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引用:燕子 每个妈妈都会为、都该为孩子的每一个进步欣喜若狂!我想这种欣喜若狂不意味着张扬、不意味着患得患失,那是从你打算孕育这个小生命时,就开始品尝的一个小生命带给我们的喜悦!
引用:<<!--quote1-->每个妈妈都会为、都该为孩子的每一个进步欣喜若狂!
rainbow+-->引用:rainbow 我现在给孩子听声律启蒙,想法和一年多前完全不一样了,......
rainbow+-->引用:rainbow 我现在给孩子听声律启蒙,想法和一年多前完全不一样了,对于给孩子听唐诗、声律启蒙,除了从听觉上锻炼孩子,更多的是为了培养他原始的美感。很多人说长大后三岁前背的东西早忘掉了,但我想这种美感可以留在深层潜意识的记忆中。论语等那些说什么学做人的道理,我觉得不适合三岁前的孩子。三岁前的孩子的道德问题还不需要出动这种大部头的东西。如果说为了开发右脑或仅仅为了培养记忆力,有更多好的方法。七田真说过如果把“南无哦尼托佛”几个字每天念一百次,一年后也可以打开右脑的记忆回路成就超强记忆力。我只想把有限的时间用在想做的事情上。 对于音乐也一样,杰杰最喜欢听小提琴,最近又爱上了古筝和琵琶,经常拿来放。今天小区的广场搞了某饮料的促销。特意请了一个优雅的小姐(不漂亮但有点气质的女孩)表演琵琶,四周稀稀拉拉没什么人欣赏,杰杰拉张椅子坐在距离正对那小姐两米左右的地方,静静地听完她演奏所有的曲目(五首),中间每停下来就鼓掌。我在一旁观察,感觉自己低估了一个两岁孩子的欣赏能力,他真正是在用心去欣赏。旁边有两个几个月大的孩子由妈妈抱着也在静静地听,而身后有很多和杰杰同龄或比他大的孩子在远处玩,他们对这一点兴趣都没有。 一岁前我已经有规律的给孩子听了不少东西。我感到这就像杜曼的学习,越小的孩子开发效果越好,我感到对于音乐、唐诗这些东西,对于越小的孩子,只要你给他听了,就真的能开发他们的美感。和杜曼一样,孩子每大一点,他们的兴趣也越来越差,能开发出的能力也越来越差。这里也有父观察过,对于同样没有看过字卡的孩子,四个月的孩子和两岁的孩子他们的反应是多么的不同。我以前曾经感叹,新生儿是一生中求知欲最旺盛的时候,他们就像外星人降临地球,对于这里的一切什么都急欲知道,可是我们却大多只满足他们的生理欲望。 杰杰对于音乐的欣赏让我想到了七田真所说,孩子有一种原始的能力是成人没有的,长大后这种超能力就消失了。就像杜曼的孩子看百科里的美术画,长大后给他看一张从没看过的某作家的画,他们不用思考可以一眼就观察出是哪个作者的。我觉得这就是培养了美的鉴赏能力。
引用:<<!--quote1-->七田真说过如果把“南无哦尼托佛”几个字每天念一百次,一年后也可以打开右脑的记忆回路成就超强记忆力。我只想把有限的时间用在想做的事情上。
rgbstudio+-->引用:rgbstudio 我觉得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我不认同这样,对于一个孩子去采取这样的一种手段
helingmobile+-->引用:helingmobile [quote]引用:<<!--quote1-->就像我的孩子每天晚上睡觉只听同一张碟已经两年多了。问一下,听的什么碟呀
贤妻良母+-->引用:贤妻良母 rainbow, szanny: 我担心睡前音乐会延长“睡眠阈线”,到时候宝宝会越来越难以入睡。 音乐心理学才兴起半个世纪,能催眠的音乐都有一个共同点:音乐节拍都约等于人类心跳的速率,节奏太快或太慢的音乐不适于用来促进睡眠,节奏太快会让人紧张,太慢则会令人产生悬疑感。 假如新鲜陌生的音乐,被失眠者接受并进一步熟知,他的皮温会明显升高,血压下降,呼吸减缓,其本人也会感到舒服、放松、自然。如果这种对音乐的熟知已经超过了某种“期待阈限”,人体反应则相反。 催眠也是一种意识状态。但不是睡眠,其脑电波和觉醒时一样。 可催眠性受个体也受暗示性高低的影响,声波的干扰则会使听觉阈限上升。 人耳刚能听出的声音大约为1分贝,这叫闻阈;大于100分贝的噪音就会使耳朵发胀、疼痛,这样的声响叫痛阈。痛阈以上的噪声危害很大。 所以Ja睡觉,我是不放任何音乐的。 Rainbow,你观察的杰杰的“期待阈限”是怎样的?
引用:<<!--quote1-->天问:很多人也作胎教,为什么效果不如我的明显?就是因为方法上的不同。现在回头看,我的胎教就和求闻持法相似,我从来没有做什么想象法,只是每天让孩子听同样内容的东西。虽然同是欣赏,讲究方法的欣赏和随便听得到的是不同结果。很多人也给孩子听音乐和看图识字,可科学的看和听可以让孩子自然达到过目不忘、速读的能力。我不求孩子几十秒看多少,但经过这些以后他看东西自然就会快。
天问+-->引用:天问 谢谢你的说明,同时很高兴你虽然在考虑快速阅读,但不再折腾那个30秒了。
linkspeed+-->引用:linkspeed >睡着后听音乐,它在帮我们活化右脑。 当然这音乐是有选择的。睡后多听旋律优美的音乐(播放)>1小时;胜过白天“听”了8 小时。音乐的作用其实是通过放射音波,以一种能量的形式传递给人体>或者其他生物体来完成的,所以睡着后,人体照样可以接受特殊音波的温柔按摩,而且因为睡眠时>人体相对放松,左脑对右脑的压制作用消失了,听音乐效果就更好。七田真说过,让右脑更好地发>挥作用的方法就是做梦,不知道你看过我们关于梦疗的帖子吗?其实音乐对于人类来说是最好的治>疗。对于没有病的人来说是最好的放松打开右脑的方式。 这样说不够具体了。光是旋律优美的音乐范围太宽。我试过听爱和乐,宝宝只有睡的更不好。这个坛子上也有类似经历的人。
linkspeed+-->引用:linkspeed >这些曲子起码我自己听了也会放松安静下来想睡觉 爱和乐这个理论比较玄,此波彼波的。我用它的原因其实是因为我根本不懂音乐,有现成的成套的,就拿来用了。结果发现不能连夜听。 你儿子怎么那么乖?2个多月就一觉睡到天亮?我女儿平均要起1次夜,哪天我对她用了暗示法,赞扬她睡的好真乖云云,那么那天就要起2-3次。 <img src='images/smiles/frown.gif' smilietext=''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
' />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