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儿子Ian现在就读的是一所中英双语的英制国际学校,考虑到几年后他仍要回到美国接受高等教育,我与他商量明年转往美制的国际双语学校。而在入校要求单上,除了过去三年的学校成绩、课余活动情况、三封老师推荐信和学生自述外,还需要出具一份最近的SSAT成绩。SSAT考试(Secondary School Admission Test)翻译过来就是“(美国)中学入学考试”,俗称“美国中考”。
通过这次与儿子一起“奋战”SSAT,我终于认识了一个事实:SSAT考实力考平时积累的功底,而不是考书本考课堂笔记。SSAT属于标准化考试,即是对全世界各地考生拟出一份“最大众”的考题,因此它的出题思路与正在学的课程关联不是特别大,它的评分标准也是在考生相同年龄段同性别群中划出一个百分比,而不是单纯地批出对错,然后划出一个绝对分数。因此,依我的理解,这样来设计考试的成绩能较合理地反映出一个学生的综合实力。
S
SSAT考试共分4部分:数学、英语辞汇、英语阅读和写作。其中数学部分的考查内容不会有复杂的精确计算,但却考严估算能力和判断能力。数学分两个部分进行,之间插入了英文阅读,以便让考生科学用脑。英文词汇部分是对平时辞汇积累的直接考查,无法临时抱佛脚地死记硬背,掌握全靠平时阅读功力。英文阅读一般考7~8篇文章,文章来源非常广泛,题材和体裁五花八门,有时甚至会有抽象诗歌等。所以,考生势必具备在快速阅读中把握主题和定位细节的能力。所以,三个小时的考试既考文又考理,既有硬知识,又有软文化,同时又考理解、判断等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