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请不要这样教育孩子 [打印本页]

作者: shawn1122    时间: 2009-10-28 13:11
标题: 请不要这样教育孩子
请不要这样教育孩子

请不要这样教育孩子.rar(165.95 KB, 下载次数: 66)

附件描述:
版权信息:本站内会员所分享的全部“资源/素材”,仅供学习与参考,版权为原作者所有。
责任声明:本站所有资源来自互联网以及会员发布,我们并不能完全保证文件的安全性以及完整性。
友情提示:2014年6月以前的多数附件不能直接本地下载,请尝试穿越到老儿教下载,如果你不是老儿教一年级以上会员,请到这里购买临时用户ID

本地下载 如果本地不能下载,请单击这里穿越到老儿教下载


作者: 金城    时间: 2009-10-28 19:23
我没有看到请不要这样教育孩子的内容
作者: 边城    时间: 2009-10-29 07:09
谢谢分享,以下载此为纯文本文件
内容帖上一节供参考
第一部分前言(3)

    杭州市有关部门在对2961名学生的一次调查中,有43%的学生认为与父母无话可谈,50%的学生对父母的批评口服心不服,43%的学生感到家庭寂寞,56%的学生认为父母修养太差。江苏常州市妇联对家有读书郎的700户家庭进行的家庭教育现状调查中,竟有45.5%的学生在“最不喜欢的人”一栏中填着自己的父母。不喜欢的原因多是“不关心不理解我”、“口罗口罗嗦嗦”。   
    孩子为什么不尊敬我们?是我们给孩子的爱太少不能感动他们?是我们的孩子心高志大,忧国忧民,不屑顾及亲情?抑或是天性使然,根本不懂得尊敬父母?其实都不是。许多专家认为这正是我们爱得过分,爱得不当所致。日本人爱孩子,哪怕是寒风刺骨,白雪皑皑,也要穿很少衣服上学,或是不定期地到“无人岛”上生活一段时期;美国人爱孩子,哪怕老子是总统,是百万富翁,孩子到了一定年龄,也要自食其力。石油大亨、亿万富翁洛克菲勒的儿子要零用钱,得通过给大人擦皮鞋或洗碗获得,无正当理由别想得到半个子儿。而我们的父母,又是怎样爱孩子的呢?   
    爱的误区   
    有些父母,希望孩子快快长大,在孩子的食谱里,仅仅有五谷杂粮远嫌不够,还要配上种种“营养液”,恨不得把天底下的好东西全部都装进那小小的胃袋中。   
    有些父母,望子成龙心切,要求孩子门门得满分,兼有多种爱好和专长,如钢琴、绘画、音乐、舞蹈等,想让孩子百科无所不晓,百艺无所不精。焉知拔苗助长,往往适得其反。   
    有些父母,信奉金钱万能,对孩子的奖惩一概与物质利益挂钩。他们认为世上最伟大的爱,是为后代留下金山银海。   
    有些父母,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遍设温室和驿站,替他们抗御风暴,剪除荆棘,又沿途铺上晶莹光洁的大理石,以营造孩子“一路平安”的坦途。   
    有些父母,关心孩子的生活、健康等知识,却又不关心他们怎样为人处世,忽视了对他们的心灵培养,忘记了要把孩子塑造成一个真正的人。   
    有些父母,恨铁不成钢,只信奉棍棒之下出人才,导致孩子的心灵受到扭曲。   
    这样的“有些”还能写出很多。这种爱,使孩子长大后,难成家立业。孩子,包括孩子的孩子,一切的一切,我们全部包下来,直到我们永远闭上了眼睛为止。亲爱的家长朋友,您们是否想过,现在世界上又有哪个民族像我们这样地爱孩子呢?   
    正是我们这种无微不至的爱,使得孩子慢慢地变得骄奢、懒惰、冷漠,不理解我们的一片爱心,更不知稼穑之艰难,工作之辛苦,养育之不易,反而认为做父母的就应该为他们服务,心安理得,所以,造成孩子不正常的心态与行为,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苏氏家语》云:“孔子家儿不知骂,曾子家儿不知怒,所以然者,生而善教也。”明确指出,孩子不尊敬我们,在很大程度上是我们不“善教”的结果,久居芝兰之室而不闻其香,长久躺在爱的怀抱中当然不知其爱的甘甜与酸涩,尊敬又从何而来!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对孩子从小的教育将影响孩子的一生。孩子的教育又取决于家长素质的高低,取决于家庭教育质量的好坏。因此做好家教工作首先是做父母的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认识,重新审视自己爱的方式。   
    请再也不要这样对待孩子了   
    请不要以家长之尊来对待孩子   
    请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孩子身上   
    请不要打骂   
    请不要言而无信   
    请不要无视孩子的天真和自信   
    请不要用自己的错误来惩罚孩子   
    请不要……
作者: 清平    时间: 2009-10-29 15:11
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有些父母“,”父母“们及时觉醒吧,为了下一代,加油!
作者: 33leo    时间: 2009-10-29 16:21
反思自己对孩子的教育,对照,改进中
作者: lyfeng703    时间: 2009-10-29 16:38
请不要这样教育孩子
作者: 飞扬妈妈    时间: 2009-10-29 16:42
请不要这样教育孩子,说的太好了
作者: 武胜    时间: 2009-10-29 18:58
我的性格很不好
我常常会和孩子发脾气
看来以后要用:“孔子家儿不知骂,曾子家儿不知怒,所以然者,生而善教也。”提醒自己了
作者: 曾贝贝    时间: 2009-10-31 00:38
标题: 回复 #1 shawn1122 的帖子
我的性子很急,所以经常乱发脾气.看来以后要用"请不要这样教育孩子"来时刻提醒自己.谢谢楼主
作者: jssyccll    时间: 2009-10-31 10:18
我也是,在教育孩子时经常发脾气,现在孩子也动不能发脾气了,一定得改正!
作者: 萧萧黄叶    时间: 2009-10-31 13:09
我也是经常这样子的!
作者: casper_ll    时间: 2009-10-31 14:23
一般都是先讲一遍道理,然后严加管教
作者: 雨的天空    时间: 2009-11-2 14:13
我也是,在教育孩子时经常发脾气,现在孩子也动不能发脾气了,一定得改正
作者: 窈窈宝贝    时间: 2009-11-3 19:11
我们不“善教”的结果,久居芝兰之室而不闻其香,长久躺在爱的怀抱中当然不知其爱的甘甜与酸涩,尊敬又从何而来!   说的太好了,唉。我们总是自以为
作者: 喜阳阳0826    时间: 2009-11-4 16:08
不怒不骂,真的很难做到啊。
作者: glistercao    时间: 2009-11-4 16:15
是呀,做父母的可真不容易
作者: 三月妈妈    时间: 2009-11-5 09:59
我是个暴脾气---女儿说的!汗呀
作者: 小茶叶    时间: 2009-11-5 12:50
我们现在的大多数父母都是属于这样的,孩子们的天赋和才能被父母无线的无微不至“爱和希望”淹死了。
作者: 至爱吾爱FWZ    时间: 2009-11-5 19:55
我也是,在教育孩子时经常发脾气,现在孩子也动不能发脾气了,一定得改正!
作者: 梦也孑然    时间: 2009-11-6 10:38
在我们一味遣责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不尽如人意的同时,我想我们的家长、我们的家庭教育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作为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有必要深刻地反省一下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了。   
    父母影响历史和未来   
    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称呼:“爸爸”和“妈妈”。   
    “爸爸”“妈妈”是一本书。书的每一页都记载着父母之爱的深沉与无私,也记录着父母之爱的过失与遗憾。透过纸背,准能找到写书人的经验之谈:做人难,做父母更难;做了父母,才知父母难。
作者: maya0731    时间: 2009-11-7 23:04
现在当父母可真难啊。不过想想自己小时候受的委屈,到现在都无法和自己的父母好好沟通,一直都感受不到自己被爸爸妈妈爱,努力学习怎样当个合格的妈妈还是值得的。
作者: 鑫儿    时间: 2009-11-9 09:44
谢谢!!!学习!!!
作者: uniscan    时间: 2010-11-11 11:53
还是直接贴出来的好,节省了大家的时间。多谢诸位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