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读经的朋友们,你们看了《孔子》了么? [打印本页]

作者: qqyou    时间: 2010-2-10 21:57
标题: 读经的朋友们,你们看了《孔子》了么?
花巨资拍摄的《孔子》目前票房惨淡

官方为了保孔子,提前下架《阿凡达》的行为反倒帮了倒忙。

现在全靠你们了,读经爱好者们,快去到影院看电影吧。
作者: 山茶    时间: 2010-2-11 07:12
《阿凡达》都没去看,《孔子》就更不考虑看了。
作者: niceness    时间: 2010-2-11 08:52
我带着我爸妈和我8岁的儿子看了,的确演得好,没有一场电影,我们3代人都说好的,可惜下线了,大家看不着了.
作者: 果行育德    时间: 2010-2-11 11:21
俺家娃娃看了,没看完就回了,她说“拍得极烂”。
作者: 摇篮曲    时间: 2010-2-11 13:32
我们都没看到,没有发言权。
作者: 646601659    时间: 2010-2-11 15:24
还是看看孔子动画片吧,孩子喜欢。
作者: hq1966    时间: 2010-2-11 20:33

  阿凡达值得一看

  孔子没有看
  一向对哭的电影不感冒

作者: jerry-zhao    时间: 2010-2-12 00:11
全家看了,儿子回家还在论语里查到了几处电影中的对白,小得意
作者: lsmzhn    时间: 2010-2-15 00:14
都没看,想看阿凡达
作者: 家有一宝2009    时间: 2010-2-16 21:23
孔子--不想看~~~

阿凡达还是值得去看看的。
作者: 牛儿    时间: 2010-2-17 10:58
都想看一看,毕竟是国学东西,了解一些没坏处。
作者: anitaxzz    时间: 2010-2-28 20:55
俺不看国产电影好几年了,亚洲的也不看,被迫崇洋媚外啊!
作者: woodhead    时间: 2010-3-1 09:41
周润发和 周迅,看看周迅还是养眼的。。诠释孔子,罢了。
作者: 白薇    时间: 2010-3-1 11:19
没看呢。觉得选超中太强调“子见南子”这段了,可能为了迎合消费者口味吧
作者: 如果    时间: 2010-3-1 13:10
看了,很失望。
前半段鲁国施政,感觉还蛮好,虽然神乎其神地像孔明,倒也有孔子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治国平天下的入世气概。
下半段周游列国就很苍白,孔子周游出于无奈,但他在各国传播理想却说得太少。电影描写的,整一个丧家犬的样子。颜回死得太牵强,孔子回鲁太夸张,被困断餐竟然是弟子的妹夫救的,太搞笑了。倒是子路冉有还像个样子。
后半段的孔子太假了,周润发所谓的看孔子不哭的不是中国人,只能说他以前对中华传统对孔子了解太少,这次被震憾得太惨了,以至于语无伦次。
作者: qqyou    时间: 2010-3-3 07:57
标题: 回复 #15 如果 的帖子
谢谢你的评论

那个片子我也粗略的看了,当然不是在影院

结论和你一样,实在是太差了

不过我的理由和你的不太一样

前半段我认为拍的并不好,第一,不真实,拍摄者大概以为炫耀孔子的执政能力,就可以抬高孔子。其实不然,因为孔子做的关机不足够大,时间也不长。而且他的治国理论是逆当时的潮流而动的,也根本不可能成功。

因为拍摄者的思想,仍停留在官本位的阶段,所以他也为描写孔子当官,就能描写出孔子的成功来,这是大大的谬误。

其实当时的时代,成功者尽法家、纵横家之流,张仪苏秦无不是代表人物,甚至做到执六国相印,何等辉煌。一个小小的鲁国司寇也不算什么,而且孔子是否做过,还要存疑,因为论语里从来没有提到过这一点。

所以孔子的伟大,绝对不是以做官大小和执政的好坏来评论的。他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是因为它的一部分思想和理论,适合了后世的社会,比如有教无类、比如量才使用等等。

比较同时代的老子庄子,也并未做过什么大官,其学说不也是传于后世么。

后半部分也不成功,因为那里面很多东西也未必准确,很多情节都是当时时代,其他门派笑话孔子记录下来的,也不见得是史实。更何况还编造出很多情节来。

实际上影片根本没能表现那个年代的特点,大家会都以为春秋战国和当今的时代差不多呢。不表现那个时代就无法让人理解孔子为什么不能让人接受,更不能体现孔子为实现自己的信念而坚持不懈的精神,更无法为人们所感动。

所以一个社会缺乏了人文精神,缺乏了历史精神,整天考虑的是票房和自己的名利的导演和演员,怎么可能拍出孔子来呢。

一个以献媚主子为荣的导演,去拍这部孔子,要是成功了那才是笑话。

难道真的有一天,会是国外导演,拍出一部感人的孔子来么?
作者: 老易    时间: 2010-3-3 09:41
看了,很失望。
前半段鲁国施政,感觉还蛮好,虽然神乎其神地像孔明,倒也有孔子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治国平天下的入世气概。
下半段周游列国就很苍白,孔子周游出于无奈,但他在各国传播理想却说得太少。电影描 ...


前两天刚看完,感觉跟你一样。前半段把孔子搞得像孔明一样。
想了解孔子,不如百家讲坛最近那个讲孔子是怎么练成的。
作者: all4kids    时间: 2010-3-15 13:12
标题: 韩寒说。。。
今天我去看了《孔子》,在进场之前,我又离场了,是因为我要看清楚我究竟坐在哪里,免得一进去以后打扰到别人。一进场我就后悔了,电影院里不到十人,座位基本是自助的。在中国的古代,产生了一堆的子,虽然他们今天曰的和昨天曰的甚至还会自相矛盾,他们的意义不在于他们说的足够好,而在于他们说的足够多,各个时空的政客们各取所需,或推崇或批判。孔子就是里面最富有代表意义的一位。

说实话,我一直不觉得这些古代题材有什么拍成电影的必要,从电影的角度,类似的电影从诞生的一瞬间做的就是最反电影的事情,那就是扼杀想象力。但你要真说中国这些古代大片没有想象力吧,也不一定,编剧们经常创造出非常反历史的桥段,所以这本身是非常纠结的一件事情。之所以中国的大片大多数都要拍古代著名人物或者故事,源于制片方投资方没有什么安全感,他们觉得投了大钱,要完全建立在靠编剧导演创造出来的故事上不大靠谱,而偶然有导演同时拥有了巨大投资和自由创造的权利之后,拍出来的电影居然更加差。这一切,拧成了中国大片的悲剧史。至于周润发说,看完电影不哭的都不是人,我相信这是他的错觉,一定是在内部的看片会上,制片方都哭了。制片方哭的是,这得要拉多少的中小学生政府机关包场才能保本啊。

我们抛去一切政治的因素,从电影的本身看这部电影,这是一部失败的电影。电影里的说教毫无感染力,孔子一边在电影里说礼说仁的时候,我边上那人还用手机大声聊了十分钟的天,里面的战争如同儿戏,鲁国国力不济即将不保,而孔子的弟子只需要设一点路障向空中射箭就能退敌,而影片中,人和人之间的口交都没有任何的说服力,就好比小时候家长经常告诉我们,今日事要今日毕,但这句话其实不能说服你。这已经不是一个子多曰几下就能忽悠人的年代了。通过电影,你很难理解孔子这个团队里的员工为什么一直追随着孔子。在渲染人物性格的地方,我忍受了他们花十分钟让一碗马肉汤,来宣扬这个团队的凝聚力,因为我已经忍了孔子二十九代后人孔融让一只梨的故事贯穿了我整个童年的时光。而任泉扮演的颜回最后居然为了多捞几卷文书,在冰水里冻死了,这不是感人,这是愚蠢。在前戏没有做够,过程乏善可陈的情况下,主人公就爽死了,这是不合逻辑的。在理想刻画的不够成功的情况下,这是毫无人性光环的桥段,放到现代电影里,就好比领导家被火烧了,领导的秘书冲进火海,救出了一本毛泽东文选,出来一看只救出了上卷,于是又冲了进去,又救出一本,出来一看妈的原来不是上下卷,自己救出的是一本中卷,于是明知道房子要塌了自己不行了,又冲了进去,然后房子就塌了他就死了。作为观众,你认为你能哭么。周迅的出场完全是因为制片方认为要加一个女人才能丰富电影,周迅扮演的南子对着孔子调情半天,但是子光曰不日,急死我了。最后南子的结局是不知道为什么被射死。

我给孔子打出了两分,首先,为了周润发之前在《阿郎的故事》中的精彩演出,鼓励这部电影一分,我想周润发的不哭不是人理论用在《阿郎的故事》中是成立的。最后,因为导演是女性,也鼓励一分。但是不得不说,无论是《孔子》或者另外一位女导演的《我是刘跃进》,这两位女性导演对于非情感类电影,尤其是比较庞杂的电影的把握能力都比较差,我不是特别理解他们为什么不去拍一些爱情电影或者生活电影,这是女导演的长项,类似张艾嘉的《心动》和许鞍华的《天水围的日与夜》都是女导演的好电影。女人何苦为难女人自己。

最后,我想说,《孔子》这部电影,无论从拍摄意义,商业利润,艺术追求,电影探索,教育启蒙,警世感人,视听震撼,娱乐消遣,记录历史等任何一个角度,都没有存在的必要,是一部完全可以抹去的电影。
作者: GGG2010    时间: 2010-3-16 23:43
I would love to see both of them, but not yet.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