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鼎鼎学琴:在音乐中成长。(外教钢琴课视频已关闭) [打印本页]

作者: 鼎鼎妈妈    时间: 2010-2-9 14:17
标题: 鼎鼎学琴:在音乐中成长。(外教钢琴课视频已关闭)
   一直想着要把孩子学琴的过程记录下来的,无奈总觉时间不够,一拖再拖。今天因受几位好友的影响,开贴

   琴童:鼎鼎,02年7月生人,现在小学二年级。08年3月14日开始学钢琴。

   琴妈:鼎鼎妈妈,职业教师。

   我们家现在的老师是外教:乌克兰的钢琴老师,美女。第一任钢琴老师:中国美女,乌克兰海归,女博士。两位老师都是大学音乐学院教师。

2010.7.11:

鼎妈成为版主了,发现可以编辑自己的帖子了。

这次编辑,只为再次感谢Aliona老师。

2010.12.31:

鼎鼎到Aliona老师这里学琴整一年了,进步很大,感谢Aliona老师。

今天是10年最后一天,尊重Aliona个人意见,关闭钢琴课视频,请关注视频的朋友理解。谢谢。

祝大家新年新气象。

[ 本帖最后由 鼎鼎妈妈 于 2010-12-31 12:16 编辑 ]
作者: 鼎鼎妈妈    时间: 2010-2-9 14:22
标题: 开端:孩子强烈要求学琴
鼎鼎幼儿园期间,我在外地求学,为了让孩子在幼儿园多呆一会儿,她每天都有兴趣班,其中有电子琴。于是家里给她买了电子琴,普通的,给她玩玩。但她在家并不乐意去碰电子琴。当孩子提出要学钢琴时,我没有马上答应:很怀疑她能否坚持。

但是,孩子一直坚持要学,于是,差不多过了两年,到了2008年,我的学业也即将完成,孩子的一贯坚持让我感动。于是对孩子说:我们开始学了就不能半途而废,学琴很辛苦。孩子很肯定地点头,于是跟另一家一起,去琴行买了钢琴,YAMAHA的,算是批发价。我们家最贵重的家具,呵呵。但心里委实不希望它成为家具。

因着在大学的便利,找的老师是音乐学院的老师,博士,乌克兰留学海归,人很漂亮,孩子去了一次后喜欢上了老师。老师带了很多孩子,我们是碍于同事情面好不容易答应收下的,当时每周五晚上7:40上课,其它时间老师排不出了。

就这样开始了我们的钢琴之旅。
作者: 鼎鼎妈妈    时间: 2010-2-9 14:24
标题: 第一任老师学琴简况
当时鼎鼎还在幼儿园,幼儿园就在家门口,而幼儿园房子刚装修过,为了安全,每天中午把孩子接回家午睡,幼儿园下午3点才起床,于是,我们每天2:20起床,练琴30分钟然后去幼儿园。刚开始的教材是小汤、儿钢,在课上,老师会讲音乐基础知识。每次回课,孩子都会得到表扬的小章,孩子在家也是开开心心的弹琴。后来教材一本一本加进来了,小汤、儿钢每一曲都弹,一册一册顺序往下学,后来加了大汤、拜厄、哈农、儿童手指练习,后来老师外出时买了两本车尔尼的曲集,加进去了,另外还有599。总之,最多的时候带的谱子有7本。每周的作业都在7,8首的样子。

于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孩子开始不能完成全部曲子了,小章也越来越少了。孩子开始抵触练琴。 感觉每周的作业实在太多,于是跟老师沟通:是不是能减少一点?老师的回答:这些曲子,就像读课文一样,有些是属于精读的,有些是属于泛读的。依然如故。于是,在我看来,所有的曲子都成了泛读。虽然别的孩子也是这样的练习量,虽然我觉得老师说的也有道理,但我还是考虑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现状。

老师的教学方式,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估计改变的可能性不大,于是,只能设法在家练习时能让鼎鼎乐意一点,然而,收效甚微。

[ 本帖最后由 鼎鼎妈妈 于 2010-8-10 19:33 编辑 ]
作者: 鼎鼎妈妈    时间: 2010-2-9 14:25
标题: 考级的教训
09年6月初,老师说让孩子去考级——四级。当时并不了解四级是什么要求,因为从没想过要孩子去考级。但觉得孩子绝对没有四级的水平。老师似乎看出我的疑惑,解释说:四级,对孩子来说确实是有所拔高的,一般考级都这么做。你们两个孩子(另一个就是一起买琴的)表现不错的,让她们去试试,锻炼一下。于是问清楚考什么内容,去买了考级的书。

原说考级就在我们学校音乐学院进行,考试当天报名即可。然而,不巧的是,在我们开始准备考级曲子,刚开始练音阶的时候,老师告诉我们来不及了,在老师告诉我们要考级的两周后的礼拜天,考级举行。于是没考成。

然而老师告诉我们暑假里有个全国的考级,琴行承办的,可以去报名。

(10.8.10续)

考级是8月份(具体日期忘了 ),7月份,我们全家外出旅游了1个多礼拜。回来后鼎鼎也没有抓紧练习,所以,背谱都是很勉强的。尽管出去旅游前老师对每一首曲子都做了非常详细的指导,细致到每一个表情。但是练习的量实在不够,水平实在达不到,所以,考级没过。

尽管这是情理中的,意料中的,但对鼎鼎的打击还是不小。到现在,提起考级,鼎鼎还是心有余悸。

另外,对这种琴行承办的考级,有很多猫腻,不多说。

所以,下次,如果要考级,一定根据实际水平来选级别。因为考级不是目的,仅仅是一种经历,一种练习方式。

[ 本帖最后由 鼎鼎妈妈 于 2010-8-10 19:29 编辑 ]
作者: 鼎鼎妈妈    时间: 2010-2-9 18:49
标题: 音乐课视频
以前的上课情况描述要慢慢补上,需要花费较多时间。先把最近的一次音乐课视频链接放这里,因涉及到老师的肖像权,希望同志们不要转视频,谢谢。

乌克兰老师上课和原先老师很不同,第一次跟她交流,她就提出上课时间要1小时多,而不是40分钟。第二,她提出一周要两次课,除了钢琴以外,还要一节音乐课。不过,她不叫它为音乐课,她说让孩子有空的时候到她那儿玩,玩音乐。当时我那个开心啊,这不正是我希望的吗?她的理念是:学钢琴绝不仅仅是钢琴弹奏,更重要的是音乐。

以下链接是2月8日的音乐课视频。内容有:听乐曲判拍号、记节奏、记谱,唱谱,指挥,给乐句加伴奏,作曲等等。
http://you.video.sina.com.cn/a/3814964-1624507222.html

几乎完整的一堂课,11个视频片段。相机不好,视频质量不好,请将就。
作者: 风中白杨    时间: 2010-2-9 21:04
标题: 哈哈,居然没人回帖
只有评分的,没有回帖的,我坐个沙发,鼎力支持,多多发帖,多多交流。期待更深入的学习和讨论,白杨又重回儿教了。
作者: LinMona    时间: 2010-2-10 00:33
Thank you for sharing your experience!
作者: 鼎鼎妈妈    时间: 2010-2-10 11:08
标题: 钢琴课视频
乌克兰老师的钢琴课,让我很难记笔记,所以征得老师同意后录了像。但放到网上没经过老师同意,所以看了觉得好也不要传播,谢谢。

老师的示范很多,我无法记下来(音乐功底和文字功底都不够)。中国老师上课的时候,因为用的语言多、动作少,所以,我都能记下来。这也许就是两位老师最大的区别了。

http://you.video.sina.com.cn/a/3814966-1624507222.html

一堂钢琴课,17个视频片段。中间有些精彩的话还没能录下来。我们鼎鼎很喜欢现在老师的课,在家练得也开心。希望这些视频对大家有所启发,特别是对国内的钢琴老师。
作者: 天地一沙鸥    时间: 2010-2-10 11:56
你家孩子真幸运,能找到这么好的老师!
作者: 天地一沙鸥    时间: 2010-2-10 11:58
忘了,楼主要继续写下去啊,我家孩子也在学琴,我这个家长准备好好学习相关的知识和经验
作者: 鼎鼎妈妈    时间: 2010-2-10 16:27
标题: 心里有了要求就能做到
以下内容首发于我的QQ空间:2009年10月18日。这是第一任老师的一次课。


“心里有了要求就能做到。”这是这一次钢琴课上老师说的话。


  这一次课女儿完成得不错,我坐在边上,听她和老师一起弹琴,感受乐曲(虽然是练习曲,没有主题)的起伏,随着动听音符从她们手指下流淌,她们俩的身体步调一致的轻摇,我也被感染,那是一种很妙的享受。老师每次表扬孩子的时候通常不是简单的说弹得不错之类的,而是指出具体好在哪里。比如,这次的小汤中的踏板练习曲,老师是这么说的:嗯,左手手指控制得很好,既突出又不突兀,踏板控制也不错,很自然。要是弹得自信一点会更好了,来,再来一遍,很自信地。



  在弹599的练习曲25时,女儿弹得有些着急。老师的指点:这首曲子是快板,但是速度“快板”后面还跟了一个词“不着急地”。右手和弦旋律,5指旋律音要突出来,重一些,亮出来。手指尖的力量要非常集中、有弹性,哪个手指都不能发软。左手放松地,1指的So要轻一点。说完,女儿又弹了一遍,要好很多了。这时候老师说:“嗯,心里有了要求就能做到的,对吧?”



  这一次的作业都顺利通过,没有要求重弹的曲子,而且,都扣上了表示完成得好的小章。



  课后,跟女儿讨论了“心里有了要求就能做到”这句话,女儿还是深有体会的,而且,她说不仅仅是弹钢琴是这样的,其他事情也一样。看来,女儿不仅学习了钢琴。
作者: 学而妈妈    时间: 2010-2-10 17:50
鼎妈,喜欢你的题目,我们关注的不是孩子的成就,而是他们的成长,以及我们的成长

你提供的视频,一下子打开了我的视野,好生动,好有趣的音乐课和钢琴课。希望你能多多分享,让更多的家长受益
作者: 鼎鼎妈妈    时间: 2010-2-21 11:14
标题: 寒假学琴情况
学期中孩子玩耍的时间还是不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玩伴,即使鼎鼎有时间每天玩,但是,如果想要和小朋友一起玩还是没条件——别的小朋友没时间。所以,假期了,让孩子尽情地玩了。

即使这样,钢琴还是基本没有间断,差不多每天都会练一会儿的(年初一没练、初五、六拜年回来太迟了没练,但都补回来了)。年前最后一次钢琴课是在年廿八,今天下午要去上课了。昨天晚上孩子自己跟Aliona老师打电话联系上课时间的。

现在的E大调音阶已经开始变化练习了。音阶,老师(包括第一任老师)始终没有要求断奏,反而要求弱奏,但要声音均匀(音强、音时)。
作者: haiytu    时间: 2010-2-21 11:24
楼主真是有心的妈妈,我都希望我能这么耐心
作者: 鼎鼎妈妈    时间: 2010-2-23 12:10
标题: 2月21日音乐课,2月22日钢琴
2月21日音乐课,2月22日钢琴。

暂时没时间记录详细过程。

心中的问题:弹奏练习时国内老师强调高抬手指,而Aliona老师没有强调,她自己也没见高抬手指过。昨天的车尔尼139第15条,明显觉出国内老师与她的不同,我对比了国内著名老师和Aliona老师的教学视频,不同手法弹出来的效果差太多。曲子听起来Aliona的要优美好听得多,国内老师的示范不好听,但是看视频感觉双手在键盘上舞蹈,很好看。那么,弹奏是为了好听还是好看?
作者: 学而妈妈    时间: 2010-2-23 17:11
呵呵,怕你看不全留言,再发一遍:看国外钢琴家的视频,并不注意好看,弓腰缩背弹的都有,只要自己全身心投入就行。
作者: 鼎鼎妈妈    时间: 2010-2-25 08:33
标题: 高抬指训练的困惑
“高抬指,快下键”,这似乎是国内钢琴老师都采用的六字方针。

但是鼎鼎妈妈一直持怀疑态度。

大多数的乐曲的大多数乐句是歌唱性的,这种高抬指明显有悖歌唱性的。这次课中车尔尼139第15条的弹奏,明显觉出Aliona老师和国内老师的区别:Aliona的优美、充满感情,国内老师的感觉很熟练但是冷淡没有情感。这种区别,明显是高抬指与否带来的。

我的问题是:学琴期间,弹练习曲的时候一定要只注重技巧吗?感觉国内老师的示范完全在于技巧了。我们的孩子,未必走专业道路,为什么不可以练习曲也弹出乐曲的味道来呢?而且是自己的味道?

个人看法:很多技巧会在长期的练习中逐渐形成的,不一味强调技巧,有助于保护孩子的学琴兴趣,更有利于获得技巧。而进行枯燥的技巧训练,因为弹出来不好听,孩子的兴趣首先没了,谈何技巧的获得?

况且,以这条练习曲为例,国内老师那样的效果,会在什么样的曲子里出现呢?困惑中。难道是为了技巧而训练?

另一个问题,这种高抬指的练习时间长了以后,孩子形成习惯,而乐曲中大部分时候是歌唱性(连奏)的,这种习惯影响了连奏的技术。孩子还得花时间去学控制手指配合连奏。鼎鼎目前的情况就是连奏时的声音偏颗粒性,歌唱性远不够。
作者: 鼎鼎妈妈    时间: 2010-2-25 08:34
标题: 牛牛爸对我的困惑的理解
你说的我都同意, 个人认为走专业路线的需要经过一段为技巧训练而练习的过程,小孩本身没有多少理解能力,要他们把练习曲也弹出味道来反而是加大难度了,所以不如更侧重技巧好些,等大了技巧扎实了,听多了,练多了,理解力上来了,表现力自然就上来了.
                        ----牛牛爸
作者: 鼎鼎妈妈    时间: 2010-2-25 08:36
标题: 弹出味道的难度和过多抓技巧的难度,哪个更难?
"要他们把练习曲也弹出味道来反而是加大难度了",这个难度的解决办法之一就是:让孩子弹她喜欢的能理解的曲目。另一方面,要加强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这一点似乎跟学琴远了一点,但个人以为,这是必须的。

而有些技巧,对于孩子来说,也许并不能以大人一厢情愿的想法来训练,我不反对技巧的训练,但是训练一定要在孩子的兴趣之下、能力范围之内,而且最好的直接的而不是迂回的,这种高抬指我始终持怀疑态度。希望有专业老师能给出令我信服的解释。

——鼎鼎妈妈
作者: 月下小楼    时间: 2010-2-25 09:12
试试能否回贴:周广仁钢琴教学艺术那本书里有关于高抬指的论述。
作者: 鼎鼎妈妈    时间: 2010-2-25 14:02
标题: 回复 #20 月下小楼 的帖子
谢谢小楼光临,久仰大名。
作者: 学而妈妈    时间: 2010-2-25 16:42
关于高抬指,但昭义的《教学与辅导》中“基础篇”有相关论述。

想上传附件,始终不成功,只能打字了。

非连奏,即“颗粒性”弹奏法,在钢琴作品中的应用极其广泛,所有那些要求颗粒性声音效果的跑句,众多训练手指快速跑动技巧的练习曲,乐曲中键盘排列艰难的经过句,手指技巧的华彩段,还有那些专为展示手指技巧的无休止的“无穷动“乐曲等等,都需要运用非连奏弹奏法来演奏。由于这种快速手指技巧在钢琴演奏技巧中占有的特殊重要地位,因此19世纪以来,许多作曲家和钢琴教育家还谱写了大量的,为训练手指独立、灵活、清除、均匀的练习曲以及许多各式各样的手指基础练习。

非连奏在钢琴作品中应用的广泛和在演奏技巧中占有的重要地位有力地强调了它在训练中,尤其在基础训练中的重要意义,要求我们必须格外地加以重视。从基础算起,解决手指技巧至少需要八年、十年,甚至更过时间的刻苦努力,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 本帖最后由 学而妈妈 于 2010-2-25 09:02 编辑 ]
作者: 鼎鼎妈妈    时间: 2010-2-25 18:43
标题: 回复 #22 学而妈妈 的帖子
这段话看不出高抬指的用处。请学而妈妈单独给我但昭义的《教学与辅导》,谢谢。
作者: 风中白杨    时间: 2010-2-25 21:01
标题: 鼎妈的思考非常有价值
期待Alion老师对自己学琴经历的讲述!谢谢鼎妈哈,上课时一定记得问啊!
作者: 鼎鼎妈妈    时间: 2010-2-26 09:34
标题: 关于高抬指的理解
刚才认真看了猫儿老师的讲解视频。

这个可以接受。首先,乐曲中声音的颗粒性是有要求的,为了达到颗粒性且一定的力度,并不是说让孩子一开始就高抬指,而是像猫儿老师说的那样,从低到高,孩子能力上来了,手指自然会高起来的,而不是反过来:通过高抬指训练达到颗粒跑动的目的。

另一点,在这样做的时候,手腕的放松是一定得先做到的。

所以,某一技巧的获得,不能为技巧而技巧。任何技巧的获得都是要按它的内在规律来的,循序渐进,次序不能颠倒。
作者: 鼎鼎妈妈    时间: 2010-2-26 17:02
标题: 2010.2.26音乐课
音乐课内容
1.        听老师弹曲子,判断是什么拍子。

这是最近几次音乐课的常规活动。老师弹几句乐句,鼎鼎判断是什么拍子:四二 四三 四四拍等。基本没有问题。
这次有一个新的内容,其中一个乐曲片段是较快的四四拍,鼎鼎说是四二拍。老师没有说鼎鼎是对是错,只是拿出谱子,谱子的拍号是“C”,四四拍,但是,“C”中间有一竖。老师说:四四拍,没错。速度比较快,指挥打拍子用四二,所以你的也没错。

2.        唱音

首先Aliona老师让鼎鼎唱do,so等单个音,如果唱得不是很好,老师弹一下那个音,强调一下正确的并作示范。如果唱得好,也再弹一下那个音,肯定正确性并表扬。单音唱的没什么问题。接着,老师唱do,鼎鼎同时唱so,或反过来。下一个内容:唱音阶一个八度来回,唱完突然让鼎鼎唱la,so,la,so,fa,mi,re,do。

3.        tonic,subdominant,dominant

先唱这三种和弦,紧接着让鼎鼎闭上眼睛听老师弹,说出是哪一种:T,S,or D。期间,老师不断弹奏让鼎鼎体会其中的音乐味道(鼎鼎妈妈创造的词)的区别。

4.        交作业:弹奏自己的曲子配上左手伴奏

老师听,鼎鼎弹得不熟练(在家没练过这个)。“好的。再来一次,速度慢一点,不要错误”第三遍,鼎鼎弹老师写和弦:(G大调的)DTDTSDTD。第四遍:老师唱旋律鼎鼎弹伴奏。结果老师忘了旋律唱错了,于是鼎鼎左手伴奏并和老师一起唱。第五遍:鼎鼎双手合奏。最后布置作业:写和声,弹,没有错误。

5.        给《两只老虎》配伴奏
上次课老师弹过《两只老虎》,老师弹奏,鼎鼎和妈妈唱中文歌词。这次,鼎鼎说记得旋律。老师让配伴奏时,鼎鼎说不会,老师马上说“你会,很简单的,就是DDT。。。。。”。我也在一边鼓励孩子试试。第一次,一边想一边配,不熟练。老师说“很好”,第二遍就像样多了。

6.        拍手打节奏

“哒 嗒嗒 哒 嗒嗒”,先是老师和鼎鼎一起拍手,紧接着,老师让鼎鼎继续这样拍手,老师换了节奏一起拍,要求鼎鼎不能有错误。鼎鼎还是会被老师的节奏干扰而出错。

7.        法国作曲家 圣桑 《动物狂欢曲》 里有14首

“我会让我的学生听音乐画画。”并展示了很多画——上面画着各种动物。不仅仅画出动物,那个动物对应的神态等要对音乐的感觉,比如其中一幅鱼的图画,上面的鱼面目很狰狞,老师说这个画画的不懂音乐又拿出另一张鱼的图,鼎鼎马上说这张对了。老师播放音乐让鼎鼎说出是什么动物。老师还问鼎鼎为什么觉得是这种动物,比如鱼。鼎鼎说感觉到音乐中的水波了。鼎鼎能听出其中的几种,比如狮子,鱼,布谷鸟。。。。。。
乌龟会不会跳舞?It‘s joke。乌龟很慢但是想跳舞。
除了听出是什么动物,还让鼎鼎听是什么乐器。我们接触过的乐器很少,很多都不知道。
听乐曲中间,老师在钢琴上示范了同一旋律不同速度给出的不同感觉。
大提琴,a human voice, 天鹅。
All animals together 跳舞。+ 钢琴家。
鸡的声音很难听。

8.        Row your boat

先让鼎鼎念英文歌词,鼎鼎念了两遍,曲子本来在幼儿园时就听过唱过,所以能念得较清楚。然后和鼎鼎一起同时唱一遍接一遍不停好几遍。再接着,鼎鼎和妈妈一起先唱,老师滞后一句合进来成二重唱,最后,鼎鼎-妈妈-老师三重唱。布置作业:回家再好好唱,要唱得very clearly。

9.        唱谱

一边唱谱一边指挥。
听几度:最难听的小二度。作业:回家自己弹 N度认真听,体会各不同。
作者: 鼎鼎妈妈    时间: 2010-2-26 17:07
标题: Aliona老师谈音乐与钢琴,音乐感觉与技术
还没整理,敬请期待。

哈哈,广告下下。
作者: 风中白杨    时间: 2010-2-26 18:27
标题: 回复 #26 鼎鼎妈妈 的帖子
内容真丰富啊!!!猫儿的音乐课,现在是1,节奏练习。2,理性作曲。3,规定合弦伴奏。4,转调并自由伴奏。听音也就是模唱取消了,因为对猫来说不需要了。

真好啊!!!再感叹下,我们都在学琴,不是在弹琴!
作者: 卡唯雅    时间: 2010-2-27 13:32
原帖由 鼎鼎妈妈 于 2010-2-25 08:33 发表
“高抬指,快下键”,这似乎是国内钢琴老师都采用的六字方针。

但是鼎鼎妈妈一直持怀疑态度。

大多数的乐曲的大多数乐句是歌唱性的,这种高抬指明显有悖歌唱性的。这次课中车尔尼139第15条的弹奏,明显觉 ...
   


看到这里,我忍不住要回一下贴,其实我觉得高抬指的必要与否,真的不用太在意或者太执着,毕竟每个老师的教学方法不同,也没有国内国外之分,其实这个只是初学者在初学时练习的一个方法,注意,这个只是一个初学的练习方法,仅仅是对于初学阶段的学生所用的一个集中的练习方法


我要说的是,lz可能有点搞混了概念,就算是国内,大部分的老师都是要求弹琴要有歌唱性的,好的老师是不会要求练习曲就是练习曲,乐曲就是乐曲,我的老师,在我跟她上课的第一节课 ,她就跟我说,练习曲除了要把技巧展现出来,还要弹成如同乐曲一样,那这课才算完成的很好。(那时我还仅仅是一个业余的学生,而我也一直仅仅记着,并这样要求我的学生)
     到我上大学的时候,接触到的老师,也是要求弹琴要有歌唱性,要有线条,要有呼吸,作品处理要人性化的。而我出来社会后,参加的讲座,教授们的大师课也是这样要求的,所以我觉得,国内国外真的没有区分的那么厉害,其实我回贴的目的是,不是说,国内的教学就是只有讲究技巧而不讲究音乐,就死板的。

说得不好请轻拍
作者: 鼎鼎妈妈    时间: 2010-2-27 16:33
标题: 谢谢卡唯雅
卡唯雅老师说得很好,这些我都认可。

不过,老师似乎对我的话有点误解。我并没有批判高抬指的意思,我只是想搞清楚为什么需要这么做。任何方法的使用都有其局限性和适用性的,我想知道这种练习方法是否适合鼎鼎。

另外,我也绝对没有贬低国内老师教法的意思。看了猫儿老师的讲解并示范以及昨天音乐课和今天钢琴课向Aliona老师的咨询,搞明白了一些道理。方法的存在必然有其理由,到某一具体的学生身上,要有所调整,并且方法的使用顺序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关键。这一点在这里暂不展开。我将另贴说明。

在此声明一下:鼎妈记录鼎鼎学琴,一则记录,二则梳理,三则交流,都是为了提高。陈述为主,不为和大家争论。但非常欢迎有不同的观点参与进来。

再次谢谢卡唯雅老师。
作者: 学而妈妈    时间: 2010-3-1 11:08
鼎妈,我会把但昭义的电子版发给你。呵呵!

书上说:发出结实、明亮、富有颗粒性的声音,需要具备三个条件:
1.物体具有一定硬度
2.击发物体有较快速度
3.击发物与被击物之间有一定距离(以触键来说,就是必须有一定的击键高度)。道理很简单:没有距离(高度)就不能形成速度,没有击发速度,就不会发生(或者速度太慢不能发出铿锵的音响);反过来,软物的相互撞击,速度再快也同样发不出铿锵的声音。

应用这个原理,非连奏的触键要点归纳为四点:
1.触键的指尖要牢固,使之具有一定坚硬度
2.抬起手指,使指尖与琴键具有一定挥动距离
3.下键快(包括相对应的起键快),触键瞬间具有一种爆发力,使手指的挥动有较快的速度
4.触键面小,用指尖前端触键,使手指的传力非常集中。
作者: 学而妈妈    时间: 2010-3-1 11:10
根据以上触键要点,学习非连奏弹奏方法要抓住三个关键环节进行辅导。
1. 强调抬指
抬指的目的是为了形成击键距离和训练手指击键的挥动动作
......

2.指尖牢靠
......

3.快下键
......

需要说明,非连奏的熟练应用实际上同快速手指技巧是相联系的,学会非连奏的基本弹奏方法仅仅是入门。非连奏的熟练掌握与运用将涉及到一系列手指运动素质的根本性训练。

[ 本帖最后由 学而妈妈 于 2010-3-1 03:12 编辑 ]
作者: gsjyk    时间: 2010-3-3 15:59
期待着<Aliona老师谈音乐与钢琴,音乐感觉与技术>篇
作者: 鼎鼎妈妈    时间: 2010-3-4 10:06
标题: Aliona老师谈音乐与钢琴,音乐感觉与技术
终于出台!

关于弹钢琴与音乐,钢琴弹奏技巧与音乐的问题,有较多的困惑。那天音乐课后,为完成白杨布置的作业:询问Aliona老师是怎么学琴的,特意咨询了Aliona。Aliona用英语回答我的问题,当时没有做笔记,全凭印象整理以下内容。

1.        Aliona学琴经历:从小进的是Music school(没问多大年龄时,school,应该到中学了吧?猜的,这个问题要再问一下。)每周有2节钢琴课,2节乐理课,2节合唱,2节别的(我不记得了。)除了合唱,都是单人授课。那天因为时间关系,还没说到她在家怎么练琴,下次问。

2.        弹钢琴和音乐:Aliona说学什么乐器不重要,重要的是要从弹奏中获得音乐,从音乐中获得快乐:包括理解乐曲的意境,享受音乐的美好,通过弹奏表达情感。所以,学任何乐器都不能仅仅学乐器的演奏。

3.        关于技巧和音乐。谈这个问题时,Aliona说是技巧为音乐服务,而不是反过来。技巧是为了更完美地表现音乐。她说:我可以教学生任何技术上的东西,但是,对音乐的理解、感受,再到怎样表达,这是需要自己慢慢习得的,这个不能通过老师获得。对于教学,她说,永远有至少两种学生:擅长于钢琴弹奏的和擅长于音乐的。对这两类学生,教学方法和手段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对于弹奏生,技巧也不是最重要的,弹钢琴不是力量,不是速度。如果对于一首乐曲本身不能理解,那么再好的技巧也是不能驾驭的:你有很好的控制手指的能力,但是不知道在那里该控制的快一点慢一点强一点或者弱一点……那么这个控制能力就无用武之地。

4.        关于抬指技术。Aliona说,声音的颗粒性(她用的另一个词,我不记得那个单词了,但是就差不多是这个意思)、手指的跑动性等这些技术是需要的,但用的练习曲子要有所选择。比如,抬指(她没说要抬很高)练手指独立性,不要在音阶中练,她给我们的那本练习书可以(就是这段时间一直在练的双手固定把位,单独手指弹和2个手指配合弹),哈农可以(后来我看了一下哈农的前几条,5个手指基本在原位不太移动的)。音阶,因为要求是连贯、歌唱、快速,不适合手指抬高。

5.        技术、技巧怎么学。首先,一定要让孩子保持学琴的乐趣,这样才能让学琴得以持续。所以,选择谱子时一定要考虑到孩子的能力范围,难度不要超出太多,否则孩子就会hate弹钢琴,时间久了,就会kill a musician。所以,因为孩子的个体差异,老师应该为孩子量身定制。这个难度至少从两个方面来看:技术难度和乐曲理解难度。技术难度,比如力量,比如速度,孩子较小时,手的力量本身不够,再加上身体的力量还不会正确地应用,过多的强调力量是不合适的,力量的训练应该从弱到强循序渐进。而且,因为强调了力量,速度又上不去了。所以,给孩子选择曲子:第一、喜欢,第二从短到长慢慢来,第三,孩子能基本理解的曲子。

6.        关于音阶。这一点Aliona没有说,是我从课上体会到的。Aliona在这次钢琴课上让鼎鼎弹c小调了。她强调说,弹音阶她们的顺序是E大调(最容易)最先,C大调(最难)最后。而快速弹音阶时,Aliona教鼎鼎快速移动整手,而不是我以前看的国内(都不太敢用“国内”二字了,怕引起误解)老师的教法是1指事先钻过其它指的。看Aliona弹得时候,123 1234指,在从3指换到1指时,能看到她手迅速“飞”的样子,但听不出声音的断。当时鼎鼎也试了一下,刚开始,“飞”到1指时声音是断的,练了5次以上,居然鼎鼎也能连起来了。回家以后,让鼎鼎按新方法练音阶,鼎鼎还是习惯性地1指往下钻。不钻声音就断了。我百思不得其解。闭上眼睛好好回想Aliona当时是怎么弹的。突然明白,我光注意Aliona的手指而忽视了手腕动作了。Aliona弹音阶时,手腕始终走在手指前面的,就是说手腕带动手指前进,这一点在她一开始示范弹音阶时我就注意到了。于是让鼎鼎试了一下:手腕走在前带动手指前进,果然如此,声音连贯了。但是,有一个问题,原来钻手指的习惯力量很大,要刻意改过来,搞得鼎鼎整个身体都扭起来了,很费力的样子。看来好习惯的形成不易,坏习惯的改正更难啊。关于这个技术,下次一定好好拍下视频回家仔细研究。

7.        在家练琴顺序:难的乐曲,一般乐曲,练习曲,音阶等手指练习。

[ 本帖最后由 鼎鼎妈妈 于 2010-3-4 10:14 编辑 ]
作者: gsjyk    时间: 2010-3-4 10:19
说得好啊,学习了
作者: yaoxiaosai    时间: 2010-3-4 10:26
鼎妈,学习了!谢谢分享!
作者: 鼎鼎妈妈    时间: 2010-3-4 10:37
标题: 补充
1. 音阶弹奏,我看到Aliona手腕动作柔软,腕部波浪形(左右向)水平(上下向没有晃动)前行,手指积极,基本贴键弹奏。

2. 另外一点,就是乐曲的完整性,她一再强调这一点。她很不理解她现在教的那些我们学校大学生为什么会在上课时弹了一半曲子就不弹了。还有就是学生弹琴时的态度,很无所谓的样子。她想,是不是他们不喜欢音乐呢?那为什么不喜欢还要选择音乐专业呢?她说中国很多学了多年钢琴后到乌克兰去继续学的,他们的老师很难从中挑到满意的学生,因为这些中国学生大多没有音乐。(这里,我也没有贬低同胞的意思,只是转述Aliona的话)。

3. 这周开始,Aliona要求鼎鼎每天背4小节谱(同一首谱子的),真正地背下来。鼎鼎自己对此作了小调整,改成一句一句背,鼎鼎说这样完整的一句更容易背。很好,鼎鼎,肯动脑子。

4. 鼎鼎现在在课上,一点都不怕指出老师的问题,这一点,在原来老师那里是不可能的。
作者: ashelly    时间: 2010-3-4 13:37
学习了,多谢你上传的视频和分享

真高兴看到音乐版块也开始探讨,凡事没什么绝对正确(个人观点哦),但大家的不同声音,能互相提醒,互相碰撞,最终一起进步.

可以介绍你的老师来这里做客吗?
作者: 鼎鼎妈妈    时间: 2010-3-4 14:37
标题: 回复 #38 ashelly 的帖子
让Aliona老师来这里难度有点大,她不认得中文字。

不过,当成一个任务领了,我争取把她教会中文,为了感谢她的音乐课。
作者: 鼎鼎妈妈    时间: 2010-3-6 10:48
标题: 不爱弹音阶
昨天鼎鼎说我爱弹钢琴,弹乐曲,但不喜欢音阶。

我说:嗯,乐曲弹得好听。但是没有音阶这些基本功,以后乐曲就弹不好听了。而且,弹音阶,刚开始不熟练的时候不好听一点,熟练了就可以加进自己的想法:快慢强弱的变化加进去,那样也会很好听的。

似乎有点听进去的。今天上午的练琴就很耐心地在弹音阶。

鼎鼎一直以来的一个大问题:忽视表情记号。这或许是她对曲子还没有足够的驾驭能力,精力主要在记谱、指法等这些上面了,无法顾及表现。另一个可能的原因就是:对手指力量的控制能力不够,心里或许知道该强还是弱,但无法用手表现出来,特别是渐强,没有渐进感觉。
作者: gsjyk    时间: 2010-3-6 20:23
鼎鼎真懂事啊,乐曲就是各种各样的音阶组成的.
作者: 鼎鼎妈妈    时间: 2010-3-7 09:10
标题: 3月6日 音乐课视频
先把视频放上,文字整理随后。

http://you.video.sina.com.cn/a/3868636-1624507222.html

今天还有钢琴课。
作者: 鼎鼎妈妈    时间: 2010-3-7 09:17
标题: 所以视频链接
昨天征得Aliona老师同意,把所有视频放到网上了。在此感谢一下她。她真是一好老师。

一次课一个专辑,目前还没有文字描述。
http://you.video.sina.com.cn/clist/1624507222.html
作者: 鼎鼎妈妈    时间: 2010-3-9 09:00
标题: 3月8日看合唱排练。
上一次课的时候Aliona老师提到了学校合唱团可能代表浙江省参加青歌赛,星期一省里有关领导要来看排练结果。鼎鼎对各种演出都兴致极高,她要求去看。

于是,又正好是三八节,吃过午饭就去接鼎鼎。天气不好,从小学直接打车到音乐厅。

进去的时候,合唱团正在练着,我们一下子被吸引了。一共两首歌曲:《大江东去》和莫扎特的《安魂曲》。

不得不敬佩指挥Nina老师(Aliona老师的妈妈)敬业和激情。Nina老师应该近60了吧?但是,她站在指挥台上,浑身透出来的热情是我从没见过的。以前看乐队演出,那些大牌指挥的激情也不过如此。而这次我在现场,Nina的那份执着,那份挥洒自如,那肢体语言,把不懂音乐的我深深吸引。随着她的指挥手势流淌抑或爆发而来的歌声,是那么的和谐、优美、触动人的心弦。

然而,那些合唱队的队员们,或许是对省领导的一再迟到有情绪,第二次合唱的时候,明显不在状态。Nina老师那时走到台下第10排座位的附近指挥。她实在无法忍受,又加上她可怜的汉语,急急地走回台上去,手胡乱挥舞着,说:“为什么没有微笑?为什么没有感觉?你们有爸爸,你们有妈妈,你们有Nina,你们有Aliona,为什么?”结果,那帮大孩子说:“我们没钱。”虽然是句玩笑,但我坐在台下,感觉心被刺痛了。Nina老师说:“你们没有心!”Nina老师气得拍了身边那个负责的同学说:你跟他们说,要心。。。。

Nina和Aliona带着这帮大孩子们下午1点就开始排练了(我和鼎鼎到的时候大概1:30),说是上面领导2:00到,说还在吃午饭。后来又通知说迟一点,3点到。唉,这就是中国的领导,吃顿饭啊。最后领导到来的时候已经3:30了:省电视台台长、大牌导演(院长介绍时说的),省音协副主席秘书长,上一届青歌赛合唱评委之一(没记住名字,一金华籍音乐人)。

在等候领导到来中间休息的时候,Aliona让鼎鼎上台去弹奏曲子。大概是从没见过这种阵势,也没带谱子,也因为事先没有任何思想准备,鼎鼎很紧张。Aliona说不要紧张,是一次机会,这是最好的钢琴(斯坦威三角琴),你去弹一下体会一下。结果,每一首曲子都没弹完整。Aliona说,回去后看着谱子弹,再想一下为什么忘记了。然后讲了每天作业的新要求:每天至少有一首曲子弹得没有任何错误。

弹完的时候,Aliona又对鼎鼎说:不要紧张,你弹琴是为了好听,你不用去管他们(指那些大学生),他们都没有你弹得好。下次,Aliona给你办个人音乐会,就像考试一样,你到这里来弹,我让他们坐到下面去听。

鼎鼎还是很紧张,紧张得不敢说话了。到台下的时候我注意到她眼里噙着泪水。呵呵,我得想一下,肯定是哪一方面的教育还不到位。

这一个下午,鼎鼎是逃课的,但是学到的东西比在学校要多得多。这种现场的音乐体会和看电视是完全不同的感觉。她知道了合唱最重要的是:和谐。她知道了有情感才有音乐。在看的时候,她指出了哪几位同学唱得好:她看他们的表情判断的。虽然她听不懂歌词(大江东去估计也听不懂,美声的,她应该没适应),但是从音乐表情,她感受到了歌词深处的情感表达。

而领导说,这支队伍现在只是候选之一,是不是最后能去北京,就看他们接下来的排练了。鼎鼎说:他们得拼搏了。
作者: 鼎鼎妈妈    时间: 2010-3-9 09:05
标题: 坚持每天练琴。
因为是三八节,单位组织活动:喝茶。我带鼎鼎去了,回到家已经晚上8点了。但鼎鼎还是去弹了琴。

坚持。
作者: 风中白杨    时间: 2010-3-9 10:42
标题: 回复 #44 鼎鼎妈妈 的帖子
原来ALION老师妈妈也是学音乐的,真好啊!她妈妈说的没心,和ALION老师感叹的为什么那些中国学生不好好弹曲子,不爱音乐为什么学音乐,其实是一回事啊!

想想看,我们的教育到底失去了什么?失去了最纯美的东西,对生命的热爱!我们只是在活着,在考虑如何活下去而已!生存,到现在仍然还是为了生存!可悲,可叹!

你的反思很对,想想看鼎鼎怎么回事,我看教学视频里,鼎鼎也不够放得开。但在家里就很好。
作者: 爱睿02    时间: 2010-3-9 10:57
标题: 回复 #44 鼎鼎妈妈 的帖子
鼎妈,我也被Nina老师的话深深感动了,是啊,没有心,是没有办法感受到音乐、学好音乐、没有办法做好事情的。“要做一个有心人”,这句话,我回去要讲给睿听。真的非常感谢鼎妈的记录,我会继续关注的!
作者: luckymomma    时间: 2010-3-9 22:04
感人的妈妈,感人的老师,感人的孩子,关注学习~~
作者: 钢琴盒子    时间: 2010-3-10 13:08
拥有真诚的心对待音乐,感受音乐中的真善美!有这样的学习氛围真幸福!!!
《动物狂欢节》我很喜欢的儿童音乐普及教材之一
alion老师的教学方法非常好,钢琴不只是弹出音而已,必要的音乐理论知识才是给孩子打开音乐之门的钥匙,它是承载孩子畅游音乐海洋的航标。如此的音乐才是有深度的音乐,有内涵的音乐!!鼎鼎加油哇。。。。
作者: 爱睿02    时间: 2010-3-11 09:03
标题: 回复 #25 鼎鼎妈妈 的帖子
“某一技巧的获得,不能为技巧而技巧。任何技巧的获得都是要按它的内在规律来的,循序渐进,次序不能颠倒”鼎鼎妈说的好!学琴和做其他任何事情一样,都是需要用心揣摩加耐心练习的,继续学习中!
作者: 鼎鼎妈妈    时间: 2010-3-11 13:03
标题: 再放一次教学视频链接,希望看过的朋友们提出不同的看法
所以视频链接:

一次课一个专辑,目前还没有文字描述。

http://you.video.sina.com.cn/clist/1624507222.html

今天群里爱睿的看法很好,一方面提醒我尽快写出钢琴课、音乐课的文字描述。另一方面,也希望能有更多的朋友提出不同的看法。因为我自己作为当事人,可能很多问题是看不到的,旁观者更容易看清问题所在。

Aliona老师的上课形式,肯定不是完美的(我们也不能要求完美是吧?)。肯定还有很多可以改进的地方,Aliona说了,如果大家觉得有什么问题,尽管跟她说。Aliona是一位积极进取、不断学习、热爱生活的好老师,在这里,我替她先谢谢大家了。

而且,这些视频,仅仅记录了Aliona老师的教学过程,她是按鼎鼎的情况来的。她说过,这只是对鼎鼎是这样教的,换了学生就不是这样的了。Aliona老师说,鼎鼎的长处在对音乐的感觉。我想,她是在这个基础上展开教学的。

Aliona老师的钢琴课示范很多,会不会造成鼎鼎缺少发挥的空间?这个问题我是考虑过的。

学音乐和学语言、学走路其实是一样的,比如走路,如果没有会坐会爬到会走的基础,跑就无从谈起。学语言,没有前期的听的输入以及早期的模仿说话,要说好话也是不可能的。而钢琴,对乐曲的体会、理解,特别是表现,应该是给予孩子充分的发挥余地的,而基本技术方面,则应该老老实实地学。

现阶段,鼎鼎手指技术还很欠缺,而且有一些不好的习惯,所以,老师在她出现的问题的时候充分地示范,让鼎鼎在模仿中体会并逐渐形成自己的稳定的技术,这时候的示范是必要的。

而大家都知道:指法很重要。我也觉得指法很重要。就这个问题,我跟Aliona沟通过,她也说指法很重要。但她说,学习过程中不能只剩下指法,完美的指法、手型应该是慢慢形成的,而不是一开始就必须让孩子做到。在这个过程中,练习曲的选择很重要。

很认同这一点。我觉得很重要的技术也应该在正确的时间用正确的方法来获得。而不能因为重要,在没有达到其它必要基础的情况下一味地强迫学习这种技术。

始终告诫自己:尽量做到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而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知道正确的时间是啥时候。这还需要多多学习。)

不要急,孩子,你慢慢来。

不要急,鼎鼎妈妈,你慢慢来。
作者: 风中白杨    时间: 2010-3-11 15:41
标题: 回复 #51 鼎鼎妈妈 的帖子
你真让我敬佩啊,你对音乐和生活和孩子的热爱,极大的感染着我,一节课一个专辑,容易吗?现阶段你用心在钢琴,我用心在英语,我们一起努力!而这个努力的感觉,是多么的快乐和幸福啊!
作者: 鼎鼎妈妈    时间: 2010-3-11 17:29
标题: 《钢琴24大小调练习曲》三本书到了
Aliona老师那天推荐的《钢琴24大小调浪漫练习曲》一书,我在卓越买的时候看到一套还有另外两本:古典和抒情。

今天中午,熟悉的爱比西快递员已经把书送来了。原版引进的,每本书配一张CD碟。刚才听了一下浪漫练习曲,明白为什么Aliona要买这本书了:她知道鼎鼎喜欢这一类舒缓优美的曲子,而且,从鼎鼎目前的手指的技术水平来讲,慢速的曲子才是适合的当前水平的。

一起买的还有一本列文的《钢琴弹奏的基本法则》,网上评价很好,抓紧好好看看。另外还有《周广仁钢琴教学艺术》。

我的时间啊,上帝请给我多一点时间吧,我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学习了。
作者: 爱睿02    时间: 2010-3-11 17:45
标题: 回复 #53 鼎鼎妈妈 的帖子
莫非这就是传说中的沙发?赫赫!

时间目前的确是有点不够用呢,感觉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钢琴英语,还有其他,还是像鼎妈刚说的那句话,慢慢来。
留时间,给时间,会越来越好的是吧!
作者: yaoxiaosai    时间: 2010-3-11 19:09
标题: 回复 #53 鼎鼎妈妈 的帖子
我也是啊,很多东西需要学习啊!跟在你们后面,我有了方向!
作者: 鼎鼎妈妈    时间: 2010-3-12 15:18
标题: 美好的触键和美好的连奏
刚才在看《钢琴弹奏的基本法则》,想着扫描仪还没玩过瘾,就试着把这本书放进去,一扫描,嘿,还能马上自动文字识别!马上告诉老公,他说,扫描仪本来就有这个功能啊。汗!被取笑了。

下面我把书里的这段话贴过来:

美好的触键和美好的连奏,不可能单凭愿望就会得到,也不会由于长时间而毫不用心的弹奏而获得 ;而是全靠发展你对音的感觉和你的审美观念,再加上你长时间的练习才获得的。你须作美音的练习,一如技巧的练习一样。假如技巧的意义只是叫你的手作机械动作,而别无其它目的,则技巧也就毫无价值。我敢说,近世纪以来的钢琴演奏,因为美的因素被丢在一边而变成徒劳无益了。成千成百的钢琴演奏会,年复一年地由有抱负的雄心勃勃的学习者在世界各大音乐中心举行;他们演奏李斯特的 《 狂想曲 》 、各种协奏曲和各种奏鸣曲,都奏得十分准确,可就是忽略了一件最有价值、最受到人们赞赏的重大要素- ― 美。

本讲座倘能唤起几百个钢琴学习者在弹奏上对“美”的需要给以注意,时刻不忘表现“美”,那么,我写本讲座费了时间,就有价值了。

打住,请听一听:

你能表现作曲家的思想和情绪么?

你能表现你自己的感觉和愿望么?

在任何情况下,你的弹奏务必有所表现。
作者: 鼎鼎妈妈    时间: 2010-3-12 21:36
标题: 2小时20分钟的钢琴课,真累。
上次课讲好以后钢琴课的时间为每周二五晚上6点。但是,合唱队将代表浙江省去参加月底的青歌赛,Nina和Aliona平常每天晚上和队员们一起加紧排练,所以周二晚的课取消了。

  真是为Nina和Aliona的敬业和对音乐的热爱和执着感动。

  大概是要弥补周二掉的课,今天钢琴课和音乐课穿插起来上,竟然上了2小时20分钟。上到后来,亚历山大都出来递给我们橘子,说休息了,别上了。看着他俩眼中透出的互相疼爱,真是由衷地感激这对乌克兰夫妻。

   上课内容很多,另文记录。
作者: 鼎鼎妈妈    时间: 2010-3-13 16:21
标题: 3.12晚钢琴课之:MAY PLISETSKAYA 的芭蕾 《swan》
http://v.youku.com/v_playlist/f4211871o1p5.html

MAY PLISETSKAYA 的芭蕾 《swan》(圣桑),乐曲和舞蹈都美得让人晕眩、让人泪下。我从网上找来放在这里随时欣赏,网页上同时还有不同人演绎的《swan》。

这是昨天钢琴课中相关的内容:

1. 听乐曲《swan》,老师用电脑播放曲子,让我们体会乐曲的优美。

2. 老师一边唱,一边随着旋律画优美的波浪线(天鹅飞翔还是水中游荡的感觉还是天鹅奄奄一息中扇动的双翅?),居然在旋律中三笔勾画出了一只优雅的天鹅!

3. 老师弹,鼎鼎画旋律图,除了跟旋律相似的波浪线,鼎鼎也能随着旋律画出一只天鹅。

4.  老师打开在另一房间的另一台电脑,播放MAY PLISETSKAYA 的芭蕾 《swan》,同时简单介绍了MAY PLISETIKAYA 。

记得前面有一节课的时候也涉及到了圣桑的swan,这段曲子一般人都叫“天鹅之死”,那时,Aliona说她太喜欢这曲子了,但她不认为天鹅死了。从这一点,体现了她对曲子的独特理解。

[ 本帖最后由 鼎鼎妈妈 于 2010-3-13 22:44 编辑 ]
作者: 鼎鼎妈妈    时间: 2010-3-13 17:19
标题: 3.12晚钢琴课之一:视奏(2个视频链接)
昨天上课太专心,一不小心有一个视频时间超长,新浪播客无法上传,就先传到优酷了。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3NjI0Mzc2.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3NjI0NzUy.html

这是上课一开始的练习,谱子只有老师有(我看是老师复印的)没带回家练的。我想这大概就是“视奏”训练吧。感觉现在的曲子都挺简单的。老师和鼎鼎一起弹。这一次课,Aliona特意让鼎鼎注意了曲子上的速度记号,鼎鼎都不认得。应该让鼎鼎这周把速度记号认一认记一记了。

在两人弹奏过程中,Aliona同时会提醒表情:强,渐强,弱。。。。。。估计是考虑到鼎鼎对新谱子,可能关注不了曲子的全部注意事项:大部分的注意力在看音符了,还要手配合上来,表情记号难以顾及。

[ 本帖最后由 鼎鼎妈妈 于 2010-3-13 17:31 编辑 ]
作者: 鼎鼎妈妈    时间: 2010-3-13 19:23
标题: 3.12晚钢琴课之音乐欣赏:莫扎特第40交响曲,g小调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TExNjg1MjQ=.html

在上了1小时45分钟后,Aliona问鼎鼎累不累。累了,鼎鼎说。Aliona说我也累了,于是打开边上的电脑,听曲子。问:这是什么曲子?我以为是问鼎鼎的,没接话。鼎鼎也不明白老师问的是什么。Aliona解释了一下说就是很多乐器一起演奏的。哦,原来是让我说一下汉语怎么说。我赶紧说“交响乐,交响曲”。

她们两人坐在琴凳上,Aliona指挥,让鼎鼎也一起指挥。Aliona一边打手势一边解释手势的含义:一起,小提琴,。。。。还有好多,我没能记下来。而到这时候,相机没电了,没能录下来。鼎鼎一直跟着Aliona做指挥,Aliona是真的指挥,所以手势稍超前,鼎鼎刚好合上拍子,变成了“花样打节奏”(鼎鼎妈妈想出来的名称,呵呵)。

记得在以前一次音乐课上也听过这曲子,听着曲子中最经典的乐句,觉得怎么那么熟悉。那一次,Aliona哼了一下“我不想我不想我不想长大”,当时我的感觉就是想找个地洞钻进去。流行歌曲啊,简直是侮辱。
作者: 鼎鼎妈妈    时间: 2010-3-13 20:23
标题: 3.12晚钢琴课之:小步舞曲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3NjI0ODM2.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3NjI1MDc2.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3NjI1MTY0.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3NjI1NjM2.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3NjI1OTky.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3NjI2MDgw.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3NjI2MjYw.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3NjI2NTEy.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3NjI2NjA4.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3NjI2NjA4.html

《小步舞曲》,已经弹了很久了,曾经背谱背下来的。但是,3.8那天临时让她弹奏她磕磕碰碰的,这次课上还是这样,记不全。

一个旧曲子在一次课上花了这么多时间,感谢Aliona的用心。

这次课上重点学习体会了g小调、音色。想象的作用!小提琴大提琴的感觉。那一边唱一边做拉小提琴大提琴的动作,非常有助于体会乐句的韵味和音色。

其中提到的钢琴的祖先,我不知道叫什么琴。这一段的详细文字描述已经没必要,视频上能看得很清楚。

[ 本帖最后由 鼎鼎妈妈 于 2010-3-15 08:41 编辑 ]
作者: 鼎鼎妈妈    时间: 2010-3-13 22:10
标题: 3.12晚钢琴课之:手不跳弹奏跳音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3NjI2ODY0.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3NjI2OTUy.html

怎样弹好弹快,你要知道你要弹什么,脑子里要有音、手型、指法。

这是一首很多跳音的曲子,题目又忘了问了,俄文的,不知道什么意思。这一次课领略到了手不跳的跳音奏法,跳音的感觉是通过手指的弹性表现的。明显感到这是一种至少在目前适合鼎鼎的奏法。
作者: 鼎鼎妈妈    时间: 2010-3-13 22:25
标题: 3.12晚钢琴课之:不穿指奏连贯音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3NjI4MTI4.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3NjI4MDU2.html

在把位内不要移动手指、手腕,不要努力,不要跳。

手指弹下去之前一定要知道想弹什么。

为什么错了?——没有听前面。

其它的文字描述不好,请看视频。正是那一句关键的奏法和音阶类似,老师讲得很细,我听得忘了时间,结果这段视频录得太长了。

这周回家来的任务:那一句上行手法巩固,下行指法改正确来。

3.13晚上,我和鼎鼎一边看视频,一边在钢琴上弹奏,琢磨出一定的办法来了:手腕的带动要积极,1指不要躲进去,下行的时候积极张开1指,其余四指在1指弹奏时不要积极跨过来(这四指偷懒一点),效果还行,上行基本没问题了,下行1指后的连贯行还不够。继续努力改进。

刚才(3.15上午9:35)又仔细看了视频,明白了鼎鼎下行时的问题所在:手腕落在后面。而Aliona老师的手腕始终走在前面的。

[ 本帖最后由 鼎鼎妈妈 于 2010-3-15 09:40 编辑 ]
作者: 鼎鼎妈妈    时间: 2010-3-13 22:37
标题: 3.12晚钢琴课之:《小丑》
这首曲子应该停了2周了。今天老师又拿出来让鼎鼎弹。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3NjI4NzQw.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3NjI4Njcy.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3NjI4NzUy.html

充分体会曲子中两个小丑:happy 和 sad。

唱好。弹奏要确定。如果知道你要弹什么,(就)弹得好。从今天 all your life you must play on like this。如果不知道要弹什么,(你就)错了错了错了。音乐知道、旋律知道、听前面,Don‘t move your hands。

Before you'll play la ,feel this la.

录后面的片段时相机没电了,所以断断续续,不完整。到后面,鼎鼎也累了,老错。
作者: 鼎鼎妈妈    时间: 2010-3-13 22:56
标题: 3.12晚钢琴课之:曲子表达的情感。
在莫扎特第40交响曲之后、圣桑《swan》之前还有另一首曲子,曲子是忧伤的基调。曲子表现的悲哀、叹气鼎鼎无法体会所以无从表现。Aliona又是做情绪解释、表情示范,肢体语言异常丰富。

Aliona曾说过:技术,任何技术都可以教,唯有感觉得自己体验。也许,她上课这么卖力地示范(不仅仅是弹奏)是想让鼎鼎早日有快速而正确音乐感受从而准确表现曲子。

真的是上课时间长了,看得出鼎鼎很累了,老弹错。Aliona说:明白吗?如果错了,(要想一想)为什么错了。
作者: 鼎鼎妈妈    时间: 2010-3-15 08:22
标题: 巴赫初级钢琴曲之二:小步舞曲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3OTgzNTcy.html

这是鼎鼎3.13晚在家弹的,句首音没处理好,以她现在的水平,只能弹成这样了,但我觉得很优美。Aliona老师说这是一首很古老的曲子,是为宫廷里跳舞的人伴舞的。那些人的裙摆很大很长,所以不可能跳得很快,因此曲子要舒缓一点,配合纤巧优美的舞姿。

3.12晚钢琴课(详见#61楼),又提及了曲子创作时的条件:那时候的琴无法连奏,所以,四分音符要断。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kxNzMwNjQ=.html

上面链接是我从网上找来的教学视频,老师示范的感觉还不错,只是她说是小快板的速度,于是后面年轻老师示范的时候速度偏快了,曲子的味道中少了优雅。私下以为,她弹得味道还不如鼎鼎弹的。

我作这样的对比,目的不是比出鼎鼎有多好。意在表达:在弹奏一首曲子的时候,要理解作曲家的意图,不能简单地看谱子上标注的速度记号,同一个速度记号,在不同的背景下应该有不同的处理。也就是说,并不是所有的小快板都是弹得一样快的。另一方面,对一首曲子,也许我们不能完全理解作曲家的意图,或者即使理解了也可以有自己的表达,毕竟,弹曲子最重要的是音乐表现,表现的是什么?——曲子本身的意图+弹奏者想表达的。而弹奏者自己的表现如果能让曲子别有味道岂不是很好?这是我对音乐表现的理解。

[ 本帖最后由 鼎鼎妈妈 于 2010-3-15 08:33 编辑 ]
作者: sofia2001    时间: 2010-3-15 08:42
先做个记录,总共25个视频连接,共500金。
作者: 鼎鼎妈妈    时间: 2010-3-15 08:59
标题: 推荐琴爸琴妈去好好看看《周广仁钢琴教学艺术》
《周广仁钢琴教学艺术》一书我最近刚在看,看了一部分。

书中谈到了钢琴技术技巧与音乐表现的关系,一些具体的问题的解答,以及我国目前钢琴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及产生原因和解决问题的方向。

我感觉看了以后,能够更好地在家引导孩子好好练琴、正确练琴。而且,对老师在钢琴课上的一些做法能有自己的理解并作出相应的配合或调整。
作者: 鼎鼎妈妈    时间: 2010-3-15 10:57
标题: 3.14在家练琴重点:不穿指奏连贯音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4MDk0NzY0.html

弹奏前问鼎鼎这首曲子该注意什么,她说:手不要跳起来。视频中可以看出有明显改善。——心有了,手上就有了。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4MDk0OTA0.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4MDk1MDY0.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4MDk1MTI4.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4MDk1Mjky.html

不穿指奏连贯音,特别是音阶,是我们这周重点要改进的一个技术。鼎妈和鼎鼎一起琢磨,好多视频没能录下来。但昨晚找到办法了:

1. 肘关节要放松,收放自如,这样就不会在音阶跑动时把自己推倒了。原来没找到关键窍门,鼎鼎在弹的时候整个人随着手的下行倒下了。

2. 下行时,手腕一定要积极走在前面(前提是肘关节放松收回),1指弹下要换到3指或4指时,1指以外的四指不要努力,特别是2指不要抢先跨过来,而是那四个手指头一起自然快速平移过来,这样一来,声音连贯了,手也是保持一条线下来。
作者: ashelly    时间: 2010-3-15 16:42
小步舞曲蒙蒙也在弹,碰巧也找了网上视频学习,年轻老师弹的动作很美,可声音确实不太喜欢,没有感情的音乐,没有了灵性.

孩子弹的很投入,不错啊!
作者: 鼎鼎妈妈    时间: 2010-3-15 17:41
标题: 回复 #70 ashelly 的帖子
宁愿不要美的手型也要美的声音。音乐是声音的艺术而不是手的技术。
作者: 鼎鼎妈妈    时间: 2010-3-15 23:05
标题: 今天又研究音阶连奏不穿指
晚上练琴,乐曲、练习曲弹完后。鼎鼎又在琢磨音阶。昨天的手法今天用了还是觉得不是很好,我看她不断地试。突然,她说:妈妈,我知道了,就是要手背稍稍侧一点就可以了。

我一看,就是手背面不要和琴键面平行,这样手腕就能自如地走在前面(腕关节上下弯曲自如的,左右活动就范围很小),而且1指因为短一些也自然在前面了,就解决了不连贯问题。果然,看视频,Aliona的手也是这样的。

但是,我坐在沙发上看到下行时1指竟然是指甲面触键的。鼎鼎说:怎么回事?解决一个问题又出来新问题了。

好了,我说,今天就到这里,肯定有办法解决的。我们到时候问Aliona老师去。

为鼎鼎的锲而不舍鼓掌。

[ 本帖最后由 鼎鼎妈妈 于 2010-3-15 23:06 编辑 ]
作者: 钢琴盒子    时间: 2010-3-16 13:16
标题: 回复 #64 鼎鼎妈妈 的帖子
用唱的方式来纠错办法挺不错。我在想,如果这个时候跟孩子解释一下happy来源于大三和弦,sad来源于小三和弦,应该脑子会更清醒些。虽然是半音的距离,但是音乐的色彩完全不同,把曲子所有的地方都找找,估计孩子会从理性上认识到哪里该升,哪里该还原。错的几率会少些吧。鼎妈尝试一下。。。
作者: 钢琴盒子    时间: 2010-3-16 13:30
标题: 回复 #62 鼎鼎妈妈 的帖子
哈哈。很耐心的老师,真好!!这就是练习基本功的重要了!如果琶音解决了,手位感就有了,这段就很容易过了。此外,这段练来练去就是do mi sol 和 fa la do的链接,只不过是位置不同罢了。脑子里清楚了,手上的功夫就是练的问题了。脑子要走在手之前!!
作者: 钢琴盒子    时间: 2010-3-16 14:13
原帖由 鼎鼎妈妈 于 2010-3-15 08:22 发表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3OTgzNTcy.html

这是鼎鼎3.13晚在家弹的,句首音没处理好,以她现在的水平,只能弹成这样了,但我觉得很优美。Aliona老师说这是一首很古老的曲子,是为宫廷里跳舞的人伴舞 ...


已经很好了,下回好好练练断奏的地方,再有礼貌、优雅点一点更棒。。。呵呵
作者: 风中白杨    时间: 2010-3-16 14:35
标题: 回复 #74 钢琴盒子 的帖子
这周牛老师也开始给猫儿分析曲子了,也是这样分析,这曲子不就是几个琵音吗? 耶,心走在手的前面了!

猫儿还问呢:“为什么我自由弹奏的曲子也是琶音组成的,却不是这个味儿呢?”
作者: 鼎鼎妈妈    时间: 2010-3-16 17:22
标题: 谢谢盒子,希望你常来指导
盒子说得多好。

鼎鼎的基本功还很欠缺。原先琶音几乎没练过(考级前练过一下下,刚开始时好像手指够不着,手腕转动很厉害,鼎鼎不喜欢那种感觉。),现在每天在练的。音阶现在也是天天练,不过现在基本上是在改手型。

这次课后面部分鼎鼎老弹错主要是因为上课时间太长了,我估计鼎鼎的脑子都动不了了,整节课延续了2小时20分钟。Aliona有点太认真了,只想着最近两周要排练合唱,想一次课上完两次的内容,而忘了孩子的注意力延续时间。

谢谢盒子,希望你常来指导。
作者: 钢琴盒子    时间: 2010-3-16 18:40
标题: 回复 #61 鼎鼎妈妈 的帖子
Aliona上这首曲子引导的方式非常好!!巴赫本来离我们很远,在这里感觉巴赫就像在我们的眼前。先从巴赫的相貌认识巴赫、接着了解当时的古钢琴,听音色,慢的、快的,再通过小朋友生活接触的小提琴、大提琴感受两个声部不同的音色、性格、和声,把看起来离我们很古老的小步舞曲解释得很亲切,优雅。小朋友很快就感受到了。加之小朋友技巧到了,情感的引导水到渠成!!很轻易就做出来了!!aiona给我上了很精彩的一课!再高深的巴赫也能讲的深入浅出,通俗易通。谢谢:)
作者: 钢琴盒子    时间: 2010-3-16 18:51
标题: 回复 #77 鼎鼎妈妈 的帖子
哈哈,我是来学习的。。。。:)
作者: 鼎鼎妈妈    时间: 2010-3-16 19:12
标题: 回复 #78 钢琴盒子 的帖子
盒子毕竟是专业的,总结得这么到位,我就说不出这样的话来。

谢谢,你的分析让我能更好的体会这一堂课。

请盒子再帮我看看不穿指的那个:右手连奏下行音阶时1指换到3指的处理。

另外,我能感受到Aliona老师对巴赫的偏爱。

[ 本帖最后由 鼎鼎妈妈 于 2010-3-16 19:17 编辑 ]
作者: 鼎鼎妈妈    时间: 2010-3-18 08:39
标题: 周广仁谈“技术与技巧”
技术和技巧在钢琴演奏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技术是一种技能.包括从机械性能的角度训练手指独立性、灵敏度、速度、力度等。

而技巧不同于技能,它和智力有关,包括脑力方面的学习而不仅仅是体力方面的学习。技巧的含义包括节奏、拍子、分句、力度、重音、速度伸缩性、触键、踏板等。技巧是表现音乐所需要的全部手段,是演奏者对自己全身的弹奏“机器”,包括人脑对手指、手掌、手臂、肩、足等各个身体部位的控制和对键盘的完全控制。它不仅包括像一般人所认为的快速和辉煌的演奏,而且还包括完美、准确的音乐表现。

技巧上的缺陷常常表现在很多方面,比如,对声音缺乏控制,没有层次,错误的分句,随意的重音和不整齐的演奏。

我们的学生常常会比较熟练地弹一首李斯特超级练习曲,却弹不好一首莫扎特奏鸣曲。问题就出在手底下缺乏对每一个音的控制和对古典风格的掌握。他们所追求的只是速度和力度,并且片面地认为这就是技巧。

对键盘的全面控制关键在于触键。要使每一个手指非常有意识地触键,必须要让手指与键盘有密切的联系,而且意识到手指下键时的速度、力度及离键的时间。

好的演奏家都采用贴键的弹奏方法,对声音有高度的控制。

但这种训练目前在我们的钢琴教学中被忽视了。多年来,我们一直习惯于采用高抬指的训练方法,强调手指弹奏的颗粒性,追求速度,却缺少连奏和歌唱性的训练。通过高抬指训练的学生,弹任何一种作品都习惯于用高抬抬的方法,结果连一段优美的旋律都连不起来。

外国钢琴家来给我们上课,经常提出这个问题:“你为什么把手指抬得那么高? " 我们是否应该考虑一下,我们这种单一的训练方法有没有问题高抬指的训练方法到底起什么作用?为了把手指的第三关节活动开,作为一种基本训练,在某一个阶段也许有用,但它更多的时候是表现音乐的障碍。

对这个问题,许多钢琴老师都征求过我的意见。我想,弹琴和走路一样,我们走路不能不抬脚,问题是要抬到什么程度过分地强调高抬指,没有必要,这还是受旧的手指学派影响的结果,且即便是抬手指,也不能造成手臂的紧张。

我们学得比较多的是德国占典和浪漫派的作品,过去所受的训练也更多适应于弹奏古典作品。一旦进入浪漫派风格,学生在发声和弹法方面就遇到新课题,高抬指的基础训练就开始不适应了。

而我们对法国印象派音乐作品学习得更晚。法国印象派风格有其独特的声音要求,在音色和力度层次方面极为细腻和讲究与之相伴的是他们独特的演奏风格和触键方法这种既轻盈又柔和的触键对我们又是新课题。

贴键弹奏是最准确、最好听、最省力的弹奏方法。即便是弹和弦,甚至于是弹一些远距离的大跳,用从键盘上抓起来的方法也比从上面掉下去的方法能更好地控制触键,也更准确、更好听。

在音阶技术训练方面最难的课题不是速度和力度而是匀度练音阶时的注意力应放在弹得匀上,弹得有乐感上,这样练出的技巧才有用。

练音阶最好是分手练,便于仔细倾听每一个音与音之间的连接。但在我们的教学中,练音阶只是为了练手指的灵活性。我最受不了的是听学生用高抬指的方法敲音阶。

许多大音乐家都用慢速练习音阶的连奏。有人问著名大提琴家卡萨尔斯“你为什么要慢练?”他回答:“两个音之间的连接是最难的。”

作为技术的基础,我相信用各种基本练习,如五指练习、音阶、琶音、八度、双音、颤音练习等,因为基本练习课题集中,短小精干,练习的时候脑子可集中想一个问题,反复练习成习惯。这些技术会出现在各种乐曲中,有了技术上的准备,弹曲子时可多考虑音乐表现。

熟练地掌握 24 个大小调的音阶非常重要。很多学生不爱练音阶,但如果老师通过音阶练习每周都提出不同的触键、力度或节奏上的要求,学生慢慢地就会明白训练的意义并感兴趣。有一位德国教授来讲学时,要求我们的学生练音阶用不同的力度和弹渐强和渐弱,仔细倾听每两个音之间的声音。还有,弹一个四个音的和弦时,每次突出不同的声部。这种训练对演奏乐曲有用。所以,技术训练不仅仅是手指灵活性的训练,而是训练对手指高度的控制能力。

技术训练要循序渐进,应采取缓慢、有系统、有规律的练习,而且内容应该多样化。过去,我学琴的时候,基本停留在手指技术方面,八度、和弦。浪漫派的大位置技术接触得少,太保守。现在的孩子们很厉害,他们从小就接触各种高难度的技术,手的适应性较强,但要注意方法。因为当他们的手指基本功还不够扎实的时候,一双小手去弹大位置,很容易因过度紧张而伤手。所以在作全面技术训练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方法。技术训练还必须思想集中,带着要求练习才有效。头脑清醒,精力充沛,思想集中的练习一小时,比思想涣散,体力疲倦,懒懒散散地练习四小时有用。有人一面弹基本练习一面看小说,我怀疑他究竟能在技术上提高多少。

进行技术训练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我认为,在初级阶段,量的积累是必要的,可多弹一点练习曲或带有一定技术课题的乐曲。但到了深程度的时候,要强调质的问题,可结合学习音乐表现的各种作品来提高技术,使学生懂得技术是为表现音乐服务的。现在我们很多业余学琴的孩子,同程度的乐曲弹得太少,技术和音乐理解方面都没有做好准备,便急于拔程度,结果是越学越吃力,学钢琴的兴趣受到挫伤,甚至产生恐惧感,最终学不下去了。这是教学上的失败。我小时候弹了许多练习曲,可以说都是一本一本弹的,占了我整个学琴过程的 1 / 3 的时间。现在想想,我通过那么多练习曲学到了什么?它们确实给我打了扎实的手指基础,但反问一下,有没有必要弹那么多练习曲呢?花一半的时间和力量在学习更有价值的钢琴文献上不是更好吗?

结合乐曲需要来提高演奏技巧所包含的内容可多了。就拿速度问题来说,要在一首乐曲中始终保持统一速度就不容易,学生无意识地会赶或拖,用节拍机一对照才意识到自己在什么地方快了或慢了。节奏的准确性也常经不起严格检查;有没有按照作曲家的要求去做细致的力度变化?做和不做,在技术上是两种不同的要求。掌握两只手的平衡,处理旋律和伴奏的关系,这都属于技巧的范围。分句问题是属于音乐的文法问题。我们弹钢琴的学生对这个问题常不重视,分句意识不如唱歌的人那么强,更不用说对旋律的语气的刻画,但这些都必须让学生明白,因为音乐也是一种语言,是通过声音表达的语言。踏板问题是一个常被忽视的问题,很多老师不会教踏板的运用。其实踏板是一门很讲究的艺术,踏板的运用不但是技术问题,还包括对音乐的理解、风格和趣味问题。总而言之,我想说明的是,钢琴演奏技巧包括的内容是很广泛的,不能简单地认为只是手指技术问题。
作者: 鼎鼎妈妈    时间: 2010-3-19 10:37
标题: 爱睿等推荐的好片子
《想飞的钢琴少年》《八月迷情》《闪亮的风采》《我的小小钢琴家》(为了为了霍洛维茨)《大提琴手》

《和你在一起》《红色小提琴》《交响情人梦》和《贝多芬病毒》《音乐之声》《莫扎特传》《少年莫扎特》

《海上钢琴师》《不能说的秘密》
【作曲家电影】
Handel 《》The Great Mr. Handel (1942)
Bach《安娜-玛德莲娜-巴赫的日记》Chronicle of Anna Magdalena Bach (1968)
Marais《日出时让悲伤终结》All Morning of the World (1991)
Mozart《上帝的宠儿》Amadeus (1984)
Beethoven《不朽的恋人》Immortal Beloved (1994)
Beethoven 《复制贝多芬》 Copying Beethoven (2006)
Schubert 《舒伯特》Franz Schubert (1953)
Schumann《春天交响曲》Spring Symphony (1983)
Chopin 《即兴曲》Impromptu (1991)
Chopin 《一曲难忘》 A Song to Remember (1945)
Mahler 《马勒》Mahler (1974)
Mahler《魂断威尼斯》Death in Venice (1971)
Tchaikovsky 《柴柯夫斯基》Tchaikovsky (1969)
Strauss 《翠堤春晓》The Great Waltz (1938)
Porumbescu 《奇普里安-波隆贝斯库》Ciprian Porumbescu (1972)
Verdi 《》The Life of Verdi (1983)
Grieg《挪威之歌》Song of Norway (1970)

【演奏家电影】
《李希特: 谜》Richter: The Enigma (1998)
《狂恋大提琴》Hilary and Jackie (1998)
《闪亮的风采》Shine (1996)
《关于格伦-古尔德的三十二则短片》Thirty Two Short Films About Glenn Gould (1993)

【文艺电影】
钢琴:
《海上钢琴师》The Legend of 1900 (1999)
《钢琴家》The Pianist (2000)
《钢琴课》The Piano (1994)
《钢琴赛》The Competition (1980)
小提琴:
《红色小提琴》The Red Violin (1999)
声乐:
《放牛班的春天》The Chorus (2004)
《忧郁的星期天》Gloomy Sunday  (1999)
《永远的卡拉斯》Callas Forever (2002)
《哭泣的人》The Man who Cried (2000)
《非凡的艾玛》Bozska Ema (1979)
《伟大的卡鲁索》The Great Caruso (1951)
舞蹈:
《黑暗中的舞者》Dancer in the Dark (2000)
其他:
《火红的第五乐章》(1973)

《放牛班的春天》可以推荐给孩子看,

其中的一些,建议父母和孩子一起看,这样有相应的解说,增加孩子对音乐和音乐人的理解,毕竟是电影,有夸张和渲染的成分,

《关于格伦-古尔德的三十二则短片》Thirty Two Short Films About Glenn Gould (1993)这一部的风格很特别,里面的配乐和画面都是超美

:《屋顶上的小提琴手》 《单车环岛日志-练习曲》(Island Etude )(台湾)

[ 本帖最后由 鼎鼎妈妈 于 2010-3-19 10:40 编辑 ]
作者: 鼎鼎妈妈    时间: 2010-3-20 09:35
标题: 3.19晚钢琴课
又是2小时的钢琴课。视频已上传优酷。
作者: 鼎鼎妈妈    时间: 2010-3-20 09:40
标题: 3.19晚钢琴课一:视奏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5MTUyODUy.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5MTUyOTQ4.html

拿到谱子开始弹之前,提醒注意:强弱、表情、速度等。
作者: 鼎鼎妈妈    时间: 2010-3-20 10:03
标题: 3.19晚钢琴课二:倾听不同声部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5MTUzMDgw.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5MTUzMTc2.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5MTUzMjQ0.html

体会如何倾听曲子的多个声部。配合唱、分解弹奏(左手的两个声部分成左右手弹)。

曲子的题目对应的中文,Aliona不会说,意思是:第一次丢了东西,到处找,找不到,很伤心。

[ 本帖最后由 鼎鼎妈妈 于 2010-3-20 10:15 编辑 ]
作者: 鼎鼎妈妈    时间: 2010-3-20 11:02
标题: 3.19晚钢琴课三:小丑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5MTUzMjQw.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5MTUzMjY4.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5MTUzMzE2.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5MTUzMzk2.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5MTUzNDAw.html

中间请Nina老师过来听鼎鼎演奏。

让鼎鼎把注意力放在音乐上,不要去管听众。

边唱边弹。

弹的时候in your mind唱旋律。
作者: 鼎鼎妈妈    时间: 2010-3-20 11:11
标题: 3.19晚钢琴课四:贝多芬 第5交响曲 《命运》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5MTUzNDY0.html

贝多芬最有名的交响曲 第5交响曲 《命运》

交响曲第二乐章总是好听的、慢的、柔软的。
作者: 鼎鼎妈妈    时间: 2010-3-20 11:13
标题: 3.19晚钢琴课五:休息,听音乐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5MTUzNDYw.html
作者: 鼎鼎妈妈    时间: 2010-3-20 11:26
标题: 3.19晚钢琴课六:曲子中下行音阶指法、手型。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5MTUzNTQ4.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5MTUzNTg0.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5MTUzNjAw.html

曲子中下行音阶指法、手型、放松(特别是肘关节)。1指换到3指时,try to connect,1指在手掌下方,但不是2指转过来的,而是其余四指一起平行移过来。

加速的弹奏。在家里有时候要很快地弹。
作者: 鼎鼎妈妈    时间: 2010-3-20 11:36
标题: 3.19晚钢琴课七:作业最后一曲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5MTUzNTg4.html

这首没说什么。
作者: 鼎鼎妈妈    时间: 2010-3-21 10:32
标题: 本周钢琴作业之一:巴赫 《小步舞曲》
1. 不要弹,唱右手。

2. 唱左手,指挥

3. 左手弹,右手指挥;反过来。

4. 双手弹唱左手。

5. 双手弹唱右手。
作者: 鼎鼎妈妈    时间: 2010-3-23 20:13
标题: 有没有办法让孩子爱上练音阶?
这周的作业只有一首新曲子,其余的都是弹很久的了,她说该会背的都会背了。弹得也投入,好听。

一到弹音阶就偷懒,音阶右手下行和左手的手型还不自然,注意力比较多的在手上,所以连贯性不好也不好听。

有一首四手联弹的曲子,Aliona说了好几次了说很想跟她一起弹,鼎鼎一直不愿意弹,因为老师说有空的时候弹,所以她就一直“没空”了。

下次上课,我要问一下Aliona老师,音阶每天至少得弹几遍,让老师布置任务,妈妈的话没用,呵呵。
作者: qinqiner    时间: 2010-3-23 21:17
我们老师已经摸准了HT的脾气,直接规定每条作业几遍
这下我们省心了,过去天天要讨价还价的.
作者: ashelly    时间: 2010-3-24 13:20
我家老师也充分了解蒙蒙,不再提有空再弹等字眼了.

音阶四遍,要不是专门问过老师,姑娘回家肯定2遍就蒙混过关.
作者: 鼎鼎妈妈    时间: 2010-3-24 15:51
标题: 回复 #94 ashelly 的帖子
我怎么觉得音阶4遍都不够呢?

我们一次课只有一条音阶,一条音阶要好几周才换的,我觉得每天至少得10遍。

难道我错了?
作者: 爱睿02    时间: 2010-3-24 16:28
标题: 回复 #95 鼎鼎妈妈 的帖子
鼎鼎妈,我也觉得睿同学的音阶过的慢,老师会对指法要求的比较严格,估计这个是基础,要严要求吧!
作者: 鼎鼎妈妈    时间: 2010-3-25 20:16
标题: 下午去观摩大合唱
今天鼎鼎学校组织春游,原定地点樱花公园,由于前几天一直下雨,公园里很多水洼。学校又临时改为婺州公园了,就在附小门口。所以,11点钟不到就回到家了,一起来的还有鼎鼎的一同学。

午饭两个小朋友磨蹭到近1点,1:45出发去音乐学院。

整整两个小时,小朋友都乖乖地在合唱教室听着,看着。在现场,多声部的感受是碟片所不能给的,专业声乐老师和大学生,那唱的真的是好,确实够得上代表省里去参加青歌赛。而合唱的魅力,以前没体会过,特别是Nina老师的激情,太感染人了。完整合唱的时候,指挥、合唱成员、钢琴伴奏是一个完美的整体。而这个整体对音乐的表达和别的音乐形式相比有它独特之处。最爱的是无伴奏合唱,太美了,虽然今天他们唱的是新歌,第一次唱,还不完整。

征得Aliona同意,明天拍个Nina的指挥视频。

合唱结束后,带两个小朋友去看蝌蚪,摘清明草。在那片菜地时,鼎鼎突然问我泥泞是什么意思。正好,那片田地要改造成生物园,在做路,前两天下过雨,正泥泞着呢。我说:喏,泥泞在那儿,自己体会吧。两个小朋友欢天喜地地踩着。她们说:很滑、很黏、很软,不好走,鞋子弄得很脏。我说这就是泥泞。哈哈,走出泥泞,鼎鼎还想再去踩踩。我说时间不早了,鼎鼎有点不甘心这么快就离开“泥泞”,她说雷锋当年也走这样的路呢,无奈之下,她爬上了“共青林”山坡。下来后,看到哪里有泥浆水洼就踩哪里。出得“泥泞”,鞋子上糊满了黄泥浆,唉,回家奶奶发现要生气了。到了水泥路面,两个小朋友展开双臂,呼啸飞过。。。
作者: 鼎鼎妈妈    时间: 2010-3-26 00:04
标题: 海伦三角琴上的“完美”演奏
下午合唱结束,Aliona让鼎鼎弹琴,说这个钢琴很好的,你有时间多来这里弹,我叫大学生们来听,你自己也请一些小朋友来,今天只有一个小朋友。

鼎鼎坐上琴凳,Nina,Aliona,我和鼎鼎同学正儿八经地坐在下面座位上。Aliona让鼎鼎弹巴赫的那首《小步舞曲》,说你刚才弹得太好听了,我很喜欢,还想听。

也许是气氛一下子庄严起来了,鼎鼎有点紧张,弹到后面卡了一下,她看着Aliona说:重来一次。Aliona说:go on。于是鼎鼎继续弹完它。她慢慢进入状态了,后面的Clown 和 那首忧伤的不知名的曲子都弹得很好,我们在下面都禁不住鼓掌。Nina和Aliona不住地说:谢谢,我很喜欢。最后,鼎鼎又弹了小步舞曲,这一次真的很好。

最后Aliona说鼎鼎现在的情况是声音很好,这一点很重要,音乐的感觉很好,她说她那么多大学生,没有一个能比得上鼎鼎的声音(不知道是真是假,不过看着Aliona那副认真的神情,好像该是真的。Aliona在说这些的时候,Nina补充说他们没有音乐。)。声音很重要,现在鼎鼎速度上还有一点点问题,这些慢的曲子不要紧,快的曲子现在还不行。但这个不要紧,后面会上去的。

音乐。我看Nina指挥的时候,感觉她的每一个细胞都是音乐。

从合唱教室下楼的时候,鼎鼎说贝多芬耳朵听不见得呢(她应该没有记清楚是晚年失聪),嗯,我趁机说,所以只要有心就有音乐。我说这话的时候,鼎鼎很认真地看着我,“哦,难怪Nina说要有心。”

晚上,在睡了一觉后弹琴,我又跟她重述了一遍Aliona说的声音和速度那段话,说她要好好弹音阶,鼎鼎爸爸也不失时机的说:这样你就能弹得很好了。而且,我把盒子的办法试了一下:闭上眼睛弹音阶。效果还真是不错呢。这一次,鼎鼎从头到尾弹下来,没有从琴凳上溜下来。

最后,她说除了那首新曲子,都会背了。
作者: 鼎鼎妈妈    时间: 2010-3-29 10:07
标题: 3.26钢琴课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YwODI0Mjky.html
Aliona老师拿出一首新的四手联弹的谱子,先问鼎鼎是什么调。鼎鼎反应不是很快(鼎鼎这一点很讨厌,回答问题不干脆),Aliona就引导她怎么看调。然后一起唱了一下谱子,一起弹。Aliona还唱了歌词,虽然不懂,她也唱得不好(她说她不会唱歌),但是,唱本身这一做法就值得肯定。唱完还解释了是谁唱的(书上画了一只卡通猫),当时天气很好,太阳很好,很快乐。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YwNzM2OTEy.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YwNzM2OTUy.html
1.手指练习第一条,要求跳音的时候手不要跳。加入变化练习:左手1指重音。
2. 第二条:右手连贯,要求手腕放松。
3. 布置新作业:踏板使用。脚抬起后迅速踩下。要求回家第一个练习这条。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YwNzM3Mzky.html
1. 音阶练习,手腕还是不够放松,手腕的先行带动作用没做好。
2. 作业:变化练习。
3. 课后我又就鼎鼎不爱练音阶跟老师说了,Aliona说:一样,我也一样,没有人喜欢练弹音阶。没关系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YwNzM4MTYw.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YwNzM4NDM2.html
1. 好听的《小鸟》,左手没问题,右手有问题:这是一首歌曲,要弹得歌唱一样的。
2. 判断调号。表情的处理:不能太平板;都是P。
3. Aliona和鼎鼎一起弹:开始的P不要太弱。双手弹时:听右手。
4. 作业:背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YwNzM4ODky.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YwNzM5Mjg4.html
1. 练习曲1,问题还是出在手腕不放松。作业。
2. 练习曲2,我喜欢你的感觉,很好,速度很好,节奏很好,但有时候声音没有(和弦的每一个音都要出来)。
3. 喜欢就要背, 不喜欢就给新的曲子。鼎鼎说喜欢,但是要新曲子。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YwNzM5NDI4.html
新曲子作业。一种乐器。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YwNzM5NjU2.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YwNzM5Nzg4.html
布置作业:两条练习曲。一首《骑马的男孩》。一首四手联弹(很喜欢,很想和你一起弹,)

[ 本帖最后由 鼎鼎妈妈 于 2010-3-29 20:59 编辑 ]
作者: 钢琴盒子    时间: 2010-3-31 16:04
一种乐器,是风笛。。。鼎妈可以百度一下。。。:)
在老师的指导下,小朋友进步很快,非常明显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