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他山之石粗浅汇总 - 倍耐妈搜索好文记 [打印本页]

作者: 倍耐媽媽    时间: 2010-6-6 19:41
标题: 他山之石粗浅汇总 - 倍耐妈搜索好文记
开个帖,贴上自己看到的对自己有启发的文章。
有的是祖师大德的,有的是教育专家的,更有一些是有经验的爸妈前辈的...

看文章取经时,我老爱开几十个窗口,好的文章存啊存的最后都不知道存到哪里去了

所以借宝地一角,储存一下(对博客很菜鸟,存word文档最后又不知去向了,放在这里还有个好处是,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嘻嘻。)里面也许会加入个人的心得,或自认为重点。

有缘路过的爸妈朋友们,各取所需就好。本茅棚只是个人“备忘录”而已!!仅供参考
本人笨妈一个,如有粗浅的地方,还望大家不要见笑,。。。能给宝贵意见和建议那就更棒了!
作者: 倍耐媽媽    时间: 2010-6-7 05:16
标题: 目錄
目錄


3樓 -- 淨空法師有關兒童讀經教育的開示摘錄

4樓 -- 世界大同-淨空法師

5樓 --
真正的慈悲不是行善,而是接受自己的阴影

7樓 --
古 代 小 学 教 育 - 淨空大德

8樓 -- 惜福

9樓 --
谁能左右孩子的智商?

10樓 -- 教育随想录    转自三七养生网  里仁师兄原创

14樓 -- 阿難問事佛吉凶經 講解第七集觀看地址(有知道如何讀經的根本原則和目的)

15樓 -- 不要打孩子了

17樓 --
怎樣堅持讀經(論壇原創爸媽建議之歸納)

18樓 -- 睡眠超過4小時?!

19樓 -- 中医彭博士:怎样吃素才能健康---彭鑫(中医博士)

21樓 --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 第七卷 - 淨空法師

22樓 -- 念经的目的,一定要搞清楚!

23樓 -- 清皇子读书苛于今

24樓 -- 净空法师关于《弟子规》的重要性所作的开示

25樓 --
康熙皇帝教他的子孙,二十岁之前决定不能学詩詞歌賦

26樓 -- 贪诗词歌赋,障碍清净心

27樓 -- 蔡礼旭老师:康熙皇帝为什么不让未满二十岁的皇子、皇孙读诗词?

28樓 --
我的女儿和其表弟是怎样突破识字关的(赤壁幽谷前輩的寶貴經驗!)

29楼 -- 原来真的有护法神(原创)

30樓 -- 練字方法



看到,有體會的就貼。。。當然這個體會也是胡思亂想,胡言亂語。
千萬不要誤導了任何人!!!有緣路過的,看過算數啊,別當一回事,我自言自語罷了。。。


[ 本帖最后由 倍耐媽媽 于 2010-6-13 08:04 编辑 ]
作者: 倍耐媽媽    时间: 2010-6-7 05:42
标题: 淨空法師有關兒童讀經教育的開示摘錄
感謝:http://hi.baidu.com/hisiyun/blog ... 733d2e43a75ba2.html

淨空法師有關兒童讀經教育的開示摘錄
2008年05月 08日 星期四 下午 10:17


★★讀經應該注意定力的培養;重複背誦、大聲朗讀的讀書方法
●弟子規:
讀書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 方讀此 勿慕彼 此未終 彼勿起
寬爲限 緊用功 工夫到 滯塞通 心有疑 隨劄記 就人問 求確義
房室清 牆壁淨 幾案潔 筆硯正 墨磨偏 心不端 字不敬 心先病
列典籍 有定處 讀看畢 還原處 雖有急 卷束齊 有缺壞 就補之
非聖書 屏勿視 敝聰明 壞心志 勿自暴 勿自棄 聖與賢 可馴致
●「教之道,貴以專」在教導兒童讀經的時候,要有耐心,長遠心!不可希求速成,特別應注意「廣博不如專精」,是故壹部經典,應讀誦百至千遍,根基紮得深,果實才芬芳。蘇東坡雲:「經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古聖先賢常說:「經讀千遍,其義自見。」孔老夫子讀易經至『韋編三絕』,編串書的繩子,斷過三次,可見夫子用功之深。

●問:請問何謂「讀書千遍,其義自見」?
答:這是古人教導我們的,很有道理!道理何在?妳這本書念壹千遍,心定了,定就開智慧。現代人不曉得用這個功夫,連佛學院教導的課程都很多,這決定不能開智能,所學習到的都是常識。中國古人教學,就是壹門深入。從四、五歲的小朋友開始,教他念《弟子規》、《三字經》,天天就念這壹本,這本書念上半年、壹年,他的心是定的,他腦子想的就是這壹本書,他不雜不亂,容易得定。得定之後,就會開慧,他自然懂得其中的意思,無需人講解。
所以,古代有很多高僧大德,壹生就受持壹部經。《六祖壇經》中,法達禅師壹生就壹部《法華經》,無盡藏比丘尼是專攻壹部《涅盤經》,壹部經就能成就,就在當中開悟。悟了之後,壹切經、世出世間法無壹不通達。爲什麽?理是壹個,就像壹棵樹壹樣,妳壹門深入就能找到根,找到根之後,整棵樹的枝葉,妳都通達了。中國過去儒、佛都懂這個道理,就是壹門深入,不教第二門。可是西方人提倡的教學法是廣學多聞,所以只是學習到知識,並沒有智能

●假如他要是五、六遍就能背了,這是天分好的,老師要督促他背壹百遍,要大聲的念出來,這個樣子他永遠不會忘記。那個笨壹點的,天賦差壹點的,壹定要念到十遍才會背的,老師要督促他念兩百遍。所以根性比較愚劣壹點,要勤快、要多背,所謂「人壹能之己十之」……到第二天上課的時候,在上課之前要把前面的功課再背壹遍,才上今天的課程。……這本書上到最後了,前面的還是要背壹遍,才給妳上新的。所以他天天背書,心裏面記著。書是決定不講的,沒有意思,小孩不懂這個道理,他的目的是訓練「定」,訓練記憶,用這個方法。(“沙彌律儀要略” )

●從前儒家的小學,就是學前清陳弘謀編的《五種遺規》,過去我曾經教大家念過,從這裏面我們可以看出來,古時小學教育的教學宗旨確實是修定。

●‘妳能夠背誦五十篇古文,妳就有能力閱讀文言文,這把鑰匙就拿到了,三藏經典、《四庫全書》妳就有能力去看;妳要能背誦壹百篇古文,妳就有能力寫文言文。’

●淨空法師反複強調的修學原則:“壹門深入,長時熏修”
●佛法傳統的修學以戒定慧三學爲基礎。因戒得定,因定開慧。

●‘佛法教人,先求根本智,無相無分別。次求後得智,能分別壹切法。亦如中國往日教童蒙讀經,先但句讀,後乃開講,自然開悟,是爲東方文化壹貫之思想。學佛亦應熟誦應讀之經論,不求甚解,即爲求根本智。及熟能生巧,由聞發思修慧,是爲後得智。以是比較東西,東方不急求解,是培養根本智,而發達後得智。西方初學,即求甚解,是破壞根本智,而失後得智之用。’

●《般若經》上佛講得好,‘般若無知,無所不知’,所以真正的學問從哪裏修?從‘無知’修,不要急著求知,先求無知,真正到無知之後,妳只要壹接觸就明了、就通達,就變成無所不知。《般若經》上講得好:‘無知而後無所不知。’妳要先求有知,什麽都要知,到後來就有所不知,妳的虧就吃大了。現在大家犯的毛病壹開頭就廣泛涉獵壹切經典,把妳的頭腦搞亂了,涉獵太多變成什麽?變成胡思亂想,變成妄想分別執著,然後再想學東西,妳的根本已經破壞了,妳很難回過頭來再學。這是真正好老師遇到這些學生不教,不是他不慈悲,他實在沒有能力,教不出來。

指導的原理肯定先教妳修定,但是這些老師很高明,他不用修定這個名詞,他教妳壹門深入,壹定是教妳專修、專精,長時間的熏修,壹門深入。他要教妳同時學兩樣、三樣,這不是我們儒佛講的好老師,儒佛講的好老師決定是教妳學壹門。佛家常講:‘壹經通則壹切經通’,學到什麽程度?學到通。通的標准在哪裏?通到自性。從這壹部經上學習,要學到明心見性。見了性之後,世出世間壹切法全通,沒有到見性,妳還不通。

●中國做學問這個道理,就像壹棵大樹壹樣,我們現在在什麽地位?是壹片樹葉。我們從樹葉找到樹梢,找到樹梢就要通好幾片樹葉,通到樹枝那就通很多樹梢,通到根本全都通達了,所以壹定要達到根本。

●這種教學的目的是什麽?就是教妳修戒、修定、修慧,

★★對兒童,其次是言教。最重要是身教。父母是子女的表率、模範。

●現在社會逐漸逐漸興起兒童紮根教育,我也常常贊揚。能不能收到效果?很難,但是提倡總比不提倡好。爲什麽收不到效果?父母不能做榜樣給兒女看,效果就收不到。妳叫妳的兒女學孝悌忠信,他要看妳有沒有做到,妳要沒有做到,妳爲什麽要求我做?從前真的父母要做兒女的榜樣,老師要做學生的榜樣。自己做不到,要求別人做,他不相信,他懷疑,他說妳在欺騙他。同樣壹個道理,出家,出家是師道,人家稱妳作法師,妳是個老師。妳教這些信徒,信徒都是學生,妳自己本身做不到,妳要要求他做到,哪有這種道理?不要說別的了,最起碼的五戒十善妳做到了沒有?我自己十善做不到,我還幹的這些殺生、偷盜、邪淫;還幹的妄語、兩舌、惡口,我要勸別人做到,沒有這個道理。

★★電視、網絡等傳媒的嚴重汙染和破壞:

●在早年,那還是老總統的年代,好像正是提倡‘文化複興運動’的時候,有壹天,我在方東美先生家裏遇到教育部有三位官員,他們去訪問方老師,跟方老師談文化複興運動具體的辦法,向方老師請教,希望方老師提供意見。這個問題問了之後,老師非常嚴肅,壹句話都不說,沈默了五分鍾,然後告訴教育部的這些官員,他說:‘有。’那些人說:‘什麽辦法?’‘第壹個電視台關閉,第二個所有廣播電台關閉,第三個報紙雜志關閉。’教育部的人聽到,‘這個不行,這做不到。’然後方老師說:‘這些東西天天在破壞中國傳統文化,只要有這些東西存在,喊複興中國文化只是口號而已!’這些話值得我們深思。談到最後,這些官員向老師問了壹個問題:美國是現在世界上最強盛的國家,當然在曆史上我們所看到的,羅馬也有亡國的壹天,他們就問到:‘美國將來亡國第壹個因素是什麽?’方先生毫無疑慮的說:‘電視。’然後警告教育部,現在台灣電視還沒有這麽嚴重,要特別小心!如果走美國電視那種路子,台灣也不會有好日子過。
社會的動亂什麽造成的?電視教的。現在除了電視之外還有電腦,家長父母在家裏以爲自己兒女很用功都在學習。其實電腦裏面負面的教育他不斷在接受,這不僅是社會動亂的根源,也是世間大災難的根源。方先生那時候講,這麽好的高科技的工具,可惜我們人不會利用它。如果用這些好的工具,真正發揚中國傳統的教學,我想我們的社會只要半年就安定了,壹年和平就現前了。

●最近我有壹個機緣到堪培拉,去拜訪中國駐澳洲的大使武先生,聽他們夫婦介紹他的小孩,確確實實善根深厚,家教成功。武大使自己本身是北大教授,父親老先生是讀書人,漢學根底非常深厚。那個小孫子是老先生壹手帶大的,根基很厚。雖然現在很年輕,大概二十多歲,這個社會上所有壹切的汙染他壹絲毫不沾,幾乎現在年輕人我看不到了!他給我講,我相信。爲什麽?有智慧、有能力辨別真妄、是非、邪正,有這個能力。
今天我爲什麽不看電視?他兒子也不看電視,電視屏幕壹打開,裏面的內容全是負面的,這個世間人常講黃色的、灰色的、黑色的,那有什麽好看的?不如讀書,不如念佛,我的心多清淨、多快樂。遠離壹切染著,這是聖賢教育的成功,沒有名利心

★★重視家庭教育,特別是母親對子女的教育;
注重胎教:教育壹定要紮根,真正的根,胎教!

●所以教學,最好教學的年齡從三、四歲開始,‘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學問的根柢從幼年的時候培養,中國古時候教學都是如此。民國成立之後,逐漸效法西方教學的方式,把中國傳統的教學舍棄掉了,中國才有最近壹百年的大災難。
●在壹個家庭裏面,妳要看這個家庭有沒有前途,妳看他的兒女、看他的子弟,他家小孩所受的教育。

●根,中國古人常說「三歲看八十」,三歲是根,八十是果。由此可知,真正紮根教育,儒家講從胎教。我們壹般講童蒙,那已經不是根,那是發芽!根在胎教,母親懷胎到這個小孩長成三歲,這是根

●我們中國古聖先賢的教育,從家庭開始。在古禮上,我們看到儒家的教學從「胎教」開始,母親懷孕就在教育她的小孩,所謂是「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爲什麽?作母親的人,壹言壹笑、壹舉壹動都會影響胎兒,所以決定要小心謹慎,端正身心,給嬰兒最好的影響、正面的影響,決定不能有負面影響。這是愛護自己兒女,從懷孕那壹天開始,現在誰懂得?
http://www.amtb.org.tw/magazin/m2002.htm 佛陀教育雜志2002年第84期)

●所以印光大師講,天下安危,這個權在誰的手中?在婦女手中。婦女能夠教好壹個好兒女,天下太平。婦女對于兒女的教育不負責任,這個小孩將來可能是這個社會的禍患。這個話,印光法師能說,他真懂!
中國古代提起帝王,哪壹個不尊敬文武周公?在中國曆史上享國最久的,周朝,八百年!爲什麽它能興旺這麽久?母親好。母親懂得教養她的兒女,從胎教開始。所以母親的職責是相夫教子。下壹代有沒有前途,能不能超過這壹代,這個權在做母親人的手上。妳說這個責任多大,這個世間還有什麽樣的任務比這個更大的?沒有了。
紮根,主要是母親,父親是協助。到七歲,這上學了,再把他交給老師,老師跟父母密切配合,把這個小孩教成人。這是世間最偉大的任務,最艱難的使命,做母親的人擔負在雙肩。佛法裏頭有講,母親的恩德超過父親。在佛法裏面出家人接受四衆供養,母親能夠享受,父親不能享受,妳們想想這個意思。

●這就是說,我們這壹生的教育非常重要,影響這壹生的行爲。教育壹定要紮根,真正的根,胎教!在中國古人都懂得,而且都非常重視。母親懷孕的時候,起心動念都是善的,不許有惡的念頭,不許有惡的行爲。爲什麽?影響胎兒。在佛法裏面對這個更重視,佛在大乘經裏頭常常勸導,父母懷孕這個期間讀經。妳看《地藏本願經》就說得很好,這個母親最好每壹天能把《地藏本願經》念壹遍。起心動念,壹切造作都能夠與經典上的教誨相應;沒有邪思、沒有邪念、沒有邪行,無非保護她的小孩。這樣小孩生下來好教,他不會頑皮,他聽話,心地善良。
所以從懷孕這壹天開始,就開始紮根教育了。到出生之後,這個嬰兒眼睛張開就不能叫他看不善的,所有壹切不善的形象都要把它移開,不讓他看到、不讓他聽到。他所看的、所聽的、所接觸的都是純淨純善,這樣到他六、七歲的時候,根基紮下去了,這聖賢教誨。父母受過道德倫理的熏陶,不壹定母親讀過書,認識字,不壹定,從小家裏教的,我們常講天性善良。

★★推薦前清陳弘謀編的《五種遺規》,以及《了凡四訓》、《太上感應篇》

●問:子女在幼兒、少年、成年後、成家後,父母應如何教育,才不會誤導子女?
答:我給妳介紹壹本書《五種遺規》,頭壹篇就是「童蒙養正」,第二篇是「訓俗遺規」,後面還有壹篇「教女遺規」,這把妳的問題全部解答了。這是壹部非常好的書,收集在《四庫提要》裏,我們過去在台中求學,李炳南老居士指定這本書做爲學生修身的課本。

●陳弘謀《五種遺規》的第壹種「童蒙養正」,那個內容比《弟子規》豐富得多,我不取那個,取《弟子規》,最簡單的;如果妳進壹步想把根紮深、紮牢,「童蒙養正」妳不能不學。我們現在不是童蒙,許多同修都已經到四十出頭,但是妳前面的根沒有,現在他補習,古人講亡羊補牢,還不算晚。現在不從頭幹起,幹壹輩子都不能成就,妳說多可惜!




讀後隨筆:
原來,一門深入,長時薰修的前提是要先有基礎,有根,萬丈高樓才建的起來,建的穩固踏實。
我得和寶寶一起補課,真好!充滿了幹勁和希望!
讀開悟大德的文字,每讀一遍都猶如醍醐灌頂,真希望是早兩年就看到呀。。。

[ 本帖最后由 倍耐媽媽 于 2010-6-7 08:48 编辑 ]
作者: 倍耐媽媽    时间: 2010-6-7 05:53
标题: 世界大同--淨空法師
感謝:http://hi.baidu.com/776231973/bl ... 7a2f5df3de32d3.html


世界大同

  
    小朋友要没有约束给他,也会胡思乱想。今天讲的青少年问题,打开中国历史,自古至清朝没有听说有青少年问题的,现代才有这个问题。什麽原因?教学有了大问题。小朋友不约束他,他也胡思乱想。天天就是背书,天天要背书,他就没有功夫去打妄想。所以这一方面是教他对於典籍熟悉。实际上,另外一个重要的目的是修定、修清净心。在佛门里面讲「根本智」。《般若经》上讲的「般若无知」,小学就是教他无知。他能过他天真烂漫的童年,教他无知,专门去读诵。能力好的,这经能够背诵,在历史里头选择、子集里面选一部分让他去背诵去。
  从前中国教学没有中学,小学完成之後就进太学,太学就像现在的大学一样。太学里面教导,老师教学生,讲解。讲解,你看许许多多的老师,那个时候一个老师教学生人数都不多,十几、二十个人,带着学生游山玩水。有事弟子服其劳,弟子给老师驾车,给老师准备酒菜。一路旅游一路玩,一路讲解。这几个月回来之後,这个课程就圆满了。所以读书真乐!老师讲解没有课本,学生听课也没有课本,给你说哪一本书第几页第几行,个个都知道。背熟了。
  中国古时候这些书籍,说老实话也很科学。你去看看古书,古书这个刻板的印刷,每一面十行,每一行二十个字,里面没有空格。所以说到第几页第几行,不管哪一家刻的书,全国是统一的。说到第几页、第几行绝对不会错,人人都知道。不像现在这个出版,这个页数、行数不统一,从前是统一的。你们看看我们楼上《四库全书》,你翻开看你就晓得,每一页行数、每一行字数,一定的。所以到太学的时候就开讲,研究讨论,那在佛法讲那是求後得智。後得智是无所不知。所以第一个阶段是养清净心,清净心能生智慧,这古圣先贤的东西,他能理解,能够明了。
  我们看中国的历史,十几、二十岁考中进士很多。进士就等於今天的高考,高考及格,分发到地方做官、做县市长的不少。你在中国历史上去看。在现在十几、二十岁的年轻人还不懂事,那个时候就做父母官。为什麽说那个时候人能,现在时候人不能?教学方法不一样。佛门同样一个道理,诸位看《高僧传》、看《居士传》,在家居士学佛的,二十到三十岁的时候,开悟的人不晓得有多少。证果的人,上一次跟诸位提到的六祖惠能大师,他是证果,他不仅是开悟,他确确实实明心见性,廿四岁。像他这样的年龄,开悟的不止六祖一个,永嘉也是廿几岁成就的;居士里面像彭际清居士也是廿多岁开悟的,在家人。
  所以从前那个教学方法跟现在不一样,中国的确有许多好东西,可惜到民国建立之後,把这东西全部舍弃掉,这非常非常可惜。佛门里面虽然保存一点,但是现在西方文化侵入中国之後,中国的衰弱,一味去媚洋,总是认为外国的好,把中国自己的东西全部舍弃掉,今天中国人遭这样的大难。外国是不是真好?我们走了许许多多的国家,看了一看,也不见得真好。细细比较,我们中国东西确确实实能够挽救这个世界,能够给世界真正带来幸福和平。外国人的长处是科技,科技达不到这个目标,科技发展到最後,只有整个世界同归於尽(到核子大战就同归於尽),这是他们文化发展到极处。中国文化发展到极处是世界大同,不一样。这是我们用很客观的、很冷静的思考观察。外国有识之士也认为真正要想达到世界和平,还是中国孔孟之道跟大乘佛法。这个话是英国学者汤恩比说的,不是出於中国人说的,外国人说的。要想挽救这个世界,要用中国东西,他们能见到,我们今天迷失了,很可惜。

-- 淨空法師
作者: 倍耐媽媽    时间: 2010-6-7 06:26
标题: 真正的慈悲不是行善,而是接受自己的阴影
感謝:http://hi.baidu.com/776231973/bl ... c4d6f81ad57672.html

真正的慈悲不是行善,而是接受自己的阴影


很多人都只看见慈悲的肤浅意义,以为救人行善或布施捐钱就是慈悲。
如果你能觉醒,就能发现,真正的慈悲不是一味地行善救人,而是全然地接受自己内在的阴影,以无分别心的存在,去唤醒众生或帮助众生觉醒。
打个比方,同样是救人,一个医生只愿意替婴儿治疗,另一个医生则选择帮无恶不作的坏蛋治疗,哪一个才是真正的慈悲呢?
我认识的许多大善人,平时有空就捐款或当义工助人,但一到半夜或独处时,他们就开始焦虑不安,直到他们又投入义工的工作时,他们才觉得安心。
老实说,这种不敢面对自己内在阴影的行善,并不是慈悲,而是为了掩饰良心不安,或把行善当麻醉剂的一种逃避的行为。
当一个人无法看见并全然接受自己的阴影,他就无法真正的慈悲。
真正觉醒的人,看见那些酗酒的、荒淫的、爱赌博的、做坏事的人,就好像看见自己内在的阴影,自己也曾有这样的念头或执着,自己也曾有这样的苦和迷惘,只是他都面对了,超越了,所以可以体谅他们的苦,不会把他们当做洪

水、猛兽,避之惟恐不及,如果因缘成熟,也愿意帮助他们觉醒。
在觉醒者的眼里,每个人都是珍贵的,且是独一无二的,也都有觉醒的潜能和本质。
然而,许多修行者只要看见有人纵欲、犯戒,或从事低贱、违法的工作,如从事坐台陪酒的风尘女子,或者小偷、骗徒或暴力分子,就会大加斥责,且批他们非我族类,无药可救,恨不得立刻把他们打入十八层地狱。
事实上,人人皆有神圣的自性,是否无药可救,完全由他们自己决定,如果有人走错路或迷失自己,就把他们打入地狱,那幺世间还有谁值得救呢?
包括我在内,很多人都是历经无明的阶段,做了许多蠢事,受尽各种苦痛折磨才慢慢觉醒的,那些未经历过自己内在阴影的修行者,真的就以为自己是在天堂或净土?
我想,他们的天堂和净土可能是用布景搭起来的吧!
他们主张的慈悲,也可能只是压抑自己内在阴影后,所浮现出来的优越感吧!


倍耐媽讀後感:
埋頭做一件事,特別是很需要計畫、很多步驟和長久去實施的事時,很容易迷失了方向,忘了根本。比如讀經典這件事,研究了幾天,抬頭望一下宏觀大局,才汗顏,差點本末倒置了,經典的讀誦就是要修身、齊家,有道德根基、有能力,得以隨緣地感化周圍。一共背了多少經不是目的,追究氣質上的變化,求根本智。

最近好像是有些“慈悲”一文所描述的提升,以前是凡夫裏的凡夫氣量,誰得罪我了,故意冒煩我了...,我會耿耿於懷,會對那人不自覺的排斥,現在,開始會用體諒的心去看那些故意得罪我、或傷害我的人了,可以有點將心比心,設身處地地考慮了,事後或當時就釋懷了,還很同情對方,覺得對方也很不容易啊等等的,雖然目前還是凡夫氣量,但進步一點點也好啊,自我鼓勵一下,厚厚。

題目有點拗口,我覺得不是接受自己的陰影,而是能體諒對方,理解對方為何會如此。就像【瑜伽經】裏說的,如果不以男人、女人、教師、高個子、矮個子、富翁、白人、等等“這些特徵來表明,那麼你是誰呢?你可曾想過?當你想過後,你會知道我們都是一樣的。如果你將自己與能表明身份之事務完全分開來,你會瞭解,你是一個純潔的“我”,在那純潔的“我”當中,你和我沒有區別的。這是真實的,不僅僅是人類,而是所有的事物。你喊一個東西是狗,是因為它有狗的形體,狗和人的靈性是一樣的。對無生命的,一塊石頭或一面牆都是一樣的。(--【巴坦加裏的瑜伽經】p9)
讀到這段文字時,再次確定,吃素是正確的,動物只是外表衣服換了,吃動物的肉,就好比吃同胞手足的肉一樣殘忍......這段文字也讓我想起了大德說的,僅虛空遍法界是一個自己,及教導的“對人要恭敬,對物也要恭敬”,舉例子告訴我們,“比如書看好就恭恭敬敬的放好,收拾的乾淨整潔”-一分恭敬一分收穫,十分恭謹,十分收穫(印光大師語),對書尊敬,對作者有信心,才能從中收益,淨空大德還說過,醫生能治好病人,一半是因為病人對醫生有百分百的信心......

[ 本帖最后由 倍耐媽媽 于 2010-6-7 08:43 编辑 ]
作者: lisading    时间: 2010-6-7 10:17
学习了!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倍耐媽媽    时间: 2010-6-7 19:59
标题: 古 代 小 学 教 育 - 淨空大德
感謝: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d70f2b01009lr3.html





古 代 小 学 教 育




  古代教育,小学是从七岁到十二岁,它的教学宗旨、目标,就是培养正知正见,所谓的「童蒙养正」,这一句话确实是亘古不变的真理。谚语里面常常说到:「少成若天性」¬--童子时候养成,就如同天性一样,「习惯成自然」。这两句话虽然是老生常谈,细想想,它有很深的道理存在。

  小学的教育,在生活教育当中,是要培养他的勤劳,洒扫应对,奉事師长上,知道怎样奉事父母,怎样友爱兄弟,都是从这时候培养的。在德行、学问根本上,是培养他的根本智,根本智与后得智,这是佛法的名词。现在能说这个名词的人很多,但是这个名相所含的精义,能够说得出来的人就不多了。

  什么叫根本智呢?根本智这个意思,就是真实的智慧,是从这个本生出来的。这是用植物来作比喻,植物有根有本,然后才能生出枝叶花果。由此可知,根本重要。根本智的培养,实在讲就是真心、真诚。儒家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诚意、正心就是根本智培养的方法,就是如何防止他的妄念。诸位要晓得,小孩子也有妄念,如何把他的妄念给打断,保持他的正念,这是教育的功能。正念是什么呢?正念是无念,无念才是正念,现代很少人懂得,古时候人知道。换句话说,无念就是心地的真诚、清净。

  所以在小学童蒙教学,老师只教句读,把这些中国的古籍,古圣先贤这些经典,经典就是教科书。教科书为什么称之为经典呢?教科书里头字字句句所讲的这些道理,都是超越时空的,永远不会改变的,我们称它作经,古时候教科书是经典。譬如宋朝以后,朱熹新编一套教科书,就是我们现在所熟悉的《四书》,《四书》是朱熹编的,编得好,有理论、有方法,还带示范的,这个教科书就很圆满了。

  我看这本书,我很怀疑朱夫子这个灵感,是不是从《华严经》上得来的。因为他编《四书》这个形式、模式,非常像《华严》。《华严经》有理论、有方法,后面五十三参,是做出榜样来给我们看,这在教科书里头才是最完美的。《四书》就是有这个模式,《中庸》是理论,《大学》是方法,《论语》跟《孟子》是举出孔夫子跟孟夫子来表演,就是把理论、方法落实到生活上,做出来给我们看,就如同《华严经》的五十三参一样。这个教科书我们不能不佩服。

  童子的时候就教他读,不讲解只教他读,利用他天赋的记忆力,童年的记忆力最好,让他熟记。而过去教学的方法,的确合乎现在科学的理念。老师教学生因材施教,有些学生聪明的,一天能够念三百字到五百字,这个念就是他一定要能够背诵。他每天能够背诵三百字到五百字的,这算是中上的人才,中上的天赋。如果能够一天背到七百字的,这是上根。但是还有根性劣的,一天只能背几十个字,不能超过一百个字的。所以从前老师教书是算行数的。

  古时候的书,你不能说它不合科学。你看我们看古书,古时候木刻的刻版书,每一页十行,每一行二十个字,换句话说,五行就是一百个字。根性劣的,老师每天教你念五行,五行要念到能背诵,念多久能背诵才算数呢?不能超过十遍,超过十遍以上就太吃力了,就是十遍能够背得下来。譬如说一般比较根性劣一点的,一百个字他念十遍就能够背得下来,这就可以教了;中上根性的能够三百到五百字,十遍也能背下来;上上根性的人,大概七百字他十遍都可以背下来。教他背。如果十遍背不下来的,字数减少,减少到他十遍能够背得下来,以这个为标准。

  背下来之后,老师再督促他,要背一百遍、背二百遍。根性利的人、聪明的人督促他背一百遍;根性差一点的人,教他念二百遍。到第二天,先把前面教的背一遍之后,然后再教新的经文。这是童蒙教学用这个方法,天天教他朗诵、教他熟记,目的在那里呢?目的是把他的妄想打掉,这个方法妙绝了,使他心地纯正,把古圣先贤这些教训统统记在心里。因为这个时候,他智慧没有开,不需要讲解,讲他也未必能理解,只是教他背,教他背诵。

  到十三、四岁,智慧开了,懂事了,再开讲。所以中国古时候没有中学,只有小学太学,太学就仿佛现在讲的大学。太学里面就是讲解,小时候所背的这些经论,要在太学里面做深入的研究探讨、讲解辩论,所以读书乐!上太学有许多老师,当然每一个老师指导的学生并不很多,十个、八个,用现在话讲都是小班制。老师带着学生去旅游,游山玩水,走到那个地方讲到那个地方,一面走着一面就是研究探讨,不需要带书,参考书都不要。老师背过的,说到第几页、第几行、第几个字,大家都知道,都背得滚瓜烂熟,那里还要带书,还要带什么参考书,都不必要。一面旅游就一面讲解,因为典籍里面有很多关于历史、地理,所以在旅游当中,真的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万里路就是考察,成就后得智,后得智是无所不知,这是真实的学问。所以他那里会有时间去打妄想呢?这叫真正的学问,真实的智慧,这才能解决问题。(讓我想起了老卡爾威特的教育方式和原則)

  今天科技发达,我们在美国遇到许许多多读博士学位的。我有一年在旧金山讲经,那时候甘贵穗居士告诉我,听众当中百分之七十是博士,她说你在旧金山开博士班。这么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为什么还那么迷信,还走入这些邪教?(当时在美国有些受高等教育的人,无法辨别正邪,被一些打着宗教名义的人骗取钱财。)这一点我们要知道,他没有接受过根本的教育,他所接受的是现代科学知识。知识不是智慧;智慧,这就回过头来,我们中国古时候的教学。它的教学内容,完全是现实的生活。首先给你讲伦理的道理,也就是教你明白人与人的关系、父子的关系、夫妇的关系、兄弟的关系、朋友的关系、君臣的关系,君臣用现代话来说,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让你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在什么身分、什么关系,你应该要尽什么样的义务,这是教育。

  人事关系明白之后,再进一步,教给你人与环境的关系,与动物的关系,与植物的关系,与山河大地的关系。再进一步,这才讲到所谓玄学,人与天地鬼神的关系。这是宇宙人生的大道理,是做人的大根大本,所以他懂得做人了。人有价值、有意义,这是教育。人跟禽兽(人是动物之一)分别在那里?人懂得宇宙人生的道理,人接受过教育,这种教育在古时候叫小学教育。

  今天社会这么乱,大家不知道人与人的关系,于是变成什么呢?只有利害,利害当中当然就发生冲突,你想社会安定,那怎么可能呢?孟子讲得很好,那真是现代社会的现象,「上下交争利,其国危矣」。这个国家社会是一个乱象,决定不是一个安定的现象。所以中国教育维系社会的安定和睦、共存共荣,是「道、德、仁、义、礼」。如果不讲求这个,要想讲到社会的安定繁荣,是决定不可能的。
  ……
  今天我们要谈社会间的小学,现在台湾有一些同修,提倡「儿童读经运动」,他们把这个构想送来给我看,那时候我在新加坡。我看了之后很欢喜,我把它的名称上加了两个字-孝、廉,「儿童孝廉读经运动」。为什么?这两个字能挽救这个社会,提倡孝道,人能够懂得孝道,他做事情就会尽忠职守,会尽分尽力;懂得廉洁就不会贪污。今天这个社会上,我们普遍看到,各个阶层包括我们佛教里头,不负责任,完全为着自私自利,这怎么得了!这是病根的所在,我们提倡这两个字来挽救。
  ……
  由此可知,所有经教不是教别的,就是教给我们知道这个恩德。像我刚才所讲的「童蒙养正」,教你知道人与人的关系。什么关系?恩德的关系。人与动植物、大自然的关系,也是恩德的关系。我们每天吃的,土地里头长出来的--植物;我们穿的、生活所需离不开大地,大地于我们有恩。动植物来供养我们生活所需,怎么会没有恩德!……

  诸位你再看看,不要看别的东西,单单看儒家的《四书》--朱夫子所编的,你们细心想想,是不是这十二个字?《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出不了知恩报恩,离不开作师、作范,所以这十二个字,把世出、世间的学术都包括尽了。这一种教育都要从小来培养,童蒙养正。

  本文恭选自《净空法师全集》


倍耐媽隨筆:
原來教育子女,經書閱讀、背誦等都是手段而已,最終目的不能不清楚:培養一個真誠、心清靜的孩子(法器)。而不是灌輸了多少知識。沒有道德、不知本分的孩子,知道的越多,“物質知識”越多,世智辯聰多了,反而瞧不起辛苦培養他的長輩,自以為是“長浮華,成何人”,白白耽誤了他來世上走一遭,壞的更高明,害人害己。感激大德的長時提醒啊~讓我在育子的路上不至於迷失了根本方向。還學到了很多古代教育方法,簡單的總結歸納:


培养的方法,就是如何防止他的妄念。如何把他的妄念给打断,保持他的正念,这是教育的功能。正念是什么呢?正念是无念,无念才是正念,无念就是心地的真诚、清净。)


具體實施:

如果十遍背不下来的,字数减少,减少到他十遍能够背得下来,以这个为标准。

  背下来之后,老师再督促他,要背一百遍、背二百遍。根性利的人、聪明的人(有些学生聪明的,一天能够念三百字到五百字,这个念就是他一定要能够背诵。他每天能够背诵三百字到五百字的,这算是中上的人才,中上的天赋。如果能够一天背到七百字的,这是上根。)督促他背一百遍;根性差一点的人(一天只能背几十个字,不能超过一百个字的),教他念二百遍。到第二天,先把前面教的背一遍之后,然后再教新的经文。

方法:

一面旅游就一面讲解,因为典籍里面有很多关于历史、地理,所以在旅游当中,真的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行万里路就是考察,成就后得智,后得智是无所不知,这是真实的学问。


所以他那里会有时间去打妄想呢?这叫真正的学问,真实的智慧,这才能解决问题。



最終目的:培養一個有真誠心,心底清淨、知本分的孩子,能正確的與人相處、與山河大地、萬物相處,進而與天地鬼神和睦共處。得大智慧,發菩提心(目前粗淺的理解就是:非自私自利,能為眾生謀福利的心)。


又被大德灌頂了一次!感恩淨空大德善知識!世界上什麼難?求人難,求遇善知識難。有福遇到,我要摒棄自己的所知所見(沒有得阿羅漢果之前,所知所見往往都不是正念),虛心受教,我就成了“當機著”,可以得到真實的利益!

感恩不盡!!!

作者: 倍耐媽媽    时间: 2010-6-7 20:24
标题: 惜福
感謝:http://hi.baidu.com/776231973/bl ... 1807f1fd037f69.html





惜福




现在大多数人的一生,基本上都是围绕着赚钱、享乐而展开的。要知道:吃苦就是了苦,享福就是消福。一个人的福报好比银行的存款,如果只取不存,就会有透支的时候。如果不培福报,只知道享乐,当福报享尽,灾难必然会接踵而来,命终还会堕入恶道。

明朝有一个皇帝叫崇祯皇帝,他前世是个小沙弥,在庙里盖房子时不慎摔死。师傅明白他的前后因果,知道他来世要做皇帝但是命运多舛,就想帮他了苦,就叫弟子用马把他的尸体拖散,这样来世就可以免除很多灾祸。但师兄弟不忍心,悄悄地把他埋了。结果他后世作皇帝时,天下大乱,没过一天好日子,最后只得上吊而死。

前些年某地来了一个术士,有人请他测一个人,他问这个人有没有当官?人家问当官怎么讲?没当官怎么讲?他说:如果没当官,则他还活着,如果当了官,则他已经死了。果然,此人是一个小电站的站长,刚刚死。因为他的福报小,当一个小官就把福报折损完了。有人千方百计地想出名,其实如果没有实际的功德和福报,出了名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功德和福报太薄而出了大名的,不但容易招惹灾祸,而且如果灾祸还抵不了名声的话,还要到恶道中去消业。

西藏有一位老婆婆念了1亿观音心咒,她到处跟人讲,得到很多人的称赞,并且自己也非常骄傲和自夸。后来请一位活佛仁波切给她作回向。仁波切说:你的功德已经没有了。为什么?因为这么多人的称赞,再加上自诩功德,功德里夹着傲慢,已经消耗掉了。

    世间很多人都想当官,然后贪污受贿,不知道这是愚蠢至极的做法。即使是自己本该有的福报,如果享用太过,都容易招灾,何况是不义之财?而且贪污千万人的财产比贪污一个人的财产,罪报要大千万倍,因为他欠下了全国纳税人的钱。他失去的福报、得到的灾祸比得到的不义之财不知要多多少倍!简直不可想象!所以,真正的聪明人是绝对不会去干贪污这种愚蠢的事情的。

    俗话说"吃亏是福"。吃了亏之后,比如说被人冤枉,被人诽谤,要是心里很坦然,不起怨恨,则是消了业,就是福报。要是怨恨不平,则又造了业。

我们的民族有惜福、积福的传统,比如吃饭要吃干净,不要浪费,不然会折损福报;要爱惜字纸,不要用有字的纸垫坐,特别是上厕所不要使用有字的纸;上物不要下用,下物不要上用。比如袜子用破了不要用来抹桌子,帽子不要用来垫坐;佛像佛经要放在较高的、干净的地方。孩子要要孝顺父母,恭敬长辈;如果长辈溺爱孩子,会很快地消耗掉孩子的福报。

很多地方的人喜欢给小孩或老人做寿,大办酒席,殊不知这样也非常折损福报。很可能老人可以活十年,给人这一拜,只能活五年。况且做寿时一般都要杀生,这些命债除了杀生的人和指使的人之外,自然也要他本人来承担。如果亲人死的时候这样做,则是直接把亡人往恶道火坑里推。许多大德开示:不要把先人的骨灰或照片供在家中,天天对它上香。很多人以为这样先人会保佑自己,殊不知先人自己都不知道落到了哪一道中,可能他自己都顾不上自己。这样做对先人不但没有好处,反而可能给他们带来伤害。我们可以把先人的较小的照片放在佛像的下方,为先人祈愿,愿他们脱离轮回。这样,我们其实是为先人而供佛,而不是对先人上供。把骨灰供奉在寺院中,这样也十分不好。在藏地人们都把亲人把骨灰混以泥土,造一些不动佛的像,并请大德诵经开光,然后把佛像投放在海洋中。这样做,对先人的利益极大。如果没有条件造佛像,应该请大德为骨灰诵经,然后把骨灰带往圣地朝礼,最后把它撒在干净的山上或海中。

《百业经》里有个例子:佛在世时,有位罗汉弟子到一个地方去教化。有一次,国王打猎经过,带着随从来见他,他没有起身,国王当时就很不高兴。国王打猎返回时,发了恶愿:"我再去,如果他还是那样,我就砍掉他的头。" 尊者知道国王发了恶愿,就向前走了六步去迎接国王。这时,大地一瞬间裂开,国王的身光也立即消失。国王非常害怕,马上向尊者顶礼并求忏悔。当时地缝闭合,国王的身光也复原了。尊者说,您的生命没有危害,但因为我走了六步迎接您的缘故,您将在六个月中失去王位,但因为您忏悔的缘故,王位会失而复得。后来都应验了。国王是有大福德的人,尚且受不起尊者的迎接,要是没有福德的人,恐怕连命都保不住。 所以说人的往世修积的福报是有定数的,今生要知道惜福还要多修福,并且多修智慧,明信因果,才能真正的拥有真实的福报啊!



倍耐媽讀後覺得要去做的:

1.  要以身作則,教育寶寶自己懂惜福、會惜福、落實惜福。

2.  我對她的事也要開始注意,比如不把她的物質需求擺在第一位,不涉及到靈性提升的東西,不一定買最好最貴的,過得去就行。      

    觀察下來國外父母很能做到,國內父母寧可自己用最差的,也要給孩子買好的,最後居然最近回國,聽到“啃老族”一詞,打開電視的對話節目很多都是這類事。我這70人,好像對“要讓父母享福”的觀念教導曆曆在耳,怎麼眼睛一眨,世界都變了呢。可能也就是種什麼因得什麼果吧。陳大會的演講報告裏很長篇幅都說到過,孩子的價值觀是父母幫忙確立的,如果從小就是父母大人圍著他轉,好的第一要給他,以後不能滿足他了,他會恨父母,恨社會,都是父母“教”出來的。我有一段時間,不知道陪寶寶玩什麼好,去體檢時和這裡的兒科醫生說了,她回答是,你不用每時每刻都和她玩,陪著她,孩子需要有自己獨處的時候,否則以後萬一我哪天要辦事,不能陪她,她會不理解,以為媽媽不愛她了,會造成孩子的心理誤區。【卡爾.威特的教育】裏也提到,“......更重要的是,在得不到別人重視的時候,自己也應該為自己找到快樂”,引用尹建麗老師的一句話適當的“不陪就是最好的陪”。



3.  生日等節慶要隨緣,不要刻意慶祝等,但也不要傷了長輩的心,隨意不鋪張。

4.  自己要加緊學習,可以多學習一些這類小故事,講給寶寶聽,一是避免了看一些很商業的童書,多看無益,二是從故事裏去學,會比較容易印入她的心靈。(真希望能合理安排時間,能有機會重新撿起畫筆,為這些故事畫繪本,改成小孩子看的讀物,免費流通。。。這也要看緣分了。。。目前算打妄想。。。)


笨媽的功課越來越多了,做媽媽真是一門學問啊,每天都要學,都要反省,更要做功課,不能落下。。。

[ 本帖最后由 倍耐媽媽 于 2010-6-7 13:45 编辑 ]
作者: 倍耐媽媽    时间: 2010-6-9 19:12
标题: 谁能左右孩子的智商?
(转帖)谁能左右孩子的智商?

作者:洪蘭 (作者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原帖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bd370d0100ieu6.html

在捷運上聽到一個媽媽在訓兒子,雖然是下班時間,車廂擁擠,但是母親聲音很大,大家都聽得見,大意不外是:「我這麼辛苦賺錢,你不好好讀書,花了這麼多錢補習,怎麼還是補出這個爛分數!」

大概分數實在太爛了,母親動了氣,就罵孩子:「你實在笨得跟豬一樣。」想不到原來低頭挨罵悶不吭聲的孩子突然爆出一句:「如果我是豬,那你就是豬母。」

大家哄堂大笑,孩子一看闖了禍,一溜煙逃到別車廂去,留下母親楞在那裡。

看到這一幕,使我想起美國有一份長期追蹤幼兒發展的報告,它最後的結論是「母親的個性,不管是與生俱來還是居家環境所造成的,對一個青春期孩子的影響力超越早期的介入計劃」。

這個計畫是美國在1970年代初期找了107個低收入家庭針對孩子做特別的輔導,從四個月大起到小學三年級為止,提供語言發展及拼音識字技巧的訓練,然後追蹤這些孩子到21歲時的表現。

結果發現一開始時,有經過輔導的孩子表現優於對照組,越早參加這個「介入」計畫的孩子在學業、智力上的表現越優越,例如到十二歲時,有參加的孩子平均智商為94分,而未參加的平均只有88分。但是隨著年齡增加,介入的效果開始減少,到十五歲時,介入組只比對照組多4.1分。

當實驗者把別的因素都分抽離後,發現母親的智商因素居然比參加計畫的長短更能解釋孩童的表現,母親的智商可以解釋十二歲時介入組和對照組兒童學業差異的百分之二十五,而參與介入計畫的早晚只能解釋百分之三到六的差異。

其實沒有這個研究,我們本來也知道母親的態度對孩子的成就非常重要。美國太空總署的總工程師希坎姆在他退休以後寫了一本自傳《十月的天空》。在這本書中,他說他之所以能夠從貧窮的煤礦小鎮學校脫穎而出,拿到西維琴尼亞州科學展覽的第一名跟他的母親有關。

他當年為了研發比較有效的炸藥使火箭飛得高一點,曾經把他們家的熱水爐給炸掉了,他當時非常緊張,以為一頓「竹筍炒肉絲」跑不掉了,害怕得不敢回家,當他餓得受不了,硬著頭皮回家時,想不到他的媽媽居然沒有罵他,只跟他說:「我早就告訴你父親這個熱水爐要換了,他都不聽,現在他必須要買一個新的了。」他聽了非常感動,決定一定要將火箭發射成功來報答他媽媽,他母親的態度改變了他的一生。

美國布希總統身旁最紅的萊斯女士也說她小學五年級時,有一天放學回家看到她家的東西都堆在馬路邊,原來她母親付不出房租,被房東趕出來了,她當場決定輟學去做工賺錢,她母親不肯,對她說:「沒有房子住一樣可以讀書,但是不讀書一定不會有房子住,你要改善我們的生活只有讀書,讀了書以後一定會有房子住。」

她一路靠獎學金念書,最後當了總統的特別顧問,她母親果然盼到了一棟房子。

所以不論環境怎麼辛苦,母親的正向樂觀態度,是造就孩子擁有信心與信任的最大因素,我們一向都說每個成功的人背後有個偉大的女人,這個研究只是更肯定這個看法而已,父母不要妄自菲薄,小看你的孩子,找出他的長處,肯定他,他以後會十倍來報答你。

我的體驗:多開導少責罵,會有較佳的回應。





如果媽媽的脾氣天生很臭。。。自控能力比較差。。。怎麼辦呢?

作者: 倍耐媽媽    时间: 2010-6-9 19:28
标题: 教育随想录 转自三七养生网 里仁师兄原创
感謝: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5c3ec90100dh9b.html
教育随想录    转自三七养生网  里仁师兄原创



自已的孩子养6年了,开了三年的经典诵读班,见过各式各样的家长,感想很多,今天写出一部份分享给大家,给大家一个参考,不正之处还请指教。

1、很多家长自以为很明智,常常对别人说,我不希望我家孩子太优秀,那样太累。当一个普通人,能养活自已就可以了。但是却忘记了,中国有句古语“取法其上得乎其中 取法其中 得乎其下 取法其下法不得也”。《系辞》上说“尊崇礼卑”,我们的理想不妨定得远大一些,实际着手一定要平实一些。

2、《大学》上讲“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当你的孩子面对着很多要学习的东西时,你就得一定要认真想好,哪些应该先学,哪些应该后学,哪些应该学,哪些不应试学,因为有些学习的能力是在很小的时候才有的,机会稍纵即逝。

3、教育,特别是在教育一个孩子的时候,我们要明白,我们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在为学校打基础,我们是在为孩子的人生打基础。我们希望我们的所教他的东西会让他受益终身,使他一生过得美满、幸福,而并不是简单的让他上学考100分,或者考上一个所谓的名牌大学。

4、《论语》上讲“本立而道生”,当你的孩子在学习如小提琴、画画、跳舞等这些技能的时候,你想没想过,孩子的“本“在哪里?他将来立身于社会,他的根基在哪里?如果他将来有一天在饿着肚子,他会不会还会在哪里拉小提琴和画画呢?

5、韩愈在《师说》上讲“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如果一个老师不能做到”传道、受业、解惑“时,并且责任心很小、自已不爱看书、学习,那么他还能叫“老师”吗?是不是,只要在学校上班的人,就是老师了呢?你把孩子交给这样的“老师”,并且把教育孩子的希望全部都寄托在这样人的身上,你就是在“缘木求鱼”。

6、教育孩子一定要先从德育开始教起,并不是要从怎样让他聪明做起,世界上大部份的傻事都是所谓的聪明人做的。没有德,人就没有根本。就象百层大厦没有地基一样。从小告诉孩子三句话:一、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二、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三、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7、在这个人人把利益摆在第一位,并且人人都不读书的时代,能听到真话是很难的。听到真话能信,更难。听到真话,能信,并且照着做是难上加难。

8、小孩最好不要着急要让见什么世面,因为他的心性还没成熟,没有分辨善、恶、是非的能力,但是孩子吸收外面信息的能力是超强的,什么样的信息他都不加分辨地吸收。先要想办法让孩子能定下来,多读圣贤书,等到性情养成时,再见世面也不迟,因为他能抵得住花花世界的不良诱惑。

9、说服教育是要的,但是不能只去说服教育,要给孩子定规矩!规矩不能破,不许做的事永远都不许做。头两次可以说服,再犯一定要体罚一下。不要在旁边唱高调!成人的自制力都很弱,何况一个孩子?你能用说服的办法,去让一个自制力很弱的人去克制自已的欲望吗?如果你从小就只对孩子进行说服教育,那么这个孩子6、 7岁的时候,嘴皮子的功夫比你要厉害!这样的人我见过许多。

10、 做父母的责任你是逃不掉的,小的时候你可以放任自流,但是到他长大的时候你要加倍操心,并且你的付出基本上是无效果、无意义的。



字字真言,非常誠懇直入的經驗總結!感謝這位“裏仁”前輩!
希望能找到跟多他的指導~
作者: tracylin2002hk    时间: 2010-6-9 19:31
标题: 回复 #9 倍耐媽媽 的帖子
我的體驗:多開導少責罵,會有較佳的回應。
如果媽媽的脾氣天生很臭。。。自控能力比較差。。。怎麼辦呢?
開駡之前,閉眼深吸,想baby可愛的時候
作者: 12e    时间: 2010-6-9 21:47
太好了, 多多收集哟, 这样俺还能偷偷懒. 呵呵.
作者: 倍耐媽媽    时间: 2010-6-9 22:24
原帖由 tracylin2002hk 于 2010-6-9 12:31 发表
我的體驗:多開導少責罵,會有較佳的回應。
如果媽媽的脾氣天生很臭。。。自控能力比較差。。。怎麼辦呢?
開駡之前,閉眼深吸,想baby可愛的時候


多謝良師益友tracylin2002hk的提點,最近比較累,脾氣比較臭。
且訓練bb不用尿布很失敗,對著可憐的小人大呼小叫的,現在想想自己很可恨!

修養太差了,碰到事才發現自己真的不配做bb的媽媽,bb是遠近聞名人見人愛的乖寶寶,我卻那麼無恥的對待她,傷害她!深深懺悔!!!bb對不起!!!
作者: 倍耐媽媽    时间: 2010-6-10 22:00
今天看到http://www.amtb.tw/baen/jiangtan ... p;web_rel_index=278
裏的第七集。(用的是這集裏說的方法,開自己的根本智。)
裏面說到很多可以用於 兒童學經 一事的千古不變的方法。有興趣的爸媽們可以定心的看一看這第七集。

目前寶寶才2歲,我現在意識到,教子最要緊的是媽媽自修,把自己的根本智開發出來,提升自己,才能保證在這眾說紛紜的教育環境裏,有智慧辨別教子良方,方向錯了,再用功,再抓都沒用,做無用功越多,只有離大道越來越遠。

趁寶寶還沒到3歲,趕快自己補課,否則為時已晚。


“研究”了一下,申請到一個博客位置:http://blog.163.com/paysdelotus@126/\"\"

將這些搜帖記錄慢慢填入,所以暫時定三個板塊:

他山之石(美文收集)
自身修行(修正身語意的錯知、錯行。。。)
育子記錄(隨筆)

博客將繼續我的“自說自話”風格,不屬於說教風格,求人不如求己,所以完全是自求的記錄,有緣路過的人也能火眼金睛的督促提醒。。。。嘻嘻



有興趣的爸媽前輩朋友們,歡迎移步博客,多提寶貴意見和建議,希望我們共同進步。

ps: 如果,對這裡看帖有興趣,也可告知,可從博客搬東西地~
作者: 倍耐媽媽    时间: 2010-6-11 06:40
标题: 不要打孩子了
感謝:http://www.37ct.com/viewthread.php?tid=20750&extra=page%3D2


不要打孩子了



前几天,陪朋友去慈善安老院看王老。101岁的老人虽然看起来那么平凡,但真的是充满了智慧。我很喜欢和王老待在一起,每当迈进她的小房间,喜悦便会源源不断的从心间流出。

朋友和王老聊起孩子的问题,他有一个倔强的孩子,不听话,呵呵。用他的话说把他搞的很郁闷,真的是没有办法了,问王老可怎么办。王老第一强调的就是不要打孩子,王老说:大人有个愿意和不愿意,孩子也有个愿意和不愿意。为什么大人一定要孩子愿自己的意。而且,一个孩子一个性,打是会把孩子打坏的。

哈哈,我听了真高兴,王老可真人本,真人性化呀。我现在是旗帜鲜明的不赞成打孩子。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观点,我并不想说服任何人来认同,只是我在这个问题,有了自己的观点和认识而不再摇摆和迷惑。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我是不希望任何人用暴力的手段来对付我的,我怎么能用暴力的手段去对付别人。无论给自己贯上什么冠冕堂皇的理由,打孩子也是不妥当的。为什么我们为孩子扬起的手就那么容易?如果是个200斤的壮汉,我们还敢说打就打吗?说白了还是欺软怕硬。孩子是人,允许孩子犯错。净化自己的心灵,你好了,孩子坏不到哪去。不要把根本的责任推到枝末身上去。

打孩子时,看看孩子的眼睛,听听孩子的哭声,看看有多少委屈和仇恨的小火苗,攒紧的小拳头,心头不住呼喊的为什么,不被爱的感觉,力量的悬殊而无法反抗,我们究竟做了什么?这一切都会种下,这一切都会收获。会伴随孩子的一生,只要有类似的境遇就会唤起痛苦,除非有疗癒的那一天。而多少多少的人,都会与痛苦终身厮守,无有出期。

亲子关系的良好,就是明天最好的孝道教育。很难想象,一个和父母心心相印的孩子,充分的感知到爱的孩子,能在明天不会爱自己的父母。倒是童年伤痕累累的儿女,面对亲情,也许更是一种复杂的滋味。爱与恨的交织,人性与情感的交织。隔阂不消,心灵何时才能有爱的连接,即便是锦衣玉食的照顾父母,心灵深处,情感是障壁的,是无法自由流动的。彼此深深的爱,却深深的相隔。何其之痛矣。

孩子的人格一岁半初步定型,三岁就基本完工了。真正的爱是孩子心灵最好的食物,好好的爱你的孩子,赞叹他,爱抚他,尊重他,让孩子感觉他是安全的,被爱的,被信任,被需要的父母的心智决定了孩子的人生。让我们都成为一个有着美好内在的人,提升自己心灵的层面,孩子日后的世界,就是他的心所召唤来的,让孩子心中充满了爱,喜悦,感恩,他才会去爱,去感恩,幸福的一生注定会陪伴他。


才想起來,一個多月前看的尹建麗的演講,我怎麼就忘了她的至理名言了呢:
要孩子聽話,自己先做一個聽話的家長
要尊重孩子!

。。。淨空法師說的沒錯,一片光盤,真的要反復聽N遍!!
我這幾天的惡劣言行正應了: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啊!
作者: 倍耐媽媽    时间: 2010-6-11 07:40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tracylin2002hk         2010-6-11 00:12        金钱        +2         学习一下。
tracylin2002hk         2010-6-11 00:12        威望        +2         学习一下。


很感激tracylin2002hk一直以來的支持、鼓勵和很多寶貴的幫助,你的鼓勵讓我這個沒有常性和恒心的媽媽有了點外在的動力,嘿嘿。
由此讓我聯想起,為什麼你的兩個寶貝兒子會這麼棒!決定離不開媽媽的言傳身教。要好好向你學習!
作者: 倍耐媽媽    时间: 2010-6-11 08:33
标题: 怎樣堅持讀經
感謝: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hp?tid=47438&pid=3350746&page=6&extra=#pid3350746

怎樣堅持讀經


(論壇原創爸媽建議之歸納)


因为,习惯的养成是靠点滴积累的,积累的过程就是坚持的过程。
那日听李阳说:“不要相信人的决心,那是靠不住的,你要想培养一个习惯,不用点变态的方法是不行的。比如,你要培养自己早上骑单车的习惯,那就需要把单车横拦在自己的门口,不然,随便一个小借口你就可以逃掉。就象我,要培养自己早上跑步的习惯,我就把鞋子挂在我脖子上。”“培养习惯不要贪,以为一天可以培养一个习惯。其实,只要花一年时间培养成一个习惯,那这个人做事就可以成功了。”
非常羡慕田田妈,她本身就是一本书,各种典章成竹在胸,喂奶的时候都可以信手拈来背三字经给宝宝听。经典已经融入其日常生活,不象我们还要花很大力气去坚持、去形成一种习惯。


我个人感受:孩子越小,越能接受。孩子们就像一张张白纸,都是相同的,不同的是家长们各自的育儿方式和方法。越小的孩子你给她讲什么,她接受什么。







感覺讀經的方法,適用於任何方面,呵呵。
總提一下:

:讀的人自己先認同、喜歡+耳聞目濡

:細水長流
    堅持
    不提“背”(不問結果),各種各樣的讀法(只問收穫),將讀經變成一種“遊戲”,一個共同的  樂趣(孩子看什麼都是“遊戲”,反過來說,只要是遊戲,孩子就會自然的親近、喜歡。)

:境隨心轉
作者: 倍耐媽媽    时间: 2010-6-12 14:41
标题: 睡眠超过四小时?!
感谢:http://hi.baidu.com/%BE%BB%D0%C4%BC%AB%C0%D6/blog/item/07a3f1f10c7c5c5b342accc9.html



睡眠超过四小时?!




「二时讲经」就是一天是讲经八个小时,在寺院丛林里面就等於上大学一样,每天八个钟点课,你一定要去听,无故不能缺席,不准缺席的。行门里面这是两个,一个念佛堂,一个禅堂,随你选择。你选择禅堂,禅堂你一天是八个小时;你选择念佛堂,你就到念佛堂念佛八个小时,解行相应。剩下八个小时, 实际上睡眠的时间大概只有四个小时,因为你还要吃饭,还得洗衣服,还得做自己一些杂事。所以真正修行人一天睡多少时间?四小时,他不会打妄想,他也不会作梦,比军队的训练还要严格,这才能成就得了人才。



常念佛的人,特别是常念这部经,确确实实像经上所讲『垢灭善生』,「垢」是罪业,罪业灭了,慈悲的心生了。我们见到许多的同修,以前萎靡,精神不能振作,睡眠很多,做事情提不起精神,这个经一天念三遍,念了半年以后,他那些业障统统都没有了;以前一天睡十二个钟点睡不够,现在一天只要睡四个小时就够了,这 是非常明显的「垢灭善生」。以前刚强难化,现在『身意柔软』,这就是业障习气消除最好的证明!



我们想想黄念老一天十六万声佛号,十六万声佛号这就是我们通常讲的追顶念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样接著念,这样念法一个小时大概可以念七千声,我念的速度是七千声,我念的方法七千声,十个小时七万声,二十个小时十四万声,四个小时睡眠,差不多。但是他是念十六万声,我的速度是十四 万声,可能他的速度比我的速度还要快,这样念佛妄想进不去!妄想进不去,真的身心世界统统放下。

你们同修昨天晚上念佛二十四小时,一昼夜,念得很精进,令人感动。我看到你们这个样子,我也不能落在你们后面。我昨天晚上睡两个半小时,今天中午休息一个小时,精神不错。我昨天晚上四点半钟睡觉,我读《华严经》,你们念佛,我读《华严经》,你们干,我也要干。所以睡眠是障碍、是昏沉,我们必须要把它克服, 必须要把这一关突破。我们生在末法时期,精神体力这是业障深重,罪业深重,要求三宝加持,我们有真心、有切愿,认真努力,我们相信佛菩萨能够加持我们,有这个信心就可以做得到。世尊当年在世,僧团里面出家人每天睡多少时候?四个小时,释迦牟尼佛规定的。什么时候睡眠?中夜。昼三时、夜三时,初夜分、中夜 分、后夜分。中夜就是我们现在晚上十点钟到两点钟,十点钟睡觉,两点钟起床,睡眠的时间四个小时佛给我们规定的。我们一天要是睡眠超过四个小时,已经就很惭愧,就很难看了。如何能够真正做到四个小时的睡眠,我们相信足够了。


     
精神体力的消耗,我常说过,百分之九十五消耗在妄念上,妄想。如果你妄想没有,心地清净,给诸位说,你饮食也少,你一天吃一餐够了,一天睡四个小时够了, 心地清净,身心健康,那才叫正常人。




现在在我们同学当中,国文基础好的杨老师,她在这上面下过功夫的,而且读书非常认真。我在这边的时间短,时间不长,我仔细观察她,晚上夜深人静,她读书往往都坐到差不多三、四点钟才睡觉。她给我说,她心地很清净,妄念很少,每天休息她告诉我四个小时就足够,所以她还有精神跟我们一同生活还来听经。听经她也 相当认真,她很有悟性。她也有个问题,什么问题?她厌世,不希望在这个世间再住了,跟我讲了好几次,她想希求往生。我跟她讲:「你觉悟得还不够透彻,有一点小悟处」;透彻了,对这个世间没有欢喜也没有厌弃,佛菩萨行的是中道。那要什么态度生活?随缘。一 定要学佛菩萨,没有缘的时候走还有缘的时候 要发心帮 助苦难众生。用什么帮助?我能做到一点,把这一点做好就是帮助无论在哪一个岗位上,尽到自己的本分,做给社会大众看,做个好榜样。



最后一句是「精进,由加行精进故。由斯五相,发勤精进。速证通慧,灭障解脱」。这一句说得好,加行就是加功用行,白天时间不够用,晚上还继续干,这就属於 加行,夜以继日,真正用功的人。佛陀在世,我们知道僧团里面的生活,每天睡眠的时间四小时,这佛定的。六时,古印度一昼夜是六时,白天分三时,晚上分三 时。白天叫初日分、中日分、后日分,日就是白天;晚上也分三分,叫初夜分、中夜分、后夜分。所以它的一时是我们现在的四小时。中夜这是睡眠休息的时间,中夜是什么时候?现在的时间是晚上十点钟睡觉,两点钟起床,四个小时,中夜。诸位想想看,两点钟起床就要精进了,这叫加行精进。  睡眠四个小时够不够?够 了。饮食跟睡眠,饮食是补充能量,这个人身体是个机器,机器它要起作用需要能量,能量靠饮食来补充。但是这个机器,你要继续用久了它会疲倦,必须要有一个适当的时间让它休息。这一天二十四小时,休息四小时足够了。现在人休息四小时为什么不够?因为他没有好好的休息,睡觉还会作梦,还会胡思乱想!胡思乱想,你身体虽然在休息,你的心没休息,所以你身体还会感觉得疲劳。如果真的休息了,我们讲睡眠睡得真好,睡眠连梦都不会做,那就够了,那就很正 常。所以常常精进的人,他没有杂念,他为什么?念念都在道,念念都在善,凡是不善的,他在平常根本就没有,所以他心地清净,睡眠的品质好。甚至於每天正式睡两个小时,当 中有没有累?有累的时候,他趴在桌子上打瞌睡,十分钟、十五分钟就行了,他精神体力马上就恢复。就是说他那个十分钟、十五分钟的休息,真休息。所以正式睡眠的时间两个小时也行。这些叫加行精进。

佛给弟子们规定作息时间,晚上睡觉是中夜,诸位晓得,它的一时就是现在的四个小时。中夜是什么时候?晚上十点钟到二点钟,这是中夜;换句话说,十点钟睡觉,二点钟就要起来了。从前人心地清净,烦恼轻,一天四个小时睡眠够了。现在的人不行,现在人烦恼重,四个小时怕他的体力恢复不过来,这个要知道。每个人 身体状况不一样,所以作息时间要自己懂得调理。


摘录《净空法师法语》









慚愧!慚愧!懺悔!懺悔!
幼時不貪睡,現在卻懶的每天都是寶寶把我叫醒。給她做的是什麼榜樣?!
在無錫打【地藏七】時,的確是每天睡眠4小時左右,每天拜3個大懺、跪著誦7部【地藏經】、跪著追頂念佛半小時、發露懺悔,晚上睡覺時,感覺是,眼睛一閉就又起床了,毫無夜夢,睡醒時渾身大汗,白天精神抖擻,佛制定的日睡四小時,果然是能做到的。

只是回到家後,煩惱習氣又像潮水般湧來,懈怠了。。。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 乐。
大众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心底清淨,少食少睡,多修正行。
無緣走,有緣則盡責盡心盡力。
-- 末學媽媽目標


[ 本帖最后由 倍耐媽媽 于 2010-6-12 07:44 编辑 ]
作者: 倍耐媽媽    时间: 2010-6-12 14:56
标题: 中医彭博士:怎样吃素才能健康---彭鑫(中医博士)
感謝:http://hi.baidu.com/%D0%A1tom/bl ... 81a6395882dd01.html


怎样吃素才能健康---彭鑫(中医博士)




1 问题的引出--面黄肌瘦

时下出现很多"饮食新理念",其中之一就包括不吃主食,以蔬菜为主的饮食原则。有两类人群持这种观点:第一类,想减肥的女性;第二类,某些佛教人士。笔者在临床中发现,很多减肥的女性为了控制热量摄入,不吃主食只吃蔬菜水果,久而久之,面有菜色,要么萎黄晦暗,要么脸色苍白,精神体力衰弱,大便稀溏,疲劳无力,造成月经量少、甚至绝经,来门诊求治妇科疾病,希望调理月经。

2 气血生化--五谷杂粮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不吃主食,水谷精微无从摄取,气血无从生化,后天之本亏耗,导致月经量少,月经不调甚至闭经。因此,我在诊 治这类疾病的患者,通常要求其恢复正常饮食,以保证气血之来源,此外,建议喝小米粥加红糖以充养脾胃,迅速恢复元气。在北方,妇女生完小孩坐月子的时候, 老婆婆通常给产妇做小米粥加红糖,以补养身体,小米在中医看来是补肾健脾利湿的佳品,古代行军打仗多以小米为军粮,吃小米不仅耐饿,而且除去脾胃湿气,避 免水土不服所导致的肠胃疾病。

一把小米,撒到地里是一片庄稼,小米是高度浓缩了的"生机",产妇生完小孩,生机消耗很大,所以民间用小米来帮助其恢复生机元气。很多女孩子,喝了小米粥加红糖,不仅月经调顺,而且脸色红润光彩,真印证了五谷杂粮补养身体的道理。

佛教界有一些出家师父和在家居士,也是不吃主食仅吃蔬菜,但是据我观察,大部分遵从这个饮食原则的人久而久之面黄肌瘦,身体衰惫,气色晦暗。其原因不外 乎上文所讲的仅靠蔬菜是无法维持气血来源的。蔬菜多为植物的茎和叶,其疏通力量比较强而补养力量比较弱,气血虽然可以得到疏通但得不到补养,尤其是脾胃没 有水谷滋润,久之就会造成脾胃气虚的病机。

3 气满不思食

以上论述是针对一般人而言,凡事都有特例,既然 有人提出不吃主食只吃蔬菜的原则,就说明有一部分人是这个原则的亲身受益者。那么,什么样的人合适这种饮食原则呢?我总结为"心地清净,元气充沛"的人可以超越一般的养生原则。凡是修行有成就的人,内心清净无染,妄想分别执著淡泊,元气消耗极少,依靠修行禅定所获得的能量补充(禅悦为食),全身元气充沛。 正如古人所说"气满不思食",真正元气充盈的人,不思饮食。因此一天仅仅吃一顿饭甚至一碗粥就可以了。如台湾著名的广钦老和尚,数十年来不吃主食,仅吃水果维持体力,活到九十五岁高龄,身无疾苦,安然往生。

在佛教经典《增一阿含经》中以"禅悦食"为五种出世间食之一。并在《杂阿含经》指出,有众生进入初禅,"离生喜乐,处处润泽,处处敷悦,举身充满,无不 满处。"凡是修行真正契入境界,功夫得力,均会有全身气力充足之感。毛凌云居士所撰《念佛法要》卷二中就有这样一段描述念佛功夫得力的文字,现摘录如下:

清 竺峰、圆融大师,姓姚,德清人。年三十,出家受具戒,持守无缺。笃好礼念,以往生净土为决定志愿。不畜徒,不自住庵,恒依人修,免杂用心。居无定所,合则留,不合则去,意气洒落,不为胶执,亦不乐随众作务。常静掩一关,礼念并行,不礼则念,不念则礼,无一时间断,亦不参以他法,竟以此终其身。尝于午间敲鱼 念佛,直到次日日晡时(下午3~5时),人见其终无休歇,大声唤之,始止,自谓才如半日耳。问其饥否?则曰:"我口甜水如蜜,常咽常盈,受用无量,更不思食也。"胁不帖席者数十年,故少梦,偶有梦,亦不离礼念,更无异缘,梦中常见佛菩萨活动如生,间予奖励,或导引念佛。忽自知时至,念佛而逝,年六十四,顶 示暖相。


圆融大师精进念佛一天一夜,竟不会感到饥饿,反而觉得口水甘甜,受用无量,这恰恰说明法喜充满,禅悦为食便会得到能量的补充,不需要依靠一般的饮食。

又如历史上著名的永明延寿禅师,据历史记载他三十岁悟道,"后住永明,日课一百八事。夜往别峰,行道念佛,"每天由早到晚,讲经、作佛事,要做一百零八 件事情,而且夜晚还要到其他峰顶念佛。明代学者洪觉范说:一个人每天要做这么多善事,而且日中一食,一定骨瘦如柴,结果看到他的画像,却是身体壮硕、方面大耳的帝王之相。永明延寿禅师一天的工作量是巨大的,然而需要补充的能量却很少,足见禅定功夫之深。禅定并不一定是面壁打坐,行住坐卧都不离禅定,禅悦为 食自然身体健壮

4 不要盲目模仿

然而一般佛教居士,没有专业修行,或者因为功夫不到,还需要应付日常工作,有的护法居士为佛法、为众生而奔忙操劳,修证上还没有真正契入境界,这就必然 需要消耗大量的脑力和体力,假如不加以补充,就会导致上文所说的脾胃虚弱,气血不足的亚健康状态,长久以往,可能会引发各种疾病。

因此,任何规律都有其适用范围,每个人在接受不同的养生观点时,要参考自己的实际情况,斟酌采纳,方能如理如法。

5 补充气血的食疗方法

小米粥做法

做法:小米适量,小火慢慢煮熟,气血不足者可加红糖少许。

功效:小米具有健脾和胃、补益虚损,和中益肾,除热,解毒之功效;还可以治疗脾胃虚热、反胃呕吐、消渴、泄泻等疾病。《本草纲目》说,小米"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

经常喝小米粥,可以温补脾肾,增强生命力,对身体虚弱的有不啻为一帖补养良方。

印光大师的饮食建议:

1提倡吃面食 先后天衰弱,当以善于保养为事。若欲靠食物滋养,食素人宜多吃麦食麦之力大于米力不止数倍。光吃了面食,则精神健壮, 气力充足,音声高大。米则只可饱腹,无此效力。麦比参力尚高数倍。有钱人服参,乃是钱无处用,故作此消耗耳。非真能补人也。----《印光法师文钞三编· 卷二·复蔡契诚居士书一》

2 提倡吃豆油大磨麻油亦能补人,小磨麻油以炒焦枯了,力道退半,人但知香,实则是焦味耳。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二·复蔡契诚居士书一》 黄豆,豆油,补料最多,宜常服之。早间粥中,宜下磨破之黄豆。平常食油,专用豆油,较比猪油,补力更大。 ----《印光法师文钞续编·复鲍衡士书》

3 佐以干果食疗 莲子、桂圆、红枣、芡实、薏米,皆可滋补,岂必须血肉方能滋补乎? ----《印光法师文钞三编·卷二·复蔡契诚居士书一》

4 印光法师滋补粥

根据印光法师的建议,结合中医理论,提供以下食疗的方法,而达滋补气血、调理脾胃之功效,如下操作:

做法:莲子十粒、桂圆(剥掉外壳)十枚、红枣(掰开)十二枚、芡实(大型超市里面或药店都有)一两、薏米一两,一起用小火熬粥。

功效:补气化湿,固肾强精。

粥中之莲子,可以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桂圆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红枣补中益气,养血安神;芡实可以开胃助气,固肾涩精,补脾止泄,此四种配伍 相辅相成,温补脾肾,养血安神,同时佐以薏米,其性味甘淡微寒,功用健脾利湿,流通湿气,正可兼制桂圆之热,温阳而不助火;又可反佐红枣之腻,使补虚而不 留湿。诸种补养食品相配,共奏补气养血,固肾强精之效。

"药补不如食补",滋补粥长期服用,对于气血不足、脾虚久泻,遗精带下, 心悸失眠、怔忡健忘、血虚萎黄等现在社会常见虚弱类疾病确有良效,其中加大桂圆、大枣的量便可以针对失眠类患者,加大莲子、芡实的量针对脾胃虚弱、泻下伤 精的患者,加大薏米的量,针对湿气较大的肌肉酸重,关节疼痛,水肿,脚气,白带,肺脓疡患者,此外,现代研究中发现薏米里含有抑制癌细胞的成分,因此对于 癌症患者,薏米粥不失为调养身体的佳品。



信心堅定,科學健康的飲食,把素食進行到底。


作者: oye妈妈    时间: 2010-6-12 15:10
谢谢楼主汇集了这么多好材料, 楼主的帖子我收藏了以便以后学习
作者: 倍耐媽媽    时间: 2010-6-12 23:26
感謝:http://foz.xuefo.net/Article/fsks/jingkong/200909/7149.html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 第七卷 - 淨空法師

視頻: [url]http://www.amtb.tw/baen/jiangtan ... p;web_rel_index=278[/url]


  诸位观众,大家好!请掀开《阿难问事佛吉凶经讲记》第十面最后一段开始。
  受戒「从明师受戒」,这个戒的意思不是讲五戒、十戒、比丘戒、菩萨戒,不是说这个,是接受老师的考诫。这个备注上也都写出来了。老师怎样教导我们,我们一定要接受。有些时候难免我们会怀疑老师这种教导的方法,是不是能收到教学的效果?这种情形自古至今都在所不免,尤其是现代人。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可以说是接受教学最多的、影响最大的,是什么?电视。现在小孩,小孩出生两个眼睛只要一睁开,他就看到电视,电视的教育影响现在人太大太大了。电视内容是些什么?这个我不说,大家心里都清楚。
  在早年,那还是老总统的年代,好像正是提倡「文化复兴运动」的时候,有一天,我在方东美先生家里遇到教育部有三位官员,他们去访问方老师,跟方老师谈文化复兴运动具体的办法,向方老师请教,希望方老师提供意见。这个问题问了之后,老师非常严肃一句话都不说,沉默了五分钟,然后告诉教育部的这些官员,他说:「有。」那些人说:「什么办法?」「第一个电视台关闭,第二个所有广播电视台关闭,第三个报纸杂志关闭。」教育部的人听到,「这个不行,这做不到。」然后方老师说:「这些东西天天在破坏中国传统文化,只要有这些东西存在,喊复兴中国文化只是口号而已!」这些话值得我们深思。谈到最后,这些官员向老师问了一个问题:美国是现在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当然在历史上我们所看到的,罗马也有亡国的一天,他们就问到:「美国将来亡国第一个因素是什么?」方先生毫无疑虑的说:「电视。」然后警告教育部,现在台湾电视还没有这么严重,要特别小心!如果走美国电视那种路子,台湾也不会有好日子过。
  社会的动乱什么造成的?电视教的。现在除了电视之外还有计算机,家长父母在家里以为自己儿女很用功都在学习。其实计算机里面负面的教育他不断在接受,这不仅是社会动乱的根源,也是世间大灾难的根源。方先生那时候讲,这么好的高科技的工具,可惜我们人不会利用它。如果用这些好的工具,真正发扬中国传统的教学,我想我们的社会只要半年就安定了,一年和平就现前了。非常可惜,我们没有去利用它,我们懂得很想去做,限于条件的不具足,我们知道成本很高。在当年三家电视台,台视、中视、华视,主导新闻的好像都是我的同学,他们来找过我,开出的价钱太高了,我们小小的图书馆负担不起。这是要社会上真正所谓志士仁人,有财力、有地位发心来弘扬正法。
  七十年代英国历史哲学家汤恩比曾经说过:「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只有中国孔孟学说跟大乘佛法」,他讲的东西很多,他对中国非常赞叹,有部分的著作已经在台湾翻成中文,我看到两种。这个人的言论对全世界都有影响,这些话很值得我们深思。
  所以有一些我们自己有成见,接受老师的教诫就比较困难,很难专信。所以教学,最好教学的年龄从三、四岁开始,「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学问的根底从幼年的时候培养,中国古时候教学都是如此。民国成立之后,逐渐效法西方教学的方式,把中国传统的教学舍弃掉了,中国才有最近一百年的大灾难。这些事情往年胡秋云先生讲得很多,我不知道胡先生现在还在不在,我跟他多年失去联络了。他过去是立法委员,这是真正有学问、有德行的人,值得我们晚辈尊敬。他告诉我们:中国近百年来的灾难,根本的原因是什么?是中国人丧失了民族自信心,这是真正的原因。我们听了他的话,冷静细细去想想,他讲得一点都不错。丧失到什么程度?连月亮都是外国圆,你说糟糕不糟糕!什么都是外国好,好像中国的祖宗几千年累积下的是一无所取,全面学外国人,今天受这个苦难,这个苦难外国人也一样在受。
  所以英国这位大学问家,他告诉世界人,中国古老的东西可以救现在的灾难;必须要外国人提倡,我们才能省悟过来,外国人要不提倡,我们永远把它当作垃圾丢掉了,这是罪过。所以我们一定要恢复民族的自信心,一定要相信老祖宗的智慧,相信老祖宗的经验。我们的老祖宗说老实话,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国家民族都不能比的。
  我们祖宗对于后代爱护备至,他们智慧经验的结晶如何传递后代,发明了一个了不起的工具,就是文言文,这是全世界所没有的。我们的祖宗有智慧,知道语言是会变的,如果文字跟语言同一个路,那文字也会变。像西方一样古老的拉丁文现在没有人懂,要靠专家,怎么能普遍承传?中国老祖宗想到这个问题,所以把语跟文分开,语言可以变,文决定不变。我们有一点文言文的基础,读孔子的书、读孟子的书,这些人距离我们二千五百多年,还如同面对面通话、写信一样,这个工具了不起。我们如果不学习文言文,就把纵的这个面断掉了。文言文学习难不难?跟诸位说不难,我现在手上过去有三十几册,民国初年小学生念的国文,因为搬来搬去得太多次,遗失掉了,大概现在还有十几本。民国初年的小学生的作文,现在大学文学院的学生都看不懂。那个时候是什么年龄?十一、二岁,大概是九岁到十二岁这个年龄学习的,他们的作品。
  文言文怎么教?最重要的是背诵。我们从前在台中跟李老师学佛,李老师非常重视古文,我在台中十年听他老人家讲《古文观止》,这一部书三百多篇全部讲完,十年,每一个星期讲一次。告诉我们:「你能够背诵五十篇古文,你就有能力阅读文言文,这把钥匙就拿到了,三藏经典、《四库全书》你就有能力去年;你要能背诵一百篇古文,你就有能力写文言文。」所以要努力,一个星期背一篇,一年就能背五十篇,只要你下一年的功夫,你对于三藏经典、《四库全书》文字上的障碍就没有了。为什么不干?不肯下功夫,钥匙你拿不到。台湾是宝岛,宝在哪里?宝在政府到台湾之后,把这些重要的典籍带到台湾来了。文渊阁藏的《四库全书》,词藻堂收藏的《四库荟要》,国印《四库全书》,世界书局翻印《荟要》,《荟要》尤其珍贵,因为《荟要》只有一部。当时乾隆编这个书的时候,《荟要》只有两部,一部就在词藻堂,是乾隆折书坊,另外一套收藏在圆明园,圆明园有一套《四库全书》、有一套《荟要》,八国联军的时候烧掉了,所以《荟要》只剩下一部。《四库全书》当时一共写了七部,现在在中国大陆听说还有三套,但是现在中国大陆也印出来了,我们这边也印出来了。商务印的本子印得非常好,一千五百册,我对于这些文物非常重视,《大藏经》在台湾也都陆续出版。
  我今天在澳洲收藏十种不同版本的《大藏经》,有两套《荟要》,有一套《四库全书》,希望你们同学用一年的时间去背五十篇古文,典籍摆在那里,你们就有能力阅读。中国两三千年古圣先贤、列祖列宗,他们的智慧经验全记载在这里面,这是宝藏。这些书分量印的大概都不多,商务印书馆的总经理告诉我:「《四库全书》总共只印三百套。」那个时候我猜想估计也是三百套,分量太大不是普通人能够收买的。我买这一套是最后的一套,日本人买去了,日本人买了五套,四套运过去了,这一套他没有钱付,跟他谈让给我,还要权利金,还送十二万台币给他,他把这套让给我,最后一套。
  古文不读怎么行?现在叫你读古文你会不会怀疑?你会不会相信?所以许许多多的问题,老师今天的教诫,我们会有疑虑,不敢依教奉行,结果损失不是老师,是我们自己。现在这些典籍出版之后散布在全世界,我们很欢喜,我们心安,世界上纵然有灾难,这些典籍不会完全被毁灭。全世界的灾难只要这个书有个两、三部存在,能够保持原样子,我们祖宗的心血就没有白费。文化没有国家界限、没有种族界限、没有宗教界限,这是对全人类的贡献,我们要珍惜,外国人在历史文物怎么比都比不上中国。
  我们跟一个老师,老师要慎重去选择,跟定之后决定没有怀疑,听从老师的教诲,这叫「受戒」。「专信不犯。精进奉行。不失所受。」这三句是讲事师之道,我们做学生如何对待老师。我这个地方讲的在第十一面第四行,「这三句是讲事师之道。古制(古时候的礼)君所不臣于其臣者。当其为师弗臣也。」这是过去君王的时代,皇帝至尊,至高无上,全国的人民对他都称臣,见面行君臣之礼,只有老师例外。皇帝跟老师见面行什么?宾主之礼,不敢把老师看作是他的臣民。皇帝坐的位子是坐在北面,北面是上位,南方是下面,接见臣子都是坐北朝南,这种坐法。老师来的时候不可以这种坐法,老师来的时候,皇帝离开他的座位,皇帝坐在东面,东面是主人,东道主,老师侍在西面,西面是客人,宾主之礼对待。这是教什么?教天下人尊重老师,尊师重道。皇帝自己做表率、做模范,孝亲尊师,皇帝这样做了,下面臣民当然模仿,上行下效。所以从前作皇帝不容易,他的一举一动要做全国人民的榜样、模范,让全国臣民有所归依,社会秩序赖以维持,这才能够真正达到和睦相处、安定、繁荣、兴旺。国家领导人带头来做。
  在一个家庭里面,你要看这个家庭有没有前途,你看他的儿女、看他的子弟,他家小孩所受的教育。如果受的教育良好,小孩都能懂礼、都能守规矩,这个家庭一定兴旺,家和万事兴;家庭小孩目无尊长、骄慢,这个家庭没有前途。古时候这些道理现在适用,只要你留意细心去观察,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到世界,都能看得出。这个东西没有迷信,历史是一面镜子,经验之谈。所以你历史读多了,我们讲史实,过去一个家庭的兴旺、国家的存亡必有原因,你看多了就晓得。然后再看现前的环境,吉凶祸福自己大致上都能够观察得到,不会差错。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好处就是自己懂得趋吉避凶,你就有这个能力。这一段文诸位自己看看就可以了,我们还要争取时间。
  这一段文当中,我们引用唐大圆居士的几句话,他说得很好。唐居士也是民国年间人,在抗日的时期他在西南大学担任教授,跟方东美先生曾经在同一个学校教过书,这是早年的佛学家,他的著书也相当丰富。这个地方我们引用他的一段:「佛法教人,先求根本智,无相无分别。次求后得智,能分别一切法。亦如中国往日教童蒙读经,先但句读,后乃开讲,自然开悟,是为东方文化一贯之思想。学佛亦应熟诵应读之经论,不求甚解,即为求根本智。及熟能生巧,由闻发思修慧,是为后得智。以是比较东西,东方不急求解,是培养根本智,而发达后得智。西方初学,即求甚解,是破坏根本智,而失后得智之用。」这一段话非常重要,从这些话我们就懂得,我们做学问要用西洋的方法,错了!要用中国古老的方法,有效!可是现代人把祖宗的成法都遗忘、都废弃了,听到唐大圆这些话你会很疑惑,照这样做能行吗?不敢依照这个方法去学习。我这一生亲近几个老师都用这个老办法,我今天在新加坡办「弘法人才培训班」,我也用老方法,学生们学得欢喜,有效果。三个月的培训学生们自己说,比他们过去念四年佛学院收获要多,但是这个方法没有全用,全用收获就更多了。
  《般若经》上佛讲得好,「般若无知,无所不知」,所以真正的学问从哪里修?从「无知」修,不要急着求知,先求无知,真正到无知之后,你只要一接触就明了、就通达,就变成无所不知。《般若经》上讲得好:「无知而后无所不知。」你要先求有知,什么都要知,到后来就有不知,你的亏就吃大了。现在大家犯的毛病,一开头就广泛涉猎一切经典,把你的头脑搞乱了,涉猎太多变成什么?变成胡思乱想,变成妄想分别执着,然后再想学东西,你的根本已经破坏了,你很难回过头来再学。这是真正好老师遇到这些学生不教,不是他不慈悲,他实在没有能力,教不出来,真正好老师教什么人?你是一张白纸,你什么都不会,你能对他专信不犯,他把你看作宝贝,他会很认真努力来教你,你会有成就,你没有被污染。纵然是佛教经论,你涉猎太多,你被佛教经论污染了。所以诸位要记住,佛经可以救人,也可以害人,佛经就好像药,药要不对症,那害人。对症是良药,不对症是毒药。
  求学,为什么佛在此地第一句就告诉我们,求「明师受戒」,你要没有真正好老师来教导你、指点你,你怎么会?可是好老师确实难求,实在求不到,我们懂这个原理原则,现在没有真正善知识,找古人。依古人,只能依一个人,不可以依两个人。两个人,两个都是好老师,但是他们的思想方法不完全相同,那你走两条路,两条路不好走,肯定是失败的。一个老师跟到底,这个学生的老师一定要负责任,必定要把这个学生从迷惑颠倒把他引导出来,让他大彻大悟,他的教学成功了。你要不听指导,他就一点办法都没有,一定要听指导。指导的原理肯定教你修定,但是这些老师很高明,他不用修定这个名词,他教你一门深入,一定是教你专修、专精,长时间的薰修,一门深入。他要教你同时学两样、三样,这不是我们儒佛讲的好老师,儒佛讲的好老师决定是教学一门。佛家常讲:「一经通则一切经通」,学到什么程度?学到通。通的标准在哪里?通到自性。从这一部经上学习,要学到明心见性。见了性之后,世出世间一切法全通,没有到见性,你还不通。
  中国做学问这个道理,就像一棵大树一样,我们现在在什么地位?是一片树叶。我们从树叶找到树梢,找到树梢就要通好几片树叶,通到树枝那就通很多树梢,通到根本全都通达了,所以一定要达到根本。任何一部经典,都是释迦牟尼佛从自性般若里头流出来的,所以每部经都通自性,《金刚经》才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就是这个道理。我们明了这个道理,你就晓得坚持就是一部经到底,在这一部经上成就自己的戒定慧三学,然后才能通一切法。
  我们在《大藏经》「史传部」里面看到,早年印度的龙树菩萨,这个人很著名,提起来大家都知道。龙树菩萨学习释迦牟尼佛四十九的经教,我们今天讲《大藏经》,他用多少时间?三个月。三个月全部都通达,什么道理?人家通了。人要不通怎么行?《华严经》上善财童子给我们做了一个榜样,他的老师文殊菩萨,在文殊菩萨会下成就根本智,根本智就是通达明心见性,那是根本智。然后出去参学,这就是五十三参,五十三参就是圆满后得智,无所不知,一生圆满无上菩提。这个道理就是「专信不犯。精进奉行。不失所受。」你只要把这十二个字做到,你的德行学问,哪有不成就的道理!一生圆满成佛。
  今天最难的,我们对老师怀疑,我们没有法子信任;现前没有信心,来找古人,古人找一个人。我在台中求学,李老师谦虚!好几次告诉我:「我没有能力做你的老师,我的能力只能教你五年。」这个话就是说五年要听他的话,这是善巧方便,怕我对老师疑惑,怕我对他没有信心,所以划一个界限五年。我遵守他的教诲,半年我的信心就具足了,收到效果了,烦恼果然少了,智慧真的多了,半年当中收到这个效果,对老师有信心了。所以到五年之后,我又向老师报告,我还遵守五年。我遵守他教学的原理方法十年,离开他,真尝到味道了。而李老师一再教导我要依印光大师为师,这就是我现在找不到真善知识,找古人。他介绍我印光大师,印光大师不在了,《印光大师文钞》在。现在我们读到《印光大师全集》,什么教不读、什么都不看,就看印光大师的书,要看多久?看到你开悟为止,没有开悟不能更换。所以你在一门之下,一定是得定、得清净心,烦恼轻智慧长。
  一般像我这种根性,要用多少时间?十年。十年专念这一本书,心定了,心定自然就开智慧,开智慧然后你涉猎其他的典籍书本很容易,一看就懂。讲经哪里需要准备?怎么准备法地?无需要,经典一翻开字字句句无量义,到这个时候你真的法喜充满,你会真正体会到,讲经是人生最快乐的事,不会疲倦。讲几个小时累了,那你是没有入境界,你没有契入境界。契入境界讲的时候不会疲倦、不会累,愈讲愈有精神,愈讲声音愈大,哪里会累!讲经会累你没有功夫,你没有学到。
  我们现在比释迦牟尼佛打对折了,释迦牟尼佛每天讲经八个小时,我才讲四个小时。他一天讲八个小时,我们在经上常常看到「二时讲经」。古印度把一天分做六个时辰,昼三时夜三时,它一个时辰等于我们现在四个小时,二时讲经是八个小时,人家不疲倦、不厌。我们要以佛陀为标准,要跟他学,要充满信心。对于眼前法师大德没有信心,找古人。在我们佛门  益大师(116页)学莲大师,那时莲池大师往生了,莲池大师的著作在,他专门念莲池大师的书,专门学莲池大师,成就净宗一代祖师,跟一个人学。这个世间你找不到,没有佩服的人,找古人。
  我现在劝我们净土宗的同学们,你们找哪一个作老师?找阿弥陀佛作老师,这最可靠的。跟阿弥陀佛学什么?《大乘无量寿经》,专门学这部经,专门念这部经,念久了意思就会明白了。中国古人常讲「读书千遍,其义自见」,你一千遍念下来,你心定了,定了开智慧,经的意思自然就现前。你今天经典打开,意思看不出来,是你的心太乱,你的心太复杂,妄想分别执着太严重,不但你经文看不懂,备注你都看不懂,你说你糟糕不糟糕!我今天教你们修学,我听说图文巴同学,学了三天就有一点感受了。我这个方法是教你听音带,看录像带,现在做成光碟,一个光碟一个小时,你就听一片,一天就听一片,一个小时,听完之后从头再听,一天听八遍。
  这种教学的目的是什么?就是教你修戒、修定、修慧,你只管听,也不管能不能听得懂,只要听,全部精神贯注在听讲,不要研究不要讨论,为什么?你没有定没有慧,你研究是胡思乱想,你讨论是胡说八道。什么时候你可以研究讨论?你开悟了,你念佛三昧得到,智慧开了,那个时候你研究讨论,没有到功夫不需研究讨论。只管听,一天听八个小时,一片东西,不是八个小时听八片,就听一片。念佛堂念八个小时的佛,一天十六个小时。你只要这样干,我告诉大家,三个月就有效果,三个月一定是烦恼轻、妄想没有了,智慧就增长。你对我要有信心,你照这个方法去做,我不像李老师,李老师说五年,我只三个月,三个月你就试验试验看。三个月果然有效,你继续努力去干。这一段我们就介绍到此地。
  再看底下这一句「精进奉行」。佛教菩萨六个修学的纲领,第四条就是「精进」。有人说佛教老旧、落伍,不适合时代了,这个人是不懂佛法,误会佛法。他要真懂得,佛法精进,精进怎么会落伍?永远站在时代的前端。「进」是进步,天天在求进步,「精」是精纯,纯而不杂,他怎么会落伍,怎么会被淘汰?不可能的。儒家讲:「日日新,又日新。」跟佛法讲的「精进」是一个道理。所以圣贤的教诲,跟诸位说,万古常新,它的确超越空间、超越时间。今天我们在全世界,我们讲孔孟之道,讲大乘佛法,无论在哪个国家,无论在哪个族群,甚至于不同的宗教,都会被大众欢喜接受,很可惜没有人去讲。
  我这些年在新加坡,接触九个不同的宗教,我常常跟他们在一起讨论。前几个月天主教邀请我讲《玫瑰经》,天主教主修的一产经典,是他们的早晚课诵,我把这部经里面真正的意思讲解给他们听。这个录的有光碟,你们可以看看,信仰天主教的可以送给天主教的朋友们。宗教与宗教之间没有矛盾,只有误会,没有矛盾,误会怎么产生的?不往来。世出世间法只要不通,问题出来了,一通了,问题就没有了。就像我们人身体器官血气,如果畅通,身体健康长寿,哪个地方不通了,那就要生病。现在这个世间人与人之间不通,他不往来,国与国之间也不通,族群与族群之间也没有沟通,宗教与宗教之间也没有沟通。地球病了,社会病了,危机重重,怎么解救法?通了,问题就解决了。这一点我们不能不知道、不能不明了,不能不认真努力去做各种不同族群、宗教沟通的工作,这个在现在社会太重要了,真正能帮助社会解决问题。好,时间到了。



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居然找到了文字檔,這篇演講筆錄裏有很多提到讀經的啟示。
現在根據淨空法師的建議,每天只聽一片光盤,1小時左右,反復的聽,果然效果比一集接著一集要效果好,由定生慧。
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是小乘經,在中國,是儒學代替了佛法的小乘經,可見小乘經的作用。
我現在總覺得,教育子女最重要的是父母自己要先提升。

淨空法師在這個講演中提到過:

儒家的三個根要紮牢:【弟子規】、【了凡四訓】和【感應篇】
佛陀的基礎教育:【阿難問事佛吉凶經】、【十善業道經】
。。。背、常記在心,兩年內學完,做到便是道德之人。

(知道萬物運作規律是“道”,能遵守是“德”- 陳大會演講: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C2rJQcMNAM0/)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知因果是其他教育之前,最基礎最重要的教育。
作者: 倍耐媽媽    时间: 2010-6-12 23:42
标题: 念经的目的,一定要搞清楚!
感謝: http://qingsongxuefofa.blog.sohu.com/153068065.html


念经的目的,一定要搞清楚!



(一)



1 我们念经是求开悟。悟从哪里求?从定上求,从清净心里面求。

2 经选一部,天天念它,念到熟悉,不要求解,为什么?经里没意思,你求什么解?你所了解的统统叫打妄想。开经偈讲“愿解如来真实义”,你所解的都是胡思乱想,决定不是如来真实义。

3 如来真实义是什么?没有意思,那就是如来真实义。心清净、心定了,到起作用的时候就无量义。佛法妙就妙在此地,所以你决定不要去找它的意思。

4 我们天天念经,念经是为了得定,念经是为了清净心,清净心里面生智慧,《金刚经》说,“信心清净则生实相”,我们念经的目的是在此地。

(二)



1 所以我常常劝人,经只管念,不要去想它的意思,不要去研究,一味地去念;这样念下去,如来真实义你就明了了。

2 念经的目的是破妄想、修定慧,所以念经不能有分别,不能有妄想,不可以想经里的意思,这个很重要!

3 念经的时候要专心,专心就是修定;念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字没有念错,句子没有念颠倒,这就是修慧。
作者: 倍耐媽媽    时间: 2010-6-13 00:52
标题: 清皇子读书苛于今
感謝:http://blog.sina.com.cn/s/blog_3f7217400100gtx8.html#comment1
  
清皇子读书苛于今

    清代帝王重视皇子们读书的程度,为历代王朝所不及。清皇子读书的场所称“上书房”,故宫乾清门以北为后宫,是帝后生活居住的地方;西边是军机处,乾清门内东廊就是上书房,上书房设在这里,便于皇帝监督。
    与前朝相比,清代皇子读书入学年龄早、学习时间长、规矩严、课程多。清统一中国后,皇族教育在制度上更加完善、正规。康熙在位的时候,诸皇子分居各处读书,到了雍正初年,就在宫中设立上书房,选择学问品德最好的大臣教皇子读书,称为“师傅”,由皇帝亲点。从此,皇子在上书房读书成为制度。
上书房的制度极严,天未亮,清皇子们就开始读书了。清代规定,皇子读书的时间为“卯入申出”,也就是早晨5点至下午3点,计10个小时。皇子开学,必须择定吉日,皇子和师傅双方长揖,代替跪拜。读书要正襟危坐,夏天不许摇扇子。午饭时候,侍卫送上饭来,老师先吃,皇子们在另一旁吃,吃完不休息,继续功课。
    皇子幼年即开始读书,放假日少得可怜,只有元旦(夏历正月初一)、端阳、中秋、万寿(皇上的生日)、自寿(自己的生日)共放5日,除夕也不放假。
关于课程的安排,清人记述:首先,“学蒙古语二句”,然后拉弓箭数次,活动一下;接下来学习满语,“读满文二刻”,“二刻”大约相当于现在的半小时;最后学习主课汉语,从早晨六点多钟开始学习,课程有:《五经》、《史记》、《汉书》、《诗赋》等。
学习的方法是:师傅读一句,皇子读一句,如此反复上口后,诵读百遍,然后与前四天所学内容合起来再读百遍。6日之前学习的知识,称为“熟书”,熟书约隔5日复习一次,周而复始不间断。放学时间是下午三点半左右。吃过晚饭,还得上一节“军事体育课”——骑马射箭,一天的学习生活才告结束。
    系统地学习儒家经典,是清代皇子的必修课。康熙的学习从5岁开始,他自己说,早晚读书年无间日,累得咳血,仍然坚持。每日老师给指定这一段要念120遍,然后要背诵120遍,之后再画一段新的继续背,就这样把《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完全背下来。康熙的儿子胤礽13岁的时候,康熙为了考察他的学问,让他在重臣面前讲解儒家经典。清帝还雅好书法,要求皇子研习不辍,康熙曾要求每人每日必须写大字10幅,送其亲自批阅。清初,皇帝经常检查皇子的学业。康熙让皇子们背书、射箭,最后康熙自己射箭,史书记载这种教育督促“无间寒暑”。
    皇子们也很怀念读书的时光,有的人和老师的关系也很深厚,福建人蔡新曾在乾隆朝上书担任了30年的师傅,后来的嘉庆皇帝颙琰也是他的学生之一。80岁的时候,蔡新告老还乡,颙琰还专门写了一首长诗送给他。颙琰的另外一个老师是朱珪,他教了颙琰10年。老师调任后,颙琰想念师傅,经常与他通信。嘉庆亲政以后,还把自己多年给老师作的诗歌,装订册赐给老师留念。老师去世后,嘉庆还亲自吊唁,失声痛哭。乾隆皇帝有一次听到皇子们在上书房朗朗的读书声,想起自己念书的情景,还写诗纪念:“明窗晴旭暖,忽忆十年初”,可谓非常留恋。
    总之,清代皇子们不比我们现在的学子轻松,所以与历代封建王朝相比,清代皇帝的整体文化修养比较高。

作者: 倍耐媽媽    时间: 2010-6-13 00:59
标题: 净空法师关于《弟子规》的重要性所作的开示
感謝:http://blog.sina.com.cn/s/blog_3f7217400100gxaw.html



净空法师关于《弟子规》的重要性所作的开示




今天我们救自己,救一切众生,救世间所有一切大圣大贤的教诲,都要从从《弟子规》下手,从《十善业道》入门。十善业道依然落实在《弟子规》,没有《弟子规》,十善业道会落空。……《弟子规》就是十善业道落实在生活中。(华严经12-17-1351,2005.1.10澳洲)

    ……蔡老师能够听了之后,把这个真的做到了,百分之百落实。他在香港讲的四十个小时,我听了十遍。以后他的光盘出来之后,可以加上六个字:“净空法师鉴定”,他讲的就等于我讲的一样。(契入诸法实相离苦得乐21-264,2005.3.6澳洲净宗学院 )

    蔡礼旭老师为我们介绍的课题:《弟子规与佛法的修学》,让大家明白地体会到,《弟子规》正是儒佛大道修学的基础。它是中国儒家家庭教育精华的集大成,也是彻底落实真诚爱心最基础而具体的课本。(“永怀护持深恩,立志效法前贤”,2005年4月净宗学院院讯第九期)

    当我们时时能够以《弟子规》、以《十善业道经》为标准,就能够判断好坏对错,也能够有能力去抉择,什么样的人值得我们学习、效法,什么样的人应该敬而远之。

    我们也看到,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但是诸位同修,只要人学过《弟子规》,邪师说法对他不起作用。但是邪师很厉害,他讲一百句话,九十句是真的,十句是假的,可是这十句就可能让人万劫不复。我们明白这个实际情况,也非常心急,希望《弟子规》赶快推广开来。因为当人的心空掉的时候,邪师很容易入侵,这时候理智要赶快建立起来。……所以我们要赶快把《弟子规》、《十善业道经》、《无量寿经》推广开来,可能就救了一个人、救了一个家的命运,也可能成就了一个人当生成佛的因缘。(《弟子规与佛法的修学》52-118-38)
(注:《弟子规》是照妖镜,也是显圣镜)

    “五者随喜功德”。弟子规当中说:“道人善,即是善;…”。而当我们在随喜功德,这个功德跟自性相应才能随喜赞叹。因为我们也了解到,末法时期邪师说法如恒河沙,这些邪师为什么有这么多的听众?旁边有没有很多人也在随喜他的功德?有很多,才会让这么多人信任他,所以他们的随喜错误了。记得有一次,我们有一位老师参加一场讲演,两个小时,是在称赞中国文化的重要性。结果两个小时下来,底下的听众大半都开始赞叹:他讲得真好!讲得真精彩!我们的老师也很冷静,当大伙都坐下来,他就问了一句话:请问这位老师从头到尾有没有谈到孝道?所有的人都说没有谈到孝道。中国文化最重要的是什么?孝道跟师道,而孝道是德行之本,谈了两个小时,连最根本的东西都没有谈到。这个时代挂羊头卖狗肉的非常非常多,……(“弟子规与佛法的修学”第2集52-118-02,2005.3.6澳洲)

    中国古圣先贤教导我们的就是“孝道”。《地藏菩萨本愿经》是佛门的孝经,唯有“孝敬”才能开发我们自性无尽的宝藏。“孝敬”是性德,唯有性德才能开发自性。

    ……这两年当中,务必要落实《弟子规》,《弟子规》每一条要做到。不是说我念得很熟、我会背、我能够默写,没用处,要做到,每一句都要做到,这叫实学。《了凡四训》是第二部,熟读深思,世出世间的道理都在其中,这一本书教导我们因果报应的理论与事实真相。……(人人皆可成圣贤,2001/9/12,澳洲净宗学院,档名21-109)
(注:净公常提到,印光大师一生极力提倡《了凡四训》、《太上感应篇汇编》和《安士全书》,提倡因果教育,化解劫难)

    我们有《弟子规》、有《十善业道》,有这个基础,这两样东西落实了,我们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凡圣同居土决定没有问题。(华严经12-17-1366)

    净业三福是我们净宗学院的修学指导纲领。净业三福,头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落实在《弟子规》;「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落实在《十善业道经》。

    儿童教育从《弟子规》下手奠定根基。
注:这些年来我国社会上提倡的儿童读经,没有重视《弟子规》和德行、道德上的修养,读经出现一些弊病,小孩经书读多了,贡高我慢,瞧不起父母、老师。另外读经,中国古时候教学的原则是“一门深入,长时熏修”,而他们的方法主张多读,陆陆续续去读太多经书,读经的教育就犯了过失详见“学佛问答(答华藏净宗学会提问)21-250”,2004.9.6启讲于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今天,全世界不管是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族群、哪一个宗教,都要从《弟子规》学习。我们要向全世界推展,…,“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到我们山上来访问,我把这个向他推荐。现在我们要积极地把这个课程(推广),我介绍三样东西:《认识佛教》、《弟子规》、《十善业道经》。这三样东西能够化解冲突,能够促进全世界的安定和平。……(详见“本觉本有,不觉本无,做好人是自己的本分:从落实《弟子规》做起。”2005.3.14启讲于 澳洲净宗学院,编号:21-265)

[ 本帖最后由 倍耐媽媽 于 2010-6-12 18:00 编辑 ]
作者: 倍耐媽媽    时间: 2010-6-13 01:20
标题: 康熙皇帝教他的子孙,二十岁之前决定不能学文学
感謝:http://bbs.heshang.net/viewthread.php?tid=93456

1 康熙皇帝,大家都知道,这是个很了不起的人!康熙皇帝教他的子孙,二十岁之前决定不能学文学,为什么?文学里头有感情,容易走向邪思。

2 所以他规定他的子孙,二十岁之前读什么东西?读经、读史,文艺方面东西一概不可以;读诗词歌赋是在二十岁之后,二十岁之前在德行上扎根。
经典是德行、是学问,史是见识,从这上扎根。这个教育是成功的教育,这是中国传统的教育。

3 中国传统教学的特色就是在家庭,这是全世界其他国家民族没有的。可以说这种教学在中国推行了五千年,到民国初年才疏忽,渐渐不重视了,在民国二十几年之后真的断掉了。

4 中国教育从什么时候教起?小孩出生,他眼睛张开他会看了,他会听了,从这时候教起。所以《弟子规》不是小孩做的,是大人做的,大人一举一动让小孩看,让小孩听,他慢慢就学会了。所以,中国有一句谚语说,“三岁看八十,七岁看终生”,凭什么?凭家教

5 你看他眼睛张开,会看、会听,他也不懂事,他也不会说话,那个印象就已经印到他阿赖耶识里去了。他所看到的、所听到的、所接触到的,全是正面的,没有负面的,这个人的德行从根就扎稳了。

6 三岁之前扎稳了根,那个根坚固,就知道他到八十岁都不会变。接触这个社会他不会被染污,他的免疫力就是从小的时候给他种下去的。这是中国教育的特色,在外国其他民族上没有听说过的。

7 所以,中国教育的根是家教。七岁上学,上学是家教的延续。七岁才开始读书,读的都是经史没有说私塾里面开始的时候,就教儿童读这些诗词歌赋,决定没有。

8 诗词歌赋一定是在十五、六岁以上,他前面底子有了,才学这个东西。康熙要求的标准高,他规定子孙二十岁之后才可以学,这决定正确,为什么?不让你有邪思。
  
-- 淨空法師

作者: 倍耐媽媽    时间: 2010-6-13 01:28
标题: 净空法师:贪诗词歌赋,障碍清净心
净空法师:贪诗词歌赋,障碍清净心
感謝:http://www.xuefo.net/show1_18462.htm
                                                                                

        
    勿贪世间文字诗词,而碍正法!勿逐悭、贪、嫉妒、我慢、鄙覆习气,而自毁伤。——蕅益大师

  这是读书人的毛病、习气,这些东西会障碍清净心。为什么呢?它是激发感情的。诗词歌赋引发人的感情、喜怒哀乐,这就障了道。道是什么呢?是清净心,是如如不动。所以佛教诫初学守持八关斋戒,就清清楚楚教导我们,不可以唱歌、跳舞、看戏,这是绝对有碍道心的。诗词歌赋跟这个是一类的,所以不可以贪着,这是妨碍正法,要把它舍弃得干干净净。如果是没有学佛之前学的,在学佛之后拿它作为接引众生的工具,这个很好,未尝不可。以前没有学,现在出了家,再去拼命学,那就大错特错了。弘一大师的艺术是在没有出家之前学的,出家之后他用书画来接引大众,跟众生结文字缘结得很深,这个可以的。为什么呢?它已经不妨碍道心了。所以这情形我们一定要晓得。我们过去没有学,现在就不要再学了,一心一意去读经、念佛,这是我们的正事,这是正法

文章来源:净空法师《晚晴集讲记》

        



[ 本帖最后由 倍耐媽媽 于 2010-6-13 07:44 编辑 ]
作者: 倍耐媽媽    时间: 2010-6-13 01:33
标题: 蔡礼旭老师:康熙皇帝为什么不让未满二十岁的皇子、皇孙读诗词?
蔡礼旭老师:康熙皇帝为什么不让未满二十岁的皇子、皇孙读诗词?

感謝:http://www.xuefo.net/show1_32720.htm
                                                                                                

        
   
《唐诗》,我们比较不鼓励先背,因为诗里面有太多的情感。在康熙皇帝的著述里面,他二十岁以前的皇子、皇孙,不让他读诗词,为什么?人的理智不知道要几十年才建得很稳固,但是人的情感不用教都自己来。我也在课程里面讲过,自己没有谈过恋爱,唱情歌还可以让底下的人在那里掉眼泪,不用学就很会。所以明明就没什么苦,被那些歌曲一影响愈来愈苦,触动了很多那种情绪的部分,触动多了就容易感情用事。所以我们看看现代年轻人怎么样?
  以前看一个地区的社会风气,直接把他们当地现在在唱的歌拿来听一听就知道。所谓「移风易俗,莫善於乐」,音乐可以移风易俗,音乐也可以败坏社会风气。所以现在的社会如何?请我们去看看排在前十名的歌曲是唱什么,那就知道了。为什么必须在小学的时候就教他们如何判断好的对象?因为上了初中以后,一大堆情歌一唱下去就没有理智,所以先打预防针。所以《唐诗》并不是在读古文的安排的前面。
  我们看《四库全书》,经、史、子、集,集是属於文学类,文学都是排在后面。最重要从哪里下手?经典。再来历史,因为历史是经典表演,所以我们才读《德育故事》。再来「子」,这个「子」是对经再进一步去发挥。因为经书都已经传了几千年,所以各个朝代的读书人都会在那个朝代再下他的注解。现在让你去看宋朝的注解,你看懂不懂?有点懂,可能又不会太懂;但是你假如看清朝的,可能就更亲切一点。
蔡礼旭老师 的弟子规问答汇集  蔡礼旭老师 主讲  (第一集)  2005/2/23  台湾台南净宗学会(节录自细讲《弟子规》52-116-41)  档名:52-359-01


[ 本帖最后由 倍耐媽媽 于 2010-6-13 07:43 编辑 ]
作者: 倍耐媽媽    时间: 2010-6-13 02:03
标题: 我的女儿和其表弟是怎样突破识字关的
我的女儿和其表弟是怎样突破识字关的
感謝:http://blog.sina.com.cn/s/blog_3f7217400100guzb.html

女儿从
两岁半时在我的带领下开始读经,是从《弟子规》开始的每天早上、中午、下午三个时段我们父女一同读,每次也就30、40分钟,但读不上10分钟她就坐不住了,她在炕头玩她的,我双盘将经书摆在炕桌上一直读我的,小孩子耳根很利,虽然她一直在玩,但经典还是不知不觉的灌进去了。我就将这100-120字的经典一直读(一直要读到200多遍,有时甚至300、400遍),有时两天、有时需三天。方才进行下一个单元。除我们父女二人共读以外,女儿还有早上、下午各一小时听CD机读诵《弟子规》(此时是将弟子规1080字,整个循环播放),用此方法《弟子规》读完,接着读《三字经》、《千字文》、《孝经》,延延缠缠将《弟子规三字经 千字文孝经》读完,已经一年时间了。紧接着我们从头复习,此时主要是指读了。在读的过程中,我用纸箱(酒箱、烟箱)裁剪成10公分见方小方块,用纸裱糊美观,自己用毛笔工工整整每张写一字,用千余张将《千字文》写完,起初每天认字三次,只认10个字,第二天抽去3字,加进生字3个,其他的字块不让她接触。不一年功夫,这些字女儿都基本认识了。再将这些卡片码在一个大纸箱中,当成她的玩具,每天玩玩、拼拼。这样到2006年过春节时女儿已经将多半《论语》背诵完了,每天仍坚持复习《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孝经》,这时5岁的女儿识字关已经基本突破了。待《论语》读诵完毕,读《道德经》时,90%以上的字都认识,已经基本没有障碍了。所以,用读经典、背经典,结合《千字文》卡片,女儿用两年多时间就突破识字关了。
女儿的表弟陈兴荣,2003年10出生,小女儿13个月,从2006年9月读诵经典。父母长期出外打工,其随祖父母一起生活,其家与村子较远,相对隔绝,所以免却了其他各种干扰。祖父母都一字不识(连自己的姓名都不认识),我给他家买了一套CD播放机和音箱,教会使用方法后,他在祖母的督促下,每天读经7节课,已经熟背了《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孝经》、《论语》。背的非常熟炼。他走的识字路与我女儿又不同。他是听大循环读经的,就是先《弟子规》整个循环,待听耳熟后,就背诵。熟背后,听《三字经》大循环,听耳熟能熟背后,继续《千字文》、《孝经》。待整本《弟子规三字经 千字文孝经》熟背后,集中复习3个月,每天指读整本书3遍。其后,将《论语》一章一章循环听读、耳熟后,自己背诵;熟背后再进行下一章。到今年6月份《论语》熟背了,从6月份到现在一直指读。半月前我验收,《弟子规三字经 千字文孝经》和《论语》上的字都认识了,识字关已经突破了。并用一个星期时间学习拼音全会了。现在读《大学》,不用CD播放器,自己读,没有任何障碍了。一个没有老师教的6岁儿童,就这样轻松突破识字关了。这个孩子很听话,这样良好的读书效果。其祖父母表示一定要坚持在家读经,直至上初中。


真誠的感謝 赤壁幽谷前輩 的法佈施!

作者: 倍耐媽媽    时间: 2010-6-13 14:35
标题: 原来真的有护法神
原来真的有护法神(原创)


昨天看了上面那篇【睡眠超过四小时?!】心里便暗暗发心也要精进,只睡四小时,多学习。
世上一切法,都是对我说的,不是对别人说的,是来教育我的,不是要我教育别人的 -- 净空法师说过。

晚上本打算按照佛的教导,22h30睡的(研究才知道,子时-23h到凌晨1h睡眠最重要),但是没有做到,早上零点45分才睡下的,谁知,到了早上4点45分,宝宝睡觉不哭的,却哇哇哇大哭大叫起来,我醒了,一念佛,哭声戛然而止。我才知道我不用闹钟,怕影响家人,宝宝却当起了“护法”(多是护法用宝宝把我叫醒),看看天很黑,怕一个人在书房,拿了念佛计数器继续躺在床上念,念到500多就又睡着了。(我以前夜梦很多,很惊醒,睡眠特别差,如果睡前默念佛号,会睡的很好,有一次,浴室里的大肥皂缸从水斗上方掉下来这样的巨响,我都不知道,早上才发现。)
。。。到了早上7点15分,宝宝又嚎啕大哭半分钟,我眼睛睁开,明白是叫我起床,她马上又不哭了。直到现在(8h30)还在睡

分享一下这个“神奇”的经历。
可见人若下定决心要努力,要向好的学习,纵然自己有很多习气烦恼,各方面因素都会来帮助我们成就的。

顺便说一下,这不是偶然,去年发心一天要念三遍【地藏经】,每天早上宝宝都会把我叫醒,而且我适应些,就每天提早一小时,准时把握叫醒,我起床后,她继续呼呼大睡。
作者: 倍耐媽媽    时间: 2010-6-13 15:03
标题: 練字方法
感謝:http://blog.sina.com.cn/s/blog_3f7217400100grdu.html

从2005年3月在家指导孩子读经以来,每天的家庭生活基本象个学堂。围绕读经,还有国乐欣赏,书法练习,静坐等。书法练习因为不得法,走了很多弯路。
三个孩子从2005年3月到2007年底一直是练习一寸见方的中楷字,每天16开练习2页,每页20字,就是40字。上午一页,下午一页。先是用铅笔双钩,然后“描红”,每页也大概需要半小时左右。所以,一直进步不大。从2008年初,我们对书法练习进行了检讨,并给孩子找了一位书法老师(中国书协会员)。这个老师的指导原则和我们的知见相同。他要求大字入手习练,就练“欧”体(原来一直就练欧阳询九成宫),提悬笔(悬肘悬腕)每天对临止一字。并将书法常识给孩子们做了介绍。自此以后我给孩子们买了毛边纸,格子是12公分见方的每页28个格子,每天练习两页(上午一页,下午一页)每页大概需要20多分钟,就练习一字,每天突破一字(56遍),有些难度大的字,两天突破一字(反复练习112遍)。练习大字上手很快,到今年春节乡下的春联都是两个孩子写的,已经有模有样了。到今日进步就更大了。从5年的练习书法中,我的经验是:
1、练习书法从大字入手,很容易上手。悬肘悬腕起初颤抖,练习一段时间后很平稳。这样练习书法、习练大字,孩子也很易得定。大字能写好了,中楷、小楷也能迎刃而解。
2、练习书法也和读经一样不能贪多求快。一贪多求快,就心浮气躁,不易得定,每天止练一字,突破一字,看似很慢,实际一年下来回过头来看看是很快的。事实上,书法的练习也是围绕读经而进行的。
3、儿童最好从“欧”体入手练习。“欧”体习练后,进可练行书,退可写一手很好的钢笔字,可进可退。我督导的杨晓燕是专练“柳”体的(一门深入),她柳体写的很好,春节她家的春联都是她写的。但她写的钢笔字就跟不上练“欧”体的写的好了。

作者: prana2009    时间: 2010-6-15 08:32
标题: 回复 #30 倍耐媽媽 的帖子
谢谢收集。学习一下。
作者: lilia007    时间: 2010-6-16 18:34
非常感恩倍耐妈妈的汇总资料.真的是非常之好!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