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得一 于 2010/6/8 03:07 发表
由于历史原因,《弟子规》原文在撰写或传抄中难免会受到理学的一些错误思想的影响,我们根据道德学说的精神,对《弟子规》反复推敲,保留精华,剔除糟粕,作出了部分修订。我们对本文所修改的内容,全部都是不符合众生平等、违背人性,、所谓“存天理,灭人欲”等受宋明理学影响的不平等的奴化性教育内容。宋明理学者的天理不清,人欲何能灭?宋明理学对于老子的学说弃而不用,对孔子的儒学思想也进行了篡改,对老子《德道经》中的“道生之,而德畜之”之理不明不立,因而理学所论的并非天理。“人欲”这个与身俱来的东西,只能是“少私而寡欲”,而不可灭之。...
原帖由 得一 于 2010/6/8 17:29 发表
我觉得挺奇怪的,孔子五次拜访请教老子,有历史记载,孔子又何必去请教一不学问,修养比自己差的人,真是怪事。到是孔子对老子有很高的评价。王弼的说法无非是抬高孔子,贬低老子。
...
原帖由 得一 于 2010/6/9 19:16 发表
《弟子规》产生的年代,父母对孩子的责,打可不是家庭暴力,应该是棍棒下面出孝子的年代,君叫臣死,臣不赶不死,三纲无常,家法森严,父母让孩子往东,孩子不赶往西,负责就大逆不孝。
原帖由 得一 于 2010/6/8 03:07 发表
《弟子规》简介及修订说明
原文部分修订,现说明如下:北京德慧智教育科技中心
《弟 子 规》清·李毓秀 原著
清·贾存仁 改编
北京德慧智科技中心 校订
...
儒家文化在过去一直是主流,历代帝王都尊崇,但从社会的种种不平等现象,都是帝王制度造成的吗?
原帖由 paisley 于 2010/6/13 02:26 发表
不卖关子了,那句永远会在历史文化类的书里出现的话是:
“在那个时代,贵族阶层与平民的生活完全不同。” 或者,“首领与普通成员过着完全不一样的生活。”诸如此类。接下来就是仔细介绍不同的生活具体不同 ...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