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今天和两位艺术家聊天的感受
[打印本页]
作者:
霏霏
时间:
2004-10-2 00:17
标题:
今天和两位艺术家聊天的感受
今天老公的姑父和姑妈从新西兰回来了,一天和他们聊天感受颇深,和大家分享一下。姑父和姑妈都是60年代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的油画家和雕塑家。现在定居在新西兰,这次回来是在北京开画展和雕塑展览。通过今天的聊天让我对培养孩子的绘画和音乐的兴趣又有了新的认识。以前我和老公都不赞成让孩子背上画夹去上美术班或去上钢琴班,现在倒让我们都想让孩子以后有这两方面的兴趣和爱好,找一位好老师带带。姑父说他画油画的爱好以及他的小儿子(也是中央美术学院毕业)画画的爱好都得力于在中国定居的新西兰老人路易.艾黎。姑父说现在的新西兰图书馆还收藏着他5岁时随手画着玩的的画,正是这位老人作为礼物给带过去的,姑父说在他还没出名时知道这件事,心里真是激动同时也是一种激励。他说新西兰人特别重视这种孩子自己动手做或画的礼物。姑父的小儿子经历过这样一件事,姑父的大儿媳在新西兰开了一间“咖啡吧”,一天有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去喝咖啡,聊天后知道了小儿子黎黎的名字,又都同时认识路易.艾黎这位老人,她赶忙回家拿回了一幅画,这幅画是20多年前她去中国参观路易.艾黎在中国办的学校时,这位老人作为礼物送给她的姑父小儿子4岁时画的画,黎黎拿到了这幅经过了20多年自己都已经忘记的保存的完好无损甚至没有一点折痕的画,姑父没说黎黎的感受,我自己试想自己小时候画着玩的东西,被人这样珍藏真是难以言表。这位老人说她觉得这幅画应该物归原主,她不想在她死了以后没有人保存。她还请了姑父一家去她家吃了一顿温馨的晚餐。姑父说路易.艾黎这位老人最喜欢的礼物就是表哥和表弟送给他的自己动手做和画的礼物,他都把他们当宝贝一样展览在自己家里最显眼的地方,而且都当珍品送给别人。这可能也是激励他们以后走画画这条路的一个因素吧。姑妈说她喜欢雕塑是因为以前老公的爷爷奶奶在延安参加革命时,把她寄宿到一个农家,这家的老人特别喜欢捏泥人,随手抓把泥土弄点水就可以捏出各种泥人,她觉得又有趣又好玩,这也是她以后做雕塑的一个重要因素。咱们这一听让孩子学琴或画画之类的就会站出好多人说什么给孩子减负,让孩子尽情的玩。姑妈说其实国外的孩子也都在学琴或画画之类,可是他们那大都不是学校办的而是自己带孩子参观各种画展等展览,然后孩子有这个兴趣,他们就去找这个老师问能不能教他们的孩子,然后孩子就去老师家去学。或是参加某个老师在家里办的班,几个孩子在一起学。姑妈还给我讲了她认识的一位台湾人,经济条件非常好而且不是我能想像的那种好,可是这家的孩子一件买的玩具都没有,去他们家,家里所有的玩具不管是木制的也好,电动的也好都是父母和孩子一起动手做的。说完这个,我的脑子里一晚上都在想这件事。最后说一件姑妈和妞妞画画的事,姑妈以前总说兴趣最重要,可我总想兴趣怎么培养呢,难道看看画册和名画就能培养兴趣了?今天让我大开眼界,姑妈和妞妞一起画画,我坐在旁边看,她让妞妞画,随便画,画什么都行,妞妞就随便画各种线,小家伙每画完一个,姑妈看一下马上就说妞妞画了一只小兔、小猫、小鸟等然后按她画的曲线就能画出这些小动物,这位小家伙真是美的不亦乐乎呀,缠着姑妈画了一整天,今天我刚看到什么是小家伙喜欢做的事了,而且晚上9点半了还不肯回家,爷爷奶奶以前不管怎么留都不住,都要回她甜蜜的家呢,今天在电梯里还哭腔的说和姑奶奶画画呢。这次姑妈要在这住3个月,16号画展开始后就没什么事了,姑妈说可以好好教教妞妞画画了,16号还邀请妞妞去北京当她的小嘉宾参观画展和雕塑展览,而且要特别认真的特意从北京再赶回来一趟,因为要给他们邀请的小贵宾送一趟请柬来,真是幸运的小妞妞。就写到这了,希望这些能让大家有些启发和收获。
作者:
linkspeed
时间:
2004-10-2 05:40
所以教不好孩子不是孩子笨,是我们父母笨。。。。。。。
作者:
chenchenmama
时间:
2004-10-2 06:08
看来还是要多赏识孩子
作者:
霏霏
时间:
2004-10-2 07:03
和姑父、姑妈聊天真是一种享受,轻松有趣又有很多收获。我们聊天聊到了教育和爱这个话题,姑妈说有一次她和姑父两人一起去森林里画画,在新西兰当地找了一位向导,走着走着这位向导的眼镜掉了,摔碎了,他赶紧从包里掏出了一张纸,然后麻利的从地上开始拣碎片,并把他们拼到纸上,然后还要蹲在地上找一找有没有碎渣,每一块都拼上了以后,才放心的用纸包起来放到自己的包里,然后再和姑父他们道歉说耽误他们时间了,他怕以后有人光脚走这扎到别人的脚。姑妈说这件事他们印象深刻,这位向导让他们从心里尊敬他。
作者:
lee730112
时间:
2004-10-2 12:26
这个方法不错
作者:
firedragon
时间:
2004-10-2 12:30
国内要找这样的老师不容易吧
作者:
lljjnn
时间:
2004-10-3 02:08
既让人长见识,也让人感动.谢谢分享.
作者:
love哈夫
时间:
2004-10-3 10:48
看来做父母的要努力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素质,唉压力在哟!
作者:
逸飞
时间:
2004-10-3 11:42
谢谢楼主,很有收获:)加威:)
作者:
gracexue
时间:
2004-10-3 23:06
谢谢分享!我们是应该学会赏识孩子啊.
作者:
rainbow
时间:
2004-10-4 16:48
楼主说的和铃木镇一的教育法有异曲同工之处。
作者:
霏霏
时间:
2004-10-14 19:35
从10月9日以后北京有法国油画节,其中有“莫奈”的作品,如果离着近可以带孩子去看一下画展。
作者:
天问
时间:
2004-10-14 21:41
》咱们这一听让孩子学琴或画画之类的就会站出好多人说什么给孩子减负,让孩子尽情的玩。
国内的学琴和画画似乎不是给孩子以兴趣,而是为了靠什么级之类的。
感谢你的分享,霏霏。
作者:
霏霏
时间:
2004-10-15 06:00
天问+-->引用:天问 国内的学琴和画画似乎不是给孩子以兴趣,而是为了靠什么级之类的。
好像真是这样的,老公的舅母文化素质挺高的,特别重视早教而且反对提前让孩子学到上学时学的东西,注重素质和能力培养,她的孩子3岁时已经可以自己的事情几乎都能自己完成,例如每天晚上看天气预报,转天自己准备该穿什么样的衣服,洗澡、洗头、洗自己一些小件衣服,额外要求想买的东西必须靠自己劳动去获得,倒垃圾得到1角钱,扫地2角钱等,然后自己支配这些钱。和孩子之间的相处是朋友式的,什么事情都可以讨论,可以说自己的意见、想法。天问一说让我想起来了,这个孩子也学琴了,开始说是为了锻炼10个手指,开发大脑和培养兴趣,现在6岁学了2年了,现在也是天天练习为了考级呢!谢谢天问的提醒呢,不能为了考级去让孩子学琴学画。
作者:
音乐虫子
时间:
2004-10-15 23:21
对对对,我就是怕让我儿子太大的压力,所以现在都不敢怎么让他学习了。但是他已经形成了习惯了,我 从来都不用去强求他了。
不过,他现在才一岁多,谁知道以后的事呀。管他呢,就这样子走一步算一步吧。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