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请可怜的父母们关注转基因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梦也孑然
时间:
2010-3-24 11:43
标题:
请可怜的父母们关注转基因问题!
BT转基因水稻对人体是否有毒?
此附件根据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副主任王月丹博士的文章整理。
王月丹简介:男,
1972
年生,副教授,医学博士。曾在法国
Montpellier
大学医学院和香港科技大学生物系进行学习和研究工作,现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免疫学系副主任兼党支部书记,医学部生物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副主任兼病原与免疫综合实验室主任。讲授《医学免疫学》课程并负责该课程实验教学的组织和管理。科研方向主要为血液系统肿瘤及其免疫治疗,抗感染免疫和免疫信息学与抗原肽疫苗的研制等。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
2
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研究
1
项,是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和北京市“科技新星资助计划”的获得者。从
1996
年以来,共在国内外专业杂志上发表论文
50
余篇,其中
SCI
收录的
12
篇,并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
4
项,获得授权
2
项。
1
.
BT
蛋白对人体有毒已是权威结论
苏云金芽孢杆菌英文名称:
Bacillus thuringiensis
(
B.t.
),简称
BT
或
Bt
。
1911
年,德国人贝尔奈
(Berliner)
从德国苏云金省这个地方的一家面粉厂里的地中海粉螟上又重新分离到一种有很强杀虫力的细菌,并正式定名为苏云金芽胞杆菌。从
20
世纪
20
年代起,
Bt
就得到大规模生产并被用来防治欧洲玉米螟,但直到
1950
年,人们才了解
Bt
杀虫活性完全由它在芽孢形成时产生的晶体蛋白即
BT
毒蛋白所决定。
有人做了个实验,“对
18
名志愿者每人每天吞服
30
亿活芽孢,连服
5
天,
4-5
周后检查,一切化验结果正常,无毒性反应。亚急性和慢性毒性试验亦末见异常。”(“苏云金芽孢杆菌杀螨制剂”
来源:山东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网站
2008-2-2
)
实际上,我国有关的食品管理部门早就知道苏云金牙孢杆菌对人体是有毒害的。国家官方杂志《食品科学》,早在
2007
年
28
卷第
3
期的
357
页就已经撰文,揭示出苏云金杆菌其实与人体的致病菌蜡样芽孢杆菌是一种菌,而后者被认为是可以引起致命性呕吐和肠胃炎的病原体,其产生的热稳定性毒素可以在
30
分钟内引起人体发生呕吐,并曾经导致一名
17
岁的瑞士男孩由于呕吐引起的肝衰竭和横纹肌溶解而死亡。目前的研究发现,以前的所谓蜡样芽孢杆菌中
70%
是苏云金杆菌,而且目前商业用的苏云金杆菌菌株(我们的农药菌株)含有呕吐毒素和肠毒素基因。所以,目前我国的很多农产品和畜牧产品都受到了这种农药菌的污染,有些人甚至说被污染的牛奶是特意添加了苏云金杆菌益生菌的,很多人因此腹泻,但都被归结为了乳糖不耐受症等疾病,从而掩盖了
BT
致病的事实。(来源:国家权威杂志《食品科学》
2007
年
28
卷第
3
期
“蜡状芽孢杆菌
(Bacillus cereus)
污染及其对食品安全的影响”)
2
.
BT
毒蛋白和三聚氰胺毒蛋白
“作为转基因稻米的培育单位,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
(
下称改良实验室
)
完全肯定转基因稻米的安全性。改良实验室在给本刊记者的回复中介绍道,‘我校转基因水稻品系使用的是专一高效杀虫
Bt
蛋白。目前发现,只在水稻二化螟、三化螟和稻纵卷叶螟等鳞翅目害虫的肠壁上有这种蛋白质的结合位点,因而该蛋白能选择性地杀死该类害虫。而人类肠道上没有该蛋白质的结合位点,故不会对人类造成危害。人类认识
Bt
蛋白的来源生物苏云金芽杆菌已有
100
余年,安全使用
Bt
蛋白作生物杀虫剂有
70
多年,大规模种植和应用
Bt
作物已超过
10
年,目前没有过敏性反应的报告’,‘实验室和田间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在生存能力竞争、基因漂移等方面,该品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安全的’。回复称,有人担心长期食用转基因稻米的安全性,‘小鼠灌胃实验’的结论可供参考讨论:该实验按照大鼠体重,每千克用
5
克
抗虫
BT
蛋白每天两次灌食。
8
天后,各组动物体重和脏器重量无生物学意义上的差异。‘华恢
1
号’稻米中抗虫蛋白含量≤
2.5
微克
/
克,要达到
5
克
/
千克
(
抗虫蛋白与体重的比率
)
的接受试验的剂量,体重
60
公斤
的人需要吃
120
吨稻米。回复称,按照这个实验结果推理,如果按照每天吃
500
克
稻米计算,一个成年人即使吃‘华恢
1
号’转基因稻米
657
年也应该是安全的。关于这样的安全论证方式,回复表示:‘这个推理可供大家讨论。’并向本刊记者介绍:‘近年来,我们的科研人员长时间试吃了两个品系的大米,口感良好,而且健康状况良好。我们也愿意重申,一旦转基因水稻商业化生产后,我们科研人员的米缸里全是转基因水稻,到时候欢迎媒体监督!’”(《瞭望》新闻周刊
2
月
8
日
)
只是用
5g/kg
的
BT
蛋白喂了
8
天大鼠,就认为安全,其实是很荒谬的。以三聚氰胺为例。
目前三聚氰胺被认为毒性轻微,据
1945
年的一个实验报道:将大剂量的三聚氰胺饲喂给大鼠、兔和狗后没有观察到明显的中毒现象。(来源:《东方早报》
2008
年
09
月
12
日
)
如果据此认可
BT
蛋白安全,那么三聚氰胺也是安全的,可以掺在大米里吃了。如果按照每公斤奶粉添加不超过
2.5mg
的三聚氰胺,人类每天吃
500
克
奶粉,一个成年人即使吃三鹿奶粉
400
年,也不应该中毒,那么我们还制裁和查处三聚氰胺奶粉干什么呢?!可是,后来发现:
动物长期摄入三聚氰胺会造成生殖、泌尿系统的损害,膀胱、肾部结石,并可进一步诱发膀胱癌。
然而,
2007
年美国宠物食品污染事件的初步调查结果认为:掺杂了≤
6.6%
三聚氰胺的小麦蛋白粉是宠物食品导致中毒的原因,为上述毒性轻微的结论画上了问号。
(
来源:《东方早报》
2008
年
09
月
12
日
)
1994
年国际化学品安全规划署和欧洲联盟委员会合编的《国际化学品安全手册》第三卷和国际化学品安全卡片也只说明:长期或反复大量摄入三聚氰胺可能对肾与膀胱产生影响,导致产生结石。
从
1945
年到
2007
年,经过了整整
52
年,才证明了三聚氰胺的毒性。
所以,我们如果不慎重,那么今天认可的
BT
蛋白,就可能是明天被后人唾骂的三聚氰胺了。所以,我们必须对自己和子孙负责。所以,这个所谓改良实验室认可
BT
蛋白,不过就是认可了又一个三聚氰胺罢了。所以,认可转基因作物的安全,必须要由专业的生物安全实验室来认可。
3
.转
BT
毒素蛋白基因作物食品对免疫系统及其功能潜在影响的研究进展
转
BT
基因的作物可以通过裂解昆虫的肠道上皮细胞而杀死昆虫。但是有研究表明,
BT
蛋白不仅可以引起机体产生
IgE
和
IgG
等抗体应答和
T
细胞应答,具有引起超敏反应的潜在可能,而且还可能造成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发育障碍或免疫系统功能紊乱,这种对免疫系统及功能的潜在影响可能对某些人群或某些发育阶段的人群更加显著。所以,在评价转
BT
基因食品安全时,需要从免疫系统及其整体功能的角度进行评估,而不应仅关注其引起超敏反应的可能。(作者:初明
王月丹
来源:中国科技论文在线)
作者:
梦也孑然
时间:
2010-3-24 11:46
关于转基因的危害等内容,网上、媒体等内容很多。
希望关注宝宝健康的爸爸妈妈多关注、抵制转基因食品!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