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感受音乐----海琳学琴记录 [打印本页]

作者: 学而妈妈    时间: 2010-1-14 10:04
标题: 感受音乐----海琳学琴记录
版主Sofia号召大家开楼,介绍孩子的学琴情况。响应论坛号召,一直是我为数不多的美德,这样不但能挣到亮闪闪的金币,更重要的是能时时反思,督促自己不断学习,而且孩子也会稳步成长。于是我赶紧开楼,期待着与大家多交流,帮助我慢慢成长。

海琳10岁了,现在上五年级。05年10月,海琳上一年级时,要求学钢琴,可能是看到好朋友家有钢琴吧。很多过来人都劝我不要买,孩子练两天就没兴趣了,摆在家里占地方,还没什么用处,最多堆点杂物。但是我好喜欢钢琴的声音啊,那么优美,咬咬牙还是买了。当时什么都不懂,人也懒,不知道在网上调查一下,做做功课。那天我的电动自行车丢了,公安局要我去做笔录,我就打了个电话给老公,要他到钢琴城看看。他倒是快,随便买了一台公爵琴,一万六,五分钟不到就交钱了。

琴买回来,我们的学琴之路就开始了。小汤一还是很容易的,到小汤二,孩子就有点不乐意了:“别人都能玩,为什么我非要练琴呢!”我们就吓唬她,不练算了,我们找个喜欢弹琴的孩子,送给她。孩子从小就财迷,不同意,于是就痛苦地练了一年。

到了二年级,这招不管用了。她撅着嘴说:“送人吧,赶紧拿走!”于是我们又变化策略,哄她弹琴,她弹,我和她爸爸伴舞  唉,不容易啊,这一哄,又是一年。

到了三年级,哄也没用了,发生了坚决的退学事件,详情请看“弹琴中一次可怕的冲突”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hp?tid=163926&extra=page%3D3。我们是欲哭无泪,一筹莫展。半年后,三年级的暑假期间,仿佛是好运从天降,我们碰到了一位好老师(超喜欢孩子的钢琴老师 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hp?tid=162715&extra=page%3D1 ),孩子又开始练琴了,而且从二级曲目一下子进入到五级曲目。现在想起来,那时,她的功力一定不能胜任五级的曲子,但是当时她正在看一部音乐电视剧(激励孩子弹钢琴的电影 http://bbs.etjy.com/viewthread.php?tid=162718&extra=page%3D3 ),里面反复多次出现了这首莫扎特的小奏鸣曲,她很喜欢,老师就顺势教了她这首曲子,她也弹得兴致勃勃。虽然当时她弹得磕磕巴巴,速度也是忽快忽慢,但是她能碰琴,我们已经很满意了,每天都夸她进步快,没人批评或指导她。

就这样又过了一年半,孩子反复弹央院3-5级考级用书里不同的曲子,同时也接触不同的教材,如高等师范学院的钢琴基础教程,儿童喜爱的钢琴曲,巴斯蒂安,莱蒙、巴赫、车尔尼等等,不急于前进,不断打基础,引导她感受不同风格和类型的音乐。

这段时间,我基本从陪琴的岗位上退了下来,一方面是想开了,看她也不可能走专业的路了,不如让她自我管理,少影响她弹琴的心情,令一方面是水平不够了,毕竟我没有练过琴,很多地方只能从理论上去讲,不能示范,而她不喜欢枯燥的理论。没有家长的督导,她的进步速度就比较慢,但是一直在坚持练,我想只要不停止,总是有好处的吧。

开楼记录孩子的学琴情况,可能不会给大家很好的参考作用,因为我们的速度像小乌龟一样,大多数孩子都比海琳进展快。但是这个成长历程,也是值得记录一下的,或许很多年后回头再看,能有很多新的感受。说到这里,再次感谢版主推出这么好的活动,说不定这会是我和孩子宝贵的精神财富
作者: jiaxiwen    时间: 2010-1-15 08:35
进来学习,谢谢无私分享。看样学琴还真不容易。
作者: erin2002    时间: 2010-1-15 14:48
学琴真不容易。
作者: khitan    时间: 2010-1-15 19:54
学而妈妈说的真好,俺小时候也是练了一年就不喜欢练了,手指头短,不是那块料,钢琴在家成了摆设,估计都长虫了。后来俺在国外呆了几年,感觉是个人就能在钢琴上拨拉几下,想起来真后悔,当时再多学两年就好了,俺妈咋就没逼逼俺呢。自己生孩子之前就想好了,一定让娃学钢琴,手指头长短都得学,呵呵,就是想让她有这么个基本素质。娃还小,俺先来取取经。
作者: krakauer    时间: 2010-1-15 21:40
老公一直想让宝宝学钢琴,犹豫了很久也没开始.我怕宝宝不喜欢,想征求宝宝意见,结果是一下想学一下不想学,我又没什么毅力,结果就拖到现在了!学习乐器,一定要坚持,如果坚持不下来,那还不如不学.你们说呢?
作者: 非鱼    时间: 2010-1-15 22:14
学而妈妈对别人热心,也换回她人的真心相待,遇见这样爱音乐,爱孩子的老师真的好幸福啊。感受音乐,享受音乐才是我学琴的真正目的。
作者: zhonghuapx    时间: 2010-1-15 22:22
我们现在是停了二胡后四个多月,等着有一个好老师从天而降哈
作者: LinMona    时间: 2010-1-16 03:26
Thanks for sharing!
作者: 学而妈妈    时间: 2010-1-17 14:43
记录本周作业情况:

1. 哈农 No.18
      弹奏时注意手腕保持平稳,触键速度要快;
    留心右手大拇指要向里勾。

2. 高等师范学院钢琴基础教程二 舞曲(P92),桑桐曲
    注意落键,音弹到底;
    强弱有对比,要把音弹透,不要用手指按琴;
    分手练习,练熟之后合手;
    要求音是清晰的,和弦抓起来,声音集中。

3. 央院考级4-5级用书 小奏鸣曲 第一乐章 Op. 36 No 5  [意]克列门蒂
    左手全部是三连音,弹均匀,贴键;
    右手每个乐句之间要有呼吸,要有对比的感觉;
    跳音要弹出来,尤其是左手,时值稍短些;
    八度的跳音看好谱号及音区;
    左右手分手练好,然后合手。

4. 复习:拿波里舞曲
    同音换指处把重音弹奏出来;
    速度稍稍快些。


    海琳上周作业的回琴情况与往常相同(不是很用功,但还是有所进步)。练习中注意到了5指回勾问题,曲子完成情况还好。上课时,海琳一如既往地撒娇,讨价还价  老师完整地示范了小奏鸣曲,并看着她弹了几个片断,指出需要注意的问题,舞曲则要求她下来自己按谱弹奏。
    本周的作业量依然较少,一个练习曲,两个新曲子,再加一个复习作业。两个新曲子都计划在三周内完成,本周只要求慢速练习。
作者: ashelly    时间: 2010-1-18 10:42
好详细啊,妈妈真用心
作者: yangjiuchong    时间: 2010-1-18 12:01
经验宝贵,值得想学琴家长们借鉴!
作者: 学而妈妈    时间: 2010-1-19 09:24
昨晚主练《小奏鸣曲》,先左右手分别练习,再合手。我一直在另一间屋里干活,一眼都没去看。老师说周四过来看练习情况,到时弹得不熟,让她自己跟老师解释吧。
作者: ainijiweixia    时间: 2010-1-21 10:36
进来学习,谢谢无私分享。看样学琴还真不容易。
作者: 学而妈妈    时间: 2010-1-22 10:01
昨天应该回琴了,但是孩子说作业很多,和老师商议了一下,就改到周日回琴。孩子2月1号期末考试,在这之前,估计练琴要受到一定的影响。老师已经到我家了,看了看她的作业情况,就要她继续写作业,然后我送老师回家。我们倒是天南海北地聊了一路,很开心

孩子两天没练琴了,估计手已经生了。为了她“长个”这个重大目标,我坚持要她到九点半就睡觉,尽量九点洗漱。钢琴先松懈一段吧,看看寒假如何补一补。
作者: 小溪流水0    时间: 2010-1-27 20:51
我也是琴童妈妈,今天第一次登陆这里,加入教育论坛。很多不懂得地方,请大家多多指教。
作者: sally_smile    时间: 2010-1-27 22:24
很用心的妈妈哦!不错,有时间也写一下俺家小懒虫,每次练琴都是狼吞虎咽,高速列车一样划过,我很无奈啊。
作者: qinqiner    时间: 2010-1-29 15:15
哈哈,俺也来了。
来学习和分享了。
作者: 学而妈妈    时间: 2010-2-1 09:13
孩子进入复习阶段,在学校每天要做很多题,比较枯燥和疲倦。我们让她早睡,一周没有练琴。正好妈妈也懒,一周没有更新

昨天海琳到附近的一家琴行参加了年度音乐会,这是一个朋友新开的,学生还不是很多,学钢琴的大多是幼儿园的小宝宝,初高中的大孩子们主要学吉他、笛子、葫芦丝等乐器。一周没有碰琴了,我很担心她弹得错误百出,周六晚上练了一个小时,临阵磨枪,也算负了点责任。曲子难度不大,是四级的《拿波里舞曲》,她很喜欢这支欢快的乐曲,而且看过芭蕾舞剧《天鹅湖》,对速度,强弱等,有点感性的认识。

总体来说,她的表演还是成功的,刚开始时有一个错音,但是丝毫没有影响以后的弹奏,说明她的心理素质还是不错的,遇事不慌。乐曲的速度、节拍、强弱都达到了练习以来最佳水平,特别是最后的一段快板,难得的清晰和欢快。也许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在妈妈的眼里,孩子的优点都被放大了。呵呵

不过,在自我陶醉的同时,我的耳朵还没有关闭,我听到身边的一位大爷说:“十个指头没有一个立得起来的!”  呵呵,说实话,我没有很在意他的批评,本来海琳弹琴就是业余爱好,按照专业水平要求她,未免太难为她了。再说,和手型比起来,我更看重她的节奏、表情处理和流畅性。那位大爷的孩子(不知道是儿子还是孙子,比海琳小两岁的样子),手型确实不错,他弹奏了《游击队之歌》,是五级难度的曲子,说实话,我觉得曲子选得有些拔高,孩子小,节奏和强弱处理得并不是很好,可能是非常注重手型的问题,无法再顾及音乐形象的理解和表现了。

这是一个联欢会形式的音乐会,孩子们非常放松和开心。琴行的老板是三个朝气蓬勃的大男孩,老师们也都是帅男靓女,再加上小朋友们天真可爱的表演,整个场面非常养眼。小演员在上面表演时,小观众就在下面又唱又跳,甚至有一个小孩子,在小哥哥弹奏《杨基歌》时,激动得跑到钢琴边,当当当地敲了起来。

海琳今天期末考试,放假后,钢琴练习就要恢复正常了。

[ 本帖最后由 学而妈妈 于 2010-2-1 01:16 编辑 ]
作者: 学而妈妈    时间: 2010-2-1 14:12
版主别急,我摄像了,就是需要转换格式才能上传。我这个电脑盲,到现在还没弄明白怎么转,这两天应该能学会。到时候请你多指点啊!
作者: raosuqi    时间: 2010-2-4 19:27
5年级孩子在坚持,挺难得的,各方面的时间安排啊
作者: 学而妈妈    时间: 2010-2-5 09:03
放假了,海琳每天都能练会儿琴了。我让她每天多练一个小时,把以前落下的功课补上,她不同意。爷爷和姐姐来了,我也不好太管她,只能降低要求,坚持练就好。

老师看了她《拿波里舞曲》的弹奏视频,说她整曲的感觉还是不错的,就是缺乏些基本功训练,触键需要反复不断地练习,才能有所提高,但是她是业余练琴,可能不适合这样枯燥的训练,还是以音乐感受和表达为重,慢慢地提高水平为好。

老师留了寒假作业:

1. 什密特钢琴练指法
    1-20  每天2遍        要求:力量均匀,手臂放松

2. 海顿 奏鸣曲  No. 2  献给奥恩布鲁格的姐妹们
      第一乐章
    要求:左手伴奏流畅,三连音均匀
          右手乐句清晰,练线、顿音、装饰音需要特别注意,回音的演奏。
          整体感觉甜美,清新,流畅

3. 849练习曲  复习

4. 复习巴赫 〈二部创意曲〉

5. 音阶练习 C--a  F--d  G--e  D--b  降B--g    A--升f

[ 本帖最后由 学而妈妈 于 2010-2-7 06:36 编辑 ]
作者: 大枫    时间: 2010-2-6 08:09
我家孩子五岁多,在这方面还真没研究过,要仔细看看楼主的记录!
作者: 学而妈妈    时间: 2010-2-7 14:48
我真是笨死了,视频还是没有弄好,等忙完这段,找个高手帮我弄吧。

寒假作业海琳还没有开始练,她还在练习上次留的作业。《舞曲》已经比较熟练,但是跳音还需要多练习。小奏鸣曲 第一乐章(Op. 36 No 5  [意]克列门蒂)只完成了呈示部,目前正在分手练习展开部,预计下周可以完成再现部。

寒假作业的重头戏是海顿的奏鸣曲(献给奥恩布鲁格的姐妹们),有十页之多,她看了一眼就发出了呻吟。不知道老师回来的时候能不能完成。巴赫的二部创意曲她倒是经常练习,计划每天练习几遍,复习巩固就好。
作者: 鼎鼎妈妈    时间: 2010-2-9 13:28
标题: 海琳很不错啊
刚才认真看了你的记录,很感动,真是好妈妈好孩子。

对音乐我不懂。不过,看了你们练的曲子,我不知道考级是不是你们的目标,如果不是,选一些孩子喜欢的曲子弹可能效果会更好一些的。作业,我们现在的老师都是让孩子选的:老师弹几首曲子,让孩子选其中一首。已经练得较熟练的曲子,要不要再弹,老师也让孩子自己定。这样做,孩子觉得是自己选的,不觉得是任务。不过,海琳年龄大一些,不知道这一招是否适合。

另外,不针对你的帖子。我看到了大家都用“回琴”这个词,第一次听到这个词的时候很纳闷:为什么叫“回”呢?我的感觉,这个“回”字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琴的被动性。从这个字也能反映出老师怎么上课的:听孩子弹上一次的作业,指出不足,布置下一次的作业。这样一来,在课上,孩子学到的东西就很有限了。从我自己的孩子的学琴的情况看,孩子的进步基本靠孩子自己摸索的。不过,现在换了老师,情况不同了,在课上收获很多。

我自己的楼早已经建在那里了,但是还没有内容。我要加油了。

暂且说这些。
作者: 学而妈妈    时间: 2010-2-10 18:24
鼎妈,认真地感谢你!你谈到的“选择练习曲目”和“如何上钢琴课”的问题,都是非常核心的问题。说实话,这两条对老师的能力要求很高,海琳的老师是一个刚毕业不久的年轻人,她没有鼎的老师那样强的功底,很难要求她达到那样的授课方式。但是她很认真,很好学,也很有耐心,这在我们这样的小城市,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大多数练习曲目,是她弹给海琳听,海琳喜欢才留的。寒假作业是例外,因为老师回家休息的时间比较长,故意留了一个比较长的曲子,也是锻炼她挑战自我的勇气。

我会把您的视频推荐给海琳的老师看,她很愿意学习好的经验和做法,也愿意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衷心地感谢你!
作者: 学而妈妈    时间: 2010-2-21 16:07
春节期间练琴情况很不好,心不在焉,应付差事。海顿的奏鸣曲还没有完成识谱,克列门蒂的小奏鸣曲练得熟了一些,但还没有进行精细的练习。总之,是彻底放羊了...
作者: 学而妈妈    时间: 2010-2-24 11:08
昨天海琳弹《什密特钢琴练指法》1-20条时,没有按照书上的要求做。我要她停下来,给她念了前面的弹奏要求:每条反复10-15次后弹结束音,并用12种调式进行转调练习。她好郁闷啊,辛辛苦苦练了半天,却还要返工。我说:“今天只要练好前两条就好。”她立刻同意了。这个傻孩子也不想一想,如果仅用C调弹这些手指练习,比拜厄和哈农都简单得多,老师能留这样的作业吗?

她每次升高半音,进行转调。第一条就是简单的“12345432 1----”,为了增加她练琴的兴趣,我说她练好这条,就可以给同学们进行练声伴奏了。我们演示了一遍,她弹,我“啊-阿-阿”的练声,不断升高半音,别说,练声还真挺费劲的。到B大调时,我已经快到极限了,她看着我的狼狈样,很高兴。后来我让她自己练,这回要按书上的要求反复10-15遍再结束,先慢练,做到平稳均匀,力量集中。她开始自己练了,我也就不再管她,干自己的事。

练了一会儿,她奇怪地说:“咦,我怎么听着像小调?” 能把大调转成小调,I服了YOU!我赶紧过去看了看,发现她有一个音没有升,这时,我突然想起鼎鼎的美女乌克兰老师说的:“3(咪)很重要!”当时没理解,现在恍然大悟!没错,三音决定了大小调。我立刻现学现卖,把鼎鼎老师的话告诉了她,让她想想“1—3—5”和“6—1—3”的区别到底在哪里。她一下子就明白了,嘻嘻笑着说:“小调像幽灵,一听到就让我冒冷汗。”这是什么理论啊?优美抒情的小调让她说成了这个样子

然后她又练习了巴赫的二部创意曲,很久没弹了,这曲子退步了很多,声音、层次都惨不忍闻。呵呵,我还得忍着噪音鼓励她:“不错,一遍比一遍好了,加油!”

[ 本帖最后由 学而妈妈 于 2010-2-24 03:19 编辑 ]
作者: 学而妈妈    时间: 2010-3-1 15:49
钢琴老师回来了,问海琳的练琴情况如何,我如实汇报,很不好,大部分没完成,无法回琴。呵呵,老师一点也没有意外,对于这个自觉性不够强的学生,这样的情况很正常,嘿嘿。我真是很不好意思啊,妈妈也没用心督导啊

刚好用相机拍了海琳弹克列门蒂的小奏鸣曲的视频,是拍着玩的,中间出错了,海琳强烈要求删掉,我一时忘了,没删,正好给老师看了看,老师指出了两个问题,一是手腕的问题,力量卡在手腕上,不能传到指尖,二是三连音不够连续,声音听起来就是断的。其他的问题当然还很多,就先紧着这两个问题来解决吧。呵呵,真好,无意间找到了一个随时请老师指点的方法。这样我们练琴就更有针对性了。老师看完后,我赶紧把视频删掉了,答应海琳的事一定要做到嘛。过两天再拍个视频给老师看一看。

上次音乐会的视频,不是用相机拍的,而是用JVC摄像机,连续拍了好长时间,我不会把海琳的那几分钟切割出来,也不会转换格式。找了一个专门搞摄像的朋友,他说手头活多,要我等几天,没想到等到今天也没弄,只能再等等了。以后都用相机拍吧,省得麻烦别人。呵呵
作者: 家有一宝2009    时间: 2010-3-2 09:47
学而妈妈,你的心态真好!这样,孩子会以放松的心态来直面音乐!音乐才是最重要的!
作者: 学而妈妈    时间: 2010-3-3 09:29
昨天用了一个小时来解决三连音的问题,其他的都没有时间练了。三连音,不但要均匀,音色一致,还要圆润流畅,海琳真的是顾此失彼,练得头大。开始,为了练均匀,我用念三字经的方法给她提示,这下是均匀些了,不过快弹成断奏了。后来用“啦啦啦”的方法强调连续性,结果第1、3音偏长,第2音缩短了,最后第1音快弹成保留音乐~~唉,真是不知道该怎么练才好。

一强调左手伴奏音的问题,右手的主旋声音小了很多。呵呵,钢琴真是平衡的艺术啊。慢慢来吧
作者: 学而妈妈    时间: 2010-3-3 14:37
随手拍了昨天练琴的视频,呵呵,还不熟练,请大家忍受一下吧。

http://you.video.sina.com.cn/b/29714539-1686245847.html
作者: gsjyk    时间: 2010-3-3 16:02
看过了,很不错,很流畅的说
作者: sofia2001    时间: 2010-3-3 19:31
标题: 回复 #31 学而妈妈 的帖子
这是一首大型的奏鸣曲,以三连音为主,左手有不少的八度和弦、跳音,右手涵盖D大调的音阶和琶音,看似简单实为不易。所以海琳能弹得流畅很不错了,也知道这首曲老师还会有更多的细致要求,希望海琳在老师的指引下,又开动自已聪明的小脑袋瓜子,去真正感受到这首的意境,更全情投入,给我们更高层次的音乐感受。 阿姨和小妹妹可在着等着的呀!
作者: sofia2001    时间: 2010-3-3 19:43
阿姨知道海琳是一个很有主见的孩子,有自已的品味和喜好,可能对这些柔美抒情的曲目不一定会喜欢,所以弹起来就少了一份投入。但海琳现在是小大人了,我们要接触不同大师们的作品,通过曲子来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意境和当时的心情。你就好比是福尔摩斯,通过曲子的细微处来侦破大师们的秘密,想像一下,那是一件多有趣的事情呀!
作者: 学而妈妈    时间: 2010-3-4 10:38
Sofia阿姨真会启发啊!昨天我问海琳,这首曲子给她什么感觉,她说是春天,小溪欢快的流淌。我很惊讶,她的感觉很生动啊,是有水波荡漾的欢快感觉。突然她坏坏地一笑,说:“可是我弹出来的声音里,有几只大鸭子,嘎嘎嘎地吵架呢。”我晕~
作者: sofia2001    时间: 2010-3-4 14:53
标题: 回复 #35 学而妈妈 的帖子
孩子们都爱这样说,我家也说看见一只天鹅,不过死了,可以做成烧鹅。 无语~~~~
作者: ashelly    时间: 2010-3-5 09:18
原帖由 学而妈妈 于 2010-3-3 14:37 发表
随手拍了昨天练琴的视频,呵呵,还不熟练,请大家忍受一下吧。

http://you.video.sina.com.cn/b/29714539-1686245847.html




看了,过来向姐姐学习,能弹这么长的曲目,真不容易。

姐姐是不是也很喜欢这个曲子啊,弹乐曲时,老师会让孩子找出自己的感觉,身体随着音乐起伏,很享受的.
作者: sofia2001    时间: 2010-3-5 09:36
标题: 回复 #37 ashelly 的帖子
是的,我们老师技巧方面会细讲,但是身体的起伏她不会专门示范。老师就是让孩子自已弹奏时找感觉,随着节奏身体带动起伏。孩子一边弹老师在一旁唱谱和打拍子身体也摇晃起来。孩子弹得好时她会说:“太对了,做得真好,就是这样了。”
作者: 学而妈妈    时间: 2010-3-9 09:43
谢谢大家的鼓励!海琳每天还是练习克列门第的小奏鸣曲,慢慢体会三连音的弹奏技巧。昨天,她又拿出了以前学过的莫扎特的奏鸣曲(K.545)来练,两支曲子比起来,她更喜欢后者,明亮,欢快,流畅。虽然还不能演奏得很自如,她还是希望能练习熟练些后,再录一个视频,请大家指教一下。呵呵,我倒不急于她集中力量完成作业, 既然她喜欢复习以前的曲子,就让她练吧。
作者: 学而妈妈    时间: 2010-3-11 09:45
昨晚本该继续练习奏鸣曲,但是海琳想先录下二部创意曲,她说上次中午抽空录的错误太多,想好好弹几遍,录个好一点的,要不太丢面子。呵呵,我想起小八的老师教我的,可以在合手练习二部创意曲之后,再分手练习,边弹边唱,把巴赫曲子的歌唱性和层次感体现出来,慢慢锻炼耳朵对两声部的听觉。正好今天可以把这些新学到的东西用上。

我先讲了巴赫的一个故事,他小时候很穷,给人家当学徒养活自己。但是他酷爱音乐,每晚工作结束后,拿着微薄的工钱步行到城里去看演出。有一天很冷,他也没有拿到工钱,但是他仍然往城里赶去,哪怕在墙外听听也好。走到一家旅馆后实在走不动了,就暗暗祈祷,请老天帮助他顺利到达音乐会场。突然,楼上的窗户打开了,不知谁扔下一包东西,正好掉在他面前。他打开一看,里面有几个鱼头,还有几个硬币。真是上帝的恩赐!他立刻跪下来感谢上帝,吃完了鱼头,加紧赶到城里,买到票进了会场。就这样,他辛苦工作,刻苦自学,终于成为音乐大师。

海琳很喜欢这个故事,特别是天上掉鱼头,让她哈哈大笑了好一阵。然后我告诉她,巴赫在德文中的意思是“小溪”,他的音乐像小溪一样,清澈、纯净。他的作品很神圣,也很好听,但是在听的时候要多动脑子,比如听声部,想想巴赫为什么要这样写,然后想象两个人在二部轮唱。

为了让她有感性认识,我说:“这样吧,你分别弹左右手,边弹边唱谱,等唱熟了,咱们二部轮唱一下。”她很高兴,立刻就弹起左手来。我跟她一起唱谱,说实在的,那些谱看她弹时我还能大概反应过来,看出她弹得对不对,真的一唱谱,我就傻眼了,根本反应不过来。试过很多次,海琳说,干脆你唱一声部吧,她又开始弹右手,我还是反应不过来,跟不上。练了几次,海琳说,你哼调子吧,这下我终于可以跟上了。唉,真是“看人挑担不吃力,自己挑担压断脊”,识谱真不是个简单的事啊!我的水平实在太差了,估计半个月也学不会这个曲子了。与海琳二部轮唱,估计难以实行了。还是让她自己想象吧。嘿嘿
作者: 学而妈妈    时间: 2010-3-11 11:36
拿波里舞曲
http://you.video.sina.com.cn/pg/ ... 245847&t=1#30097794

昨天现练的,好久没弹手就生了,节奏不稳,也有错音。
----------------------------------------------------------------------------------------------


二部创意曲
http://you.video.sina.com.cn/pg/ ... 245847&t=1#30090587

在歌唱性和层次感上还没有做出来。
-----------------------------------------------------------------------------------------------


莫扎特K.545 奏鸣曲
http://you.video.sina.com.cn/pg/topicdetail/topicPlay.php?tid=3861075&uid=1686245847&t=1#30098276
这是海琳最喜欢的曲子,欢快,流畅。她练新曲子休息时就会弹一弹。

[ 本帖最后由 学而妈妈 于 2010-3-11 03:46 编辑 ]
作者: gsjyk    时间: 2010-3-11 12:11
先赞一个,每个音都很清晰。尤其是莫扎特K.545 奏鸣曲弹得很好,很有感染力。
作者: myprettygirl    时间: 2010-3-14 11:36
我家小孩也曾经试过中途停学钢琴,后来又坚持学回,虽然现在偶尔会抱怨练琴的辛苦,但再没有不学的念头了,不知道是否曾经的放弃才体会到拥有的可贵呢。
作者: bluebirdfriend    时间: 2010-3-14 18:09
海琳在坚持听英语的同时还能坚持练琴,真是了不起啊!
作者: 学而妈妈    时间: 2010-3-15 08:57
最近海琳没有弹新的曲子,都是在复习和巩固,这一方面是因为复习比学新曲子心理障碍小些,另一方面是因为我觉得她的很多曲子还需要精雕细琢,才能感受到整曲表达的意境。海琳是一个不怕重复的孩子,在一遍遍的复习中,她弹得越来越熟练,随之也有了一点点信心。星期六晚上,弹着车尔尼849的练习曲,海琳突然说:“妈妈,我感觉越来越喜欢钢琴了。”我真的好激动,马上给钢琴老师发了短信,告诉她我是多么感谢她,是她引领孩子重新走回钢琴学习之中,并打开了我们的视野,给我们展示了音乐的美好天地。当然,我知道,孩子在任务难度降低的时候说越来越喜欢钢琴,但是如果以后向更高的水平进军时,她又会说讨厌弹琴了。呵呵,海琳的毅力和吃苦能力还是要多加锻炼的。

周日,我和海琳到陈老师那里进行了一次音乐感测试,聊聊喜欢的乐器,谈谈学琴的认识,然后听音、模唱、打节奏。测试的结果是海琳有与生俱来的良好乐感,音准也很好,但是节奏感有待加强。我也一直有这方面的感觉,她弹三连音时,一不小心就会弹出附点来。该怎么加强节奏感呢?或许我该和她一起敲敲打打,制造些噪音来解决这个问题。回家聊到加强节奏感的问题,海琳不服气地说:“我比我们管乐队打架子鼓的同学节奏感还好呢!”呵呵,这个孩子,真敢说啊。
作者: 学而妈妈    时间: 2010-3-16 11:12
昨天,老师来检查海琳的练习情况,上课前,老师先视奏了一首我刚下载的动画片片尾曲《霞光》,海琳很喜欢这首歌,老师弹了两遍,海琳在旁边唱。弹完后,老师赞叹:“好美的曲子啊!”不过这曲子的难度有点大,海琳还弹不了。

正式上课了,首先是什密特,感觉还不能熟练转调,老师很认真地告诉她,要多动脑才能弹好琴。这周继续练习什密特3-5。

然后,用了大半节课的时间来练习克列门第的小奏鸣曲,指出她在跳音、颤音、连奏等方面需要改进的地方,手把手地示范她如何弹出通透、美妙的声音。在表情处理方面,老师示范了几处需要注意的强弱处理,唉一样的曲子,在老师手底下弹出来就是那么好听,让人浮想联翩。其他的问题,老师建议先不管,把这几点做到位了再说。

接着,检查了海顿的奏鸣曲,海琳还没有弹下来,她们一起练习了几个回旋音,又练习了几处跳音。完成第一乐章就作为本周的作业了。

为了纠正海琳大指第二关节的问题,布置了哈农第三十三条第一小节,就是要在不断的练习中加强大指掌关节的力量,打开虎口。但是,第二关节的练习将是一个长期的任务,不可能很快解决这个问题,要有心理准备。

音阶没有时间检查了,继续自己练习吧。练好什密特转调,也对音阶有所帮助。

老师还看了《钢琴24个大小调浪漫练习曲》,视奏了其中的一些曲子,感觉海琳还弹不了,要往后放一放。
作者: 学而妈妈    时间: 2010-3-16 12:16
周日去拜访了中央音乐学院的几位老师,他们一致认为,如果学乐器,就要按照高标准专心地学,不能让孩子有不走专业,只是学着玩的想法。干一件事就要认认真真干好。

我以前一直和孩子说,学钢琴是为了培养爱好,看来这样的说法有碍于孩子认真投入地学习。她一直强调自己想当作家,并不想当钢琴家,我一直不知道该怎么帮助她树立认真学琴的决心。

网上的一位钢琴老师对我说:
    “爱好不等于就是玩票,你要告诉她,只有你有了一定的技术你才能很好的去支撑你的爱好。”
    “你告诉她,鲁迅先生说过一句话,一个人如果没有真正的爱好,那么这个人是不得与之交往的。所以一个没有爱好的人以后会缺少好多好朋友。然后爱好不等于放松没有约束,还是要非常认真地对待,这样我们的爱好才会有一定的水准。 ”
    “你跟她说,作家都需要有一颗敏锐的头脑,他们感性他们会感悟,而这一切,音乐学习会最大程度的帮助你。 ”
    “事实证明 琴弹得好的孩子大部分有些些感性 那么她们的文笔一般也会漂亮  这是我的经验”

    好感谢朋友们的启发和鼓励啊,让我的思路又清晰了许多,以后真的不能再乱说话了。
作者: 学而妈妈    时间: 2010-3-16 16:20
笔记:家长该用如何的心态参与孩子学琴??

热爱艺术,热爱音乐是好事情,但对于没有受过专业音乐训练的家长来说,孩子学琴,很多问题,理解的非常表面. 音乐带给孩子们的应该是美,是快乐.不应该是痛苦,更不该是煎熬.

实际上,因为练琴"打孩子"或"发脾气",除了能加剧小朋友紧张之外,没有任何正面意义.  如果心平气和的引导,效果会好何止一百倍???
还有,很多家长认为小朋友懒惰,不打就犯懒.  可是换个思路想一下. 相信练过20年钢琴并且毕业工作后还坚持练琴的老师或钢琴家,最有发言权了, 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热爱音乐.
想练琴的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热爱;不想练琴就可以有一万个不同的理由. 人类总是可以为不想做的事找出很多理由,并且听起来还都很合理.

第二点:
中国的传统思想,认为无论做什么,都应从娃娃抓起. 可对于钢琴这门艺术来说,关键在于艺术的表现,若想表现好艺术,那就需要演奏者加入自身的理解, 可是我们真的能指望一个8至10岁的孩子诠释好贝多芬的奏鸣曲吗??贝多芬的作品,具有深刻的寓意,不夸张的说,每个小节都有内容.  可我们的孩子,大多数弹的只是一堆音符而已. 毫无意义, 毫无内容. 甚至弹奏的时候,连踏板都可以不踩.
试问:演奏钢琴不用踏板这是哪派的功夫? 俄派?还是欧洲弹法?   踏板是钢琴的灵魂.连踏板都不用的演奏者,他的演奏怎么可能打动人心?
有的家长会说:学生学的时候小,所以没学踏板.或者怪老师没教....
又有家长会说:将来竞争很激烈, 在小学之前一定要考完10级. 所以才早学.

那我告诉您: 钢琴艺术与文化课学习完全不同, 音乐需要演奏者的理解.

一副好脑子,一副烂手,就极有可能促成好的演奏.
一双好手,一副烂脑子,只能促成机械无内容的弹奏.   

而音乐的真谛是用心去演奏, 若想很好的诠释一部作品,需要了解作曲家的生平,当时音乐的风格. 作品所要表现的音乐形象.甚至要有深厚的文学修养.  可这些我们能指望孩子做出来吗?   

音乐应该让我们活的富有诗意. 我们学习音乐,不是学习一堆音符,更不是学什么手型.

根本不需要学很早, 我认识一个12岁学琴,17岁弹肖邦练习曲〈冬风〉的孩子.
现在人在俄罗斯基辅音乐学院学习. 而我们大多数学生是根本不想走专业的.

第三点:
找你能力范围内最好的老师, 对于初学的学生, 你的老师最好具备以下几点:  教师应该有专业, 有热情, 有耐心.

没有专业的热情是盲目的,没有热情的专业是苍白的.

有些家长,认为初学的小朋友学琴不必找好老师,越便宜的越好. 我想再次强调一下,这是完全错误的认知,学习错误的知识比盲目的浪费时间更可怕. 如果你学的东西是错误的, 那么越努力,错误越严重. 再想改,是非常难的.好老师收费贵一点, 是正常的,如果太在乎钱,我觉得根本就别学钢琴,艺术是奢侈品,越往后越烧钱.

第四点: 练习的习惯,法则永远是质量大于数量,大师弹简单的小品经常可以催人泪下,可我们的孩子,弹很高难度的乐曲,听起来往往让我们觉得很乱. 

造成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对作品的理解不够. 另外就是急功近利,这是最有害的,任何作品,在手够大的前提下,弹出音符并不难,可难的是弹出内容,弹的精彩. 

我帮学生算了一笔帐,如果你每天能够精确的练好四个小节,尽量避免重复做工,那么10年之后,你应该就是一个高手."而非一部只会弹音符的机器"(一天四个小节,一个月就是120小节,一年1440个小节,10年就是14400个小节) 高质量的14400个小节意味着可以词能达意的表现好50部钢琴作品.  而表面看起来识谱很快的学生,10年之后真的能演奏好50部作品吗?  暂不说50部作品,我想能不能弹好5部作品都是问题.

大多数学生每天只是在重复一样的东西,该错的还是一样错,不该错的弹多了迷糊了也犯错. 最后练习无奈的变成了走过场而已. 实际上那是极不明智的练习方式. 愚公精神是不适合学习钢琴的.

http://bbs.cpiano.com/viewthread.php?tid=98112&extra=page%3D1
作者: leyaoch    时间: 2010-3-31 15:23
来学习了。孩子学琴有4个月了,孩子从一开始的坐不住到现在探亲时间半小时到四五十分钟,我从一开始的急躁到现在的耐下心来,真正感到学琴对孩子和家长来说都是一种学习和锻炼,看了学而妈妈的帖子,学到了很多,以后会常来学习。
作者: 学而妈妈    时间: 2010-4-19 14:42
很久没更新了,海琳依然每天练琴一个小时,不疾不徐的前进着。目前练习的重点是海顿奏鸣曲(No. 2  献给奥恩布鲁格的姐妹们),技术上的难点是“四对三”,即一只手弹十六分音符,一只手弹三连音。其他的,如回音记号的弹法,踏板的切换等,也需要练习。

这个曲子我们采取了极慢速的练法,为了解决四对三的问题,我们用每分钟5拍这样的速度来慢慢地体会四对三的感觉,然后一点一点地加速,目前已经练到了每分钟80拍,如果感觉不够均匀了,再回到每分钟52拍重新练。估计这个曲子还要再练两三周,才能初步成型。

练习曲,以三度音、保持音等为主,选择了施密特、哈农中的几条来练,目前进度放缓,只要求坚持练就行。视谱练习选择了一些四手联弹,回琴时和老师一起弹奏,不要求精炼。练琴时偶尔选些儿歌改编的曲子,视奏几遍,提高读谱能力。
作者: 学而妈妈    时间: 2010-5-2 17:12
爬小羽妈妈的英语阅读楼,看到sunbaby020123的回帖,把我笑坏了,贴在这里,以便随时笑一笑:

原帖由 secretgarden114 于 2009-9-28 18:29 发表
第二条,锻炼身体,得要有点强度的项目,还要不花钱的,培养他吃苦耐劳的精神。让他知道干啥都不容易。 ...

看到你这条,想去上学期有次ANDY不肯好好弹琴,好说歹说都没用,把我气的。。。突然想起,让他下楼跳绳。一开始他还挺乐的,跳了5分钟后,说有些累了要休息一会儿。我说:“不行,你以后不弹琴可以,就每天跳绳,不间断地跳半小时,锻炼身体,以后争取做个运动健将!”他想了想,继续跳,跳到15分钟时,趴在地上累得不行了,直喘气地和我说:“还是回家弹琴吧,这太累了!”
作者: 可爱虫    时间: 2010-5-7 15:14
支持学而妈妈,很喜欢跟读,学习了。我们孩子5岁了,刚学小琴,才一个月,真是得想尽办法的要他坚持
作者: 学而妈妈    时间: 2010-7-2 19:32
哈哈,快两个月没有更新小楼了。Sofia版主要皱眉头了。

海琳的琴还在不紧不慢地弹着,不过由每天一小时,缩减为每周三到五个小时了  只要她弹,我也就不做太多了要求了。唉

最近听了周海宏老师的讲座,《走进音乐的世界----兼谈艺术在人类生活中的意义》,非常受感动。

周教授深入浅出地讲了音乐美学,艺术教育的作用,特别提出“感性素质”这个概念。他用各种事实告诉我们,作为一个完整的人,获得幸福生活不仅要有获得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的理性能力,更要有敏锐的感受、细腻的体验、和丰富的需要等这些感性能力。

丰富的人生感受才能创造出幸福的生活,同等物质生活水平下,一个细腻、敏感、丰富的人,比一个枯燥、乏味、麻木的人的生命质量高很多。

作为一个合格的父母,必须培养后代以下三种素质,缺一不可:
1.理性的素质。在社会竞争的过程中成为强者,需要这种素质,一个理性不发达的人,他一无所长,会被淘汰。
2.情感的素质。人类要创造友爱、关心、和谐的社会,在社会生活中体验人间的温暖,在事业发展中获得群体的支援和帮助,需要情感的素质。一个无情无义的人,他没有朋友,关键的时候没有人帮他。
3.感性的素质。美化世界,创造优秀的文化艺术,体验人生的幸福和美好需要这种素质,没有这种素质生活就会枯燥乏味、环境会丑陋不堪。

摘记一些讲座中让我记忆深刻的话,让我时时思索和品味:

“没有强烈的期待,就没有强烈的感动。”
“音乐是人类灵魂的避难所。”
“没有丰富感性体验的人生是枯燥的人生,没有艺术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不能享受音乐的人生是遗憾的人生!”
作者: 苹果无色    时间: 2010-7-13 11:21
我家孩子也在坚持着弹琴,对于熟悉的曲子,充满了自信,对于新学的曲子,练习起来可以用愁容满面来形容, 有的时候责备他不够认真, 事后也在反思, 他也真够不容易的, 我们六小作业可多了..... 真不知道我还能坚持多久

向小姐姐学习
作者: ly168    时间: 2010-9-1 15:45
你好详细噢,我家孩子学琴两年多了没有认真记录过
作者: 学而妈妈    时间: 2010-9-9 11:01
鼎鼎妈又来给俺加分鼓励了,赶紧用功一下,写点近况

海琳没有学新曲子,在复习以前学过的内容。开学了,她的生活规律了,练琴比暑假次数多,现在能保证每天一个小时了。暑假那真是疯玩啊

目前复习的还是海顿的奏鸣曲,巴赫的二部创意曲,车尔尼849中的一条,莫扎特的小奏鸣曲,还有游击队之歌。这些以前练得比较熟,渐渐的可以背谱弹了。为了保护她的眼睛,同时又不停止钢琴练习,保持手指灵活性,这样炒冷饭的行为,可能要持续一个学期。寒假我给她散瞳验光后,再决定以后的练习方式。
作者: 学而妈妈    时间: 2010-9-10 08:14
鼎鼎妈妈 2010-9-9 12:16 金钱 +10 复习旧曲子一学期,现在不去老师那里上课了?
鼎鼎妈妈 2010-9-9 12:16 威望 +10 复习旧曲子一学期,现在不去老师那里上课了?

嗯,不固定上课,老师会有时间过来看看她练习的情况。这学期的主题是“保护眼睛”,只好牺牲钢琴的进度了。不过反复练也有好处,练熟了,可以背谱了,寒假就去考考级

说到眼睛,好奇怪,海琳检查说近视加散光,而且都达到200多度(没有散瞳)。她坐第二排,说看黑板很清楚。昨天她爸爸去给她开家长会,坐在她的座位上都看不清黑板。她这近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但愿是假性的,经过这一学期能恢复
作者: 学而妈妈    时间: 2010-11-25 16:32
俺已经不好意思再要金币了,这么长时间什么都没记。

中午和孩子聊天,有几句话把我逗死了,记下来等她长大了自己来看

我们一边吃饭一边听音乐,海琳不知怎么说起来了:“妈妈,我觉得克莱门蒂的曲子是正方形的。”我好奇怪啊,为什么是正方形的呢,她给我哼了一遍,然后非常肯定的说:“节奏鲜明,就是正方形的!”

然后我们聊莫扎特,她说莫扎特的曲子是星形的,有很多装饰音,闪闪发光的感觉。接下来是贝多芬,她说贝多芬的曲子是三角形的,长角带刺儿的。这个说法把我和她爸爸都逗笑了。怎么是这样的呢。她给我们哼贝多芬的浪漫曲,然后说,一点也不浪漫,就是长角带刺儿的感觉。

贝多芬如果听到一个小屁孩儿这么评价她的曲子,会气成什么样儿呢
作者: yeahlf    时间: 2011-1-5 12:50
小女 也在学琴呀 小汤1 还没学完呢 路漫漫呀
作者: 家有一宝2009    时间: 2011-1-9 10:58
期待学而妈妈更新~~
作者: zhengfeng21    时间: 2011-1-15 14:29
等待
作者: 学而妈妈    时间: 2011-1-31 11:17
放假了,因为我很忙,没有太多时间看海琳练琴,她的近况我也不是十分了解。现在她在练习肖邦的《g小调波兰舞曲》和储望华的《红星闪闪放光彩》(这是受Sofia的影响),谱子还没熟。昨晚我说论坛新年音乐会,请她录两个曲子,帮我挣金币。她弹了两首,希望我能用这些金币买她喜欢的英语音频

游击队之歌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DNN9vauCGWQ/

小奏鸣曲Op.36 No.5 第三乐章 回旋曲--克列门蒂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8zi3CWIJPSk/
作者: z@mm    时间: 2011-2-2 23:06
原帖由 学而妈妈 于 2011-1-31 11:17 发表
放假了,因为我很忙,没有太多时间看海琳练琴,她的近况我也不是十分了解。现在她在练习肖邦的《g小调波兰舞曲》和储望华的《红星闪闪放光彩》(这是受Sofia的影响),谱子还没熟。昨晚我说论坛新年音乐会,请她 ...



海琳能自觉练琴, 就已经很棒了!  我家的现在还得陪练呢
作者: karen_ma    时间: 2011-8-29 17:06
做个记号,好贴,谢谢楼主的经验分享
作者: coolfun    时间: 2011-8-31 13:41
记得真详细!不知近况怎么样了?
作者: ringringle    时间: 2011-10-25 22:45
还是mark。慢慢读。
作者: 昕昕妈咪    时间: 2011-10-27 23:11
我也想让孩子学琴。以前一直在英语那边看帖,这边我觉得也很好。
作者: 鼎鼎妈妈    时间: 2011-10-28 10:39
不知道海琳上了初中每天怎么练琴?
作者: candy78790    时间: 2011-11-8 23:38
很不错的贴子。受益匪浅哦。
我的宝宝现在还小,我也只是想让孩子培养一下业余爱好。
我觉得会弹钢琴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