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发起对小学毕业考一道阅读理解题的讨论 [打印本页]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10-7-12 13:09
标题: 发起对小学毕业考一道阅读理解题的讨论
下面是亲戚孩子男孩不久前小学毕业考的一个阅读题。14分的题目孩子得到了1分。请大家谈谈该如何解答,以及就文章的主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10-7-12 13:10

作者: avarta    时间: 2010-7-12 13:17
位置不对,发到这里少有人评论的。
作者: 丫丫妈妈    时间: 2010-8-29 07:22
桃花心木是人教版第六册第三课的课文。
别的版本我不太熟悉。
第一题,第二题属于基础知识部分。
第一题  莫名其妙 无缘无故 语重心长 独立自主
第二题文中选的都对了。
第三题才属于阅读题。
3a是对一个短语和句子的理解。对这样的短语,一般是一方面要答出字面的意思,另一方面要回答这个短语或者词语的引申的含义。句子要答出它的引申意思。
这里“不确定”是指生活中不可预料的一些坎坷、曲折、磨难。只有经得起生活中风风雨雨的考验,才能成为坚强的人、有作为的人。
3b(1)也是对句子的理解。
因为种树人来的目的就是让树木适应环境,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经得起风吹雨打的锻炼,学会自己在土地里找水源,深深扎根,茁壮生长。如种树人所愿,现在桃花心木也不会枯萎了,说明他种树成功了。
3b(2)是开放式试题。
答这样的题时,一定要和文章的主题相扣。
如:我从小到大都生活在爸爸妈妈身边,得到了他们无微不至的照顾。可是一个周末,爸爸妈妈同时出差了,让我自己在家照顾好自己。我吃了两顿方便面,觉得腻了,就跑到婆婆家,让婆婆教我做蛋炒饭和下挂面。后来,我还学会了炒几样菜呢。现在我不但不怕爸爸妈妈出差,有时候还主动帮助妈妈炒菜呢。
从这份答卷来看,孩子暴露出的毛病是:
一是基础功底差。第一二题考的是基础知识。我不知道孩子学的是哪个语文版本,如果是人教版的,那就更遗憾了,因为考的四个词语当中,三个都是该课的重点词语。读音也一样,也是重点读音。
二是对文章的理解没有上升到一定的层次。我这里不对目前考试中的阅读题的合理性进行讨论。因为没法改变现状。有这样的题,你就要学会如何去答。
建议一是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比如听写课文,听写生词等。
二是找一本阅读书,也可以在网上找中考的阅读题,每天做一篇,然后自己对下答案,看看自己错在哪,这类题的答题思路是什么。
坚持下去应该见效。如果不下功夫,中考还是1分。
作者: qsqsqsqs    时间: 2010-8-29 10:32
标题: 回复 #4 丫丫妈妈 的帖子
你的分析很好,谢谢。孩子用的教材是江苏版。“二是对文章的理解没有上升到一定的层次。我这里不对目前考试中的阅读题的合理性进行讨论。因为没法改变现状。有这样的题,你就要学会如何去答。”这点说得尤其好。其实种树有同于育人处,又有大不同者。那就是育人不能搞“社会达尔文主义”,不良之苗不可弃之。这是此文比喻的蹩脚处,因此并不太适宜让孩子阅读、分析。
作者: bell_ks    时间: 2010-8-29 13:54
丫丫妈妈分析的真的很细致。

我觉得,是否跟孩子心智有关? 我指的是心理年龄不成熟,造成对事物的理解不到位?

我还记得我自己小学五年级一篇阅读理解,讲一个贫家的女孩子,看到同桌戴了一只漂亮的蝴蝶结,很美,也很想戴!但是,家贫,就跟妈妈学着自己做,做了一个也很美丽!
问题是:为什么说她(主人公)是美丽的呢?
有同学答:因为她看到同桌漂亮的蝴蝶结,她也想。(老师改卷的时候,看到这个答案,就唠叨一句,怎么就挑人家的缺点写呢?。。呵呵)
也有同学答:因为她家贫,她不纠缠妈妈去买,而是自己动手做了一个美丽的蝴蝶结,所以她是美丽的! (这个是老师要求的正确答案)

5-6年级的孩子,心智早熟一些的,能透过字里行间去理解其中包含的意思,心智晚熟一些的 孩子,或许,还只停留在对表面文字的理解上。

上面的孩子, 3 A 的(1)(2)的回答,就属于这种 只停留在对表面文字的理解上。
而且,我也觉得,随年龄的增长,这种理解能力会增强的。
作者: 丫丫妈妈    时间: 2010-8-29 21:23
标题: 回复 #6 bell_ks 的帖子
随年龄的增长,这种理解能力会增强的。那是一定的。但是就这位男孩看,语文功底稍差一些。
而其目前的考试并不会考虑到孩子心智的差异,所以如果不加以训练,就很吃亏的。
我不是专业的语文老师,但是我以前学的是这个专业,最近一年也在辅导六年级的侄儿,所以稍稍了解一些。
作者: bell_ks    时间: 2010-8-30 08:23
丫丫妈妈,我再说个事。
我是我们家最大的孩子,小时候,我甚至是我们楼最大的孩子,整个楼的孩子们都比我小。
那个年代,父母很少给孩子买课外书的,我所接触到的就是课本上的内容。
五年级,一天,同学的哥哥送她一张生日卡,上面有着”幸福的彼岸“字样,我楞了一下,又细细想了一下,哦,这个幸福的彼岸是指她的目标”考心仪的中学“吧,原来还有这种说法啊?
忽然觉得语文文字的美妙!忽然觉得豁然开朗! 这之前,我真不知道文字可以这样搭配,这样借用的!
我想,是我生活的环境,五年级,才第一次有这种感觉吧。。

我的孩子,小男孩,6岁那年,还没上学。一天出门,遇到小雨,我不想打伞,就跟孩子说:这点自然的风雨算什么呢?长大后,还要去面对更多人世的风雨呢?
孩子说:“你说的人世的风雨,不是指真正的风和雨,是指困难啊,对吧?”
我当时就 楞了!。。后来想想,也是啊,我们家那么多风花雪月的书,呵呵,孩子不时也翻翻,还能不知道吗?

所以,我现在觉得,语文,做亲子阅读,和孩子共同探讨一篇文章的大意,精华处,于孩子对文章的理解,对社会的理解,和父母及孩子间彼此的了解,都是很有帮助的。
作者: pmhpang007    时间: 2010-8-30 09:37
一路读下来, 感觉收获颇多, 谢谢楼主及楼上各位!
不过, 要锻炼孩子的理解阅读能力, 可不是三两日的功夫~~
作者: 丫丫妈妈    时间: 2010-8-30 22:59
标题: 回复 #8 bell_ks 的帖子
是的。我现在还能记得我父亲和我的语文老师对我说的那些但是不太理解,但现在听来非常有道理的话。
经过岁月的长河,我的脑子里淘尽了那么多琐碎的事,这些话依然想在耳畔。
每天和孩子说说话,确实对孩子影响很大。
想想这一年来,陪孩子的时间真是太少了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10-8-31 10:00
非常感谢丫丫妈妈细致的分析。

相信有妈妈这样的引导,孩子从小就能够学会自己分析自己知识体系中的欠缺项,然后及时地补上,这样的孩子学习起来只会越来越顺利的。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10-8-31 10:11
标题: 回复 #5 qsqsqsqs 的帖子
我不太赞成楼主说的这篇文章不适合孩子阅读、分析。

这篇文章从整体上讲是篇很好的文章,给人的启迪很深。文章中绝大部分篇幅都用来描写和隐喻树苗和人的成长中应该怎么去面对困难和不确定因素,仅仅几句话提到了枯萎的树苗,而且这也是为了烘托出正确应对不确定因素这一主题的过程描述,作者则丝毫没有一点点育人也要抛弃一部分孩子的意思,文章的重点完全不在这里。

实际上,我们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欣赏能力,重要的一点不就是想让孩子理解别人想要表达什么吗?如果每篇文章都这样去揪作者思维中的一点点不严密,可能就达不到我们的目标了,而这个世界也会完全乱套的。把古今中外的文学性著作拿出来翻翻看,有几个能经得起这样严密的思维推敲?
作者: pmhpang007    时间: 2010-8-31 11:55
实际上,我们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欣赏能力,重要的一点不就是想让孩子理解别人想要表达什么吗?---------很赞同楼上的观点.不过, 同样的一篇文章, 个人以为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理解, 中要大方向正确就可~~
作者: zty1122bb    时间: 2010-8-31 14:17
很欣赏文中要表达的意思,小孩子应该明白些生活冷峻的一面。我觉得孩子应对这类理解题目,关键不在精读多少短文,而在孩子生活感知的积累,进而产生共鸣。做爸爸妈妈的应该在这些方面多下功夫,多给孩子历练的机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对生活--好的、不好的,并进行交流与引导。
感觉现在的中小学课本真是在进步,我们这些家长实在也需要调整心态而非一味的抵触。
作者: slzzz    时间: 2010-9-2 11:06
看不到前面2楼的贴图了 有点遗憾
作者: cqzx    时间: 2012-6-23 22:26
对,生活积累很重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作者: heibai2269    时间: 2017-9-14 16:54
阅读理解真的是让你猜不到答案是什么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