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的现状是有很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但不能因为不满,就可以不择手段去“炮轰”。这不是真正开展对话的方法。我曾经访谈过美国一教育家罗米佐夫斯基(A lexanderR om iszow ski),在世界银行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诸多国际组织任顾问,故而曾给很多发展中国家工作做事。他发现很多国家教育革新当中,有几个很可怕的综合征,例如“孩子和洗澡水一起泼掉”,一朝天子一朝臣,通盘否定前人成果,一代又一代地在重起炉灶。
教育是一复杂的领域,涉及诸多要素。世界各国都有各自面临的问题。我们认为糟糕透顶的中国教育,也非一无是处。我目前正好就在关注这样的争论,注意到海外也有教育界人士重视中国教育的积极一面,如学生比美国刻苦;基础教育课程设置扎实。而今美国教育问题重重,美国人在经济危机当中,对自己教育的怀疑,不亚于苏联刚送卫星伴侣号(Sputnik)上天那阵子。目前,美国人如果有心讨论教育,是内忧的居多,商人、电影《两百万分钟》的制片人罗伯特·康普顿(R obert Com pton)花了血本,拍摄中国和印度的中学教育,以及其与美国中学教育的对比。他在电影中表达了一个不一样的观点,说高中阶段同样是学生有大约200万分钟可支配时间,美国的教学过于简单,他认为中国和印度的做法更好一些。