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天涯在小楼 于 2010-1-7 11:05 发表
谁能说十十读经(一天十小时,十年)就是最好的呢?但谁又能说它就不是最好的,乃至是不好的呢?凡事有个度,尽量而已。你尽不了这个量,为何要限制人能试着尽尽看。大量读经没限制你不大量,何以你有权利限制别人要大量?
原帖由 天涯在小楼 于 2010-1-7 11:05 发表
我所知道的大量读经的老师,有些人有时候的教学看起来是不恰当而会引起学生及家长的反感的,但另有些人有的时候的教学看起来是可圈可点学生高兴家长放心的。如果前者的情况多,活该大量读经很快会自动消失,不需您来烦恼如何打倒它,但如果后者是占多数,则:
凭什么理由说它是原则性的错,必要置之死地?凭什么要怀疑把孩子送去大量读经的家长的头脑是弱智的?凭什么判断这些家长都是为了弥补自己没读经的遗憾才让孩子大量读经的?又凭什么可以躲在自己家里,足不出户,就判断所有或大部份大量读经的孩子都在遭受摧残?都不快乐?凭什么判断孩子说读经苦就是说了实话,而说读经乐便是说了假话?凭什么判断大量读经的孩子身体一定不好?功课和才艺一定不学?凭什么断言凡是反对王财贵大量读经的人是有爱心的,凡是支持的,都是一言堂的粉丝?这些人岂不也是大家的兄弟姐妺好朋友么?为什么他们不可以支持王财贵?为什么支持王财贵就是被王财贵忽悠了,就是没有理性了? ...
天津青羽 发表于 2010-1-8 13:27
这样简单的道理故意搅浑了说,一定要显示一下自己是有思考的吗?谁不明白呢?为什么要挑起是非与怨恨才觉得畅快!!
另外我们了解一个人了解一件事是不容易的,看到先生的真诚也看到很多的冷漠和调侃,在季谦先生这样真诚坦荡的一个人面前,我们至少应保持一些尊重和客观,不讲理的断章取义的驳斥并不是什么建设性的意见,为什么不先看看人家的诚意与完整的内容?为什么要一再的以挑刺的心态说话,人为什么一定要那样刻薄~~
一遇到反面不合自己心思的意见就马上冷嘲热讽?我一直努力想改善我自己希望自己能越来越有改善,但有时还是会被贴标签,被认为是某某派,其实我只认为善良和胸怀宽阔是一个人的基准格罢了!如果连这个基准格都欠缺,学问越大越会讲道理煽动人心的人其实越是可怕,我还是更愿意学做一个像石心朋友那样实心的人!


如果觉得有用,你就读;如果觉得没用,你就不要读。再吵下去,黄花菜都凉了。|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