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对尊长 勿见能” ---跟孩子谈话引来的疑惑
[打印本页]
作者:
snowcat
时间:
2010-3-15 16:35
标题:
“对尊长 勿见能” ---跟孩子谈话引来的疑惑
近日女儿天马行空的胡侃,从“鸡肋”引出了杨修、曹操,两个聪明绝顶的人,修的才华甚至在操之上,却是下级与领导的关系,最后的结局悲惨,杨修因为过于摆显自己的才华,最后招来杀身之祸,成了操的刀下之鬼。虽最后操追悔莫及,但也不能挽回杨修的性命。
然后又谈论到历代的才子文人,像苏轼、伦文叙等等,旦凡有才学之人多是个性张扬,喜欢表现自己,同时他们都是命运坎坷,因为才华横溢而招人妒忌,屡屡被人陷害。
我跟她说,以前咱背弟子规时,不是有一句“对尊长 勿见能”,也就是在上级、前辈的面前不要过份表现自己,不能锋芒毕露。但,这种态度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是有区分的,比如在欧美,他们喜欢竟争,有什么优胜的地方都喜欢拿出来跟大家一较高低。如果你有意隐藏自己的才华、强势,人家就不能发现你、赏识你,最终会导致你错失机会……
女儿最后总结出一条:这只能说明中华民族的个性狭隘,喜欢妒忌能人。
我心想,晕,这可不是我要引导的最终目标哦。但一时语塞,应对不下了。
不知各位为人父母者有什么高见。
[
本帖最后由 snowcat 于 2010-3-15 16:36 编辑
]
作者:
hq1966
时间:
2010-3-15 17:55
老外也和我们一样一样的
不过程度不同
表现不同
作者:
春晖大地
时间:
2010-3-15 21:09
所以国学也不是全是思想精华。
作者:
paisley
时间:
2010-3-16 01:19
“也就是在上级、前辈的面前不要过份表现自己,不能锋芒毕露。”
这在欧美公司、机构、大学里,完全一样。溜须拍马同样是职场必备本事。
《弟子规》的教义很纯正,没有那么多厚黑的意思。对尊长勿见能,一则意思是人要有自知之明,懂得世界之大,能人高人太多,不要太自以为是;二则意思是要尊敬师长,别说显摆自己这种事,就连话也说得少一点为好,因为把心放在炫耀自己上,就失去了向尊长聆听、学习的机会。就算那是个没啥本事的尊长,一个后辈也要多尊重他们,这是为人的教养,无关学习不学习。
[
本帖最后由 paisley 于 2010-3-15 17:23 编辑
]
作者:
wangtutu
时间:
2010-3-16 12:56
小女看《西游记》。
孩爸问小女,这师徒四人谁最厉害?
小女答:当然是孙悟空。
孩爸问:那为什么大家都听唐僧的?
小女答:唐僧会念紧箍咒。
孩爸问:为什么唐僧能把紧箍咒带到孙猴头上?菩萨和如来不能,而只能把他压到山下?
。。。。。。。。。。。。。。。。
唐僧除了念经,看似无能,其实是最能耐的。
坚定的信念,百折不回的顽强意志。。。。是那些能耐的徒弟无法比拟的。
。。。。。
在这个社会里,显摆能耐无妨,但是不能轻视那些看起来“没能耐的”
作者:
snowcat
时间:
2010-3-18 13:13
感谢大家的回复。这些天来一直比较忙,没及时回复,请见谅。
近日来,我自己也找到了解答的方法了。
我个人认为,对于孩子,这个年纪不应教她内敛,最起码少年不应该老成。
至于世态炎凉、江湖险恶的东西,应该由孩子自己去感悟。现时状态下还是需要鼓励“锋芒毕露”。
这本身不是什么错误的事情,只是,因为我们过去的旧体制约束了人才的表现。在西方社会,人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是很平常的事情。
如果大家认为我的言辞里含有瞧不起没能耐的,或者是要教孩子厚黑的,或者含有要对长辈不敬的意思,那么你们可能误解我啦。
作者:
myprettygirl
时间:
2010-3-18 13:56
《弟子规》编写年代的社会环境与现今差别太大了,现在还按那里写的去做,恐怕只能去当和尚了吧
作者:
paisley
时间:
2010-3-18 23:06
标题:
回复 #6 snowcat 的帖子
你说得很对。我也认为应该先教会孩子宽厚和感恩。至于行走江湖之道,是个人总能自己总结出来。人变坏总是比较容易。
上面的回复,纯粹是就弟子规论弟子规,不是误会你要当厚黑解。:)
作者:
12e
时间:
2010-3-18 23:13
童言无忌, 入木三分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