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辜鸿铭的西文学习法
[打印本页]
作者:
静好
时间:
2010-5-8 16:49
标题:
辜鸿铭的西文学习法
余一彦
(
留法数学博士、武汉大学数学系教授
)
辜鸿铭,精通九国的语言文化,国学造诣极深,曾获赠博士学位
13
个之多。
他的思想影响跨越
20
世纪的东西方,是一位学贯中西、文理兼通的学者,又是近代中学西渐史上的先趋人物。
辜鸿铭
10
岁时就随他的义父
-
英人布朗踏上苏格兰的土地,被送到当地一所著名的中学,受严格的英国文学训练。课余的时间,
布朗就亲自教辜鸿铭学习德文。布朗的教法略异于西方的传统,倒像是中国的私塾。
他要求辜鸿铭随他一起背诵歌德的长诗(浮士德)。布朗告诉辜鸿铭:「在西方有神人,却极少有圣人。
神人生而知之,圣人学而知之。西方只有哥德是文圣,毛奇是武圣。要想把德文学好,就必须背熟歌德的名著(浮士德)」。
他总是比比画划地边表演边朗诵,要求辜鸿铭模仿他的动作背诵,始终说说笑笑,轻松有趣。
辜鸿铭极想知道(浮士德)书里讲的是什么,但是布朗坚持不肯逐字逐句地讲解。
他说:「只求你背得熟,并不求你听得懂。听懂在背,心就乱了,反倒背不熟了。
等你把(浮士德)倒背如流之时我在讲给你听吧!」半年多的功夫辜鸿铭便稀里胡涂地把一部(浮士德)大致背了下来。
第二年布朗才开始给辜鸿铭讲解(浮士德)。他认为越是晚讲,了解就越深,因为经典著作不同于一般著作,
任何人也不能一听就懂。这段时间辜鸿铭并没有停顿对(浮士德)的记诵,已经可谓「倒背如流」了。
学完(浮士德),辜鸿铭开始学「莎士比亚」的戏剧。布朗为辜鸿铭定下了半月学一部戏剧的计划。
八个月之后,见辜鸿铭记诵领会奇快,计划又改为半月学三部。这样大约不到一年,
辜鸿铭已经把「莎士比亚」的
37
部戏剧都记熟了。
布朗认为辜鸿铭的英文和德文水平已经超过了一般大学毕业的文学士,将来足可适用自如了。
但辜鸿铭只学了诗和戏剧,尚未正式涉及散文。布朗安排辜鸿铭读卡来尔的历史名著「法国革命」。
辜鸿铭这时用自学方式,自己慢慢读慢慢背,遇有不懂得词句再去请教别人。但只读了三天,辜鸿铭就哭了起来。
布朗吃惊地问:「怎么了?」辜鸿铭回答说:「散文不如戏剧好背。」布朗又问辜鸿铭背诵的进度,发现他每天读三页,
于是释然:「你每天读得太多了。背诵散文作品每天半页到一页就够多了。背诵散文同样是求熟不求快,
快而不熟则等于没学。」
辜鸿铭所在的中学课程本来是极繁重的,但由于各科在布朗身边都提前打下基础,整个学习的过程便变得毫不费力。
学校的功课既然顺利,没事时辜鸿铭便接着记诵卡来尔的「法国革命」。他越读越有兴趣,
可是读多了便无法背熟。若按布朗的要求慢慢来,又控制不了自己的好奇心。
就这样时快时慢地把卡来尔的「法国革命」读完了。后来辜鸿铭终于征得义父的同意,
可以随便阅读义父布朗家中的藏书了。有许多书,辜鸿铭并没有打算背熟,但也在不经意间「过目成诵」了。
布朗对养子的寄望极高。他曾告诉辜鸿铭:「我若有你的聪明,甘愿做一个学者,拯救人类;不做一个百万富翁,
只造福自己。让我告诉你,现在欧洲国家和美国都想侵略中国,但是欧洲各国和美国的学者却多想学习中国。
我希望你能够学通中西,就是为了教你担起强化中国教化欧美的重任,能够给人类指出一条光明的大道,
让人能过上真正是人的生活!」
依照布朗的计划,辜鸿铭应该先在英国学文、史、哲学及社会学,然后再到德国学习科学。
学成之后才可以回到中国修习传统文化。布朗当初确实没有看错,辜鸿铭十四岁时,学术造诣就已经非一般人所能比。
他只用了短短四年的时间,不仅初步完成了布朗拟定的家庭教学计划,而且基本上修完了所在中学的各门主要课程。
布朗不禁暗自为养子的聪明而感到骄傲。辜鸿铭在学校里初步掌握了拉丁文和希腊文,其它课程的成绩也都很出色,
已经可以申请毕业了。
大约在
1872
年春季,辜鸿铭十五岁正式入爱丁堡大学就读。辜鸿铭在爱丁堡大学的主修科为英国文学,
同时兼修拉丁文、希腊文、数学、形而上学、道德哲学、自然哲学、修辞学等科目。辜鸿铭在学习拉丁文、
希腊文时又不知暗自哭了多少次。他立志读遍爱丁堡大学图书馆所藏希腊、拉丁文的文、史、哲名著。
刚开始时,读多少页便背诵多少页,还没觉得多么困难;后来随着阅读量的逐渐增大,
渐渐感到吃不消了。他要自己坚持,再坚持,一定要一路背诵下去。
辜鸿铭晚年忆及此事时曾说:「说也奇怪,一通百通,像一条机器线,一拉开到头。」到后来,
不仅希腊、拉丁文、即如法、俄、意各国的语言、文学,辜鸿铭也能做到一学就会,触类旁通。据说辜鸿铭回国后,
除了本国语言外,尚能操九种文字与人交流,基础主要是在爱丁堡大学读书时打下的。
【论语˙季氏】有云:「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
民斯为下矣。」至于「困」字的意思,注为「有所不通」,钱穆先生解作「经历困境」,
辜鸿铭则自谓「吃不消」。他晚年曾对人说:「其实我读书时主要的还是坚持「困而学之」的方法。
久而久之不难掌握学习艺术,达到「不亦悦乎」的境地。旁人只看见我学习得多,
学习得快,他们不知道我是用眼泪换来的!有些人认为记忆好坏是天生的,不错,人的记忆确实有优劣之分,
但是认为记忆力不能增加是错误的。人心愈用愈亮!」辜鸿铭忆起读书时的往事,
不禁感慨道:「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当时人们多认为辜鸿铭的博学在于他的天赋聪明,辜鸿铭自己是不承认的。
1877
年
4
月,辜鸿铭以优秀的成绩通过了所有相关科目的考试,再英国文学方面的学位考试中又表现非凡,
顺利独得了爱丁堡大学文学硕士学位。这一年辜鸿铭
20
岁。
辜鸿铭自来比锡大学毕业后,又赴巴黎短期进修法文。布朗又为辜鸿铭联络入巴黎大学,意在让他学一些法学和政治学。
其实当时辜鸿铭只有
22
岁即已遍学科学、文学、哲学,并熟谙各国语言,造诣确非一般中国留学生可比。
辜鸿铭以极快的速度读完了巴黎大学整学期得讲义和参考书,除偶而去学校上点感兴趣的课以外,
辜鸿铭都在家自己读书,并每天抽一点时间教他的女房东学希腊文。从刚开始教他学希腊文字母那天起,
辜鸿铭就教她背诵几句(伊利亚特)。他的女房东笑着说:「你的教法真新鲜,没听说过。」于是,
辜鸿铭就把布朗教自己背诵(浮士德)和莎翁戏剧的经过讲给她听。她说:「好,我就这样学下去。」
辜鸿铭说:「等你背熟一本,你就要背两本,档都档不住。」
辜鸿铭的女房东常常拿着(伊利亚特)来到他的房间,把学过的诗句背给他听,请求他的指点。
辜鸿铭的教法果然有效,他的女房东在希腊文方面进展神速。许多客人见辜鸿铭教她学希腊文的方法与众不同,
都大为惊讶。
辜鸿铭后来曾对晚清直隶布政使凌福彭说:「学英文最好像英国人教孩子一样的学,他们从小都学会背诵儿歌,
稍大一点就教背诗、背圣经,像中国人教孩子背四书五经一样。」从辜鸿铭教他的女房东学希腊文的过程中可以看出,
背诵(伊利亚特)的要旨即在于创造了一种真实的诵读感受,如再希腊国土受希腊纯正的启蒙教育一般。
此法乍看强度大,难度亦大,其实则不然。若由字母而单词,再简单拼句,
则学习者在心理上就产生学外国语言的隔阂情绪了。辜鸿铭还依此法教会了他的女房东简易的拉丁文,
也不过三两个月的功夫而已。
辜鸿铭深厚的西方素养即得益于童年背诵(浮士德)、(莎士比亚)的经典。他后来在北京大学交英诗时,
有学生向他请教掌握西文的妙法,他答曰:「先背熟一部名家著作做根基。」
辜鸿铭曾说:「今人读英文十年,开目仅能阅报,伸纸仅能修函,皆由幼年读一猫一狗式之教科书,
是以终其身只有小成。」他主张「中国私塾教授法」,已开蒙未久,即读四书五经,
尤须背诵如流水也。
作者:
paisley
时间:
2010-5-9 02:43
多谢分享!
静好大概不知道,这文章是读经坛镇山之宝,呵呵。读经版刚开张就有这文章了。:)
作者:
静好
时间:
2010-5-9 14:32
也看了,想来也应是镇山之宝,只是自己重读这篇文章时很受启发,也由此坚定了我对宝宝读经的信心,“好书不厌百回读”嘛。
作者:
wynnzhang
时间:
2010-5-10 13:04
呵呵,是呀,之前也看了,今天又重温两遍!
作者:
静好
时间:
2010-5-11 01:35
不好意思了,我只是觉得这篇文章实在是太经典了,并且读后发人深思!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