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读比不读好--嘉宝 [打印本页]

作者: 嘉宝    时间: 2010-2-10 11:32
标题: 读比不读好--嘉宝
谨以此贴向在读经路上的父母和孩子们致敬!
论坛上优秀的父母和出色的孩子太多,作为一名学习者,我也是鼓足了勇气才来开这个贴。不怕慢,就怕站,读比不读好。开贴一个是为了记录读经的历程,更重要的是希望在这里获得良师益友们的帮助,在交流与学习中获得更大的进步。
个人档案:嘉宝,女孩儿,2004年9月生,就读于北京幼儿园大班。
作者: 桃ye蓁蓁    时间: 2010-2-10 12:53
题目挺好的,读比不读好!
作者: 嘉宝    时间: 2010-2-10 17:00
一、起源
我接触“读经”是在2005年4月的时候,那时还不知道经典诵读叫“读经”。当时收到了来自“成长之屋”的宣传材料,仔细研读了一番。感觉虽然其中论证“印刻经典对孩子的好处”的文章很八股,很三段,但对于“习得”这两个字还是比较认同。虽然身边没有其他人对此感兴趣,我还是买了三套基础版的教材,《三百千》、《唐诗》和《宋词》。我对三字经是比较熟的,因为曾经陪外甥一起背过,当时用了一个星期才背下来,至今仍能全文背诵。所以我选择了从三字经开始,穿插唐诗,每天都会放一会儿CD给嘉宝听,但是没有严格的计划,比较随意。当时她大约一岁,说话都不清楚,在提示一个字的情况下,也只能跟上前几句。到了一岁半的时候,基本能念到“如六经、始可读”,但还是“此十义、人所同”之前的更熟一些,后面的需要提示。但是这是她三字经的最好成绩了,之后上了幼儿园,我在这方面很放松,她就更放松了。甚至到三岁的时候问起,人之初?她回答,上学校!
这里,我的疑惑有两方面:
一是,教材所说的孩子听上100遍,能够一个月内学会三百千,是否真的能达到?虽然我的学习安排很随意,但CD至少也放了不下100遍的,她还是没有记下来。当然,她智商没问题哈。
二是,所谓的印刻和习得,到底能持续多久呢?小时候能背下来的内容,偶尔也复习一下,但是渐忘渐少,基本归于零了。很多唐诗,当时很喜欢的,背的也很好,到后来她根本毫无印象,倒是我听得太多了,都能背下来不再忘记。所以我经常不知道小时候教孩子这些到大了之后还能有什么作用?这也是我后来对读经不太刻意的原因,基本是有一搭无一搭。


[ 本帖最后由 嘉宝 于 2010-2-10 17:02 编辑 ]
作者: shunshunshun    时间: 2010-2-10 19:28
这和楼主开楼了,又是一个好妈妈!
作者: 空山泠雨    时间: 2010-2-10 20:56
不怕慢,就怕站,读比不读好。
---------------------------------------------
这就是大智慧。
作者: lsmzhn    时间: 2010-2-11 14:48
读比不读好,真的如此!
作者: 嘉宝    时间: 2010-2-11 17:07
二、始读论语
嘉宝约是从四岁开始读论语。为什么选择读论语,是受王财贵老师的引导,读就读经典的。我2005年买过一本《论语》,北京燕山出版社的,带拼音和注释,字体大小也合适。当时我选这个版本是在书店里一本本挑过去,要求一是全本,二是带拼音,论语里好多字如果没有拼音我根本读不下来,何况还有很多通假字读音的变化。后来在网上下载了论语的mp3,是一个女声读的,但有些读音不准确,比如“曾是以为孝乎”的“曾”,应读为zengmp3中读为ceng。不过育灵童版的也是标成ceng了,这应该是不对的。
给嘉宝读论语,我也没敢直接拿书给她,怕她把书给读破了。我从网上下载了word版,不带拼音的,但是其中的错误随处可见。自己重新校对过之后,字体调大,打印出来带她读。当时还没发现儿教论坛,没有看到这么多资源,也没有看到读论语的先行者的经验介绍,自己摸索着往前走。我当时也没要求她背,只是睡前带着读一篇,能让她把舌头顺过来,读得多了,自己就能顺着读下来,在这个过程中认识了一些字。打印版我只校对到雍也第六,带她读的最多的是一二三四,公冶长第五和雍也第六也就读了屈指可数的几遍。每晚读完论语还得讲个故事,所以经常为了节省时间,读得也少了。有时候我累了,就开着mp3让她听,而论语的mp3也是催眠的不二法宝,到八佾第三她肯定睡着了,呵呵。
这样信马由缰地读了半年多,又没坚持下去了。虽然如此,读论语还是有两个明显的成效:一是自然而然地认识了一些字;二是她基本能用诵读的语气来读,句读也能读出来,听着很舒服,这以后上学朗诵课文肯定不错。
作者: huangyezi    时间: 2010-2-11 21:11
不错嘉宝。坚持就好
作者: ckkc    时间: 2010-2-11 21:59
不怕慢,就怕站,读比不读好。
作者: 逸乐妈    时间: 2010-2-11 23:25
也算是老读者了。我们家的孩子都没有什么太好的办法了。读几次给买个玩具。大的孩子背一小章,给五元汇聚一起买书看,有点作用。但还是没有太大动力。
作者: 嘉宝    时间: 2010-2-12 09:07
标题: 回复 #10 逸乐妈 的帖子
读书给奖励这个方法,从理论上来说是不可取的,(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关于一个老人和一群踢垃圾桶的孩子的那个例证),从实践上来说也差强人意。不过,有时候总是难免用些奖励的手段去督促孩子读书。
最近,嘉宝读书总要奶奶剥一些吊瓜子作为“鼓励瓜子”,弹琴也要“鼓励葡萄干”,现在“鼓励***”是我家频繁出现的一个词。她要求念一遍给吃一颗,我怕演变成训练马戏团的熊了,就一定说留到都念完给她,包成一小包,其实她却也不怎么吃,一直放在手里。也许她喜欢的就是那种被鼓励的感觉吧。昨天她爸想要几个瓜子吃,嘉宝说,你坐在这里看电视,什么都没干,不能吃“鼓励瓜子”!

作者: 嘉宝    时间: 2010-2-12 10:49
三、重读论语
经典诵读在我的漫不经心下,进展很慢。最初觉得一年把论语读下来不算快,后来发现一年过去了,只读了四分之一,而且随着我的放松,先前读的慢慢又忘了。后来我找到了儿教论坛,发现了读经专栏,看到居然还有这么多用心的父母在坚持着,而且优秀的孩子们获得了令人赞叹的成绩。我愧然了,也重新激发了读经的信念。
重读了王财贵老师的演讲,坚定了信念。又接触到了赖国全老师的137积累法,感觉这个方法应该是简便易行的,而且可以据此拟一个读经进度时间表,时时督促自己学习。
2010年的1月份开始,我开始试着用137的方法读经了。至今实践不过1个月,谈不上经验。
现在我的安排是每天晚上利用嘉宝泡脚的时间,约定谁泡脚谁念书,她泡脚读经典,我泡脚读故事。有时不泡脚了,那就洗完澡上床念。这一个月除了个别日子因为我回来得晚之外,还是执行了这个计划。
读的内容,开始选择了论语、弟子规和成语接龙。但是成语接龙念了两个星期就没再念了,一则时间紧张,一则成语接龙和弟子规均属于“装修类”,不满足三个线程的要求。
对于经类读什么,我举棋不定,又觉得都太难。最近,我又改变了想法,准备开始读《易经》了。易经的重要地位和价值我就不再赘述,论坛里讲的也多,总结和体会也多。我正在看曾志强的《易经的奥秘》,更觉得不读易经是身为中国人的一大缺憾。我计划是和嘉宝一起读,这样我能跟着她一起进步,不亦乐乎!这些天在论坛上收集了些易经的材料,其中布丁妈做的好几个文件都下载了,不过现在对于如何读易经还是没有章法,如何开始起步呢?看卦图,读卦辞就可以了吗?
作者: 嘉宝    时间: 2010-2-12 10:51
现在的进度:
弟子规:我按字数200字以内分段,每段读7天,每天读三遍。其实我想让她读7遍的,但是就这样她都不乐意,因为以前念书都是一遍,直接变为7遍跨度太大,她不接受。我想就先从3遍开始,以后看情况再增加吧——不知道还有没有可能呢?从题目到“増一辜”分了四次(前两段有点短),现在第四段读了两天了。算起来剩下的部分还需要两星期才能读完。我准备再加一个星期要求每天把弟子规从头到尾读3遍,算作复习和总结。这样的话,弟子规最少要用7周才能念下来。虽然慢点儿,但是如果不读,这7周不也就过去了么。
我是没有要求她背诵的,只要朗读即可。偶尔我自己背诵,假装想不起来了,她会给我提示下面的,看起来还是记住了一些。但是要求一直背下来,我估计她还达不到。
弟子规还是容易的,我分的段也比较短。新的内容我带着读一句,她跟一句,这样读两天,第三天她就可以自己读,不让我带了。她读的快的时候1分钟1遍,5分钟内结束3遍。
嘉宝总是要问弟子规里的话是什么意思,为了能身体力行圣人训,我就简单的给她解释一下。后来从论坛里下了讲解,很长的那篇讲课稿,里面内容很丰富,有趣的事例很多,不过是口语化的文字,不太适合直接拿来念。我就看着讲解,再用自己的话讲讲故事,讲讲道理。嘉宝很爱听,对弟子规的理解也加深了。最近家人都夸她越来越懂事了,比如吃饭时有好吃的虽然还像以前那样希望多要点,但总是加上一句:“我就这么多吧,给爷爷奶奶留点儿!”
我愿意把她的进步归功于读经。

作者: 嘉宝    时间: 2010-2-19 08:35
可怜用手机写了一大段,却发表失败,浪费感情!
作者: zhq508    时间: 2010-2-19 10:21
不怕慢,就怕站,读比不读好。
作者: 嘉宝    时间: 2010-2-19 11:48
标题: 春节读书不辍
春节过得很愉快,也很快,转眼又快要上班了。每天早上睡到8、9点,然后嘉宝赖在床上听昆虫记,我拿手机上网看儿教,lg拿手机玩游戏,等到起床基本就是10点半了。
白天直接从下午开始过,幼儿园布置的写拼音、写数字、语文数学加油站已经好几天没做了,但是读书还是坚持着。除了除夕夜打牌看春晚,初二去小汤山泡温泉唱卡拉ok,其余每天还是按计划读。
春节嘉宝最大的进步是,主动要求每天读七遍弟子规,令我喜出望外。这自然是我循循善诱的结果:春晚有个小女孩表演百家姓的节目,小汤山吃饭还遇到一个背弟子规的小妹妹,我还带她浏览了一下论坛的帖子,告诉她不光她一个人在读书,而且别人还有一天读20遍的呢。我说,“咱们要求不高,每天7遍,连读7天,这就是七七四十九遍,孙悟空在炼丹炉里炼了七七四十九天才炼成火眼金睛的,所以7×7是很有道理的。”
潜移默化中,嘉宝终于在初四晚上读书的时候说,我以后每天都要读7遍,不读7遍我就不叫嘉嘉!
果然弟子规很快地读了7遍,到了念论语的时候(公冶长第五),马上就说,论语太难了,我还是读三遍吧。
我说,论语肯定是比弟子规难的,弟子规这一本也不过是论语中那一句话而已:“弟子入则孝,出则悌,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基于此,我也同意她论语只读三遍的要求。
前面这一个月,每天按每种200字左右的量读,我感觉读的量比较少,进度太慢。主要是怕后面的读了,前面的早忘光了。所以昨天调整了进度,弟子规四和五原来打算分两个星期读的,改为一起读一个星期了。昨天第一天,读完本周,弟子规就全文读完了。
论语公冶长分了四段,昨天是第四段的第五天,明天就能结束公冶长了。从雍也开始,准备只分两段,我数了下字数,大概每段400字左右,这样两周就能读一篇。这样试试看她能否跟得上。不过根据前一个月的体验,只要求读的话,都能跟上,她也没什么压力。
作者: 嘉宝    时间: 2010-2-19 12:12
标题: 弟子规与实际的结合
弟子规与实际的结合:
初二晚上与几个朋友去吃讲礼驴肉,各家都带了孩子来,一共四个小女孩,年龄在5-11岁之间。还有一家带了姥姥姥爷来。一进包间,孩子们立马散开,挑了座位坐下。我在嘉宝耳边轻轻说,长者立,幼勿坐。嘉宝立马很有些不好意思地站起来说,妈妈,你只要说弟子规就行了。然后,我就带着嘉宝站着等姥姥姥爷落座,姥姥姥爷坐的时候招呼大家,都坐啊。这不就是“长者坐,命乃坐”么。那天晚上吃饭嘉宝表现得也很好,上了新菜,绝不先吃,而是把菜转到姥姥姥爷那边去。

读经典与理解的相辅相成:
弟子规的讲解我经常读一段儿给她听,她听起来津津有味,应该对于理解和身体力行都有好处。
论语我很少解释。前天读到微生高那段,我随便解释了一下,“就是孔子说,谁说微生高这个人很直啊?有人找他借醋,他不说自己没有,而是找邻居借了醋再给别人。”这一解释不要紧,这两天她一读到这一段,就装模作样的把我解释的这段话说一遍。我在一边听得可乐。
其实,所谓读经典不用解释这种说法,对于我们对经典也不太懂的家长来说,自是一种轻松,但是孩子对经典的意思是有一种天然的求知欲的。嘉宝听mp3时首选当然是故事,她说论语我听不懂,不知道什么意思!念了一段时间书,还是经常想问,这是什么意思啊?偶尔给她解释一点儿,她会很用心的记住。不过,鉴于我也不敢简单解释圣贤之说,更多的还是只能留给她以后去悟到吧。

嘉宝现在认识的字也很多了,但是拿到书还是不肯看,总喜欢让我读给她听。尽管我听说过即使孩子能自主阅读也还需要家长读书,但是还是暗地里希望她能早日进入自主阅读,否则靠我读给她听的话,我不在的时候她基本就不看书,只看电视。
作者: 嘉宝    时间: 2010-2-25 19:10
弟子规四、五连读,每天读三遍,其中只有一天是读了七遍的,至昨天已经读完了。
刚才,为了看一下读一星期后的效果,我要求她把四五背诵一下,结果非常好,中间只提示了三次,就全部背完了。
至此弟子规全部读完,以后还需经常性的复习一下。
我一般在睡前会背诵一段儿,但我总是连续性差,总是需要嘉宝提醒我,她记得确实比我牢靠。我现在勉强能背完三,尚需继续努力!
从今天开始,准备先读三字经,刚才大体分了一下段,准备分成四段来读,也就是四个星期可以读完。从头到数字一段,四书五经一段,历史一段,名人一段。
论语开始读雍也第六了,分两段,每段有点多。嘉宝每天读的不很轻松,带读了三天,带读要花20分钟才能结束。昨天可以自己读了,但是只读了一遍,剩下的两遍是我读她听的,同时告诉她要能静下心来读书才是最好的读书。速度不是最重要的,而是要认真读。

作者: 嘟嘟Bear    时间: 2010-2-26 00:26
嘉宝很棒,嘉宝妈妈也很棒,一起加油啊!
作者: 读经爸爸    时间: 2010-2-26 08:41
嘉宝真的很厉害。别说7遍,我的孩子读2遍就不耐烦了。
作者: 嘉宝    时间: 2010-2-26 14:34
标题: 回复 #20 读经爸爸 的帖子
小孩子当然更喜欢轻松的游戏和看电视,读书只能慢慢引导。我也是不敢直接让她读七遍的,现在也基本还是三遍,偶尔会有读七遍的时候。就是三遍,经常也得穿插着讲道理来劝说。好在形成习惯的话,能执行下去。
作者: 嘉宝    时间: 2010-3-2 20:02
上次说嘉宝已经可以把弟子规四五基本背诵下来,但前天(2月28日)再问她时,只背了几句就说后面的忘了。记得有个帖子说有个遗忘曲线,看来还得及时复习。
三字经本周是从头念到文中子及老庄,用的是育灵童版。毕竟以前有过一点儿基础,念起来还算轻松,比我原计划念的多。
论语雍也第六第一部分念完了一周,但是有些地方念还不能完全顺畅,比如仲由可使从政也与那一段,前后重复的多,嘉宝反而总是念串。
第二部分昨天开始读了,念了两遍就看她总是揉眼睛,就提前结束了。
因为念书总是安排在晚上睡前,结果每每到念书了,她就困了,看着很可怜似的。但是念完书一上床,就又要听故事,也不困了,呵呵。
作者: 嘉宝    时间: 2010-3-14 11:26
这几天读经坚持的不太好。三字经开始读历史部分,雍也第六3月8日终于读完,本该开始第七的,结果第二天时间紧张,就只读了三字经。然后我出差两天,之后这几天都没再读论语了。三字经历史部分念了6天了,今天可以结束这部分。
从我检验的效果来看,三字经尽管是从小听的,记诵的效果也不比弟子规好。即使最熟悉的第一部分,仍然需要我时时提示方可继续。看来,小时所记内容很容易就会忘记。如何把现在读过的东西保留到以后长大,是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呀。
最近这几天开始读体验英语了,不过不是很正式,因为每天晚上时间实在有限。幼儿园要求调整作息时间,早上7点半到园,6点50起床,所以晚上要9:30之前睡觉。体验英语第三级一开始书没买来,只听mp3,买了书之后让她看着书听mp3,如果让她读的话,基本能慢慢读出来,不过语音语调还没有学到。晚上上床后有时间的话,就放一遍这10本书的mp3,让她看书听。没时间的话,就让她睡到小床上,听着mp3,很快就睡着了。
作者: 若青莲    时间: 2010-3-14 13:33
好棒好有心的妈妈,学习了
作者: 嘉宝    时间: 2010-3-20 13:57
这一周来,读书没有进展。前些天她一如既往的磨蹭,一读书就推说困,我心头一烦,算了,不勉强你了,我也休息休息。这一休息,一个星期都没有正经读书。昨天晚上7点,让她把论语从第一读到第六读一遍,发现前面四章读得都不流利,只有第五第六还好一些,背是更不可能了,这样也花了快一个小时。本想连弟子规和三字经一起复习一遍的,看看时间太长了,就算了。久未复习,过段时间会忘得更多。要抓紧了。
孩子是没有自觉性的,对于读书,总是能不读就不读,能少读就少读。不知哪天能盼来她的主动性呢?
作者: 璀璨星空    时间: 2010-3-20 15:16
精品文章,深有感触,
作者: tracylin2002hk    时间: 2010-3-20 15:37
标题: 回复 #25 嘉宝 的帖子
你可以試限時讀完的方法.
作者: 嘉宝    时间: 2010-4-19 17:20
一晃一个月没来更新了。
为啥不来,实在因为近来坚持的很不好,基本就不读。
嘉宝每晚到读书的时候就很不情愿,如果要让她泡脚,一定会先问,要念书吗?我不想念书!
真是不知该怎么办。
过些天要开始小学面试了,我们可是把全文背诵弟子规、三字经作为一项特长介绍的,为了能名副其实,我又让她复习这两个。结果连读了两个晚上,每次也就是一遍,这就20多分钟了。然后,就生病了,断断续续两周。结果又没读书了。
唉,麻烦啊。坚持是最难的。我想坚持,可是孩子不配合,怎么办呢?
作者: dancingsnowliu    时间: 2010-4-19 18:15
非常羡慕啊,学习学习,我们也要开始读经啦
作者: 逸乐妈    时间: 2010-5-5 15:40
嘉宝妈妈也不算是个强势妈妈,还好。不过你别着急。这样慢慢的,只要你坚持就好了,几天不读。一二个月没读关系不是太大。只要你还记得,过一阵再来读。反正坚持就是对的。
再者孩子肯定是要忘记的。我想这没有谁是能一直记住不忘记的。象这么小的孩子,只要你放着录音,应该是多少都有记忆在里面的。等再大一点。我的儿子也是六岁。跟你们差不多。大部份没有去背。我总是在想就先混个耳熟吧。等到二三年级了。再要求背。这个时候背起来应该就很快了吧?因为都是
作者: 逸乐妈    时间: 2010-5-5 15:44
因为都是熟知的,背起来一定容易多了。我也在想到那时肯定还是会要忘记吧。所以她不读就不勉强她,放着录音让她听吧。再者你把要求再放低。只叫他跟读一遍或者二遍。我想这样他一定会肯的。这总比什么七遍她不肯强,一天的书三天读。有总比没有好,就跟你的主题的一致的。
作者: 逸乐妈    时间: 2010-5-5 15:47
坚持是我们可以做的。这样就能够让孩子持续的学习下去,你说对吧。学多少背进去多少这实在是在孩子的一生中,这只是很小的一个要求,只有孩子可持续的学习的兴趣才是我们在努力的方向。  就象你说孩子去考小学有一个特长,这当然是好,但为了这个去加班加点读可能也不是特别合适的。
作者: 逸乐妈    时间: 2010-5-5 15:49
嘉宝 妈妈如果有唐诗三百首的MP3,请给我发个短信。我一直在找这个找不到。如果有的话是否可以给我考一个来用。我们共同来等待孩子成长了。。。。
作者: 嘉宝    时间: 2010-5-11 12:11
标题: 回复 #31 逸乐妈 的帖子
不知道为什么,我发现,嘉宝对于从小听了很多遍的三字经背的并不好,反而是从零开始的弟子规,隔了很多日子,依然能基本背诵下来。三字经听的最熟的前半部分居然嘉宝很难连贯。
论语也是如此,虽然我经常拿论语给她催眠,每次都从学而第一开始听,她还是不能背下来。
看到大家都说,孩子靠耳朵就能把书背下来,我家的这个难道是个反例?
作者: tracylin2002hk    时间: 2010-5-11 13:36
标题: 回复 #34 嘉宝 的帖子
没關係,可能只是孩子不願表現出來..不用要求背.
作者: 嘉宝    时间: 2011-2-10 13:41
标题: 翻出老帖,给自己一些鼓励
转眼很久没来记录了,看来“坚持到底”四个字,总是说说容易做起来难。
这半年多来,并没有执行最初的读易经的理想。论语读到述而第七就搁置了,还是感觉难,听别人建议,开始读老子,一章每天读7遍,读7天,最喜欢第十二章,据说是麦兜唱过的那段: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
读到第15章后,还是觉得难,我又搁置了。开始读笠翁对韵,因为感觉笠翁对韵还是属于基础型的,既然论语、老子都难,还是从简单的来吧。每天读一篇3遍,连读一周,目前读到九佳了。
弟子规曰: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但我没能做到。
在读经的曲折路程中,我不得不经常与嘉宝就为什么读书跟她谈,劝服她继续。但至今她对读书还是能少则少,能磨则磨,每晚为了听两个故事不得不读书。我感觉很累,昨天又发了脾气,说你干脆别读了,那么多孩子都不读,也挺好的,你不读了,你轻松,我更轻松。我又想到放弃读经了。
今天来论坛,看看大家的帖子,看到还有这么多的人在坚持,我很惭愧。也许没有一个孩子的读经路是一帆风顺的,没有一个读经的家长是心想事成的。不知是不是还有其他人经常想到放弃?
嘉宝看我搜“放弃 读经”,问为什么,然后说,妈妈,我不想放弃。
我有一丝感动,但我也明知继续读经,仍然不会是一条通天大道,仍然会坎坎坷坷,也许我还是应该坚持下去吧。
作者: menghuan    时间: 2011-2-10 15:10
呵呵,我们也是读读停停,读一段时间停一段时间,然后又读一段时间,就是这样“坚持”的。

我们一开始读论语的时候也是读到第六就停下来了,觉得难完成,就读了老子,好在老子我们是坚持下来了,虽然不能背下来,但是至少我们已经读到了八十一章,而且差不多每章都有读超过50遍,算是成绩了。

现在又开始读论语了,希望自己这次能坚持下来。

昊昊2004年2月7日,比你们大一点。
作者: 一瓣书香    时间: 2011-2-10 16:16
是的。读比不读好。与楼主共勉!!
作者: 小花妈    时间: 2011-2-10 16:24
坚持不容易,我们也是读了半部论语,现在又在读呢。主要是妈妈要坚持啊。

可以借助一点外力。比较好的外力是周末读经班,每周去一次。感受读经典气氛,看到别的孩子也在读,并且也有一定的进度要求,大人孩子可能更容易坚持。
作者: 嘉宝    时间: 2011-2-12 11:20
标题: 回复 #39 小花妈 的帖子
读经班我也考虑过,但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我不喜欢花了一半的时间在路上去读书这样的感觉。
曾经最盼望的是学校能推广读经,在学校读10分钟,应该比在家读半小时还要效果好,但是学校不要求,没有读经氛围。朋友们上的名小倒是要求读背弟子规了,我也借机促进她一下,大家聚会的时候让孩子们一起背一背。
一直没考虑清楚,要不要以金钱来激励读书,怕落入一个为钱读书的陷阱。而目前又缺乏激励措施。
现在每天读完,都在书上贴一个红旗,能数清读了几天;每晚上,必须是读完书才能听两个故事,不读不给听,可是往往睡眠时间眼看着就不够了,她还在磨磨蹭蹭的读,不让读还不行——为了听故事。
反省自己,我比以前懒了,她读的时候我经常是只听不读,所以她会背了,我却还念不顺呢。昨天中午吃过饭,从一东到八齐,我带读了3遍,进度就快多了。如果是她自己读,时不时就分神了,半小时的书得读出一小时还多。看来,这最终还是我的问题?
作者: 小花妈    时间: 2011-2-12 11:35
标题: 回复 #40 嘉宝 的帖子
前段时间我觉得孩子会拼音了,可以自己读不认识到字。但是很耽误时间,也影响孩子读经典兴趣。
过年期间我带孩子读了几天,也觉得“带读”效果很好。看来我们还是不能偷懒哈。孩子会读之后,有时还可以和孩子一起读。
作者: 嘉宝    时间: 2011-9-7 21:39
一晃又是半年,我对自己很汗颜啊。
在暑假前一直还在坚持读书,笠翁对韵上已经读完了,某些能背,大部分不会背。一过暑假,每天想的就是怎么玩儿,读书居然就扔下来,荒废了。其实在我心中,一直不敢忘记还有读经这回事儿,但因为我不严格要求,孩子则是顺水推舟,只当没有了。目前来说读经留下来的,可能只有弟子规还记得多一些,笠翁对韵有一点儿,其他的竟是看不到什么了。
二年级开始了,我还是重新捡起来读书这件事吧。鼓励自己一下!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