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标题: 太聪明带来的烦恼 [打印本页]

作者: 老易    时间: 2009-9-25 19:49
标题: 太聪明带来的烦恼
我在前面的文章里介绍过创造型聪明的孩子,这类孩子无疑是学校里最聪明的那个群体。
但是,我们不要忘记“聪明反被聪明误”这句话,聪明有聪明的烦恼,如果处理不当,
反而会成为成功的绊脚石。

首先,这类孩子学东西很快,所以上课对他们来说往往是一种煎熬。
老师讲的东西他很快就掌握了,所以老师布置的练习他往往感到厌烦,不大乐意做。
家长经常会听到老师这样的抱怨,你的孩子上课时总走神,不好好听讲。
还喜欢做小动作干扰其他同学。

这是一个几乎无解的问题。别说孩子,连成人也是如此。
开大会的时候,领导在上面讲,下边的人睡觉的,聊天的,看书的,忙的不亦乐乎。
我们怎么能要求孩子忍耐这种枯燥的讲课呢?
当然也不能全怪老师,老师面向的可是全班50名同学。怪只怪这个孩子太聪明。

麻烦还没结束。

这类孩子的学习成绩好。不过,也容易因此比较骄傲。
言语间多少会流露出对别人的轻慢,比如给别人讲题时会不耐心。
不小心说出“你怎么这么笨啊”之类的话,许多时候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这就很容易给别人留下不谦虚,爱自夸,爱炫耀的印象。

这类孩子也喜欢表现自己。好表现其实也是人的天性。所谓衣锦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自己比别人知识多,反应也快,老师提问、课堂讨论正是一显身手的时候。
不过,问题来了,由于总是你占先,教室里就看你演独角戏,其他人都成了绿叶。

要知道,东方文化对于好表现的人是比较排斥的,
许多孩子小小年纪嫉妒心还是很强的,
什么骄傲自满,爱出风头,不合群之类的批评就会纷至沓来。

问题还没完。

这类孩子一般比较自我,喜欢不循常规考虑问题,甚至敢于挑战常规。
但是,这往往会冒犯老师,也会冒犯纪律。给人留下不守纪律,自由散漫,
目中无人,目无尊长等等印象。

这类孩子也比较独立。喜欢独立自主的做事情,不大喜欢合作。
这也许对于写作等少数领域的成功影响不大,但是,大多数工作,
合作还是比较重要的。

问题继续。

这类孩子做事情比较投入。尤其是阅读的时候很投入。
但是,往往会因此忘记还要做其他事情。
有个妈妈跟我抱怨说,自己的孩子每做完一科作业就拿起喜欢的书,
一看至少半小时,才能继续完成其他科目的作业。

问题接着。

这类孩子学习时喜欢自起炉灶。按照自己的喜好进行学习。
但往往与学校的课程不同步。学校的课程成了鸡肋。
当然,如果老师的讲课一塌糊涂,学生不会有什么损失,
可是,也可能错过一些好老师的讲授。

问题是,孩子无法判断哪个老师好,哪个老师不好,
所以这个问题很难解决。

问题还没结束。

这类孩子的好奇心很强,兴趣广泛。但兴趣过于广泛也不好,
不容易在一个领域深入下去。跳来跳去,哪个都不深入。

问题还有。

这类孩子比较顽皮,喜欢搞怪,搞笑。好处是比较幽默,能够自嘲,
坏处是尺度把握不好就容易得罪人,而且年龄小的时候,往往乱搞恶作剧,
容易引起老师和同学的反感。

上面这些问题,可以说是许多聪明孩子面临的共同烦恼、
对这类学生,国外的办法是用一些检测手段将他们筛选出来,
单独组班进行特殊教育。

我国目前对这类学生一般来说还是与普通学生混在一起。
有些所谓的重点班,只是把学习好的学生放在一起,
可学习好的学生本身也是有很大差别的,有的孩子是执行型聪明,
有的孩子是创造型聪明,这两种孩子是需要不同教学方法对待的。

家长对这些问题要有清醒的认识。
要知道,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仅是孩子自身的原因,很大程度与环境有关系。
当然,教孩子与环境和谐共存是必要的。但不能矫枉过正。否则,可能在泼水的时候把孩子也泼掉了。也就是说,在逼迫孩子改掉“毛病”的同时,把孩子的一些可贵品质也扼杀掉了。这是得不偿失的。

此话题还未结束,以后结合具体事例还会继续讨论。

全部博文                 家庭教育-思路-理念-方法         
情商-价值观-人格-网游     慧商-批判性思考-思维方式      
智商-大脑-天才-神童       质疑-杜曼-七田真-珠心算-读经
小学-阅读-作文-数学       儿童英语
0-6岁早期教育             当神童走向成

作者: lucia.peng    时间: 2009-9-25 22:47
楼主提到的问题,正式本人担心的。等待解决办法
作者: snowman0322    时间: 2009-9-26 00:16
标题: 深有同感
我认识一个叫做TONY的老外,他在一个学校国际部做研究工作。他自己经常提到这种事情,说一个班级有20个学生,接受同样的课程,但是他们的发展,能力却不一样。他自己也给校长意见,但是考虑到成本问题,也只能维持现状。真是郁闷中国的教育也市场化的情况,中国不出人才,或者留不住人才,也是没办法的现实。
作者: Lppbb    时间: 2009-9-26 06:44
原帖由 老易 于 2009-9-25 19:49 发表
这类孩子比较顽皮,喜欢搞怪,搞笑。好处是比较幽默,能够自嘲,
坏处是尺度把握不好就容易得罪人,而且年龄小的时候,往往乱搞恶作剧,
容易引起老师和同学的反感。



作者: tianqunping    时间: 2009-9-26 09:45
如何对症下药呢?老易说的几种现象在我家小儿身上都有,我现在也只是要求他上课要好好听讲,作业也要保质保量的完成,没什么好办法对他。
作者: shen5636    时间: 2009-9-26 19:38
此话题还未结束,以后结合具体事例还会继续讨论
作者: xiaoningningya    时间: 2009-9-26 21:29
嘿嘿,我有个认识的孩子就是这样,几乎占全了,虽然聪明,但是很调皮,喜欢表现自己,贬低别人。
作者: liangyan1999    时间: 2009-9-27 08:35
标题: 这不是“太聪明”,是“还不够聪明”
这不是“太聪明”,是“还不够聪明”。
你说的这个只是小聪明,而且不懂得适可而止,顺应形势。所谓“聪明用的不是地方”。
真正的“太聪明”,是不让人讨厌的。老师教的东西我能迅速掌握,而且有举一反三、深入拓展的能力。真正是你说一,我就知道二,你说十,我就知道百。但是,我富余出来的精力不用在捣乱上面,而是用在提高自己,同时也帮助同学、帮助老师上面。(我相信每个班里都有那种“小老师”、“一帮一”之类的,还有别人在学习,他在帮助老师干活的学生。吃亏吗?不,这才是赚到了。多学点儿知识没那么重要,学习与人相处,学习助人,学习劳动,更重要!)
因为“我”聪明,我知道善良的人其实最有福气,我知道对别人的恶作剧只能带来恶果,我知道当面顶撞老师一定不会有好结果。所以,我不会那么做。
多余出来的精力可以做航模,可以下围棋,可以搞艺术创作,可以练体育,什么不行啊?

这才是真正的“太聪明”,如武侠小说中的真正高手,一般都是表面看不出来的。你说我是“平庸之辈”,是“执行型”人才,我只当是“清风过山岗”。一时一事的短长,别人的看法,我才不放在心上呢。
此文中所有的“我”均为泛指。
如果我不知道这些道理,我还能说自己“太聪明”?简直是太傻了!
聪明都露在外面的,不是真聪明。
作者: jim98    时间: 2009-9-27 10:49
同意楼上,只有聪明是不够的,要有智慧。
作者: 老易    时间: 2009-9-27 11:08
原帖由 tianqunping 于 2009-9-26 09:45 发表
如何对症下药呢?老易说的几种现象在我家小儿身上都有,我现在也只是要求他上课要好好听讲,作业也要保质保量的完成,没什么好办法对他。


不同情况要不同对待。
在理解孩子的基础上想办法。

以后结合具体例子再谈。
作者: huranzhe    时间: 2009-9-27 11:12
非常支持10号楼的观点。真正的聪明是大智若愚,并能帮助别人。
作者: 老易    时间: 2009-9-27 11:22
标题: 回复 #10 liangyan1999 的帖子
你说的这个是一种为人处世的哲学,是智慧的修炼。
对于成人来说,比较容易理解,内圆外方,大智若愚,
对于儿童来说,不是那么容易把握的。

怎样把这种处世哲学与个性协调起来,是需要好好琢磨的。

弄不好,大智若愚成了大智真愚,就得不偿失了。
作者: liangyan1999    时间: 2009-9-27 13:25
好像应该是“外圆内方”比较好。
这个东西不要多大岁数就可以学得,只要父母言传身教,潜移默化,跟你说的那个“情商就是懂事”一个道理。
懂事的孩子还是比较多的。
当然其中有智商高的,也有不高的。但是总而言之都比不懂事的好。
作者: liangyan1999    时间: 2009-9-27 13:27
“大智真愚”,哈,简直就是老子所说的道家的最高境界,我当追求之...
作者: oh522    时间: 2009-9-27 15:17
有的时候太聪明也不好啊。。。。。。还是顺其自然吧。。。。。
作者: sophial    时间: 2009-9-27 15:24
对这话题也感兴趣,想听老易具体讲讲。老易指出环境的重要性,双手赞成!
作者: 梦幻妖精    时间: 2009-9-29 15:10
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聪明的孩子还容易养成一个坏习惯:偷懒,从而在思维上形成惰性

当挑战不够、认为课程容易的孩子,很轻松就学会了东西,没有不够聪明的孩子那种静下心来仔细研究问题的习惯,这是很坏的思维惰性
作者: 一剪梅lily    时间: 2009-9-29 20:18
标题: 回复 #1 老易 的帖子
中国的教育就是大众的平均的教育,没有针对特长特优孩子的特殊教育。所以有的孩子小时候特别聪明,长大一些就泯然众人矣。
作者: matata5156    时间: 2009-9-30 08:22
智商真的能代表什么嘛。。。
        外在的教育最好以情商提高为准。。。
                强迫其拥有好的沟通能力以及耐力。。。。
                           或者兴趣培养
作者: ziluolan    时间: 2009-10-5 15:45
进来学习地
作者: swanhu    时间: 2009-10-6 19:20
这样的孩子都不是真正的聪明孩子,我在学校工作,从一年级到六年级,我看到的真正的聪明孩子都是有很高的专注力的,注意力集中,善于思考,敢于质疑,而且愿意倾听,工作十多年了,也刚好教了两个一到六年的轮回,我很注意观察学习好的孩子,他们很少是觉得学习无聊的,除非老师讲得太无聊了。即使讲得太无聊了,到了高年级,孩子会自己跟老师或者想办法提出对老师的看法。
相反,我觉得很多看起来早期开发很好的孩子到三年级之后后劲不足,在一二年级看起来得意洋洋,忘乎所以。
作者: xiaoxin611    时间: 2009-10-15 12:57
教育对孩子显得太苛刻了,处处讲求完美,可谁又是完美的呢?一点儿小事都大惊小怪,大呼小叫,小题大做。家长跟着瞎起哄,比如本人,为了安抚老师,经常也附和。之后总觉得累,就为了几分,有必要那么神经质式的苛求吗?只要知识掌握清楚了,不一定非要个个90分,100分。犯错才是常人呀,为了分数耗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了,知识都塞满了,哪里还有胃口去探索未知呢。
作者: 四月妈妈    时间: 2009-10-15 13:38
凡是一加个“太”子,就过了 我倒是希望女儿情商出众些,至少要懂得怎样控制自己的情绪,将来的社会压力能小了吗,能够疏导情绪,对现在的孩子来说,可能要比知识性的东西要重要 :lol
作者: 海岭格格    时间: 2009-10-15 22:09
真的是学习了!看了楼上各位精辟的发言,深有感触!!尤其是19楼的发言,甚感担忧,我的孩子也有老易说的一些问题,我也搞教育的,但是对待自己的孩子有时还真没什么好的方法,看来聪明还是要看在什么地方用,像楼上23楼的小学老师说的,后劲足的孩子可能还更有发展空间,我的孩子现在刚上一年级,老师就说他有点骄傲自大,和同学相处有问题,所以,我本人心理特别的焦急,看来要现对孩子进行情商上的教育才是当头大计哦!!!
作者: 寺男    时间: 2009-10-15 23:07
关注,自己懂的不多,只能多学习了!上面说的那些真的是很多家长要面临的问题
作者: snowcat    时间: 2009-11-2 09:56
进来听听课,老易所谈到的问题,正是我家这几年里不断挣扎的难题。
作者: 兔巴哥    时间: 2009-11-3 12:54
来学习
作者: 壮壮爸爸    时间: 2009-11-4 14:12
太聪明的孩子可能毁掉自己
作者: 梦也孑然    时间: 2009-11-4 15:23
此话题还未结束,以后结合具体事例还会继续讨论。
作者: 梦也孑然    时间: 2009-11-4 15:25
只有聪明是不够的,要有智慧。
作者: hzt124    时间: 2009-11-4 23:05
老易提出了这么多问题,我都等着看答案了.
作者: juzi8106    时间: 2009-11-5 10:59
孩子是祖国的希望 我们要努力
作者: wutongshuyewmf    时间: 2009-11-6 14:11
如何对症下药呢?老易说的几种现象在我家小儿身上都有,我现在也只是要求他上课要好好听讲,作业也要保质保量的完成,没什么好办法对他。
作者: 谦益妈妈    时间: 2010-3-8 16:34
上面的“症状”我儿子一个不漏全占了,我也正在烦恼中。期待老易的“处方”。
作者: 比乐师忧    时间: 2010-3-10 15:06
关键在于引导。
作者: ann20001118    时间: 2010-3-13 17:22
我觉得情商比智商更重要
作者: ann20001118    时间: 2010-3-13 17:24
在情商教育的前提下进行智商的培养
作者: 妈妈的伞    时间: 2010-3-15 15:49
我家女儿不到4岁,现在就有这样的问题,因为没人照顾,16个月就上了幼儿园,和比她大一岁多的孩子在一个班学习,现在在大班,老师教的东西,只一遍她就全会了,其它的时间就是不知道干点什么好,所以就添乱;希望楼主能提出好的办法
作者: anitaxzz    时间: 2010-3-15 19:33
老师教的东西学会了就不知道该干些什么了,唉,其实这就是我们许多孩子面临的问题!到底学习是为了什么呢?从老师那里学一点知识,考试成绩好一点,上个好学校,能出国最好,不能出国也要找个能赚钱的工作~~大家都为了这些目标在引导孩子成长!
作者: GGG2010    时间: 2010-3-16 23:37
Got it . Thanks.
作者: menghuan    时间: 2012-3-27 15:08
老易的例子几年了都没有总结出来啊。
作者: 乐子腾    时间: 2012-4-1 13:49
北京的育才什么的,就是招这种聪明孩子的吧。
作者: liucaohan    时间: 2012-4-1 19:51
老易把这事儿给忘记了吧!我也想听老易的总结呢!
作者: gardeniay    时间: 2012-4-12 13:24
汗,乍一看好像在说我,喜欢看书,过分关注,兴趣广,却没一样精的……
很怕这些问题不小心传给孩子啊




欢迎光临 祝孩子们天天健康快乐! (http://www.xetj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