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二岁(08.7)男童Levy听经记录 [打印本页]

作者: 新叶    时间: 2010-9-4 02:16
标题: 二岁(08.7)男童Levy听经记录
介绍下Levy的情况:08.7月底的男宝,目前不太会说话,所以只能写听经,不知道可否。

     去年参加了儿童英语板块的亲子英语俱乐部活动,一直在那边逛着,熟悉了那边的环境后追到了田田妈的帖子,然后随着她的帖子来到了读经板块。最初,虽然了解一些读经,但是一直深不以为然,连王财贵教授这个人都不愿意去了解。等到了亲子英语阅读慢慢上道后,因为对田田妈的佩服看了她的关于读经方面的楼,即使这时候我还是没有去了解王财贵教授这个人的,这和我平时爱百度或google一下的习惯相差很大,现在看来或许是机缘未到。再后来从田田妈的博客到了乐焉的博客,碰巧有天看到她给出的王财贵先生的视频讲座,于是就顺手点进去看。这一看,才知道读经的世界原来这么大这么深可以走的这么远,我被他的讲演震撼了。看到一半我喊在老公和我一起看,当时他在看最爱的林丹的羽毛球视频,不愿意看,我说今天你一定要和我看一看这个视频,不得已,他在我身边坐了下来。果不出所料,他也被吸引了。甚至比我还心急,看完后立即要我买教材,他接受了王教授的理念。

     当下在当当上定了《三字经》和《论语》,买的是凤凰出版社的。正式开始我们两个对levy开始熏习经典国学。并分工,我读三字经,他读论语。

      Levy正式听经大概是从六月份开始,开始的状态是,只要我一拿书读三字经他就说不要,老公的论语也是如此。我只好自己慢慢地一点点的背三字经,会背的那部分就在带他出去玩的时候背给他听,或者在他在家里玩的时候不经意的时候读给他听,在他不说不要的情况下都是通读一遍。目前的情况是初步接受了读经,不反感了。高兴地时候在你读的时候还坐过来伸出一个小手指,让你给他指读,当然时间不会太长,但对我来说都是小小的开心。三字经在我全部会背后,基本每天都能背上几遍。睡觉前也会听下mp3。

      关于论语,经过大致相同,论语我极偶尔的读下,老公在开始读的时候觉得很难,但慢慢读着读着自己就上瘾了,还很快就会被了前两篇。levy也是在最初的反对,到偶尔还拿起论语书给爸爸。有次他拿起三字经,levy说:不要,妈妈。 这也是我后来不给他读论语的原因,不想破坏这个在他心中的秩序。论语的前几篇一直在cd里放着,每天都有听,听进去多少,不得而知。

       在我自己熟背了《三字经》后,想开始读《道德经》给levy听,但一下子长了很多,读得不得要领了,到后面就几乎没读。爸爸的论语更是如此,有近半个月处于荒废状态(除了cd播放),以至于前天在我的催促下拿起书读得时候,被levy无情的从手中抢走扔掉。

      这也是想盖个听经楼的缘由,主要目的就是督促自己,其次希望得到有经验妈妈的意见,让我和孩子的读经路上一起成长。

     盖楼前郑重的问老公,论语他还要不要继续读下去,如果不能坚持,就由我接手。他表示要继续读(实际是想让爸爸参与到孩子的亲子活动中来),那么我就开始正式读《道德经》。

      目前计划:《道德经》:每天一章,一天三次,每次三遍,每章读一周。(漫长的旅程,希望自己能坚持)
                     《论语》:交给老公,只记:读 或未读

这个开场白真是有点长啊。
作者: 新叶    时间: 2010-9-4 02:17
9月4日

道德经:第一章:早中晚三次,共15遍以上   妈妈会背了,熄灯后背了几遍给levy听。边玩边一个字一个字跟着我读了一半,呵呵。
论语:CD:前几篇听了1-2次。
        爸爸没读,想不提醒爸爸,还是没忍住,友情提醒了一次,准备带levy睡前和他随意说,今天没读论语,他马上说要不要现在读? 再给爸爸两周时间,不行的话,只要我读了。

[ 本帖最后由 新叶 于 2010-9-5 08:20 编辑 ]
作者: 新叶    时间: 2010-9-6 00:20
9月5日

谢谢版主们和wydabendan的支持。很开心。

道德经:第二章:早中晚三次,共15遍以上。 原计划是一周一章的,一是进展很慢,二是现在盖楼再读,会用心很多,所以读着也就记住了,以后如果妈妈会背了就开始新的。 第二章可以背了,会背的好处就是带他出门玩的时候可以在边上背给他听。

论语:今天爸爸读了,一手拿着纸给levy剪纸,一手拿着书读,我凑过去看了下是述而第七。
作者: 湘叶    时间: 2010-9-6 10:46
爸爸妈妈的记性不错哦,读了几遍就能背出来了,我是不行的,如果自己能背了,背给宝宝听,要比读好吧,宝宝也会不知不觉地会背的。我也好希望宝宝能开口的一天,他现在还不知道弟子规与易经的区别,每次问他妈妈在读什么,他总是先回答“规”
作者: 新叶    时间: 2010-9-6 15:19
原帖由 湘叶 于 2010-9-6 10:46 发表
爸爸妈妈的记性不错哦,读了几遍就能背出来了,我是不行的,如果自己能背了,背给宝宝听,要比读好吧,宝宝也会不知不觉地会背的。我也好希望宝宝能开口的一天,他现在还不知道弟子规与易经的区别,每次问他妈妈 ...


我的记忆力是不行的,老子的前面部分之前在我差不多背完三字经后已经读过一阵子,是有口无心的读,现在盖楼认真的读,尝试着背。今天读第三章,有一下他走过来伸出手指要指读,每次也就能一两行字。今天正好看到:虚其心,心字刚最近读《鼠小弟》系列中的小背心认识的,所以他看到心很兴奋,赶紧跑到书架把《鼠小弟的又一件小背心》那本书找出来了。之后就让我读鼠小弟了。

对于国学,人文,历史等方面我都是文盲,今天读了第三章,这老子不是让统治者愚民吗。继续读下去吧,慢慢体会他的无为而治。
作者: 新叶    时间: 2010-9-7 00:40
9月6日

道德经:第三章:早中晚三次,共15遍以上。妈妈勉强会背,读这个偶尔他会坐到我腿上,但又不肯指读,一会就又走开自己玩。

论语:述而第七。两遍。爸爸这两遍读的很辛苦,饭后读levy不肯让爸爸读,睡前阅读时间让我趴在床上当马,他在我身上爬上爬下,还不忘给我拿道德经给我。持续了一段时间太累了,在完成我说的最后一次我不肯当马了,他就哭着找爸爸去了,然后就是爸爸边当马的时候边读完了两遍,爸爸说,比自己做俯卧撑还累。
作者: 湘叶    时间: 2010-9-7 16:45
我们目前在读易经,每周三到四卦,每天尽量读三遍,爸爸一直是当任务,读得很快,我都怀疑宝宝有没有听进去,每天最多一小时,中间还要做别的事,有时间就读读弟子规,很想复习前面读过的内容,可是时间不够啊!
忘记说了,读的时候还放点音乐当背景,有时候是论语,有时候是英语导读1000句,这种狂轰乱炸式不知道阿行?
作者: 新叶    时间: 2010-9-8 10:00
9月7日
道德经:第四章,一二十遍;妈妈能背。睡前背了一遍三字经和前几章。  晚上亲子阅读的时候levy把道德经那过去说自己读,不让妈妈读,当然他现在大字不识一个,装模做样的在读。

论语:爸爸读了第九篇。

不知道为什么copy到u盘里的在dvd上播的顺序是乱的。
作者: 新叶    时间: 2010-9-8 23:26
9月8日
道德经:第5章,一二十遍;妈妈能背。睡前背了一遍三字经和前几章几遍。  

               今晚我说小朋友,跟妈妈念:道。小朋友说:道可。 呵呵,小朋友大概知道前面几句,我家小朋友说话晚,偶尔让跟读一两句都只能以一个字一个字的跟读,这也是我现在没有正式安排读论语的原因,能够会读句子了,才能真正的啃论语,现在只是算是提前熟悉下论语吧,让他有个印象。

论语:爸爸读了泰伯第八,2遍。

不知道为什么copy到u盘里的在dvd上播的顺序是乱的。
作者: 新叶    时间: 2010-9-9 22:24
9月9日
道德经:第六章,第七章,各20遍多。今天春花大姐指导说妈妈也不要求背,我原意是想尽力背会,出门带他玩的时候可以背给他听。 背景音乐是论语和道德经

论语:子罕第九,2遍。 爸爸读论语没什么计划,今晚还是没忍住提醒的。
作者: 新叶    时间: 2010-9-10 01:30
这几天都在论坛看读经的帖子,以前也看过一些,但没有盖楼记录,看得效果也还真不一样。
今晚看好运多多的帖子,里面有谈到读经的恭。我在读经时一直注意尽量坐直,由于宝宝还小,没有规定特定的地点。有时候宝宝在哪里,跟到哪里读。今晚晚饭后,CD在读论语十一,爸爸拿着论语读,但是根本没同步,人歪歪的坐在地板上。没管,不管咋样,能读就是好的。晚上我洗澡的拿回,levy在床上玩贴纸书,边听英文mp3。我就有点不耐烦了,心里想着爸爸应该把论语挂在心上,应该见缝插针的读,终于按捺不住,到书房找老公,老公是去读了,等我洗完澡,人家是躺在床上读。我把他拉起来,说读经的时候要有个坐相。他说有什么关系,反正他(levy)也仅是在听。我说现在是家长应该树立个榜样,我们老歪歪倒倒的读,等到要他读的时候怎么要求他呢。
作者: 湘叶    时间: 2010-9-10 09:42
我家的也是,已经在床上坐不住了,会自己爬下来,鞋子也不穿,到处乱跑,我在的时候还好点,老公是管都管不住,不过我跟他说,只能在房间里活动,不允许离开这房间,这样我们读的时候他至少可以听到吧,这几天还是有点热,开着空调,等天气凉快了,不知道阿能圈住他了?
作者: 新叶    时间: 2010-9-11 12:09
9月10日

道德经:第8章,20来遍,自己尝试一次通读一遍,但是读到60多章的时候不敌levy的干扰,陪他玩了。幸好在我读的过程中,他只是拉着我的手要走,但没有抢手上的书。出去玩的时候跟着一个字一个字的读了第一章。

论语:乡党第十,三遍,先进第十一,2遍。 老公读着读着读不下去了,躺在地板上睡者了,论语竟还有催眠的作用。笑
作者: 新叶    时间: 2010-9-11 14:46
原帖由 湘叶 于 2010-9-10 09:42 发表
我家的也是,已经在床上坐不住了,会自己爬下来,鞋子也不穿,到处乱跑,我在的时候还好点,老公是管都管不住,不过我跟他说,只能在房间里活动,不允许离开这房间,这样我们读的时候他至少可以听到吧,这几天还 ...


昨晚写了一大段不知怎么地没发上来,我这几天都在想我在边上读,小朋友到底能吸收多少。这几天晚上读书真累,依然被要求当马,还是大马,胳膊要伸直,然后要我保持这个姿势读书,他好在我身上爬上爬下,矮了还不行,人家爬起来没有成就感。
作者: 新叶    时间: 2010-9-11 23:26
9月11日

道德经:第9章,20来遍.  现在已经很难一次性背诵了。按照春花姐的建议,读20遍后再通读,如果每天一章的进度也需要近3个月才能读完20遍啊,进展挺慢。
论语:乡党第十,2遍。 爸爸晚上睡得晚,上午读着又睡着了。

相比较以前,现在一个好现象就是我们在读的时候不会说不要,也不抢书。今天分别拿起论语给爸爸,拿起道德经给我。

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读经量大了,其他的中英文绘本的亲子阅读自然就减少了,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啊。

[ 本帖最后由 新叶 于 2010-9-13 01:12 编辑 ]
作者: 新叶    时间: 2010-9-13 01:15
9月12日
道德经:第10章,20来遍。自己通读完一遍。

论语:先进第十一,1遍。

今晚看了点丹溪佳人的帖子,轩儿的读经进行得真棒,实在是让人喜爱。
作者: 湘叶    时间: 2010-9-13 08:41
标题: 回复 #15 新叶 的帖子
我也深有同感,家里订了婴儿画报也没时间给宝宝看,以前还给他看看世界名画的,现在也看得少了。所以我更喜欢让老公读,这样我还可以抽一点时间让他看看画,可是老公只求速度不求语感 不过他能读我已经很满意了,要知道以前他是反对读经的。
作者: xixi妈    时间: 2010-9-14 11:09
你们进度也太快了吧,我读学而第一,为政第二,就两章,读了快一个月了。
作者: 湘叶    时间: 2010-9-15 14:07
标题: 回复 #18 xixi妈 的帖子
读多了就顺了,顺了就快了,快了就多了
作者: 新叶    时间: 2010-9-16 02:37
原帖由 湘叶 于 2010-9-13 08:41 发表
我也深有同感,家里订了婴儿画报也没时间给宝宝看,以前还给他看看世界名画的,现在也看得少了。所以我更喜欢让老公读,这样我还可以抽一点时间让他看看画,可是老公只求速度不求语感 不过他能读我已经很满意 ...


是啊,有个人分担一下,哪怕就很小的一部分,都觉得省心很多。
俺家的孩子他爸,不积极啊,有时候还得提醒,今天的论语就没读。
说多了,他不烦,我都烦了。
作者: 新叶    时间: 2010-9-16 02:43
原帖由 xixi妈 于 2010-9-14 11:09 发表
你们进度也太快了吧,我读学而第一,为政第二,就两章,读了快一个月了。


我读道德经基本上每章保证每天重复20遍,也会读读前面读过的,但没记录。开始我对自己要求背诵,但是到后面觉得20遍根本背部下来了,正好春花姐指导了下,所以我目前道德经的计划就是先这样20遍的读下去,然后再多几章读,再加大章数,希望能坚持读到100遍。另外我家也不会跟读,我就连续的读,有时候会被他给打断,拿绘本让我读,我也只好依他。

xixi妈可能要求读熟练,所以就会慢一些。

而对于论语,我没有发言权,除了孩子爸有一搭没一搭的读着,现在家里的背景音乐经常放论语。
论语里的背景音乐是古筝,我发现后来买的古筝的响山集的碟子,第一次放给他听的时候他就不拒绝。
作者: 新叶    时间: 2010-9-16 02:45
原帖由 湘叶 于 2010-9-15 14:07 发表
读多了就顺了,顺了就快了,快了就多了


我读的道德经的量是不多的,我老公更是囫囵吞枣,是一篇读了两三遍就到下一篇了
向他解释了读100遍的方法,他也许接受了,但不一定照做,人家的心思不在这个上,而我的整个心思都在育儿上。
作者: 新叶    时间: 2010-9-16 02:48
9月13-15日

道德经:读到14章,每张基本保证20遍吧,这几天有点忙,没上来记录,但读经在坚持中。

论语:13-14日都读了,到12篇吧。每篇2-3遍。今天没读 。买了一个1T的硬盘,人家今天一下班就折腾这个了。
作者: 湘叶    时间: 2010-9-16 08:46
试试看137法吧,一章读一周,每天读三遍,你老公不喜欢读,可以你两遍,他一遍,如果爸爸妈妈能一起读,小宝宝看在眼里,以后也就适应这个环境的,我家的也是一开始不喜欢读,我一开始放MP3,后来自己读,让他也试着读,后来他也接受了。我一直跟他说,你读不是给我听的,是给儿子听的,要注意语速,语调。最近这几天读得比我还多,呵呵
作者: 新叶    时间: 2010-9-16 23:55
9月13-15日

道德经:15-16章,15遍左右。晚上临睡前道德经从头读到一半,想全部读完,可小家伙要拿别的书让我读,只好停下来。

论语:宪问14,2遍。  今晚又是我提醒了,俺说论语是为宝宝读的,不是为我读的,结果爸爸一脸媚相,说:我愿意读,不说为宝宝读,就是为你读我也愿意。 我做作呕状。 而且爸爸还说,现在读和开始不一样,问怎么不一样,回答说开始是陌生的,现在觉得很熟悉。其实爸爸也很不错了,我不在家的时候是他带宝宝,而且论语也是坚持了近3个月了吧,7月底旅游的时候热情还是高涨的,论语都带上了,晚上在宾馆还读起论语。
作者: 新叶    时间: 2010-9-18 08:20
9月17日
老子:第17.18章,各15遍。 读的时间稍长,就会被levy拉着读绘本。
论语:卫灵公第十五,1遍。
作者: 新叶    时间: 2010-9-18 22:29
9月18日
老子:第19,20章,各15遍。 复习前面读的,其实不是复习,是想通读,结果能难,被levy要求这样那样,读了一遍三字经。
论语:季氏第十六,3遍。 爸爸现在读的比较快。

[ 本帖最后由 新叶 于 2010-9-20 00:03 编辑 ]
作者: 新叶    时间: 2010-9-19 23:57
9月19日
老子:第21章,10遍。 读了前面部分,levy发烧了,今天读的不多
论语:阳货第十七,2遍。

[ 本帖最后由 新叶 于 2010-9-22 06:29 编辑 ]
作者: xixi妈    时间: 2010-9-21 09:35
原帖由 新叶 于 2010-9-16 02:43 发表


我读道德经基本上每章保证每天重复20遍,也会读读前面读过的,但没记录。开始我对自己要求背诵,但是到后面觉得20遍根本背部下来了,正好春花姐指导了下,所以我目前道德经的计划就是先这样20遍的读下去,然 ...



我每天就读5遍,所以慢,哈哈,50遍也的10天
作者: 新叶    时间: 2010-9-22 07:08
9月21日
道德经:第21,22章,15遍左右,整本书读了一大半,准备放弃通读的想法,还是老老实实的这样一两章的读一下,先熟悉后再通读可能才有成就感。

论语: 爸爸想读的时候没找到书

20号基本没怎么读,levy19号晚上发高烧到39.6,第二天就围着他转了,没心思读。昨天退烧,这次发高烧还是因为18号晚上洗澡后不穿衣服,我和他一起睡着了,等爸爸来睡得时候房间没开灯,他不知道levy没穿衣服,光了一个晚上,还开了小电风扇。第二天就有点低烧,下午还出去又吹了风。除了没穿衣服,可能也由于季节变化,很多小朋友都发烧了。19号晚上高烧比较厉害,家里都没备药,凌晨四点洗了温水澡,无论是喝水,量体温和洗澡,一切都得经过levy的同意。20号早上六点多让老公出去买泰诺林,但量了体温38度多,所以也没给吃,如果39度以上可能扛不住要给他吃药。孩子的发烧吃药打针都该谨慎,这个季节变化或者受凉导致的发烧也是他建立免疫能力的途径。21号完全退烧,这次levy有一次凭自己的抵抗力扛过来。

       在对待levy发烧生病的态度上,我和老公的意见一致的,就是尽量少给吃药,少往医院送。到现在levy也发烧过好几次,但还没给吃过药,打过针。每次都是自己扛过去了。

       但在对待退烧方法上我和老公分歧很大,在高烧的时候我主张物理降温,老公主张捂汗。去年冬天一次拉肚子发烧少量呕吐,他坚持捂汗,说他从小到大一发烧只要捂出汗就好了,他就在levy睡着的时候抱着宝宝裹着抱被,levy出了汗,也是真的好些。而这次,已经39度多了他还要捂汗,可是这次不知道怎么回事就是不出汗,在levy的同意下凌晨四点给levy洗了温水澡,虽然温度很高,洗得时候还要玩水,可能在温水里感觉比较舒服,不愿意出来,之后睡了两个多小时。早上醒来温度就降了些。事后,老公也适时反省了下,说看来也要看情况,冬天好捂汗,夏天不好捂汗

      昨天知道一个同事的宝宝这几天也发烧,高达40了,妈妈坚持不用药,不去医院,坚持三天。但是她老公在对待小孩生病上就主张用药去医院,同事觉得压力好大,身边的人不停地说,家里的阿姨也是跟着后面说。到了第四天,孩子的温度已经只有37度多,还是送了医院,抽血,是病毒性感染,直接给打点滴了。
作者: 新叶    时间: 2010-9-23 01:16
9月22日
道德经:第23,24,25章,各20来遍。下午不睡觉,我坐着强行抱着他,边往后面读,读了一会,levy心血来潮,伸出小手,要求指读。当时在读第60几章,指完了那一张。

论语:微子第十八,3遍。  

       我提醒爸爸读,爸爸又到处找书,看来家里得多买几本。他读完了我问读到哪里了,说是第十八篇了,我说还有两篇你就读完论语了,有没有成就感,回答说当然有了,但后面几张不太懂。我说不懂没关系,读到100遍300遍就肯定很懂了,你很厉害,很快就可以读完一本论语了。他说:上次你说每篇读五遍的时候我已经读完20篇了啊,这又从头开始的啊。我说啊:你这么厉害啊,我还以为你还没读完呢。用平时夸levy的夸张口气对老公说:oh,you are so great,并赶紧亲了下。虽然是小儿科,但人家还挺满意的,说,等我读完一百遍,估计宝宝都会背了。我说:那就太惊喜了!!!
作者: 新叶    时间: 2010-9-24 00:35
9月23日
道德经:第26.27章,各10来遍。

论语:子张第十九,3遍

9月24日
道德经:第28章,5遍。小家伙发烧后还是有轻微咳嗽,流鼻涕,精神状态不好。

论语:尧曰第二十,4遍(爸爸读)。  今天妈妈抱着levy哄睡觉的时候,读了论语学而第一到子罕第九。再往后就不熟,读的磕磕巴巴的。前面的偶尔读过一遍,真的是读了一遍比不读都要强不少啊。

[ 本帖最后由 新叶 于 2010-9-25 00:35 编辑 ]
作者: 新叶    时间: 2010-9-26 16:35
9月25日
道德经:第29,30章,10遍左右。

论语:尧曰第二十,5遍(爸爸读)。  爸爸说论语再从后往前读,我问为什么,这样会不会乱啊,他坚持,那只好随他,不过建议他每篇读十遍再读新的。
作者: 新叶    时间: 2010-9-26 16:37
今天我在哄levy睡觉,抱在腿上,我读,老子终于通读了一遍,没有看时间,觉得看时间对自己有压力,估计超过一个小时了,慢点不要紧,只要读就行,也算是一个小小的挑战。
下午继续哄睡觉,抱着他读论语第一到第七,想尝试通读,但人有三急,只好放弃了。
作者: 新叶    时间: 2010-9-27 22:52
9月27日
道德经:上午和晚上各通读一遍,可能不到一个小时,上午抱着昏昏欲睡的levy好像读的五十分钟左右,但晚上读的差不多个把小时,因为levy一下子要喝水,一下子要趴我身上,有一下躺在床上说:我要读。于是赶紧指读了二三十个字。他恩恩的时候跟着我读了第一章。

论语:昨天论语我读了,今天论语爸妈都没读,爸爸已经有两天没读了,不禁夸啊。
作者: oye妈妈    时间: 2010-9-27 23:19
你们的速度真快。值得表扬的是爸爸也参与读经了,多好啊!
作者: 深海鱼    时间: 2010-9-28 19:52
宝宝好棒呀,我家读了三个月了老子还在十来章打转,读了后面前面又忘 了,我都快手忙脚乱了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属于笨属于笨鸟
作者: 新叶    时间: 2010-9-28 23:55
9月28日
道德经:上午通读一遍,晚上读到一大半。 晚上生levy的气,他看我生气很乖,握着他的小手指读,也愿意,就一小段。  发现读经对小宝宝可做的一个小游戏就是找字,就是妈妈要准备字卡,我好懒啊

论语:尧曰二十 7、8遍。现在爸爸是计划读上20遍后再读新的。

PS:我家的levy还不会跟读,跟读只会一个字一个字或两个字,说话很晚,可能是英文亲子阅读进行的早对他中文口语的发展有关,所以我不强求他跟读,不能挫伤他的感情,也不能给他压力。他能听听就好了,现在我读不会要求我不读,而且他就围着我打转转。
作者: 新叶    时间: 2010-9-28 23:59
建议没有建楼的妈妈如果是在进行读经的话就建个楼吧,真有监督力,我自己读经的积极性比以前高多了。
作者: 新叶    时间: 2010-9-29 20:49
9月29日
道德经:上午,晚上读道德经的后一半,下午和晚饭后通读各一遍,晚上的一遍竟然40分钟左右(已经读7遍)。有点不敢相信,读的时候levy就在沙发上玩把拼图的字块放到一个袋子里,然后又拿出来,然后说one more,然后再放进去。 每次的过程都要求我看一眼。

论语:尧曰二十 5遍。
作者: 春花    时间: 2010-9-30 08:59
原帖由 新叶 于 2010-9-29 20:49 发表
9月29日
晚上的一遍竟然40分钟左右(已经读7遍)。有点不敢相信, ...


呵呵,最多再读20遍,您就可以半个小时读完。

您现在就可以要求宝宝每天读一些了,正经地告诉孩子要读书了,一开始抱着他指着书读个15分钟左右,逐渐拉长时间,告诉宝宝时要一脸庄重,还要很坚决地执行,让宝宝觉得他长大了就该做这样“伟大”的事情了,人都是向往崇高的,小孩子也是一样,这样孩子就不会反对,再在读的过程中,只把握重点,不在枝末上用力,让孩子读得不着急、不费力即可。
作者: 湘叶    时间: 2010-9-30 09:22
昨天看着宝宝跑来跑去实在有点火,还好,压着没发出来。我一把抱他进房,锁好门,告诉他,我们要读书了,妈妈每天陪你睡觉,吃饭,玩,宝宝也要陪妈妈读一会书,好不好?宝宝也不应我,我就把他放床上,后来一下子读了12卦。然后亲亲宝宝,奖励了他一翻。我现在的要求只要宝宝能听我读,不乱跑就行。他有时候也会拿我的书贴着脸看一会,像模像样的指指,只能算眇一眼吧。
作者: 新叶    时间: 2010-9-30 19:48
原帖由 春花 于 2010-9-30 08:59 发表


呵呵,最多再读20遍,您就可以半个小时读完。

您现在就可以要求宝宝每天读一些了,正经地告诉孩子要读书了,一开始抱着他指着书读个15分钟左右,逐渐拉长时间,告诉宝宝时要一脸庄重,还要很坚决地执行, ...


春花姐,谢谢你的建议,今天下午读了两遍,第一遍是35分钟,以为自己看错了,又算了下,准确的说应该是33分钟。

孩子跟读,我感觉困难很大,昨晚让他跟了点三字经和老子,连三字经里的三个字的句子有的都很难说的请,怎么读老子呢,总不能真的一个字两个字的跟读吧,有这样跟读的吗。很有意思,昨晚我让他跟我读,爸爸在一边嫉妒,对着宝宝说,给点面子啊,说:子曰。好歹论语我也读了十来遍给你听啊,哈哈,最终一个子曰都不说。

另外指读还有个问题,就是字体大小,我现在用的是凤凰出版社的,不知道大家用的四海是什么样的。凤凰的这个字体不算大,如果真要指读,是不是该打印大的字体呢?



ps:现在笨得连数数都不会了,妄想国庆读满100遍老子,昨晚后来想了下除非每天读8个小时,这是不可能的,2个小时都不错了,所以能够读满20遍都很难得。汗!

[ 本帖最后由 新叶 于 2010-10-1 17:47 编辑 ]
作者: 新叶    时间: 2010-10-1 01:31
9月30日
道德经:通读三遍(共10遍)

论语:尧曰二十 3遍。不让爸爸读

10月1日
道德经:通读2遍(共12遍)。昨天和馨儿妈妈说加入她们读一百遍老子的行列,真是开心啊,

论语:子张19  3遍。爸爸的尧曰读过20遍开始新的一篇了。

昨晚第一次levy跟着爸爸读了几句论语,把他给开心的。晚上levy把论语给爸爸,道德经给妈妈,他分的倒是很清楚,让我们同时读。呵呵,记得当初开始读的时候他就断然伸出手摇晃着说:不要。现在已经接受了。昨晚指读了道德经第一章。

10月2日
道德经:通读4遍(共16遍)。
论语:子张19  7遍(共10遍)。

[ 本帖最后由 新叶 于 2010-10-3 07:38 编辑 ]
作者: 新叶    时间: 2010-10-3 22:35
10月3日
道德经:通读1遍(共17遍)。
论语:未读
今天出门了,没多少读书的时间。
作者: marinaliu    时间: 2010-10-5 13:15
学习了, 受益匪浅。
作者: 新叶    时间: 2010-10-7 01:38
10月4日
道德经:通读1遍(共18遍)。
论语:11-20篇,后半本论语,爸爸要倒着读。
10月5日
道德经:通读2遍(共20遍)。
论语:1-10篇
10月6日
道德经:通读2遍(共22遍)。
论语:1-12篇。
爸爸说论语读熟了,以后就每天整本的读。
作者: 新叶    时间: 2010-10-8 00:09
10月7日
谢谢妈妈们的肯定,真是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我们每天读的量并不大呢,自己都觉得没什么。

道德经:通读1遍半(共23遍)
论语:12-20篇
作者: 新叶    时间: 2010-10-9 00:25
10月8日

道德经:通读1遍(共24遍)
论语:12-20篇 (是从第20篇读到第12篇),爸爸这种读法不知道有没有问题,可人家非要这么读。

10月9日

道德经:通读2遍(共26遍)
论语:8-12篇 。

[ 本帖最后由 新叶 于 2010-10-9 23:43 编辑 ]
作者: 春花    时间: 2010-10-9 07:56
标题: 回复 #49 新叶 的帖子
这样读也无所谓,经典不同于数学,数学有机械结构,而经典没有,只要读,从哪里读都可以,就像地下水,从哪里挖都可以,只要不落内容,就行。不过,一般情况下,都是一开始的新鲜劲还没过的时候会有这些花样,您就静观其变,不久,他要么是不想读了,要么是没有花样了。不想读的时候您还要“威逼利诱”,没有花样时您要默默支持。
作者: 铎铎    时间: 2010-10-9 23:26
我家宝宝比你家的大一点啊,一起坚持读经哦
作者: 新叶    时间: 2010-10-11 23:17
10月10日

道德经:大概半遍多
论语:读了7篇

10月11日

道德经:通读2遍(共28遍),今晚levy躺床上开始我读的感觉特别好,可还是被小家伙老打断,一下子要盖被子,一下子不盖,我把收放他额头上是要他闭上眼睛,结果他爬起来摸摸我的额头,说:fever。当我说没有,I am ok,他又自己摸下额头,还让我摸他的,折腾半天。读了26分钟。
论语:1-5篇 。
作者: 新叶    时间: 2010-10-13 22:56
10月12日
道德经:通读2遍(共30遍)
论语:几篇 。

10月13日
道德经:通读3遍(共33遍)
论语:未读 。
作者: 春花    时间: 2010-10-14 16:06
标题: 回复 #53 新叶 的帖子
我觉着您可以领着孩子一起读了,一开始可以把时间分散点,次数多点,每次尽量坚持时间长点,以后就会慢慢地融合到一个时间上了。不要畏难,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开始的时候会觉得有点困难,其实这困难是假的,是自己的心有太多的牵绊,放下那些包袱,把自己认为的困难都在本上写出来,看看,那一个是跃不过去的?
作者: xixi妈    时间: 2010-10-14 16:56
原帖由 春花 于 2010-10-14 16:06 发表
我觉着您可以领着孩子一起读了,一开始可以把时间分散点,次数多点,每次尽量坚持时间长点,以后就会慢慢地融合到一个时间上了。不要畏难,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开始的时候会觉得有点困难,其实这困难是假的, ...

春花姐,可是才2岁多的孩子,她不会跟你一起读的。嘴巴不张。但是人家光听也能记住不少。
作者: 新叶    时间: 2010-10-15 14:52
原帖由 春花 于 2010-10-14 16:06 发表
我觉着您可以领着孩子一起读了,一开始可以把时间分散点,次数多点,每次尽量坚持时间长点,以后就会慢慢地融合到一个时间上了。不要畏难,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开始的时候会觉得有点困难,其实这困难是假的, ...


春花姐,我昨天都不好意思上来了,收到你给我的在馨儿楼里的回评,觉得自己特别惭愧,道理都懂,但是走出一步好像总是那么艰难。这两天试着想办法领读,但孩子肯定不太喜欢,我在想可不可以每一张打印一个册子,把字放大,这样来一章章的来读呢。

前晚,和他像玩一样,第一章两个字两个字的大声嚷,他每嚷一下,我假装抓他一下。昨晚发现第一章会接轮了。
昨天睡醒吃零食,抱着他坐我腿上,眼睛看着我手指的位置,我读,他吃,第二章读了3遍,他眼神跟了3遍。
昨晚,他要我在床上做大马,并且读书,他骑马边看边听我读,我不同意(骑马爬上爬下头发弄的很疼),就闹了。正好老公陪他的那会哄他的时候拿了一本书放头上顶着,人家一下子就有了兴趣。后来我上床后,想让他跟着我读,没门,要夺我手上的书。突然灵机一动,拿了论语顶在他头上,让他保持不动,就在书没掉下来的缝隙里,能跟着我指读两句。但他会故意让书掉下来,就这么折腾着读了两章。想想,这样符合快乐读经的宗旨,先不管怎么闹腾,能开口跟读下比没有强吧。

其实现在读绘本,他挺喜欢跟着我指读绘本的封面上的字(不知道是不是到了认字敏感期)。但是全篇的文字很排斥。
作者: 春花    时间: 2010-10-15 15:01
原帖由 新叶 于 2010-10-15 14:52 发表


春花姐,我昨天都不好意思上来了 ...


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呢?

宝宝的表现是很正常的,这样小的宝宝您不要太着急,但是又不能不做,也不必这么闹着读,以愉悦的心情多鼓励宝宝读,一天多抱着读几次,宝宝说不愿意也没关系,下一次还让读,一天多说几次,诚心说,而不是在心里想:肯定不读了,嘴上试试,每次妈妈都不要畏惧,能读几分钟就几分钟,慢慢拉长,半年左右就上道了~要有耐心哦~(这是我发在别的楼里的,和您是同样的问题,故就拿过来了,呵呵)
作者: xixi妈    时间: 2010-10-15 16:19
标题: 回复 #56 新叶 的帖子
新叶,我们家也一样,喜欢指读绘本上的题目,但是里面的字他就不喜欢了。我闺女跟你家儿子差不多大,我们是08.6月的。
作者: xixi妈    时间: 2010-10-15 16:29
标题: 回复 #30 新叶 的帖子
新叶,在孩子生病这个问题上,我推荐你一本书,马悦凌写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医生》,西西感冒发烧咳嗽都是我们自己搞定的,比去医院都快。
作者: 新叶    时间: 2010-10-15 16:35
10月14日
道德经:2遍(个)
论语:十来篇

10月15日
道德经:1 遍 ,levy跟读两章
论语:未读
家里有点事。

[ 本帖最后由 新叶 于 2010-10-16 01:30 编辑 ]
作者: 新叶    时间: 2010-10-16 23:31
10月16日
道德经:2 遍(共38遍) ,今天带levy爬山(山不高),抱着他走了25个台阶,剩下都自己走上去的,看到别的小朋友抱的就要我抱,问他还记不记得《在森林里》那本书啊,一个小男孩在森林里散步,他后面跟着大象,还有什么啊?。。。。。(然后骗他说)要是你自己爬到山顶,说不定也有小动物来迎接你呢。。。。就这样连哄带骗的几乎自己爬到了山顶。 下山后在马路上抱着走的,跟着我读了道德经前四章。

论语:(老公)未读。 总是不会那么见缝插针,一有事就会被耽搁掉,做事总喜欢有整块的时间,现在有个小孩,怎么可能有那么多的整块时间呢?!

       春花姐姐建议应该让levy开口,一直心里担心,他不开口让他开口会不会太逼迫他了,要是闹得不愉快是不是反而会增加他的逆反,到时一点不喜欢读经就更麻烦了,所以总是心有戚戚,不敢行动。在馨儿妈妈的楼里,春花姐姐的那句:妹妹啊。。。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让我觉得很惭愧,说起道理来好像什么都懂,可连执行的勇气都没有。

       前天开始有意识的诱导levy开口,还是能跟上两三章的内容。因为话说的还不利索,只能每次跟4个字以下,经常是两个字两个字的。字数多了就不说,说不好,肯定会受打击。昨天也跟读了两三章。今天抱着走路的时候跟读了4章。看来,在孩子心情温和的时候,如果没有别的干扰以及吸引他的事情,他还是会开口的。不开口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他周围有更吸引他去关注的事情。

       另外考虑到读论语是重中之重,在听我读道德经30来遍后,我还是决定让levy的跟读正式的从《论语》开始。前两天犹豫中,我很担心一旦我读论语,爸爸会停下来,男人在这方面依赖性也很强。但今天还是做了这个决定,并和老公沟通了,要他继续读下去。

       今晚在levy躺下睡觉,跟我读了学而第一的两页纸的内容。春花姐的一句话也让我深深地记在了心理:孩子厌烦的不是你的言教,而是你言教的态度。 牢记在心,在对待levy情绪不好的时候或者闹脾气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态度。之前经常levy不肯睡觉的时候都是在我强制下才躺下,并伴随几声levy的哭声,然后不断闹小插曲,折腾好一阵子。这连着三个晚上,他睡前的小动作被我给和谐掉了,不强制他,尽量满足他千奇百怪的要求,然后一直保持很好的语气,对他一会要盖被子一会踢掉一会又要盖又要踢掉坚决不生气,这种情况下,他虽然没那么好对付,但能跟我读几段论语,也算足矣。先利用睡前的时间跟读吧,等能熟悉一下再作打算。在大量之前,一定先要快乐!
作者: 新叶    时间: 2010-10-18 00:01
10月17日
道德经:1遍(共39遍)
论语:(老公)未读。 晚上我们有事一起回到家给levy洗好澡都10点半了,爸爸还拿起论语书说要读,弄得火大。没让读,levy已经困了,另外我还想上床趁他睡前跟读几句呢。晚上只跟读了第一段。中午跟我读了第一篇的前四段共两页纸。买了铅笔,以两页纸为单位记录读的遍数。
作者: 春花    时间: 2010-10-18 14:11
标题: 回复 #62 新叶 的帖子
我觉得读经的过程中,虽然主要是为了宝宝,但是却把我们自己不断地返照,在陪孩子读经以及成长的过程中,或许我们自己受益会最大,也只有读经才能有这种教学相长的效果~
作者: xixi妈    时间: 2010-10-18 16:00
哈哈,王财贵老师不也一直很有争议吗?levy妈不也坚持的很不错吗?
对了,我是马迷,读了马悦凌的书,自己实践了一把,坚持了一把,深陷其中,不可自拔,一家人都尝到了甜头。
同时,我也会坚持王财贵老师的读经的。
作者: 新叶    时间: 2010-10-18 23:26
10月17日
道德经:1遍 (共40遍)
论语:(老公)未读。一天都比较忙。
            跟读:前四大段(两页纸) 共2遍。

             躺在床上,还是哄着跟我读,用手点他的身上,两个字点两下,三个字就点三下,这是第一遍这么读完的。这个方法第二遍就不凑效了,用他的脚趾头点着书读,然后他再伸手指过来指读。还算顺利的读完两遍。
作者: xixi妈    时间: 2010-10-19 08:44
生姜3片+1勺红糖,加水,煮15分钟,热热的喝,一天三次。放心吧,只要除了寒气,孩子就会好的。
如果发烧,里面加3节葱白(就是大葱白色那部分)。
作者: xixi妈    时间: 2010-10-19 13:38
春花姐,你也喜欢马悦凌的书啊,真是遇到同路人了,对了,马老师也有网站的www.mayueling.com,我经常光顾,收获也不小啊。还能看到马老师的影子
作者: 新叶    时间: 2010-10-19 23:49
10月19日
道德经:1遍 (共41遍)
论语:爸爸读 5篇。具体哪五篇我没具体问了,每次都要问也很麻烦。
           跟我读(有时候是指读):前四大段(两页纸) 共2遍。(共7遍)

           按照这样的进度(正常),读完第一篇20遍需要一个月。让levy跟读的过程相当的不容易,得不断地找他愿意跟读的状态。
作者: xixi妈    时间: 2010-10-20 08:41
levy妈,你们用的什么教材?绍南版?四海?育心园?育灵童
作者: 新叶    时间: 2010-10-21 05:23
原帖由 xixi妈 于 2010-10-20 08:41 发表
levy妈,你们用的什么教材?绍南版?四海?育心园?育灵童



我买的是凤凰出版社的。齐妈说字的大小和其他版本都差不多。
作者: 新叶    时间: 2010-10-21 05:35
10月20日
道德经:1遍 (相约老子100累计第42遍了) ,进展缓慢

论语:爸爸读 7篇。

           跟我读(有时候是指读):前四大段(两页纸) 共2遍。(共9遍)

           正儿八经的要levy跟我读很难,一般他玩的比较专心的时候是没法跟我读更别说指读了,如果人家情绪很一般的时候也懒得跟读,如果利诱,那他跳过跟读,直接索要利诱的东西,如果威胁,那直接赖地。还是只能不经意间,或者抱着他走路的时候,能安静躺下来睡觉的时候。
        
         已经跟他说如果每读一遍,我们就在末尾记录正字的一画。

[ 本帖最后由 新叶 于 2010-10-22 23:41 编辑 ]
作者: 新叶    时间: 2010-10-21 05:40
昨天上午准备带levy去工地看挖土机的,下楼看到一栋楼里有两个比levy小四个月的小宝宝,就一起玩了,现在levy玩的时候不会经常拉着我,我就拿出道德经来读,我大声说:小朋友,跟我读。然后读起来,有个小朋友过来抢书,另一个没反应,levy跟读了两句就跑开了。
作者: 铎铎    时间: 2010-10-22 15:24
来看看,你道德经1遍是全篇81章吗?还是?
我如今也想读一样,也许这样会比较好点。
对了, 你读的时候语速是快还是慢还是适中,我如今是越读越快,但又怕快了没那感觉
作者: 春花    时间: 2010-10-22 15:45
原帖由 铎铎 于 2010-10-22 15:24 发表
我如今是越读越快,但又怕快了没那感觉


您说的感觉应该是在熟的基础上才能谈的,熟了以后,想快就快,想慢就慢,想细细品味就可以慢下来,所以,熟是第一个阶段,是基础,打好这个基础后,想要什么样的感觉都会轻松得到。
作者: xixi妈    时间: 2010-10-22 16:51
孩子好没?寒咳里面加3,4瓣大蒜。
热咳,就喝冰糖梨水。
作者: 新叶    时间: 2010-10-22 23:53
原帖由 铎铎 于 2010-10-22 15:24 发表
来看看,你道德经1遍是全篇81章吗?还是?
我如今也想读一样,也许这样会比较好点。
对了, 你读的时候语速是快还是慢还是适中,我如今是越读越快,但又怕快了没那感觉


道德经是一遍81章。
我现在总共也才读四十来遍,我没有读的特别快,基本是在接近半个小时一遍,在没有被打扰的情况下。下次试一试读快点,因为普通话很多发音不标准,喜欢看拼音读,这可能也会影响速度。

能读的快肯定是内容很熟悉了,读了上句,下句就在口边的感觉。
作者: 新叶    时间: 2010-10-23 01:09
10月21-22日
道德经:2遍 (相约老子100累计第44遍了) ,进展缓慢

论语:21日爸爸读了点论语吧,今天(22日)我们起个大早去世博玩了一天,也就看了两个馆。

          以前我就说过我的担心,当我开始抓levy的论语时,爸爸就会偷懒,现在是真的有这个苗头了,爸爸总是不主动找时间去读,非要时间来找他才会读一读,自己以前能背得几篇也忘记的差不多了,今天问论语读了有20遍了吗,他说肯定有了。可爸爸完全是为了儿子才读的论语,不是因为他自己要读论语,这两种不同的要求有完全不一样的效果,前者如果有人读了,那他就可以不读了,而后者就是自己想读要读,这样才会见缝插针找时间读。并且对爸爸为了levy读论语是否能坚持下去也开始持怀疑的态度了。纠结啊。还是顺其自然吧。

  跟读:前四大段(两页纸) 5遍。(共14遍)

       这几天琢磨着什么状态levy才会跟读,发现一般在他觉得无所事事,心情比较平淡而安静的时候会跟读。昨天我带着他去修路的工地看那些工程车,路上就读起论语,他就很自然而然的就跟着我读了,要是在家里特意让他跟读,比较困难。这样一个路上的来回能跟读2遍了,睡前想法设法再跟读一遍,偶尔会看书指读两下子。平时在他忙着玩,忙着闹腾的时候是绝对不开口的。

       现在会自己嘴里唠叨: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道。  我一读论语,经常让我读道可道。
作者: 铎铎    时间: 2010-10-23 06:55
孩子爸爸很好啊,还会给孩子读论语,我们家读经全在我啊,之前也拉上孩子爸爸过,可惜他就是不愿意读给孩子听。
孩子已经开始跟读了啊,真是好啊。
我家孩子如今最爱接的还是三字经啊,老子他都不接,不过我还在继续,就如以前读三字经的时候,他也不跟读,而是开口说话之后的某一天自然而然的接下去的。
作者: xixi妈    时间: 2010-10-23 21:35
看舌苔,白就是寒。
分不清就先按寒处理,严重了就说明反了,再按热处理。
这样也很快,有时候我也会判断错,就这么实验的,呵呵
作者: 新叶    时间: 2010-10-23 23:33
10月23日
道德经:1遍 (相约老子100累计第45遍了)

论语:爸爸晚饭后读论语第一到第三,我陪着levy玩积木的时候跟爸爸读,也许这样效果更好,读的过程中没有要求levy,他只跟了一句,玩的很投入,跟的那句说明也还是听了。

          爸爸不怎么主动去学习育儿方面的知识,但对我的选择和方法总是支持的,我对他有时候对孩子做的不当的地方提出来他也会接受改正。比起反对读经的爸爸们,这个爸爸在妈妈心中已经很不错了,但每当看到哪些在孩子的教育方面投入很大精力并关注孩子的心理的爸爸们,我又觉得这个爸爸做的不够。人的心总是不能满足的,检讨ing。对爸爸还是少些要求,自己先积极地去做,在其他的方面我这样做的效果不是挺好吗,干嘛因为读经而给自己找不平衡呢,孩子太心急了。

      跟读:5遍。(共19遍) 明天可以加另外两页纸从子曰:贤贤易色 开始了。

今天的跟读效果很好,一天大概跟读了三次,共有五六遍。一次在我晾衣服,levy要帮忙,就这么着跟了两遍多。玩积木的时候跟读了有一两遍,入睡前,关灯,跟我读(以前都是开着灯我读老子)了两遍。现在不用一个字两个字,五六个字的短句子可以跟读了。
作者: 新叶    时间: 2010-10-24 00:05
转自 果行育德的帖子


梁启超: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含诸经典推荐注释书籍)
两月前清华周刊记者以此题相属,蹉跎久未报命。顷独居翠微山中,行箧无一书,而记者督责甚急,乃竭三日之力,专凭忆想所及草斯篇,漏略自所不免,且容有并书名篇名亦忆错误者,他日更当补正也。
  中华民国十二年四月二十六日启超作于碧摩岩翠山房
  甲、修养应用及思想史关系书类
  《论语》
《孟子》
  《论语》为二千来国人思想之总源泉,《孟子》自宋以后势力亦与相埒,此二书可谓国人内的外的生活之支配者,故吾希望学者熟读成诵,即不能,亦须翻阅多次,务略举其辞,或摘记其身心践履之言以资修养。
 《论语》、《孟子》之文,并不艰深,宜专读正文,有不解处,方看注释。注释之书,朱熹《四书集注》,为其生平极矜慎之作,可读,但其中有随入宋儒理障处,宜分别观之。清儒注本,《论语》则有戴望《论语》注,《孟子》则有焦循《孟子》正义最善。戴氏服膺颜习斋之学,最重实践,所注似近孔门真际,其训诂亦多较朱注为优,其书简洁易读。焦氏服膺戴东原之学,其孟子正义在清儒诸经新疏中为最佳本,但文颇繁,宜备置案头,遇不解时,或有所感时,则取供参考。
  戴震《孟子字义疏证》,乃戴氏一家哲学,并非专为注释《孟子》而作,但其书极精辟,学者终需一读,最好是于读《孟子》时并读之,既知戴学纲领,亦可以助读《孟子》之兴味。
  焦循《论语通释》,乃摹仿《孟子字义疏证》而作,将全部《论语》拆散,标准重要诸义,如言仁,言忠恕……等,列为若干目,通观而总诠之可称治《论语》之一良法且可应用其法以治他书。
  右两书篇页皆甚少,易读。
  陈沣《东塾读书记》中读《孟子》之卷,取《孟子》学说分项爬疏,最为精切,其书不过二三十页,宜一读以观前辈治学方法,且于修养亦有益。
  《易经》
  此书为孔子以前之哲学书,孔子为之注解,虽奥衍难究,然总须一读。吾希望学者将《系辞传》、《文言传》熟读成诵,其卦象传六十四条,则用别纸钞出,随时省览。
  后世说《易》者言人人殊,为修养有益起见,则程颐之《程氏易传》差可读。
  说《易》最近真者,吾独推焦循,其的著《雕菰楼易学》三书(《易通释》、《易图略》、《易章句》)皆称精诣,学者如欲深通此经,可取读之,否则可以不必。
  《礼记》
 此书战国及西汉之“儒家言”丛编,内中有极精纯者,亦有极破碎者,吾希望学者将《中庸》、《大学》、《礼运》、《乐记》四篇熟读成诵,《曲礼》、《王制》、《檀弓》、《礼器》、《学记》、《坊记》、《表记》、《缁衣》、《儒行》、《大傅》、《祭义》、《祭法》、《乡饮酒义》诸篇,多游览数次,且摘录其精要语。
  若欲看注解,可看《十三经注疏》内郑注孔疏。《孝经》之性质与《礼记》同,可当《礼记》之一篇读。
  《老子》
  道家最精要之书,希望学者将此区区五千言熟读成诵。
  注释书未有极当意者,专读白文自行寻索为妙。
  《墨子》
  孔墨在先秦时,两圣并称,故此书非读不可,除《备城门》以下各篇外,余篇皆宜精读。
  注释书以孙诒让《墨子间诂》为最善,读《墨子》宜照读此本。
  《经》上、下,《经说》上、下四篇,有张惠言《墨子经说解》及梁启超《墨经》两书可参观,但皆有未精惬处,《小取》篇有胡适新诂可参观。
  梁启超《墨子学案》属通释体裁,可参观助兴味,但其书为临时讲义,殊未精审。
  《庄子》
  内篇七篇及杂篇中之《天下篇》最当精读。
  注释有郭庆藩之《庄子集释》差可。
  《荀子》
《解蔽》、《正名》、《天论》、《正论》、《性恶》、《礼论》、《乐论》诸篇最当精读,余亦须全部游览。
  注释书王先谦《荀子注》甚善。
  《尹文子》《慎子》《公孙龙子》
  今存者皆非完书,但三子皆为先秦大哲,虽断简亦宜一读,篇帙甚少,不费力也。《分孙龙子》之真伪,尚有问题。
  三书皆无善注,《尹文子》、《慎子》易解。
  《韩非子》
  法家言之精华,须全部游览(其特别应精读之诸篇,因手边无原书,?举恐遗漏,他日补列)。
  注释书王先谦《韩非子集释》差可。
  《管子》
  战国末年人所集著者,性质颇杂驳,然古代各家学说存其是者颇多,宜一游览。
  注释书戴望《管子校正》甚好。
  《吕氏春秋》
  此为中国最古之类书,先秦学说存其中者颇多,宜游览。
  《淮南子》
  此为秦汉间道家言荟萃之书,宜稍精读。
  注释书闻有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颇好。
  《春秋繁露》
  此为西汉儒家代表的著作,宜稍精读。
  注释书有苏舆《春秋繁露义证》颇好。
  康有为之《春秋董氏学》,为通释体裁,家参看。
  《盐铁论》
  此书为汉代儒家法家对于政治问题对垒抗辩之书,宜游览。
  《论衡》
  此书为汉代怀疑派哲学,宜游览。
  《抱朴子》
  此书为晋以后道家言代表作品,宜游览。
  《列子》
  晋人伪书,可作魏晋部玄学书读。
  右所列为汉晋以前思想界之重要著作,六朝隋唐间思想界著光采者为佛学其书目当别述之。以下举宋以后学术之代表书,但为一般学者节啬精力计,不愿多举也。
  《近思录》朱熹著,江永注
  读此书可见程朱一派之理学,其内容何如。
  《朱子所谱·朱子论学要语》王懋竑著
  此书叙述朱学全面目最精要,有条理。
  若欲研究程朱学派,宜读《二程遗书》及《朱子语类》,非专门斯业者可置之。
  南宋时与朱学对峙者尚有李东莱之文献学一派,陈龙川、叶水心之功利主义一派,及陆象山之心学一派,欲知其详,宜读各人专集;若观大略,可求诸《宋元学案》中。
  《传习录》王守仁语徐爰、钱洪德等记
  读此可知王学梗概。欲知其详,宜读《王文成公全书》。因阳明以知行合一为教,要合观学问事功,方能看出其全部人格,而其事功之经过,具见集中各文,故阳明集之重要,过于朱、陆诸集。
  《明儒学案》黄宗羲著
  《宋元学案》 黄宗羲初稿,全祖望、王梓材两次续成此二书为宋元明三朝理学之总记录,实为创作的学术史。《明儒学案》中姚江、江右、王门、泰州、东林、戢山诸案最精善。《宋元学案》中象山案最精善;横渠、二程、东莱、龙川、水心诸案亦好;晦翁案不甚好;百源(邵雄)、涑水(司马光)诸案,失之太繁,反不见其真相;末附荆公(王安石)新学略最坏,因有门户之见,故为排斥。欲知荆公学术,宜看《王临川集》。
  此二书卷帙虽繁,吾总望学者择要游览,因其为六百年间学术之总汇,影响于近代甚深,且汇诸家为一编,读之不甚费力也。
 清代学术史,可惜尚无此等佳著。唐鉴之《国朝案小识》,以清代最不振之程朱学派为立脚点,偏狭固陋,万不可读;江藩之《国朝汉学师承记》、《国朝宋学渊源记》,亦学案体裁,较好,但江氏常识亦凡庸,殊不能叙出各家独到之处,万不得已,姑以备参考而已。启超方有事于《清儒学案》,汗青尚无期也。
  《日知录》、《亭林文集》顾炎武著
  顾亭林为清学开山第一人,其精力集注于《日知录》,宜一游览。读文集中各信札,可见其立身治学大概。
  《明夷待访录》黄宗羲著
  黄梨洲为清初大师之一,其最大贡献在两学案,此小册可见其政治思想之大概。
  《思问录》王夫之著
  王船山为清初大师之一,非通观全书,不能见其精深博大,但卷帙太繁,非别为系统的整理,则学者不能读,聊举此书发凡,实不足以代表其学问之全部也。
  《颜氏学记》戴望编
  颜习斋为清初大师之一,戴氏所编学记,颇能传其真。徐世昌之《颜李学》亦可供参考,但其所集《习斋语要》、《恕谷(李塨)语要》将攻击宋儒语多不录,稍失其真。
  顾、黄、王、颜四先生之学术,为学者所必须知,然其著述皆浩博,或散佚,不易寻?,启超行将为系统的整理记述,以饷学者。
  《东原集》戴震著
  《雕菰楼集》焦循著
  戴东原、焦里堂为清代经师中有清深之哲学思想者,读其集可知其学,并知其治学方法。
  启超所拟著之《清儒学案》,东原、里堂学两案,正在属稿中。
  《文史通义》章学诚著
  此书虽以文史标题,实多论学术流别,宜一读。
  胡适著《章实斋年谱》,可供参考。
  《大同书》康有为著
  南海先生独创之思想在此书,曾刊于《不忍杂志》中。
  《国故论衡》章炳麟著
  可见章太炎思想之一斑。其详当读章氏丛书。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冥著
  有偏宕处,亦有独到处。
  《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胡适著
  《先秦政治思想史》梁启超著
  将读先秦经部、子部书,宜鸹读此两书,可引起兴味,并启发自己之判断力。
  《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著
  欲略知清代学风,宜读此书。
  乙、政治史及其他文献学书类
  《尚书》
  内中惟二十八篇是真,书宜精读,但其文佶屈赘牙,不能成诵亦无妨。余篇属晋人伪撰,一游览便足(真伪篇目,看启超所著《古书之真伪及其年代》,日内当出版)。
  此书非看注释不能解,注释书以孙星衍之《尚书今古文注疏》为最好。
  《逸周书》
  此书真伪参半,宜一游览。
  注释书有朱右曾《逸周书集训校释》颇好。
  《竹书纪年》
  此书现通行者为元、明人伪撰。其古本,清儒辑出者数家,王国维所辑最善。
  《国语》
《春秋左氏传》
  此两书或本为一书,由西汉人析出,宜合读之。《左传》宜选出若干篇熟读成诵,于学文甚有益。
  读《左传》宜参观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可以得治学方法。
  《战国策》
  宜选出若干篇熟读,于学文有益。
  《周礼》
  此书西汉末晚出,何时代人所撰,尚难断定,惟书中制度,当有一部分为周代之旧,其余亦战国秦汉间学者理想的产物,故总宜一读。
  注释书有孙诒让《周礼正义》最善。
  《考信录》崔述著
  此书考证三代史事实最谨严,宜一游览,以为治古史这标准。
  《资治通鉴》
  此为编年政治史最有价值之作品,虽卷帙稍繁,总希望学者能全部精读一过。
  若苦干燥无味,不妨仿《春秋大事表》之例,自立若干门类,标治摘记作将来著述资料(吾少时曾用此法,虽无成书,然增长兴味不少)。
  王船山《读通鉴论》,批评眼光,颇异俗流,读通鉴时取以并读,亦助兴之一法。
  《续资治通鉴》毕沅著
  此书价值远在司马原著之下,自无待言,无视彼更优者,姑以备数耳。
  或不读正《资治通鉴》而读《九种纪事本末》,亦可,要之非此则彼,必须有一书经目者。
  《文献通考》《续文献通考》《皇朝文献通考》
 三书卷帙浩繁,今为学者摘其要目:《田赋考》、《户口考》、《职役考》、《市籴考》、《征榷考》、《国用考》、《钱币考》、《兵考》、《刑考》、《经籍考》、《四裔考》,必不读;《王礼考》、《封建考》、《象纬考》,绝对不必读;其余或读或不读随人(手边无原书,不能具记其目,有漏略当校补)。
  各人宜因其所嗜,择类读之。例如欲研究经济史、财政史者,则读前七才考。余仿此。
  《马氏文献通考》本依仿杜氏《通典》而作。若尊创作,应《通典》。今舍彼取此者,取其资料较丰富耳。吾辈读旧史,所贵者惟在原料炉锤组织,当求之在我也。
  《两汉会要》、《唐会要》、《五代会要》,可与《通考》合读。
  《通志二十略》
  郑渔仲史识、史才皆迈寻常。《通志》全书卷帙繁,不必读,二十略则其精神所聚,必须游览,其中与《通考》门类同者或可省。最要者,《氏族略》、《六书略》、《七音略》、《校雠略》等篇。
  《二十四史》
《通鉴》、《通考》,已浩无涯涘更语及彪大之《二十四史》,学者几何不望而却走?然而《二十四史》终不可不读,其故有二:(一)现在既无满意之通史,不读《二十四史》,无以知先民活动之遗迹;(二)假令虽有佳的通史出现,然其书自有别裁。《二十四史》之原料,终不能全行收入,以故《二十四史》终久仍为国民应读之书。
  书既应读,而又浩瀚难读,则如之何,吾今试为学者拟摘读之法数条。
  一曰就书而摘。《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俗称四史,其书皆大史学家一手著连,体例精严,且时代近古,向来学人诵习者众在学界之势力与六经诸子埒,吾辈为常识计,非一读不可。吾常希望学者将此四史之列传,全体游览一过,仍摘出若干篇稍为熟读,以资学文之助,因四史中佳文最多也(若欲吾举其目亦可,但手边无原书,当以异日)。四史之外,则《明史》共认为官修书中之最佳者,且时代最近,亦宜稍为详读。
  二曰就事分类而摘读志。例如欲研究经济史、财政史,则读《平准书》、《食货志》;欲研究音乐,则读《乐书》、《乐志》;欲研究兵制,则读《兵志》;欲研究学术史,则读《艺文志》、《经籍志》,附以《儒林传》;欲研究宗教史,则读《北魏书·释老志》(可惜他史无之)。每研究一门,则通各史此门之志而读之,且与《文献通考》之此门合读。当其读时,必往往发现许多资料散见于各传者,随即跟踪调查其传以读之,如此引申触类,渐渐便能成为经济史、宗教史……等等之长编,将来荟萃而整理之,便成著述矣。
 三曰就人分类而摘读传。读名人传记,最能激发人志气且,于应事接物之智慧,增长不少,古人所以贵读史者以此。全史各传既不能遍读(且亦不必),则宜择伟大人物之传读之,每史亦不过二三十篇耳。此外又可就其所欲研究者而择读,如欲研究学术史,则读《儒林传》及其他学者之专传;欲研究文学史,则读《文苑传》及其他文学家之专传。用此法读去,恐之患其少,不患其多矣。
  又各史之《外国传》、《蛮夷传》、《土司传》等,包含种族史及社会学之原料最多,极有趣,吾深望学者一读之。
  《廿二史札记》赵翼著
  学者读正史之前,吾劝其一游览此书。记称“属辞比事《春秋》之教”,此书深进“比事”之决,每一个题目之下,其资料皆从几十篇传中,零零碎碎觅出,如采花成蜜。学者能用其法以读史,便可养成著术能力(内中校勘文学异同之部约占三分一,不读亦可)。
  《圣武记》魏源著
  《国朝先正事略》李元度著
 清朝一代史迹,至今尚无一完书可读,最为遗憾,姑举此二书充数。魏默深有良史之才,《圣武记》为纪事本末体裁,叙述绥服蒙古、勘定金川、抚循西藏……诸役,于一事之原因结果及其中间进行之次序,若指诸掌,实罕见之名著也。李次青之《先正事略》,道光以前人物略具,文亦有法度,宜一游览,以知最近二三百年史迹大概。
  日本人稻叶君山所著《清朝全史》尚可读(有译本)。
  《读史方舆纪要》顾祖禹著
  此为最有组织的地理书,其特长在专论形势,以地哉为经,以史迹为纬,读之不感干燥。此书卷帙虽多,专读其叙论(至各府止),亦不甚费力,且可引起地理学兴味。
  《史通》刘知几著
  此书论作史方法,颇多特识,宜游览。章氏《文史通义》,性质略同,范围较广,已见前。
  《中国历史研究法》梁启超著
  读之可增史不兴味,且知治史方法。
  丙、韵文书类
  《诗经》
  希望学者能全部熟读成诵,即不尔,亦须一大部分能其词。注释书,陈奂《诗毛氏传疏》最善。
  《楚辞》
  屈、宋作宜熟读,能成诵最佳,其余可不读。注释书,朱熹《楚辞集注》较可。
  《文选》 择读。
  《乐府诗集》郭茂倩编
  专读其中不知作者姓名之汉古辞,以见魏六朝乐府风格,其他不必读。
  魏晋六朝人诗宜读以下各家:
  曹子建
阮嗣宗
陶渊明
谢康乐
鲍明远
谢玄晖
  无单行集者,可用张淳《汉魏百三家集本》,或王闓运《五代诗选本》。
  《李太白集》
《杜工部集》
《王右丞集》
《孟襄阳集》
《韦苏州集》
《高常侍集》
《韩昌黎集》
《柳河东集》
《白香山集》
《李义山集》
《王临川集》(诗宜用李璧注本) 《苏东坡集》
《元遗山集》
《陆放翁集》
  以上唐宋人诗文集
  《唐百家诗选》
王安石选
  《宋诗钞》
吕留良钞
  以上唐宋诗选本
  《清真词》(周美成) 《醉翁琴趣》(欧阳修) 《东坡乐府》(苏轼) 《屯田集》(柳永) 《淮海词》(秦观) 《樵歌》(朱敦儒) 《稼轩词》(辛弃疾) 《后村词》(刘克庄) 《石道人歌曲》(姜夔) 《碧山词》(王沂孙) 《梦窗词》(吴文英)

  以上宋人词集
  《西厢记》
《琵琶记》
《牡丹亭》
《桃花扇》《长生殿》
  以上元明清人曲本
 本门所列书,专资学者课余讽诵,陶写情趣之用既非为文学专家说法,尢非为治文学史者说法,故不曰文学类,而曰文类。文学范围,最少应包含古文(骈散文) 及小说。吾以为苟非欲作文学专家,则无专读小说这必要;至于古文,本不必别学,吾辈总须读周秦诸子、《左传》、《国策》、四史、《通鉴》及其关于思想、关于记载之著作,苟能多读,自能属文,何必格外标举一种,名曰古文耶?故专以文鸣之文集不复录(其余学问有关系之文集,散见各门)。《文选》及韩、柳、王集聊附见耳。学者如必欲就文求文,无已,则姚鼐之《古文辞类纂》、李兆洛之《骈体文钞》、曾国藩之《经史百家杂钞》可用也。
  清人不以韵文见长,故除曲本数部外,其余诗词皆不复列举,无已,则于最初期与最末期各举诗词家一人:吴伟业之《梅村诗集》与黄尊宪之《人境庐诗集》、成德之《饮水词》与文焯之《樵风乐府》也。
作者: 新叶    时间: 2010-10-24 00:06
 丁、小学书及文法类书
  《说文解字注》段玉裁著
  《说文通训定声》朱骏声著
  《说文释例》王筠著
  段著为《说文》正著,朱注明音与义之关系,王著为《说文》通释,读此三书,略可通《说文》矣。
  《经传释词》王引之著
  《古书疑义举例》俞樾著
  《文通》马建忠著
  读此三书,可知古人语法文法。
  《经籍纂诂》阮元著
  此书汇集各字之义训,宜置备检查。
  文字音韵,为清儒最擅之学,佳书林立,此仅举入门最要之数种,若非有志研究斯学者,并此诸书不读亦无妨也。

  戊、随意涉览书类
  学问固贵专精,又须博览以辅之。况学者读书尚少时,不甚自知其性所近者为何。随意涉览,初时并无目的,不期而引起问题,发生兴趣,从此向某方面深造研究,遂成绝业者,往往而有也。吾固杂举有用或有趣之各书,供学者自由翻阅之娱乐。

  读此者不必顺叶次,亦不必求终卷者(各书亦随忆想所及杂举,无复诠次)。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清乾隆间四库馆,董其事者皆一时大学者,故所作提要,最称精审,读之可略见各书内容(中多偏至语自亦不能免)。宜先读各部类之叙录,其各书条下则随意抽阅。
  有所谓存目者,其书被屏,不收入四库者也,内中颇有怪书,宜稍注意读之。

  《世说新语》
  将晋人谈玄语分类纂录,语多隽妙,课余暑假之良伴侣。

  《水经注》郦道元撰,戴震校
  六朝人地理专书,但多描风景,记古迹,文辞华妙,学作小品文最适用。

  《文心雕龙》刘勰撰
  六朝人论文书,论多精到,文亦雅丽。

  《大唐三藏慈恩法师传》慧立撰
  此为玄奘法师详传。玄藏为第一位留学生,为大思想家,读之可以增第志气。

  《徐霞客游记》  霞客晚明人,实一大探险家,其书极有趣。

  《梦溪笔谈》沈括
  宋人笔记中含有科学思想者。

  《困学纪闻》王应麟撰,阎若璩注
  宋人始为考证学者,顾亭林《日知录》颇仿其体。

  《通艺录》程瑶田撰
  清代考证家之博物书。

  《癸巳类稿》俞正燮撰
  多为经学以外之考证,如考棉花来历,考妇人缠足历史,辑李易安事迹等;又多新颖之论,如论妒非妇人恶德等。

  《东塾读书记》陈沣撰
  此书仅五册,十余年乃成,盖合数十条笔记之长编,乃成一条笔记之定稿,用力最为精苦,读之可识搜集资料,及驾驭资料之方法。书中《论郑学》、《论朱学》、《论诸子》、《论三国》诸卷最善。

  《庸盦笔记》薛福成
  多记清咸丰、同治间掌故。

  《张太岳集》张居正
  江陵为明名相,其信札益人神智,文章亦美。

  《王心斋先生全书》王艮
  吾常名心斋为平民的理学家,其人有生气。

  《朱舜水遗集》朱之瑜
  舜水为日本文化之开辟人,惟一之国学输出者,读之可见其人格。

  《李恕谷文集》李塨
  恕谷为习斋门下健将,其文劲达。

  《鲒琦亭集》全祖望
  集中记晚明掌故甚多。

  《潜研堂集》钱大昕
  竹汀在清儒中最博洽者,其对伦理问题,亦颇有新论。

  《述学》汪中
  容甫为治诸子学之先登者,其文格在汉晋间,极遒美。

  《洪北江集》洪亮吉
  北江之学,长于地理,其小品骈体文,描写景物,美不可言。

  《定盦文集》龚自珍
  吾少时心醉此集,今颇厌之。

  《曾文正公全集》曾国藩

  《胡文忠公集》胡林翼
  右二集信札最可读,读之见其治事条理及朋友风义。曾涤生文章尤美。桐城派之大成。

  《苕溪渔隐丛话》胡仔
  丛话中资料颇丰富。

  《词苑丛谈》徐钪(?)

  惟一之词话,颇有趣。

  《语石》叶昌炽
  以科学方法治金石学,极有价值。

  《书林清话》叶德辉
  论列书源流及藏书掌故,甚好。

  《广艺舟双辑》康有为
  论写定字,极精博,文章极美。

  《剧说》焦循
  《宋元戏曲史》王国维
  二书论戏剧,极好。
  即谓之涉览,自然无书不可涉,无书不可览,本不能胪举书目,若举之非累数十纸不可。右所列不伦不类之寥寥十余种,随杂忆所及当坐谭耳,若绳经义例,则笑绝冠缨矣。

附录一 
最低限度之必读书目
  右所列五项,倘能依法读之,则国学根柢略立,可以为将来大成之基矣。惟青年学生校课既繁,所治专门别有在,恐仍不能人人按表而读。
  今再为拟一真正之最低限度如下:

 《四书》、《易经》、《书经》、《诗经》、《礼记》、《左传》、《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战国策》、《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或《通鉴纪事本末》)、《宋元明史纪事本末》、《楚辞》、《文选》、《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韩昌黎集》、《柳河东集》、《白香山集》。

  其他词曲集随所好选读数种。
  以上各书,无论学矿、学工程学……皆须一读,若并此未读,真不能认为中国学人矣

附录二
治国学杂话
  学生做课外学问是最必要的,若只求讲堂上功课及格,便算完事,那么,你进学校,只是求文凭,并不是求学问,你的人格,先已不可问了。再者,此类人一定没有“自发”的能力,不特不能成为一个学者,亦断不能成为社会上治事领袖人才。

  课外学问,自然不专指读书,如试验,如观察自然界……都是极好的,但读课外书,至少要算课外学问的主要部分。

  一个人总要养成读书兴味。打算做专门学者,固然要如此,打算做事业家,也要如此。因为我们在工厂里、在公司里、在议院里……做完一天的工作出来之后,随时立刻可以得着愉快的伴侣,莫过于书籍,莫便于书籍。

  但是将来这种愉快得着得不着,大概是在学校时代已经决定,因为必须养成读书习惯,才能尝着读书趣味。人生一世的习惯,出了学校门限,已经铁铸成了,所以在学校中,不读课外书,以养成自己自动的读书习惯,这个人,简直是自己剥夺自己终身的幸福。

  读书自然不限于读中国书,但中国人对于中国书,至少也刻和外国书作平等待遇。你这样待遇他,给回你的愉快报酬,最少也和读外国书所得的有同等分量。

 中国书没有整理过,十分难读,这是人人公认的,但会做学问的人,觉得趣味就在这一点。吃现成饭,是最没有意思的事,是最没有出息的人才喜欢的。一个问题,被别人做完了四平八正的编成教科书样子给我读,读去自然是毫不费力,但是从这不费力上头结果,便令我的心思不细致不刻入。专门喜欢读这类收的人,久而久之,会把自己创作的才能汨没哩。在纽约、芝加哥笔直的马路崭新的洋房里舒舒服服混一世,这个人一定是过的毫无意味的平庸生活。若要过有意味的生活,须是哥伦布初到美洲时时。

  中国学问界,是千年未开的矿穴,矿苗异常丰富,但非我们亲自绞脑筋绞汗水,却开不出来。翻过来看,只要你绞一分脑筋一分汗水,当然还你一分成绩,所以有趣。

  所谓中国学问界的矿苗,当然不专指书籍,自然界和社论实况,都是极重要的,但书籍为保存过去原料之一种宝库,且可为现在各实测方面之引线,就这点看来,我们对于书籍之浩瀚,应刻欢喜谢他,不应刻厌恶他。因为我们的事业比方要开工厂,原料的供给,自然是越丰富越好。

  读中国书,自然像披沙拣金,沙多金少,但我们若把他作原料看待,有时寻常人认为极无用的书籍和语句,也许有大功用。须知工厂种类多着呢,一个厂里头得有许多副产物哩,何止金有用,沙也有用。

  若问读书方法,我想向诸君上一个条陈。这方法是极陈旧的,极笨极麻烦的,然而实在是极必要的。什么方法呢?是钞录或笔记。

 我们读一部名著,看见他征引那么繁博,分析那么细密,动辄伸着舌头说道:“这个人不知有多大记忆力,记得许多东西,这是他的特别天才,我们不能学步了。”其实那里有这回事。好记性的人不见得便有智慧,有智慧的人比较的倒是记性不甚好。你所看见者是他发表出来的成果,不知他这成果原是从铢积寸累困知勉行得来。大抵凡一个大学者平日用功总是有无数小册子或单纸片,读书看见一段资料觉其有用者即刻钞下(短的钞全文,长的摘要记书名卷数页数)。资料渐渐积得 丰富,再用眼光来整理分析他,便成为一篇名著。想看这种痕迹,读赵瓯北的《二十二史札记》、陈兰甫的《东塾读书记》最容易看出来。

  这种工作笨是笨极了,苦是苦极了,但真正做学问的人总离不了这条路。做动植物的人懒得采集标本,说他会有新发明,天下怕没有这种便宜事。

 发明的最初动机在注意,钞书便是促醒注意及继续保存注意的最好方法。当读一书时,忽然感觉这一段资料可注意,把他钞下,这件资料自然有一微微的印象印入脑中,和滑眼看过不同。经过这一番后,过些时碰着第二个资料和这个有关系的,又把他钞下。那注意便加浓一度。经过几次之后,每翻一书,遇有这项资料,便活跳在纸上,不必劳神费力去找了。这是我多年经验得来的实况。诸君试拿一年工夫去试试,当知我不说谎。

  先辈每教人不可轻言著述,因为 未成熟的见解公布出来,会自误误人,这原是不错的,但青年学生“斐然当述作之誉”,也是实际上鞭策学问的一种妙用。譬如同是读《文献通考》的《钱币考》, 各史《食货志》中钱币项下各文,泛泛读去,没有什么所得,倘若你一面读一面便打主意做一篇中国货币沿革考,这篇考做的好不好另一问题,你所读的自然加几倍受用。

  譬如同读一部《荀子》,某甲泛泛读去,某乙一面读一面打主意做部《荀子学案》,读过之后,两个人的印象深汪浅,自然不同。所以我很奖励青年好著书的习惯,至于所著的书,拿不拿给人看,什么时候才认成功,这还不是你的自由吗?

 每日所读之书,最好分两类,一类是精熟的,一类是涉览的。因为我们一面要养成读书心细的习惯,一面要养成读书眼快的习惯。心不细则毫无所得,等于白读;眼不快则时候不够用,不能博搜资料。诸经、诸子、四史、通鉴等书,宜入精读之部,每日指定某时刻读他,读时一字不放过,读完一部才读别部,想钞录的随读随钞;另外指出一时刻,随意涉览,觉得有趣,注意细看,觉得无趣,便翻次页,遇有想钞录的,也俟读完再钞,当时勿窒其机。

  诸君勿因初
读中国书,勤劳大而结果少,便生退悔。因为我们读书,并不是想专向现时所读这一本书里讨现钱现货的,得多少报酬,最要紧的是涵养成好读书的习惯,和磨炼出好记忆的脑力。青年期所读各书,不外借来做达这两个目的的梯子。我所说的前提倘若不错,则读外国书和读中国书当然都各有益处。外国名著,组织得好,易引起兴味,他的研究方法,整整齐齐摆出来,可以 做我们模范,这是好处;我们滑眼读去,容易变成享现成福的少爷们,不知甘苦来历,这是坏处。中国书未经整理,一读便是一个闷头棍,每每打断兴味,这是坏处;逼着你披荆斩棘,寻路来走,或者走许多冤枉路(只要走路断无冤枉,走错了回头,便是绝好教训),从甘苦阅历中磨炼出智慧,得苦尽甘来的趣味,那智慧和 趣味都最真切,这是好处。

  还有一件,我在前项书目表中有好几处写“希望熟读成诵”字样,我想诸君或者以为甚难,也许反对说我顽旧,但我有我的意思。我并不是奖劝人勉强记忆,我所希望熟读成诵的有两种类:一种类是是最有价值的文学作品,一种类是有益身心的格言。好文学是涵养情趣的工具,做一个民族的分子,总须对于本民族的好文学十分领略,能熟读成诵,才在我们的“下意识”里头,得着根柢,不知不觉会“发酵”。有益身心的圣哲格言,一部分久已在我们全社会上形成共同意识,我既做这社会的分子,总要彻底了解他,才不至和共同意识生隔阂,一方面我们应事接物时候,常常仗他给我们的光明,要平日摩得熟,临时才得着用,我所以有些书希望熟读成诵者在此,但亦不过一种格外希望而已,并不谓非如此不可。

  最后我还专向清华同学诸君说几句话,我希望诸君对于国学的修养,比旁的学校学生格外加功。诸君受社会恩惠,是比别人独优的,诸群君将来在全社会上一定占势力,是眼看得见的。诸君回国之后,对于中国文化有无贡献,便是诸君功罪的标准。

  任你学成一位天字第一号形神毕肖的美国学者,只怕于中国文化没有多少影响。若这样便有影响,我们把美国蓝眼睛的大博士抬一百几十位来便够了,又何必诸君呢?诸君须要牢牢记着你不是美国学生,是中国留学生。如何才配叫做中国留学生,请你自己打主意罢。

  附录三 评胡适之的“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

 胡君这书目,我是不赞成的,因为他文不对题。胡君说:“并不为国学有根柢的人着想,只为普通青年人想得一点系统的国学知识的人设想。”依我看,这个书 目,为“国学已略有根柢而知识绝无系统”的人说法,或者还有一部分适用。我想,《清华周刊》诸君,所想请教胡君的并不在此,乃是替那些“除欲读商务印书馆 教科书之外没有读过一部中国书”的青年们打算。若我所猜不错,那么,胡君答案,相隔太远了。

  胡君致误之由,第一在不顾客观的事实, 专凭自己主观为立脚点。胡君正在做《中国哲学史》、《中国文学史》,这个书目正是表示他自己思想的路径,和所凭的资料(对不对又另是一问题,现在且不讨 论)。殊不知一般青年,并不是人人都要做哲学史家、文学史家。不是做哲学史家、文学史家,这里头的书什有七八可以不读。真要做哲学史、文学史家,这些书却又不够了。

  胡君第二点误处,在把应读书和应备书混为一谈,结果不是个人读书最低限度,却是私人及公共机关小图书馆之最低限度(但也 不对,只好说是哲学史、文学史家私人小图书馆之最低限度)。殊不知青年学生(尤其清华),正苦于跑进图书馆里头不知读什么书才好,不知如何读法,你给他一张图书馆书目,有何用处?何况私人购书,谈何容易?这张书目,如何能人人购置?结果还不是一句废话吗?

  我最诧异的:胡君为什么把史部书一概屏绝?一张书目名字叫做“国学最低限度”,里头有什么《三侠五义》、《九命奇冤》,却没有《史记》、《汉书》、《资治通鉴》,岂非笑话?若说《史》、《汉》、《通鉴》是要“为国学有根柢的人设想”才列举,恐无此理。若说不读《三侠五义》、《九命奇冤》,便够不上国学最低限度,不瞒胡君说,艾区区小子便是没有读过这两部书的人。我虽自知学问浅陋,说我连国学最低限度都没有,我却不服。

 平心而论,做文学史(尤其做白话文学史)的人,这些书自然应该读,但胡君如何能因为自己爱做文学史,便强一般青年跟着你走?譬如某人喜欢金石学,尽可将 金石类书列出一张系统的研究书目;某人喜欢地理学,尽可以将地理类书列出一张系统的研究书目,虽然只是为本行人说法,不能应用于一般。依我看,胡君所列各书,大半和《金石萃编》、《?斋集古录》、《殷墟书契考释》(金石类书),《水道提纲》、《朔方备乘》、《元史释文证补》(地理类书)等等同一性质,虽不 是不应读之书,却断不是人人必应读之书。胡君复《清华周刊》信说:“我的意思是要一班留学生,知道《元曲选》等,是应该知道的书。”依着这句话,留学生最 少也该知道《殷墟书契考释》、《朔方备乘》……是应该知道的书。那么将一部《四库全书总目》搬字过纸,更列举后出书千数百种便了,何必更开最低限度书目? 须知“知道”是一件事,“必读”又别是一件事。

  我的主张,很是平淡无奇。我认定史部书为国学最主要部分,除先秦几部经书几部子书之外,最要紧的便是读正史、通鉴、宋元明纪事本末和九通中一部分,以及关系史学之笔记文集等,算是国学常识,凡属中国读书人都要读的。有了这种常识之人不自满足,想进一步做专门学者时,你若想做哲学史家、文学史家,你就请教胡君这张书目;你若想做别一项专门家,还有许多门我也可以勉强照胡君样子,替你另开一张书目哩。

  胡君对于自己所好的两门学问,研究甚深,别择力甚锐,以为一般青年也该如此,不必再为别择,所以把许多书目胪列出来了。试想一百多册的《正谊堂全集》千篇一律的“理气性命”,叫青年何从读起?何止《正谊堂》,即以浙刻《二十二子》论,告诉青年说这书该读,他又何从读起?至于其文学史之部,所列《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古文苑》、《续古文苑》、《唐文粹》、《全唐诗》、《宋文鉴》、《南宋文范》、《南宋文录》、《宋诗钞》、《宋六十家词》、《四印斋宋元词》、《疆村所刻词》、《元曲选百种》、《金文最》、《元文类》、《明文类》、《列朝诗集》、《明诗综》、《六十种曲》等书,我大略估计,恐怕总数在一千册以上,叫人从何读起?青年学生因我们是为“老马识途”,虚心请教,最少也应告诉他一个 先后次序,例如唐诗该先读某家,后读某家,不能说你去读全唐诗便了。宋词该先读某家,后读某家,不能说请你把王幼霞朱古微所刻的都读。若说你全部读过后自会别择,诚然不错,只怕他索性不读了。何况青年若有这许多精力日力来读胡君指定的一千多册文学书,何如用来读二十四史、九通呢?

  还 有一层,胡君忘却学生若没最普通的国学常识时,有许多书是不能读的。试问连《史记》没有读过的人,读崔适《史记探源》,懂他说的什么?连《尚书》、《史决》、《礼记》、《国语》没有读过的人,读崔述《考信录》,懂他说的什么?连《史记•儒林传》、《汉书•艺文志》没有读过的人,读康有为《新学伪经考》, 懂他说的什么?这不过随手举几个例,其他可以类推。假如有一位学生(假定还是专门研究思想史的学生),敬谨遵依胡君之教,顺着他所列书目读去,他的书明明 没有《尚书》、《史记》、《汉书》这几部书,你想这位学生,读到崔述、康有为、崔适的著述时,该怎么样狈狼呢?

  胡君之意,或者以这 位学生早已读过《尚书》、《史记》、《汉书》为前提,以为这样普通书,你当然读过,何必我说?那么,《四书》更普通,何以又列入呢?总而言之,《尚书》、《史记》、《汉书》、《资治通鉴》为国学最低限度不必要之书,《正谊堂全集》、《缀白裘》、《儿女英雄传》,反是必要之书,真不能不算石破天荒的怪论(思 想史之部,连《易经》也没有,什么原故,我也要求胡君答复)。

  总而言之,胡君这篇书目,从一方面看,嫌他墨漏太多,从别方面看,嫌他博而寡要,我认为是不可用的。

  附 梁先生致清华周刊记者书

 《清华周刊》记者足下: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一施展呈上,别属开留美应带书目,颇难著笔。各书内容,拙著中已简单论及,诸君一读后,可择所好者购携。大学普通重要诸书,各校图书馆多有,自不必带,所带者总是为自己随时讽诵或用功时任意批注而设。试择其最普通者:《四书集注》,石印《正续文献通考》,相台本《五经单注》,石印《文选》,石印浙刻《二十二子》,《李太白集》,《墨子间诂》,《杜工部集》,《荀子集解》,《白香山集》,铅印《四史》,《柳柳州集》,铅印《正续资治通鉴》,《东坡诗集》。若欲带选本,诗则《古诗源》,《唐诗别裁》,勉强可用。欲带选本词,则张皋文词选,周止庵《宋四家词选》,谭中修《箧中词》,勉强可用(此五书原目皆未列)。其余涉览书类,择所喜者带数种亦可。因此等书外国图书馆或无有也。
作者: 新叶    时间: 2010-10-25 09:39
10月24日
道德经:1遍 (相约老子100累计第46遍了),想快速的读一遍,半途levy过来打断了。

论语:爸爸给levy读了几篇

跟读论语:学而第一:两页纸5遍。(共24遍)  子夏曰:贤贤易色 只跟了一段。
作者: 新叶    时间: 2010-10-25 10:10
把春花姐姐给我的回复帖出来

问:春花姐姐看我现在这样领着levy读论语的进度行吗,是不是太慢了?

答:我觉得不是快慢的问题,您把读经的道理弄明白,其实读经的道理也就是教育的道理,是根的教育,把教育的道理弄明白弄透,这是“理”,如理而想,就是理想,再用这个“理想”去提升“事”,就是“现实”,佛家有一句话说:心能转物,即如如来。也就是用理想提升现实、转变现实的意思,如果“理”明白了,在“事”上,我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小孩子,在现实中会有各种状况,在这些变换的状况中,您都可以“镇之以无名之朴”(老子语),意思就是说可以用道理“一以贯之”,则如何做都是万变不离其宗。

ps:
我反复的看了几遍,反省自己虽然开始实践了读经,但是对读经真正的意义并没有理解,充其量只是以一个妈妈的心在凑个热闹吧。没有过多的时间去学习了,只能在带着levy读经的过程中自己悟吧。谢谢春花姐姐的指导,真是羡慕您与经典已经融入一体,希望春花姐要一直在这里。这个版块因为你而精彩很多。


作者: 新叶    时间: 2010-10-25 23:11
10月25日
道德经:未读。

论语:爸爸给levy前六篇(现在是乱读了,没计划性)

跟读论语:
学而第一:前面部分:1遍 (共25遍)
学而第一:子夏曰:贤贤易色---可谓孝矣。近两页纸2遍。(共2遍)  

白天让跟读新内容真难啊,就是不开口。或者开口就跟几句。幸好晚上睡前读完中英文绘本之后,让他躺下准备睡觉的时候肯跟了,可能内容不熟悉,不愿意跟,白天虽然不跟我也还是读了好多遍。晚上跟也是小动作不断的,一会要我抱,抱了他要躺下,让躺下又要抱。读论语让我读道德经,拿了道德经的书开始没读几句又要让我读论语,反反复复,直到我大吼一声:I can't stand。才停止这个闹剧,然后好好对他说,你不读没关系,但是妈妈想读书,给点时间给妈妈读,妈妈要上进(哈哈)。顺利的跟读了一遍,第二遍很艰难的完成,他拿着论语书对着那一页找:子曰。嘴里唠叨着:这有个子曰,这还有个子曰,这还有个子曰。看来子曰两个字是认识的了。拿起他的脚趾头指着书读了一段,还有一半又读不下去了,喊来爸爸,对爸爸说:妈妈读书,你跟读,不要baby跟读。然后很郑重的对他说:baby不许读。果然又上当,跟了几句。看着爸爸在读,他捂着爸爸的嘴不让爸爸读,自己又不开口了。到最后还是用的这方法。

中午把这一小段打印出来,下午上班的路上随便读了几遍。妈妈要是能背下来,可以在不经意间带着他读是最好的。
作者: 新叶    时间: 2010-10-27 07:09
10月25日
道德经:1遍(共47遍),已经跟不上馨儿妈了。在levy不在身边的时候试了下很快的速度,花了18分钟,在电脑上读的,没有翻书的时间。

论语:爸爸没读。妈妈读了学而第一数遍

跟读论语:没有进行。家里来了客人,levy玩的连觉都不要睡了。可能平时我们太忙太累都没有这样逗孩子玩。我的课又加了一周两次,后面可能更忙了。想找个人做下午饭。
作者: 新叶    时间: 2010-10-27 07:20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铎铎2010-10-25 08:30金钱+1你是如何背诵下来的啊
铎铎2010-10-25 08:30威望+1你是如何背诵下来的啊

就前面的一小段,以前也就放音频听过,而每次拿起论语书读必读学而第一,所以读的遍数肯定是超过给levy读的遍数的。
所以想背下来别无他法,只能是要读得多。记得开始读老子的时候我想每次给levy读新的之前自己背,但当时即使背了下来也只是短暂记忆,后来通篇读后也就只能背前面的几章了。
作者: WINGOO    时间: 2010-10-27 12:41
我看LEVY很多时候就好像看到了齐。尤其是看到孩子调皮的时候,一样一样的。
妈妈加油。有的时候孩子真是挑战。
作者: 新叶    时间: 2010-10-27 20:28
10月27日
道德经:1遍(共48遍),早上趁着levy没起床,对着电脑快速读了一遍。

论语:爸爸没读。妈妈自己上午带着levy出门玩的时候,他自己玩自己,我就找个地方读论语,从学而第一读到泰伯第八。  在家里反而不愿意读了,下午难得趁着levy午睡的时候看了异形大战。

跟读:学而第一(子夏曰:贤贤易色——是谓孝矣)。3遍(共5遍)。前面部分一遍(共26遍)在外面玩的时候跟读比较顺利,所以妈妈能背下来还是很便利的。就是往后妈妈想背下来也没那么容易啊。 临睡前看看还能不能让跟读。
作者: 铎铎    时间: 2010-10-28 08:00
[quote]原帖由 新叶 于 2010-10-27 20:28 发表
10月27日
道德经:1遍(共48遍),早上趁着levy没起床,对着电脑快速读了一遍。

这样子,levy不是听不到,还有效果吗?
作者: 新叶    时间: 2010-10-29 08:31
10月28日
道德经:0遍(共48遍)。

论语:爸爸没读。这几天爸爸有些忙,晚上回来也要陪舅舅舅妈聊聊天,哪有时间读。

跟读:学而第一(子夏曰:贤贤易色——是谓孝矣)。8遍(共13遍)。前面部分一遍(共27遍)。

          昨天下午外面大风,我还是骑着电瓶车带着levy去离家较远的菜市场买牛肉,买牛肉不是目的,骑车想让levy跟读才是目的。去的路上跟读了6遍。有时候我们俩大叫着读。读完5遍问他,do youwant to have a break? 回答:no。于是继续带读一遍。

         每次新的内容的头几遍是困难期,我自己不能背,我能背了,levy又跟读几遍,后面就相对容易些。
作者: 新叶    时间: 2010-11-1 23:49
10月28日-11月1日   这几天几乎没有进展,亲戚走了,恢复正常生活
道德经:1遍(共49遍)。

论语:爸爸没读。
跟读:学而第一(子夏曰:贤贤易色——是谓孝矣)。4遍(共17遍)。前面部分一遍(共28遍)。

          进展缓慢。
作者: 春花    时间: 2010-11-2 15:47
标题: 回复 #92 新叶 的帖子
即要急也不必太急,每天念兹在兹。

您的宝宝还小,是比较有福气的,做起来是比较从容的,一点点把初期的困难拿下,可以每天固定让宝宝读点了,比如每天固定半个小时---一个小时,往一个小时上努力,每天固定时间,就郑重地告诉宝宝:这是读书时间,至于读得怎样,不必太介意,最好是在一个安静的环境里读,如果每天读1个小时的话,一年孩子至少会读完《论语》五十遍,在这个期间还可以多听英语,以备孩子读的时候不困难。一年后孩子才3岁多,而50遍过后速度自然上来了,再加上孩子的年龄大了点,那时就可以顺理成章的每天读四个小时左右了。这样您的孩子在六岁前是可以读完四书老庄易经三百遍的。一个六岁的孩子,如果能有这样的功力,他以后还会愁什么?
作者: 新叶    时间: 2010-11-3 07:16
11月2日
道德经:4遍(相约老子100遍第53遍)。

论语:爸爸说读了6-7篇。

跟读:学而第一(子夏曰:贤贤易色——是谓孝矣)。4遍(共21遍)。前面部分一遍(共29遍)。

谢谢春花姐不遗余力的鼓励着,当初让孩子开口读个十几分钟的建议让我感到实行起来很困难,现在提议每天固定的时间读半个小时或者一个小时我感到更困难。目前孩子是开口了,但每次开口还必须找到他开口的状态。小家伙的脾气很大,他要干什么事情没顺着不同意,只要他觉得是合理的就要大闹。但是还是 应该尽力去做,养成习惯,就像他知道爸爸妈妈喝茶,他喝水一样,如果每天的固定时间能形成一个规矩就好了。

另外让孩子读还是跟读的吧,现在连指读我都不想让他指读了,很担心他的眼睛,看书看得很近,可能是动画片看得太多了。绘本的隐也很大,有时候在床上拿起经典,他就点名要读绘本了。中英文的绘本每天都没有断过。

写了这么多,还是自己把困难想的很强大,把我们自己想的太弱。应该:挫其锐,解其纷。
作者: 新叶    时间: 2010-11-3 22:45
11月3日
道德经:3遍(相约老子100遍第56遍)。

论语:爸爸读了第7-12篇。

跟读:学而第一(子夏曰:贤贤易色——是谓孝矣)。4遍(共25遍)。

11月4日
道德经:2遍(相约老子100遍第58遍)。

论语:爸爸读了2篇。

跟读:学而第一(子夏曰:贤贤易色——是谓孝矣)。2遍(共27遍)。

4日的跟读很难,就是不开口,到晚上突然想到是不是他觉得太熟了,所以不想跟读了,就换了后面的内容,果然爸爸接我下班的时候在车上我读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立刻就跟了。可以我就会背后面的一段。可能在还不到一个月之前的跟读只能是一两个字,而现在可以四五个字,不拗口的再多几个字也能读一读,说明表达能力还是进步了很多。妈妈应该看到这些进步,这样在带他读的过程中受挫感或许会减少些。

前几天亲戚在的时候,有天我回来发现开了dvd播论语,走的时候我忘记开了,也没交代亲戚,一问才知道是levy自己开的。从开始一播放经典,他就立刻关掉,到现在还能自己想到开,是不是也有了很大的进步呢。有时候没来得及开让levy去把音乐打开他也会乐意去开。

另外一个现象就是最近嘴里跟读的时候不是原文跟着我读,会读几个字然后嘴里几里哇啦的一长串,不知道什么意思。

今天也是自我安慰一番,昨天让跟读子夏曰那段不开口,然后就要求读绘本,自己抱着一本厚厚的故事集竟然能看很久,当然是看图片了。心里真是有些恼火啊。

[ 本帖最后由 新叶 于 2010-11-5 09:17 编辑 ]
作者: 新叶    时间: 2010-11-5 15:01
昨天订了论语两册,以后想在晚上规定的时间里一家三个人每人手里拿一本,爸爸也跟孩子一样,要有要求才行,关键是给levy创造一个好的读书氛围。
还买了本南怀瑾的论语别裁和老子他说,带levy出去玩的时候读论语有点作秀的感觉,看看这类的书也不错吧。

还需要买一个钟,家里连一个钟都没呢,慢慢告诉levy,指针到哪里的时候是读论语的时间到了。
作者: 新叶    时间: 2010-11-7 14:52
发现这个帖子被加精华了,谢谢春夏妈妈。最初真正决定实施读经还是因为看了春夏妈妈的博客的。
作者: 新叶    时间: 2010-11-7 18:31
11月5-7日
道德经:6遍(相约老子100遍第62遍)。下午去弄了下头发,带了道德经,读了2遍多,用读经打发时间真好啊。

论语:爸爸这几天都有读,但都比较随意,他还是喜欢一篇读一遍从头到尾再从尾到头的读,至今没有记录遍数。

跟读:学而第一(有子曰:礼之用------患不知人也)。3遍(共3遍)。
          这几天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不开口,以前用的办法都已经不定用了。让跟读的时候不跟,我只能自己读了。如果让看书,levy就开始找书上的子曰,边找边说:这是子曰,这也是子曰。子夏曰就把中间的夏忽略。
        分析原因,是不是觉得之前的部分重复了20、30遍,让他觉得上当了,怎么老变着花样让我读一样的呢。

         上午,我在包混沌(第一次包,很不会,开始怎么也捏不起来,慢慢地摸索到原来是要沾点水,看来是实践才能出真知)。levy一看到立刻来了兴趣,也要包。只好把东西全部摆放到厨房的地上,下面垫上。他要包,我说你先看着妈妈怎么包,他就看了一遍,然后自己拿一块皮放在手掌心,我放点馅,我瞄了下他,他正观察我怎么包呢。学着我包的样子还真不比我开始的几个差,哈哈。这时候我就想起喊爸爸过来读论语,我跟读。于是就一句一句的开始读学政第一,爸爸读一句,我跟一句,levy始终没有开口。当读到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时(这一段只跟了三遍),突然跟了起来,而且还头仰的高高的,自己就往后面背,开始的字不会,开个头,后面的也能借下去。但就维持了两段,后面的他跟的少,我读的也少,可能就不记得了。

       这样他死活不开口跟读的话,不知道该如何去处理了,现在软硬兼施都很难,当初或许每次的诱惑对他还是有点乐趣,现在这些都不起作用了。就看看到时候在楼上的起居室布置一块读经的地方,把爸爸拉进来共读,开始就一小段一小段(原来书就已经分了小段的),想想要是编排成游戏的感觉就好了。真要游戏,估计也只能是找相同的字的游戏了。就是做这些都是需要时间的,我真想有分身术啊。
作者: 新叶    时间: 2010-11-8 02:28
反省篇:

前天下午妈妈打了levy的屁股。只因为他午睡死活不盖被子。
今天下午爸爸打了levy的屁股,并留下了手指印  。也是不午睡,等爸爸眯着了醒来发现levy在被子上画了很多作品,再加上不盖被子,被拍了屁股。我不在家,晚上给他穿裤子发现的。

之前我们都没动过手。

这两天一直在反省自己,levy整体上还是比较乖,我说的乖大部分时候讲道理都是能讲得通的,最近因为午睡或者晚上睡觉盖被子的问题也是真的让我恼火。自主意识很强,什么事情都要自己干。

最近尿了三次床,从五月份脱掉尿不湿基本没尿过床,晚上要尿尿会哭两声或自己说妈妈尿尿。

晚上和爸爸谈了:
第一:我们因为太忙,最近都没有真正的陪孩子疯玩过;
第二:我们因为太忙太累,耐心减少了。我们是都是老师,今年的课都排在早上,起的早,睡得晚,都感觉比较累,轮换着带孩子。
第三:孩子有压力,尿床可能是表现。其次最近有些叛逆也可能出自于这个原因。回想下,这几天我们说孩子不乖的时候多了。另外对孩子有了读经要求,妈妈一有空就读经典,没空看着爸爸有空就让爸爸读,都没空就让dvd读。好像别的碟子都没放过。

要求:以后不要打孩子,打这么小的宝宝,是大人以大欺小,以孩子的身体发泄情绪。 以后是在有气,就离开孩子一会,平复下心情,这样总比打要好。

levy下午四点多才睡,7点左右醒来,中午没怎么吃饭,我在炒饭的时候就吵着饿了,告诉他有时候必须要等待,就像我们过马路,看到红灯要等到绿灯亮了才能过马路一样。自己一个人吃了一碗饭。吃完饭我说洗碗,他说一起洗。告诉他还小,洗不了碗。等大些就可以。洗不了碗就要画画, 要我一起画画。我准备好颜料和他面对面坐在小桌子边,画起来。他画什么我跟着画,假装画不好,他会教我:这样画,这样,那这样。 呵呵,教我的时候很有成就感。
作者: 新叶    时间: 2010-11-10 16:28
11月8-9日
道德经:4遍(相约老子100遍第66遍)。

爸爸读论语: 第一到第二篇数遍。

跟读:不开口,偶尔跟读一段,都不知道该怎么记录了。       以前的招都失效了。
           后三分之一的前两段能跟着接轮。
           
前晚论语书都到了,把那本旧的写上爸爸的名字,levy看到就要画了,允许他画,能从他画的区分不同,告诉他一本是他的,一本是我的,以后我们每个人晚上都要读论语,读论语可以让我们变得更聪明有智慧的。因为论语是位很老很老很有智慧的老爷爷的话,我们读得多就能学会了。

levy在我说的过程中要拉着我一起玩,并且说不要老爷爷,汗。

前天晚上每人手上一本书,levy很快把书扔在一边。我就和爸爸你一句我跟一句的读起来。昨晚当我们拿起书的时候直接把我们的书都没收了。干脆我也就尽情的陪着他疯玩了。

今天带出去和一个小朋友一起,我说小朋友,跟阿姨读。levy就大声跟我读起来,但那个小朋友一走,他也就停下来,才跟了几句。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