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天道》扒拉灵魂,看过的来聊聊。。。 [打印本页]

作者: 果行育德    时间: 2010-1-20 13:07
标题: 《天道》扒拉灵魂,看过的来聊聊。。。
从不看大陆电视剧,去年被一朋友推荐看了《暗算》,想来这位朋友口味一直很挑剔,他推荐的应该还可以。看过后确实对大陆电视剧开始有些好感了。一年过去,昨天这位朋友又推荐看《天道》,才看到第八集,觉得这部电视剧还真不错。

记得剧中有句台词:女人是形式逻辑的典范,辩证逻辑的障碍。

有意思的是丁元英老婆讲述离婚的理由:丁元英从来不吵架,他对世俗文化抱一种居高临下的宽容,让你觉得自己很俗,很卑微,这种感觉压抑得想逃,于是就逃了。

呵呵。。。有意思,这部作品的作者懂佛教和耶教,剧中很多地方都有些佛学、耶教内容,剧中内容包涵甚广,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丁元英的逆向思维也处处显得他是个明白人。

还没看完,作者借丁元英之口说好的文化扒拉灵魂,想来作者的意图是希望引发思考,看过的来聊聊吧 。。。。

[ 本帖最后由 果行育德 于 2010-2-16 16:37 编辑 ]
作者: 果行育德    时间: 2010-1-20 13:10
网上搜了些经典台词:

丁元英的:

女人是形式逻辑的典范,是辩证逻辑的障碍。(对芮小丹)

红颜知己自古有之,这还得看男人是不是一杯好酒,自古以来能有几个男人把自己酿到淡而又淡的名贵,这不是为之而可为的事,能混就混吧。(对芮小丹)

你是一块玉,但我不是匠人,你要的是一种雄性文化的魂,我不能因为你没有说出来就装不知道,接受你,就接受了一种高度,我没有这个自信。(对芮小丹)

透视社会依次有三个层面:技术、制度和文化。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和民族,任何一种命运都是那种文化属性的产物。(对芮小丹)

强势文化在武学里称之为秘笈。弱势文化因为易学、易懂、易用,就成了流行品种。(对芮小丹)

有招有术的感情,招术里边是什么不去论它了。没招没术的感情剩下的是什么呢?就是造物主给的那颗心了。(对芮小丹)

想要干好事,记住两句话:别把自己太当人,别把别人太不当人了。(对王庙村人)

佛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我只是依佛法如实观照,看摩登女郎是摩登女郎,看红颜知己是红颜知己。(对韩楚风解释为什么突然转变对女人的态度,深深爱上芮小丹)

你能得到的,是人家德国人能够给一个中国人的东西,包括你在中国人面前的优越感。总有一些东西是人家不能给的吧,比如说,你永远是边缘人,你融入不到别人的主流社会。 警察是主流社会的标志,在德国你做不到,在中国就能做到,这就是国籍和血统给你的权利,这就是祖国!(和芮小丹讨论她的选择)

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来去自如,丫头,不简单哪。(对芮小丹的内心独白,在她死后)

小丹不会因为有了我的阻止而有选择,我也不是因为阻止不了她而没有阻止,因为,她是警察。(解释和芮小丹最后一次通话时没有阻止她冒险阻截逃犯)

生老病死我都怕,但是有谁是因为怕就能躲得过去吗(对林雨峰,在对方枪口下)
作者: 果行育德    时间: 2010-1-20 16:19
电视剧看着着急,下载了原作《遥远的救世主》,边看边摘录些有意思的段子:

丁元英脸上呈现出一种少有的严肃神态,语调低沉而凝重地说:“我有几句不能跟你讲理也无法给你解释所以然的话,希望你能听进去。关键一句:你应该辞职。请注意,是你应该,而不是我希望。只要你一分钟是警察,你这一分钟就必须要履行警察的天职,你就没有避险的权力。但是,国家机器不缺一个迟早要被淘汰的女刑警,而社会应该多一个有非常作为的人才,这不是通俗的英雄主义和通俗的平等意识可以理解的价值。”
  

芮小丹做了一个昏厥状靠在座椅背上,说:“赶快把后半部分拿掉,这已经不是通俗的嘲讽了,是极品嘲讽。你这么严谨的人,怎么今天说了这么过头的话?”
  

丁元英沉静地说:“我再重申一遍,我不能跟你讲理,也无法给你解释所以然。佛家常说‘证到’这个词,却从来不告诉你‘证到’后面是什么,因为欲说欲解都不能,因为条件的条件的条件,因为因果的因果的因果,所以就有了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说过,你不知道你,所以你是你。”
作者: 果行育德    时间: 2010-1-20 18:20
丁元英说:“晚辈叹服佛法究竟真理真相的辩证思维,如是不可思议。但是,晚辈以为佛教包括了佛法,而佛法有别于佛教。佛教以佛法证一,进而证究竟,最终是为给心找个不苦的理由,成佛,无量寿,极乐。

佛教以假度真的方便法门住福相、住寿相、住果相,是以无执无我为名相的太极我执,致使佛教具有了迷信、宿命、贪执的弱势文化特征,已然障蔽佛法。

晚辈以为,如果佛教能依佛法破除自身迷障,不住不拘个人解脱,以佛法的如是不可思议究竟生产力与文明的真理真相,则佛法的佛教即出离宗教的佛教,成为觉悟众生的大乘法度,慧于纲纪泽于民生,是名普度众生。”
  
智玄大师沉默不语,静静地看着丁元英,过了许久黯然感叹道:“得智的得智,化缘的化缘,烧香的烧香,坐禅的坐禅。”
作者: hq1966    时间: 2010-1-20 20:21

  有下载地址吗
  喜欢下到电脑里一口气看完 

作者: queenie_home    时间: 2010-1-21 01:30
很有意思的一部电视剧!审判那段很经典!还有丁的那套音响,虽然不是发烧友,让人神往!
作者: 阿布妈    时间: 2010-1-21 10:48
原帖由 queenie_home 于 2010-1-21 01:30 发表
很有意思的一部电视剧!审判那段很经典!还有丁的那套音响,虽然不是发烧友,让人神往!

严重同意。
作者: lymxy82    时间: 2010-1-21 11:31
還沒看過,等下搜搜劇情看看,版版下載了原作,何不貼在這裡,讓我們共享美文呢
作者: 米拉米亚    时间: 2010-1-21 11:54
不记得是08年还是09年看过,很喜欢的一部电视剧,租碟看的,试过看到半夜三\四点,欲罢不能;为了芮小丹的死,哭得一塌胡涂
作者: 果行育德    时间: 2010-1-21 21:34
终于看完了,难得的好电视剧,强烈推荐看看。

俺活动活动手指,分析些剧里剧外的感想吧。

这部小说或电视剧的作者竟然是个女的,诧异,惊叹。虽然还称不上上上精品,但可以看出作者笔墨不在剧情取胜,而在刻画人物和文化探索。

我揣测男主角丁元英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个原型,而这个原型是作者所不了解的另一种生存状态或模式。她对这位原型人物非常敬仰,但无法理解。以至在作品中丁这个人物始终不那么丰满。丁的深度和涵养,我们只能透过剧中旁人的讲述、旁白,或者丁大段绕舌的分析,以及他诸葛亮似的神机妙算来窥视。

丁是个现实中的孤独者,思想的孤独者,他总想活明白,他对民主、传统文化、经济和人情世故的解读是有深度的。然而,水至清则无鱼。他除了跟音乐有交流,内心深处,他对人是没有什么指望。尽管这样,丁毕竟要生活在人世间,他离群索居也罢,纵横商场长袖善舞也罢,排解这一切孤独的就只能,也只好是玩世不恭的一分“痞气”了。

他深受佛教影响,却不入佛门求安顿。懂上帝,但不入上帝的窄门。他对传统文化的感受爱恨交织。他徘徊在一切文化的门口,哪张门都买门票,却哪张门都不进。浏览过各种文化属性之后,他抓住了各种文化的顶端交融点,又滚落俗世凡尘,遣荡一切表象之后,他带着那点明白,随缘点化:这世间没有救世主,能救你的只有你自己。他走到哪里,都要撕开一道口子,刀刀见血,剑剑封喉。而这刀、这剑,却都是你自己举起,自己落下。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丁元英,一步步逼着人们自己顿悟,或自己毁灭。剧中亚文说:丁是魔,也可能是鬼,就是不是人。

嗯,这个人物真不好刻画。

(待续)
作者: 木兰花慢    时间: 2010-1-21 22:25
被版主说的,很有些想看看了,可没时间看电视,有书就好了。
作者: paisley    时间: 2010-1-22 00:01
标题: 回复 #10 果行育德 的帖子
有意思.看前面介绍还没动心,看这段评论,我决定有时间找书或者电视来看看.
作者: queenie_home    时间: 2010-1-22 06:09
标题: 标题
原帖由 <i>果行育德</i> 于 2010-1-21 21:34 发表
终于看完了,难得的好电视剧,强烈推荐看看。

这部小说或电视剧的作者竟然是个女的,诧异,惊叹。虽然还称不上上上精品,但可以看出作者笔墨不在剧情取胜,而在 ...

虽然这部电视剧已经看完很久了,但是再次看到果版提起,当时的震撼还历历在目。
震撼于丁元英的生活,你可以想像他这样一个人--住在出租屋里,夏天没有冷气,每天吃泡面,甚至到变卖原版CD过活……他的生活外在让人感觉很潦落,然而走近他,他这样一个人--每天与音乐为伴,一套令专业发烧友震撼的音响,一缕沁人心脾的茶香,一丝直抵人心的音乐,他的生活本质是一般人是无法企及的境界。
大隐隐于市,我想应该是丁元英这样吧?!
作者: 白薇    时间: 2010-1-22 09:28
推荐看小说原文:
《遥远的救世主》
真难以相信,是一位年轻的女作家写的
我认为看小说更能震撼心灵
特别是书中的有些话,有些思考,是电视所无法表达的。
作者: dinglj_baby    时间: 2010-1-22 14:24
买书去喽!呵呵
作者: 果行育德    时间: 2010-1-22 15:50
小说确实比电视剧要好看些,不过该电视剧的王志文和左小青演绎得很好,书和电视剧结合看,能达到更好的效果,尤其是那曲《天国的女儿》,听过才能理解发烧友,听过才理解剧中人物。这是影视作品的独到之处。

可惜耶路撒冷那段在电视剧中没有了,可能是拍摄不方便的缘故,那一段对整个剧情虽没什么影响,但是,对理解文化属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文化属性,按照丁的观点:小到一个人,大到一个国家和民族,任何一种命运都是那种文化属性的产物。强势文化在武学里称之为秘笈。弱势文化因为易学、易懂、易用,就成了流行品种。

这几句话有点玄乎,我解读丁的强势文化其实就是完全靠自己的文化,而这个自己并不是那个混沌糊涂的自己,而是觉悟、明白、清醒的自己。不论是基督教、佛教、中国文化、伊斯兰教等文化,都是一个目的,就是让人觉悟自己,而人类的劣根性就是要依靠、依赖。

凡夫俗子依赖金钱地位名誉,步入信仰的人依赖信仰和主的救赎,偏爱人文的依赖理想、观念。。。。在他看来,没有觉悟,一切都是妄谈,五十步和一百步的区别而已。上帝看见耶路撒冷会干什么?哭!哭这些芸芸众生把上帝的教义演化成教条和战争。而觉悟了的禅师谈到佛教与佛法,黯然感叹道:“得智的得智,化缘的化缘,烧香的烧香,坐禅的坐禅。”

一句话,在丁的眼里,很多所谓的文化,都不是文化,都只是种种闹剧。

因为一句话讲不清楚,如是,丁的强势文化就成了武学里的秘笈。

弱势文化是一种流行文化,也就是一种不需要费多少心力即可模仿的文化。它以各式各样的姿态像瘟疫一样流行,还以一种渗透进骨头的文化背景出现,你甚至感受不到它的存在,因为它已经长成你身体命运的一部分,你甚至还因为它受到过无数人的尊重嘉奖。

所以,丁说,传统观念和传统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这句话很重要,他把环绕几千年的绞绕一剑劈开,你不得不回视自己:比如,我的儒雅是禀赋还是传统观念熏陶?还是我自己觉悟后的自由选择?

如果是前者,你还是个糊涂虫,好看一点的糊涂虫。如果是后者,你此刻选择儒雅是因为该儒雅,你后一刻选择残酷也是你该残酷。即禅师所说:大爱无爱。

问题是,你怎么知道该不该?这个问题就涉及到以什么为标准了,也就是丁前往禅师处求心安的因缘。格律诗公司一旦工作展开,杀富济贫,市场的残酷就不是普通意义的化点缘了,伤筋动骨牵扯到民族企业和恶性竞争。谁来纠正这些错乱?

天道,天道来纠错。自然法则,客观规律。天地无所谓仁不仁,你要依靠、要依赖,你就是弱势文化,你就要受屠宰。天地不会因为要保护羊而灭绝狼,也不会因为要宰杀羊而诞生狼,天地无为,无为即道。

(待续)
作者: 果行育德    时间: 2010-1-22 19:28
坛子里如果有炒股的朋友,看这个电视剧应该会比较容易契入。丁元英的格律诗公司,从开始筹备到最后合并,整个就是基金经理的打法。

以扶贫为依据,低成本、高质量。打国际牌,以出口为托,硬生生挖一个坑等着乐圣公司往里跳。媒体、法院,只不过是计划中的零成本的广告效用,逼着乐圣合作,短短一年,一个资金100万的扶贫企业,一跃与龙头老大平起平坐的地位。

这种打法,阴险、毒辣,这不仅仅是公司之间的商业竞争,而是谋算好的夺食。说得不好听,就是一穷人算计一毫无准备的富人。打个比方,就是逼着人家买他的枣,而且是100元一粒的天价。这富人还不得不买,而且还不得不装作双赢的买。乐圣公司的老大,林雨峰,这回算遇着了上辈子的冤家了。当然,我确实不明白林雨峰为何要自杀,这个,会不会给丁元英背上一层罪恶?

扶贫是善,大善。
摧毁民族企业,引发恶性竞争,是恶,大恶。

丁元英明知会引来有识之士的声讨,背上一辈子的骂名,声名狼藉,可他还是这样做了。既然是小说,我们先抛开格律诗公司运作的其他可能性,只看这个剧情的话,究竟何为善?何为恶?这不是很值得思考吗?

禅师说:丁势必招致问罪,然而,问即诊,诊而不医,是为绝症。

什么是绝症?剧中说:中国股市,如果你掌握了文化的密码,它就是一台提款机。股市的不健康,可以归结到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历史因素,再一步步推理,最后会落到文化属性问题,然后再绕回来,最终,此题无解。这就是绝症。

剧中还有一个很残酷的事件,那就是剧中的三个小人物,叶晓明、冯世杰、刘冰。这三个人都想发财,这个扶贫也是由这几个人挑起的。按照丁的说法,这三人是常年生活在井底的人,这次加入进来,给他们一次爬上井沿的机会。然而,这三人的市侩、小农意识以及深深烙进去的文化阶层的属性,这个底色,命中注定他们会再次从井沿边上掉下来,打回原形,从此患上精神绝症,离地狱又进一步。

当叶冯刘三人得知要与乐圣打官司,标的是600万。应诉的话,光律师费用就得90万。他们判断官司肯定输,那么这帐算下来,他们不但白忙活了,还要每人背一身债务。他们是社会底层人物,何尝见过这阵势,小亏小闹的还凑合。跟着丁元英玩,心脏不好都不行。怎么办?趴在井沿看了,被这宽阔无边的大世界吸引,但也吓傻了。

撤!还用想吗?最关键时刻,他们既抛弃道义,也违背诺言,他们提出了撤股。这就是他们卑微市侩的文化属性,人究竟有没有阶层?有没有阶层的文化属性?客观存在,你能说没有?难怪林雨峰不紧不慢地说:“砖头瓦块成不了精,能成精的就不是砖头瓦块。”

一个人的命运,都是底色在起作用。能说什么呢,羊就是羊,它做不了狼。看到这个,我想起了94年在一家证券公司,一些大牛们在聊天,有一位站在窗口,望着楼下进进出出的散户,喝着一口茶,吐了个烟圈,冲着下面叹口气,说:羊啊羊,你不来,我吃啥哟。这一幕我始终记得。

这三人很穷,也非常想摆脱穷,即使有机会给他们,他们还是选择了当穷人。当然这不是明白的选择,而是顺着生命的底色自以为精明的选择。什么是命?这就是命,这世上没有救世主。

(待续)
作者: 小小小鲸鱼    时间: 2010-1-22 23:01
鼠版又要火了。。。我每天会来报到的
作者: 果行育德    时间: 2010-1-23 15:06
俗文化也是文化,电视剧不要求高雅和寡,能带给大家一些思考,还有些地方值得砸吧嘴,过得去就行了。

《天道》也有很多可以吐槽的地儿,特别是那个芮小丹借20万给丁元英,明显不合生活逻辑,以至于后面的审死囚王明阳的一段论道,扶贫源自一份礼物,这些事件的贯穿,极端不自然。这种上下故事承接的生硬,在美剧中极难出现,俺们国产电视剧,这种不合逻辑的剧情是常见现象,作者豆豆,也难逃文化属性。

该剧还有几个场景,我不说是瑕疵,而是我个人难以忍受。丁元音与兄妹、母亲论孝道,这段在小说里没有,而在电视剧中,丁的舌尖嘴利不像作者描述的“对世俗文化居高临下的包容”,而且解说成丁对传统文化渗透到骨子里的成见。这段很粗糙,这样,丁的人物性格前后不搭调,与后面的传统文化和传统观念混同起来。这只能说明,作者或编剧对自己笔下塑造的人物知之甚少。

另一个场景就是芮小丹与死囚王明阳在审讯时论道,但凡对中国审讯犯人有点常识性的了解,都会知道这段编造得太离谱。好,姑且说影视作品不必较这个真,那么芮小丹与王明阳的论道就是胡扯了,两个对上帝都不懂的人在煞有介事地高来高往,这段看得我使劲按快进。

丁元英与禅师谈佛法,这段就更要命了,足以毁掉这个人物的整个形象。丁元英一本正经地回答禅师的问题,那几乎就是搬运名相。我看到这里,大有后面不必看的想法。

一个作品如果涉足对文化的深入探索,作者本人的功力太浅的话,很容易闹笑话。而这样一个作品还能算好作品的话,也足以反映整个文化界的人文质素。

像《沉默的羔羊》《圣女贞德》《牛津谋杀案》这种片子,精细、经典,反复看几遍都觉得意味深长,中国的俗文化,还有空间。

不过,《天道》里有不落俗套的几个难得,剧中的女性都一个个非常亮丽、干净。剧情没有太多的感情戏、也没有第三者登场。总而言之,这部影片还是很不错的。

瞎掰没人进来聊呀。。。一个人唱独角戏无趣得很,,,,算了,下面不写了,呵呵。。。
作者: 天高任鸟飞    时间: 2010-1-23 19:56
标题: 回复 #19 果行育德 的帖子
昨儿可把我整得够呛哈.......王志文访五台高僧,那书背的一个绕啊,好家伙
女警审犯人那段最出汗,那通缉犯没把我呛过去........
作者: 灼灼亭亭    时间: 2010-1-23 20:48
没看过呀,没办法聊呢。
但是看你一个人唱独角戏也很有趣,所以每天都进来看看呢。
回个帖子顶一记。
另外,鸟儿先生的秧歌是扭得不错,也赞一下。
作者: 米拉米亚    时间: 2010-1-23 21:51
是我看过的为数不多的大陆好电视剧之一,曾推荐给朋友,可惜没有共鸣.
"《天道》里有不落俗套的几个难得,剧中的女性都一个个非常亮丽、干净。剧情没有太多的感情戏、也没有第三者登场。总而言之,这部影片还是很不错的。"

深有同感!
作者: jlzh3    时间: 2010-1-24 07:41
有机会我也要看看
作者: 白薇    时间: 2010-1-24 12:01
标题: 我找到电子书了,感兴趣的可以看看
我觉得是年轻作家里比较善于思考的,呵呵。

遥远的救世主.rar

提示:如不能下载请穿越到老儿教
非老儿教一年级以上会员,请先申请帐号

328.2 KB, 下载次数: 20, 下载积分: 金币 -1


作者: 天高任鸟飞    时间: 2010-1-24 16:09

[size=+0]花两晚上在不时的快进中终于看完了全剧。那[size=+0]黑社会胖子老大与乐圣公司老总林雨峰的有一段对白,令我印象深刻。而今的黑社会头儿真不简单哪,集社会问题专家、心理分析专家、经济学顾问以及禅师于一体,林雨峰和他比起来简直就像个孩子。
作者: 清晰    时间: 2010-1-24 21:31
很喜欢听您聊啊,很精彩的,可别不写啊。
作者: viviantong    时间: 2010-1-25 15:37
呵呵,这部电视剧是前段时间朋友们茶余饭后议论的焦点,有好几个朋友就是为了想感受类似于丁元英的感觉,家里买了套5万的音箱,小试一把,还特别买了推荐的CD欣赏,中毒很深呢.
作者: 白薇    时间: 2010-1-25 17:26
已经出现粉丝啦
作者: 杨树叶子    时间: 2010-1-26 17:02
早以前就看过了,知道这是一部好剧,但不是看一遍就能明白的,也许本人愚笨,得看好几回吧。丁的那种境界不是一般人的生活状态,作为凡人只有羡慕的份,也没什么可说的。有些东西,就象佛一样,或者象武林秘籍,是需要有悟性的人才能领会。不过作为女人,很羡慕芮的生活方式。
作者: dinglj_baby    时间: 2010-1-28 13:20
听楼主介绍,当当买来书,两天看完,道行太浅,估计还得多品几遍~
作者: xiaoningningya    时间: 2010-2-15 11:31
看了这个帖子去看了这部电视剧。
有些对白听不明白哈,因为对佛对道都是门外汉。
不论是丁还是芮的生活都不是一般人能企及的,应该说这是很多人心中理想生活态度,但是理想太丰满,现实太骨感。
作者: paisley    时间: 2010-2-22 03:37
电视剧没看,我把书看完了——可能不能说“看完”,因为我不知怎么也漏了一段,在伊斯兰那段。不过不打算回去看了,已经找了一次没找着,还有个在线阅读的网址把我连到黄色网页去,实在很担心感染病毒。所以漏了就算了。

先说点负面的。:)从文字上说,这小说更像是编剧写的,从情节设置到文笔文风,一开始就像在描述作者头脑中的电影一般比如,完全没有“形式文字”,对烘托、暗示人物性格的景色描写之类的文字很少,对饭菜的品样、酒店的富丽倒是反复特别提及,看到的时候忍不住笑,作者啊,人焉廋哉。丁元英简历上“鬼混”那一年,肯定有现实基础,不是胡说,哈哈。所以稍微改动一下就能拿来作剧本了。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部小说还不大像个正经的小说。

从形式上说,这也像个半成品的小说。我似乎觉得,(进一步建立在果行的猜想上)作者试图以写小说的方式来接近、理解、触摸她心中的飘渺的某一位高人,而并不是因为对这位高人有所认知而打算为他扬名立传。换句话说,我觉得作者心里有很多的疑惑和矛盾,借助虚拟的故事,她可能可以梳理,甚至解答自己的疑惑。

由此我固然觉得自己幸运,由这部小说认识了一位也许的确存在着的高人,受儒家影响,为道家心折,对佛法熟稔,在西方传统中受过浸淫并且掌握专业知识,并且这一切并没有淹没他的良心;然而可惜的是,因为作者这个高段位粉丝太低姿态了,反而使我这个读者觉得受益有限。

(sorry临时有事,下次再写。)

不过,毫无疑问这部
作者: shunshunshun    时间: 2010-2-23 16:31
谢谢楼主,我要买书买碟片,希望自己能够在可能的范围内活得明白!读过之后才能有体会!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