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四十年前的读经记忆 [打印本页]

作者: zty1122bb    时间: 2010-2-24 23:47
标题: 四十年前的读经记忆
人愈老对往事的回忆也就愈加清晰,不过一般而言孩童时期两三岁时的情景能有印象的还是少而又少,但我记住了一件事----读经。我所谓之读经不是《四书五经》更不是“三百千”,而是“老三篇”。
当时寄宿在幼稚园,老师可谓红得发紫,虔诚衷心,尤其关怀下一代--诵读“老三篇”。印象中我们这些小朋友在阳光明媚的院子里,大树下,坐在小板凳上,手握红宝书,振振有词声音稚嫩而洪亮,天天如此,这可谓练的是童子功一如当今之诵经宝宝。不仅幼童如此,青少如此,成人更是如此,整个社会完全陷入痴迷的病态,如今之读经可谓毛毛雨。那么效果如何呢,看看别人,想想自己,扯淡。
为人民服务。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做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
-------------------------------------------------------
太多这样的浅显易懂,光辉闪亮的警句语录(反观先秦经文又有几多人懂)弥漫在空气中,脑海里。那么人们真的脱俗高尚了吗?
高喊口号,嘟囔经文远不如公益助人、家务劳作、社会实践陶冶人历练人。我不反对传承古人,且也是实践中人,但若过于神话其实已近魔化,对孩子不仅无益而且有害。
作者: njlzh_2000    时间: 2010-2-25 11:09
很好!
1、少年痴迷诵读“老三篇”,让你至今铭刻在心里,其作用已达到。
2、假如你从小的童子功为:“为我服务。一怕苦,二怕死。不好好学习,不天天向上。做一个不纯粹的人,一个低级趣味的人”。你现在可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不管是神话还是魔化,人的一生是不断追求好东西的过程。

[ 本帖最后由 njlzh_2000 于 2010-2-25 11:11 编辑 ]
作者: zty1122bb    时间: 2010-2-25 12:14
原帖由 njlzh_2000 于 2010-2-25 11:09 发表
很好!
1、少年痴迷诵读“老三篇”,让你至今铭刻在心里,其作用已达到。
2、假如你从小的童子功为:“为我服务。一怕苦,二怕死。不好好学习,不天天向上。做一个不纯粹的人,一个低级趣味的人”。你现在可能 ...


你实在是高,我好像真是无言以对。
还有一桩往事很好玩:
大概是在1975年,本人刚上小学,那时上课轻松自在,下午往往会跑到父亲单位去玩耍。那地方特别大,一天走入一小树林但见一群人小凳围坐,中间一对男女背对,好像每人手里都拿着本红书。不敢靠前,隐身树后,只听得有人在高声说着什么,大概是声讨中间男女不正当私情,而其中男士一边看着红书一边嘟囔,后来明白那是在深挖思想。所有的人都表情严肃,空气仿佛凝固,真让人感到害怕,于是乎悄然离去。

我没什么功,倒是周遭长辈亲人以他们的勤劳、善良、互助、上进之行动影响着我直至成人。
作者: woodhead    时间: 2010-2-26 11:39
呵呵。二楼的回答搞笑啊。
言传不如身教。经是可以的读的。但指望读经改造人的灵魂,那够呛。
作者: shunshunshun    时间: 2010-2-26 20:22
有很多时候我们都是被时代和大局左右,当年读老三篇如此,现在读经也如此!谁知道选择对不对!
作者: zty1122bb    时间: 2010-2-27 19:33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自在就好。

[ 本帖最后由 zty1122bb 于 2010-2-28 01:23 编辑 ]
作者: helenminliang    时间: 2013-2-1 21:51
就是想问一下,什么叫低级趣味?可是我们现在看看电视小品,谈谈恋爱?
作者: zty1122bb    时间: 2013-2-2 11:05
标题: 回复 #7 helenminliang 的帖子
那种纯粹,及与其相对应的低级趣味,不是当今这个时代人们能够想象的。还是忘掉的好。
作者: lapudad    时间: 2013-2-2 13:16
标题: 回复: 四十年前的读经记忆
什么是低级趣味,向我们这样一天除了上班就是吃饭,连点趣味都没有,生活枯燥乏味
作者: kxyz12345    时间: 2013-2-6 19:51
楼主说到低级趣味,我想说说,说脱离低级趣的那个人,本身脱离低级趣味没有?比如跟杨开慧没离婚,到井冈山没几个月就跟永安一枝花贺子珍结婚;到延安,贺子珍刚离开延安没几天,就跟洋场来的小明星结婚。这些,大概是无产阶级领袖的大爱泛爱吧。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