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大家来聊育儿书 [打印本页]

作者: candyxiao020    时间: 2009-12-21 09:31
标题: 大家来聊育儿书
现今的年代,做啥都不易。有专家建议,这当爹娘的,也得有个上岗资格证,不断学习才能不断进步,才能做个合格的父母。这就不光要求要有实践经验,还得有理论指导。最近,不断有朋友问,有没有好的育儿书啊,希望推荐推荐。我的感觉,在孩子不同阶段,遇到的问题、学习的内容是不同的,每个家庭的背景、文化也是有差异的,加之现在的育儿书籍,真是林林总总,数不胜数。所以最好是大家都来献献宝,把你觉得对自己影响最大,或者最有启发的育儿书评点一下,以方便后来的爸爸妈妈选择性购买。
作者: 布丁200906    时间: 2009-12-21 09:55
郑玉巧育儿经,不错。分月介绍,很实用。
作者: 布丁200906    时间: 2009-12-21 09:56
不过,郑玉巧重在生活护理,关于孩子的心理成长方面,我觉得《和儿子一起成长不错》。我刚把原著看完,发了帖子,陆续转载
作者: candyxiao020    时间: 2009-12-21 10:01
我先抛砖。
要说育儿书,也看过一些,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女儿出生不久,我看过的日本教育学家平井信义的一系列著作。这位老先生的作品很多,但内容多大同小异,主要思想可以用两句话概括:父母的过度干涉和过度保护,抑制了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这是产生一切问题的根源。当孩子在自我意识发育的过程中,很自然会产生反抗父母的行为,但大多数父母会忽略孩子的感受和精神需要,大力大力压制孩子的反抗。我当时看到这些理论感觉,就像是发现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事实证明也差不离)。孩子自我意识的缺乏,可以衍生出几乎所有的问题,如主动性、责任心、自控力、安全感,呵呵,简直无所不包。

记得我在啃完老先生的一系列作品之后,开始深刻地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还有我老爹老妈的哈)。结论是我就是一个在过度干涉和过度保护(干涉多于保护)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估计咱们那个年代,几乎都有这个问题),所以,我的自我意识直到我彻底远离家门之后才开始发育,直接的后果就是我的创造力和主动性严重萎缩,这是我一直在试图克服而还没有最终成功的弱点。

现在的孩子,要承受六个大人的关注,他们遭遇的过度干涉和过度保护,比我们的年代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孩子在自我意识发育过程中的一切反抗,很自然地被视为“不乖”“调皮”而被大力压制。反过来,家长们开始抱怨自己的孩子问题多多,孩子则认为家长不理解自己而拒绝沟通。日积月累,问题就越加严重。所以,真正尊重自己的孩子,不仅仅是关注他的身体、学习和生活,更要关注他心灵的成长。给孩子一个宽松的心灵成长的环境,这是平井信义的作品给我最大的启迪。

[ 本帖最后由 candyxiao020 于 2009-12-21 10:04 编辑 ]
作者: 偶然77    时间: 2009-12-21 11:11
喜欢《给教师的建议》。有感于自己觉悟的太晚,错失了女儿那么美好的成长岁月,该打。

回复4#
是啊,真切地感受到被父母呵护着长大的自己,现在的抗压能力一般般,创造力和主动性就更是不提了。
一直模糊地认为,人一定要在各个年龄段有完整的经历,否则会有回哺的意愿。
作者: Nancy_2009    时间: 2009-12-21 11:42
最近在看《卡尔威特的教育》还没看完,不过觉得不错。

其中最认同的观点有:
1、孩子最好的老师是兴趣,别强迫孩子去做他们不愿意的事情。
2、要从小教会孩子是非判断的能力,不能让他认为世界上都是美好的事物,阳光下也有阴影。特别是现在的社会那么复杂,一定要让他们适应这个社会。

目前只有两点感悟,慢慢读完再补充!
作者: 海岭格格    时间: 2009-12-22 22:50
申宜真的《好妈妈慢慢来》及小巫的《和孩子划清界限》这两本教育书籍是不错的,对教育孩子时的普遍现象都有自己独特的观点,
个人认为值得一看!!
作者: 木兰花慢    时间: 2009-12-22 22:53
推荐《窗边的小豆豆》
老少通吃。看看小豆豆的妈妈,想想,自己该做怎样的父母。
作者: minxi    时间: 2009-12-23 05:52
在当当上买过几本育儿书,记得两本,培养自信男孩和孩子把你的手给我,都看了一下,也觉得里面的一些建议很好。有时我还是更赞成一些国外的教育理念,一个可能是自己在中国一直受教育到大,更渴望一种科学和自由的教育观,另外中国现在好的教育书籍不多。
儿子现在六岁,接触过中国的幼儿园,新西兰的幼儿园和小学,在他幼小的心灵里面,老师的权威不可怀疑,和同龄的国外小孩挑战权威的天性完全不同,是好?是坏?
我都迷茫。
作者: candyxiao020    时间: 2009-12-23 09:37
楼上有妈妈推荐小巫的《和孩子划清界限》,这是女儿稍大一些时候,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对于其探讨的父母潜意识中的内心恐惧和心理伤痕对于养育孩子的负面影响,令我产生了强烈的共鸣。要想培育一个内心强大独立的孩子,强烈推荐这本书。

《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从沟通的角度出发,强调对待孩子要理解与尊重,并且给出了关于沟通与交流的基本建议,有很强的实用性,也是非常好的育儿书。
作者: 小蘑菇-26    时间: 2009-12-24 16:04
《一岁就上常青藤》

  作者薛涌毕业于北大,负笈美国,获得耶鲁博士学位,现任教于美国大学。著述颇丰。作者夫人复旦毕业,现就读于耶鲁博士课程。他们悉心观察、揣摩美国家庭和学校教育,汲取精华,并将其贯彻于他们的女儿的教育培养中,成效斐然。其经验和理念极具颠覆和启发性。

      常青藤教育应该从孩子一岁开始。这本书就是他们教育女儿的心血、心得之作。

      “常青藤原则”,则是从美国大学的常青藤盟校的教育中总结出来的。它强调教育的对话性和互动性,要求父母或老师尽可能把自己摆在和孩子或学生平等的位置上,通过提问、讨论的方式,培养他们的品格和社会能力;帮助他们吸收知识,让他们自发地提高理解力、分析力、感受力和表达力。在5岁以前,孩子基本可以不读书识字,但这几年却是形成人格的重要阶段。需要父母格外当心。
作者: lixingmeibec    时间: 2009-12-25 09:14
喜欢周弘的<<赏识你的孩子>>,里面讲述他女儿遇到困难,他的赏识教育令女儿很好的克服困难的办法.摘一些:在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时,家长是天生的教育家。家长本能地拥有两个宝藏,即教孩子学说话学走路时的正确心态:
孩子学说话时承认差异——导致差异缩小。
孩子学走路时允许失败——导致不怕失败。
由于坚信孩子“行”,在孩子学说话时,家长就能承认差异。说话早的孩子行,说话迟的孩子也行。不仅承认差异,而且欣赏差异。由于坚信孩子“行”,在孩子学走路时,家长就能允许失败。孩子不小心跌跤后,会遭到家长的斥责吗?世上有没有这种家长?绝对没有。孩子学走路时,哪怕跌十次
跤,一百次跤,一千次跤,家长都会鼓励孩子站起来。风和日丽,天高云淡。在市民广场的草坪上,一个孩子在父母的鼓励下学走路。孩子摇摇晃晃地迈开步。一步两步三步…··峨,跌倒了。宝宝不哭,宝宝真勇敢,站起来。又迈开小步,一步两步……再跌倒,再爬起。孩子天真的小脸是那么专注,爸爸妈妈是那么欣喜,这是一幅美妙和谐的画面,也是一个妙不可言的教育场面。
    所有的孩子在家长的赞许和鼓励中,学会了走路,在大人营造的宽松的环境中,幸福成长。家长允许失败的态度也缘于家长坚信一个“行”字。坚信孩子跌倒了会自己爬起来,坚信孩子总有一天会坚定地迈出第一步、第二步。家长的坚信反映在行动中、笑容里。孩子被感染着,汲取着这种心理养分,轻松舒展地成长。一定程度上可以说,孩子在享受失败。正是这种允许
失败,不怕失败,使孩子走向了成功。家长在教孩子学走路时,父母都像一座座大山,总是给孩子无尽的力量。失败是每个孩子必须面临的人生课题,而孩子如何面对,反映了家长的心态。越是宽松的成长环境,孩子越不
怕失败;而越是苛刻的成长环境,孩子越怕失败。孩子有一种小乌龟心态。好奇的小乌龟把头从龟甲中伸出来时,如果很安全,它便自由自在好奇地观察着外部世界;一旦有危险情况,头便马上缩了回去。如果每次伸出来时遇到的都是危险,久而久之,它便再也不敢把头伸出来了。相反,如果每次伸出来时都是平平安安,久而久之,伸出来的头,便不会轻易地缩回去,因为它获得了安全感。

记得在教育女儿过程中,当女儿有畏难的情绪,我总是对她说,我小时候学这样本领比她差得多,她现在这么优秀聪明,就更容易学会这个本领、学好它。然后她就会信心大增。同时也告诉她,失败就代表离成功越近。
作者: 白薇    时间: 2009-12-27 15:10
我觉得《好妈妈,慢慢来》
对我的实际指导还是蛮大的
作者: 空中飞人    时间: 2009-12-27 20:57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是作者的亲身经历。我觉得不错。
作者: zhonghuapx    时间: 2009-12-28 17:47
李镇西老师的两本书
做最好的家长http://d.namipan.com/d/d81e9b88a ... 1860146cb13afca0300
做最好的老师http://d.namipan.com/d/809c8f95a0c96b2f981ded54107dd982bb0b881ee89f0700
我还有一些,等我慢慢上传

[ 本帖最后由 zhonghuapx 于 2009-12-28 17:48 编辑 ]
作者: gracerachel    时间: 2009-12-28 18:01
《斯波克的育儿经》整体而言还不错吧,但是毕竟是外国人写的,有些东西还是不一样
作者: zhonghuapx    时间: 2009-12-29 09:28
先上我最喜欢的一本,鲁稚写的《平凡的孩子也有春天》
http://d.namipan.com/d/489d593d3 ... f9091bb6a5e13b20300

再来几本有关人生设计的书
高燕定的《人生设计在童年》
http://d.namipan.com/d/b82d9466fdebf4dbb4dbb05d45ff2fcc570f8f0d07e90600
新东方徐小平的
仙人指路http://d.namipan.com/d/e0671c750 ... 32517a121f334e00700
图穷对话录http://d.namipan.com/d/4083ff930 ... bad8926b7d5ab3a0600

再来一个丢三落四的小豆豆
http://d.namipan.com/d/b0dedefb6 ... 76e509b4bcb71000200

[ 本帖最后由 zhonghuapx 于 2009-12-29 09:30 编辑 ]
作者: 常青藤2007    时间: 2009-12-30 15:58
原来有下载过《与孩子划清界线》,抽空要好好看看。
作者: dangdang-2001    时间: 2009-12-30 20:01
有一本书《豆豆妈妈的成长》,值得一看。书里能够看到很多自己的影子,还提供了不错的解决方式。
作者: 颖宝妈    时间: 2009-12-30 20:51
感觉布老虎丛书也不错
作者: 涵涵媽    时间: 2010-1-4 12:56
推薦看孫瑞雪的《愛和自由》,還有小巫的《給孩子自由》~

孩子小一點兒的家長, 《捕捉兒童敏感期》也非常不錯。有助於家長理解孩子不同階段的成長特征~

如果家裡有特別不同尋常的孩子,可以看看李躍兒的《誰拿走了孩子的幸福》~
作者: happyzxia    时间: 2010-1-4 16:13
《人生设计在童年》,高燕定。
成长的长远规划!
作者: 让阳光灿烂    时间: 2010-1-5 22:49
今天看了本《来吧,孩子》,池莉写的。

没啥新内容,但是喜欢她的文笔,当然她对人生、对教育的态度,也是我一向喜欢的。
教育就是要孩子成人,不过如此。

免费章节:http://vip.book.sina.com.cn/book/catalog.php?book=64116
不妨一读。

当然她女儿经历的是绝对的应试教育,而现在则成了“素质教育”,应试的内容不相同了,所以简单地套用经验肯定是不可能的。
见仁见智吧。
作者: oliverbobo    时间: 2010-1-7 11:27
原帖由 candyxiao020 于 2009-12-21 10:01 发表
我先抛砖。
要说育儿书,也看过一些,对我影响最大的,是女儿出生不久,我看过的日本教育学家平井信义的一系列著作。这位老先生的作品很多,但内容多大同小异,主要思想可以用两句话概括:父母的过度干涉和过度 ...


总结得太好了。
反思我的成长以及我老公的成长,完全验证了这个理论,希望在下一代的身上,我们能正确的使用父母之爱。
作者: oliverbobo    时间: 2010-1-7 11:32
我比较喜欢蔡笑晚的《我的事业是父亲>
作者: 达娜    时间: 2010-1-11 17:12
推荐一本《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会说》,很好的书教会与孩子的交流方法
作者: carol6155    时间: 2010-2-2 00:34
标题: 1-2-3 MAGIC
看过一些育儿的书,每本书都有它的可取之处,也有一些只可以看看就过的地方,但觉得指导性最大的书是在坛子里下的1-2-3MAGIC,比较实用,效果正在出现,但仍需学习,
作者: 铂钻星空    时间: 2010-2-2 10:32
《神童作坊》非常棒的一本书,让我受益匪浅。铃木镇一是一位伟大的音乐教育家!
作者: 嘻嘻哈哈呵呵    时间: 2010-2-11 22:34
看过不少,喜欢《做好父母这件事》,《孩子,把你的手给我》
作者: ruoranbaby    时间: 2010-2-13 08:32
我家孩子还小,我看过小巫的《让孩子做主》,我觉得不错,也可以说正因为看了这本书,我才这么坚定的坚持母乳喂养,让宝宝一直很健康。
看过《育儿全书》,看的时候当作资料查一下的,也不错,不过很少用在实际当中。
作者: yunerpiaopiao    时间: 2010-2-18 16:33
卢勤的《好父母,好孩子》
作者: 子夏    时间: 2010-2-20 19:49
看来做父母要学习的还真不少啊,赶紧买书去看!
作者: cdccv    时间: 2010-3-15 09:45
thanks for your sharing
作者: muise668xw    时间: 2010-3-27 22:22
标题: 赞同
其实,对于孩子的事花钱估计父母宁可饿肚子也干,但更重要的是买了材料后的执行特别重要。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