篇章或专业论述的主旨。




能相当流畅且自然地与母语人士交谈。




能就不同主题写出文意清晰、内容详细的篇章。




能就特定议题,提出意见并说明不同论点的优劣




       B1




能理解以清楚标准的口音谈论工作上、学校里及休闲生活中常见事物之重点。




能在国外旅游时,处理各种常见事务。




能写出与熟悉事物或个人兴趣相关的简单篇章。




能描述经验、事件、理想等,并提出理由或说明




   A2





能理解有关身边人、事、物的常用语句(如谈论自己与家人、工作、上街购物等)。




能就例行或熟悉事物与人沟通、交换简单信息。




能用简单语句描述个人出生背景、周遭环境、以及日常生活起居等。



    A1




能理解并使用浅易的日常生活用语及基础词汇与词组。




能简略谈论身边的人、事、物(如询问或回答有关居住地点、介绍自己或家人等)。




能在发音清晰以及速度缓慢的情况下与人沟通。
作者: gztfgztfgztf    时间: 2010-9-5 22:15
转贴:台湾英语教育为什么实行“欧洲理事会CEF语言能力分级架构”


      近日,有台湾朋友介绍英语教学项目,提到台湾采用欧盟的CEF评测指标体系,感觉很陌生,上网G了一下,发现一些材料,其中有篇博文写得很有意思,转引过来作为研究资料:




       1994年3月9日联合报报导,教育部社教司司长宣布「实行欧盟国家采用的CEF语言能力分级架构,分成六级,因各类英语检测工具检测重点不同,未来要采用的单位即可以依这项分类表选择适合的检测工具。」忽然间,很多人都在问「到底,CEF语言能力分级架构是什么?」接着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多益测验成绩与CEF语言能力分级架构的对照表出来了没有?还有人想了解为什么有了测验还需要能力分级架构?在一一解答这些问题之前,先说个小故事。



    有个老板来问我:「有一次征才活动来面试的人,都有大学成绩单,而成绩单上,大一英文最差也有6、70分,可是随意以最简单句型考卷考他们的英文,竟然最简单的现在式都有人写错,复杂点的造句几乎全军覆没。请问,大学生英文及格的标准是什么?」我坦白告诉他,我回答不出来。



    又有位大学英文老师,问班上同学:「你们高中三年,是不是英文都及格?不及格的请举手。」没人举手,老师说:「那就是说都及格啰。」可是这位英文老师心中奇怪,这些同学既然高中英文都及格了,为什么上了大学,英文却一蹋胡涂?



    这两个故事说明了一个共通的现象,那就是学校的分数只在该校有意义。一旦需要从客观的角度来评断学生的英文能力时,学校分数是派不上用场的。而在欧洲,语言能力的评估变成客观的第三团体的工作,也是一个跨国的问题,因为欧盟使得国与国之间、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越来越频繁,需要有一个放诸各国皆准的语言能力标准,所以在1991年欧洲理事会 (Council of Europe) 决定建立一套共同的语言能力参照指针。这个标准的全名是:Common European Framework of Reference for Language: Learning ,Teaching, Assessment。这个标准即将影响到每个人资主管与每个学校。其主要目标有三:



    1. 便于各教育机构规划语言教学计划:使得各国教育单位在设计语言教学计划时有清楚的目标,也因此能设计出适当的教材。



    2. 便于各语言检测机构规划语言能力认证:一旦有了清楚的能力分级架构,测验单位便很容易将其现有的检测工具对应到分级能力架构里,而要设计新的检测工具时也很容易依照这个架构设计检测题库内容。
   

    3. 便于个人规划自我学习:欧盟的各种工作未来都会说明所需要的语言能力标准,因此个人一旦了解了他现在的能力状态就可以设定目标,自定义学习计划、选择教材。



    CEF语言能力分级架构在设计时有三大要求,那就是必须:易懂,明确及一致。欧洲各国充斥各种语言族群,每一种语言又有多种能力与检测工具,因此这个跨语言的共同分级标准必须是个方便好用的工具,而教育部在面临台湾多元化英检考试工具情况下采用欧盟语言能力分级架构的确是明智之举。更何况这个标准还可以应用到其他的语言,例如西班牙文、意大利文、德文、法文等。



    很多人问,已经有了这么多英检为什么还需要一个能力分级标准?其实每种英文检测工具都有它自己的分级架构,例如:TOEIC的Can Do Guide就把考生能力分成6级,可是全民英检只分成5级,这两种分级并不能相互参照。然而一旦使用CEF能力分级架构后,所有的单位即使拿到不同种类的检测成绩,也能够清楚不同英检成绩的共同意义。



    现在很多学校都设定了毕业英语门坎,例如成功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要求硕士班学生到达TOEFL CBT 173、TOEFL ITP 500、TOEIC 520或全民英检中高级;博士班学生到达TOEFL CBT 193、TOEFL ITP 525、TOEIC 700或全民英检高级才能毕业。但事实上被广泛采用的英语检定除以上几种外,还有Cambridge及IELTS,加上有些科系或单位除了英文以外还订定了日语、西班牙语或其他外语的门坎标准,要将这些不同的语言检定测验分数互相作对照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此时如果能够采用CEF作为所有语言检定的统一标准,只要在简章上注明英语能力要求为CEF B2标准,就可以省去比对分数的繁杂手续,无论考生选择参加何种语言检定测验,分数结果都有了统一的依据,对于需要要求能力指标的公司、机构、学校来说,在其章程及文件的制作上也都方便了许多,而且CEF指标的能力论述简单易懂,对人资主管而言也是一大福音。



    随着全球化及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国际化知识资本成了所有企业最重要的资本。在这种情况下学校的语言教育、政府及企业的人资的语言能力管理自然的走向国际能力本位。这种国际化的共同语言能力标准使得的台湾的政府、学校、企业及个人面对了越来越大的语言教育及人资管理挑战,语言能力指针就是目前的一个核心课题。



    教育部决定采用CEF语言能力分级架构,对台湾的语言教育及人资管理能力标准而言,可以说正式宣布进入语言能力国际本位的时代,有了国际本位语言能力标准,台湾政府及民间在落实各项全球化策略及行动方案时就有一个更方便的工具了。
作者: gztfgztfgztf    时间: 2010-9-5 22:25
即建议使用有CEF 标有等级的书购买和学习,以便知道所学的水平和能力,与国际接轨,以上所有的书籍都可以从网络上找到,是免费的啊。
作者: oye妈妈    时间: 2010-9-5 22:31
完整地看了,很佩服楼主搜索资料的本领和教孩子英语的恒心和毅力,更佩服搂主孩子的自觉精神,我们孩子根本做不到一天8小时学英语。
作者: MOUTH    时间: 2010-9-5 22:40
标题: 请楼主推荐:
我孩子新概念3将在下月学完,不打算继续学习新4了,至少在小学阶段暂不打算。论坛中很火的加州教材也只准备做泛读读本,
对于下一步如何继续下去,如何选择合适教材,正迷茫中,请推荐下合适的教材,谢谢。
作者: gztfgztfgztf    时间: 2010-9-5 22:51
如果是我,建议
1剑桥FCE 词汇+剑桥objective FCE 参加FCE证书考试。以证明自已和通过知道那些不足。
作者: gztfgztfgztf    时间: 2010-9-5 22:53
这些书有引进版,编书的质量高。
作者: babyedu    时间: 2010-9-5 23:05
楼主,能否将您的做法系统地讲一下
有些地方讲的比较分散,不是很懂,谢谢
作者: gztfgztfgztf    时间: 2010-9-5 23:07
第二步
2。剑桥雅思词汇+剑桥雅思高分突破中级
作者: MOUTH    时间: 2010-9-5 23:10
原帖由 gztfgztfgztf 于 2010-9-5 15:57 发表
今年4月份,偶然的机会我找到一系列牛津和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的比较新的书.相比之下,这个1967年出的新概念英语无论在理念和教学方法上都过时了。


楼主,你指的是哪一套书,从头到尾,还是没看懂,请明示。
作者: kernels    时间: 2010-9-5 23:33
原帖由 gztfgztfgztf 于 2010-9-5 01:19 发表
这套书有不足吗?又如何解快呢,回贴到100,我再讲。

回个帖,关心一下楼主讲些什么

[ 本帖最后由 kernels 于 2010-9-5 23:35 编辑 ]
作者: gztfgztfgztf    时间: 2010-9-5 23:51
剑桥大学出版社 face2face
牛津大学出版社 new englsih file
作者: dtxxm    时间: 2010-9-6 15:03
有人报告本贴有软广告嫌疑,是不是要处理一下呢?经验不足,征求一下意见
作者: gztfgztfgztf    时间: 2010-11-1 00:05
我没有做广告.现在静下心来规划
小孩已认认真真把Face2Face 从5月初到10底把四级书,初级,中下级,上级,中上级系统学完了.英语单词学完5000个.开始顺利听和阅读英文原版哈利波特第一册和小公主.只是听懂大意和理解
下一步计划用三个月时间学习高级词汇5000-10000这个级别的,并同时学进行专项听力的训练,教材是:listen to this 英语初级听力.
再下一步是听力(继续学习英语中级听力)和口语.三个月后来再上来记录进展和那有什么经验和不足.具体的口语的教材我已选好,到时再来说说.
作者: sheldonlv    时间: 2011-2-7 18:37
这是我在此论坛看到的最有价值的成长贴,感谢楼主分享。不知道现在进展如何?
listen to this 英语初级听力和英语初级口语,这两系列书是比较经典的大学英语专业训练教材。很不错。
期待楼主的分享。
作者: sheldonlv    时间: 2011-2-7 22:14
原帖由 gztfgztfgztf 于 2010-9-5 01:07 发表
为什么是FACE2FACE,因为这套教材有个CD—ROM 光盘,有大量的练习和音频和视频,还用自测考试,书后面是图解式的单词和语法。学习用书里还有大量的练习,还用学习的课后练习。

请问这套书怎么得到?
作者: zhuopu    时间: 2011-2-12 00:52
楼主一定要继续啊,这种帖子远比那种提供下载资源的帖子有价值的多!资源下载不成,花钱还可以买的到,但是这种学习计划和学习方法买不到!多谢楼主的分享了,回头我要看看你女儿用的教材,好好研究一下!
拍砖的父母们说的也不无道理,但是现在轻松了,将来就累了,除非是心甘情愿比别人差。当然,更多的是父母有这个心 ,但孩子不会像楼主的女儿那样配合的。
作者: wyj0566    时间: 2011-2-12 08:18
关注中,有好多事没看明白.无法插言.
作者: sheldonlv    时间: 2011-2-12 09:37
杜子华的英语成功学很不错,很有启发,建议大家有机会可以读一读。
作者: hs.yang    时间: 2011-2-12 09:55
学习中,楼主提供的信息量很大,好好消化一下。
盼望各位大家能就方法有更多的互动。
作者: diancai    时间: 2011-2-12 11:09
楼主说的材料很多,大部分都是没听说过的。和论坛里大部分的家庭不一样的是,你是以教材为主,通过精学几种教材提高孩子的听说读写能力。这个的前提是孩子的自觉性很高。恐怕很少有孩子会像楼主与的你的孩子一样,有那么多的时间和超强的毅力。这里大部分都是通过动画,绘本等上路,打下听力基础,然后慢慢引入阅读,通过大量的听与读使英语水平得以提高的。崇尚的是兴趣为主,循序渐进。对于家长和孩子来说比较好实施和坚持。对于效率来说,应该是楼主的方法见效比较快,能迅速突击单词语法等,对于应试来说也是比较好的。应该说两种都是学英语的方法,具体选择何种,要看每个人的取舍了。只是很少人能够有这么大的强度和输入量,所以实施起来很难,效果估计也要大打折扣。
或许我们能够借鉴其中的某些方面,在孩子已经上路的时候,或者说自觉性和获取知识的能力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引入教材的学习。利用寒暑假时候进行一些突击与拔高,作为一种补充,弥补语法和单词量的一些缺陷。
希望楼主能够详细地说一下孩子什么时候开始接触英语和开始英语的学习。在新概念之前做了哪些铺垫,大概用了多久。另外这里很多人也有用新概念的,能否具体说下新的学习方法。SCOTT FORESMAN 是用作听力用么?具体怎么操作?
作者: 温暖的心2010    时间: 2011-2-12 13:58
我怎么看着也有点象软广告呀.
作者: dsadasdasd123    时间: 2011-2-12 14:04
学习一下
作者: 安安韩韩    时间: 2011-2-12 14:12
标题: 借鉴
楼主辛苦了,借鉴了!谢谢了!论坛里介绍的英语资源多,自己看得是一头雾水,都不知道到底用什么教材好了。还是结合自家孩子的情况,选一些经典的教材来学。相信条条道路通罗马。
作者: sheldonlv    时间: 2011-2-13 09:52
楼主使用的英语学习方法是比较成人化的,高强度高效率。我感觉比较适合3,4年级以上,学习自觉性比较好,家长有不错的英语基础的学生。效果肯定会有,基本上顺利的话小学毕业完全可以达到6级水平。采用这种方法家长一定要有耐心和讲究方法,避免打击了孩子的积极性。
作者: chunrenw    时间: 2011-2-14 10:35
我的孩子小学2年级只认识2000个单词,和楼主相比实在是太慢了。我们要加油阿
作者: sheldonlv    时间: 2011-2-14 17:21
原帖由 chunrenw 于 2011-2-14 10:35 发表
我的孩子小学2年级只认识2000个单词,和楼主相比实在是太慢了。我们要加油阿

真的假的啊,小学2年级就认识2000个单词了??!!已经不少了,其实单词多少并不重要,只要把2000左右的常用单词熟悉了以后,就要重点提高听力和语法了,良好的语感很重要,要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加做题才可以。孩子时代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时期。
作者: 墨隐    时间: 2011-2-14 23:05
唉,看起来好艰难的样子,这样的强度我感觉我都坚持不下去
作者: gztfgztfgztf    时间: 2011-2-16 00:08
小女今年10 岁,现在自学备考PET和FCE,都在今年上半年一起考。
推荐一些书,让人少走弯道,竟被人误会卖广告的, 无语。原版最新英语教材我这里不下30 套。
现在再推荐一些书:  哪来的天才
                             1万小时天才理论
                              异类
作者: gztfgztfgztf    时间: 2011-2-16 00:14
没有比较,那能分高下,钟婉婷的方法至少说明了一个道理,用学母语学习的方法学英语是对的。
作者: gztfgztfgztf    时间: 2011-2-16 00:16
好好研读哪来的天才吧
作者: cxd405    时间: 2011-2-16 08:09
好好学习
作者: gztfgztfgztf    时间: 2011-2-16 16:08
其实新概念就是一个成人化的教材,作者的老婆搞了个青少年版,这个差多了。

有没有不用什么努力就可以学好英语的呢?
首先是没有,就是有,我也不告诉你,这么好的东西我留首自已用好了!
作者: gztfgztfgztf    时间: 2011-2-16 16:21
  
刻意练习,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 它是为了提高绩效而被设计出来的:选择在哪方面提升,这本身就是一种技能。
  1 需要教师或者教练的专业指导,因为我们很少人能给自身绩效一个清晰坦诚的评价。
  2 始终围绕着一个中心原则,那就是:不断延伸个人现有的能力。
  3 刻意练习要求人们清晰确定需要改善的元素,然后狠下功夫去提升它们。
  
  二 刻意练习和平常练习的区别——重复的次数
  1 要在学习区选择合理高强度的活动,一般人在练习场上的练习肯定无法符合这个标准,因为我并没有专注在任何特别的事情上。
  2 重复的数量。伟大成功者重复练习的数量达到了单调乏味的程度。
  
  三 对结果的反馈是可持续的:如果看不到效果,你将不再进步,或者你不再在乎了。
  1体育运动、下棋等活动获得反馈是非常容易的,因为很容易看到比赛结果。
  2当结果需要解释的时候(比如对自己小提琴弹奏的评价),只有老师、教练或者导师能提供重要的反馈意见。
  
  四 持续专注的能力——这是非常费神的
  一天内练习4-5个小时是练习的极限,每段时间只能持续60-90分钟
  
  五 这是非常枯燥的。


一些人单纯地认为,学习以兴趣为主,学习技能的原则一点也不懂,没有按规律办事,总是想当然以兴趣为主,小孩不感兴趣就不学,其实楼上有明白人,认真研读杜子华的英语成功学,但有太多太多的人总是下载啊下载啊,下载的东西成了电子垃圾,跟外面的捡垃圾的没有什么两样。
作者: gztfgztfgztf    时间: 2011-2-16 16:33
转贴:
随着畅销书《异类》的流行,“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这个口号现在是尽人皆知。也许仍然有不少人相信那些不世出的天才必有天生的神秘能力,但科学家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已经达成共识,那就是所有顶级高手都是练出来的。不但如此,最近几年的科学进展,人们可能第一次拥有了一个关于怎样炼成天才的统一理论。

好消息是除了某些体育项目对天生的身高和体型有特殊要求之外,神秘的天生素质并不存在,也就是说人人都有可能成为顶级高手。早在20多年以前,芝加哥大学的教育学家 Benjamin Bloom 就曾经深入考察过120名从音乐到数学多个领域内的精英人物,发现他们幼年时代没有任何特别之处。后人的研究更证明,在多个领域内,就连智商都跟一个人能不能达到专家水平没关系。

有个匈牙利心理学家很早就相信只要方法得当,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被训练成任何一个领域内的高手。为了证明这一点,他选择了一个传统上女性不擅长的项目,也就是国际象棋。结果他和妻子把自己的三个女儿都训练成了国际象棋世界大师,这就是著名的波尔加三姐妹。这个实验甚至证明哪怕你不爱好这个领域,也能被训练成这个领域的大师,因为三姐妹中的一个并不怎么喜欢国际象棋。

而坏消息是成为大师需要长时间的苦练。每天练三小时,完成一万小时需要十年时间,但这只是达到世界水平的最低要求。统计表明对音乐家而言,世界级水平要求的训练时间是十五到二十五年。但最关键的并不是练习的时间,而是练习的方法。

天才是怎样炼成的?中国传统思维比较强调一个“苦”字,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甚至是头悬梁锥刺股。而近代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人们则开始强调一个“爱”字,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强调寓教于乐,“哈佛女孩”的家长们纷纷写书,介绍自己的孩子如何一路玩进名校。

很多励志故事和流行的成功学书籍最爱强调的似乎是“顿悟”,认为一个人之所以不成功是因为他没想通,他没有认识到真正的自己!好像一旦一个人顿悟到了真正的自己,他就会非常简单地在本来应该属于自己的领域成为天才人物。一个销售员可能认为真正的自己其实是个小说家,一个医生可能认为真正的自己其实是个画家 — 唯一的问题是他们从来没有写过小说或者画过画 — 但他们认为他们距离“真正的自己”只有一步之遥,一旦尝试了就会爆发天才。

所有这些关于成功学的个人经验和励志故事都不科学。假设一个成功人士做过一百件事,包括参加演讲比赛,衣着有个性,听英文歌曲,最喜欢的颜色是绿色等等,他会非常自得地把这一百件事都写进自传,没准还要加上女朋友的影响。然而其中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可能只有四件事,问题是他和读者都不知道是哪四件。

科学家不信励志故事,他们只相信调查研究。在过去二三十年内,心理学家们系统地调研了各行各业内的从新手,一般专家到世界级大师们的训练方法,包括运动员,音乐家,国际象棋棋手,医生,数学家,有超强记忆力者等等,试图发现其中的共性。他们的研究甚至细致到精确记录一所音乐学院的所有学生每天干的每一件小事,用多少时间做每件事,父母和家庭环境,来比较到底是什么使得那些音乐天才脱颖而出。

现在这项工作已经成熟了。2006年,一本900多页的书,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Expertise and Expert Performance, 出版。这是“怎样炼成天才”研究的一本里程碑式的学术著作,此书直接引领了后来一系列畅销书的出现,包括格拉德威尔的《异类》,Geoff Colvin 的 Talent is Overrated,和 Daniel Coyle 的 The Talent Code 等等。科学家们不但证明了高手是练出来的,而且通过考察各个领域最好的训练方法的共性,总结了一套统一的练习方法,这就是所谓“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

过去多年来,训练方法是不断进步的。比如说作曲,假设一名普通学生使用普通训练方法六年时间能达到的水平,另一个学生使用新的训练方法三年就能达到,那么我们可以说这个新训练方法的“有效指数”是200%。统计表明,莫扎特当时的训练,他的有效指数是130%。而二十世纪的天才也许没有莫扎特有名,但其训练水平都能达到300%到500%!十三世纪的哲学家培根曾经认为任何人都不可能在少于30年之内掌握数学,而现在的学生十几岁的时候已经学到多得多的数学,教学方法进步了。事实上,我们今天在所有领域都比过去做得更好,体育世界纪录被不断打破,艺术家们的技巧也是过去根本无法想象的。

训练方法重要性的另一个体现是“天才”的扎堆出现,比如曾经有一个时期俄罗斯对女子网球,韩国对女子曲棍球,更不必说中国对乒乓球的的绝对优势。更进一步,哪怕你这个国家传统上并不擅长这个项目,只要有一名教练摸索掌握了科学训练法,那么他就可以带出一代绝世高手,比如中国花样滑冰教练姚滨。人们经常感慨中国十多亿人居然找不到11个足球天才 — 如果天才是天生的,那么十多亿人必然足以产生很多天才,但天才是练出来的,而中国缺乏有效的练习环境,人口再多也比不上欧洲小国。



刻意练习

首次提出“刻意练习”这个概念的是佛罗里达大学心理学家 K. Anders Ericsson。这套练习方法的核心假设是,专家级水平是逐渐地练出来的,而有效进步的关键在于找到一系列的小任务让受训者按顺序完成。这些小任务必须是受训者正好不会做,但是又正好可以学习掌握的。完成这种练习要求受训者思想高度集中,这就与那些例行公事或者带娱乐色彩的练习完全不同。“刻意练习”的理论目前已经被广泛接受,我们可以总结一下它的特点。

1. 只在“学习区”练习

科学家们考察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训练,发现在同样的练习时间内,普通的运动员更喜欢练自己早已掌握了的动作,而顶尖运动员则更多地练习各种高难度的跳。普通爱好者打高尔夫球纯粹是为了享受打球的过程,而职业运动员则集中练习在各种极端不舒服的位置打不好打的球。真正的练习不是为了完成运动量,练习的精髓是要持续地做自己做不好的事。

心理学家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分为层层嵌套的三个圆形区域:最内一层是“舒适区”,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技能;最外一层是“恐慌区”,是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技能,二者中间则是“学习区”。只有在学习区里面练习,一个人才可能进步。有效的练习任务必须精确的在受训者的“学习区”内进行,具有高度的针对性。在很多情况下这要求必须要有一个好的老师或者教练,从旁观者的角度更能发现我们最需要改进的地方。

只在学习区练习,是一个非常强的要求。一般的学校课堂往往有几十人按照相同的进度学习知识,这种学习是没有针对性的。同样的内容,对某些同学来说是舒适区根本无需再练,而对某些学生则是恐慌区。科学教学必须因材施教,小班学习,甚至是一对一的传授。真正高手训练与其说是老师教学生,不如说是师傅带学徒。

一旦已经学会了某个东西,就不应该继续在上面花时间,应该立即转入下一个难度。长期使用这种方法训练必然事半功倍。2004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他们在学习上投入的总时间没有直接关系,关键是学习方法。

2. 大量重复训练。

从不会到会,秘诀是重复。美国加州有个“害羞诊所”(The Shyness Clinic),专门帮助那些比如说不敢和异性说话的人克服害羞心理。这个诊所的心理学家不相信什么心理暗示疗法,什么童年回忆之类,他们相信练习。他们认为使人害羞的并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事情的观点。怎么治疗恐女症?做法是设计各种不同难度的场合进行对话训练。最初是在房间内集体对话,角色扮演。然后是到直接跑到大街上找陌生美女搭讪要求约会。最高难度是有意在公共场合做出使自己难堪的事情,比如去超市把一个西瓜掉在地上摔坏。

这种把不常见的高难度事件重复化的办法正是MBA课程的精髓。在商学院里一个学生每周可能要面对20个真实发生过的商业案例,学生们首先自己研究怎么决策,提出解决方案,最后老师给出实际的结果并作点评。学习商业决策的最好办法不是观察老板每个月做两次决策,而是自己每周做20次模拟的决策。军事学院的模拟战,飞行员在计算机上模拟各种罕见的空中险情,包括丘吉尔对着镜子练习演讲,都是重复训练。

在体育和音乐训练中,比较强调“分块”练习。首先你要把整个动作或者整首曲子过一遍,看专家是怎么做的。然后把它分解为很多小块,一块一块地学习掌握。在这种训练中一定要慢,只有慢下来才能感知技能的内部结构,注意到自己的错误。在美国一所最好的小提琴学校里,甚至有禁止学生把一支曲子连贯地演奏的要求,规定如果别人听出来你拉的是什么曲子,那就说明你没有正确练习。职业的体育训练往往是针对技术动作,而不是比赛本身。一个高水平的美式足球运动员只有1%的时间用于队内比赛,其他都是各种相关的基础训练。

反过来说如果没有这种事先的重复训练,一个人面对不常见的事件往往会不知所措。统计表明工作多年的医生通过读X光片诊断罕见病症的水平反而不如刚毕业的医学院学生 — 因为很少遇到这种病例,而在医学院学到的东西早就忘了。最好的办法其实是定期地让医生们拿过去的旧X光片集中训练,而不是期待在工作中碰到。

3. 持续获得有效的反馈。

传道,授业,解惑,老师和教练最大的用处是什么?也许对一般人来说小学老师最大的作用是激发了他学习的兴趣,教会了他什么东西,曾经有过传道授业解惑。而真正的高手都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对他们而言,老师和教练的最重要作用是提供即时的反馈。

一个动作做得好与不好,最好有教练随时指出,本人必须能够随时了解练习结果。看不到结果的练习等于没有练习:如果只是应付了事,你不但不会变好,而且会对好坏不再关心。在某种程度上,刻意练习是以错误为中心的练习。练习者必须建立起对错误的极度敏感,一旦发现自己错了会感到非常不舒服,一直练习到改正为止。

从训练的角度,一个真正好教练是什么样的?John Wooden 是美国最具传奇色彩的大学篮球教练,他曾经率领 UCLA 队在12年内10次获得 NCAA 冠军。为了获得 Wooden 的执教秘诀,两位心理学家曾经全程观察他的训练课,甚至记录下了他给球员的每一条指令。结果统计表明,在记录的2326条指令之中, 6.9%是表扬,6.6%是表示不满,而有75% 是纯粹的信息,也就是做什么动作和怎么做。他最常见的办法是三段论:演示一遍正确动作,表现一遍错误动作,再演示一遍正确动作。

与外行想象的不同,最好的教练从不发表什么激情演说,甚至不讲课,说话从不超过20秒。他们只给学生非常具体的即时反馈。所有训练都事先进行无比详细的计划,甚至包括教运动员怎么系鞋带。他们仿佛有一种诡异的知道学员在想什么的能力,即使是第一次见面能指出学生在技术上最需要什么。他们是绝对的因材施教,源源不断地提供高度具有针对性的具体指导。

获得反馈的最高境界是自己给自己当教练。高手工作的时候会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观察自己,每天都有非常具体的小目标,对自己的错误极其敏感,并不断寻求改进。

4. 精神高度集中。

刻意练习没有“寓教于乐”这个概念。曾经有个著名小提琴家说过,如果你是练习手指,你可以练一整天;可是如果你是练习脑子,你每天能练两个小时就不错了。高手的练习每次最多1到1.5小时,每天最多4到5小时。没人受得了更多。一般女球迷可能认为贝克汉姆那样的球星很可爱,她们可能不知道的是很少有球员能完成贝克汉姆的训练强度,因为太苦了。

科学家们曾经调查研究了一个音乐学院。他们把这里的所有小提琴学生分为好(将来主要是做音乐教师),更好,和最好(将来做演奏家)三个组。这三个组的学生 在很多方面都相同,比如都是从8岁左右开始练习,甚至现在每周的总的音乐相关活动(上课,学习, 练习)时间也相同,都是51个小时。

研究人员发现,所有学生都了解一个道理:真正决定你水平的不是全班一起上的音乐课,而是单独练习:

- 最好的两个组学生平均每周有24小时的单独练习,而第三个组只有9小时。

- 他们都认为单独练习是最困难也是最不好玩的活动。

- 最好的两个组的学生利用上午的晚些时候和下午的早些时候单独练习,这时候他们还很清醒;而第三个组利用下午的晚些时候单独练习,这时候他们已经很困了。

- 最好的两个组不仅仅练得多,而且睡眠也多。他们午睡也多。

那么是什么因素区分了前两个组呢?是学生的历史练习总时间。到18岁,最好的组中,学会平均总共练习了7410小时,而第二组是 5301小时,第三组 3420小时。第二组的人现在跟最好的组一样努力,可是已经晚了。可见要想成为世界级高手,一定要尽早投入训练,这就是为什么天才音乐家都是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苦练了。



人脑的学习原理

现代神经科学和认知科学认为,几乎没有任何技能是人一出生就会的。哪怕是对简单物体的识别,把东西抓取过来这些简单的动作,也是婴儿后天学习的结果。一个人一出生的时候根本不可能预见到将来自己需要什么技能,基因不可能把一切技能都用遗传的方法事先编程,那样的话太浪费大脑的存储空间。最好的办法是不预设任何技能,只提供一个能够学习各种技能的能力,这就是人脑的巧妙之处。基因的做法是先预设一些对刺激的基本反应和感觉,比如看见好吃的东西我们会饿等等。这些基本的反应需要调动的神经较少。但对于更高级别的技能,比如演奏音乐,需要协调调动很多神经,就必须靠后天学习了。

人的任何一个技能,都是大脑内一系列神经纤维传递的电脉冲信号的组合。解剖表明拥有不同技能的人,其大脑的神经结构非常不同,比如出租车司机大脑内识别方向的区域就特别发达。也就是说与计算机不同,人对于技能的掌握是在大脑硬件层次实现的。

而最近有一派科学家认为,髓磷脂是技能训练的关键,它的作用是像胶皮把电线包起来一样,把这些神经纤维给包起来,通过防止电脉冲外泄而使得信号更强,更快,更准确。不管练习什么,我们都是在练习大脑中的髓磷脂,就好像把一堆杂乱无章的电线被排列整齐变成电缆。直到2000年新技术允许科学家直接观察活体大脑内的髓磷脂之后,髓磷脂的作用才被发现,而且一直到2006年才第一次被在学术期刊上说明。科学家认为髓磷脂是脑神经的高速公路,提高信号传递速度,并且可以把延迟时间减少30倍,总共提速3000倍,甚至可以控制速度,想慢就慢。

人脑之中分布着大量“自由的”髓磷脂,它们观测脑神经纤维的信号发射和组合,哪些神经纤维用的越多,它们就过去把这一段线路给包起来,使得线路中的信号传递更快,形成高速公路。这就是为什么练习是如此重要。

髓磷脂理论可以解释很多事情。比如为什么小孩常会犯错?他们的神经系统都在,也知道对错,只是需要时间去建立起来髓磷脂的高速网络。为什么习惯一旦养成不容易改变?因为所谓“习惯”,其实是以神经纤维电缆组合的形式“长”在大脑之中的,髓磷脂一旦把神经包起来,它不会自动散开 — 改变习惯的唯一办法是形成新习惯。为什么年轻人学东西快?因为尽管人的一生之中髓磷脂都在生长,但年轻人生长得最快。最激进的理论则认为人跟猴子的最显著区别不在于脑神经元的多少,而在于人的髓磷脂比猴子多20%!解剖表明,爱因斯坦的大脑中的神经元数量是平均水平,但他拥有更多能够产生髓磷脂的细胞。



谁愿意练习一万小时?

看了钢琴家朗朗的传记之后,可能很多人会怀疑是否真的应该让孩子接受这样的苦练。实际上,顶级运动员都是穷人家的孩子。不练这一万小时,一定成不了高手,但问题是考虑到机遇因素练了这一万小时也未必成功。

这就是兴趣的作用了。如果说有什么成功因素是目前科学家无法用后天训练解释的,那就是兴趣。有的孩子似乎天生就对某一领域感兴趣。感兴趣并不一定说明他能做好,就算不感兴趣只要愿意练,也能练成。兴趣最大的作用是让人愿意在这个领域内苦练。

不论如何,刻意练习是个科学方法,值得我们把它运用到日常工作中去。显然我们平时中做的绝大多数事情都不符合刻意练习的特点,这可能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都没能成为世界级高手。天才来自刻意练习。
作者: gztfgztfgztf    时间: 2011-2-16 16:38
转贴:背单词反思
大部分的人学习外语的第一步骤都是从这里开始的,似乎累积单词数量是学好外语的不二法门。 但是,真的是如此吗?

任何事情要做好,必须先了解事情的核心是什么。 套用在外语学习上,如果你学外语是为了考试,那这篇文就不必要再看下去了。

除了以考试为目的之外,学外语的核心我想应该是为了能够与人沟通。
顺着这个思路下去,你会发现与人沟通的最简单的方式是从听跟说开始的,程度高一点的才会用读和写。 这个逻辑推演下去,似乎和我们一般学习的方式刚好是颠倒的。

回到背单词这件事情来看,我觉得背单词的确是学外语的初步,没有累积一定的词汇,外语能力是很难提高的。
但是怎么背单词How? 却是个重点,如果顺着上面的逻辑来看,了解生词的第一步骤似乎不是查了一堆中文解释,配上一堆同义反义词,然后一直看中文想英文;看英文想中文,这样的循环。

因为如果是为了沟通,听得懂对方说什么,抓住大概的意思(并非得对应到确切的中文意思),
就可以达到沟通的目的了。 所以听得懂...应该是学习外语沟通的第一步。

那么怎么背单词才能够不脱离这个以沟通为目标的核心呢?

似乎得改变背单词的模式才行吧..以我个人的拙见,我觉得一个生词中文字义应是辅助性质的,应该把它摆在"真的没办法,才来瞄一眼" 的这种地位,而不是天天看他。

那么该如何去想、去猜、去理解出生词的字义呢?

我的建议是..程度高的人,可以直接用Colins Cobuild 这种英英词典,或是牛津,朗文也都可以,反正就找自己比较习惯的英英词典,直接用英文做生词的解释。

程度比较差的人,可以用图片辅助帮忙。 这是很自然的方式,小孩子学词汇就是这么学的,
讲个生词比给他看,几次之后就会知道这个生词是什么意思了。

最重要的是一定得搭配语音,每次背单词时一定不能缺少语音。 这样才能把沟通的第一步
..."听" 的功夫给做好。

如果你有看过大脑研究的相关书籍,你就更可以了解为什么得尽量把中文摆在辅助角色的重要性。 在国外曾经有个Case,一位会专精数种语言的人,脑部受到损害,当时脑科医生认为这位病人应该会在每一种语言都丧失一些记忆和表达能力。

但是研究观察的结果却出乎意料,这位病人仅有一种语言能力有受损,其他的都完好如初,一点影响都没有。 这个现象告诉我们,大脑储存语言的区块似乎是以不同语言做为区隔,也就是中文有一块区域、英文也有自己的一块区域。

而大脑有一个终极原则,就是用得多的占的空间就多,是竞争状态的。
换言之,如果你曾每天用10个小时学外语,这时大脑的外语空间就会开始扩大,但是日后一段时间又恢复到10个小时用中文时,不用多久大脑的外语空间就会给中文给夺回去了。

试想,在中文环境的我们,每天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都是中文,中文在脑袋中的版图已经非常庞大了。 在你学外语时,你又一直把他带进来参一脚。 那么你脑袋中的外语版图怎么会有机会扩展呢?
作者: wyj0566    时间: 2011-2-16 17:00
讨论的越来越激烈,关注中,还是无法插言.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