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元元的奥数小灶 [打印本页]

作者: hlp525    时间: 2009-10-10 14:51
标题: 元元的奥数小灶
眼看就要小升初了,女儿元元的奥数还处于刚起步水平,干急是不行啦,还得有些实干精神。 在这开个小灶吧,慢慢理清思路,一步步地向上爬,希望能在大半年时间内,能让元元的奥数水平有个小突破。

元元目前上着六年级奥数课的长期班,每次课后都需要我给她额外再讲一讲题,她才能理解。长期班我们会坚持下去,发现缺哪块就补哪块,确保基本能跟上进度。

另外,在家我想先给元元补一下和奥数密切相关的基础内容,比如列方程解应用题,比例,计算等等。还想慢慢按专题一个一个让她做练习。教程啊,书啊,视频都由我先看,明白之后给她讲。

肯请各路高手经常来这给小灶加把火
作者: 珠珠021    时间: 2009-10-10 23:28
幸好儿子理解得了,不用我这样做,否则太辛苦了
作者: hubaichun    时间: 2009-10-11 11:25
这妈妈辛苦了!
我觉得思路不错,只要家长能够基本掌握辅导,效率应该是比较高的。
虽然家长不是专业老师,但是对自己的孩子最了解,最用心,辅导也最具针对性。
祝你们稳扎稳打,达到预期的目标。
作者: 颀颀妈妈    时间: 2009-10-11 13:13
来学习一下, 加把火. 
作者: 曾贝贝    时间: 2009-10-11 13:14
标题: 回复 #3 hubaichun 的帖子
任重道远,我本来打算陪读到三年级就解放,看来不行啊
作者: firedragon    时间: 2009-10-11 20:40
搬个小板凳,学习。
作者: hubaichun    时间: 2009-10-12 09:54
原帖由 曾贝贝 于 2009-10-11 13:14 发表
任重道远,我本来打算陪读到三年级就解放,看来不行啊

教是为了不教,陪是为了不陪
手把手辅导是无尽头的
方向盘还是由孩子把握
孩子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思考方式成型后,能力得到了提高
初中高中的时候就省心了
成绩相同,过程不同,含金量不一样

学习技能和生活技能一样,总有人代劳就会用进废退
家长辅导不可全力以赴
不能灌,只能点

[ 本帖最后由 hubaichun 于 2009-10-12 09:58 编辑 ]
作者: ww_dm    时间: 2009-10-12 16:50
楼上说的太好了!
管肯定是要管的,管多少合适,这个度不好把握呢
作者: cathysh    时间: 2009-10-12 17:27
7楼hubaichun版主说的很有道理喔,我很赞同,家长要学会放手,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真正做起来却不容易,越是不易越要坚持...
作者: happy_99    时间: 2009-10-13 08:59
我的感受是让孩子给我讲比我给他讲作用要大,以前有篇贴子是讲让他给我讲奥数的事情,可惜当时没有继续写下去,现在也没心肠再进行了。

不过,我曾经就一道题让他反复给我讲过,讲来我觉得是一个小小朋友都应该可以听懂了才停,孩子讲了一次后,思路理清了,后来再学习时就知道怎么思考了,你可以试试这个办法。
作者: qdylz    时间: 2009-10-13 10:16
多看颀颀妈妈和happy_99的帖子
作者: hubaichun    时间: 2009-10-13 11:14
标题: 回复 #11 qdylz 的帖子
孩子上学了,我开始在日记本上记载陪孩子学习的思路。我准备分科目:外语,阅读,数学,钢琴等
分别跟踪几个优秀的记录贴,进行横向、纵向学习,比较。
颀颀妈妈的几座高楼我需要全爬的。
数学版的一些独特思想,一些我想不到的办法,我都吸纳。
精力有限,做好概括,也许只是一句话,给自己规定每周记载2次。
作者: 婧珂妈    时间: 2009-10-15 08:06
真是有心的妈妈,我觉得数学要学好,基础一定要打牢,书中的定律,公式要在熟练背诵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做题一方面要善于总结,另一方面可以把错题记入错漏本,供家长和孩子反复揣摩,直到孩子理解,小学的孩子错题往往是错了还错,所以需反复讲解,也可以试着让孩子出题,一方面增加学习兴趣,另一方面看看孩子理解了没有。元元妈妈不用太着急,平时加强数学思维的训练一定能成功的,何况元元这么出色,元元妈妈又这么有心呢。
作者: hlp525    时间: 2009-10-21 11:38
大家的发言对我的帮助真的很大:)  非常感谢!

元元基本上是六年级才开始正式上奥数课,以前我们是一逃再逃,到现在已无处可逃 。现在上的数学班准备一直坚持下去了,直到初中、高中(当然初中以后不仅仅是学奥数了)。

因为学的晚,奥数水平低,我对于元元参加应试的想法是:不深究难题,把基础的,解题套路明显的题拿下并保证正确率,而难题除了能用方程解的以外,其它一律放弃。体现在平时的学习上就是加强数学基础训练,不做难题。

在陪女儿学奥数的过程中,发现目前奥数的内容主要有两大类:

一类是提前教高年级的数学知识,比如元元在奥数课上学的平方差公式,等差等比数列,圆椎的体积,圆弧的长度,扇形的面积等等。这一类难度不大,需要记一些公式并做一些习题巩固。

另一类是具有解题定式,就是对于特定类型,有一个相对固定的思维模式,在做题时套这个模式。得真正理解了才会套用这种解题定式。这类题像鸡兔同笼、牛吃草,某些特殊计算题等。对于这一类题,让元元重点学习套路明显且易于掌握的,听不明白或太过复杂的类型和题就要放弃了。

六年级才开始学奥数其实并不像我想像的难得不得了,原因是孩子在学校已经学了五年多的数学基础知识,理解能力也强了。记得元元上六年级奥数第一课时,老师让她说出圆的面积公式,她不会。课下,我让元元背下公式,并做了一些相应的题,她基本也就掌握了。一周后,元元在学校开始学习同样的内容:圆面积、周长等,她一点不费力地全部拿下,回家做得最快的是数学作业:)

有点信心啦,呵呵!
作者: 颀颀妈妈    时间: 2009-10-25 22:38
标题: 回复 #14 hlp525 的帖子
元元妈妈对元元学习奥数的目标很明确, 坚定.  
思路非常地清晰.  一定会心想事成.
作者: candyxiao020    时间: 2009-10-26 11:35
现在很多的奥数竞赛已经走偏了方向,一位追求难题、怪题,给孩子和家长的压力都很大。元元妈妈能重视孩子的基础,应该是正确的方向,为你们加油!
作者: 喆星星    时间: 2009-11-2 00:08
很高兴数学板块有元元妈妈的帖子,学习一下!学奥数不是为了追求解答难题和怪题的,只要家长心态放好摆正,奥数是开发孩子的智力和逻辑思维的就好!元元是个很优秀的孩子,我一直都很关注着,希望开这个帖子能让孩子得到一个更好的提高!我也为你和孩子加油打气!
作者: 叮叮妈    时间: 2009-11-2 00:22
小学六年级的奥数题我自己可能一道也不会做,到时是让孩子自己琢磨还是和他一起进步是一个问题。

虽然现在我的儿子才读中班,他的数学也是我教,也教得比较难了,但我自己的水平又能陪他走多远呢?尤其奥数我打算一年级就让他去学,希望孩子爸到时候也能出一把力。

如果小孩以后有了自学能力和钻研的兴趣就好了,我也可以轻松些。
作者: wangruoxuan    时间: 2009-11-2 17:00
标题: 回复 #7 hubaichun 的帖子
赞同你的这个观点,说得太好了
作者: swehong    时间: 2009-11-21 14:51
多伟大的妈妈, 支持您
作者: 宝儿妈妈rose    时间: 2010-1-15 10:50
元元妈,继续盖楼哟
作者: 白菜77    时间: 2010-2-6 01:32
赞同楼主的观点

作者: 小桥流水    时间: 2010-2-11 11:08
原帖由 hubaichun 于 2009-10-12 09:54 发表

教是为了不教,陪是为了不陪
手把手辅导是无尽头的
方向盘还是由孩子把握
孩子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思考方式成型后,能力得到了提高
初中高中的时候就省心了
成绩相同,过程不同,含金量不一样

学习 ...

    说得很正确,但我觉得具体操作起来,尺度不好把握哦。
作者: juliammy    时间: 2010-2-11 15:36
标题: 我来看看
.......................................
作者: gracetulip    时间: 2010-2-18 21:29
很有道理喔,家长要学会放手
作者: hnniu561    时间: 2011-5-20 13:10
加油。。。。。。。。。。。。。
作者: 家有国学8岁学童    时间: 2011-5-20 23:21
严重关注中............
作者: xvjianting    时间: 2011-5-21 15:13
原帖由 hubaichun 于 2009-10-12 09:54 发表

教是为了不教,陪是为了不陪
手把手辅导是无尽头的
方向盘还是由孩子把握
孩子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思考方式成型后,能力得到了提高
初中高中的时候就省心了
成绩相同,过程不同,含金量不一样

学习 ...

说的那是不错哦。
作者: milipiju    时间: 2012-2-20 11:32
怎么好就没更新啦
作者: 黑夜百合    时间: 2015-6-6 02:15
奥数俺们也不打算学,但是目前才小一,不知道到小六的时候会不会也逃无所逃。
作者: 蚂蚁爱豆    时间: 2015-7-7 13:04
黑夜百合 发表于 2015-6-6 02:15
奥数俺们也不打算学,但是目前才小一,不知道到小六的时候会不会也逃无所逃。

还可以轻松几年,其实想小升初用到的话,四年级介入比较合适
作者: 魔鬼豆    时间: 2015-7-9 10:11
目标很明确,学习中~~~~~~~~~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