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她两周教完一本教材 --一位小学语文教师的实践 [打印本页]

作者: woodhead    时间: 2009-12-9 22:00
标题: 她两周教完一本教材 --一位小学语文教师的实践
说明:转帖家乡的一位小学语文老师的做法。感觉虽然没有高深的理论,甚至稍显朴实,但是能够有勇气、有能力进行语文教育方面的改革实践,确实值得人们借鉴,也让我们家长给看到了教育的变革和希望。红字部分可重点看看。

一本现行教材教学一个学期,这是全国绝大多数学校撼之不动的定律。可是,潍坊市潍城区青年路小学语文教师韩兴娥只用两个星期,就将一册语文教材教授完毕,而且不再布置任何与课文相关的作业。那么,学生的考试成绩能否保证?剩余课堂时间教学什么?学生的语文水平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韩兴娥老师及其学校领导、老师和学生。

对语文教育的痛恨与批判
韩兴娥老师是孔子所称道的典型的“讷于言而敏于行”的一类人,甚至给人“欲说还羞”的感觉,即使在课堂上,她也是少言寡语。如果仅从这种表层推断,多认为她是一位诸事随和、缺少批判意识与创造精神的老师。可是,真正深入采访之后,记者发现这只是一种假象。她对语文教育批判之强烈,即使堂堂须眉也多望尘莫及。
韩兴娥老师对记者说,教学最初几年,她一直深深地陷入痛苦之中,而且痛恨之情也如影随形地在她的心里游弋不去。
一、教学内容舍本逐末
韩兴娥老师说自己上小学时就对语文课本殊无好感,因为读的次数太多,早已失去了兴趣。每学一篇课文,都是万变不离其宗的一个模式:读生字、解释词语、概括段落大意、总结主题(或中心)思想。待她当了教师,起初虽然对此特别烦感,可还必须重蹈原先小学教师的覆辙。教学这些内容,如果说考试时还有一定作用的话,考试之后便被学生不假思索地抛之九霄云外,还有什么价值可言?课后作业多半价值较低,学生不感兴趣。如果不把精力放在这些作业上转而阅读中外名著,学生乐此不疲且收获颇丰。如果课堂之上舍弃那些价值低而学生又生厌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取法乎上”地阅读学习课本之外的经典作品,学生就会有以一当十的收获,并由此爱上语文。
韩兴娥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当今依然流行的小学语文教法,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如此舍本逐末的后果,是教师厌教、学生厌学,教师不再是文化人而是固定内容的传声筒,学生不再是积极主动学习的生命个体而成了被动接受的容器。不单单课堂之上所学甚微,而且还浪费了学生的生命,压抑了学生的潜能,影响了他们一生的发展。
二、“公开课”成了做秀课
对于现在流行的“公开课”,韩兴娥老师颇有些担忧。为了讲好一节公开课,教师往往无法安心正常的教学工作,几天、十几天甚至几十天地准备,还要有专家指导、教师协助、学生预习等,它成了集体“成果”,成了精彩的做秀“表演”。而在这种准备之中,不仅要耗去专家、教师、学生很多精力与时间,而且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演习中丧失了学习兴趣与创造活力,特别是教师从中摈弃了求真而不断地作假,学生从中失去了本真而潜意识中认可了作假一节公开课演示“成功”的背后,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真谛的流失,是为未来的假人性、假产品做了一个恶性的铺垫。
如果说自然生态的恶化给人类敲响警钟的话,教育教学生态的恶化就更应当为人类敲响警钟。还教育教学一个本真的面目,还教育教学一个和谐的生态环境,才能使语文教育焕发出绚丽的光彩。
三、家庭作业多而无益
教师常常为学生完不成作业而恼火,不厌其烦地让学生补作业,间或还要颇费周折地找到家长交流。韩兴娥老师想,把书面作业放到课堂上岂不省事。人们常说,应该还孩子一个幸福的童年;可事实上,最爱他们的教师、家长,却无意中扼杀了他们的幸福。中高年级的小学生,晚上做作业到9点、10点甚至更晚者并不是一个特殊的现象。而对做这些作业乐此不疲者却是凤毛麟角,更多的是心力交瘁、苦不堪言,爱子心切的父母由是代劳者也就不再成为新闻。更为严重的是,这些作业的价值小之又小,甚至是劳而无功或劳而无益。没有时间尽兴地嬉戏,没有时间阅读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截断了连通儿童玩乐世界的笔直大道,阻遏了聆听古今中外大师的思想教诲与美感体验,孩子便成为在枯燥乏味而又绝少价值与意义的空间中机械转动的机器人。
四、批作文如喝中药
学了五六年语文的学生,写起作文来如同经历一场劫难,休说写得真实生动,就是不出或者少写错别字也难以做到。韩兴娥对此百思不得其解,批改作文如喝中药一样苦不堪言。本来,“我手写我心”如同春之草长、冬之雪飘一样自然,可学生却提笔忘字与文思枯竭,如“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一样难以攀援这一写作的“高峰”。究其原因,是教师在五六年的语文教学中并没有打通学生走向从容写作的坦途,甚至无意间将其写作的天赋泯灭于萌芽之中。因为教师没有教会他们观察生活,真实地表现生活,没有让他们插上想象与幻想的翅膀,更没有让他们大量阅读进而实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飞跃。于是,写好作文就成了小学阶段难以跨越的一个坎。


[ 本帖最后由 woodhead 于 2009-12-9 22:04 编辑 ]
作者: woodhead    时间: 2009-12-9 22:02
识字教学事半功倍
小学高年级课本每册一类字不过100多个,二类字的数量也明显低于中年级。但是,尽管每个学期复习十几遍,但考试中诸如“给二类字注音”这样的试题,依然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出现错误。这成了韩兴娥心中的一个痛。
2000年春天,她在一本教育杂志上看到,日本汉字教育专家古井勋博士经过14年的潜心研究发现:“默记汉字的能力,一年级学生最强,年级越高,逐渐降低。”可见,错过了儿童识字最佳的“关键期”,结果是无论多么高明的老师也都是事倍功半。
适值青年路小学从一年级进行大量阅读实验,韩兴娥“大量阅读,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实验就在青年路小学畅行无阻地开展起来。
一、发挥“字义场”的优势效应
韩兴娥老师在一年级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是韵语识字。韵语识字虽然生字密度大,但不是孤立地、枯燥地进行识字,而是把生字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理解性记忆,充分发挥“字义场”的优势效应。韵文短小精练,通俗有趣,琅琅上口,极易引发儿童的联想,较好地实现了音、形、义的有机结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兴奋愉悦、积极主动的良性学习状态,达到了识字快与兴趣浓的和谐统一。
韩兴娥老师在教学《审讯鼠贼》中,经历了五个由浅入深的过程。第一步是带领学生熟读韵文,简单理解:“升堂审讯列罪状,一贯偷盗太疯狂。率领队伍逮鼠贼,勾结伙伴毁杂粮。”第二步是认读20多个生字。第三步认读用熟字拼凑的30多个生词。第四步认读用学过的字编写的6个句子。第五步读一读联系韵文内容编写的一段话。
在这一节课中,学生学习速度之快与质量之高令人惊讶。由于学生在一年级上学期用半年时间学了600字,下学期又轻松认读了900字,有此成果,也就不足为奇了。而且教学中将识字与阅读富有儿童情趣的故事情节融为一体,既调动学生认读积极性,也达到了事半功倍的功效。
据校长高树军讲,韩兴娥老师所教的学生,二年级识字量达到2500字;三年级认识3000个常用字,完成小学阶段的识字教学任务;在小学阶段认识3500个常用字,达到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识字要求。
二、构建新的识字系统
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掌握汉字的数量较少时,这些字在大脑皮层中是一个个孤立的点,这些点是极容易消失的,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采撷同类内容构成语言系统,使新学的汉字进入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在大脑皮层构建新的链接,产生新的系统,从而融会贯通,牢固掌握。韩兴娥老师在识字教学中就构建了一套新的系统。
一是她将学生学过的字按偏旁归类,让他们体会偏旁部首的意义,同时巩固认读生字。二是让学生伴着乐曲唱韵文,展开联想记生字。在童音荡漾中,生字学习非但没有成为负担,反而成了他们的最爱。三是为学生编辑的《韵文小字典》成了学生识字的得力助手。当某个字发生暂时遗忘时,学生可通过定位联想快速想到此字在某课某句话中的位置,记得不扎实时可以查找韩兴娥老师专门打印的《韵文小字典》。学生遇到不认识的字问老师时,韩兴娥老师从不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背诵那个字所在的韵文。学生在这种富有韵味的语境中,轻轻松松地完成了识字任务。
三、诱发与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容易被外在的事物吸引,为了诱发与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韩兴娥老师经常性的给学生一点小小的物质奖励予以刺激。同时,隔段时间便给学生家长发贺信,真诚地赞扬学生的进步,并提出希望。在李国庆副校长的帮助下,韩兴娥老师仅仅在低年级就给学生家长发了几百封贺信或喜报。一年级上学期末的家长会上,她建议家长利用过春节这一有利时机,让孩子在亲朋好友面前显示一下本领,从而让孩子体验刚入学半年就能认识600个常用字是多么的了不起。据家长反映,孩子自信心的树立与他们在众人面前认字、读书有很大的关系。
据谭宁老师讲,为了让家长了解学生的进步,韩老师独出心裁地“发明”了一些新办法。比如说,她做了一些分数牌,学生做好一件事便会得到相应的分数牌,这些分数牌就如同她们班的货币,可以用它来换分值不等的彩纸,可以用来借书,可以用来换本子、铅笔、橡皮……她曾在家长会上告诉家长,也曾写“密信”告诉家长,让他们看到孩子把奖品拿回家时,一定要夸张地表示奖品好得不得了。家长反映,孩子每天如数家珍地数自己得到的分数牌,自愿多识字、多读书来挣取更多的分数牌。这样优生得到的奖品多一些,后进生也一分一分地积攒,也有得到奖品的机会。有时候,她从韩老师的教室外走过,经常会看到学生兴高采烈地在换取奖品。学生的积极进取心被充分地激发起来了。


[ 本帖最后由 woodhead 于 2009-12-9 22:05 编辑 ]
作者: woodhead    时间: 2009-12-9 22:13
大量阅读登堂入室
韩兴娥老师之所以在课堂上进行大量阅读实验,是因为最具人文情怀的语文学科,由于教师翻来覆去之“精”讲,一遍又一遍作业之训练,使得语文学习变成了一场苦役,一种生命的浪费。看着学生对语文学习欲说还“愁”,读着六年学习之后依然味同嚼蜡的学生作文,韩兴娥老师开始怀疑与审视“神圣不可侵犯”的教材,难道一册区区几万字的小学语文教材,就要耗去学生半年的学习时间与生命?难道灿若群星的世界文化,就不能在课堂上让求知若渴的孩子一睹为快?难道学生反复做的那些低级的苦不堪言的作业,能比让他们在最富记忆力的时候背诵一些经典诗句更有价值?
一、低年级:“小老师”佩卡上岗
由于低年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较差,阅读不宜在语意的理解上用力太多。但朗读就可以通过语调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淋漓尽致地表达感情,促发联想,激发兴趣。
韩兴娥老师教学低年级课文的要求就是读熟。不是教师为主体的范读,而是学生作为读的主角。学生不是在一遍又一遍的齐读、指名读中“听”会的,而是自己“读”会的。
培养“小老师”便是识字教学中的一个亮点。韩兴娥老师在逐句逐篇地听过学生朗读之后,从中选出读得多、读得熟的学生当“小老师”,并为之佩戴“小老师”证卡。小孩子都有争强好胜的特点,希望自己在大家面前一展为师者的风采。所以,都在不遗余力地进行诵读训练,甚至在家里让父母听着诵读。于是,诵读的新秀层出不穷,“小老师”的队伍不断扩大,从而形成一个群体,使更多读不好的学生随时得到指导。
除了集体学习和学生书面练习之外的所有时间,韩兴娥老师还允许学生随时下位找“小老师”检查辅导。这样做使全体学生都有参与学习、得到训练的机会。这样既有利于学生间的信息交流,提高沟通能力,培养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学生在集体学习中迸发智慧的火花,提高学习质量。
在低年级阶段,韩兴娥老师的学生轻松地通读了本年级的人教版教材、辽宁韵语教材、修订前的三四年级人教版教材以及学校图书室里的《阅读文选》《拼音报》等。课堂阅读就达50万字,相当于一般小学同年级学生阅读量的10多倍以上。
二、中年级:高效率地大量阅读
进入中年级之后,韩兴娥老师以两个多星期学一本教材的高速度教完了五六年级语文教材。小学语文教材已经全部学完,其余课堂时间就将教学重点转移到课本以外作品的大量阅读上。于是,每一学期每个学生阅读100万字的大量阅读便在课堂之上拉开了帷幕。
1.学习课文: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韩兴娥老师教学现行语文教材不求面面俱到,只求重点突破,可谓“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这样,一个课时学习2-4篇课文轻而易举。先采取听录音、“开火车”(一人读一段)、自由读等多种形式朗读课文,然后教师或直奔中心提出问题,或点击难点释疑解惑。如教学11册课文《桂林山水》时,只提“桂林的山、水各有什么特点”一个问题。学习2000多字的《狱中联欢》只提两个问题:课文中写了哪几个节目?如何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阅读课外作品:不动笔墨不读书
韩兴娥老师的班级书架上的图书琳琅满目,但来源却并非一个渠道。有从学校借的,有学生从家拿来的,也有韩兴娥老师个人的藏书。为了让学生能有充分的时间阅读,韩兴娥从来不布置课外书面作业。但韩兴娥老师并不是对学生的阅读坐视不管,而是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个人阅读某一本书,学生认为达到要求时再由老师抽查。阅读之前,提出严格要求:一是要有恰当的圈划批注。二是理解文章大意。要求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可以在书上勾画,可以选择精彩片断写到读书笔记本上,并大体背诵,具体字数不限。她要每天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和积累、背诵的情况,并根据积累的质量、数量给予学生适当的奖励。检查的过程同时是指导的过程。
教师通过参与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引导学生明白哪些内容是应该积累的,哪些内容没有必要记忆。这样做训练了学生快速了解和筛选信息的能力。渐渐地,学生养成了认真阅读的习惯:拿到一本书,学生便自然地拿起笔边读边圈划批注,有时查查字典,有时翻翻前面看看后面,前后文联系起来思考。
三、高年级:诵读《中华上下五千年》
第一次听韩兴娥老师的课,给我的震动之大是始料不及的。她用的教材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教学哪篇课文不是早准备好的,而是让我来当场指定。刚一上课,翻开这本多达60多万字的“教材”,才发现文章大多选自《史记》和《资治通鉴》,每一篇“课文”都是由一小段文言文和相关的白话历史资料两部分组成。随手一翻,是现行统编教材高中语文中的《鸿门宴》一文,于是就说,就教这一篇吧。说完之后,又感于心惴惴,深怕自己的率意而为有可能造成这堂课的失败。但韩兴娥老师平静得如一潭波澜不惊的湖水,从容自若,她先让学生“开火车”读一遍,纠正了错误读音,然后便由学生自由朗读。不长时间,便要求学生背诵古文,并就文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争辩。她提出一个问题,学生抢先发表个人意见,假如达不成共识就会引发争论,然后出现一个对几个、一组对一组、有时候会自然形成观点对立的辩论集团,各自引经据典,努力说明己方的观点和意见,试图说服对方。学生的思辨欲望被激活了,她却成了旁观者。12分钟,教学任务完成。韩兴娥老师又说,请陶老师再选一篇。在惊愕未定中,我又选了《楚汉之争》一文。同样,10多分钟之后,任务又已完成。其后又教学了《古诗三首》。如此教学看似“不求甚解”,其实教学容量之大,学生获益之多,是我在其他课堂之上绝少见到的。
据高树军校长讲,韩老师教学《中华上下五千年》271个故事时,是分两个阶段进行的:第一阶段只粗略地学习文言引文,准确掌握字音、句读,白话历史故事则完全由学生自己阅读。第二阶段要完成两个任务:一是进一步学习文言引文,使学生能够更加准确地、前后联系地理解文言文;二是使用班用多媒体设备出示一些练习,丰富学生的语言和历史知识。记者所听的课,属于第二阶段的学习内容。
高速大量阅读,使学生在低、中年级的阅读量分别达到了50万字和300万字。在实验班学生(五年级上学期)读书量调查中,读过上百本乃至几百本中外名著的学生已大有人在。
笔有千钧任歙张
从潍坊采访归来之后,我的心里还是久久不能平静。韩兴娥老师探索的语文教学之路,无疑于在我的心里投放了一颗原子弹。而到家之后第二天,我意外地收到了她的学生发来的一组电子邮件,匆匆打开一看,便立即沉浸其中。原来他们所写的内容都是当时我去听课,特别是采访他们的情景。这些小孩子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将彼时彼地我的全部活动,他们的真切感受,都真实生动地再现了出来。这哪是小学生之文,分明是颇有文学爱好的中学生的作品啊!于是,我的电脑文件夹里,就有了永久保留的一份精神产品。
第二次采访韩兴娥老师,就有了新的探询,那就是她的学生何以出口成章,挥笔成文,而且如此富有灵性与文采。
韩兴娥老师说,她很少命题作文,旨在让学生用自己手中的笔反映个性化的生活经历,使学生感到作文如衣食一样是不可缺少的,感到作文有用,并在实践中受用。学生养成了观察生活的习惯,也就拥有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作文素材。于是,他们成了热爱生活、时时处处关注生活的写作者。
但仅有写作素材并不能写好作文,关键是韩兴娥老师将大量阅读引进课堂。“腹有诗书”的孩子们也就有了“下笔如有神”的原动力。他们在大量阅读中所积累的丰富语言,在不知不觉中内化成了个人的文化素养,并自然而然地外化成写作时的妙语连珠、佳句叠出。古人云:“胸藏万卷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四五年级的学生,在40分钟内写出立意新颖、自然通畅的600字左右的习作,也就成了普遍现象,其中富有文采者也不再是个别现象。
实验成果令人们疑云消散
韩兴娥老师用两周时间完成现行教材的教学任务,且不布置课外家庭作业,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冒险的举动。因为当今人们衡量一个老师教学水平高下的重要标准,往往与考试成绩联系在一起。而考试内容,又多出自教材。如此匆忙地将教材学完,考试成绩难道能有保证吗?
一、大量阅读的学生不怕考
可韩兴娥老师对此却胸有成竹。她说,大量阅读为语文学习奠定了基础,积累多了,考试就如小菜一碟。而死读课本不进行拓展学习者,一旦在考试中出现稍有难度的课外题,多是难以应答甚至不知所云。
赵丹同学告诉记者,在四年级的时候,他们就已学完了六年级的课本。语文、数学成绩全班都得了优秀;还考了六年级的卷子,平均分不比六年级的考生低多少。现在,他们已经学完了《中华上下五千年》,并且还打算把《三字经》《百家姓》《论语》等书也学完。
据张振东副校长讲,家长开始对孩子能否考好自然会有怀疑,可是一次一次的考试之后,孩子的成绩不但没有受到影响,反而稳中有升,他们也就心服口服了。特别是孩子由此对读书产生的特殊感情,又由读书而提升了文化素养,他们已经对韩老师心怀敬意了。
二、读书不会成为负担
相当于现行教材阅读量10倍以上的教学内容,会不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又成了人们关注的一个焦点。
这也是记者生疑之处,在采访学生时,便特别提到这个问题。但孩子们一脸的轻松,说这是大人们在杞人忧天。他们非但没有感到是一种负担,反而因为读书而有了一片阳光心态,有了主动的追求。
赵丹同学说,只要健康有益的书她都爱读。书本就像那沙漠里的绿洲,使她在迷茫中获得了希望;书本又像那明净蔚蓝的天空,任她自由翱翔;书本又如那高雅、幽静的世外桃源,使她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陈晨同学在日记中写道:“茶余饭后,手握一本书,其味也香;枕边床头放上几本,古今多少事,上下五千年,尽在方寸之间。浩瀚书海,自己不过是沧海舟子。鲁迅、巴金、曹禺、曹雪芹、罗贯中……一个个灿若星辰的名字,照亮着她前行的路程。”
同学对祖国灿烂的文化情有独钟,她说,伏羲氏、燧人氏、神农氏点燃了人类智慧与文明的火花。从春秋时期的百家诗至唐诗、宋词、明清小说,人类文明的火焰照亮了历史的长河。“四大发明”闪耀着祖先智慧的火花,“四大名著”凝结着人类文明的累累硕果……她就是在这些灿烂的文化中,享受幸福,不断成长的。
更有趣的是,有的同学还将所读过的与所了解的书目连缀成文,令老师与家长为之拍案称奇。比如魏榕同学《书名联串》——《大卫.科波菲尔》诞生在《呼啸山庄》,《母亲》的去世使他成了《雾都孤儿》,他在《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经历了《罪与罚》,付出了《孤星血泪》,逐渐对这个《悲惨世界》产生了《傲慢与偏见》。后来,《唐.吉诃德》成了他的《漂亮朋友》,他经历了《战争与和平》《红与黑》《阴谋与爱情》以后《复活》了。懂得了《热爱生命》,明白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不懈地《追求》,使他终于成为《英雄凯撒》式的人物,并由此赢得了《上尉的女儿》的爱情,在《神奇的花园》,他接过《珍妮姑娘》送来的《麦琪的礼物》,满怀《理智与情感》,参加了《青年近卫军》,开始了新的《一生》。
高树军校长说,学生阅读量虽然非常大,但由于每读每新,每读都有兴趣,越读知识越丰富,所以,不是读得多了就增加了心理负担,而是读得少了做那些味同嚼蜡的作业成了负担。更为重要的是,小学生由此养成了读书的习惯,为书香人生奠定了基础。
韩兴娥老师很为学生的活泼而欣慰。天真无邪写在每个学生的脸上,童言无忌呈示于课内课外。体育场上,有这些孩子活跃的身影;文艺舞台上,有这些孩子出色的表演;作文、电脑等各种大赛之中,他们经常榜上有名。阳光,幸福,成了对他们的共同写照。
据悉,近期潍坊市教育局将在全市推广韩兴娥老师的教育教学改革经验,但愿韩老师的一些有益的探索能在更大的范围内开花结果。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9-12-9 23:10
唉,洋洋完不成课堂作业,今天我还以不准看书相威胁,真不知道怎么办

原以为自主的学习能力和大量的阅读就够了,结果学校的生活自觉性更为重要。如何才能自觉呀。

用不准看书,不准做数学题作为惩罚方式。这样的方式真是无奈。。。。

[ 本帖最后由 jiangying 于 2009-12-9 23:14 编辑 ]
作者: yangyang0208    时间: 2009-12-10 06:57
很受启发,还是要坚持大量阅读
作者: 木兰花慢    时间: 2009-12-10 09:16
阅读,阅读,到处可见强调阅读重要性的文字,可怎样阅读却说 的很少。
阅读,就是看故事吗,怎样能读进去,再读出来,阅读才算真正起到了作用,有个好老师前面带路,真的太幸运了。

俺家读的书不少,可惜一直是我在读,下面要加大认字力度了,估计经过一个学期的洗礼,总不会再对认字有那么大的抵触了。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9-12-10 09:25
woodhead 2009-12-10 08:48 威望 +10 你家洋洋不缺自主阅读。。请勿对号入座。。
woodhead 2009-12-10 08:48 金钱 +10 你家洋洋不缺自主阅读。。请勿对号入座。。

不是对号入座,而是赞成这样的老师.

我知道自主阅读好,可现在不得不以自我阅读作为筹码让孩子完成课堂作业.哎.......
作者: rukiacn    时间: 2009-12-10 09:40
看帖受启发,学习了
作者: lisading    时间: 2009-12-10 10:10
有收获,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PupliTiger    时间: 2009-12-10 11:23
有收获。。谢谢!
作者: lorazhang    时间: 2009-12-10 11:40
这篇文章让人很受启发,真希望其它的语文老师也能转变观念。
作者: lalaz90    时间: 2009-12-10 12:35
多谢楼主分享!
作者: liza2006baihe    时间: 2009-12-10 13:00
让人感触很深啊,要真有这样的教材实施,那么阅读就不难了。
作者: mxh999    时间: 2009-12-10 16:11
好文章,好老师,深受启发。但是现在有几个这样的老师,真羡慕这些孩子能遇上这么好的老师。如果是家长自己在课外时间教,应该如何让孩子多读呢?
作者: dse123    时间: 2009-12-10 16:34
以前在人教版的论坛上看见过,现在重新看一遍,感觉既然学校现在做不到,我们家长是不是试着在家里引导孩子进行海量阅读。
作者: 红彤彤的云    时间: 2009-12-10 16:45
这样勇于创新的老师可遇不可求,
作者: ww_dm    时间: 2009-12-11 10:12
确实是可遇不可求,很多学校连校长都没有这样的胆识呢!

不能期待孩子“等”到这样一位老师,倒是可以结合自己家的实际情况,由家长适当引导,
有的活动可以在家里试试,效果没有学校好但是总比不做要好得多啊……

低年级的现在就开始,高年级的时间实在是紧啊,中文阅读和英语阅读打架呢!
作者: 小蘑菇-26    时间: 2009-12-11 10:37
真羡慕这些孩子能有个好老师前面带路,真的太幸运了。
作者: tong_ml    时间: 2009-12-11 13:26
标题: 这样的老师,
这样的老师真是可遇不可求呀。
作者: winterming    时间: 2009-12-11 22:48
好老师呀,《心平气和的一年级》的作者薛瑞平老师也算一个。
作者: 青丫头1979    时间: 2009-12-13 16:25
十分震撼,发现在低年级阶段为了对中年级大量的阅读做好铺垫,扩大识字量很关键~~
作者: chenhh    时间: 2009-12-13 19:49
遇到一个好老师真是不容易,我们每天都在为学习烦恼。语文生字记不住,不是写错偏旁就是缺胳膊少腿,写字的笔划顺序也不对,真不知道老师到底是教还是不教。改了N遍或者做了N遍到考时还是错。方法还是很重要的。错误的方法永远是学生记不住的。
作者: 龙儿妈妈    时间: 2009-12-14 10:48
好老师,但是现在有几个这样的老师?真羡慕这些孩子能遇上这么好的老师。我们家长应该如何指导孩子阅读呢?
作者: moligubang    时间: 2009-12-14 11:06
阅读是语文的根本,没有大量的阅读经历语文是根本学不好的。
作者: 青丫头1979    时间: 2009-12-14 16:08
非常赞同这位老师的看法,很希望这位老师能提供点资料,比如说识字的方法我们可以掌握,可是这个资料也是很难得收集到呢.
作者: 五月风    时间: 2009-12-14 16:45
收藏了
作者: y340296343    时间: 2009-12-14 21:32
标题: 回复 #3 woodhead 的帖子
这位老师的都学经验如果能全国推广的话,那就好了,真希望过2年我的孩子上小学能碰上这样的老师。
作者: asdfgh    时间: 2009-12-14 22:18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注意是过程,掌握知识是次要的,掌握学习的方法是首要目标。阅读是重要的,大量的阅读个人感觉应该在孩子视力、心智比较成熟后进行,现行数学语文教材实际上如果注意方法是可以在短期内掌握的(有很多跳级生就是证明,那些孩子后来证明也不是在智力方面很突出),但是我还是觉得教育孩子应该尊重自然发展规律好点,个人看法仅供自己参考,哈哈。
作者: irene_qin    时间: 2009-12-15 09:37
喜欢这个韩老师的教法,有她当老师真是那些学生们的福份!儿子明年就要上小学了,很担心他天天被太多 的作业所折磨!!
作者: jiaolq    时间: 2009-12-15 10:26
这篇贴子真好!收收藏下,慢慢品味,或许学校老师做不到这点的时候,我们家长也可以慢慢培养下!!
作者: txq1962    时间: 2009-12-15 14:08
标题: 谢谢楼主的分享
现时的语文多为写生字而不造句,写完了也就往边上一放,功课完成了,字义却还未弄清,所以到写作文时就不知如何使用那些学过的字了,错别字也就多了.
再说大量阅读,我们家长也希望孩子能多读几本书,可每天不少于3个(就语文一科)作业占去很多时间,功课完了,也到了睡觉的时间了.
我们没遇到这样的好老师.该怎么办?
作者: daveli    时间: 2009-12-16 13:31
韵文识字,不错!
作者: tina16800    时间: 2009-12-16 15:11
标题: 回复 #32 daveli 的帖子
好文章,好老师,很受启发。现在学校作业太多,写到很晚,只能尽可能的挤出时间阅读。贵在坚持!
作者: sreiko    时间: 2009-12-16 16:38
希望我儿子成长道路上能够经常碰到这样的好教师,一个好的教师,对孩子的影响不可计量呀.
作者: all4kids    时间: 2009-12-16 17:16
标题: 我们学语文做什么?识字吗?
看上去的确非常好

不过我有点不太相信。
看看儿子的课本,我不相信他两个星期就能学完。即便老师不要求写字,那也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除非你只是通读一下,不要求孩子记住那些字词。

虽然可以通过阅读快速扩充字词,但是我们学习语文到底是想解决什么问题?

下面是我今年在一个比较欣赏的小学网站上拷贝下来的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目标:
阶段目标:
一至二年级目标
              到二年级结束时:
一、能正确拼读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会查字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认识1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会写950 个汉字,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能借助已经认识的汉字,读懂课文内容;在阅读过程中有自己的感受,培养提问意识。有课外阅读的兴趣。
三、能认真听他人说话,主动与他人交流。有用普通话说话的习惯;有口语表达的自信心。
四、能写几句连贯的句子,表达内心的想法;有写话的愿望。
五、能参加班级、学校、社区组织的各项活动。
             三至五年级目标
到五年级结束时:
一、能熟练地拼读汉语拼音,并借助汉语拼音扩大数字量。认识并会写2500个汉字。
二、能认读并了解课文内容,在阅读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能结合语言环境理解词义、句义;能理解课文所蕴含的道理,有自己的感受;能发现并提出问题。有课外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三、能认真听他人说话,理解他人所说的主要意思,并能用普通话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见;能根据需要,独立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四、能依据生活内容写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辨别是非善恶;有经常动笔的习惯。
五、能主动参与班级、学校、社区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合作意识。

窃以为,适当的降低孩子识字、写字的要求,根据人的发育阶段,加强对孩子各方面综合能力的培养,更加重要。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9-12-16 22:30
原帖由 我爱飞飞 于 2009-12-16 17:16 发表
一至二年级目标
              到二年级结束时:
一、能正确拼读汉语拼音,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会查字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认识1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会写950 个汉字,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能借助已经认识的汉字,读懂课文内容;在阅读过程中有自己的感受,培养提问意识。有课外阅读的兴趣。
三、能认真听他人说话,主动与他人交流。有用普通话说话的习惯;有口语表达的自信心。
四、能写几句连贯的句子,表达内心的想法;有写话的愿望。
五、能参加班级、学校、社区组织的各项活动。


对照孩子现在的状态,篮字是需要加强的,红字是达不到要求的。

如果不要求写,现在的一年级的小学课本估计1天就看完了
作者: all4kids    时间: 2009-12-17 09:41
标题: 回复 #36 jiangying 的帖子
僵硬先生,人家这个是二年级学完之后才要达到的目标。。。
作者: kitty-fh    时间: 2009-12-17 10:17
好文章,学校老师做不到的情况下,只能是我们家长在家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啦。
作者: yzrdb311    时间: 2009-12-17 10:43
被这位老师的创新精神所感动,现行体制下,一般学校很难做到的,只希望能借鉴一下。
作者: daveli    时间: 2009-12-17 13:54
Thanks for the useful message!
作者: woodhead    时间: 2009-12-18 08:37
我对这篇文章的看法,和贴这篇文章的目的,在前面我已经说了。我认为它体现了因材施教,自主阅读,发挥老师和同学主动性,等诸方面的特点,尤其是与纯粹理论方面的探讨不同,这是非常可贵的实践。
作者: luhongmei1976    时间: 2009-12-18 09:32
真希望全国的老师都学习,孩子的作用多,如果能多留时间我们一定大量阅读。
作者: gonglx    时间: 2009-12-18 09:57
标题: 有启发,儿子的班级还是传统的教育
以后还是要坚持阅读,要在家下功夫
作者: 波波宝    时间: 2009-12-27 14:46
值得学习,谢谢
作者: 稻草闲人    时间: 2009-12-28 23:26
遇上这样的老师,真是孩子的福气。羡慕呀~~~~
作者: 妞妞爱摩尔    时间: 2009-12-30 16:12
标题: 回复 #35 我爱飞飞 的帖子
我女儿幼儿园时学过《黄金识字与阅读》,学校引进的广州一个研究所和课程,学过一年半,幼儿园毕业时一般比较通俗书她都能读了,没有教材,只有两套故事书而已。孩子识字的能力要比我们想想的好得多。两周学完一本书我学得方法对头的话也不难!有些字并不是孩子在课堂上才学到,平时看书、或在其他地方遇到他们已经学会了,现在许多比较深的字,没有人教我家妞,她也会了,我也不知她什么时候学的
作者: shunshunshun    时间: 2010-1-5 13:47
好文章更有学语文的好思路,准备好好借鉴后再指导给孩子。好的教育方法真的给了孩子飞翔的翅膀
作者: 冰云    时间: 2010-1-5 15:26
一直认同阅读的重要性,每天的家庭作业真是浪费了大人孩子太多的时间,但一直没有勇气顶着老师的压力不让孩子做作业或少做.
作者: 翠竹    时间: 2010-1-5 15:30
仔细拜读了,这篇报导很好,谢谢!
作者: lymxy82    时间: 2010-1-6 10:47
如果現代教育有多一些韓老師這樣有良知的老師,那我們的孩子就幸福受益多了,現代教育簡直就是誤人子弟,九年義務教育完成的標準也就是認識千把漢字,真是汗,還不如古 時的私塾教得多
作者: lcl200062    时间: 2010-1-8 00:23
先收着,谢谢
作者: lixingmeibec    时间: 2010-1-8 09:30
要是孩子能遇上这样的老师就幸福。我家的小女,读的是传统的学校,老师每天的信息都是要孩子做更多的作业,写生字,组词,孩子一度很抵触这种一成不变的作业。学校是省一级重点学校,老师每天都很忙,也很敬业,教学上也花了很多心机,但都是围着教课书转。班上图书角也有很多课外书,但是孩子没有时间阅读,这些书都是摆设,真心痛。
作者: 菜园瑞雪    时间: 2010-1-8 19:32
这篇文章让人很受启发,真希望其它的语文老师也能转变观念。
作者: laserjet8l    时间: 2010-1-17 19:25
我老公一个朋友的外孙在苏州市实验小学的实验班上学.他们就是从一年级的时候就把小学应学的生字都学光了.采用的语文课本与其他班级(包括其他学校的都不同),一学期二本阅读书,共100多篇文章.每天上一篇文章,每篇文章就一个问题,速度奇快.不仅是语文,数学英语的教材好像都是采用上海实验版的.只是听说每天回来还要做许多作业,我真有点担心小孩是否接受得了.
作者: 逗逗1123    时间: 2010-1-18 10:07
真是好老师,喜欢欣赏这样的老师,也佩服那个班的家长,有勇气接受这样的教学
作者: laserjet8l    时间: 2010-1-18 18:07
TO: WOODHEAD

Re: 她两周教完一本教材 --一位小学语文教师的实践
操作理由: 希望能够多介绍一下情况。[/quote]

你好!
    具体该学校老师如何上课也不是很清楚.只因我小孩读二年级上学期,老师想提前教下学期的书,(文中说的小孩正读三年级)于是就向他借书.借回来一看,发现他的课本与我们的完全不一样.语文二年级下学期用书是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的阅读书两本(注明是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韵语教学研究与实验),共113篇文章.没有任何图片,全是文字. 内容基本上是中外的儿童文学与地理科学知识.每一篇文章后有一道思考题,文章中好的词语与描写句都划了出来. 据小孩的家长说,每天放学后,老师都有另外布置复习词语,摘抄好的词语等的作业.
    数学用书采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北京景山学校编的五年制小学实验课本.
    英语用书则是采用的上海版的牛津英语.
    该学校同一年级不同班级的用书也是不一样的. 从这些书本来看,数学与英语到是没有什么特殊.(我倒是认为自己小孩学校的英语用书更好:同时用江苏版的牛津英语和灵通英语教学. 灵通英语较难一点,但孩子学起来并不困难.其实语言对孩子来说并没来难易之分.如果一学期只教牛津英语的区区10课,真是有点浪费时间.) 我认为他们主要特殊在语文教学上: 让小孩大量阅读.我也认同这种做法, 书读千遍,其义自现. 现在有一些不能理解的地方, 看得多了,理解也就深了. 老师无须在课上反复解释一些学生已知道的词语知识.
    我对自己小孩也是让他多阅读,每月看10多本儿童文学/少儿科学书(同时在网上下载了故事音频给他听,现在他每天都离不开听故事), 不给他讲解,不给他任何要求, 让他纯粹在兴趣中读. 多阅读给他的学习带来了许多好处. 知识面丰富,理解力强.
作者: pl09092000    时间: 2010-1-18 23:07
精品文章!值得一看
作者: longforever    时间: 2010-1-20 10:55
孩子的课外阅读量很大,可是语文考试的成绩总是不理想,错字很多.怎样将两者和谐地统一起来?我很困惑!
作者: smilesunsay    时间: 2010-1-20 15:24
一位有良知的老师,可惜自己的孩子碰不上。
作者: jawhsy    时间: 2010-1-20 17:13
很受启发,还是要坚持大量阅读
作者: 波波宝    时间: 2010-1-24 21:21
看来尽早认字-------大量阅读------不解释,让孩子通过阅读自然理解,才是学习语文的捷径
多谢LZ和LS各位的探讨
作者: myyct    时间: 2010-2-10 13:52
现在的教育模式简直是在扼杀孩子的创作性,韩老师的学生太幸运了,孩子的课本哪里要拖一个学期,没办法,也不能让她先学,不然上学学什么!
作者: drma    时间: 2010-2-10 22:35
阅读阅读太重要了,苦恼孩子不爱阅读
作者: iriver    时间: 2010-2-15 12:27
文章太长,还是看了,慢慢的体会,谢谢楼主分享!!
作者: 绿绿    时间: 2010-3-5 16:00
这就是现行教育制度造成的,老师也很无奈,我们家长更是没办法,我家才上二年级,就对 我说没时间看书,我记得我上小学时回家是没什么作业的。
作者: cater923    时间: 2010-3-23 23:45
欣赏,谢谢楼主好贴
作者: duduca    时间: 2010-3-26 12:43
大量阅读的确是好方法,已经看到身边孩子成功的例子了。谢谢分享。
作者: liuliugu1    时间: 2010-4-3 22:19
这样的老师太少了,家里引导也是会加重学生的负担,除非学校没作业
作者: remotestar    时间: 2010-4-6 22:22
学校做不到的,家长努力...............
作者: wangyuhuacathy    时间: 2010-4-7 14:09
很有收获,谢谢分享
作者: dashuangmama    时间: 2010-5-21 16:12
遗憾的是,我们身边没有!!!
作者: yeqingmei    时间: 2010-6-3 13:51
老一套的语文教育,把本来美好的文章糟蹋了,不仅让学生味同嚼蜡,更生厌烦.语文学习十几年,都学到了多少真正有用的东西.
我为韩老师喝彩.
作者: yeqingmei    时间: 2010-6-3 14:01
标题: 回复 #58 longforever 的帖子
与你同感,孩子认字量大,但一写就错字满篇
作者: LZsidney    时间: 2010-6-3 16:20
有收获,学习了
作者: 双子座99    时间: 2010-7-8 20:55
好详细啊,细细学学,谢谢!
作者: LZsidney    时间: 2010-7-13 11:36
深受启发,不只是要阅而且应该是读
作者: 水晶灵    时间: 2010-7-14 11:38
很受启发。。
作者: lym    时间: 2010-7-17 21:59
好文章,好老师,深受启发。但是现在有几个这样的老师,真羡慕这些孩子能遇上这么好的老师。
作者: sisiyin    时间: 2010-7-23 14:57
我非常欣赏这位老师的观点为,可这样的老师很少哦。语文的目的就是为了阅读。
作者: caone999    时间: 2010-8-14 02:03
坚持亲子阅读,坚持自主阅读。
作者: shifachenn    时间: 2010-8-16 15:31
《中华上下五千年》,并且还打算把《三字经》《百家姓》《论语》.

《大卫.科波菲尔》诞生在《呼啸山庄》,《母亲》的去世使他成了《雾都孤儿》,他在《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经历了《罪与罚》,付出了《孤星血泪》,逐渐对这个《悲惨世界》产生了《傲慢与偏见》。后来,《唐.吉诃德》成了他的《漂亮朋友》,他经历了《战争与和平》《红与黑》《阴谋与爱情》以后《复活》了。懂得了《热爱生命》,明白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不懈地《追求》,使他终于成为《英雄凯撒》式的人物,并由此赢得了《上尉的女儿》的爱情,在《神奇的花园》,他接过《珍妮姑娘》送来的《麦琪的礼物》,满怀《理智与情感》,参加了《青年近卫军》,开始了新的《一生》。

好呀!
作者: byc-sap    时间: 2011-9-12 02:11
很受启发,还是要坚持大量阅读
作者: jjyylin2004    时间: 2011-9-13 22:06
我也打算坚持让孩子多读书,虽然她不是很乐意,呵呵。
作者: 长青    时间: 2011-9-18 16:24
标题: 回复: 她两周教完一本教材 --一位小学语文教师的实践
很有个性,很有责任感的老师,真希望她的试验能大范围推广,为我们下一代,为子孙造福!如果可能,我的孩子也愿意尝试!佩服韩老师的教改勇气,佩服张振东校长的独具慧眼,对你们在幼儿教育的探索和创新无比崇敬。即使你们遇到困难或是失败,都值得鼓励和支持,正是你们的责任和改革让我看了基础教育和国学传承的希望!
作者: jxm1996    时间: 2011-9-18 21:42
好文章,深受启发,学习了。
作者: 闪电江湖    时间: 2013-2-28 22:19
究竟怎样学语文,有人讲吗?
作者: yqing1235    时间: 2013-5-25 10:35
原帖由 all4kids 于 2009-12-16 17:16 发表
看上去的确非常好

不过我有点不太相信。
看看儿子的课本,我不相信他两个星期就能学完。即便老师不要求写字,那也基本上是不可能的。除非你只是通读一下,不要求孩子记住那些字词。

虽然可 ...

方法用对,不用花太大的精力孩子也可以轻松识字,比如你在孩子小的时候每次给他读书时用手指着字读,他会无意间认识很多字,而上学了之后识字基本不是问题,重点可放在学写字上了
作者: lele_mam    时间: 2013-6-4 22:56
我们语文老师的方法,就是不听练习,重复练习,孩子很容易就厌倦了。其实阅读才是语文的基础。
作者: TRACYMA    时间: 2013-8-20 22:59
我们的阅读量还不够,关键是阅读速度还有待提高。
作者: 卤肉饭大娘    时间: 2013-8-25 23:41
很有启发,可是现在的教育环境如果学校不改革,还是走老路。
作者: wubin9312    时间: 2013-9-4 14:49
很受启发,看来还是要语文学习还是要达到一定的阅读量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