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概念选择英音还是美音?
答:在书店购买的《新概念》配套磁带就是英音版,由外研社出版。一般我们说的经典语音就是这个版本。但是,对于第一册来说,偶数课,这个版本的录音是没有的。只有美语版《新概念》第一册的录音是完全的。
但是,对于学习美语又喜欢《新概念》的朋友来说,最好是听美音版的,由上海外国语大学出版。市场上很少见了,需要耐心的在网上找。
美音与英音的原则全凭个人喜好,没有谁好、谁不好的区别。只要是学英语的人,在练习听力时应该美音、英音都接触,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你不知道你碰到的外国人是欧洲人,还是美洲人,即使是美国人也有说英式英语的。
那么你自己的语音要始终遵循一种,不要英美混杂。
二、学习《新概念》该从第一册开始,还是从第二册开始?怎么去背诵课文?
答:对于《新概念》的学习,首先要告诉你的是一定要下苦功夫,不能嫌烦,坚持下去。而且要从第一册开始学起,这样对于你以后的学习会有好处的。相对来说,第一册简单一些,基本上是一些日常对话,或者简单的叙述性短文。别看简单,如果你能脱口而出、运用自如的话,口语方面就已经相当了不起了,而且,对于第二、三、四册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坚实基础。
说说新概念一的学习:
1、不要去看那些背着2、3、4册人的感言。大多数都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去背诵的。没意义!即使背了,说的时候也都是想那些最简单的句子去表达,因为难的一个都想不起来,简单的还怕自己表达不准确呢。
2、你可知道生活中的英语就是很简单的,哪里有书本上那么复杂?陈述式的表达方式就是比日常口语要复杂。它不像
“您住哪儿?”
“我住天安门广场正中央”这种对话那么简单。
3、打开新概念第一册,看哪儿哪儿会,当然是觉得非常的简单了。你别去看书,就听录音,尤其是那些对话的录音,一句一句的播放,相当于在和别人交谈,你看你能否回答正确?即使你的回答不是和书上的一样,那么你想想你能顺利的做出回答吗?
4、每课学完后,你能把这些简单的对话用到生活中去吗?生活中不用英语,4册书都背下来最大的成就也就是顺利通过考试,其他的什么都不是!没有人会听你滔滔不绝的背课文的,课文是别人的,不是自己的!
5、新概念第一册,语速是慢,这种情况下,你能在听英文的时候反应出它的中文解释吗?你能在听录音的同时,直接做出它所表现的动作或想像出它表达的意思吗?是不是还在心里“听到英文――翻译成中文――想中文回答再翻译成英文做出反应”这么一个过程?
6、新概念第一册的每篇文章学完后,你能照着原文自己写出一篇来吗?
7、没有第一册的基础积累,2、3、4册想学好才怪呢。盖房子是要打地基的,没有地基,上面的房子再漂亮,扇下扇子都会吹倒的。英语同样如此,要学就学好,别学“豆腐渣”英语。
8、如果简单的第一册没有用,作者干什么不直接写第二册,非要凑个1-4册呢?2-4册不就得了?
9、知道为什么很多人没有毅力了吗?懒惰只是原因之一,更多的是大多数人好高骛远,总想一蹴而就!基础的,简单的看不上,复杂的,难度大的又学不明白,于是就开始困惑、茫然,实在不行了就换教材,还是从第一课开始学,简单,心里高兴!那速度,一天20课都没有问题,又如何呢?全是白费力气,到了有难度的,还是不会,恶性循环。剩下的只有抱怨了!
10、书本是死的,脑子是自己的,方法是灵活的!
英语背诵的流利程度不是越快越好。速度快只能代表你非常熟悉了,但是谈不上发音、语感就一定强。
快,带来的好处是你再去听录音时,不会再觉得紧张,听不懂。使你能够做到同步反应的效果,这只是培养语感或者说叫做训练反应的一种方法而已。
同样的一句:“How can I ever repay you for all your help?"在录音带和电影中的语气是不同的,你即使背得再快,未必就能反应过来。因此,英语的背诵是要从模仿开始的,不要觉得录音带里的语调很怪而自己不好意思去模仿,非要按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表达,那么,你永远感受不到自己的语音纯正。
录音带的语音只能说是“标准英语语音”,它在生活中是不存在的。就像“标准普通话”,北京人说的也不是普通话,只是地方方言而已,它只是接近普通话,比如“哥们儿”一词,一般来说都是儿化音,“儿”的发音弱读了,听着很好听!但是,标准普通话的要求是要说成“哥”“们”“儿”,三个字的发音必须饱满,这才是“标准普通话”。英语录音带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说,跟读速度的快与慢都是帮你培养语感的途径,快的基础是慢。
对于背诵,相对来说都是指的二、三、四册全文,背诵实际上是增强语言能力,增强语感的一种方法而已,效果很好的!
背诵要理解性的去记忆,无须一字不落,你学英文的目的无论是说还是写都是为了能够表达思想,而不是去给别人单纯的背课文。机械式的背诵只能让你打击自信,失败得更快。除了课文你会背诵,让你自己说点什么就一概不知了,这不是掌握英语,而是应付差事。
理解性的背诵,是你白课文的意思后,就要学会去改写它,把范文中涉及到事件改写为和自己有关的事情,让自己成为第一人,而不是一个阅读者或是一个旁观者。这样,你的记忆才能深刻,才能积累语言,迅速的表达思想。
书后的练习一定要做,同样也是改写成自己的事情,虚拟一个自己从未做过的事情也可以。只有理解性的记忆才是自己真实拥有的,别“傻背”。
在背书时,每次都把要背的内容写出来,再和原书去对照,拿着你默写的去背。你的书翻得越少越好!磁带越多听越好。没有别的目的,就是巩固记忆力,锻炼阅读能力。
背书一定要有计划,有规律的背诵,否则耗费精力却不见效果,最好按照科学的艾宾浩斯曲线进行背诵设计,或者更简单一些用设计好的超循环背诵大表,可以到百度上搜索一下。
三、怎么去听录音?怎么去听写,听写有什么用处?
磁带要天天听,早、中、晚,各一次。就像你听流行歌曲一样,听多了,记忆自然就深刻了。即使你不去背诵,听多了也就会了,当录音说一句时,你就能接下一句,这也是很好的练习口语的方法。
先整篇课文放一遍录音,看看自己能听懂多少?然后要逐词逐句的听,也就是放一句话的录音,按下复读机的复读键,让它反复播放,你听出来什么就写什么,对于词汇量上的刚开始可以看书,但要慢慢的减少翻书的次数。水平高的不要看书。实在听不出来,也可以看一眼书
然后,利用词典去查每个单词的音标、注解。自己试着写出中文解释,写出来了,再和书上对照。未必一个字不差,只要意思对就行,因为汉语太复杂,一句话能有很多种表达方式。不必精益求精。
写出来了,和原文对照了没有错误后,就去跟随录音大声的朗读,直到语气、发音和录音相同为止。然后你再继续第二句话的重复劳动。
当一篇课文结束后,要保证听完的录音每隔5-7天就重新听一遍。边听边跟着说。
每天不要学的过多,当你听到最兴奋的时候,就不要再继续了,哪怕是这一课只剩下最后一句了。都要到此为止,把这点激情留到明天去。充分利用剩下的时间去查词典、去理解,去改写,把精华变为自己的思想。很快你会感觉到,每天不听英文你就会很别扭了,这时,英语就不再是一种学习的负担,它已经成为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那么,你进步的速度将会越来越明显。
听写,一是练习听力、二是练习写,练习记忆力。一句话由几个单词组成,你写出一句话,就要写出很多单词来,写出来的是英文,自然你眼睛看到的也是英文,能够练习阅读能力,而且,在你写的过程中,你是不会去想中文的意思的,你想的是一个具体的事物或者是表情。比如说:Last week I went to the theatre.你在写出来的时候,你想的是“个星期我去看戏”这么一个事情的场景,而不会去想中文“Last week代表上个礼拜,I是我的意思,went to是去的意思,而且它还是go to的过去时,更不会去想the theatre是剧院。只有你不认识这个单词,在查到词典时,你才会去想它在中文里是这个意思。那么,你既然知道了,下次就不要在有这个英翻中的意识,要有想像的意识。看到了the theatre,你就把它想像成北京的长安大戏院嘛,或者大华电影院之类的。这叫“形象记忆”。时间长了,你就脱离中文思考的瓶颈了。
还有不明白的,就看看这个步骤:
1、先整体听一遍课文。看看自己到底能听懂多少。
2、利用复读机复读功能,逐句播放,听一句,写一句,碰到不会的单词了就先空着。继续往下听写。整篇课文或者你拟定的几句话都听写完了,再结合上下文看看那些不会的单词能不能猜出来。
3、逐句回放那些空着单词的句子,试一试能不能写出来。如果还不行,就打开书对照的看一下。在这里,我倒是不主张钻牛角尖,恨不能一个不会的单词憋好几年才写出来。因为,有些单词确实我们不会,那么直接看一下书,就知道了,下次也可能在其他课文中还会遇到,这就等于是复习了,不要太死板了。其实,这次看了,未必下次你真的就会写。
4、把不会的单词,或者你认为含糊的单词去逐个的查词典,逐条的去看注解。
5、每天多听这些听写过的录音,最起码你要在今天听写新内容之前要默写一遍昨天听写过的。
6、看着中文注解写英文,联系中英互换。绝对有效。
7、如果你想练就口语,就要大声的去模仿朗读,最好能背读。
8、运用李阳的“一口气”训练你的伶牙俐齿,这个真是很管用,以后你会发现听任何英语都不会觉得语速快的。
这个方法的好处就在于:
听能够让你集中精神,写能练习拼写和记忆,听写的同时你是不会考虑它的中文是什么意思,这就是英语思维方式。
写出来的东西应入眼帘,就是练习阅读。英语听写得多了,你就知道很多句型、句式是大同小异的,经过查查语法书,了解一下,自然语法知识就提高了。阅读速度也就提高了。因为始终在听,所以你置身的就是英语环境。
大声的朗读,直到会背诵。这些都是训练发音、语调、记忆的。口语能力自然提高了。一口气能让你的嘴巴更流利,你就不会感觉外国人语速快了,即使新概念2还是慢速英语,没有慢速的积累,哪里可能听懂正常语速的英语。其实,一口气的训练基础也是先慢后快直到最快速,不信,你就试试!
看着中文写英文,实际上就是把看着英文想中文反过来,这样,你就不自觉地去做起了翻译,也是训练英文思考方式的一种方法。不过,要想当个真正的翻译,光是《新概念》可还不行,还要看一些专业的书籍。《新概念》毕竟是大众英语。
对于急于考试的学生来说,上面的几条你可以不完全照着做。这些就是打好基础的方法。《新概念》可以这么做,任何一本教材或者是dvd也可以这么去做。
四、每天学多少合适?
每天不要过多的记忆,有5-6句话足以,多了什么也记不住。科学的说法是一天记忆8句话,我们还是不要那么标准了,少点好。最好能把学到的组成简单的对话,这样一问一答自己都可以练习口语了。不要去考虑进度,不要去想:“唉呦,这得猴年马月我才能学会呀?”,当你对英语有了感觉后,速度是突飞猛进的。心不要太急,戒骄戒躁,就像一个人猛吸一口气,他可以跑得很快,但他永远跑不远。就是这个道理。
五、我不会改写怎么办?
谈到改写,其实不用犯愁。《新概念》每课后面都有练习,尤其第一册书,练习部分有大量的替换词,连人称、动词格式你都不用改,直接把book换成car就行了。当然这是最初级的改写,但是你有可能就想到你自己身边的东西了,比如:手机、手套、mp3什么的,改过来就是你的语言了,你先照着书上的练习去做,一段时间后你就知道如何改写了。
然后再学会把第三人称改为你自己,无非就是“he、 she、 they或者是人名都改成“I”,遇到第三人称单数时,它动词后面有“s”,你就把“s”去掉。比如说:He loves a pretty girl.”你就改成:I love a pretty girl. 遇到宾语的地方,无非就是把它们换成“him、her、me、them、 us”等等。比如说:Where do you plan to take me? 你就该为:Where do you plan to take her?或者:Where do you plan to take my dog?其他的都可原封不动的照搬过来。总之呢,书里说去剧场,你就去改为商场,说里说买了个帽子,你就说你买了件大衣。但第一人称变第三人称时一定要注意动词的变化。这样简单的改写一些以后,你脑子里就有的写了。每天都看一看自己写的东西,每天你都会有新的想法,那就不断的增补,修改。不知不觉间,你就有了质的突变。即使刚开始写错了,自己看不出来也不怕,待你水平提高后,自然你就知道哪里错了。我们说母语的时候不是照样经常犯错吗?所以说错、写错英文简直就不要拿它当回事。如果你都会的话,你还学英语干吗?那不是吃饱了撑的找休闲来了吗?
六、我不知道我是不是该从第一册学起,你说我完全不会吧,我也会点,你说我会吧,我又觉得自己还真不行!
大多数人都是处于这种“中国式阅读”英语状况。也就是说“聋哑高材生”。
其实,解决这类人的问题很简单,因为他们有很好的英语基础了,无非要做的就是两件事情:听和说。
如果,你真的想克服你的弱点,首先要做的是得肯“放下架子”,脑子里不要再去想你考过了的四、六级,就是你是个“特八”见了外国人说不出来那也等于没学一样。怎么做呢?从现在开始,不要看书,一个字都不要看。
先去买一本音标的书,现在市场上的音标书籍做得比较好了,都有vcd的,可以看着练习,买这种带vcd的。好的音标教材首先是一个音标会有一个代表性的单词,然后,会有一个带有这个例词的例句,其后,是一组对话。既能教你发音,又能通过单词、例句而学到一组对话。
发音不过关,听力就不过关,口语也就不过关。音标是相当基础,也是非常关键的。
之后,你找一盘VOA慢速英语,或者《新概念》第一册的录音带,听一句,跟学一句,每句话听上300遍,你跟读300遍,直到你和录音带的发音完全相同为止。不求你学的进度有多快,只要求每句话都和录音一模一样,不听录音的时候,你就自己练习,每句话不要求你能连读、弱读,流利,只要求一个单词一个单词的把发音读准确,要最慢最慢的速度读20遍,然后逐步的加快,和录音同步了,你还要加快速度,要达到录音说一遍的速度你能说两遍。这样来培养你的听力和语感。记住!这个时候也是不能看书的。
最后,我告诉你,学习英语,你出的错误越多,你离成功就越近,所以别怕丢人、别怕出丑。不敢张嘴就先把自己关在屋里,把录音机的音量调大,这时候。录音有多大的声音,你就多大的声音说。(想着把门反锁上,别让别人进来)。每天这么练习,直到一篇文章,你都能够流利的和录音同步说出(相当于背诵得滚瓜烂熟了),录音的音量不要减,同样还是这么大声音。在你和录音同步发音的时候,你去突然的把录音音量调到最小,这时候,你的音量别降低,还保持着那么大的声音继续说下去,直到这篇文章说完为止。多试几次,第一次失败了无所谓,哪怕能保持大声的说一句都可以。然后慢慢的去第二句,第三句。然后,对着镜子看着自己,把镜子里的你当成抢了你女朋友的情敌,愤怒的去张嘴嚷嚷吧,不过别骂人(那可是你自己呀),只说英语。
找本原版的外文小说,你的阅读不是很好吗?在家把不会的单词查出来,然后出门找人多的地方,什么公交车、商场之类的,你就拿着书读,保证别人都很羡慕你的英文,而不会有人认为你在学习英文。你偷偷地用余光去环视四周,然后自己心里乐去吧。多试几次,你就会有很高的成就感了,那时候,你说英文心里不会再紧张、怕别人笑话。
这是增强自信的歪门邪道,非常有效果.
十三、我就是不敢开口说英语怎么办?
其实这个问题还真不是个人的问题,很多人,包括很多男性都在开口说上特别的怕!
我也看过很多专家的文章,到了怎么开口说这里,总是说一些什么不要怕说错、不要羞涩,要克服自己的恐惧心理之类的不疼不痒的话,Don’t be shy, Just try.可问题是我们都知道这个道理,可是我们怎么才能突破这道心理障碍关,让自己真的不惧怕了?
有时候我也在想是不是李阳、俞敏洪、还有那些学院派的英语专家门第一次和外国人讲话时候也紧张呢?可能那时候他们也说得驴唇不对马嘴吧,后来是练就了够深的“不要脸”的功夫,可能才真正突破了“开口说”这个难关。
说了点废话。还是说咱们实际的情况吧。
如果说让所有人按李阳的方法去练习口语,我估计那是不可能了。毕竟很多女性更含蓄一些。我觉得,包括男性在内,不敢说的恐惧心理有这么几点:
1、英语毕竟不是母语,没有我们说中国话那么流利,那么自然。所以,说出来总觉得别扭,怕别人听到了笑话自己。本来就不熟练,再加上怕人笑话的想法,更让自己紧张了。越这样就越不敢说了。
2、脑子里的句子量太少,学过的单词挺多,就是不能组织起来达到随意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的目的,这就给交流带来了困难。因为在交流的时候,你听到的内容是被动的,你不知道对方会说什么,所以精神会比较紧张,生怕自己不会说或者是有的单词听不懂,这就产生了紧张心理,紧张就会给人带来恐惧。
3、也许你要面对的是外国人,虽然现在街上到处是外国人,电视电影里也比比皆是。但是,真的有个外国大活人站在你面前了,叽了呱啦的和你说英文,你还真的犯蒙,因为毕竟你平时所做的听力练习都是标准录音,而不是生活口语。在语调、语态、语气上都会有很大的差别。
4、在自己没有外国朋友的时候,很想走过去和那些逛街的外国人聊上几句,可是又不敢,一怕人家不理你,自己没有面子,二怕听不懂人家说什么。因为彼此都是非常陌生的,别说外国人了,就是中国人自己在街上不认识的情况下上前打个招呼,还一个个的跟防贼似的用异样的眼光看你呢。
这是我自己总结的原因,那么我觉得既然强求不来,那就顺其自然。首先要把自己英语口语练好,即使你考下了六级,但是并不等于你的英语水平高,所以就要大量的去看口语书、多看原版电影,越生活化的越好。从电影中大量的搜集日常的对话,把它们说得要像说自己的名字那样娴熟,要说得像“What‘s your name? Thank you!"那样自然,然后你要对你的家人说,我想你不会对你的爸爸、妈妈说话也羞涩吧?你说出一句英文,你告诉他们你的中文意思就可以。这样还能练习的你的中英互换。然后同样的句子,你对你最好的朋友说,因为她们不会笑话你说错了,谁都知道说好英语是件非常不错的事情。这样,针对不同的人说同样的话,慢慢地你会减少恐惧感,说话会比较自然、流利了。既然你能和别人说好中文,就一定能说好英文。
其次,找一张自己最喜欢的原版电影,你把台词写出来,然后自己当演员,比如说像《罗马假日》,你就当那个公主,当你的大臣、还有偶然遇到的那个男主角和你说话的时候,你就做出公主的回答。一个人在家里练习,没人会笑话你的。而且,各种电影中有各种不同的英语口音,你又是在跟这些国际大牌明星对话,那是多么的了不得!大街上一个区区平常的外国人你还在意吗?“咱是跟大牌明星天天说话的主儿!”只要环境熟悉了,说话也就不紧张了。无非就是个熟练程度的问题。
还有,如果你真的碰到了外国人,刚开始紧张也很自然,外国人也是知道这点的。他们也会放慢语速和你交流的,说上几句适应了,你也就不紧张了,然后你告诉他(她)平时很少能和外国人交流,所以说英语势必会紧张一些,甚至有的不会说。他们能够理解。如果说他们不理解,你就直接说你那最纯正、最流利的汉语,说得他们晕头转向,照样很了不起!
再有,如果有那种外国人参加的英语角或者是外籍老师的口语授课,可以去参加,目的就是接触外国人来过度自己的恐惧感,其实大家都是人,接触多了,熟悉了,说话就自然了。
如果身边一个外国人都接触不到,那就和你的亲人、朋友或者以后工作中要好的同事练习说英语,说多了,就不会嘴笨了。我平常不接触外国人的时候就和同事、朋友说英语,我的目的不是他们能不能听懂,而是我自己要练习说的熟练,可能几天里我都会说同样的一句话,而对方只是简单的应答我一句,那无所谓,我能说得自然、流利了就是目的。就象说“Good morning.How are you doing. see you tomorrow. Can I help you? I‘m leaving now! I need your help." 这样自然,那么当我遇到外国人的时候,说这些,我就不会紧张了。在拿了一落东西的时候,我会和同事说“Would you be good enough to carry this for me?劳驾给我拿着这个行吗?”虽然我第一次由于紧张、说得不流利,但是我会再去不断重复的唠叨这句话,然后我再找机会我还和这个同事说这句话。等我和这个人说熟练了,我还会找其他的人再说这句话,直到我和别人说这句话的时候我不再紧张,而且非常流利了为止。
平时,还要多听英语新闻,听的时候不要去想刚才说的那个单词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你的听力要和新闻播放是同步的,因为英语新闻的语速很快,只有你熟悉了这样的语速,你再听日常交流的语速,你才会发现每一句你都听得很实在,这样就从容不迫了。而且,听英语新闻非常锻炼反应能力,不要想着每句你都能听懂,我的朋友在国外待了4年,回来后考雅思简直就跟玩儿似的,可是看CCTV9的英语新闻照样很多听不懂,但是并不影响交流。
如果以后你在外企工作,这一切都将成为自然,那里有很多外国同事,环境逼迫你不说也得说了。在没有这样的环境的时候,就上自己和自己说、和家人说、和同事说、和男朋友说。别无他法!
用英语思维,是无数学英语者梦寐以求的最高能力,也是很多英语老师最频繁使用的教学法宝。凡英语教学中的大事小事,只要是一上升到了“思维”的高度,就无可辩驳地合理和科学,就毫无争议地必须认真执行。当英语老师带领同学们练习英语对话时,老师们总会严肃地强调说道:“注意,请不许想汉语,一定要用英语思维!”;当小学生们看着花花绿绿的英语课本上的图画而不解旁边英语单词的含义时,编写教材的人也是严肃地解释说:“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练习小孩们的英语思维。”;全外教教学就更是强调用英语思维,把一个教室布置成全英语环境,一个汉字也不留,好像汉字就是学英语的天敌,好像汉字就是学英语的祸水,一举一动全都用英语进行,目的也是为了练习“think it in English”。
以下摘自hi5 超版的话
拼写顺序 SPELLING STEPS
1. Look at the word. (仔细看单词)
2. Say the word out loud. (大声将单词拼读出来)
3. Close your eyes and “see” the word in your mind. Spell the word out loud. (闭上眼睛, 脑子里想出那个单词, 大声拼出来)
4. Open your eyes. Look at the word to see if you spelled it correctly. (睁开眼睛, 比较一下你拼的对不对。
5. Cover the word and write it. (将单词盖起来, 自己默写一下)
6. Check your spelling. If you made a mistake, start over with step 1. (核对一下, 有没有写错。。。)
7. Cover the word and write it again. (将单词盖起来, 再写一遍)
4.阅读理解
经常问问孩子问题会帮助阅读理解。针对单词,词组是可以帮助他的,但是最好不要用中文直接告诉,比如书中出现fed up,你的问题可以是Why were the children fed up? 如果他能回答:Because it was raining. 就说明他理解了,因为下雨,所以孩子们很没劲。比如学到一系列的动词,comb your hair, cut your nails, get rid of the dirts on your pants.你让他做一遍这些动作,对就说明他认得这些动词,包括get rid of这个词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