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小鱼学钢琴笔记 [打印本页]

作者: 育儿经    时间: 2010-3-18 11:05
标题: 小鱼学钢琴笔记
小鱼  男孩  2005年9月21日出生   2009年9月22日(四岁生日的第二天)开始进行一对一钢琴学习。先练习《儿童钢琴初步教程》第31页。指法:高抬指。新内容:以2为中心的谱子。
口号:每天不间断地去做对未来意义重大的事情。为此花费的时间不会超过10分钟,但是就是这10分钟会让一切变得不同。

[ 本帖最后由 育儿经 于 2010-3-18 11:37 编辑 ]
作者: 育儿经    时间: 2010-3-19 09:52
2010年3月18日    周四     (鱼4岁5个月26天)
   本来今天该到老师家里去上课。放了学去幼儿园接孩子,见他正在用铅笔写数字2的作业。因为太专注于纠正他的握笔姿势,突然发现作业本上有血迹,不知道怎么他的手指破了,伤口很多,有一个还很深,一碰就流处血来。他说可能是碰到其他小朋友的图画本被纸张划的。所以今天放学没有练琴。跟老师打了电话,取消了今天的课程,等手指好了再补课。
   开心记录:1、收到斑竹的开贴建楼奖励50分,谢谢斑竹的鼓励加支持!

                  2、弹钢琴对手的保护需要非常重视。
                  3、发现孩子很喜欢和音乐相关的学习。兴趣仍然很浓。

   打算:买一些正版的儿童音乐碟片,放在家里或者车里当背景音乐听。
              笑一下:今天第一天记日志,真是开门见红啊~~

[ 本帖最后由 育儿经 于 2010-3-19 09:55 编辑 ]
作者: 育儿经    时间: 2010-3-22 11:20
标题: 2010年3月22日 周一 晴朗 四岁六个月一天
  今天到老师家去上课。家中出了事,姥爷癌症住院中,每天跑来跑去很累,坚持去弹琴下来不容易。小鱼也对妈妈说“妈妈,为什么人家都可以玩,我却要每天这么辛苦!”孩子说出这样的话来真是令人心痛,但让他放弃他又不肯。妈妈几乎要到了一种临界崩溃的状态。坚持下来吧,到什么程度就是什么程度,难处是暂时的。
   周六前练单手,十多分钟,右手练得相当不错了。手指好后练双手,左手明显较差,房子塌塌的,高抬指力度不够。
   今天去老师家上课。带相机录下视频。

   谢谢sofia2001斑竹的关注。不是没有时间玩,而是放学直接在幼儿园练琴,其他小朋友都在玩,他才这样说的。其实每天只有十多分钟的练琴时间,其他时间都是玩,只是先练琴,对此孩子还是有些觉得辛苦。
s[movie]http://blog.sina.com.cn/s/blog_666099450100hu5q.html[/movie]

[ 本帖最后由 育儿经 于 2010-3-29 14:35 编辑 ]
作者: 育儿经    时间: 2010-3-23 10:17
标题: 2010年3月23日 周二 晴朗 四岁六个月二天
   昨天去老师家上课。从7:40一直上到近9:00, 。但小鱼明显有些吃不消,新课5遍下来还迷迷糊糊的。老师说奖励鱼片,到后来光忙一些其他事,小鱼有些着急,一个劲问老师“我还有奖励吗?”问我“妈妈,我表现得好吗?”孩子还是需要很多肯定,以后准备委婉地给老师提下要求,奖励要及时到位,而且上课时间不能够那么长,毕竟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还短。
   昨天所学:《儿童钢琴初步教程》37、38页。指法:高抬指,以2指弹高音谱号“刀”,以左手2指弹低音谱号“少”。双手进行。识谱:认识低音谱号的第四第五根线上的“拉”和“发”及中间的“少”。
    孩子问题:看谱不仔细,尤其双手一起弹的容易忽略低音。不肯唱谱。背谱需要近一步努力。熟练新课新指法,留心孩子到熟练的遍数,不着急进度,保持兴趣为主,兼顾上次课的曲目。鼓励为主。表扬为主。  
    妈妈的问题:摆正心态,不贪多,不拔苗助长,在兴趣范围之内进步。
   
    请教高手:我的录像是AVI格式,这里不支持该格式上传怎么办?  
  
   

[ 本帖最后由 育儿经 于 2010-3-24 14:03 编辑 ]
作者: sofia2001    时间: 2010-3-23 11:47
标题: 回复 #4 育儿经 的帖子
你们都在是新浪或土豆网注册一个号,在那上传后,把视频的地址贴在这的。
作者: 育儿经    时间: 2010-3-24 10:27
标题: 2010年3月23日 周三 晴朗 四岁六个月三天
    昨天妈妈摆正了心态,不是那么急功近利,以保持兴趣为主。另外也从父母学院学了一招:连续奖励和间隔奖励并用,就是在某一行为出现后马上给与奖励,一出现就有奖励,一出现就有奖励。等形成稳定习惯后,慢慢间隔时间给奖励,有时有有时无间隔不规律。可以快速使孩子形成好的行为习惯并且如果撤掉奖励刺激不迅速反弹,但孩子明白只要行为持续下去有可能就会得到奖励。放学去接孩子,就没有太多紧张孩子,而是慢慢等他想离开班级了,再到一楼琴房坐定,答应奖励草莓,一次完美练琴奖励一颗成功草莓。本来两个曲子,鱼弹了一个曲子五遍,五个完美草莓,激动得他眉飞色舞,但怎么也不肯弹第二个新学的曲子。弹琴应该是乐事啊,但孩子现在的心真的有排斥和畏难情绪了,就没有逼迫孩子。去车了拿了草莓,把果子吃掉后,草莓下面的绿色托叶给幼儿园的小兔子吃了,总之今天弹琴的情绪是笑眯眯的,算做成功。
   心得:1、过一阵子,要看看一些调整心态的书或文章。对孩子对自己都有好处。
            2、慢弹,成功率高,出错率低,孩子更自信。

[ 本帖最后由 育儿经 于 2010-3-24 10:29 编辑 ]
作者: 育儿经    时间: 2010-3-25 09:00
标题: 2010年3月24日 周四 晴朗 四岁六个月四天
     昨天放了学,照样准备好奖励品:蛋黄派。说好弹一个曲子三遍奖励一个蛋黄派,弹另一个没练过的新曲子五遍奖励一个蛋黄派,如果认真还奖励一个态度蛋黄派。一听到弹三遍,鱼开心的喊了起来:终于弹三遍了。还算认真弹完了。再弹第二个曲子时,他不停的做动作,不停的说无关的话,因为要赶一个6:30的国学班,我提醒他如果再不认真弹琴妈妈就要生气了,他仍然没有定下心来,于是我就站起身来告知他今天不弹了,要弹就认真弹,要么就不弹了。他哭了,还想弹,但时间真的来不及了。他生气地缠着我哭,后来跑开了,出了幼儿园,又担心我看不到他,又绕开我不肯上车。终于我们两人跑丢了,在幼儿园所在的小区里,谁也找不到谁。有孩子妈妈告诉我往15号楼方向去了,我就开车在15号楼旁边溜达,但没有看到他的身影。正当我转悠的时候,我的电话响了。我马上意识到是儿子的信息。果然是一个女士的声音:请问你的名字叫***吗?请问您是***的妈妈吗?你的孩子在找你,你在哪呢?“我稳住自己,还没来得及多说,就听到小鱼的声音已经哭得说不清楚:”妈妈,我在姨妈家门口呢,你在哪呢?妈妈。。。“他的姨妈就在幼儿园所在小区的地方,这孩子还想到去找姨妈家,看来他还是动了脑子。而且肯定是给那位女士说了我的名字和手机号码。当我开车到了楼下,看到他在和一位有初中女儿的女士一起。儿子见到我就跑了过来,那女士一直叮嘱我”要看好孩子“,道谢后离开。小鱼很小心地对我说:”妈妈,对不起。“在心理上演练了很多次一巴掌打过去才解恨的那种担忧和愤怒,在这时全化开了,只是轻轻说了声:”没关系的,孩子,这件事已经过去了。“他上了车,享受着我给他的练钢琴的奖励:一个蛋黄派和另加的一瓣香蕉。沉默,等着他开口,他终于还没吃完,就等不及了:”妈妈,我一离开你我就想你了。我就想哭,但是我忍着没哭,你说我聪明吧!“”我跑到姨妈家去敲门,可是他家里没有人。妈妈,我在到姨妈家去的时候,你在哪里呢?“看来恐怕是到了姨妈楼下还没有见到值得信任的人,他就找了位阿姨,要求给自己的妈妈联系,直到听到妈妈的声音才忍不住哭了起来。妈妈忍不住也很感动,”妈妈也一直在找你,我围着姨妈家的楼转了一圈又一圈,问了很多过往的人都没见你。妈妈也很着急。“他终于又哭了起来,哭一阵说一阵,跟他讨论他的任性,见到妈妈还跑,不接受惩罚,他也能听进去了。后来接到一个朋友的电话,问孩子找到了吗,他见我转悠着找孩子,也没跟我说就在小区里转悠着帮我找着呢。一直到国学培训班的地址,他还在哭。妈妈停好车,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好好的抱着他,让他痛痛快快的哭了个够。有五六分钟他才稳定了情绪,妈妈说”这件事过去了,孩子,走,开开心心地去上课去 。“
     后来听老师说,他上课很认真,没有任何情绪的不稳定。因为我们去上课太慌了,没有给他准备好上课用的书,他还主动地到老师那去说明原因并借了老师的书用。当我给老师说这件事时,老师表扬他很聪明。


[ 本帖最后由 育儿经 于 2010-3-25 09:10 编辑 ]
作者: 育儿经    时间: 2010-3-28 09:47
标题: 2010年3月28日 周日 晴朗 四岁六个月七天
   周五周六,放学都在幼儿园弹了一会琴,他很喜欢弹《儿童钢琴教程》(以后简称“儿钢”)里的《骑木马》,因为这首是上次班级搞活动他被选上当众表演的曲子,那时一天逮着机会就给他练,平均每日练上两小时,已经很熟练了。有时候左手三指还有折指情况,提醒会好些,但速度是很快的,心情当然是不错了,因为他代表着荣誉和成就感。一上琴,他就直接翻到《骑木马》练起来,对此我报欣赏态度。练什么都是练手指灵活性呗,练让他开心地不更好吗?对于新课,周五没弹,我们退坐旁边,听他的姨妈家的13岁(弹了7年)的哥哥弹《北风吹》。弹得真动听,鱼最近弹琴得情绪不是很高,我们只能是提高兴趣的方法来保持这种活动,哥哥弹完后,大家都很羡慕。周六,两个曲子,各弹了三遍,感觉还不是很熟练流畅的弹下来。马上就到周一回课了,自己心急孩子心不急。
作者: 育儿经    时间: 2010-3-29 14:37
标题: 请教高手
请教高手,我发的视频播放时显示:Windows Media Player 无法播放该文件。该文件已经损坏,或者播放机不支持您试图播放的格式。
怎么回事啊,在新浪视频上播放得好好的。

作者: 育儿经    时间: 2010-3-30 08:43
标题: 请教斑竹
我也是把新浪地址粘过来的,这里的容量是多少呢,以后我录的时候直接分割小一些。
作者: 育儿经    时间: 2010-3-30 09:05
标题: 2010年3月30日 周二晴朗 四岁六个月九天
昨天是到老师家上课的日子,主要是复习课。带鱼在幼儿园琴房里练了会琴,把所学新课都练了五遍,效果还不错,他也很认真,但中间还是不停地想说话,问问这说说那的,很严肃地对他说“现在是练琴时间,只要练琴,练完琴后再说吧!”经提醒他会改,但一会还会忘忍不住插嘴。大约练了半小时。回家吃过饭,到7:40到了老师家,老师开始给上课,给老师沟通了两点: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课时不能太长。如果答应给孩子奖励,要及时兑现,不然孩子会怀疑自己能力,但可以以后慢慢忽略物质奖励,转为其他奖励。老师接受了。特喜欢鱼的钢琴老师,她是个真正为孩子着想的老师,她也建议我们以后每周一在家上半小时新课,每周四在幼儿园里上半小时课复习,这样就可以我既能听到课跟上孩子的进度,又能应付幼儿园的薪水制度,让班里的老师重视起来,在每周其他两天的钢琴课大课时,请鱼的班主任陪伴练上整整一个小时,钢琴老师说这一个小时很重要,因为钢琴本身就是个熟能生巧的过程。因为他的钢琴老师发现自从我们脱离幼儿园直接到他家学琴后,班里老师变得不那么热心培养鱼了。真得感谢鱼的钢琴老师,没有更多的功利心,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利,却是为鱼着想。
    今天去幼儿园交一下费用,准备交上半年的钢琴费用。

作者: 育儿经    时间: 2010-3-31 08:37
标题: 2010年3月31日 周三晴朗 四岁六个月十天
   昨天是幼儿园钢琴大课时间,考虑此,先给鱼班主任打了电话,顺便告知要给鱼教钢琴小课费的事,希望能唤回他们对鱼的培养热情。放学后到会计那缴费,结果没有发票了,就让他们等有收据后直接交给鱼的班级班主任好了。走到鱼教室,告知了他们班主任一声,他们班主任告诉我,今天上大课表现不错,因为他学的比别的孩子超前,还给别的小朋友当小老师,指着谱子陪练呢。
    放学后,陪他练习小汤一的《老麦克唐纳》和《扬基》,已经很熟练了,比起《儿钢》的曲子,这些更能给鱼一些信心。不过上次新课鱼也已经熟练得多了,钢琴老师说孩子半年左右是个坎,能不能坚持住是个关键,如果过去了,就能一下子提升很高的能力。我相信自己能坚持下来。

作者: 育儿经    时间: 2010-4-1 16:43
标题: 2010年4月1日 周四晴朗 四岁六个月十一天
昨天直接带鱼到幼儿园琴房里练琴,他主动要求练了四首曲子,现在曲子是很熟练了,问题是手型问题又出来了,尤其左手房子塌陷,大拇指脱离琴键外了。每天扔能按照他自己的意愿弹这个三遍那个五遍的,能够练上十多分钟。我们进度太慢了,呵呵。只能在幼儿园小范围内充当一下超前的。但是保持兴趣不是很好吗,如果他愿意这样练下去,慢慢再加些练习时间。
作者: 育儿经    时间: 2010-4-9 14:07
标题: 2010年4月9日 周五 晴朗 4岁6个月19天
给老师打电话,要求他每周加了一节课,这样一周就有五天老师能把着练上半小时琴(两天大课、两天小课,加上一节到老师家里的新课)。孩子在中班算进度最快的,老师说准备在举办他的个人钢琴演奏会时,再挑些表现出色的学生来演奏,中班就是小鱼了。弹琴的枯燥,给孩子一点表现的机会,相信会给孩子带来自信和兴趣的。
作者: 育儿经    时间: 2010-4-9 15:42
下面转紫鼎鼎妈妈的贴  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hp?tid=189624&page=6#pid3184110

周广仁谈“技术与技巧”


技术和技巧在钢琴演奏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技术是一种技能.包括从机械性能的角度训练手指独立性、灵敏度、速度、力度等。

而技巧不同于技能,它和智力有关,包括脑力方面的学习而不仅仅是体力方面的学习。技巧的含义包括节奏、拍子、分句、力度、重音、速度伸缩性、触键、踏板等。技巧是表现音乐所需要的全部手段,是演奏者对自己全身的弹奏“机器”,包括人脑对手指、手掌、手臂、肩、足等各个身体部位的控制和对键盘的完全控制。它不仅包括像一般人所认为的快速和辉煌的演奏,而且还包括完美、准确的音乐表现。

技巧上的缺陷常常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对声音缺乏控制,没有层次,错误的分句,随意的重音和不整齐的演奏。

我们的学生常常会比较熟练地弹一首李斯特超级练习曲,却弹不好一首莫扎特奏鸣曲。问题就出在手底下缺乏对每一个音的控制和对古典风格的掌握。他们所追求的只是速度和力度,并且片面地认为这就是技巧。

对键盘的全面控制关键在于触键。要使每一个手指非常有意识地触键,必须要让手指与键盘有密切的联系,而且意识到手指下键时的速度、力度及离键的时间。

好的演奏家都采用贴键的弹奏方法,对声音有高度的控制。

但这种训练目前在我们的钢琴教学中被忽视了。多年来,我们一直习惯于采用高抬指的训练方法,强调手指弹奏的颗粒性,追求速度,却缺少连奏和歌唱性的训练。通过高抬指训练的学生,弹任何一种作品都习惯于用高抬抬的方法,结果连一段优美的旋律都连不起来。

外国钢琴家来给我们上课,经常提出这个问题:“你为什么把手指抬得那么高? " 我们是否应该考虑一下,我们这种单一的训练方法有没有问题高抬指的训练方法到底起什么作用?为了把手指的第三关节活动开,作为一种基本训练,在某一个阶段也许有用,但它更多的时候是表现音乐的障碍。

对这个问题,许多钢琴老师都征求过我的意见。我想,弹琴和走路一样,我们走路不能不抬脚,问题是要抬到什么程度过分地强调高抬指,没有必要,这还是受旧的手指学派影响的结果,且即便是抬手指,也不能造成手臂的紧张。

我们学得比较多的是德国占典和浪漫派的作品,过去所受的训练也更多适应于弹奏古典作品。一旦进入浪漫派风格,学生在发声和弹法方面就遇到新课题,高抬指的基础训练就开始不适应了。

而我们对法国印象派音乐作品学习得更晚。法国印象派风格有其独特的声音要求,在音色和力度层次方面极为细腻和讲究与之相伴的是他们独特的演奏风格和触键方法这种既轻盈又柔和的触键对我们又是新课题。

贴键弹奏是最准确、最好听、最省力的弹奏方法。即便是弹和弦,甚至于是弹一些远距离的大跳,用从键盘上抓起来的方法也比从上面掉下去的方法能更好地控制触键,也更准确、更好听。

在音阶技术训练方面最难的课题不是速度和力度而是匀度练音阶时的注意力应放在弹得匀上,弹得有乐感上,这样练出的技巧才有用。

练音阶最好是分手练,便于仔细倾听每一个音与音之间的连接。但在我们的教学中,练音阶只是为了练手指的灵活性。我最受不了的是听学生用高抬指的方法敲音阶。

许多大音乐家都用慢速练习音阶的连奏。有人问著名大提琴家卡萨尔斯“你为什么要慢练?”他回答:“两个音之间的连接是最难的。”

作为技术的基础,我相信用各种基本练习,如五指练习、音阶、琶音、八度、双音、颤音练习等,因为基本练习课题集中,短小精干,练习的时候脑子可集中想一个问题,反复练习成习惯。这些技术会出现在各种乐曲中,有了技术上的准备,弹曲子时可多考虑音乐表现。

熟练地掌握 24 个大小调的音阶非常重要。很多学生不爱练音阶,但如果老师通过音阶练习每周都提出不同的触键、力度或节奏上的要求,学生慢慢地就会明白训练的意义并感兴趣。有一位德国教授来讲学时,要求我们的学生练音阶用不同的力度和弹渐强和渐弱,仔细倾听每两个音之间的声音。还有,弹一个四个音的和弦时,每次突出不同的声部。这种训练对演奏乐曲有用。所以,技术训练不仅仅是手指灵活性的训练,而是训练对手指高度的控制能力。

技术训练要循序渐进,应采取缓慢、有系统、有规律的练习,而且内容应该多样化。过去,我学琴的时候,基本停留在手指技术方面,八度、和弦。浪漫派的大位置技术接触得少,太保守。现在的孩子们很厉害,他们从小就接触各种高难度的技术,手的适应性较强,但要注意方法。因为当他们的手指基本功还不够扎实的时候,一双小手去弹大位置,很容易因过度紧张而伤手。所以在作全面技术训练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方法。技术训练还必须思想集中,带着要求练习才有效。头脑清醒,精力充沛,思想集中的练习一小时,比思想涣散,体力疲倦,懒懒散散地练习四小时有用。有人一面弹基本练习一面看小说,我怀疑他究竟能在技术上提高多少。

进行技术训练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认为,在初级阶段,量的积累是必要的,可多弹一点练习曲或带有一定技术课题的乐曲。但到了深程度的时候,要强调质的问题,可结合学习音乐表现的各种作品来提高技术,使学生懂得技术是为表现音乐服务的。现在我们很多业余学琴的孩子,同程度的乐曲弹得太少,技术和音乐理解方面都没有做好准备,便急于拔程度,结果是越学越吃力,学钢琴的兴趣受到挫伤,甚至产生恐惧感,最终学不下去了。这是教学上的失败。我小时候弹了许多练习曲,可以说都是一本一本弹的,占了我整个学琴过程的 1 / 3 的时间。现在想想,我通过那么多练习曲学到了什么?它们确实给我打了扎实的手指基础,但反问一下,有没有必要弹那么多练习曲呢?花一半的时间和力量在学习更有价值的钢琴文献上不是更好吗?

结合乐曲需要来提高演奏技巧所包含的内容可多了。就拿速度问题来说,要在一首乐曲中始终保持统一速度就不容易,学生无意识地会赶或拖,用节拍机一对照才意识到自己在什么地方快了或慢了。节奏的准确性也常经不起严格检查;有没有按照作曲家的要求去做细致的力度变化?做和不做,在技术上是两种不同的要求。掌握两只手的平衡,处理旋律和伴奏的关系,这都属于技巧的范围。分句问题是属于音乐的文法问题。我们弹钢琴的学生对这个问题常不重视,分句意识不如唱歌的人那么强,更不用说对旋律的语气的刻画,但这些都必须让学生明白,因为音乐也是一种语言,是通过声音表达的语言。踏板问题是一个常被忽视的问题,很多老师不会教踏板的运用。其实踏板是一门很讲究的艺术,踏板的运用不但是技术问题,还包括对音乐的理解、风格和趣味问题。总而言之,我想说明的是,钢琴演奏技巧包括的内容是很广泛的,不能简单地认为只是手指技术问题。

作者: 育儿经    时间: 2010-4-9 15:44
转自鼎鼎妈妈的帖子: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hp?tid=189624&page=6#pid3184110

爱睿等推荐的好片子


《想飞的钢琴少年》《八月迷情》《闪亮的风采》《我的小小钢琴家》(为了为了霍洛维茨)《大提琴手》

《和你在一起》《红色小提琴》《交响情人梦》和《贝多芬病毒》《音乐之声》《莫扎特传》《少年莫扎特》

《海上钢琴师》《不能说的秘密》
【作曲家电影】
Handel 《》The Great Mr. Handel (1942)
Bach《安娜-玛德莲娜-巴赫的日记》Chronicle of Anna Magdalena Bach (1968)
Marais《日出时让悲伤终结》All Morning of the World (1991)
Mozart《上帝的宠儿》Amadeus (1984)
Beethoven《不朽的恋人》Immortal Beloved (1994)
Beethoven 《复制贝多芬》 Copying Beethoven (2006)
Schubert 《舒伯特》Franz Schubert (1953)
Schumann《春天交响曲》Spring Symphony (1983)
Chopin 《即兴曲》Impromptu (1991)
Chopin 《一曲难忘》 A Song to Remember (1945)
Mahler 《马勒》Mahler (1974)
Mahler《魂断威尼斯》Death in Venice (1971)
Tchaikovsky 《柴柯夫斯基》Tchaikovsky (1969)
Strauss 《翠堤春晓》The Great Waltz (1938)
Porumbescu 《奇普里安-波隆贝斯库》Ciprian Porumbescu (1972)
Verdi 《》The Life of Verdi (1983)
Grieg《挪威之歌》Song of Norway (1970)

【演奏家电影】
《李希特: 谜》Richter: The Enigma (1998)
《狂恋大提琴》Hilary and Jackie (1998)
《闪亮的风采》Shine (1996)
《关于格伦-古尔德的三十二则短片》Thirty Two Short Films About Glenn Gould (1993)

【文艺电影】
钢琴:
《海上钢琴师》The Legend of 1900 (1999)
《钢琴家》The Pianist (2000)
《钢琴课》The Piano (1994)
《钢琴赛》The Competition (1980)
小提琴:
《红色小提琴》The Red Violin (1999)
声乐:
《放牛班的春天》The Chorus (2004)
《忧郁的星期天》Gloomy Sunday  (1999)
《永远的卡拉斯》Callas Forever (2002)
《哭泣的人》The Man who Cried (2000)
《非凡的艾玛》Bozska Ema (1979)
《伟大的卡鲁索》The Great Caruso (1951)
舞蹈:
《黑暗中的舞者》Dancer in the Dark (2000)
其他:
《火红的第五乐章》(1973)

《放牛班的春天》可以推荐给孩子看,

其中的一些,建议父母和孩子一起看,这样有相应的解说,增加孩子对音乐和音乐人的理解,毕竟是电影,有夸张和渲染的成分,

《关于格伦-古尔德的三十二则短片》Thirty Two Short Films About Glenn Gould (1993)这一部的风格很特别,里面的配乐和画面都是超美

:《屋顶上的小提琴手》 《单车环岛日志-练习曲》(Island Etude )(台湾)

作者: 育儿经    时间: 2010-4-13 14:35
2010年4月13日   周二   晴朗  四岁6个月23天
  昨天去老师家学琴,给老师交流了要求在幼儿园恢复两节小课的事,为了不引起幼儿园老师的不好的印象。上周加了这么一节小课,学的东西真的熟练多了,《小狗平戈》学跳音,手型忘记了,还不如刚开始学的时候好,大拇指都掉到了琴键外。老师每次都是用手指帮他顶着手心,他的房子才不会塌。高抬指的三四指还会出现塌指的现象。看来还需要家长多多用心鼓励,老师每天忙于这个,只有家长是一对一进行,在每天练习中严格要求。昨天学习了一个新曲子,小鱼表现出很活跃,稳定不下来入不进去。

作者: 育儿经    时间: 2010-4-15 12:45
标题: 2010年4月15日 周四 晴朗 四岁6个月25天
昨晚放学后接着陪练。手型但纠正一个大拇指到琴键外的过错,他有些反抗,就对他不停的讲道理,“正确练一次多一份功,练错一次就浪费一次好的练习,还导致更错。”夸奖“谁也没有你能坚持啊,你看你每天都练琴,很多小朋友已经放弃了。”“两次你都选上了,说明你很棒啊,谁练琴都有从错改正的过程。改过来才能练得更好。”结果,今天练琴出奇的认真,也练了很长时间,手型慢慢开始好些了。
  离开琴室,笑眯眯的。到幼儿园门口还得到门卫大爷的称赞:“这孩子每天都练琴,也不着急,真棒啊。”
  “是啊,我们是最能坚持的!大爷,等俺学好了,以后一定好好谢谢你,每天都等我们这么晚。”

[ 本帖最后由 育儿经 于 2010-4-16 12:52 编辑 ]
作者: 育儿经    时间: 2010-4-16 12:49
标题: 2010年4月16日 周五 晴朗 4岁6个月26天
  今天继续昨天的状态,因为手型问题,我没有跟老师说,自作主张地把小汤一和儿钢中最前面已经练得很熟练的曲子拿出来练,重点纠正手型。鱼练得很起劲,尤其是一首三拍节奏的曲子,节奏控制的太好了,自己弹完后忍不住又弹了一遍,然后从头一直练到现在学的,当然越往后越不熟练。但手型基本在处于慢慢纠正回来的状态。
  心得:1、练以前熟练的曲子,容易给孩子找回自信心。而且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如忽然自己掌握了节奏。
        2、目标非常明确,更容易见成效。比如专门纠正手型,要选择熟悉的曲目。最后练上少数几遍新学的曲目。


  在车上放音乐导读的一些曲目,进行到第二阶段。

[ 本帖最后由 育儿经 于 2010-4-16 12:54 编辑 ]
作者: 育儿经    时间: 2010-4-19 10:38
标题: 2010年4月19日 周一 晴朗 4岁6个月29天
好的状态持续进行着,只是新课的练习给挤掉了一些,和旧课一样是一遍。每晚能练到20分钟。而且非常得高兴。在车上放的音乐他非常喜欢听,练习时自己装模装样的快速弹奏,说以后能弹出《致爱丽丝》那样的曲子给我听,我说那你要能够坚持六七年才能达到吧,妈妈若听到肯定高兴坏了。
  周日到老家看姥爷,姨妈家双胞胎和我们一起出去,他象个小主人一样对刚上车的两孩子说:“来段音乐给你们听。”然后请我给他们放音乐。
   心得:音乐充满生活,带给他希望:如果有一天自己能弹奏到那么美妙的音乐多好啊。兴趣仍然是最好的老师,但是难度要注意孩子能够掌握。自信同样重要。

    发现鱼的钢琴老师的特点是:重视前期习惯培养,但是进度并不快。许多一起学的其他老师已经把《儿钢》弹完,《拜厄》也进行到很多,但手型十有八九是不正确的。我们扔在进行《小汤一》和《儿钢》不到一半。

[ 本帖最后由 育儿经 于 2010-4-19 10:39 编辑 ]
作者: 哦耶    时间: 2010-4-21 19:11
看了LZ的笔记,觉得小孩子学琴苦,大人更不容易哈!感觉要花费更多的心力!小鱼加油!LZ加油!
作者: 育儿经    时间: 2010-4-22 12:54
标题: 2010年4月22日 周三 晴朗 4岁7个月1天
最近鱼的幼儿园出现手足口病,家长放学后不准入园。从今天开始放学后到姨妈家弹会琴。爸爸妈妈决定5月份给孩子买琴。五一去琴行看看。

[ 本帖最后由 育儿经 于 2010-4-22 14:15 编辑 ]
作者: 香槟经年    时间: 2010-5-7 10:22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