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教育不相信神话的又一个例证 [打印本页]

作者: 老易    时间: 2009-11-23 16:58
标题: 教育不相信神话的又一个例证
冯德全《早教革命》遭到中央电视台揭批

以前写过一篇文章,《早识字能够导致早慧吗?》
出发点就是告诉大家,不要相信那些在识字量上做文章的邪门早教。

识字要与口头语言的发展结合起来,超出口头语言发展的识字不仅无法提高智力,
反而可能产生一些副作用。

最近,CCTV《经济与法》栏目对冯德全的《早教革命》进行了揭批。
教育不相信神话,这个道理又一次得到了证明。
希望大家能够举一反三。点击收看节目视频。
作者: 阿小小    时间: 2009-11-23 18:41
我还时不时后悔学前未让儿子认字呢,现在可不后悔啦
作者: hq1966    时间: 2009-11-23 19:31

  中央台如果就为了早识字而反对冯的早教
  那还不如俺这个爸爸电视台

  早识字不一定早慧
  但早慧的孩子很多得益于早识字
  
  
识字口语可以结合起来学
  但不能以口语阻止书面语的进度
  有些书面语只存在于书本上
  下辈子都不一定在口语中运用

  早识字并不是如今才有
  成功案例已经数不胜数

  要反对
  就反对那些以识字为目的识字法
  反对那些强迫孩子识字的做法

  早识字本身并没有错


作者: shanlon    时间: 2009-11-23 22:47
标题: 中国就是缺少教育的神话
中国的仲永不少,但是神话呢? 现在还没看到!

如果中国教育出不来神话,所谓的教育专家都应该去找几块冻豆腐.........


作者: editorsome    时间: 2009-11-23 22:52
早识字与早慧高度关联,我想这是可信任的推理。但是有些机构为了迎合大众,搞钱,把识字极端化,过早进行,这才是可怕的。
作者: xylonhong    时间: 2009-11-23 23:00
1. 这是《经济与法》的节目,而不是有关教育的节目。

2. 似乎这个节目的核心就是为了配合教育部声明的最后一段内容。

3. 这个节目似乎不是为了反对早识字,而是反对人家产品的广告里面不清不楚的扯上一些不愿意被扯上的有关方面。如果是为了反对早识字,那么论证是苍白无力的。
作者: 心香如意    时间: 2009-11-24 08:13
羊视的这个节目长期是隔靴骚痒,记得上次看它的节目是揭露电视购物中的一个说打电话不要钱的手机广告,节目又是采访了受骗的消费者、又是去找生产商和销售商的经理,最后告诉我们世上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这个手机不但电话要钱,而且费用更昂贵;

节目挺长的,也很全面,但是最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它却只字不提,无论这个广告如何好,无论这个骗局如何巧妙,只要它不上电视就不会有受骗者,是谁让这个节目在电视上开骗呢,节目中主持人对这个明眼人一眼就看得出的根本性问题却不提,兜什么圈儿去找那些人的茬,让人看着憋气,所以这种节目,不要轻信,它没有权威性,就是为做节目而做节目的一个没有思想性的节目。

[ 本帖最后由 心香如意 于 2009-11-24 08:15 编辑 ]
作者: times    时间: 2009-11-24 09:12
识字只是家庭教育中语言学习的一个细节。多识字,早识字并没有错,但忽略了其它方面,或用错误的方法来达到正确的目标就有错了。

央视某些节目的确装傻充愣,许多地方电视台更是伪劣广告的帮凶,却大言不惭地揭批明星代言的不实广告。

即便冯氏有错,央视也没有资格揭批。
作者: cedarlong    时间: 2009-11-24 15:18
识字本身是没有错的,是家长的方法和目的错了,有些早慧的孩子就象海绵一样吸收着生活里的一切,不教就错过了孩子学习的黄金时期,有些晚熟的孩子不开窍的时候,生生灌输只会造成伤害,所以,孩子不同,教育不同, 不能一概而论。
作者: qqyou    时间: 2009-11-24 16:06
居然还有人看CCTV,笑死了
作者: 勤劳小蜜蜂    时间: 2009-11-24 16:15
我还是不明白,早认字不好吗?

看不明白
作者: woodhead    时间: 2009-11-24 16:41
原帖由 qqyou 于 2009-11-24 16:06 发表
居然还有人看CCTV,笑死了

听到qqyou一声长笑,也有些想笑。
cctv又不是历史,看看何妨。。
对了,有个我们栏目,王立芬做的,还是不错的。。
作者: woodhead    时间: 2009-11-24 16:46
老易意思是:让孩子认识爸爸妈妈两个词,必须知道什么是爸爸妈妈。
象孙悟空那样石头缝里蹦出的人,你给他念一万遍爸爸妈妈,也白搭。

建议大家看此贴直接跳到13楼。。
作者: 子云    时间: 2009-11-24 16:57
豆豆听故事时从不看书,看也只看图,不看字.

因为幼儿园教唐诗,为了让他背诵,打出来,指着让他读,这时他会看.既然这样,那就读诗好了.每周两首,每次每首读两遍,多少总要认点儿字吧,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9-11-24 17:09
原帖由 woodhead 于 2009-11-24 16:46 发表
老易意思是:让孩子认识爸爸妈妈两个词,必须知道什么是爸爸妈妈。
象孙悟空那样石头缝里蹦出的人,你给他念一万遍爸爸妈妈,也白搭。

建议大家看此贴直接跳到13楼。。


木脑袋真有意思,孩子初始识字的时候根本不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这点和成年人不一样的

孩子识字,是从名词开始的,当然要是实物相结合,不然就会搞乱孩子的思维,孩子大了,能够抽象思维了,就可以理解动词形容词副词的字了,就不需要和实物结合了.

建议此贴直接跳过13楼.
作者: jiangying    时间: 2009-11-24 17:34
子云 2009-11-24 17:14 金钱 +10 看来读诗识字也不是好办法.
子云 2009-11-24 17:14 威望 +10 看来读诗识字也不是好办法.

这是你说的,不是我说的
作者: 老易    时间: 2009-11-24 20:53
原帖由 editorsome 于 2009-11-23 22:52 发表
早识字与早慧高度关联,我想这是可信任的推理。


请具体谈谈你的推理好么?
作者: wrj777    时间: 2009-11-24 21:27
先不论识字的问题,但就冯德全这个人,从看他出的书就看出他的水平以及是否将其心放在教育上,他纯粹是个半吊子的骗子!
作者: cailixia    时间: 2009-11-25 10:51
其实教育方法还是因孩子而异,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作者: greenbee    时间: 2009-11-25 10:58
这个短片幼儿园老师的一句话我听进去了,说识字早的孩子“对书本的兴趣,对文字的兴趣大于他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好奇”,这是需要热衷于早期识字的父母所需要注意的问题。我感觉不是早期不可识字,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发展步伐。但是凡事不可做得太过,过于注重识字可能是会影响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我有一个朋友的孩子就是这样,在幼儿园大班时就已经可以独立阅读了,孩子也很爱看书,天文地理什么都看,做起数独题来更是高手。可是孩子不愿意同他人交往,对书本以外的事情也不太感兴趣。这就有点麻烦了,也许孩子长大后会成为什么“家”之类的人才,但是从获得人生幸福的角度来看,估计有点难度。
作者: 小地主    时间: 2009-11-25 11:49
别的早教如何?是不是都是骗人的呀。
作者: xiaohanmama    时间: 2009-11-25 11:56
原帖由 greenbee 于 2009-11-25 10:58 发表
这个短片幼儿园老师的一句话我听进去了,说识字早的孩子“对书本的兴趣,对文字的兴趣大于他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好奇”,这是需要热衷于早期识字的父母所需要注意的问题。我感觉不是早期不可识字,不同的孩子有不 ...


所谓的“幸福”个人的定义不尽相同,我同学的姐姐就是这样一个例子,我们每次谈起她就觉得不可思议,怎么从大学读到博士,一天到晚就泡在实验室里,从来没出去玩过,我们都觉得这样的人生有什么意思,可是人家不这么想,她觉得能够沉浸在自己喜欢的专业里,是何其的美妙。
作者: glistercao    时间: 2009-11-25 12:24
我觉得早识字也没啥不好,关键是看通过什么样的方法
作者: xiaohanmama    时间: 2009-11-25 12:38
原帖由 jiangying 于 2009-11-24 17:09 发表


木脑袋真有意思,孩子初始识字的时候根本不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这点和成年人不一样的

孩子识字,是从名词开始的,当然要是实物相结合,不然就会搞乱孩子的思维,孩子大了,能够抽象思维了,就可以理解动 ...


无论你第一次是指着图片,还是指着一条拉布拉多犬告诉孩子那是“狗”,当他看到其他品种其他毛色其他体型抑或是在电视上看到狗的图像时,他一样会指出那是“狗”。你把一堆的积木摊开让他把里面的圆柱体拿给你,不管大的小的,红的蓝的,只要是圆柱体他都会拿给你。以上这算不算是抽象思维的能力?或许无法和成年人比,但是我觉得孩子还是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的。
还有我觉得孩子的辨析力也不弱,只要你不是刻意的,要把孩子弄迷糊了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就好像周围年轻的女性他一般都管人家叫“阿姨”,但是如果你给他一样东西,对他说:“把××拿去给阿姨。”这个阿姨前面不需要加任何定语,他一样不会给错人,虽然都是叫“阿姨”的,可在他的小脑瓜里一个个分的清清的。外表看起来几乎一样的鞋子,这双是爷爷的那双是爸爸的,这双是楼下穿的,那双是楼上穿的,妈妈穿这套衣服一般配这双鞋,穿那套就配另一双鞋...其实我也曾一度担心会把孩子的思维给搞乱,以前婆婆说叫“外婆”太疏远了,两边都叫“好婆”时我还担心会把孩子给弄晕了,可是事实是这个好婆是妈妈的妈妈,那个好婆是爸爸的妈妈,他都很清楚。
作者: bwwdxs    时间: 2009-11-25 17:35
标题: 回复 #24 xiaohanmama 的帖子
楼上说的很有道理,真的不要小看小孩子的辨别认知能力.我认为认字或别的方面早教只要有个度,把握好度肯定不会误导孩子的.这要看父母们认可社会上各种早教的程度了,别着火入魔即可.
作者: sereslee    时间: 2009-11-26 08:17
标题: 回复 #20 greenbee 的帖子
【识字早的孩子“对书本的兴趣,对文字的兴趣大于他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好奇”,】
也许各个小孩都不同
我家的孩子也是大班也能独立阅读了,而且相当喜欢看书,各个方面都涉猎,特别是天文科学方面的。可是他很喜欢出去,而且也特别渴望能和小朋友交往。每天一放学就是在外面,吃好晚饭也是要出去一个小时的,就算是只有他一个他也要出去兜一圈才行,否则就是心里有个疙瘩
当然,我也非常赞同和支持他这样。孩子嘛,毕竟是以玩为主的。只是我们在玩的过程当中认识了许多自然界的好朋友,而且还经常捡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回来,一会说是武器,一会说要做个太阳系
而且我家孩子在家也不全是只看书的,他会根据书做各种各样的创造,经常搞得家里乱七八糟 ,这个,应该是对环境很好奇了吧
作者: dfylhy    时间: 2009-11-26 09:07
我觉得幸福与否还在于自己的心态,快乐不快乐也不是由别人来评价的,不管是做什么,只要是自己爱做的,喜欢的,那都是乐在其中的,都是快乐的。
      关于早识字,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那就看家长会不会实施和运用上运用好了,孩子的潜力会得到最大的开发,运用不当,有可能会适得其反,所以我们不能以偏概全。
作者: yeddawu    时间: 2009-11-26 11:10
我看过冯老的书,我觉得他的早期教育不光是讲早期识字,还有性格的培养也讲得很好,反正我看了,是挺受益的,后悔没早看他的书,通过他的一套理论,如果妈妈们能坚持的话,孩子各方面应该是培养得不错的。现在给人的感觉就是一提到冯,就是早期识字,CCTV里面的是商家的一种过分宣传广告。单就早期识字来说,我个人的体会是,孩子有个看书的敏感期,过了这个敏感期,再让孩子爱上看书,挺难的,当然看书的前提是有一定的识字量。
作者: uouo123    时间: 2009-11-26 11:46
看过这个广告节目,一开始还以为是科学探索节目,看到最后才发现原来是广告,这样的广告能被播出,难道电视台当初就没有审核吗,广告法是形同虚设的吗?
作者: 榴琏    时间: 2009-11-27 16:42
[quote]原帖由 yeddawu 于 2009-11-26 11:10 发表
我看过冯老的书,我觉得他的早期教育不光是讲早期识字,还有性格的培养也讲得很好,反正我看了,是挺受益的,后悔没早看他的书,通过他的一套理论,如果妈妈们能坚持的话,孩子各方面应该是培养得不错的。现在给 ... [/quote

这个我有异义, 我家小孩就是从小没有让她认字, 现6岁了, 还是不认, 只是拿各种书让大人读给她听.还是算爱看书的吧.

不过也该认字了吧, 可人家不高兴认
作者: ggao78    时间: 2009-11-28 21:47
我个人的经验觉得早识字非常好.(对于我儿子来说).本月23日刚刚过他的3周岁的生日.认识500多个字.一直在和我一起读笠翁对韵.不过速度较慢,才会读到二冬.这一段时间起大雾.他说是下雨.我就说是"雾",并顺口说了"雾蒙蒙".他就自己说"雾蒙蒙,就看不远啦".

觉得读下来,看到相关的,他能在提示下很快明白 ,并很快解释出来.

这和他认字和读经是有很大的关系的.

没看出来识字有什么不好.
作者: 胖星儿    时间: 2009-11-30 10:45
早识字,有好处,但也不能走极端。老头的书我看过,报告也听过。感觉怎么说呢,出发点我认同,识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孩子认识这个世界,但怎么说它也只是一种工具,手段而已。可是在他的书中过分的暗示识字与智慧之间的联系,很容易让人误解。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